(川大机制大四实验报告)变量泵性能及方向控制回路设计实验

(川大机制大四实验报告)变量泵性能及方向控制回路设计实验
(川大机制大四实验报告)变量泵性能及方向控制回路设计实验

一、实验步骤及过程

(一)变量泵性能实验

液压系统原理图

1、按照图接好液压回路。

2、全部打开节流阀和溢流阀,接通电源,启动变量泵,让变量泵空载运转几分钟,排除系统内的空气。注:节流阀和溢流阀逆时针方向拧到头完全打开,顺时针方向拧到头完全关闭。

3、关闭节流阀,慢慢调调整溢流阀,将压力P调至6.3MPa作为系统安全压力,然后用锁母将溢流阀锁紧。

4、全部打开节流阀,使被试泵的压力最低,测出此时的流量,即为空载流量。

5、逐渐关小节流阀的通流截面,作为泵的不同负载,测出对应不同压力P

和流

i

量q,将所测数据填入表1-1。注意,节流阀每次调节后,须运转一、两分钟后,再测有关数据。

6、实验完成后,将节流阀,溢流阀全部打开,再关闭液压泵,关闭电源。(二)变量泵方向控制回路设计

实验步骤

(1)将设计好的液压基本回路原理图交给实验指导老师进行检查;

(2)按照液压基本回路原理图用液压胶管总成在QCS014实验台上搭建回路,并连接各位置传感器;

(3)起动主机,进入万能自编界面,按事先设计好电磁阀的动作顺序表编程。(4)搭建好的回路必须经过实验指导老师检查,以确认无误且回路完全符合实验要求和实验目的;

(5)将溢流阀的调节手柄完全松开(逆时针转动);

(6)起动实验台,打开变量泵开关;

(7)调溢流阀使回路的压力为P1(P1≤3Mpa);

(8)点击手动开关,检查动作顺序是否正确,之后点击自动开关,看回路和程序是否满足实验要求。

二、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1、填写液压泵性能实验数据记录表

纸绘制。

三、实验问答题

1、液压系统中溢流阀主要起什么作用?

定压溢流作用:在定量泵节流调节系统中,定量泵提供的是恒定流量。当系统压力增

大时,会使流量需求减小。此时溢流阀开启,使多余流量溢回油箱,保证溢流阀进口压力,即泵出口压力恒定(阀口常随压力波动开启)。

稳压作用:溢流阀串联在回油路上,溢流阀产生背压,运动部件平稳性增加。

系统卸荷作用:在溢流阀的遥控口串接溢小流量的电磁阀,当电磁铁通电时,溢流阀的遥控口通油箱,此时液压泵卸荷。溢流阀此时作为卸荷阀使用。

安全保护作用:系统正常工作时,阀门关闭。只有负载超过规定的极限(系统压力超过调定压力)时开启溢流,进行过载保护,使系统压力不再增加(通常使溢流阀的调定压力

比系统最高工作压力高10%~20%)。

2、在实验回路中,节流阀如何实现节流调速?

节流阀的启闭件大多为圆锥流线型,通过它改变通道截面积而达到调节流量和压力。

本实验采用进油路节流调速,

四、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或建议

1、液压回路实验中,应先分析实验回路原理图,再接回路。本实验中溢流阀已经在实验台上连接,无需再次接入。我们没有分析清楚实验回路而闹了笑话。

北京化工大学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离心泵性能试验 实验时间:2015年12月16日 报告人: 同组人: 报告摘要 本实验以水为工作流体,使用了额定扬程He为20m,转速为2900 r/min IS 型号的离心泵实验装置。实验通过调节阀门改变流量,测得不同流量下离心泵的各项性能参数,流量通过计量槽和秒表测量。实验中直接测量量有P真空表、P 压力表、电机功率N电、孔板压差ΔP、计量槽水位上升高度ΔL、时间t,根据上述测量量来计算泵的扬程He、泵的有效功率Ne、轴功率 N轴及效率η,从而绘制He-Q、Ne-Q和η-Q三条曲线即泵的特性曲线图,并根据此图求出泵的最佳操作范围;又由P、Q求出孔流系数C0、Re,从而绘制C0-Re曲线图,求出孔板孔流系数C0;最后绘制管路特性曲线H-Q曲线图。 本实验数据由EXCEL处理,所有图形的绘制由ORIGIN来完成 实验目的及任务 ①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②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并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③熟悉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及安装方法。 ④测定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⑤测定管路特性曲线。 基本理论 1.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其中理论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可通过对泵内液体质点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如图4-3中的曲线。由于流体流经泵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阻力,产生能量损失,诸如摩擦损失、环流损失等,因此,实际压头比理论压头小,且难以通过计算求得,因此通常采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其参数间的关系,并将测出的He-Q、N-Q和η-Q三条曲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另外,根据此曲线也可以求出泵的最佳操作范围,作为选泵的依据。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离心泵性能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心泵的构造与特性,掌握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2、测定并绘制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 二、实验原理: 离心泵的压头H、轴功率N及功率η与流量Q之间的对应关系,若以曲线H~Q、N~Q、η~Q表示,则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可由实验测定。 实验时,在泵出口阀全关至全开的范围内,调节其开度,测得一组流量及对应的压头、轴功率和效率,即可测定并绘制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泵的扬程He有下式计算: 而泵的有效功率Ne与泵效率η的计算式为:Ne=Qheηg;η=Ne/N 测定时,流量Q可用涡轮流量计或孔板流量计来计量。轴功率N可用马达-天平式测功器或功率来表测量。 离心泵的性能与其转速有关。其特性曲线是某一恒定的给定转速(一般nl=2900PRM)下的性能曲线。因此,如果实验中的转速n与给定转速nl有差异,应将实验结果换算成给定转速下的数值,并以此数值绘制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换算公式如下: 时, 三、装置与流程: 水由水箱1,经泵进口 阀2、离心泵4、出口阀8 9

涡轮流量计9,最后 流 10 8 6 回水 箱 7 3 5 4 2 1 四、操作步骤: 1、熟悉实验装置及仪器仪表等设备,做好启动泵前的准备工作;将泵盘车 数转,关闭泵进口阀,打开泵出口阀并给泵灌水,待泵内排尽气体并充满水后,再关闭泵出口阀。 2、启动离心泵,全开泵进口阀,并逐渐打开离心泵出口阀以调节流量。在 操作过程稳定条件下,在流量为零和最大值之间,进行8次测定。 3、在每次测定流量时,应同时记录流量计、转速表、真空计、压力表、功 率测定器示值。 数据取全后,先关闭泵出口阀,再停泵。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试 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 试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冯铖炼 指导老师:索艳格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2.通过记录电池的放电特性,熟悉燃料电池极化特性 3.研究燃料电池功率和放电电流、燃料浓度的关系 4.熟悉电子负载、直流电源的操作 二、工作原理 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燃料为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氢氧燃料电池,通过燃料的燃烧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电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向氢电极供应氢气,同时向氧电极供应氧气。氢、氧气在电极上的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电解质生成水。这时在氢电极上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在氧电极上由于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接通电路后,这一类似于燃烧的反应过程就能连续进行。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氧气)。氢在负极上的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则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氧气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这正是水的电解反应的逆过程。 氢氧燃料电池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装置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物都在电池外部它只是提供一个反应的容器 氢气和氧气都可以由电池外提供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它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出的能量,直接将其变换为电能。从这一点看,它和其他化学电池如锌锰干电池、铅蓄电池等是类似的。但是,它工作时需要连续地向其供给反应物质——燃料和氧化剂,这又和其他普通化学电池不大一样。由于它是把燃料通过化学反应释出的能量变为电能输出,所以被称为燃料电池。 具体地说,燃料电池是利用水的电解的逆反应的"发电机"。它由正极、负极和夹在正负极中间的电解质板所组成。最初,电解质板是利用电解质渗入多孔的板而形成,2013年正发展为直接使用固体的电解质。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空气,起作用的成分为氧气)。氢在负极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当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就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空气中的氧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这正是水的电解反应的逆过程。此过程水可以得到重复利用,发电原理与可夜间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有异曲同工之妙。 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惰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碳电极等。 利用这个原理,燃料电池便可在工作时源源不断地向外部输电,所以也可称它为一种"发电机"。 一般来讲,书写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需要高度注意电解质的酸碱性。在正、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如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 若电解质溶液是碱、盐溶液则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报告

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离心泵的构造和操作 2、掌握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 3、学习工业上流量、功率、转速、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使学生 了解涡轮流量计、电动调节阀以及相关仪表的原理和操作。 二, 基本原理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Q 、压头H 、效率和轴功率N ,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送液能力(流量)可以通过调节出口阀门使之从零至最大值间变化。而且,当期流量变化时,泵的压头、功率、及效率也随之变化。因此要正确选择和使用离心泵,就必须掌握流量变化时,其压头、功率、和效率的变化规律、即查明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用实验方法测出某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Q 、H 、n 、N ,并做出H-Q 、n-Q 、N-Q 曲线,称为该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1、扬程(压头)H (m ) 分别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截面,列柏努利方程得: f H g u g p z H g u g p z +++=+++222 2222 111ρρ 因两截面间的管长很短,通常可忽略阻力损失项H f ,流速的平方差也很小 故可忽略,则: +H0 式中 ρ:流体密度,kg/m 3 ; p 1、p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压强,Pa ; g p p H ? 1 2 ? ?

u 1、u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 z 1、z 2:分别为真空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m 。 由上式可知,由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读数及两表的安装高度差,就可算出泵的扬程。 2、轴功率N (W ) N= N 电η电 =电 其中,N 电为泵的轴功率,η电为电机功率。 3、效率η(%) 泵的效率η是泵的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反映泵的水力损失、 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的大小。泵的有效功率Ne 可用下式计算: g HQ Ne ρ= 故泵的效率为 %100?= N g HQ ρη 4、泵转速改变时的换算 泵的特性曲线是在定转速下的实验测定所得。但是,实际上感应电动机在转矩改变时,其转速会有变化,这样随着流量Q 的变化,多个实验点的转速n 将有所差异,因此在绘制特性曲线之前,须将实测数据换算为某一定转速n ¢ 下(可取离心泵的额定转速)的数据。换算关系如下: 流量 n n Q Q '=' 扬程 2 )(n n H H ' =' 轴功率 3 )(n n N N ' =' 效率 ηρρη==''= 'N g QH N g H Q ' 三,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实验报告

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实验报告 一、概要介绍 1.1 软件性能介绍 1.1.1 软件性能的理解 性能是一种指标,表明软件系统或构件对于其及时性要求的符合程度;同时也是产品的特性,可以用时间来进行度量。 表现为:对用户操作的响应时间;系统可扩展性;并发能力;持续稳定运行等。1.1.2 软件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呈现时间+系统响应时间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数量。(请求数/秒,页面数/秒,访问人数/秒) 并发用户数:业务并发用户数; [注意]系统用户数:系统的用户总数;同时在线用户人数:使用系统过程中同时在线人数达到的最高峰值。 1.2 LoadRunner介绍 LoadRunner是Mercury Interactive的一款性能测试工具,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性能测试工具之一。该工具通过模拟上千万用户实施并发负载,实时性能监控的系统行为和性能方式来确认和查找问题。 1.2.1 LoadRunner工具组成 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捕获最终用户业务流程和创建自动性能测试脚本,即我们在以后说的产生测试脚本; 压力产生器:通过运行虚拟用户产生实际的负载; 用户代理:协调不同负载机上虚拟用户,产生步调一致的虚拟用户; 压力调度:根据用户对场景的设置,设置不同脚本的虚拟用户数量;

监视系统:监控主要的性能计数器; 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本身不能代替分析人员,但是可以辅助测试结果的分析。 1.2.2 LoadRunner工具原理 代理(Proxy)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中介人,LoadRunner就是通过代理方式截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数据流。 1)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通过代理方式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记录并将其转发给服务器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流,记录并返回给客户端。 这样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以为在一个真实运行环境中,虚拟脚本生成器能通过这种方式截获数据流;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在截获数据流后对其进行了协议层上的处理,最终用脚本函数将数据流交互过程体现为我们容易看懂的脚本语句。 2)压力生成器则是根据脚本内容,产生实际的负载,扮演产生负载的角色。 3)用户代理是运行在负载机上的进程,该进程与产生负载压力的进程或是线程协作,接受调度系统的命令,调度产生负载压力的进程或线程。 4)压力调度是根据用户的场景要求,设置各种不同脚本的虚拟用户数量,设置同步点等。 5)监控系统则可以对数据库、应用服务器、服务器的主要性能计数器进行监控。 6)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是辅助测试结果分析。 二、LoadRunner测试过程 2.1 计划测试 定义性能测试要求,例如并发用户的数量、典型业务流程和所需响应时间等。 2.2 创建Vuser脚本 将最终用户活动捕获(录制、编写)到脚本中,并对脚本进行修改,调试等。协议类型:取决于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协议;

离心泵特性实验报告

离心泵特性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心泵结构与特性,熟悉离心泵的使用; 2.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操作特性,做出特性曲线; 3.了解电动调节阀、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H 、轴功率N 及效率η与泵的流量Q 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宏观表现形式。由于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理论方法推导出泵的特性关系曲线,只能依靠实验测定。 1.扬程H 的测定与计算 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两截面,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f h g u g p z H g u g p z ∑+++=+++222 2222111ρρ (1) 由于两截面间的管长较短,通常可忽略阻力项f h ∑,速度平方差也很小故可忽略,则有 (=H g p p z z ρ1 212)-+ - 210(H H H ++=表值) (2) 式中: 120z z H -=,表示泵出口和进口间的位差,m ; ρ——流体密度,kg/m 3 ; g ——重力加速度 m/s 2; p 1、p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Pa ; H 1、H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对应的压头,m ; u 1、u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 z 1、z 2——分别为真空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m 。 由上式可知,只要直接读出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数值,及两表的安装高度差,就可计算出泵的扬程。 2.轴功率N 的测量与计算 k N N ?=电 (3) 其中,N 电为电功率表显示值,k 代表电机传动效率,可取95.0=k 。 即:电N N 95.0= (4) 3.效率η的计算

PC性能评测实验报告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PC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张俊阳 班级:计科1302 题目1:PC性能测试软件 请在网上搜索并下载一个PC机性能评测软件(比如:可在百度上输入“PC 性能benchmark”,进行搜索并下载,安装),并对你自己的电脑和机房电脑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加以比较。 实验过程及结果: 我的电脑:

机房电脑:

综上分析:分析pcbenchmark所得数据为电脑的current performance与其potential performance的比值,值大表明计算机目前运行良好,性能好,由测试结果数据可得比较出机房的电脑当前运行的性能更好。分析鲁大师性能测试结果:我的电脑得分148588机房电脑得分71298,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CPU占总得分的比重最大,表明了其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显卡性能和内存性能也很关键,另外机房的电脑显卡性能较弱,所以拉低了整体得分,我的电脑各项得分均超过机房电脑,可以得出我的电脑性能更好的结论。 题目2:toy benchmark的编写并测试 可用C语言编写一个程序(10-100行语句),该程序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主要执行整数操作,另一个部分主要执行浮点操作,两个部分执行的频率(频率整数,频率浮点)可调整。请在你的计算机或者在机房计算机上,以(,),(,),(,)的频率运行你编写的程序,并算出三种情况下的加权平均运行时间。 实验过程及结果: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x, y, a; double b; clock_t start, end; printf("请输入整数运算与浮点数运算次数(单位亿次)\n"); scanf("%d%d", &x, &y); /*控制运行频率*/ start = clock(); for (int i = 0; i

水泵控制原理图

第五章泵的自动控制 泵浦是向液体传送机械能,用来输送液体的一种机械,在船上用使非常广泛。在不同的 系统中,泵的具体功能各异,其控制也不相同。 第一节泵的常规控制 一、主海水泵的控制 为主、副机服务的燃油泵、滑油泵、冷却水泵等主要的电动副机,为了控制方便和工作 可靠均设置两套机组。该机组不仅能在机旁控制,也能在集控室进行遥控;而且在运行中运 行泵出现故障时能实现备用泵自动切入,使备用泵投入工作。原运行泵停止运行并发出声光 报警信号,以保证主、副机等重要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图2-5-1为泵的控制线路,其工 作原理分析如下: 1.泵的遥控手动控制 将电源开关QS1、QS2合闸,遥控-自动选择开关SA1、SA2置于遥控位置。对于1号泵, 按下启动按钮SB12,则继电器KA10线圈通电,接触器KM1线圈回路KA10触头闭合,1号 泵电动机通电启动并运行,同时KA10触头闭合自锁。在1号泵正常运行时,若按下停止按 钮SB11,则KA10线圈断电,使接触器KM1线圈失电,1号泵停止运行。 2号泵的手动控制与1号泵基本相同,并且两台泵可以同时手动起停控制,实现双机运行。 2.泵的自动控制过程 以1号泵为运行泵,2号泵为备用泵为例,其自动控制过程说明如下: 准备状态(即两台泵都处于备用状态):将电源开关QS1、QS2合闸,遥控-自动选择开 关SA1、SA2置于自动位置。组合开关SA12、SA22置于备用位置,此时对1号泵控制电路来说,开关SA12闭合,其各主要电器设备工作情况分析为:13支路KM1辅助触点断开,时间 继电器线圈KT3不得电,其10支路触头断开,所以线圈KA13不得电,其6支路常闭触头 闭合,使线圈KA11得电,从而使2号泵控制电路的4支路KA11断开。同样道理,2号泵控 制电路中,触头KA21也断开,因此KA10线圈不得电,KM1线圈也不得电;13支路KT2线 圈得电,其7支路触头延时闭合;6支路KA13处于闭合状态,所以线圈KA12也通电。因此, 1号泵控制电路中,线圈KA11、、KA12、、KT2得电,而线圈KA13、、KT3、、KA10、、KM1不得电。同理,2号泵相应线圈工作状态与之类似,即2号泵控制电路中,线圈KA21、、KA22、、 KT2得电,而线圈KA23、、KT3、、KA20、、KM2不得电。 正常运行:若1号泵为运行泵,2号泵为备用泵,则应将SA11置于运行位置,SA22置 于备用位置。对于1号泵有:3支路SA11和KA12均闭合,所以1支路线圈KA10得电,其 电路中相应触头闭合;使KM1线圈得电,从而接触器主触头闭合,1号泵电动机启动并运转;同时12支路KM1触头闭合,使线圈KT3得电;其10支路触头延时闭合,使10支路线 圈KA13得电;其6支路KA13常闭触头断开,但在此之前压力开关KPL1已经闭合,从而保 持KA11、KA12线圈有电。同理分析可知:2号泵仍处于备用状态,其控制电路工作状态与 前述备用时相比没有发生变化。 运行泵故障时,备用泵自动切入:当1号泵由于机械等故障原因造成失压时,其压力 开关KPL1断开,使线圈KA11失电;相应的2号泵控制电路中4支路KA11触头闭合,2支 路线圈KA20得电,KM2线圈得电,其主触头闭合,2号泵电动机启动并运转;同时1号泵 141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带数据处理)

实验三、离心泵性能实验姓名:杨梦瑶学号:1110700056 实验日期:2014年6月6日 同组人:陈艳月黄燕霞刘洋覃雪徐超张骏捷曹梦珺左佳灵 预习问题: 1.什么是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为什么要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答: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泵的He、P、η与Q V的关系曲线,它反映了泵的基本性能。要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为了得到离心泵最佳工作条件,即合适的流量范围。 2.为什么离心泵的扬程会随流量变化? 答:当转速变大时,,沿叶轮切线速度会增大,当流量变大时,沿叶轮法向速度会变大,所以根据伯努力方程,泵的扬程: H=(u22- u12)/2g + (p2- p1) / ρg + (z2- z1) +H f 沿叶轮切线速度变大,扬程变大。反之,亦然。 3.泵吸入端液面应与泵入口位置有什么相对关系? 答:其相对关系由汽蚀余量决定,低饱和蒸气压时,泵入口位置低于吸入端液面,流体可以凭借势能差吸入泵内;高饱和蒸气压时,相反。但是两种情况下入口位置均应低于允许安装高度,为避免发生汽蚀和气缚现象。 4.实验中的哪些量是根据实验条件恒定的?哪些是每次测试都会变化,需要记录的?哪些 是需要最后计算得出的? 答:恒定的量是:泵、流体、装置; 每次测试需要记录的是:水温度、出口表压、入口表压、电机功率; 需要计算得出的:扬程、轴功率、效率、需要能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心泵的构造,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及有关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 2.熟练运用柏努利方程。 3.学习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掌握离心泵的性能测定及其图示方法。 4.了解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 二、装置流程图: 图5 离心泵性能实验装置流程图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报告doc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篇一:孔板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篇二:实验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实验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几种常用流量计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⒉掌握流量计的标定方法(例如标准流量计法)。 ⒊了解节流式流量计流量系数C随雷诺数Re的变化规律,流量系数C的确定方法。 ⒋学习合理选择坐标系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⒈通过实验室实物和图像,了解孔板、1/4园喷嘴、文丘里及涡轮流量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⒉测定节流式流量计(孔板或1/4园喷嘴或文丘里)的流量标定曲线。 ⒊测定节流式流量计的雷诺数Re和流量系数C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 流体通过节流式流量计时在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产生压强差,它与流量的关系为: 式中: 被测流体(水)的体积流量,m3/s; 流量系数,无因次;

流量计节流孔截面积,m2; 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的压强差,Pa ; 被测流体(水)的密度,kg/m3 。 用涡轮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来测量流量VS。每一 个流量在压差计上都有一对应的读数,将压差计读数△P和流量Vs绘制成一条曲线,即流量标定曲线。同时用上式整理数据可进一步得到C—Re关系曲线。 四、实验装置 该实验与流体阻力测定实验、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共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流程图。 ⒈本实验共有六套装置,流程为:A→B(C→D)→E→F→G→I 。 ⒉以精度0.5级的涡轮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测取被测流量计流量(小于2m3/h流量时,用转子流量计测取)。 ⒊压差测量:用第一路差压变送器直接读取。 图1 流动过程综合实验流程图 ⑴—离心泵;⑵—大流量调节阀;⑶—小流量调节阀; ⑷—被标定流量计;⑸—转子流量计;⑹—倒U管;⑺⑻⑽—数显仪表;⑼—涡轮流量计;⑾—真空表;⑿—流量计平衡阀;⒁—光滑管平衡阀;⒃—粗糙管平衡阀;⒀—回流阀;⒂—压力表;⒄—水箱;⒅—排水阀;⒆—闸阀;⒇—

消防泵控制柜接线图26954

消防泵控制柜接线图、原理图及电路图 产品概述 1、产品用途:仅为只有一路电源的消防设施或一级负荷中的电动机提供一种可变频的三相应急电源系统, 以解决电动机的应急供电及其启动过程中对供电设备的冲击。如:水泵、风机的电动机或其它设备的电动机。 2、具体规格有:3.7、5.5、7.5、11、15、18.5、22、30、37、45、55、75、9 3、110、132、160、 187、200、220、250、280、315、400KV A等。 3、安装形式:落地式(标准配电柜) 4、备用时间:可按设计要求配置备用时间。 设计“五合一” 规格、型号的标定 示例: KM-YJS/P-15KV A,可变频三相应急电源,输出PWM波,额定适用电机容量15KV A。 KM-YJS/P-15KV A/SHL,互投装置,输出额定容量15KV A。 注:

1、KM-YJS/P系列仅用于一对一的拖动电机,KM-YJS/P系列自带变频启动功能。 2、自动互投装置为选用件,KM-YJS/P系列自身带消防联动。 3、选用KM-YJS/P系列电源其具体规格的输出额定容量与电机负载为1:1即可。 例:负载50KV A( 电机负载) 采用本电源则选用KM-YJS/P-50KVA。 4、同等容量FEPS,KM-YJS/P系列价格一般不高于KM-YJS/S系列FEPS。 KM-YJS/P系列FEPS产品的原理图 1、单逆变单台负载原理及接线图 说明: 当三相输入电正常时经整流给逆变器提供直流电,同时充电器对电池组充电;如果当三相输入电停电或者低 于380V-15%时,KM1吸合由电池组给逆变器提供直流电。当需要电机负载工作时,给予启动信号 ( 如运行信 号、远程控制、消防联动信号),逆变器立即输出。从OHZ-50HZ变频电能给电动机进行变频启动,当其频率达 到50HZ后保持正常运行。 手动/自动选择转换开关,在自动位置可进行远程控制和消防联动( DC24)操作,在手动位置可进行本机操 作,此时远程控制和消防联动不能进行操作,运行信号和手动或者自动位置消防中心可监控。 2、单逆变单台负载一用一备原理图及接线图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离心泵的性能试验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离心泵性能实验 班级:化工13 姓名: 学号: 20130 序号: 同组人: 实验二:离心泵性能实验 摘要:本实验以水为介质,使用离心泵性能实验装置,测定了不同流速下,离心泵的性能、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以及管路的性能曲线。实验验证了离心泵的扬程He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且呈2次方的关系;有效效率有一最大值,实际操作生产中可根据该值选取合适的工作范围;泵的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当Re大于某值时,C 0为一定值,使用该孔板流量计时,应使其在C 为定值的条 件下。 关键词:性能参数(N H Q, , , )离心泵特性曲线管路特性曲线C0一.目的及任务

1.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2.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并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3.熟悉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和安装方法。 4.测定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5.测定管路特性曲线。 二. 实验原理 1.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其中理论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可通过对泵内液体质点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如图1中的曲线。由于流体流经泵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种种阻力,产生能量损失,诸如摩擦损失,环流损失等,因此通常采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参数间的关系,并将测出的He-Q,N-Q 和η-Q 三条曲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另外,根据此曲线也可以求出泵的最佳操作范围,作为泵的选择依据。 图1.离心泵的理论压头与实际压头 (1)泵的扬程He He=0真空表压力表H H H ++ 式中 H 压力表——泵出口处的压力,mH 2o ; H 真空表——泵入口处的真空度,mH 2o ; H 0——压力表和真空表测压口之间的垂直距离,H 0=。 (2)泵的有效功率和效率 由于泵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种种能量损失,使泵的实际压头和流量较理论值为低,而输入泵的功率又比理论值为高,所以泵的总效率为 轴 ηN Ne = 102 QHe Ne ρ = 式中 Ne ——泵的有效功率,kW ;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离心泵试验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离心泵试验

化工原理 实 验 报 告 班级: XXXXXX 指导老师: XXX 小组: XXX

组员:XXX XXX XXX XXX 实验时间: X年X月X日 目录 一、摘要 (2) 二、实验目的及任务 (3) 三、基本原理 (3) 1.泵的扬程He (4) 2.泵的有效功率和效率 (4) 四、实验装置和流程 (5) 五、操作要点 (6)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7) 1.泵的扬程与流量关系曲线的测定(H e~Q) (7) 2.泵的轴功率与流量关系曲线的测定(N轴~Q) (8) 3.泵的总效率与流量关系曲线的测定(η~Q) (10)

4.计算示例 (13) (1)泵的扬程与流量关系曲线的测定(H e~Q) (13) (2)泵的轴功率与流量关系曲线的测定(N 轴~Q) (13) (3)泵的总效率与流量关系曲线的测定(η~Q) (13) 七、实验结果及分析 (14) 八、误差分析 (15) 九、思考题 (16) 实验二离心泵性能试验 一、摘要 本实验以水为工作流体,使用WB70/055型离心泵实验装置。通过调节阀门改变流量,测得不同流量下离心泵的各项性能参数,流量通过涡轮流量计测量。实验中直接测量量有P真空表、P压力表、电机功率N电、水流量Q、水温℃。根据上述测量量来计算泵的扬程He、泵的有效功率Ne、泵的总效率η。从而绘制He-Q、N e-Q和η-Q三条曲线即泵的特性曲线图,并根据此图求出泵的最佳操作

范围。 关键词:离心泵特性曲线 二、实验目的及任务 ①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②测定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关系曲线。 ③测定离心泵的轴功率与流量关系曲线。 ④测定离心泵的总效率与流量关系曲线。 ⑤综合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并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三、基本原理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其中理论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可通过对泵内液体质点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由于流体流经泵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阻力,产生能量损失,诸如摩擦损失、环流损失等,因此,实际压头比理论压头笑,且难以通过计算求得,因此通常采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其参数间的关系,并将测出的He-Q、N-Q和η-Q三条曲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另外,曲线也可以求出泵的最佳操作范围,作为选泵的依据。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LoadRunner的使用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LoadRunner的使用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提交日期 LoadRunner简介: LoadRunner 是一种适用于各种体系架构的自动负载测试工具,它能预测系统行为并优化系统性能。LoadRunner 的测试对象是整个企业的系统,它通过模拟实际用户的操作行为和实行实时性能监测,来帮助您更快的查找和发现问题。此外,LoadRunner 能支持广范的协议和技术,为您的特殊环境提供特殊的解决方案。LoadRunner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性能测试工具之一。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LoadRunner的工具组成和工具原理。 2. 熟练使用LoadRunner进行Web系统测试和压力负载测试。 3. 掌握LoadRunner测试流程。 二、实验设备 PC机:清华同方电脑 操作系统:windows 7 实用工具:WPS Office,LoadRunner8.0工具,IE9 三、实验内容 (1)、熟悉LoadRunner的工具组成和工具原理 1.LoadRunner工具组成 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捕获最终用户业务流程和创建自动性能测试脚本,即我们在以后说的产生测试脚本; 压力产生器:通过运行虚拟用户产生实际的负载; 用户代理:协调不同负载机上虚拟用户,产生步调一致的虚拟用户;压力调度:根据用户对场景的设置,设置不同脚本的虚拟用户数量;监视系统:监控主要的性能计数器; 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本身不能代替分析人员,但是可以辅助测试结果的分析。 2.LoadRunner工具原理 代理(Proxy)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中介人,LoadRunner 就是通过代理方式截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数据流。 ①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通过代理方式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

液位排污泵控制箱工作原理.

液位排污泵控制箱工作原理 液位排污泵控制箱工作原理 1、普通污水坑排污浮球控制 系统可采用一台或多台水泵,采用一台水泵时,浮球开关随污水坑内的液位上下浮动,当浮球处于开泵水位时,浮球通过控制柜启动潜污泵开始排水;当浮球处于停泵水位时,浮球通过控制柜停止潜污泵的运行。采用多台水泵时,主泵故障时,备用泵自动投入运行,控制柜同时显示潜污泵故障信号。 液位备用泵投入;流入集水坑污水小流量时主用泵工作,大流量或主用泵故障而导致液位上升至另一浮球开关动作时,备用泵也投入工作。 2、排水泵站排污控制 手动换换/故障切换:任意选择主用泵、备用泵,高水位时主用泵工作,主用泵故障或控制电路故障时,备用泵延时投入工作并声光报警,当流入集水坑污水流量大于主泵排水量,水位上升至超高水位时备用泵延时投入工作并声光报警。 3、排水泵站排污控制 自动交替轮换:当水位达到高水位时,先由1#(或2#泵运行完成排水,当水位第二次达到高水位时,就轮为2#(或1#泵完成排水主、备泵轮换工作,水位达到超高水位时,两台泵均投入工作。 4、排污泵站最大的特点是排水量变化较大潜污泵根据流量变化特点选配,各水泵按集水坑内的水位高低情况由控制柜控制起停,小排量时起动小泵(或只起动一台

泵,大排量时起动大泵(或起动多台泵通过控制柜微机智能控制来达到较复杂的控制功能。 5、液位浮球开关依靠浮球的翻转带动内部滑块动作输出起停泵信号,属于机械动作,其耐久性与控制精度受浮球限制。在某些精度要求较高的液控制场合,如:窄小的电梯井,较小的深井泵坑等就不适应采用浮球。 6、特殊液位控制 配置有依靠水传导电信号的三极棒式传感电极的专用水位控制器,可适合于任何场合的水位自动控制,控制精度可达1mm以内。在某些场合,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受控介质不宜内置液位传感器或对液位传感器有较高要求,如:高温,有机溶液,密封等要求,也不能采用一般投入式浮球开关控制。外置式、高温型、强防腐型等特种液位控制传感器可胜任诸多特殊场合的液位控制要求。

水泵液位控制电路原理图

西安祥天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详情咨询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0168894.html, 主营产品:液位传感器水泵控制箱报警器GKY仪表液位控制系统,液位控制器,无线传输收发器等 水泵液位控制电路原理图 水泵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液位信号的采集液位信号的传输水泵控制系统 1.液位信号的采集 液位信号的采集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发展从最早的电极式、UQK/GSK传统浮子、到现在的压力式、光电式和GKY液位传感器等,形成了多种液位控制方式。电极式便宜简单,但在水中会吸附杂质,使用寿命短。传统浮子与相对滑动轨道之间只有1mm 左右的细缝,很容易被脏东西卡住,可靠性较低。这些是不能在污水中使用的。光电式也不能用于污水,因为玻璃反射面脏了就会出现误判断。GKY液位传感器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在污水和清水中可以使用。所以液位控制的系统设计应该根据具体使用环境慎重选择传感器,如果选择不当,将会导致控制系统故障频发,甚至瘫痪,这是导致现有很多液位自动控制系统使用不到一年就失灵的重要原因。 不同液位传感器检测液位的原理是不同的,具体可参见百度文库中“如何选择液位传感器”“什么是液位开关液位开关原理”等文章。 2.液位信号的传输 液位信号的传输可以有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有线就是通过普通电缆线或屏蔽线传输,大部分传统液位传感器通过普通的BV线就可以了,传输信号易受干扰的压力式、电容式传感器需要用屏蔽线传输而且距离不能太远。 在传输距离远或不方便铺设传输线路的场所,需要使用无线液位传输系统。无线液位传输系统可以有多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采用无线收发设备传输液位信号,如GKY-WX。第二种是借助于通讯网络的短信收发功能将液位信号传达到目的地,如GKY-DXSF。第三种是目前最流行一种传输方式,就是借助中间服务器平台,采用流量卡来传输液位信号,如 GKY-GPRSSF。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离心泵性能实验 班级:化工100 学号:2010 姓名: 同组人: 实验日期:2012.10.7

一、报告摘要: 本次实验通过测量离心泵工作时,泵入口真空表真P 、泵出口压力表压P 、孔板压差计两端压差P ?、电机输入功率Ne 以及流量Q (t V ??/)这些参数的关系,根据公式 0e H H H H ++=压力表真空表、转电电轴ηη??=N N 、102e ρ ??= He Q N 以及轴 N Ne =η可以得出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再根据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ρp u C ?=2/ 0与雷诺数 μ ρdu = Re 的变化规律作出Re 0-C 图,并找出在Re 大到一定程度时0C 不随Re 变化时的0C 值;最后测量不同阀门开度下,泵入口真空表真P 、泵出口压力表压P 、孔板压差计两端压差P ?,根据已知公式可以求出不同阀门开度下的Q H -e 关系式,并作图可以得到管路特性曲线图。 二、目的及任务 ①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②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并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③熟悉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及安装方法。 ④测定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⑤测定管路特性曲线。 三、基本原理 1.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其中理论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可通过对泵内液体质点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由于流体流经泵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阻力,产生能量损失,诸如摩擦损失、环流损失等,因此,实际压头比理论压头笑,且难以通过计算求得,因此通常采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其参数间的关系,并将测出的He-Q 、N-Q 和η-Q 三条曲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另外,曲线也可以求出泵的最佳操作范围,作为选泵的依据。 (1)泵的扬程He :e 0H H H H =++真空表压力表 式中:H 真空表——泵出口的压力,2mH O , H 压力表——泵入口的压力,2mH O 0H ——两测压口间的垂直距离,0H 0.85m = 。 (2)泵的有效功率和效率 由于泵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种种能量损失,使泵的实际压头和流量较理论值为低,而输入

离心泵的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离心泵的性能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离心泵的操作,了解离心泵的结构和特性。 2、 学会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 3、了解单级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扬程、轴功率、效率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二、 实验原理 离心泵的特性主要是指泵的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均随流量的大小改变。即扬程和流量的特性曲线H=f (Q );功率消耗和流量的特性曲线N 轴=f (Q e );及效率和流量的特性曲线?=f(Qe);这三条曲线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他们与离心泵的设计、加工情况有关,必须由实验测定。 三条特性曲线中的Qe 和N 轴由实验测定。He 和?由以下各式计算,由伯努利方程可知: He=H 压强表+H 真空表+h 0+g u u 22 1 20- 式中: He ——泵的扬程(m ——液柱) H 压强表——压强表测得的表压(m ——液柱) H 真空表——真空表测得的真空度(m ——液柱) h 0——压强表和真空表中心的垂直距离(m ) u 0——泵的出口管内流体的速度(m/s ) u1——泵的进口管内流体的速度(m/s ) g ——重力加速度(m/s 2 ) 流体流过泵之后,实际得到的有效功率:Ne= 102ρ HeQe ;离心泵的效率:轴 N N e =η。在实验中,泵的周效率由所测得的电机的输入功率N 入计算:N 轴=η传η电N 入 式中: Ne ——离心泵的有效功率(kw ) Qe ——离心泵的输液量(m3/s) ρ——被输进液体的密度(kg/m3) N 入——电机的输入功率(kw ) N 轴——离心泵的轴效率(kw ) η——离心泵的效率 η传——传动效率,联轴器直接传动时取1.00 η电——电机效率,一般取0.90 三、 实验装置和流程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离心泵性能实验 班级:化工100 学号: 2010 姓名: 同组人: 实验日期: 2012.10.7

一、报告摘要: 本次实验通过测量离心泵工作时,泵入口真空表真P 、泵出口压力表压P 、孔板压差计两端压差P ?、电机输入功率Ne 以及流量Q (t V ??/)这些参数的关系,根据公式0e H H H H ++=压力表真空表、转电电轴ηη??=N N 、102 e ρ ??=He Q N 以及轴 N Ne =η可以得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再根据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ρ p u C ?=2/ 00与雷诺数μ ρdu =Re 的变化规律作出Re 0-C 图,并找出在Re 大到一定程度时0C 不随Re 变化时的0C 值;最后测量不同阀门开度下,泵入口真空表真P 、泵出口压力表压P 、孔板压差计两端压差P ?,根据已知公式可以求出不同阀门开度下的Q H -e 关系式,并作图可以得到管路特性曲线图。 二、目的及任务 ①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②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并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③熟悉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及安装方法。 ④测定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⑤测定管路特性曲线。 三、基本原理 1.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其中理论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可通过对泵内液体质点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由于流体流经泵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阻力,产生能量损失,诸如摩擦损失、环流损失等,因此,实际压头比理论压头笑,且难以通过计算求得,因此通常采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其参数间的关系,并将测出的He-Q 、N-Q 和η-Q 三条曲线称为

污水泵控制原理

潜水泵电路原理图 一、潜水泵的电路控制部分主要由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转换开关、指示灯、按钮、液位控制器、潜水泵过热保护器、中间继电器等元件组成。 二、交流接触器(CJ)是一种自动电磁式开关,适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或分断主电路的用电设备,具有控制容量大、动作可靠、操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交流接触器是利用电磁力作用下的吸合和反向弹簧作用下的释放,使主触点闭合和分断导致主电路的接通和分断。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及辅助部分构成。 1、电磁系统:由线圈、静铁心、动铁心组成。线圈电压有220V,380V,接触器分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铁心用硅钢片叠制而成,做成E型状。 2、触头:主触头是用于接通和断开主电路,因此触头的质量很重要,必须用紫铜片制成,接触部分还要镀银,为了使触头接触紧密并消除触头开始接通时产生的颤动,在触头上还装有压紧弹簧。触头采用双断点桥式结构,两触头串连于同一电路中,同时接通或断开。主触头允许通过较大电流,(接触器的额定电流)称之为一次接线,辅助触头用于自锁、互锁等控制电路,只能通过小电流。称之为二次接线。 3、灭弧装置:当接触器断开较大电流时,动静触头之间会产生较强的电弧,其产生的光和热易使触头烧坏,因此减小电弧造成的危害至关重要,所以在接触器上装有灭弧罩,触头采用双断点桥式结构,使电弧分成两路,加大了电弧距离,减小触头分断电流,使电弧容易熄灭。型号为CT10-20、CT10-40。 4、接触器工作原理: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使静铁心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以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将动铁心吸合,从而带动主触头闭合,接通主电路。辅助触头发出各种信号,以达到远距离控制的目的。当线圈失电或电压下降到一定数额时,静铁心产生的吸引力消失,动铁心在反向弹簧的作用下释放回复原先位置,接触器断开主电路。 三、热继电器:主要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对电动机或其它用电设备进行过载保护、断相保护、电流不平衡保护。热继电器形式有多种,双金属片式应用最多。热继电器主要由热元件、动作机构、触头系统、电流整定装置、复位机构、温度补偿元件组成。动作机构有偏心轮、推杆和拉簧组成。 1、热元件一般有2—3个,热元件由双金属片和绕在金属片上的电阻丝组成,其一端被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双金属片是将等长的具有不同的线膨胀系数的两种金属以机械方式碾为一个整体,膨胀系数大的一面为主动层,膨胀系数小的为从动层,当热量达到一定时,主动层向从动层伸缩,这样就由平直状态变为弯曲状态,这是热元件的工作原理。 2、电流整定装置:热继电器电流是指感温元作长期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超过此值后,热继电器动作。通常整定值为被保护设备的额定电流值。复位机构分自动和手动,双金属片冷却后恢复原状,然后按复位键使触头闭合。 3、热继电器只能作为过载保护,不能作为短路保护(短路保护是熔断器来实现),因为双金属片从升温到发生弯曲直到断开常闭触头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不可能在短路瞬间分断电路。型号为JR36系列等 4、热继电器工作原理:热元件串接在被保护的负载电路中,被负载电流加热,正常情况下负载电流不超过热元件的额定电流,故产生的热量不足以使双金属片发生弯曲变形,电路处于接通状态。当负载电流超过其整定电流1.2倍时,双金属片受热膨胀而弯曲变形,从而推动动作机构动作,断开其常闭触点,常闭触头串接在接触器线圈控制回路中,当常闭触头断开时接触器线圈断电,切断控制电路使主电路断电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四、潜水排污泵电路原理图说明: 1、手动:将转换开关打到手动位置,按下起动按钮QA,接触器线圈KM就有电流通过而吸合,接触器主回路常开触点(主触头)闭合,潜水泵运转。同时又使其与QA并联的辅助常开触点KM1闭合,当松开QA时,由于KM1常开触点依然闭合使回路保持畅通,凡是接触器利用它自己的辅助触点来保持线圈吸合的,我们都称它为“自锁”这个触点叫做自锁触点。如要使潜水泵停止运转,只须将停止按钮TA按下,接触器线圈失电而释放,接触器主回路常开触点即断开,潜水泵停止运转。 2、自动:将转换开关打到自动位置,当水位上升,液位控制器浮起,液位控制器内铁球滚动撞击导板移动从而推动触头系统动作,使触点D3-6与D3-5接通,接触器线圈KM有电流通过而吸合,潜水泵运转。当水位下降,液位控制器垂直向下,触点D3-6与D3-8接通,接触器线圈失电而释放,潜水泵停止运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