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革命军事学校

合集下载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

共产党指挥官
陈赓
刘志丹 陈伯钧 陈奇涵
徐向前 林彪
罗瑞卿 周士第 宋时轮 杨至成 聂荣臻 陶铸
蒋先云
许光达 郭天民
国民党指挥官
杜聿明 宋希濂 陈明仁 李弥 黄维 王升 胡宗南 毛人凤 康泽 胡琏 戴笠 刘戡 张灵甫 李仙洲 郑介民 唐生明 郝柏村 郑洞国 李默庵 李延年 俞济时 蒋仲苓
徐向前:中共军职最高的将领
一 心 一 德 , 贯 彻 始 终 。
孙中山手书黄埔军校训词
矢 情 矢 勇 , 必 信 必 忠 。
夙 夜 匪 懈 , 主 义 是 从 。
咨 尔 多 士 , 为 民 前 锋 。
以 建 民 国 , 发 进 大 同 。
三 民 主 义 , 吾 党 所 系 。
黄埔军校旧址
黄埔军校门口对联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周士第:叶挺部第25师师长 周士第在黄埔时有“猛将”之誉, 当过铁甲车队队长。南昌起义时又 是叶挺部第25师师长,当时便是高 级将领。后任红二方面军的参谋长、 八路军120师参谋长,1955年授予上 将军衔。
黄埔一期:徐向前、陈赓、左权、蒋先云、李之龙、 王尔琢、许继慎、周士第、刘畴西、蔡申熙等…… 黄埔二期:周逸群、卢德铭 黄埔三期:朱云卿、吴光浩 黄埔四期出的中共将领是最多:林彪、曾中生、段德 昌、伍中豪、叶镛、陈毅安、袁国平、洪水、郭化若 等 黄埔五期出的几个重量级人物:许光达、宋时轮、张 宗逊、陶铸、赵尚志、谭希林 黄埔六期:郭天民、王诤、张开荆等 黄埔武汉分校:罗瑞卿、赵一曼、陈伯钧等
黄埔名将
“黄埔三杰”:陈赓被称为 (另两人为蒋先云和贺衷寒) 之一。陈赓在第二次东征中 救过蒋介石的命,曾被委以 副官重任。建国后,曾任中 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院长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 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 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校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校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校建设党校教育(干部教育培训)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党成立近95年的光辉历程中,党校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党的事业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领导骨干和优秀人才。

本文将简要回顾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校建设与发展的若干经典片段与事件,让读者了解党校在这一时期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尽管条件极为艰苦、资源极为匮乏,但我党仍然十分重视干部的教育与培训湖南自修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所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干部的新型学校。

这所学校是当年毛泽东与何叔衡参加党的一大回到湖南后,为了学习马列主义、训练革命骨干和进步知识分子,利用船山学社的房屋为校舍而创办的。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阐明学校的宗旨是“发明真理,造就人才”。

湖南自修大学为革命培养出一批卓越的共产主义战士,人们称它为“湖南革命的‘总汇处’”、“湖南革命的先锋”。

1924年5月党的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指出:“党内教育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

”这是在党的文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设立党校。

党成立初期,我党还利用苏联所提供的资源开办了莫斯科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

这两所学校是培养中国留学生的主要院校,95%的留苏学员(将近1320人)都在这里就读。

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共118名高级领导中有80人曾在苏联留学。

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与会的20名成员中的秦邦宪、张闻天、朱德、王稼祥、刘少奇、何克全、邓小平、刘伯承、李富春、聂荣臻、杨尚昆、李卓然及伍修权13人是当年的留苏人员。

这一时期,我党还参与创办了第一所传播马列主义、秘密培养革命干部的高等学校――上海大学;孙中山从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受到鼓舞和启发,在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在广州创建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陆军军官学校,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

初中历史人教版第11课北伐战争课后测试试卷【19】(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历史人教版第11课北伐战争课后测试试卷【19】(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历史人教版第11课北伐战争课后测试试卷【19】(含答案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

”这是小阳在学习完某一知识点后写下的一副对联,由此你可判断他学习的知识点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史实。

北伐战争的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军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胜利,故选D。

2.1927年4月,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了()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C.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动统治D.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它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发动政府。

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今天南京的有①1894年兴中会成立②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③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④1927年,蒋介石建立国民政府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①1894年在美国的檀香山兴中会成立;②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建立;③1924年在广州的黄埔建立黄埔军校;④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发生在南京的事件有:成立中华民国和建立国民政府,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4.下图是军事行动胜利进军路线图,这次军事行动主要战场是在( )A.湖南、湖北B.江西、安徽C.浙江、上海D.广东、浙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图片中的吴佩孚等,我们可判断出该路线图是北伐战争的路线图,北伐战争的主战场是在湖南、湖北,所以答案是A。

解放前的广东教育

解放前的广东教育

解放前的广东教育发布日期:2013-10-25高等教育广东于民国元年(1912年)2月将原有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培养中学老师,地址在广州文明路旧贡院内)改称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

据《新教育》4卷5期记载,自民国5年8月至民国6年7月广东有1所高等师范学校和两所专门学校。

在同一期间,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有学生223人,毕业生262人,教职员93人。

民国5-6年(1916-1917年)广东两所专门学校情况表民国13年(1924年)前,广东有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政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广东公立医科专门学校、警监专门学校、省立工业专门学校、私立岭南大学、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广州铁路专科学校、私立夏葛医学校、私立广州法学院、私立光华医科专门学校共12所。

同年2月,孙中山命令将前3所学校合并为广东大学。

孙中山逝世后,民国15年9月1日,国民政府决定将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成为广东最高学府。

此外,民国14年9月成立广东国民大学,民国16年3月成立私立广州大学,同年,还成立千顷商科大学和中国国民党学术院。

民国12年,由梅县中美人士10余人筹办了梅县地区第一所高等学府嘉应大学。

陈济棠主粤时期(1929-1936年)广东高等教育有所发展。

除改善国立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等10所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外,还创办了省立劝勤大学、省立国医学院、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广东陆军军医学校,学生由4000人增至5000人。

还创办省立农业、水产、美术、音乐等4所专科学校。

民国23年(1934年)秋,私立广州法学院奉命停办,民国25年秋夏葛医学院并入岭南大学,广东大专院校只存8所,在校学生6236人,教职员1644人,经费464.15万元。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高校调整,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并入中山大学,省立劝勤大学改组,民国27年暑假,该校原有工学院并入中山大学,商学院则改称为省立劝勤商学院,师范学院则改称为省立教育学院,分别在劝勤大学原址或迁往梧州单独设立。

黄埔特色——精选推荐

黄埔特色——精选推荐

黄埔特色黄埔军校即陆军军官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一所为创建真正属于革命党的军队之学校。

黄埔军校摈弃了以往旧军队制度上的一些弊端,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建军路线,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开创了中**队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黄埔军校的创建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

军校的创始人孙中山,一向主张以革命的手段来推翻反动势力的统治。

可是他在坚持暴力革命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创建军队重要性的充分认识。

从他领导的起义来看,或是通过联络会党,由各会党首领先后举兵,然后得以群众响应;或是在新军注入革命知识分子,使新军倾向于革命党,为革命党所用。

辛亥革命就是在运动新军反正,各省响应中得以胜利。

但无论是会党还是新军,他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军队,并不真正属于革命党人,诚如孙中山所云:所用的军队,没有一种是和革命党的奋斗相同的,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人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企图利用军阀力量侥幸取胜。

护法运动中,他利用西南军阀进行北伐而失败。

对此,孙中山曾痛切的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之后,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受到极大打击,他深刻领悟到: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

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予孙中山极大的震撼。

1918年,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对十月革命的胜利表示十分钦佩,提出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

表明了他国共合作思想的初步形成。

之后又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进行会谈,促进了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两党合作并决定建立军官学校。

1923年8月,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党务和军事,参观苏联红军和各类军事学校。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以黄埔旧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的旧址为校址,进行开学典礼,陆军军官学校正式成立。

1926年3月,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黄埔军校深受苏联红军影响,无论是编制体制还是军事教育、训练,都深深的打上苏军的烙印。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

香港海员大罢工香港海员反对英帝国主义压迫而举行的大罢工。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由于英国资本家拒绝工人增加工资等要求,在中华海员工会林伟民、苏兆征等领导下举行大罢工。

3月初,海员罢工发展成为有十多万人参加的总同盟罢工。

罢工工人纷纷离开香港回广州。

3月4日,当步行回省的工人队伍行至沙田时,遭英国军警开枪射击,死6人,伤数百人,造成了“沙田惨案”。

此后,总同盟罢工继续扩大,香港完全变成了“死港”、“臭港”。

至3月8日,终于迫使香港当局同意增加工资,宣布撤销封闭工会的命令,罢工胜利结束。

香港海员大罢工的胜利,鼓舞了全国工人的斗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京汉铁路大罢工亦称“二七”大罢工,是1923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组织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政治权利而举行的罢工。

1923年1月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决定于2月1日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吴佩孚下令禁止开会。

2月1日,大会如期召开,反动军警占据并捣毁了总工会会所,总工会决定发动全路总罢工。

2月4日,全路总罢工开始。

2月7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死50余人,伤300余人,造成了“二七惨案”,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二七”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顶峰,它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扩大了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

其失败也说明中国工人阶级孤军奋战是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的,必须建立管饭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进行武装斗争,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国家主义派20世纪20年代初形成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以反共著称的政治派别。

主要代表人物有曾琦、李璜、左舜生等人。

1923年12月,曾琦等人在法国成立了中国青年党标志着国家主义派正式形成,1924年秋, 国家主义派活动中心转到国内。

因为他们以《醒狮》周报为喉舌,故又被称为“醒狮派”。

国家主义派以国家高于一切作为号召,宣扬“全民革命”、“全民政治”、“全民福利”,反对阶级斗争和人民革命,反对共产主义。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

黄埔军校是 1924年6月由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原为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地址创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新型革命军事学校,正式名称为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通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

孙中山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

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军校在黄埔办到第七期,1930年迁往南京。

1938年军校校本部被日军炸毁。

1988年旧址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校本部,使军校旧址恢复昔日风采。

现复原开放的主要建筑有军校大门、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和纪念室、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

举办《军校校史》,《东征史迹》陈列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图片展览,设立青少年学生军训营,进行军训。

收藏文物、文献、照片颇丰,并认真开展科研,编辑出版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史料》等著作、论文、资料集约100万字,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校内还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学校陆续设步兵、炮兵、工兵、辎重、政治科、教导团、教授部,叶剑英曾任教授部副主任,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12月增设参谋处,负责处理军务,钱大钧任处长;后又增设军法处,周恩来兼任处长。

民国15年3月正式宣布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蒋介石任校长,李济深任副校长,汪精卫任党代表,并先后在潮州、南宁、长沙、武汉等地设立分校。

军校学习借鉴苏联红军的建军经验,建立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国共两党都派有重要干部参加学校领导和教学工作。

黄埔军校初期的秘书工作

黄埔军校初期的秘书工作

军事历史2013年第3期国防与军队建设史研究Th e Secretary Work of Hu an gp u Mi litary Academy in Its Earl y Days黄埔军校初期的秘书工作口李卫国摘要:黄埔军校初期的秘书工作是中国新式军队秘书工作的开端,其秘书机构设置分为四个层次,六个种类,职责分工比较明确。

突出特点是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派重要人物参与秘书工作,秘书机构层次分明,职能划分明确。

关键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史黄埔军校秘书工作中图分类号:E2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83一(2013)03—0032—02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是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军事政治学校,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秘书机构是黄埔军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秘书工作,有助于了解和把握中国新式军队秘书工作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有助于黄埔军校史的研究。

一、黄埔军校初期的秘书机构、种类及职责黄埔军校的秘书机构是四层次设置。

第一层次是校本部办公厅。

黄埔军校成立时,组成了以孙中山为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校党代表的校最高领导机构——校本部,直接隶属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建校初期,校本部设置了教授部、教练部、总教官、管理部、军需部、军医部、政治部,当时未设置秘书机构,只配备了专职的中文秘书和英文秘书。

首任中文秘书是张家瑞,英文秘书是王登云。

后来根据工作需要,校本部调整了机构设置,校本部之下分设政治、教授、训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又增设了专职秘书机构——校本部办公厅。

首任办公厅秘书长是邵力子。

办公厅的主要工作机构是秘书处。

秘书处设主任秘书一名,秘书、司书和书记若干名。

办公厅直接对校总理、校长和党代表负责。

办公厅秘书处附设电务室,负责电文的发送和译校。

第二层次是校本部的六部。

六部都没有建立专职的秘书机构,但都配备了秘书、司书和书记。

政治部也只是在周恩来主任之后才设置了专职的秘书机构——秘书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革命军事学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正确
3.1923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错误
4.陆皓东是为中国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牺牲的第一人。

错误
5.震动中国的“宋案”爆发于1912年。

错误
6.在革命派和保皇派第二阶段的斗争中,分别于《民报》和《新民从报》为主要阵地展开激烈的论战。

错误
7.中华民国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孙中山。

错误
8.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开端。

正确
9.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次巨大胜利。

错误
--------------------------------------------------------------------------------
10.《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最终确立。

正确
--------------------------------------------------------------------------------
单选题:5道,每道5分,总分25 1.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青山军事学校
--------------------------------------------------------------------------------
2.1903年7月(B )后,所谓民权已经被袁世凯所剥夺。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
3.1894年6月,孙中山在(C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A东京
B广东
C檀香山
--------------------------------------------------------------------------------
4.1911 年10月10日,(C )爆发。

A广州起义
B镇南关起义
C武昌起义
--------------------------------------------------------------------------------
5.1895年,孙中山领导(B )拉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

A惠州起义
B广州起义
C武昌起义
--------------------------------------------------------------------------------
多选题:5道,每道5分,总分25多选题:5道,每道5分,总分25 1.武昌起义爆发会三天,武汉(BD )三镇全部被攻克。

A武昌
B汉阳
C汉口
D湖北
--------------------------------------------------------------------------------
2.在“抗风轩议盟”中,孙中山提出了(AB )的宗旨建议。

A驱逐鞑虏
B恢复华夏
C创立合众政府
D平均地权
--------------------------------------------------------------------------------
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ABC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盟主义
--------------------------------------------------------------------------------
4.孙中山为同盟会指定的纲领是(ABC )。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
5.革命派和保皇派论战中,双方的宣战阵地是(AC )。

A民报
B苏报
C新民丛报
D新闻报
参考资料:历史书
回答者:60.175.45.* 2009-12-20 14:56 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革命军事学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正确
3.1923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错误
4.陆皓东是为中国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牺牲的第一人。

错误
5.震动中国的“宋案”爆发于1912年。

错误
6.在革命派和保皇派第二阶段的斗争中,分别于《民报》和《新民从报》为主要阵地展开激烈的论战。

错误
7.中华民国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孙中山。

错误
8.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开端。

正确
9.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次巨大胜利。

错误
--------------------------------------------------------------------------------
10.《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最终确立。

正确
--------------------------------------------------------------------------------
单选题:5道,每道5分,总分25 1.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青山军事学校
--------------------------------------------------------------------------------
2.1903年7月(B )后,所谓民权已经被袁世凯所剥夺。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
3.1894年6月,孙中山在(C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A东京
B广东
C檀香山
--------------------------------------------------------------------------------
4.1911 年10月10日,(C )爆发。

A广州起义
B镇南关起义
C武昌起义
--------------------------------------------------------------------------------
5.1895年,孙中山领导(B )拉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

A惠州起义
B广州起义
C武昌起义
--------------------------------------------------------------------------------
多选题:5道,每道5分,总分25多选题:5道,每道5分,总分25 1.武昌起义爆发会三天,武汉(BD )三镇全部被攻克。

A武昌
B汉阳
C汉口
D湖北
--------------------------------------------------------------------------------
2.在“抗风轩议盟”中,孙中山提出了(AB )的宗旨建议。

A驱逐鞑虏
B恢复华夏
C创立合众政府
D平均地权
-------------------------------------------------------------------------------- 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ABC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盟主义
-------------------------------------------------------------------------------- 4.孙中山为同盟会指定的纲领是(ABC )。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 5.革命派和保皇派论战中,双方的宣战阵地是(AC )。

A民报
B苏报
C新民丛报
D新闻报
第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