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高中地理必修: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期时非常壮观。
上游河流地貌对生态环境影响
水源涵养功能
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灾害风险
河流地貌景观
上游地区的河流地貌具有重 要的水源涵养功能,为下游 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资 源。
上游地区的河流地貌为许多 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栖息地 ,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 要意义。
然而,上游地区的河流地貌 也可能带来一些自然灾害风 险,如洪水、泥石流等。这 些灾害对下游地区的安全和 经济发展构成潜在威胁。
三角洲的形成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初期形成、 快速发育、稳定成熟等。每个阶段都受到自然因 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形态特征
三角洲形态多样,包括扇形、鸟足形等。其形态 受到河流流量、泥沙含量、海洋动力等因素的影 响。
下游河流地貌对航运、灌溉等意义
航运价值
下游河流地貌对航运具有重要意义。宽阔的河道和平缓的 水流使得船只能够顺利通行,促进了区域间的贸易和交流 。
人类活动如水利建设、农业开发等也对河流 地貌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有助于实现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生。
02
河流地貌基础知识
河流地貌概念及分类
河流地貌概念
河流地貌是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 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的总称 。
河流地貌分类
根据河流作用的不同,河流地貌 可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大 类。
形成过程与演化历史
形成过程
河流地貌的形成是河流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共同作用的结 果。在河流上游,侵蚀作用为主,形成V型谷等地貌;在河流 中下游,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等地貌。
演化历史
随着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河流地貌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地壳抬升会导致河流下切,形成峡谷;气候变化会影 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从而影响河流地貌的形态。

高中地理必修件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高中地理必修件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04 澜沧江-湄公河中 游河流地貌特征
中游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地貌
中游地区地形复杂,多山 地、高原和盆地,河流穿 行其间,形成独特的河流 地貌。
气候特征
该区域气候多样,受季风 和地形影响显著,降水丰 富且时空分布不均。
水文条件
澜沧江-湄公河中游水量充 沛,水位季节变化大,汛 期长且洪峰流量大。
河流中游水系结构变化
险滩地貌
上游河流中还存在许多险滩,水流湍 急,礁石密布,对航运构成一定障碍 。
上游河流地貌对生态环境影响
水资源涵养
上游地区的河流地貌对水资源涵 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下游地区提
供源源不断的水量。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上游地区的河流地貌为多种生物提 供了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 有积极作用。
自然灾害防治
上游地区的河流地貌也易引发自然 灾害,如洪水、泥石流等。因此, 需要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以保障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河流阶地形成
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 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引起的地形 抬升;外力作用主要包括河流的
侵蚀和堆积作用。
河流阶地演变
随着河流的继续侵蚀和地壳的间 歇性抬升,河流阶地会不断向上 发展,形成多级阶地。同时,各 级阶地之间的高差也会逐渐增大

河流三角洲发育过程
三角洲概念
生态环境
防洪减灾
河流地貌的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如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中游河流地貌的复杂性增加了防洪减灾的难 度,需要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来应对洪涝灾害。
05 澜沧江-湄公河下 游河流地貌特征
下游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澜沧江-湄公河下游位于东南亚,流经中国、缅甸 、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澜沧江_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澜沧江_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关键词 水资源 澜沧江—湄公河 国 际河流
1 前言
湄公河是世界最大河流之一, 就其河长 4 880 km 居世界第六位; 就其河口平均流量 15 000 m 3/ s居世界第八位[ 1] 。它发源于中国青海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北麓, 在西藏昌都有 两大源流扎曲和昂曲汇入, 后始称澜沧江。它自北向南流经云南省西部 7 个地州, 从我国 西双版纳 224 号界碑处出境改称湄公河。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进入越南, 在越南 的胡志明市西南注入南中国海。各流域国在湄公河流域内所占的水资源情况见表 1。
1期
唐海行: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 析
17
从表 1 可看出, 中国境内干流全长 2 161 km、流域面积 16. 5 km 2, 分别占全流域面积 的 21% 和全流域水量的 16% 。老挝和柬埔寨的国土几乎都在湄公河流域内, 可见澜沧江— 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在中国、老挝、柬埔寨、泰国和越南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澜沧江—湄公河是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最为重要的国际河流, 有 “东方多瑙河”之称。
199 2 199 2
表 4 澜 沧江—湄公河流域内六个国家人口情况[4] Tab. 4 The population condition of six countries in the Lancang- Mekong river
2 710 23 500 ( 1966) 548 ( 1969) 1992
琅勃拉邦
2 761
268 000
3 804 15 200 ( 1966) 652 ( 1956) 1992来自万 象3 237
299 000
4 530 26 000 ( 1966) 701 ( 1956) 1992

湄公河的水文特征是什么

湄公河的水文特征是什么

湄公河的水文特征是什么湄公河,这条奔腾在亚洲大陆上的大河,宛如一条生命之脉,滋养着沿岸的土地和人民。

要深入了解湄公河,就不能不探究其独特的水文特征。

湄公河的径流量是其水文特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的径流量相当丰富,这主要得益于其广阔的流域面积和充沛的降水。

湄公河流域涵盖了多种多样的气候区,从湿润的热带气候到季风气候,丰富的降水为河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

降水的季节性变化对湄公河的径流量有着显著影响。

在季风盛行的季节,大量的雨水倾泻而下,使得湄公河的水位迅速上涨,径流量大幅增加。

而在干旱季节,降水减少,径流量相应减少,水位也会下降。

这种季节性的变化导致湄公河的流量呈现出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

湄公河的水位变化也是其水文特征的一大特点。

由于降水的季节性和上游来水的不稳定性,湄公河的水位在一年中会有较大的波动。

在丰水期,水位可能会大幅上涨,甚至导致洪水泛滥,淹没沿岸的大片土地。

而在枯水期,水位则明显下降,部分河道可能会出现干涸或水位很浅的情况。

湄公河的含沙量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点。

在其上游地区,由于地形崎岖,水流湍急,对河岸和河床的侵蚀作用较强,导致河流携带了较多的泥沙。

随着河流的流淌,在中下游地区,水流速度逐渐减缓,泥沙开始沉积,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湄公河的水温也有一定的特点。

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其水温在不同的季节和河段会有所变化。

在炎热的夏季,水温相对较高;而在寒冷的冬季,水温则会降低。

湄公河的水质状况也较为复杂。

在一些地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工业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导致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然而,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和较为偏远的河段,水质仍然保持着相对较好的状态。

湄公河的冰情相对较少,因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大部分河段终年不结冰,只有在一些高海拔的上游支流,在寒冷的冬季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结冰现象。

湄公河的流速在不同的河段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上游山区,河道狭窄,落差大,流速较快;而在中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宽阔,流速相对较慢。

湄公河流域洪水特性分析

湄公河流域洪水特性分析

湄公河流域洪水特性分析黄燕;李妍清;何小聪;魏林云【摘要】采用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湄公河流域的洪水特性.结果表明:湄公河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干流水文站年最大洪水主要发生在7~10月;由于河流走向、流域形状与季风活动路线基本平行,全流域性洪水出现的几率很小;老挝境内左岸支流和公河、桑河、斯雷博河汇集而成的\"3S\"河由于地处降雨高值区,多年平均汛期来水量占柬埔寨上丁站的一半以上;我国境内洪水与万象洪水过程同步性几率较大,与上丁站短历时洪水过程同步几率较大,但仍是上丁站长历时洪水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8(049)022【总页数】7页(P12-17,22)【关键词】洪水地区组成;同步性分析;洪水;湄公河流域【作者】黄燕;李妍清;何小聪;魏林云【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武汉430010;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武汉430010;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10;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武汉43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21 流域概况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唐古拉山北麓,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6个国家,于越南胡志明市进入南海。

澜沧江—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见图1)。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总面积81.24万km2,干流全长约4 880 km,干流总落差约5 060 m。

湄公河流域面积64.80万km2,干流长2 719 km,天然落差477 m,分别占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面积的79.8%、河道总长的55.7%、总落差的9.4%[1-5]。

自北向南,从中、缅、老边界至万象为湄公河上游,流经地区大部分海拔200~1 500 m,地形起伏较大,沿途受山脉阻挡,河道几经弯曲,宽窄反复交替,河床坡降较陡,多急流和浅滩。

万象至巴色为中游,流经呵叻高原和富良山脉的山脚丘陵,大部分地区海拔100~200 m,地形起伏不大。

世界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详细52123

世界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详细52123

世界主要河流水文特征一、世界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北麓,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河口附近为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

该河流经西欧最发达的经济区----鲁尔区,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

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流速平稳,无明显的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

(结合西欧的气候与地形特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经的多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流经俄罗斯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航运价值很高。

其水文特征:为内流河,靠积雪融水与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不大,春季径流量最大(有积雪融水补给),冰期较长。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与勒拿河。

叶尼塞河为二大地形区分界河。

三条大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有冰雪融水与大气降水,越往东大气降水越多,而纬度高且植被覆盖好,蒸发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冰期长,且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凌汛,水能丰富。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河流:西侧水系流程短,水流急,丰富的水能,而东侧的支流路程较长,水流较缓,流入波罗的海。

刚果河:地处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几内亚湾。

水文特征:水量很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汇水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丰富。

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变化。

难点: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就是秋季(见大图册P19):刚果河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则就是9月到次年的5月,当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时进入雨季时,刚果河的水量最大,所以就是秋季。

尼日尔河:这条河流流程长,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降水量有所减少,加之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又增加,径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显(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的种植园农业,灌溉水量增大)。

地理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考点08 东南亚(原卷版)

地理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考点08 东南亚(原卷版)

考点08 东南亚考点梳理考点1 东南亚位置和组成1. 东南亚主要有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

中南半岛的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2.. 东南亚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考点2 东南亚的自然环境1.地形(1)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地形崎岖,山岭较多,平原少。

2. 河流中南半岛河流多自北向南流,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 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大部、马来半岛南部、菲律宾群岛南部全年高温多雨湿热的气候,利于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分、马来半岛北部、菲律宾群岛北部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考点3 东南亚的物产和经济1. 主要物产(1)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棕榈油、剑麻、椰子等。

(2)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缅甸。

2.主要矿产资——锡矿和石油3.热带旅游胜地【重难突破】1.诀记忆东南亚概况“南洋”东南亚,北有中南跨;半岛山河间,分布呈纵列;南有马群岛,地小河短促;地壳不稳定,世界火山国。

2.中南半岛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及农业生产比较【易错易混】1. 东南亚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东南亚地处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其中马来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而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马来群岛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气候之一)。

2.东南亚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少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但分布并不均匀,人口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的冲击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平原,因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充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湄公河——澜沧江河流径流量

湄公河——澜沧江河流径流量

湄公河——澜沧江河流径流量湄公河——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玛以西4km的高地,河源海拔5388m。

源头河段称加果空桑贡玛曲,南流至尕纳松多后称扎曲,在西藏昌都与右岸昂曲汇合后称澜沧江。

再南流穿行于他念他翁与宁静山之间,然后穿过云南西部和云南南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31km河段在中缅边境,至南腊河口流出中国国境后称湄公河,继而沿缅老边境流,又沿老泰边境流至老挝南部西南角,再穿过柬埔寨中部,进入越南南端,在湄公河三角洲以多条汊道注入南海。

见湄公河一澜沧江流域水系示意图。

湄公河一澜沧江流域总面积约81万km2,从河源至河口全长约4880km,平均比降为1.03‰。

万象以上为上游,万象至金边为中游,金边以下为下游。

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4750亿m3。

国际上有另一种命名,将中国和缅甸境内的河段称上湄公(Up—per Mekong)河,把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境内的河段称为下湄公Lower Mekong)河。

上湄公河全长2395km(其中中国境内2130km,中缅边境31km,缅老边境234km),落差4700多米,流域面积19万多km2,其中缅甸约2.2万km2;下湄公河全长2485km(其中老挝境内河长777km,柬埔寨502km,越南230km;老泰边境976km),落差约400m,流域面积61.7万多km2。

湄公河一澜沧江地跨纬度25 。

,垂直高度下降超过5000m,具有寒带至热带的各气候带,矿产资源丰富,可开垦利用的土地潜力大,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5800万kW,特别是生物资源多种多样,是世界上著名的动、植物王国,适宜发展旅游业。

目前除联合国、亚太经委会等国际组织外,法、日、美、加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均在参与该地的开发,预计将成为世界上开发热点地区之一。

一、澜沧江1 概述澜沧江全长2161km(含中缅边境河段31km),平均比降2.12‰,流域面积16.74万k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湄公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湄公河是中国西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在其下游地区,水文特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水量比较充沛,主要是由于该地区的雨量较高,且湄公河的水源主要来自喜马拉雅山脉和云南高原,这些地区在雨季时水量相对较丰富,因此下游地区也随之受益。

其次,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水流速度比较稳定,整个流域的水流速度以及水位变化主要受上游地区的降雨量和水库调度等因素影响,因此下游地区的水流速度相对较为稳定。

此外,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水温比较高,尤其是在雨季期间,由于水量充沛,水温相对较高,这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一定的影响。

最后,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水质相对较好,近年来,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了湄公河的环境保护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排污治理、建设水源保护区等,使得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水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总之,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水文特征与上游地区有很大的差异,但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