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一、热点背景2012年12月12日下午在广西南宁闭幕的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第十八次部长班会议决定成立GMS铁路联通盟,协调域内铁路干线对接,加快推动跨境项目实施,以促进各成员国内的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GMS经济合作机制起始于1992年,其成员国包括澜沧江——湄公河沿岸的中国、东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其中中国云南和广西两省区政府参与县体合作工作。
二、追踪演练1、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处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大西南的结合部。
中国积极参与GMS经济合作。
这一事件表明我国()A.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B. 落实科学发展观C. 坚持对外开放D. 建设和谐世界2、2012年12月12日在中国广西南宁闭幕的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第十八次部长会议,取得了积极务实战果,会议决定成立GMS铁路联盟,对于GMS铁路联盟的建立,认识正确的是()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②经济合作,交通要先行③有利于推动GMS区域铁路互联互通④有于利跨境客货运流动便利化,为经贸往来营造良好的环境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已成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与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目前,中国与次区域各国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
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 当今社会,国际间相互合作已成为必然B. 合作赋予力量,能够解决社会发展所有难题C. 合作可以让合作各方共赢D. 合作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与沟通4、材料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及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的正式启动,云南省内外一些地区域城市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合作步伐明显加快。
材料二:云南省是我国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陆上通道。
国家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这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
阅读材料,请分析回答:(1)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对云南加快建设重要桥头堡有什么意义?(2)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哪些优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3)请你就云南抓住机遇,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几条建议。
第14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2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有以下四种主要合作机制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 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
中、老、缅、泰毗邻地区增长四角
3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是基于湄公河流域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包 括的国家有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中国。 湄公河是亚洲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 自北向南流经中国青海、西藏、云南3省区和缅甸、老挝、泰国、柬 埔寨、越南5国,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中国海,全长4880公里。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 大湄公河次区域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陆路桥梁,地理位 置十分重要。该区域总面积256.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亿。域 内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具有极大的经济潜能 和开发前景。 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民族文化多姿多彩。长期 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其中柬埔 寨、老挝和缅甸被联合国列入最不发达国家之列。近年来,次区域各 国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 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
4
宗旨
通过加强各成员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成员
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亚行作为参与方和出资方,主要 负责为GMS有关会议及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合作原则与方式
GMS采取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所作决定需经各成员国一致认可。
秘书处
GMS日常事务由设在菲律宾马尼拉亚行总部秘书处负责处理。
8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逻辑Fra bibliotek政治基础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计划

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亚行)的支持下,大湄公河次区域(GMS )内的六个国家基于共同的历史文化,建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计划,以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大湄公河次区域包括柬埔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具体是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老挝民主共和国(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
该次区域是以湄公河为纽带形成的自然经济区,面积26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338亿。
在亚行及其他发展伙伴的支持和推动下,GMS 经济合作计划帮助次区域确立和实施了许多行业的优先发展项目。
为了实现繁荣、一体化、和谐的次区域发展愿景,GMS 经济合作计划采取了三管齐下的发展战略(“3C 战略”):•通过实现可持续的实体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将交通走廊转变为跨国经济走廊,加强区域连通性(Connectivity );•通过有效促进人员和货物的跨境流通,以及实现市场、生产流程和价值链的一体化,提高区域竞争力(Competitiveness );以及•通过开展项目解决共同面临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建立更广泛的共同体意识(Community )。
201220222011年,在GMS经济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上,各参加国领导人通过了2012—2022年指导次区域发展的十年《战略框架》。
该《战略框架》以参加国的承诺和国家发展计划为基础,旨在促进GMS内外的区域合作与一体化。
GMS国家重申了该计划目前的愿景和目标:• 建立更加繁荣、一体化、和谐的大湄公河次区域。
• 该计划将通过(1)创建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有效的基础设施纽带,促进跨境贸易、投资、旅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合作;以及(2)开发人力资源和技能,释放次区域的发展潜力。
• 为确保发展过程的公平及可持续,GMS计划在规划和实施项目过程中充分尊重环境和社会利益。
2013年12月,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第19次部长级会议在老挝万象举行,会议通过了“区域投资框架(RIF)”,并通过确立2013—2022年的优先投资和技术援助项目规划,落实了《战略框架》。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产业空间研究——以云南、广西为例的开题报告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产业空间研究——以云南、广西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大湄公河次区域是指江、河、湖系统与湄公河流域相连的地区,包括中国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该区域地缘毗邻东南亚核心地带,是中国和东南亚经济联系最紧密、合作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
大湄公河次区域联合合作机制(GMS)是中国与周边五国联合推进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于1992年成立,致力于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内九个领域的相互合作,包括交通、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旅游等。
这些领域合作的推进不仅有助于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地区间的民心相通和政治稳定。
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带头人,中国在该区域的经济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地区,这两个省区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文化特征等方面各有特点,深度融入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发展格局中势在必行。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产业空间布局,以云南、广西为例展开考察。
通过研究这两个省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和主导产业,结合国内外同类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和意义2、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产业空间布局3、云南、广西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和主导产业4、国内外同类产业空间布局案例分析5、云南、广西产业空间布局的比较分析6、产业协同发展体系的构建(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归纳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相关专业资料和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2、案例研究法:选择云南、广西两个省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主导产业进行案例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案例,并归纳总结其经验教训。
3、统计分析法: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对产业空间布局的特点和趋势进行量化分析。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挑战
• GMS各国同样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疾 病蔓延、拐卖人口、毒品走私、环境污染、 气候变化等。 • 需要减少贫困,共同应对传染病、非法劳 工和环境恶化等方面的挑战。
最新动态
• 2008正式启动GMS信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是以 光通信为主的大容量、高可靠性骨干传输网。 • 昆明-曼谷公路老挝段正式建成通车 • 成都--新加坡火车直达。 • 昆明--新加坡的泛亚铁“下湄公河委员会” 由越、老、柬、缅四国发起,但由于战乱 等原因,该组织长期处于“休眠”状态。 • 20世纪90年代初,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 作机制 和平发展时期,由亚洲开发银行倡导。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 [成立日期] 1992年
• [宗旨] 通过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 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 [成员] 6个: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 越南。 亚行作为参与方和出资方,主要负责会议及 技术资金支持。
展望
• 1. 2. 3. 4. 良好基石: 共同发展现状:都是发展中国家 共同地理位置:密切交通联系 共同发展趋势: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 共同发展目标:扩大对外开放
• 机遇: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各种优惠的经贸 安排。实现优势互补、联合自强,增强在国际经贸事务中 的地位 • 大湄公河次区域正在发展成为连接亚洲两大新兴经济体中 国和印度以及其他地区的桥梁。
GMS主要活动
• 8个重点领域:交通、能源、电讯、环境、旅游、人力资源
开发、贸易便利化和投资等,还包括贸易便利化、便利跨境客 货运输等。 2001 年又增设农业工作组为第9个领域。
• 5大战略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境贸易与投资、
推动私营部门参与、发展人力资源和能力、保护环境及合理利 用资源等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相关机制概述

专㊀题㊀篇Feature.2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相关机制概述㊀梁㊀晨❋摘㊀要:自亚行20世纪90年代初发起中㊁柬㊁老㊁缅㊁泰㊁越六国共同参与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来,各种合作机制相继建立并日益多样化㊂本文对次区域合作的相关机制进行介绍,并对次区域合作机制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㊂关键词:GMS㊀机制㊀特点㊀趋势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在平等㊁互信㊁互利的基础上,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㊁联合自强的机制,也是一个通过加强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的机制,是中国第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也是中国参加的次区域多边合作机制中最成功㊁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机制㊂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展以910❋梁晨,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讲师㊂来,合作范围日趋扩大,机制也越来越多样复杂㊂本文讨论的机制,包含GMS 本身,还有湄公河流域国家㊁区域外国家㊁国际组织参与的主要合作机制㊂一㊀主要的合作机制及基本内容(一)大湄公河次区域(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简称GMS)合作㊀㊀GMS合作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次区域中㊁柬㊁老㊁缅㊁泰㊁越六国参加,它又分为三个层次:领导人会议㊁部长级会议㊁司局级高官会议和论坛及工作组会议㊂领导人会议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高决策机构,每3年召开一次,各成员国按照国名字母顺序轮流主办㊂部长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1992~ 2010年已先后召开了16次部长级会议㊂部长级会议下设司局级高官会议和各领域的论坛(交通㊁能源㊁电信)和工作组会议(环境㊁旅游㊁贸易与投资),每年分别举行会议,并向部长级会议报告㊂亚行发起的GMS合作是次区域合作中最重要的国际合作开发机制,合作领域涉及交通㊁能源㊁通信㊁旅游㊁环境㊁人力资源开发㊁贸易和投资以及环境保护和禁毒等广泛领域㊂2008年3月30~31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在老挝万象举行,六国领导人围绕 加强联系性㊁提升竞争力 的主题,就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运输便利化,构建伙伴关系㊁促进经贸投资,开发人力资源㊁增强竞争力,可持续的环境管理,次区域合作与发展伙伴关系等六大方面的合作构想交换意见㊂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湄公河开发三个国际合作机制中起步较早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机制㊂亚行除向湄公河开发项目提供技术援助外,还利用自身的影响和担保作用,呼吁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私人投资者为这些备选项目提供资金㊂湄公河沿岸各国政府也十分重视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项目㊂目前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重点是加强次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有关贸易投资政策等软环境建设㊂①亚行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项目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推020①柴瑜㊁陆建人㊁杨先明主编‘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㊂动㊁协调㊁服务,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㊂亚行作为一个发展机构,主要目的是帮助这些国家尽快地减轻贫困㊂亚行根据其为各国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基础设施和其他方面的建设资金,通过经济发展来最终消除贫困㊂这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国家希望亚行能够为它们多提供资金特别是优惠资金,以及技术援助㊁政策建议和发展的点子的愿望是相符合的㊂(二)东盟 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Asean-Mekong Basi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简称AMBDC )㊀㊀东盟 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1996年6月由东盟发起,东盟十国和中国的部长级代表聚会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通过‘东盟 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框架协议“㊂根据会议通过的框架协定,部长级会议将至少每年举行一次,两次部长级会议期间由成员国选派司局级官员举行指导委员会会议,为部长级会议做准备并提供政策建议,同时确定了基础设施建设㊁投资贸易㊁农业㊁矿产资源开发㊁工业及中小企业发展㊁旅游㊁人力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等八大合作领域㊂东盟 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第一次部长级会议确定了由东盟七国加湄公河沿岸国老挝㊁缅甸㊁柬埔寨和中国为该合作机制的核心国㊂随着老挝㊁缅甸和柬埔寨三国相继加入东盟,日本和韩国也应邀加入东盟 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之后,东盟 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组织核心实际上就是东盟十国加中㊁日㊁韩三国的区域合作格局㊂从广义上看,‘中国 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的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也是涉及中国和东盟在次区域进行合作的机制,因为该项文件不仅从总体上规定了中国和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而且确定了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作为双边合作的优先领域㊂①(三)新湄公河委员会(Mekong River Commission ,简称MRC )新湄公河委员会是在1957年成立的湄公河下游调查协调委员会(老湄公河委员会)的基础上产生的㊂1995年4月,湄公河下游泰国㊁老挝㊁柬埔寨和越南四国在泰国清莱签署了‘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承认 湄公河流120①贺圣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复杂的合作机制和中国的参与“,‘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1期㊂域和相关的自然资源及环境,是沿岸所有国家争取经济和社会富足以及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具有巨大价值的自然资产 ㊂四个国家决定在湄公河流域开发和管理的一切领域,包括河流资源㊁河上航运㊁洪水控制㊁渔业㊁农业㊁发电及环境保护等所有可能产生跨越国界影响的领域进行合作㊂依照协定建立的新湄公河委员会,取代了原来的湄公河临委会㊂新湄公河委员会的职责范围远超出了湄公河临委会,并不限于调查和协调湄公河下游水资源的综合开发,而是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强调对整个湄公河的水资源和相关资源以及全流域的综合开发制订计划并实施管理㊂新湄公河委员会自成立之日起,就邀请上游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缅甸以伙伴国身份加入该组织,并于1996年开始与两国定期举行对话会,迄今已举行过15次对话会㊂2010年8月27日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与中国㊁缅甸举行第15次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和对话伙伴国会议,讨论加强湄公河上下游国家的合作关系㊂(四)其他合作机制1. 柬老越发展三角区 (CLV-Development Triangle,简称CLV-DT) 柬老越发展三角区 是由柬埔寨㊁老挝㊁越南的相邻地区组成的,包括柬埔寨的腊塔纳基里省㊁上丁省,老挝的阿速坡省㊁公河省,越南的昆嵩省㊁嘉莱省和多乐省㊂ 发展三角区 于1999年10月20日在老挝首都万象成立,其目的是推进越㊁老㊁柬三国七省在农业㊁林业㊁贸易㊁交通㊁能源㊁教育㊁旅游等领域的合作㊂2010年7月7日越㊁老㊁柬三国在柬埔寨桔井市召开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探讨国会在推动越㊁老㊁柬三国 发展三角区 计划中的角色和作用,三方将设立共管的边界站㊁建设相关网站,同步应用英语和三国语言㊂日本为 发展三角区 提供资金㊂2. 伊洛瓦底江㊁湄公河及湄公经济合作战略 (Ayeyawaddy-Chao Phraya-Mekong Economic Cooperation Strategy,简称ACMECS)该机制由柬埔寨㊁老挝㊁缅甸和泰国组成㊂这一构想是由泰国前总理他信在2003年初提出来的㊂这一由泰国发起的合作机制,涉及湄公河流域较为发达的泰国与较不发达的柬㊁老㊁缅三国的合作㊂其目的是促进四国间的合作,并进而推进东盟的一体化㊂2003年11月12日,缅甸㊁老挝㊁泰国㊁柬埔寨政府首脑会聚缅甸古都蒲甘市举行四国经济合作战略高峰会议,会议于当天结束,四国共同签署了‘蒲甘宣言“㊂‘蒲甘宣言“规定:(1)四国将相互提供贸易和投资便利,220创造商贸先机及就业机会,缩小贫富差距;(2)加强农业㊁工业合作,特别是强化基础架构,实现统筹安排市场供需和开发信息交流网络;(3)建立交通运输网络,为商品过境运输㊁投资㊁工业和客运㊁旅游发展提供便利;(4)加强旅游观光合作,促进四国间跨国旅游发展;(5)提高人才素质和人员机关办事能力,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能力㊂2010年11月16~17日第四届ACMECS 峰会在柬埔寨举行,会议主要讨论商务与投资协调㊁农业㊁工业和能源㊁连通交通设施㊁旅游㊁人力资源培养㊁公共卫生服务㊁环保等议题,四国签署‘ACMECS2010~2012年行动计划“㊂3. 黄金四角合作 (Golden Quadripartite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QEC)泰国政府于1993年初率先提出了 东南亚黄金四角经济计划 ㊂ 黄金四角 地区指澜沧江 湄公河流域的中㊁老㊁缅㊁泰四国毗邻地区,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㊂该计划提出后立即得到中国㊁缅甸和老挝政府的支持和响应㊂同年5月,四国高级官员首次在曼谷举行关于联合发展交通运输的会议,确定连接四国的交通和旅游业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㊂1998年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次区域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正式将禁毒列为澜沧江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新领域,并开展大规模的替代种植,这一活动也成为 黄金四角 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㊂目前 黄金四角 经济合作的范围涉及航运资源开发㊁水电资源开发㊁旅游资源开发㊁交通道路建设㊁生态环境保护㊁贸易与投资以及替代种植等方面,其宗旨是建设中国西南通向中南半岛的陆上通道和经济走廊,实现中国与印支国家市场的对接,并促进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㊂2000年4月,中㊁老㊁缅㊁泰四国交通部长正式签署‘澜沧江 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2001年四国实现正式通航㊂①4.环孟加拉湾经济合作组织(Bay of Bengal Initiative for MultiSectoral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BIMSTEC)环孟加拉湾经济合作组织也称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㊁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组织㊂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就已提出了 东向 战略,积极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和东盟组织的关系㊂1997年,印度与孟加拉国㊁缅甸㊁斯里兰卡㊁泰国㊁尼泊尔和不丹等7个国家组成环孟加拉湾经济合作组织①黄琰婷:‘浅析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9期㊂320。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亚洲地区一个极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次
区域合作领域。
涵盖的国家包括中国云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
和越南,总面积约6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2亿人。
这些国家在地理上、政治上、经济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大湄公河次区
域的发展,既关系到各国人民的福祉,也与全球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研究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每个国家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和贡献
3.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4. 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和贡献
5. 未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分析和发展建议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收集、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
等多种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未来发
展趋势,为政府、企业和学术界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建议。
三、研究目标和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深入地了解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
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中国在该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和贡献,分析该合
作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为政府、企业和学术界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提高人们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推进亚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抓住“钻石十年”机遇推动广西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建设

本 文 回 顾 了 近 年 来 广 西 ( 其 中 中 国 参 与合 作 的 省 份 为 云 南 和 广 西 面 健 康 快 速 发 展 。 秘书处 。 据 不完 全 统 计 , G MS经 济 合 作 机 制成 立 以来 。 相 关 各 方 动 员 了超 过 1 5 0亿
西参 与 G MS建 设 取 得 的 主 要 成 效 并 就 下 一 步 工 作提 出建议 关键词 : 东盟 ; 广西; 湄公 河 ; 经 济
合 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择 获取 ( H) 和 不获取 ( B) , 开 放 及 获 取 知
过小 , 将其 忽略不计 . 则 以 上 博 弈 过 程 选 性 . 实 现 真 正 的与 世 界 接 轨 。
参考文献 :
识成 本为 C 及 C 。 双 方不论是否 开放 , 是 择 不 开放 也 不 获取 对方 知 识 的 策 略 : 而对 否 获取对方 的知识 , 都 将 获 得 Ri ( i = L 。 F ) 于F . 受 其 自身 条件 的 限 制 . 领 导 者 对 其
合 作交 流的“ 钻 石 十年 ” 广 西 如 何 抓 住 投 资 .有力 地加强 了各成 员国之 间的联
这 个 重 大 的 历 史机 遇 . 充 分 利 用 大 湄 公
(பைடு நூலகம்一 交通 合 作 方 面
一
系 。促 进 了各 成 员国 的经 济社 会发 展 。
是积极 争取 亚行 资金推 进 交通基
成 员 国 包括 澜 沧 江 一 湄 公 河 流 域 的 中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国际在线报道:首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3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
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6个国家的领导人或官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通过合作,实现大湄公河次区域增长、公平与繁荣的战略”。
澜沧江-湄公河源于中国青海省,流经缅老边界,顺泰老边界而下,穿过柬埔寨,从越南南部注入南海,因此,大湄公河次区域囊括了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6国。
该区域处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西南的结合部,总面积230多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2.5亿。
这一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1992年,亚洲开发银行倡议发起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发项目,提出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希望通过开展地区合作,尤其是经济合作,通过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该地区国家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到目前为止,该项目的总投入已达20亿美元,其中亚行投入超过了10亿美元。
这个项目重点之一是使湄公河沿岸国家地区能够建立相互信任的气氛,共同确定一些重点开发项目,包括建立经济走廊,促进本地区国家间的人员往来和物资交流,进一步加强地区经济与贸易合作等。
亚行已经为此组织了10个专业工作组。
湄公河流域国家也都积极参与这一合作项目。
中国也十分重视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并将参与湄公河流域的开发视为对东盟一体化建设的支持。
中国参与湄公河流域的开发是面向整个湄公河流域的,并主张开发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中方认为,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对中国和东盟是个双赢的安排。
在亚行的支持和组织下,湄公河流域国家间每年定期举行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商讨湄公河区域开发与合作的有关事宜。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已经召开了11次。
其中,2001年的第10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就今后10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减少贫困等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未来10年战略框架》。
经过10年的共同努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在推动区域内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共同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合作机制已经成为加强区域内各国协作与友谊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