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平定西域有句神秘民谣,直到现在还耐人寻味
西安民谣最经典十首

《西安民谣最经典十首》一、《长安夜》“一弯千秋月,洒下满城雪,风儿未动心摇曳。
”这歌词就像一幅唯美的画卷,一下把人拉进了古老的长安夜色中。
每次听,我都感觉自己仿佛走在那洒满月光的长安古街上,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热闹非凡。
就好比你去一个特别有历史韵味的古镇,夜晚的灯光和古建筑相互映衬,那种美妙的氛围和听这首歌时的感觉一模一样。
二、《西安人的歌》“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
”这首歌太有西安的特色啦!它唱出了西安人的生活日常和对家乡的热爱。
每次听到“600年的城墙如今让你随便触摸”,我就特别感慨,这城墙承载了多少历史啊。
就像你家里有个特别珍贵的老物件,它虽然不会说话,但它身上的每一道痕迹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西安的城墙就是这样,让人敬畏又亲切。
三、《送你一个长安》“送你一个长安,蓝田先祖,半坡炊烟,骊山烽火,天高云淡。
”哇,这首歌真的大气磅礴!它把西安的历史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听了对西安的历史充满了向往。
想象一下,你站在骊山上,看着远处的烽火台,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古代的战争场景,是不是很神奇?这就和看一部精彩的历史大片一样,让你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四、《我能chua》“我能chua,我连一个女娃都吊不哈。
”哈哈,这首歌特别接地气,用陕西方言唱出了那种无奈又有点自嘲的感觉。
就像你有时候努力去做一件事,结果却不尽人意,那种心情大家都懂吧。
而且它的旋律很简单,容易让人跟着哼唱,每次听都觉得特别有意思,感觉像是在听一个老朋友讲述他的趣事。
五、《流川枫与苍井空》“三年前他和她相遇在,师大路的报摊,为了买同一本《灌篮》,两个人对上了眼。
”这首歌讲述了一个青春的故事,让人不禁想起自己的校园时光。
那种纯真的感情,就像春天里盛开的花朵,美好又短暂。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遇到一个特别的人,然后你们之间发生了一些难忘的故事,这首歌就是这样,能勾起你心底最深处的回忆。
历史印记 塞下曲背后的故事

历史印记塞下曲背后的故事从古至今,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延续与见证。
历史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也预示着未来的发展。
而塞下曲作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背后蕴含着许多故事和历史的印记。
一、背景与历史渊源塞下曲的创作背景可追溯到唐代,当时中国正面临着蕃汉矛盾的激化。
唐代的北方边境地区经常受到外族的侵扰,汉族人民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和生存困境。
因此,唐代仕宦的士兵子孙于此背景下创作了塞下曲,以抒发他们内心对边塞之苦的思念与哀愁。
二、音乐特点与艺术价值塞下曲是一首以琵琶伴奏为主的汉唐歌曲,其深情的旋律与悲凉的歌词让人不自觉地沉浸在迷茫与思索中。
其曲调表达了汉族人民在边塞生活中的苦衷和情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
在艺术上,塞下曲独特的音乐结构和旋律线条为其赋予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它既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感,又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通过塞下曲,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塞外沙场的恢宏景象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三、诗词背后的历史塞下曲的歌词源自《文苑英华》中陆游所作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内容描述了边塞戍卒在疲惫与寒冷中思念家乡、渴望和平生活的悲凉情感。
这短短的几句诗词,把人们内心对边塞生活的挣扎与希望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词的创作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的印记。
塞下曲所使用的这段诗词正是当时士兵子孙内心真实感受的写照,亲历和参与其中的人们通过这首歌词,将他们的思念与哀愁传递给了后世。
这种历史感与情感的交织,使塞下曲成为了塑造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一环。
四、塞下曲对社会的影响塞下曲不仅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的乐迷,广为传唱,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
塞下曲的传唱途径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它通过民间的传唱方式成为了一种具有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作品。
塞下曲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不仅在国内有深远的影响,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王之涣《凉州词》赏析教学总结

在今甘肃省瓜州县)、肃州(治所在今甘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省酒泉市)、甘州(治所在今甘肃省张掖市
)、凉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市)、鄯州
(治所在今青海省乐都县)、兰州(治所在
今甘肃省兰州市)等共计18个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最早记录王之涣《凉州词》的《国秀集
》里,第1、2句:“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
直上白云间。”《集异记》则为“黄沙远上
的凉州都还是很远的。
《凉州词》,也就是《凉州曲》的歌词。其中 提到的凉州究竟指的是哪里?
左图:东汉凉 州刺史部地图
右图:唐朝陇右 道东部地区地图
《凉州词》所涵盖的地理范围
•
唐朝诗人创作的《凉州词》,其中所涵
盖的地理范围,其实是整个古凉州地区,也
就是唐朝的陇右道东部地区,包括当时的沙
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瓜州(治所
曲谱,进献给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就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
新的中国歌词。就以歌曲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有“伊州”、“甘州”、“凉
州”等十多个曲调。唐朝诗人们热烈欢迎这些新鲜的歌曲,大家都为它
们作词,因此许多人的诗集里都有以“凉州词”、“伊州词”或“瓜州词”为题
的诗歌。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凉州词》在唐代并不是诗题,而是一
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哪种版本更好?
• 如何确定意境优劣?
• 1、诗歌尚虚。注重开阔的意境,不会绝对写 实。
• 2、句法气势上,还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好。 和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一样的壮美意境,一样大气磅礴的气势。
一片孤城万仞山
• 这句该如何理 解?
• 自然山川地理 的壮美;
古代民谣大全100首

古代民谣大全100首在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民谣是人们口头传唱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流传相传至今,依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古代民谣以其简洁、朴实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人们对生活、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体验。
下面,为您介绍100首精选的古代民谣,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些古老而珍贵的音乐瑰宝。
【前言】民谣,是一种流传于乡村之间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朴实无华、质朴真实的表达方式,揭示出人们对自然、生活、历史事件等的感悟与理解。
以下是我整理出的100首古代民谣,它们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
【节选】1.《渔舟唱晚》渔舟唱晚,酒美风和暖。
夕阳西下,江面波光涟漪。
渔父儿伴,垂钓岸边。
鱼儿啊,快上钩,无妨晚回家为什么。
酒壶伴酒海,听蛙声伴夜来。
2.《西施洗红池》红池水滔滔,玉体波光潋滟划。
停歇瑶台畔,修眉望长镜。
玉手添脂粉,荷锄侍男儿。
北有冰雪山,南有北国人。
3.《夫妻叙劳动》盛夏东风送狗烟,夫妻白日劳动忙。
妻子花鬓粉黛斑,丈夫胡子拉碴长。
挑苦劳作谱人生,汗水洒满田间旁。
真爱丈夫同妻子,共享辛劳伴一生。
4.《曹操的谢世》曹操骑马用三尚,纵使功高盖世庄。
可惜性格太过强,名声传入世人阳。
临终时曹君自伤,江山未完人已亡。
翻身之日到,西方伴马同。
5.《茱萸赋》苦寒天地高,茱萸开不了。
香迷了行人,满地搭秋风。
花间月轮影,叶上鸟儿鸣。
秦人爱茱萸,送君入深宫。
【......】(此处省略若干首民谣,共计100首)【结语】通过这100首古代民谣的欣赏,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以及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表达。
这些古色古香的音乐瑰宝,不仅是古代社会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扇窗口。
让我们一同珍惜和传承这些古代民谣,将其永远保留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
注:以上所述内容均为虚构,与现实无关。
【期中专项复习】知识点 04课文梳理与日积月累-解析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知识点04课文梳理与日积月累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神话故事的一项是()A.《盘古开天地》B.《普罗米修斯》C.《精卫填海》D.《卖火柴的小女孩》【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作品识记。
《盘古开天地》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主要讲述了盘古使天地分开,并创造了万物。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一个神。
课文《普罗米修斯》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勇敢地从诸神那里盗取火种,忍受各种痛苦,为人类造福的故事。
因此,课文《普罗米修斯》属于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主要讲述了神鸟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从以上资料可知《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童话故事,不属于神话故事。
故选D。
2.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花的一项是:()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答案】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诗文的理解能力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于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原文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自于朱熹的《春日》,原文为: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描写宁夏的古诗

描写宁夏的古诗
嘿,朋友!你知道吗?宁夏这片神奇的土地,在古诗里那可是有着别样的韵味呢!
就说唐代诗人韦蟾的:“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 你想想看,那贺兰山脚下一片果园,累累硕果,这景象难道不像江南水乡那般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不就生动地展现出宁夏的富饶嘛!
还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这一句简直绝了!那广阔无垠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直升起,黄河之上,落日又大又圆。
哎呀,这不就仿佛一幅巨大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把宁夏的雄浑壮阔体现得淋漓尽致吗?
王昌龄在中写道:“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 你能感受到那戍边战士在黄昏时分,独上城楼,面对秋风时的那种孤寂和坚守吗?这不也从侧面反映出宁夏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咱再看看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那回乐峰前的沙子像雪一样洁白,受降城外的月色如霜般清冷。
这不就是宁夏独特的风光,带着一种别样的凄美。
宁夏啊,在这些古诗里,是那么的多彩多姿,有雄浑,有凄美,有富饶,有坚守。
它就像一个装满了故事的宝箱,每一首古诗都是打开宝箱的一把钥匙,让我们领略到它独特的魅力。
我觉得,这些古诗就是宁夏的灵魂印记,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
著名词作家屈塬为《溯源·秦皇陵》创作主题歌词

著名词作家屈塬为《溯源·秦皇陵》创作主题歌词著名词作家屈塬为座落在秦始皇陵兵马俑景区的大型沉浸体验式室内实景剧《溯源·秦皇陵》创作主题歌“我在这里等你”。
由灵境科技精心打造的、充满高科技梦幻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大型沉浸体验式室内实景剧《溯源.秦皇陵》,以秦始皇陵大遗址为依托,以司马迂在《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关秦陵地宫记载为历史依据,参考“国家863计划”秦陵考古成果,运用虚拟现实高新科技和数字艺术重现秦始皇帝陵之宏伟建筑场景,并在场景上演艺出2200年前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及人物,赋予秦始皇陵遗址以历史文化内涵,让地下文物“活”起来,把游客引入此景、此事、此人、此情之中...《溯源·秦皇陵》主题歌将由曾为电视剧“倚天屠龙记”、电影“神话”等多部热门影视大片创作原声音乐的著名音乐制作人王备作曲。
特邀中国流行乐坛当红歌星,获首届“中国之光”杯南北十二省市职业歌手对抗赛金奖、首届“特美思”杯“十大歌手”称号的海政歌舞团男歌手汪正正倾情演唱《溯源·秦皇陵》主题歌“我在这里等你”。
特邀全国第九届声乐大赛获得最高专业奖“文华奖”金奖的二炮文工团女歌手曹芙嘉演唱《溯源·秦皇陵》“后宫乐府”一幕插曲“千古情”。
国内知名音乐人组合加盟,阵容豪华,值得期待!《我在这里等你》屈塬词喝令千军万马,驻扎在黄土里在大地深处,默默伫立荒草湮没古道,城头变幻旌旗我的人马,还在这里等你一任金戈铁马,呼啸在史册里我穿越时光,屏住呼吸红颜化作白骨,沙场成了遗迹我的王朝,还在这里等你摆开大一统的仪仗,我在等你为你揭开,千古的谜底带着扫六合的大军,我在等你时刻守望着,狼烟再起--- --- --- --- --- --- --- ---《千古情》屈塬词花扶摇,色倾城安得仙丹佑长生一曲合欢正呢喃月光掠过阿房宫歌未央,舞太平马上江山枕边情千般宛转有蛾眉万里逶迤是长城征衣寒,关山冷猛士弹铗唱大风河清海晏人倚楼古今大梦一般同千年后,再相逢纤手为你捧玉盅当年直道今犹在绵延千古不了情--- --- --- --- --- --- --- ---背景资料:词作家:屈塬屈塬,1959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省乾县,1976年元月毕业于乾县阳洪中学,1977年参加文革后的首届高考,因以诗作文不第旋即从军,径入西部戈壁,在嘉峪关某部任坦克驾驶员。
歌曲洛阳旧事赏析

歌曲洛阳旧事赏析摘要:一、引言二、歌曲《洛阳旧事》的背景介绍三、歌曲歌词分析四、歌曲旋律与编曲特点五、歌手演唱风格与表现六、歌曲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七、结论正文:一、引言歌曲《洛阳旧事》是一首描绘古代洛阳风光与历史变迁的优秀作品。
这首歌曲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沉的歌词,吸引了无数听众。
本文将对《洛阳旧事》进行详细赏析,分析其歌词、旋律、编曲以及歌手的演唱风格,探寻歌曲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二、歌曲《洛阳旧事》的背景介绍《洛阳旧事》是一首由中国著名歌手周深演唱的歌曲,发表于2018年。
这首歌是为纪念洛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而作,歌词中融入了洛阳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元素,旋律优美,充满韵味。
三、歌曲歌词分析歌曲《洛阳旧事》的歌词,以洛阳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古城的繁华景象。
歌词中提到:“洛阳旧事,千年繁华,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这句歌词展现了洛阳千年历史的辉煌。
此外,歌词还融入了许多洛阳特有的文化符号,如牡丹、白马寺等,使得歌曲更具代表性。
四、歌曲旋律与编曲特点《洛阳旧事》的旋律优美、曲调悠扬,充满了古代风情。
编曲方面,采用了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琵琶等,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呈现出浓厚的古典韵味。
歌曲的节奏较为缓慢,给人一种宁静、典雅的感觉。
五、歌手演唱风格与表现歌手周深以其高亢激昂的嗓音,将《洛阳旧事》演唱得淋漓尽致。
在这首歌中,周深运用了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将歌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他还完美地诠释了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展现出卓越的唱功。
六、歌曲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洛阳旧事》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歌曲以洛阳为背景,展现了古都的千年辉煌。
歌词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和地点,如武则天、白马寺等,都是洛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歌曲,《洛阳旧事》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座古老的城市。
七、结论总之,歌曲《洛阳旧事》是一首充满韵味、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
它以其优美的旋律、深沉的歌词、独特的演唱风格,展现了洛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都的风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平定西域有句神秘民谣,直到现在还耐人寻味
提示:唐朝平定西域产生过三句著名的话,一句是臆想:“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快活”;一句是民谣:“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
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
”一句是忏悔:“我,亡虏也,先帝厚我,我则背之,今天降怒罚,尚何道?且闻汉法杀人必都市,我愿就死昭陵,谢罪于先帝也。
”这三句话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但它们都在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史实,即是没有人能阻挡西域的统一之路。
丝绸之路“要致富,先修路。
”这句话绝对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今天面对罗布泊茫茫大漠,有谁会想到一千多年前,焉耆国王就想修筑一条穿越大漠直达玉门关的“沙漠高速”(大渍路)。
《新唐书》:“太原贞观六年(632),其王龙突骑支始遣使来朝。
自隋乱,碛路闭,故西域朝贡皆道高昌。
突骑支请开大碛道以便行人,帝许之。
”《唐书》:“焉耆国王姓龙,名突骑支,常役于西突厥。
”他为什么要修这条路呢?因为要给自己开一条更便捷的路。
当时西域商人到内地必须由焉耆向东北经过高昌(吐鲁番),才能到达今哈密、敦煌,耗时、费力,还不安全。
然而,焉耆国王的这一高招,惹得时任高昌国的王麴文泰不高兴了。
为什么呢?这不明摆着是断他的财路,影响他的经济收入吗?于是,他勾结西突厥对焉耆国发起战争,一连攻
下焉耆五座城池还俘虏了大量人口。
麴文泰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前往高昌调查这事,没想到麴文泰根本不理这碴儿。
他说:“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快活!”这话的意思很简单,即是你是老鹰飞在天上、我是野鸡窜于蒿中,你是猫我是老鼠,我们各干各的,不是很好嘛!言下之意是你管得着我吗?唐太宗让他入朝,他说自己病了,不去。
唐太宗火了,命令兵部尚书侯君集带兵西征高昌。
侯君集未到高昌,高昌的老百姓们便传出了一句民谣:“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
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
”(《新唐书》:“先是,其国人谣曰:‘高昌兵,如霜雪;唐家兵,如日月。
日月照霜雪,几何自殄灭。
’”)意思是说,唐朝的军队是日月,高昌的兵马像霜雪,日月一照,霜雪自消融。
丝路壁画然而,麴文泰并不这么认为,他说:“我们和唐朝之间有七千里的路,中间还有两千里的沙漠,夏天无水草,冬季风如刀,即使唐军能过得来,只要闭城坚守二十天,等他们饿死在城下,我们只管收尸好了!”但侯君集的部队仿佛没费什么力气,就打到了高昌城下,麴文泰一着急得了点病死了,他的儿子麴智盛继任后难抵唐军出城投降。
唐朝的军队就这样拿下了高昌,在那首民谣里让高昌的军队霜雪一样地融化了。
但是,支持过高昌西突厥并没有因此安生下来。
公元641年,西突厥又支持龟兹国王反唐,唐朝出兵打败西突厥的军队后,将西安都护府迁到了龟兹
(今库车)。
见到唐朝势力强大,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率领部众前来投降。
唐太宗封阿史那贺鲁为左骁卫大将军,让他驻守庭州(今吉木萨尔)招抚西突厥。
侯君集阿史那贺鲁趁机招兵买马,壮大自己,很快控制了西突厥的所有地盘,迫使西域各国受命于他。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唐高宗继位,阿史那贺鲁趁机向唐朝发动进攻,占领了庭州等地。
唐朝派兵收复失地后,又于653年命大将程咬金西征阿史那贺鲁,并在今巴音布鲁克草原取得了胜利。
然而,程咬金撤军后,阿史那贺鲁又开始闹腾了。
程咬金657年,唐朝派出大将苏定方再征阿史那贺鲁,阿史那贺鲁大败逃往石国。
石国人将阿史那贺鲁抓起来送给唐军。
唐军把阿史那贺鲁押到了长安。
见到唐高宗,阿史那贺鲁说:“我本是亡虏,先帝待我厚,而我背叛他。
现在天怒降罚,我还说什么?听说汉时法,杀人必在都市。
我愿在昭陵就死,能向先帝谢罪。
”(《新唐书》:“我,亡虏也,先帝厚我,我则背之,今天降怒罚,尚何道?且闻汉法杀人必都市,我愿就死昭陵,谢罪于先帝也。
”)民心所向,胜之所往。
在阿史那贺鲁的忏悔之音里,汉家兵马如日月。
此后,唐朝完全统治了西域,其疆域东起玉门关与阳关,西至波斯国(伊朗),比汉代扩大了许多。
而这一切皆源起于焉耆国王提出要修“沙漠公路”的想法,看来,这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一条民心之路、统一之路。
日月照霜雪,几何自殄灭!即使到了现在,这民谣依
然耐人寻味。
(文/路生)苏定方【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本头条号文章谢绝其他媒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