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之朝鲜族

合集下载

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朝鲜族

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朝鲜族
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惯
---朝鲜族
民族介绍
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中国朝鲜族主要分 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北京、 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 地大中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 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现在绝大多数朝鲜族人都 会使用朝汉双语)。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 和汉语双语。 朝鲜族是一个高度独立文化的民族,有语言文字和 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
传统美德
朝鲜族敬老爱幼已是闻名天下的一种美德。朝鲜族十分注重
礼节,讲究礼貌.朝鲜族的礼貌道德,以尊老敬客、孝敬父 母、尊敬老师、互助礼让为主要内容,约束着一个人的一言 一行、一举一动.表现在说话有言礼、走路有路礼、吃饭有 餐礼、待客饮食三餐,先给老人和长辈盛饭上菜,并给老人 和宾客设单人桌,媳妇或儿女双手恭敬地把饭菜端到老人面 前,等老人、长辈举匙后全家才能就餐。吃饭时,匙要放在 汤碗里,若把匙放在桌上表示已吃完.晚辈不在长辈面前喝 酒、吸烟,无法回避时,年轻人背席而饮(记住这一条), 以示尊敬.
民族体育项目
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摔摔跤是他们的
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荡秋千和跳板是妇 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
结束语
朝鲜族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用她独特
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去了解她,认识她。
谢谢!
组 长: 组 员: 制作人:
服饰特点
朝鲜族妇女的短衣长裙,朝鲜族男子一般穿
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裤 子。
饮食习惯
饮食特色: 1、咸菜 2.泡菜,也叫辣白菜。 3.打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冷面
5.狗
肉汤 朝鲜族的“汤文化”堪称世界一绝,他们都对汤情有独钟, 狗肉汤、牛肉汤、猪肉汤、河鱼汤、海菜汤、豆腐汤、饼汤、 冷面汤、酱汤……仅仅是酱汤,又可以因所用酱的品种不同 而分为若干种。朝鲜族喜欢把饭泡到汤里吃。

中国朝鲜族的由来,朝鲜族的起源

中国朝鲜族的由来,朝鲜族的起源
教育理念:朝鲜族学校注重多元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教育交流:朝鲜族学校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发 展。
朝鲜族在中国未来的展望
朝鲜族在中国民族团结中的地位和作用
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朝鲜族在中国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增进民 族间的了解和团结。

来 中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朝 标


族 的汇
报 人
由:
XXX
目 录
伍肆叁 贰壹





鲜 族 在
鲜 族
鲜 族
鲜 族
击 添















来 的 展
的 影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朝鲜族的历史背景
朝鲜族在中国的分布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其 中吉林省最多
朝鲜族在韩国的数量较少,主要 分布在东南部地区
经济合作:朝鲜族在中国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可以为国际社会提供有益的 参考,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谢汇 报 人
谢:
XXX
谊的桥梁
朝鲜族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朝鲜族迁入中国的时间:17世纪初 迁入原因:躲避战乱、自然灾害等 迁入地点:中国东北地区 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垦荒、务农,到逐渐形成完整的社区和民族文化
朝鲜族在中国的重要事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朝鲜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 义革命,建立了人民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朝鲜族

朝鲜族
导游基础
朝鲜族
朝鲜族的简述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朝鲜族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尤 其擅长种植水稻。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吉、 辽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内蒙 古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杭 州、广州、成都、济南、西 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冷面:朝鲜族传统食品之一。朝 鲜冷面的历史很长。据日本史书记载, 17世纪上半期,朝鲜僧天珍已将制作 冷面的方法传到日本。
松饼如饺子。松饼是先反和好的米面擀成小面片, 后把拌有芝麻、枣、糖的小豆馅包在里面,再放 到松树叶上蒸熟而成。
朝鲜族冷面以它独特的风味闻名中外。这种冷面把荞麦
粉、面粉和淀粉等掺和压制成面条,加以牛肉汤或鸡肉汤, 然后在面条上放一些胡椒、辣椒、牛肉片、鸡蛋、苹果片、 香油等调料。过去,朝鲜族有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的习惯, 说是这一天吃了冷面,就会长命百岁,因而又得名长寿面。
跳板
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节举行。参加者多为女子,分别 站在一块长约5米的跷跷板两端,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比赛者 弹跳时所抽出的线的长度、高度,来判定胜负。
摔跤
素有“摔跤之乡”之称的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具 有悠久的摔跤历史。 每逢端午节或中秋节,四 方摔跤手云集,争夺锦标,人 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 品给优胜者。裁判一声令下, 双方同时立起,比高低,经过 多局较量,获胜者牵着黄牛在 锣鼓声中绕场一周。
朝鲜族的娱乐
• 跳板 • 荡秋千 • 摔跤
荡秋千
• “打秋千”,是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尤其受到妇女们的 喜爱,并经常进行该项目的比赛。 • 比赛时评定优胜者有几种方法:一种是以秋千架前方高树 上的树叶或花朵为目标,用脚碰着或咬掉树叶(花朵)者 为胜;一种是在踏板底下挂一根长绳,测量秋千荡起的高 度,高者为胜;还有一种是在秋千架前方竖两根树杆,杆 上横拉一根系有铃铛的绳子,荡秋千者以碰铃次数多少决 定胜负。

朝鲜族微基因

朝鲜族微基因

朝鲜族微基因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他们是东北地区的主要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在现代基因研究的背景下,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朝鲜族的微基因组,以了解他们的起源和遗传特征。

微基因组研究是一种通过分析个体基因组的微小变异来了解人类遗传特征的方法。

通过对朝鲜族的微基因组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遗传背景和进化历史。

研究表明,朝鲜族的微基因组存在着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的特征。

首先,朝鲜族的基因组中常见的突变类型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SNP是指基因组中单个核苷酸的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会对基因的功能产生影响。

朝鲜族的SNP分布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这可能与他们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有关。

朝鲜族的微基因组研究还揭示了他们与其他民族之间的遗传联系。

研究发现,朝鲜族与中国汉族、韩国人和日本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相似性,这表明他们之间在遗传层面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这可能与朝鲜族的起源和迁徙有关,也反映了东亚地区民族之间的遗传交流。

朝鲜族的微基因组研究还揭示了他们的遗传多样性。

研究发现,朝鲜族人群内部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这可能与地理分布和历史事件有关。

例如,在朝鲜族的微基因组中,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人群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这可能反映了他们的迁徙和定居历史。

除了遗传特征,朝鲜族的微基因组研究还可以揭示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易感性。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朝鲜族人群的基因变异,了解他们在某些疾病方面的易感性。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朝鲜族微基因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更多的样本和数据支持。

此外,微基因组研究的结果需要结合其他遗传学和生物学研究的成果进行解读,以获得更准确和全面的理解。

朝鲜族微基因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朝鲜族的起源、遗传特征和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线索。

通过对朝鲜族微基因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并为保护和传承他们的传统做出贡献。

朝鲜族简介幻灯片

朝鲜族简介幻灯片

饮食
冷面:朝鲜族传统食品之一。朝鲜族人不仅在炎 热的夏天爱吃冷面,即使在寒冬腊月里也喜欢坐 在炕头吃冷面。
饮食
耳明酒:喝“耳明酒”是朝鲜族的风俗。正月十五早晨, 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聪,此酒并非特制,凡是在正月十 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
岁酒
饮食
五谷饭:朝鲜族吃五谷饭由来已久。每逢正月十五,农民 用江米、大黄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做成五谷饭吃。
服饰
服饰特点
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 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朝鲜民族服装的 结构自成一格,上衣自肩至袖头的笔直线条同领子、下摆、袖肚的曲 线,构成曲线与直线的组合,没有多余的装饰,体现了"白衣民族"的 古老袍服的特点。
传统男装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小 说、诗歌等开始发展,诗歌和 小说有《闻安重根报国雠事》、 《感中国义兵事五首》、《晨 星》、短篇小说《梦天》等。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抗日 武装斗争的展开,朝鲜族文学 得到蓬勃发展,流传于抗日根 据地的革命歌谣和戏剧。揭开 了现代朝鲜族新文学的序幕,
文学
朝鲜民族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 文化。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 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朝鲜 族神话有《檀君神话》、《高 朱蒙神话》、《朴赫居世神 话》、《金首露王神话》、 《昔脱解王神话》、《金阏智 神话》、《创世记》
上元节
婴儿生日节:
洗头节
节庆
禁忌
禁忌
朝鲜族喜食狗肉,但婚丧与佳节不吃。朝鲜族人非常 尊重老人,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 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 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 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 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 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 忌讳人称“鲜族”,是日本侵略时代留下的蔑称。

朝鲜族简介

朝鲜族简介

朝鲜族简介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的边境地带。

朝鲜族的先祖是朝鲜半岛的族群,在明代和清代,大量朝鲜人迁居到了中国边境地区。

因为他们与甲午战争后朝鲜半岛日益贫困、社会动荡,加上清政府对远东局势的改变,采取了限制外族入境,扶植华夏文化的政策,朝鲜人萌生出移居中国东北的想法。

朝鲜族的名称是根据其先祖所来自的朝鲜半岛而得名的。

朝鲜族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传统、团结互助、才艺超群的民族。

朝鲜族传统的主要食物是米饭和泡菜,而且烹制手艺高超。

他们的主要语言是朝鲜语,同时也会说汉语、满语、蒙古语等语言。

朝鲜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儒教、佛教和东正教,而同时也有现代的世俗思想。

儒教对朝鲜族有深刻的影响,尊重长辈、重视孝道、注重礼节、诚实守信等,都是朝鲜人一向坚持的道德观念。

朝鲜族的服饰也是十分独特的,风格与朝鲜民族的服饰有很大的区别。

朝鲜族男子的传统服装是长袍和长裤,女子则穿细褶裙和打扮精致的头饰。

在演出活动中,朝鲜族会穿上传统的彩色衣服和工艺品。

朝鲜族的乐器主要有打击乐器、弹拨乐器和管乐器,常常被用于婚礼、丧礼、戏曲、舞蹈、祭告等活动中。

朝鲜族的舞蹈则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有“朝鲜舞曲”、“百合花舞”、“大龙舞”等。

这些舞蹈都很有节奏感和动感,透着浓郁的生命力和自然感。

朝鲜族的传统文化是他们自身精神文化的缩影,并能够被广泛传承至今。

朝鲜人以其才华横溢和勤劳的品质而闻名,他们在文化、体育、科技和农业等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朝鲜族的文学和诗歌有着鲜明的风格,才华横溢的朝鲜族作家众多。

朝鲜族的运动员也常常在世界各地的体育比赛中获得佳绩,特别是在射箭、跳水、田径、举重等体育项目中表现突出。

朝鲜族的民俗传统很丰富,有巨幅画像、木板年画、白毛女、女扁担等风俗以及婚礼、丧礼、习惯和禁忌等。

目前,朝鲜族已经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先进民族之一,他们积极地进取、自立自强,并把自己的精神和文化传承给下一代,构建了一个富有广阔未来的美好家园。

朝鲜族中的汉语

朝鲜族中的汉语

朝鲜族中的汉语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份。

由于长期生活在中国的汉人地区,朝鲜族人民的日常交流语言主要有朝鲜语和汉语两种。

本文将重点介绍朝鲜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汉语。

朝鲜族人民使用的汉语可以追溯到他们最早与汉人接触的历史。

从早期的移民定居开始,朝鲜族人就开始了与汉族人民的交流。

在长期的文化交往中,朝鲜族人逐渐掌握了汉语,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和交流方式。

朝鲜族人在学校教育中通常都会学习汉语,因为汉语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对于日常生活和职场都非常重要。

在学校教育中,朝鲜族学生都会学习汉字、拼音和基础的汉语语法等知识。

通过这些学习,朝鲜族人能够掌握一定的汉语交流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朝鲜族人民使用的汉语主要用于与汉族人民的交流。

无论是在购物、交通、医疗等场合,还是在工作、学习、社交等方面,朝鲜族人都需要使用汉语进行交流。

尤其是在城市中,与朝鲜族人接触的汉族人较多,汉语成了他们相互交流的桥梁。

朝鲜族人使用的汉语通常是普通话或者当地的方言。

普通话是中国的标准语言,朝鲜族人在学校教育中会学习普通话并使用它作为主要的汉语交流方式。

而当地的方言则因为地域和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在吉林地区的朝鲜族人民通常使用东北话进行交流,而在辽宁地区的朝鲜族人民则使用辽宁话。

朝鲜族人在使用汉语时,会根据不同的场合灵活运用。

在正式的场合,他们会使用规范的汉语表达。

而在家庭和朋友之间,他们会使用一些俚语和口语,更加贴近生活。

这些俚语和口语通常是当地特有的,从中可以窥见朝鲜族人民的喜怒哀乐和文化习俗。

除了汉语作为一个日常交流的工具外,朝鲜族人还以汉语为基础进行文化交流。

许多朝鲜族的文学作品、音乐、电影等都以汉语作为表达的媒介,使得汉语成为朝鲜族人民文化和汉化的象征。

总体来说,朝鲜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汉语主要是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通过学校教育和多年的文化交流,朝鲜族人已经掌握了汉语,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

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朝鲜族

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朝鲜族

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朝鲜族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地区。

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使他们成为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特色文化、传统节日等方面介绍朝鲜族的文化。

一、历史背景朝鲜族起源于朝鲜半岛,迁徙到中国的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他们在迁徙途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主要是以农耕为生,并与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和发展。

二、特色文化1. 语言文字:朝鲜族使用的语言是朝鲜语,属于朝鲜-满-鄂语系。

朝鲜族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字,叫做朝鲜族民族文字。

这种文字虽然在现代社会使用较少,但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朝鲜族民族文字表现了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敬重和传统的坚守。

2. 音乐舞蹈:朝鲜族的音乐和舞蹈文化丰富多样。

他们的音乐以锣鼓和民间乐器为主要伴奏,节奏明快,热情洋溢。

常见的舞蹈形式有扇子舞、腰鼓、秧歌等,这些舞蹈至今仍是朝鲜族各类节日和庆典的重要表演项目。

3. 戏曲艺术:朝鲜族的戏曲艺术以沈阳和吉林为中心,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其中,沈阳的著名鲜花山剧团和吉林的白杨花剧团都是朝鲜族戏曲的代表,他们的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三、传统节日1. 辽阔的庄稼文化:朝鲜族有丰富的农耕文化传统,重视庄稼和农户的发展。

每年的春耕、夏收、秋收等农耕活动都有各种庆祝和祭祀仪式。

2. 清明节:朝鲜族的清明节被称为“寒食节”,是他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人们会扫墓、祭祀祖先,并且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和传统民俗表演。

3. 端午节:朝鲜族的端午节叫做“斗庄节”。

这一天,朝鲜族人会插艾叶和穿红丝带,相信这样可以辟邪和纳福。

此外,比赛各种竞技项目,如踢毽子、跳绳等,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四、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朝鲜族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设立了许多专门的文化保护机构和研究中心,用于对朝鲜族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中国少数民族之朝鲜族朝鲜族又称高丽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的朝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一、朝鲜族的民族概况朝鲜族,东亚重要民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是朝鲜和韩国(韩国称为韩民族)的主体民族,其他主要居住在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其余则散居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现在绝大多数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

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双语。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

延边地区还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

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

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

朝鲜族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纸币贰角的正面图案就是土家族和朝鲜族。

朝鲜族是一个高度独立文化的民族,有语言文字和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

二、朝鲜族的民族历史朝鲜族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朝鲜族为抗击日寇和解放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早期迁徙朝鲜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在中国东北或是聚居或是与其他民族杂居。

1677年,清朝为保护其民族发祥地,将包括长白山区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实施了封禁令,持续近200多年。

不过,公元1700年之后一些不堪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自然灾害的朝鲜人仍然携家眷、牵牛马而潜居中国东北谋生。

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难,一些苦难的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沿岸一带开垦。

但此时迁入人数还不很多,大多数春来秋去,居住尚不稳定。

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农民尚采取封禁政策。

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

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

日俄对东北的争夺战争使摇摇欲坠的清廷意识到人烟稀少对东北边疆防卫的巨大不利影响,于是正式彻底废除了延续200多年的封禁令。

1885年清政府将图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使更多朝鲜人进入东北。

随着日本在朝鲜侵略的加剧,大批居民为寻找生路,不顾朝鲜政府禁令,纷纷徙入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定居。

据统计,1870年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朝鲜族聚居乡。

清光绪七年(1881)延边地区朝鲜族已达1万多人。

1883年在集安、临江、新宾等县的朝鲜族居民已有3.7万多人。

同一时期,乌苏里江沿岸一带也移入为数不少的朝鲜族农户。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朝鲜人民和部分抗日爱国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已达36万多人。

2、保卫国家朝鲜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1906年,日本侵入朝鲜族聚居区以后,朝鲜族人民开始了抗日活动,从自发到有组织抗日活动层出不穷。

抗日知识分子在各地普遍建立了朝鲜族私立学校作为据点,不断宣传抗日思想。

1919年3月13日,在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朝鲜“三一运动”的影响下,朝鲜族人民大规模的抗日斗争在延吉县龙井(今龙井县)爆发。

此后,各地普遍建立抗日武装组织,并于1920年开始联合。

与此同时,延吉道立中学、吉林省立一中、吉林毓文中学等学校的朝鲜族学生,同汉族和其他各族学生一起,积极响应五四运动的号召,举行罢课游行示威。

20世纪20年代初期,马列主义部分经典著作和介绍社会主义的书刊陆续从上海、北京和苏联、朝鲜传入朝鲜族聚居地区,先进的知识分子秘密组织了“读书会”等马列主义研究小组,在朝鲜族中产生了早期的共产主义者。

在他们的领导下,出现了“延吉运输组合”、“龙井建设者同盟”等工人团体和“农民会”、“青年会”等农村群众组织。

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成立时,在朝鲜族地区也先后建立朝鲜共产党的组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联合抗日游击队在各地建立起来。

1930年5月1日,延吉县龙井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接着数千名小学师生也罢课罢教。

同年5月26日,和龙县药水洞人民经过斗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同年8月,举行了规模和影响更大的以敦化、额穆两县为中心的“八一吉敦暴动”。

1931年秋至1932年春,东满朝鲜族人民掀起了秋收、春荒斗争。

1932~1933年,汪清、延吉、和龙、珲春、饶河,珠河(现尚志)、密山等地先后建立抗日游击队。

1932年4月,在中共盘石中心县委领导下,由李红光(朝鲜族)等人组织朝、汉等族人民举行了蛤蚂河子暴动,并建立了“东北工农义勇军”。

1935年春,东北各抗日武装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后,至1937年先后建立11个军,第二军中朝鲜族战士占绝大多数,第一、七军中朝鲜族战士约占半数,其他各军也有朝鲜族战士。

1952年9月3日,成立吉林省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第一任主席为朱德海。

1955年改称自治州。

1958年成立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杂居在各地的朝鲜族也先后建立了几十个民族乡。

文革时期,毛远新到延边挑拨民族争端,迫害了数千名无辜的朝鲜族干部与人民。

三、朝鲜族的文化教育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

伽倻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合。

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结构完整匀称。

以《桔梗谣》、《嘱嘿呀》等民歌最为著名。

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

朝鲜民族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

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

朝鲜族神话有《檀君神话》、《高朱蒙神话》、《朴赫居世神话》、《金首露王神话》、《昔脱解王神话》、《金阏智神话》、《创世记》、《史妹结婚》、《木道令与岛女成婚》、《巴里公主》、《成造本歌》、《先门后门》、《帝释歌》等。

朝鲜族人民特别重视教育,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兴办了不少学校。

有“宁肯啃树皮,也要让儿女上学”的好传统。

解放后,各地纷纷建立“家长会”、“董事会”等民间办学组织,自筹资金、材料,办起了几百所中小学。

早在1949年在延吉就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少数民族综合大学——延边大学(国家重点,211工程院校)。

后来陆续创办了延边医学院、延边工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教育学校等高等院校(后合并成为新的延边大学)和延边艺术学校等十几所中等专业学校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

四、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朝鲜族是个很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还有一个与它相似的国家韩国,所以在朝鲜族也可以感受到韩国的一些文化,风俗。

这里就讲述了该民族的主要概况,包括:服饰、饮食、居住、丧葬、礼仪、婚姻。

1、服饰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

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

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

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

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

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

女子穿船形胶鞋。

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

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

还可用萝卜、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