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词语解释的方法(课堂PPT)
四下四字词语解释(课堂PPT)

3、( 闷闷不乐 ):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4、( 穿街走巷 ):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课文中写出了父
亲卖糖葫芦的艰辛。
5、( 将心比心 ):以自己的心曲比照别人的心,指设身处 地地替别人着想,体贴别人。将,拿,用。
8
三单元
15
五单元
16
1、(花繁叶茂 ):形容花草长得十分茂盛。 2、( 多姿多彩 ):指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很多
种形状,很多种颜色。
3、( 明亮夺目 ): 形容很亮,亮得让人不能直视 。 4、( 手不释卷 ):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释,放开。
卷,书本。
5、( 趔趔趄趄 ):因道路不平坦或腿脚有毛病而行走不方 便。
4、( 永驻人间 ):永远停留在人间。驻,停留。 5、( 不速之客 ):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速,
邀请。
6、( 以防万一 ):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万一,意外 变化。
7、( 杂草丛生 ):野草到处生长 。多形容一片荒芜、萧条 的景象。
14
8、( 飘飘悠悠 ):指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缓地浮动。悠悠,从 容自然的样子。课文中指苇絮从空中慢慢往下落。
6、( 清香袅袅):形容香气缭绕不绝。
17
7、(突如其来 ):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8、( 不假思索 ):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借 用,凭借。
9、( 栩栩如生 ):就像活的一样。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 样子。
10、( 热泪盈眶 ):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盈, 充满。
11、( 夺眶而出 ):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 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30
9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解释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解释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词语的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常见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本和练习册。
2. 黑板、白板、彩色粉笔。
3.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引入今天的课程内容,提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与学生互动问答,复习之前学过的一些常用词语。
二、词语解释(20分钟)1. 教师逐个出示词语卡片,读出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2. 学生跟随教师朗读词语,并复述教师的解释。
3. 学生们配合课本,翻到相应的单元,找到这个词语出现的句子,读一读。
三、词语操练(15分钟)1. 教师将一些句子写在黑板上,留出词语的位置。
2. 学生根据词语的解释,填写句子中的正确词语。
3. 学生可以互相检查答案,并口头解释答案的意思。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课本上的练习册上完成指定练习。
2. 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答案,讨论和分享思路。
3. 教师在课堂上抽查学生的答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图片,让学生描述并用词语解释。
2.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帮助理解词语的用法。
3. 学生可以画画、写作文等方式,展示词语的理解和应用。
六、总结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词语,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教师概括词语解释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
3.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哪些地方还需要继续加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了对词语解释的理解能力。
课堂上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听解释、填空、练习等,使学生对词语的意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帮助学生把词语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做习题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课件 (共1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
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往往引起人们对事物的爱惜与善恶评价的变化,从 而影响词义的褒贬。有的词由褒义变为贬义,有的词由贬义变为褒义,有的由中性词变 为贬义词。
“爪牙”,今义是指帮凶、走狗,成为贬义词。古代是指武将、猛士,是个褒义词。 《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卑鄙”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 学识浅陋。常用作谦辞。《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暮去朝来颜色故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课堂测试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
A.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苏子与客陌交通,鸡犬相闻
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词义的缩小 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小。 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朱门酒 肉臭,路有冻死骨” 如:“宫”,上古时期泛指房屋。秦汉以后,“宫”专指封建帝王的住 宅,如“阿房宫”“未央宫”。现在除了某些叫“宫”的旧有名称外,只有 某些文化娱乐场所才称宫,如少年宫、文化宫。“宫”的词义范围越来越小。 “丈夫”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还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男人, 均可称丈夫,现在指已婚女子的配偶。 “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金就砺则 利”(《劝学》)
词义的转移
“汤”古义指开水、热水。如:媵人持汤沃灌 (《送东阳马生 序》)今指大量的水和各种煮熟蔬菜、肉类以及一些其他的佐料 经长时间的文火慢炖,从而味道外泄,和水混合在一起的液体。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如: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桃花源记》)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小学四年级语文词语解释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词语解释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四年级语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见词语;2. 能够准确解释这些词语的含义;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辨析词语的含义;2. 归纳和总结词语的基本概念;3. 运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的句子构建。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有关四年级语文课本上常见的词语列表,并将其打印或手写在黑板上;2. 准备一些常见物品或图片,用以辅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环节1. 教师宣布今天的学习内容是解释词语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词语解释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词语吗?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吗?”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补充和引导,确保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Step 2: 词语解释1. 教师将准备好的词语列表呈现给学生,每个词语下面留出足够的空白。
2. 学生观察每个词语,思考它们的含义,并在空白处尽量准确地解释。
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每个词语的解释,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指导。
4. 老师可以利用教具或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义。
5. 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帮助彼此理解和记忆这些词语。
Step 3: 句子构建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构建简单的句子。
2.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句子开头,学生将学到的词语填入相应位置,完成句子。
3. 教师选择几个学生上台,让他们读出自己构建的句子,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Step 4: 拓展练习1. 教师提供一些与学生词语解释相关的情境或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词语进行回答。
例如:“你能用一个句子解释‘友谊’这个词吗?”2.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口头练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词语描述周围的事物、人或景象。
五、教学总结:1. 教师简要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词语解释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多读、多思考、多实践,提高词语解释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复习今天学习的词语解释,并将其写在练习册上。
课件1: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只狗为了报答主人的喂养之恩而替主人报仇雪恨的故 事。现实生活中也常有义犬救主的新闻见诸媒体。狗 是对人最亲近的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狗对人如 此仗义,但在过去,人又把狗看得很低贱,对它缺少善意 和好感,在语言中又对狗极尽讥刺污辱之能事,常把 “狗”与自己所不喜欢的或极其痛恨的人或事联系起
2.可以把用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南 辕北辙、声东击西、大惊小怪、出生入死、前呼后拥、 左思右想等。
3.可以把重叠的词语集合在一起积累,如:浩浩荡 荡、冒冒失失、隐隐约约、地地道道、家家户户等。
二、接龙法 就是用把一词的词尾同另一词的词头接起来的形 式积累词语的一种方法,如:“光明正大——大同小 异——异曲同工——工工整整——整装待发——发号 施令——令行禁止……”这种方法还有利于培养积累 词语的兴趣,寓学于游戏之中。
有些动物不受人的喜欢,是由于动物本身某些方面 的原因如丑陋的外表、凶残的本性或某些不利于人的 习性、行为所致。比如老鼠,它的形体渺小,又机警胆 小,昼伏夜出,躲藏在阴暗狭小的洞穴之中,喜欢啮食东 西,损坏器物,给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又常偷吃人的食 物,甚至传染疾病,所以自古以来就不受人的喜欢,人人 必欲除之而后快,它遭人的贬斥也就不足为怪了。
宗元所写的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
与蛙和驴的情况相同的还有狗(犬)。近年来随着 人们关爱动物意识的觉醒,人们对狗的喜爱迅速升温, 狗很快成了人们的新宠。2018年是农历的狗年,各种媒 体对狗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人对狗的喜爱似乎到了 无以复加的程度。狗的嗅觉和听觉异常灵敏,作为一种 家养动物,狗用来为人打猎放牧、看家护院,有的狗经
_得__利__
出处
_《__战__国__策__·__燕__策__二__》_: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 肉,蚌合而拑其喙。鹬 曰:‘今日不雨,明日不 雨,即有死蚌。’蚌亦 谓鹬曰:‘今日不出,明 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 而并禽之。”
小学二年级语文词语解释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词语解释教案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词语解释是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篇教案将针对小学二年级语文词语解释教学,提供详细的教学步骤和示例,旨在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词语解释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词语解释的基本方法;3. 能够准确解释一些常见的词语;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词语解释的概念(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引入词语解释的概念,例如:“大家知道什么是‘端详’吗?请举手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字面意思和实际应用中理解“端详”的意思。
然后,教师可以提问:“解释一个词语的意思,我们需要做些什么?”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词语解释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词语解释的基本方法(15分钟)教师可以简单讲解词语解释的基本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词语解释的方法有多种,而且常见的方法有同义解释、举例解释和逆义解释等。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示例,结合具体的词语,向学生讲解这些方法的应用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说:“我们可以通过找出与这个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或者通过举例来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醒学生在解释词语时,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步骤三:示范解释常见词语(20分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词语,例如“漫画”、“雾霾”等,对其进行解释的示范。
首先,教师可以直接给学生提供词语的解释,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解释的准确程度和表达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问:“大家认为这个解释准确吗?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释方式?”通过这样的示范演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解释的要点和方法。
步骤四:学生练习解释词语(30分钟)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自行解释一些词语。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课件)

目 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难点与重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步骤 • 教学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0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理解并 运用所学词语。
02
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 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 表达。
重点解析
重点一:掌握重要字词的用法
01
输标02入题
在《语文园地二》中,有一些重要的字词需要学生掌 握其用法。教师需要重点讲解这些字词的用法,并通 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03
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阅读和 写作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鼓励他们
尝试写作,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好地理解和掌握。
精准把控课堂节奏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意课堂 节奏的把控,确保教学进度和效
果达到最佳状态。
THANK YOU
教学卡片
制作生字、词语卡片,方 便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05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目的
通过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 音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
时间
5分钟。
讲授新课
目的
通过讲解、示范和互动,使学生掌握本课的 知识点和技能点。
词语积累
总结词:丰富词汇
详细描述:通过讲解、举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语文园地二》中的重点词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 达能力。
句子赏析
总结词
欣赏优美句子
小学五年级语文词语解释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词语解释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小学五年级语文中的常见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解释词语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资源】教师提供的课件、词语解释卡片、小黑板、笔与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词语解释的兴趣。
2. 让学生思考并举例说明词语解释的重要性。
二、呈现(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重要的词语,例如“责任”、“勇敢”等。
2. 指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三、解释(15分钟)1. 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词语解释卡片分发给学生。
2. 学生根据卡片上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的意思。
同时,可以用例句或图画进一步说明。
3. 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学习和理解。
四、巩固(20分钟)1. 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几个句子,填写正确的词语。
2. 学生交流并核对答案,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纠正。
五、拓展(10分钟)1. 提供一些词语的拓展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的意思。
2. 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积累更多词语并尝试解释。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强调解释词语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注意。
2. 学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回顾,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建议。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通过解释词语的活动,提高对语文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思考,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本教案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在引导下自主学习、交流和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定义法
• 下定义法就是用简练的语言对词语所包含的事 物的本质特征作确切的叙说、解释。它适用于 解释某些有关科学概念的词语和一般性名词。 如:
• 学者-----在学说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 沁园春------词牌名
11
•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 传统方法不能都否定,任何新的教学方法都是传统方法
课题: 小学语文词语解释的方法
•
•
制作者:方老师
1
小学语文词语解释大多数的词语解释的需要。
• (注:本次所指“词语解释”包括书面解释、教学口头 解释、阅读 理解解释等)
2
小学语文词语解释的方法
• 一、扩充解释法 • 二、近义解释法 • 三、反义解释法 • 四、归类解释法 • 五、比喻解释法 • 六、功能解释法 • 七、分析综合法 • 八、下定义法
的继承和发展。
12
谢谢大家,再见
13
3
• 一、扩充解释法 • 扩充解释法就是将需要解释的词进行适当扩充而对词语进行解释
的方法。其中组词法是常用方法,如: • 欢乐——欢喜、快乐 宽阔——宽敞、辽阔 • 幽香——清幽的香味 电灯——用电发光的灯 • 诚实守信——为人诚实、遵守信用
4
二、近义解释法
• 近义解释法是用需解释词语的近义或同义的词或词组短语等进行 词语解释的方法。如:
• 增添——增加 关怀——关心 美丽——漂亮
5
三、反义解释法
• 反义解释法是用需解释词的反义词或相反意思的词组短语等前面 加否定副词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如:
• 紧张——不镇定 • 懦弱——不勇敢 • 缓慢——不快速
6
四、归类解释法
• 根据词义有概括性和模糊性的性质,对一些比较简单但又不好解 释的词语可以采用把需解释的词语进行归类的方法进行解释。如:
• 苹果—— 一种水果 • 机枪—— 一种现代兵器 • 玫瑰—— 一种花朵 • 火车—— 一种交通工具
7
五、比喻解释法
• 比喻解释法是将需要解释的词与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 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如:
• 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 • 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
8
六、功能解释法
• 功能解释法就是用需解释词的使用功能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其 中“形容***”是一种常见形式,如:
• 马虎——形容做事不认真。 • 人山人海——形容人非常多 •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的大
9
第七、分析综合法
• 有些词语,语素意义和词意之间关系比较明显, 可以先分析语素意义,然后再综合起来解释词语 整体意义;也可以先综合解释,后分析语素意义。 如:
• 漠然置之-----漠然,冷淡,不关心;置之,把它 放在一边。指对人对事物态度冷淡,毫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