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戏技巧三:配音技巧,普通话朗读
提高配音技巧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配音技巧的方法和技巧配音技巧的提高对于配音演员来说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您进一步提升配音水平。
1. 了解角色和情感:在进行配音之前,需要仔细研究角色的个性、情感和所处的情境。
深入了解角色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塑造角色的声音。
2. 提升声音控制能力:配音需要使用声音作为表达工具,因此对声音的控制非常重要。
通过音阶练习、发声训练和口腔肌肉的锻炼,可以提高声音的稳定性和可塑性,增强表达能力。
3. 注重节奏和韵律:精准的节奏和韵律是一场好的配音不可或缺的因素。
合理运用停顿、加速、减速等手法,给予角色对白更多的信息和情感色彩,使配音更加生动有力。
4. 学习模仿和创造声音:通过模仿其他配音演员、真人或动画声音,可以锻炼自己的音色和嗓音范围,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此外,创造新颖独特的声音也是提升配音技巧的一种方法,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发声方式、喉部和口腔的调整来创造出符合角色特点的声音。
5. 观察和学习语音表情:配音不仅仅是声音的表达,还需要通过语音表情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个性。
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和动物的表情和行为,学习他们的动作和语气,将这些元素融入到配音中,使配音更加细腻和真实。
6. 注重口型和发音:准确的口型和发音是配音的基本要求。
熟悉普通话和方言的语音特点,注重清晰准确地发音,避免咬字不清、腔调不准确等问题。
7. 要有耐心和毅力:配音技巧的提升需要时间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要充满耐心,不怕反复尝试和练习,通过不断地演练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配音技巧。
8. 提升听力能力:配音演员需要有敏锐的听觉。
通过听音乐、听配音作品、观看电影和动画等,提升对声音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培养对音调、节奏和韵律的敏感度。
9. 学习音乐知识:配音与音乐有很大的关联,拥有音乐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构成和节奏。
学习音乐理论、音符、旋律等知识,能够让配音演员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要素和节奏感。
10. 反馈和学习:配音需要在不断实践和尝试中不断进步。
普通话考试的朗读技巧与练习

普通话考试的朗读技巧与练习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口语考试。
其中,朗读部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要想在这一部分取得好成绩,掌握一些朗读技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一、朗读的基本要求首先,读音要准确。
这是朗读的最基本要求,要注意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避免读错字、别字。
其次,做到语流顺畅。
朗读时不能磕磕绊绊,要连贯、流畅,语速适中,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再者,要注意语调。
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合理运用语调的升降变化,增强朗读的表现力。
最后,要注意停顿。
恰当的停顿可以让句子的意思更加清晰,也有助于表达情感。
二、朗读技巧1、重音重音是指在朗读中需要突出强调的词语或音节。
通过重音,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语句的意思和情感。
重音分为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
语法重音是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确定的,一般来说,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往往需要重读。
例如,“他昨天去了北京。
”这句话中,“他”“昨天”“北京”通常要重读。
逻辑重音则是根据上下文和表达的逻辑重点来确定的。
比如,“他不是故意的。
”如果要强调“不是”,那么“不是”就要重读。
感情重音是为了表达特定的感情而重读某些词语。
比如,在表达愤怒时重读“可恶”,表达喜悦时重读“太棒了”。
2、停连停连是指朗读中的停顿和连接。
恰当的停连可以让朗读更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
一般来说,在标点符号处需要有适当的停顿,如逗号、句号、分号等。
但有时候,为了表达特定的意思,也可以在没有标点的地方停顿。
例如,“为了实现梦想,他日夜拼搏。
”如果想要强调“日夜拼搏”,可以在“梦想”后面停顿一下。
另外,在列举事物时,每个事物之间也需要有短暂的停顿。
3、语气语气是朗读中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语气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疑问等。
例如,用欢快的语气朗读“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用悲伤的语气朗读“他默默地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
用普通话朗读的技巧

用普通话朗读的技巧用普通话朗读的技巧有哪些朗读是需要情感的,与情感最吻合的是音乐,也只有音乐才能激发学生情感,因而教师要重视配乐朗读,尽量让音乐走进学生心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普通话朗读的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用普通话朗读的技巧朗读和说话不同,它除了要求应试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外,还要求朗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
1、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
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大多数的情况是有规律的。
这种规律又有大的规律和小的规律,规律之中往往又包含一些例外,这些都要靠自己去总结。
单是总结还不够,要多查字典和词典,要加强记忆,反复练习。
在练习中,不仅要注意声韵调方面的差异,还要注意轻声词和儿化韵的学习。
2、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一字多音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十分注意。
多音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注意学习。
第一类是意义不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各个不同的意义,从各个不同的意义去记住它的不同的读音。
第二类是意义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不同的使用场合。
这类多音字大多数情况是,一个音使用场合“宽”,一个音使用场合“窄”,只要记住“窄”的就行。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类推引起的误读。
由于字形相近由甲字张冠李戴地读成乙字,这种误读十分常见。
由偏旁本身的读音或者由偏旁级成的较常用的字读音,去类推一个生字的读音而引起的误读,也很常见。
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闹出笑语,就是指的这种误读。
4、注意异读词的读音。
普通话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或词中的语素 ),音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在习惯上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这些被称为“异读词”。
为了使这些读音规范,国家于50年代就组织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并对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进行了审定。
历经几十年,几易其稿。
1985年。
国家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要求全国文教、出版、广播及其他部门上、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间、标音,均以这个新的《审音表》为准。
配音技巧-配音的六大诀窍

配音技巧|配音的六大诀窍配音是播音主持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配音讲的是如何在话筒前控制声音。
会说话不等于会配音,会主持也不等于会配音,会表演同样不等于会配音。
配音课学习的是配音的方法和技巧.想要学好配音,有以下六大诀窍。
一、配音时语言要松弛配音是在话筒前说话,这点与舞台表演不同,所以,要求也不同。
配音时的语言要放松,而且后期配音一定要松弛自然。
因为话筒的性能高度敏感,缩短了演员与观众的空间。
不要求音调与音节的伸展,别刻意追求音色响亮清甜,任何夸张与做作都会失真,声音状态应依照生活自然。
舞台表演,台词一般都会适度地夸张,这是为了使后排的观众听清楚。
舞台演员经常会把字音加强,拉长,提高,强调语音共鸣、吐字咬紧、音量放出;但是到了录音棚里,要求正好相反:一切恢复到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上来。
这自然是由于话筒及调音台在起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丁点夸张都会带来不真实的效果,这也是影视与舞台艺术在台词创作上的根本区别.二、配音时要控制声音控制声音,使声音松弛自然。
这并不是说要废除基本功训练.用松弛自然的生活语言来说话,但是松弛自然不能失去控制,不能四声混乱,不能吐字含混,还要强调语言的分寸感,注意语言的规范,有时比生活中还要收敛。
所以说,自然松弛是比较舞台剧相对而言,并非退回到原来的自然生活里去。
这种所谓的松池自然是在艺术语言的基础上,让听众找不着人工雕琢的痕迹,要求也更高.三、配音时需要准备的材料配音前需要准备充足的材料来了解原片的时代背景,掌握原片的思想内容,认识原片的风格体裁,分析原片的语言特征,找准剧情发展的脉络,理解剧中人物的感情,摸清人物的气质音色,知道人物的地位作用.这些材料包括画面的和文字的内容。
只有认真的调查了,有了丰富的材料准备(画面的与文字的)才能准确生动地为原片中的角色配音。
否则便是瞎胡闹.四、配音时的话筒位置话筒的位置一般是录音助理负责摆放的,但话筒是死的,配音员是获得,一样可以调整话筒与自己的相对位置。
配音技巧丨6个小技巧,快速提升你的配音能力!

配⾳技巧⼁6个⼩技巧,快速提升你的配⾳能⼒!中国的配⾳历来在世界享有盛誉,中国也是世界为数不多将配⾳作为⼀项事业,⼀项艺术来推动的国家,仅七、⼋⼗年代的⼤批海外影⽚的译制配⾳,就⼀直为⼤家津津乐道,余⾳绕梁。
其实作为业余爱好来说,配⾳是项⾮常不错的选择,平时⽆聊时,选择⼀些⾃⼰喜爱的国外电影或⽼电影的⽚段来模仿他们的说话,是件⾮常有意思的事。
下⾯就让鱼⽚君来告诉你⼀些专业的配⾳⼩技巧:语⾔松弛⾃然,有感情⾊彩 后期配⾳绝对要松弛⾃然,因为话筒的性能⾼度敏感缩短了演员与观众的空间,不要求⾳调与⾳节的伸展,别刻意追求⾳⾊响亮清甜,任何夸张与做作都会失真,要依照松弛⾃然的声⾳状态。
这种松弛⾃然是在艺术语⾔的基础上,让听众找不着⼈⼯雕琢的痕迹,所以有着更⾼的要求。
此外,我们配⾳时⼀定要注意语⾔的感情⾊彩,没有感情⾊彩的声⾳,就⽆法塑造出有⾎有⾁的形象。
熟练发⾳,共振共鸣熟练配⾳需要熟练发⾳、体会共振和共鸣,这就必须要体会⽓息。
这⾥就要说到呼吸的流程,吸⽓时要⽤⿐⼦,慢慢地,像在闻林间⼭边的花⾹⼀样,同时感觉到⾃⼰的⼩腹部隆起。
夸张⼀点说,吸⽓的过程是在体验丹⽥之⽓;⽽呼⽓则⽤嘴部,慢慢地吐出。
如此这样反复训练呼吸,在⾛路、上班、轻微运动时坚持练习,⽤⿐⼦吸⼊新鲜空⽓,⽤嘴吐出浊⽓。
这样的呼吸流程练习熟练后,就可以进⾏说话训练了。
发声训练时,⽓流在⼝腔的呼出是重点,也是我们学习⽓流振动的前提。
物理学说过,声⾳的发出是要有振动和共鸣的,这在发声训练中道理⼀样。
充分准备必不可少 再好的演员,也不能拿过词来照着就念。
即使你朗诵⽔平很⾼,声⾳很好,但还有⼀个和其它⾓⾊搭配的问题呢!配⾳演员的创作过程同原⽚中的演员⼀样,要熟悉剧本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风格流派,即使是历史名剧,不同的导演也可以导出不同的风格样式,不同的演员则会演出不同的特点。
只有认真的进⾏了学习调查,做了丰富的材料准备,才能准确⽣动地为原⽚中的⾓⾊配⾳。
提升配音技巧的方法和技巧

提升配音技巧的方法和技巧配音技巧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技能,下面列举了一些提升配音技巧的方法和技巧:1. 理解剧本和角色配音演员需要深入理解剧本和角色的心理、情感和目标,在配音过程中能够准确地传达角色的感情和情绪。
阅读剧本,了解故事情节和背景,通过分析角色的个性与特点,提前为角色创造合适的声音。
2. 学习发声和嗓音控制技巧配音演员需要拥有一副健康的嗓音,并学习如何正确发声和控制音调、节奏和音量。
可以参加声乐训练或寻求专业辅导,通过练习唱歌、朗读和声音操控来提高嗓音的灵活性和音质的稳定性。
3. 观察和模仿观察其他优秀的配音演员的表演和技巧,学习他们的发音方式、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可以多听一些配音作品,尝试模仿他们的声音和语调,培养自己的表演感觉和演技。
4. 注重语言和发音良好的发音是配音演员的基本素质,需要注重语言学习和发音训练。
可以通过学习国际音标、演绎不同地区的口音或方言,提高发音的准确度和灵活性。
在配音前可以练习咬字清晰、语调自然和情感真实的朗读。
5. 掌握配音技术和后期制作知识除了演技上的表现,配音演员还需要熟悉配音技术和后期制作知识。
学习如何在录音棚使用麦克风,调整音量、音色和音效等,掌握基本的音频编辑和混音技巧。
这些知识对于完成高质量的配音作品非常重要。
6. 多样化的角色尝试配音演员应该尝试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角色,包括男性、女性、年轻人、老年人,以及各种声音和特殊效果。
通过挑战不同的角色,可以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和适应不同的配音要求。
7. 培养个人风格和声音特点配音演员可以通过塑造自己独特的声音风格和特点,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可以适时注重自己嗓音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点和个性,使自己在配音行业中有所区别和竞争力。
8. 多与导演和其他演员合作与导演和其他演员的合作是提升配音技巧的宝贵经验。
可以学习导演的指导,了解角色对白的背景和情节,与其他演员一起排练和对话,通过合作与交流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戏腔的发声方法

戏腔的发声方法
戏腔的发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深吸气:在打哈欠或打喷嚏前的张大嘴、深吸气的感觉,有助于打开鼻咽口,增大喉腔、口腔、咽腔空间,同时打开鼻腔和头腔的通道,以获得良好的口腔共鸣、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
2. 气声同步:当气息吸好后,稍停片刻,使气息不被吐出。
此时,嗓子眼儿下的气息应是满满的。
在轻轻呼气的同时,从窄细的嗓子眼儿里一起出去气息和声音。
如果不能一下子做到,可以先出点气息,然后再出声音。
3. 鼻腔共鸣:哼鸣是练习鼻腔共鸣的方法之一,可以集中假音。
4. 咬字:嘴巴要横向拉伸,舌尖抵住下牙齿,舌根向上闭合。
5. 持续练习:找到自己的感觉,多加练习。
戏腔的发声需要长时间持续的练习和掌握正确的技巧,请注意安全并适度练习。
提高配音技巧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配音技巧的方法和技巧配音技巧的提升对于想要在配音领域取得成功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提高配音技巧的方法和技巧。
1. 培养良好的发音习惯:配音的基础是发音准确、清晰,所以培养良好的发音习惯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朗读练习来改善发音,尤其是练习一些困难的音素或音节。
2. 丰富的表演能力:配音是一种表演艺术,所以需要具备丰富的表演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一些表演或演讲课程来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例如学习台词记忆、情感表达和角色刻画等技巧。
3. 学会角色推理与刻画:在配音中扮演角色时,需要深入理解角色的背景和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诠释角色。
可以通过阅读剧本、小说等材料,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角色所处的情境,帮助自己更好地推理和刻画角色。
4. 灵活运用声音:配音需要灵活运用自己的声音,通过改变音色、音调、语速等来表现不同的角色和情绪。
可以通过练习发声技巧,如深呼吸,调整喉咙和舌头的位置等,来改善自己的声音控制能力。
5. 学习语音语调:语音语调是配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学习标准的语音语调来提高自己的配音水平。
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录音设备或配音软件,来检查和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问题。
6. 多听多模仿:通过多听一些优秀的配音作品,学习他们的技巧和风格,并尝试模仿其中一些片段。
通过模仿他人的配音,可以锻炼自己的听力和表演能力,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7. 注重细节:在配音中,细节非常重要。
要时刻关注角色的情感变化和情景的变化,并通过声音来表现出来。
可以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细节,来丰富自己的配音表达。
8. 精确的时间控制:在配音中,时间控制非常重要。
要学会根据原始音频的节奏和速度来调整自己的配音速度,并保持与画面的同步。
可以通过练习音乐节奏或参与一些口语比赛来提高自己的时间控制能力。
9. 持续学习和练习:配音是需要不断学习和练习的过程。
可以参加一些配音培训课程或工作坊,学习新的技巧和知识,并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配音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a戏技巧三:配音技巧,普通话朗读。
一、朗诵的语速语速是指朗读时在一定的时间里,容纳一定数量的词语。
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一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思想感情总是有千差万别的。
朗读各种文章时,要正确地表现各种不同的生活现象和人们各不同和思想感情,就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朗读速度。
二、决定语速不同的各种因素(一)不同的场面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宜用快读;平静、严肃的场面宜用慢读。
(二)不同的心情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宜用快读;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慢读。
(三)不同的谈话方式辩论、争吵、急呼,宜用快读;闲谈、絮语,宜用慢读。
(四)不同的叙述方式作者的抨击、斥责、控诉、雄辩,宜用快读;一般的记叙、说明、追忆,宜用慢读。
(五)不同的人物性格年青、机警、泼辣的人物的言语、动作宜有快读;年老、稳重、迟钝的人物的言语、动作宜用慢读。
三、朗读速度的转换朗读任何一篇文章,都不能自始自终采用一成不变的速度。
朗读者要根据作者的感情的起伏和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朗读速度。
这种在朗读过程中实现朗读速度的转换是取得朗读成功的重要一环。
四、注意问题读得快时,要特别注意吐字的清晰,不能为了读得快而含混不清,甚至“吃字”;读得慢时,要特别注意声音的明朗实在,不能因为读得慢而显得疲疲沓沓,松松垮垮。
总之,在掌握朗读的速度时要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拖”。
停顿的技巧停顿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断和连。
我们在朗读时,既不能一字一停,断断续续地进行,也不能字字相连,一口气念到底,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听众,无论是生理要求,还是心理要求,朗读中的停顿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显示语法结构的需要,更是明晰表达语、传达感情的需要。
二、停顿与标点符号的关系(一)一致关系书面语中的标点符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朗读的停顿必须服从标点符号,多数情况下,书面语中有点号的地方同朗读时的需要有停顿的地方是一致的。
一般地说,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停顿比分号长些;分号的停顿要比逗号长些;逗号的停顿比顿号长些;而冒号的停顿则有较大的伸缩性:它的停顿有时相当于句号,有时相当于分号,有时只相当于逗号。
如: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阶段,便构成了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了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
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这段中凡是有标点的地方,朗读时都必须停顿,而且要根据不同的点号,实行长短不同的停顿。
(二)不一致关系有时,书面语的标点同朗读中的停顿也常常有并一致的地方。
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没有标点却要停顿。
如:被你从你的公馆门口/一脚踢开的/那个讨钱的老太婆//现在怎么样了?朗读这句话时,必须在“老太婆“后作一停顿,才能将语意比较明晰地传达给听众。
如果一口气念下去,中间不作停顿,则必然混沌一片,模糊不清。
再如: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
2、句中有标点,却不停顿。
试看下面一段话:桌子放在堂屋中央,系长桌帏,她还记得照旧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
四婶慌地忙说。
她讪讪地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拿”。
四婶又慌忙地说。
(鲁迅《祝福》)在句中划线的地方可以不停顿,一气读出,这样处理,可以突出四婶的紧张心理——“千万不要碰”!反映出对吃人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和鞭挞。
三、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一)顺应语法的停顿。
这类停顿可以依据标点来处理,有时也可以突破标点的限制。
(见停顿与标点符号的关系)。
(二)显示层次的停顿。
文章的层次可以借助于朗读者的停顿得到显示。
一般说来,文章中的节(段)这样的大层次比较容易划分,而一节(或一段)文字,甚至一句话中,也往往有有更小更细的层次,划分这些层次并用朗读中的停顿表现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1.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2.她一手提着竹蓝,/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三)体现呼应的停顿文章中的呼应关系在朗读时主要通过停顿来体现的。
全篇整体性的呼应较易把握,而文章中的局部的呼应关系,往往由于朗读者的忽略而造成呼应中断,或呼应模糊,因此影响了语意的表达。
如:1.在建设工作中,犯一些错误,有一些缺点,是难免的。
问题在/于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
(吴晗《论谦虚》)2.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四)指向强调的停顿为了突出句中某些重要词语,引起听众的注意,加深听众的印象,可以在这些词语的前面或后面稍加停顿,这便是强调性的停顿。
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朗读最后一句时,如果在“爆发”和“灭亡”的前面作一停顿,就可以使听众充分感受到这里发出了“不爆发即灭亡”的呼告及对读者投入斗争的召唤。
再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五)表达音节的停顿朗读诗词时,必须用停顿来表达音节,以加强节奏感。
如: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高/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帷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4.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六)区别语意的停顿书面语中的某些歧义短语和句子,可以用朗读的停顿来揭示其不同的语法结构,从而表达不同的意义。
(七)避免误读的停顿朗读中,停顿还有一种区别意义的作用。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已,也还都不错。
一、配音时的语言松弛与舞台上的要求正好相反,后期配音绝对要松弛自然。
因为话筒的性能高度敏感,缩短了演员与观众的空间。
不要求音调与音节的伸展,别刻意追求音色响亮清甜,任何夸张与做作都会失真,声音状态应依照生活自然。
我们前面曾要求过同学们在舞台上演出话剧的时候,对台词吾言适度地夸张,是为了使后排观众听得清,得把字音加强,拉长,提高,强调语音共鸣、吐字咬紧、音量放出;但是到了录音棚里,却要有相反的要求:一切恢复到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上来。
这自然是由于话筒及调音台在起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丁点夸张都会带来不真实的效果,这就是影视与舞台艺术在台词创作上的根本区别。
二、配音时的声音控制用松弛自然的生活语言,绝不是废除基本功训练。
松弛自然不能失去控制,松弛自然不能四声混乱,松弛自然不能吐字含混,还要强调语言的分寸感,自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有时比生活中还要收敛。
有同学会问,既然恢复到生活真实的状态上来,我们干脆也别练基本功了。
这便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我们说自然松弛是比较舞台剧相对而言,并非退回到你原来的自然生活里去,你原来可能是大舌头吐字不清,也可能地方音四声混乱,还可能发音位置不哇,分辨不清支兹音呐勒音,恩嗯音,喝佛音,衣日音,俄儿音等等,甚至连逻辑重音也不懂,怎么能胜任配音工作呢?这种所谓的松池自然是在艺术语言的基础上,让听众找不着人工雕琢的痕迹,则要求更高。
好比照明师在摄影棚里用了很多灯,打出一个自然光的效果一样,是自然的艺术、艺术的自然,则更难。
三、配音时的材料准备了解原片的时代背景,掌握原片的思想内容,认识原片的风格体裁,分析原片的语言特征,找准剧情发展的脉络,理解剧中人物的感情,摸清人物的气质音色,知道人物的地位作用。
再好的演员,也不能拿过词来就念。
尽管你朗诵水平很高,声音很好,还有一个和其它角色搭配的问题呢,配音演员的创作过程同原片中的演员一样,要熟悉剧本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风格流派,以便在配音创作中有个主心骨,即使是历史名剧,不同的导演可以导出不同的风格样式,不同的演员也会演出不同的特点,只有认真的调查了,有了丰富的材料准备(画面的与文字的)才能准确生动地为原片中的角色配音。
否则便是瞎胡闹。
四、配音时的话筒位置话筒是语言创作的工具,应学会驾驭话筒的技艺,距离远会造成声音虚空,距离近会造成声音发劈,若大声疾呼应远离话筒,若窃窃私语就调近距离,平时以一尺为最佳间距,特殊效果须用特殊处理。
前面我们讲过,话筒的位置是由录音助理负责摆放的,似乎与演员没关系。
其实不然,话筒是死的,人是活的;你若是前后左右摇晃,摆好了也没用。
演员必须同录音组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前面还讲过在舞台上说悄悄话,要用气把音顶出去,让观众都能听见,可是在录音棚里就不行了,不仅不可以大声说悄悄话,有时反而要比生活中的发音还要收敛,有了话筒,只要距离合适,多小的声音也可以放大出去(轻抿嘴唇和用鼻子呼吸也会传感出效果来)五、配音时的心理调整在理解吃透原片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向片中角色靠拢,先从角色的行为模仿人手,然后跟踪角色的思想行动,由表及里由内及外的推敲,把握行为逻辑和语言特征,沿着这条途径进行再加工,形神兼备才能有语言生命。
同演戏一样,一切从角色出发。
配音演员还要加上一条:向片中的角色演员靠拢。
任何企图表现自己嗓音洪亮,技巧超群的杂念都应抛弃。
因为银幕上已经有一个形象在演戏,你只能顺着他(她)的行为逻辑去配音,就连音色,哭笑声都要模仿,只要把你变成了他(她)才能实现第一步的形似;即使原片角色的演员在表演上有公认不合理的(欠妥)的地方,你也要为他(她)合理化,然后用你的语言去弥补,只有这样才能形神兼备。
有了这样的心理状态,你才能配出有生命的语言。
有性格的语言。
才能防止“声画不贴”或曰“声像离股”。
六、配音时的空间意识有关的演员都站在话筒前,录对白前心里要有个空间,可想象剧本中的规定情境,可参考银屏上的循环画面,无论影视配音还是广播剧,有内心视像才能有空间感,这样与录音师有机地配合,最佳的艺术效果才能实现。
这里所说的空间意识是指你虽然站在录音棚里,却要如同身在原片角色所处的空间那样去说话。
例如人在病房里交谈和人在炼钢炉旁交谈的气息状况是不同的,人在喝茶时的交谈与人在运动场上传球时的对话也是不相同的,即所谓规定情境不同,语言形态亦不同。
如果我们在配音时缺乏这种空间意识,也就缺少内心视像,即使一个字都不差,也并非完美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