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丛(association) - 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在线27页PPT
合集下载
教学课件第九章群体类

cout << "Enter a value >= 2 as upper limit for prime numbers: "; cin >> n; A[primecount++] = 2; // 2是一个质数
9
for(i = 3; i < n; i++) { if (primecount == A.ListSize( )) A.Resize(primecount + 10); if (i % 2 == 0) continue; j = 3; while (j <= i/2 && i % j != 0) j += 2; if (j > i/2) A[primecount++] = i; } for (i = 0; i < primecount; i++) { cout << setw(5) << A[i]; if ((i+1) % 10 == 0) cout << endl; } cout << endl;
}
10
链表
顺
序 链表是一种动态数据结构,可以用来
访 表示顺序访问的线性群体。
问 线
链表是由系列结点组成的,结点可以 在运行时动态生成。
性
群 体
每一个结点包括数据域和指向链表中 下一个结点的指针(即下一个结点的 地址)。如果链表每个结点中只有一 个指向后继结点的指针,则该链表称
为单链表。
前一页 休息
delete currPtr; currPtr = nextPtr; } head = NULL; } #endif // NODE_LIBRARY
9
for(i = 3; i < n; i++) { if (primecount == A.ListSize( )) A.Resize(primecount + 10); if (i % 2 == 0) continue; j = 3; while (j <= i/2 && i % j != 0) j += 2; if (j > i/2) A[primecount++] = i; } for (i = 0; i < primecount; i++) { cout << setw(5) << A[i]; if ((i+1) % 10 == 0) cout << endl; } cout << endl;
}
10
链表
顺
序 链表是一种动态数据结构,可以用来
访 表示顺序访问的线性群体。
问 线
链表是由系列结点组成的,结点可以 在运行时动态生成。
性
群 体
每一个结点包括数据域和指向链表中 下一个结点的指针(即下一个结点的 地址)。如果链表每个结点中只有一 个指向后继结点的指针,则该链表称
为单链表。
前一页 休息
delete currPtr; currPtr = nextPtr; } head = NULL; } #endif // NODE_LIBRARY
群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由此可得到 S3 置换群的乘法表。
S3 置换群表:
S3
E (132) (123) (23) (13) (12)
E E (132) (123) (23) (13) (12)
(132) (132) (123) E (12) (23) (13)
(123) (123) E (132) (13) (12) (23)
Eˆ ECˆ31
Cˆ32
Aˆˆvv((12)) ˆv(3)
同构与同态在构造群表和群的特征标表中作用很大。
2.4 群的直积:直积群
2.4.1 子群 若一个群 H 的群元素皆包含于另一个群 G 之中,就称群 H 是群 G 的子群。 或者说,群 H 的阶为 h,群 G 的阶为 g,且 h ≤ g,H ∈ G。就称群 H 是群 G 的子群。 因为有相同的乘法关系,子群 H 与群 G 有相同的单位元素。
例 1 C6 群包含 C2 子群和 C3 子群。
C 6:
E ˆ C ˆ6 2(C ˆ3 1) C ˆ6 3(C ˆ2 1) C ˆ6 5
C ˆ6 4(C ˆ3 2) C ˆ6 1
C 6 C 3 C 2
例 1 C6 群包含 C2 子群和 C3 子群。
Eˆ
C2v Eˆ Cˆ 2 (Z)
ˆ XZ
ˆYZ
Eˆ Eˆ Cˆ 2 (Z)
ˆ XZ ˆYZ
Cˆ 2 (Z) Cˆ 2 (Z)
Eˆ
ˆYZ
ˆ XZ
ˆ XZ
ˆ XZ
ˆYZ
Eˆ Cˆ 2 (Z)
ˆYZ
ˆYZ
ˆ XZ
Cˆ 2 (Z) Eˆ
例 2-5 S3 置换群
S3 置换群是三个数码 1,2,3 的所有可能的置换,共有 6 个群 元素:
S3 置换群表:
S3
E (132) (123) (23) (13) (12)
E E (132) (123) (23) (13) (12)
(132) (132) (123) E (12) (23) (13)
(123) (123) E (132) (13) (12) (23)
Eˆ ECˆ31
Cˆ32
Aˆˆvv((12)) ˆv(3)
同构与同态在构造群表和群的特征标表中作用很大。
2.4 群的直积:直积群
2.4.1 子群 若一个群 H 的群元素皆包含于另一个群 G 之中,就称群 H 是群 G 的子群。 或者说,群 H 的阶为 h,群 G 的阶为 g,且 h ≤ g,H ∈ G。就称群 H 是群 G 的子群。 因为有相同的乘法关系,子群 H 与群 G 有相同的单位元素。
例 1 C6 群包含 C2 子群和 C3 子群。
C 6:
E ˆ C ˆ6 2(C ˆ3 1) C ˆ6 3(C ˆ2 1) C ˆ6 5
C ˆ6 4(C ˆ3 2) C ˆ6 1
C 6 C 3 C 2
例 1 C6 群包含 C2 子群和 C3 子群。
Eˆ
C2v Eˆ Cˆ 2 (Z)
ˆ XZ
ˆYZ
Eˆ Eˆ Cˆ 2 (Z)
ˆ XZ ˆYZ
Cˆ 2 (Z) Cˆ 2 (Z)
Eˆ
ˆYZ
ˆ XZ
ˆ XZ
ˆ XZ
ˆYZ
Eˆ Cˆ 2 (Z)
ˆYZ
ˆYZ
ˆ XZ
Cˆ 2 (Z) Eˆ
例 2-5 S3 置换群
S3 置换群是三个数码 1,2,3 的所有可能的置换,共有 6 个群 元素:
组织行为学--群体与团队 ppt课件

ppt课件
22
群体偏移的解释
1. 群体决策与群体成员的个人决策之间存在差异。 2. 群体讨论使群体成员的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偏 移,这个方向是讨论之前他们有所倾向的方向。 3. 群体讨论会放大群体的最初观点。
4. 群体偏移可以看作是群体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
5. 群体决策的结果是更加保守还是更加激进,取决 于群体讨论之前的主导规范是什么。
工作群体中不存在成员之间的积极配合和因此产 生的超过个体之和的总体绩效水平。
ppt课件 1
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团队是关注的重点,而群体行为的基础则是关键! 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1.形成阶段
– 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群体成员各自摸 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 – 当群体成员开始把自己看作是群体的一员时,这个阶 段就结束了。
8. 物理隔离群体
24
团队
群体≠团队
工作团队(work team)中,通过成员的共同努 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团队队员努力的结 果导致团队绩效远远大于个体绩效之和(的潜力)。
ppt课件
25
团队为何如此盛行?
如果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那么团队比之个人更为有效。 团队在应对变化的环境方面,较之传统的部门更 为灵活,可以快速的组合、重组以及解散。 团队本身具有激励的功能。 团队能够促进其成员参与决策过程。 。。。。。。 不排除跟风赶先进的存在。
– 对这个群体不认同 – 对这个群体的规范不认同 – 这个群体对他没有作用或意义
– 是一个创造性极强的人
ppt课件
15
群体地位
–地位(status)指的是他人对于群体或群体成员的位置或 层次进行的一种社会界定。它渗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地位是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如果个体意识到,自己 对地位的认知与别人的认知不一致,就会促使个体作 出重大的行为反应。 –与其他成员相比,地位较高的群体成员具有更大的自 由度偏离群体规范,更能抵制群体规范的从众压力。 –如果一名成员很受群体器重,而他又不在乎群体给他 提供的社会性奖励,那么他尤其可能漠视从众规范。 –当人们觉得一个人的地位与组织赋予他的地位象征不 等价时,就会感到地位系统的不统一
第九讲群体行为基础优秀课件

进行 6. 活动速度加快
间断平衡模型
群体结构
➢ 角色 ➢ 规范 ➢ 地位 ➢ 规模 ➢ 凝聚力
群体结构 – 角色
角色 Role(s) 指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 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
角色认同 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的行为一 致。
角色知觉 对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 识和了解。
群体概述(续)
命令型群体 由直接向某个管理者汇 报工作的下属组成。
任务型群体
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而共同 工作的群体。
利益型群体
大家为了某个共同关心 的具体目标走到一起所 组成的群体。
友谊型群体
因为成员拥有某种或某些 共同的特点而形成和发展 的群体。
群体成员加入群பைடு நூலகம்的目的
• 安全需要 • 地位需要 • 尊重需要 • 关系需要 • 权力需要 • 实现目标的需要
群体发展的五个阶段
阶段一 形成期 (FORMING)
阶段二 震荡期
(STORMING)
阶段三 规范期
(NORMING)
阶段五 中止期
(ADJOURNING)
阶段四 执行任务期
(PERFORMING)
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形成期 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明确,摸索群体的规范。 结束标志:把自己看成是群体的一员。
震荡期 群体内部的冲突阶段。 结束标志:群体的领导层次相对明确。
规范期 群体表现出凝聚力、产生群体 身份感与友谊感。 结束标志:结构稳定、能够就 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
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续)
执行任务期 群体结构被成员完全接受、注意力转向手中的任务。 结束标志:群体任务完成。
中止期 群体准备解散、高绩效不再是 首要任务、注意力转向收尾。 结束标志:群体的解散。
间断平衡模型
群体结构
➢ 角色 ➢ 规范 ➢ 地位 ➢ 规模 ➢ 凝聚力
群体结构 – 角色
角色 Role(s) 指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 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
角色认同 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的行为一 致。
角色知觉 对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 识和了解。
群体概述(续)
命令型群体 由直接向某个管理者汇 报工作的下属组成。
任务型群体
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而共同 工作的群体。
利益型群体
大家为了某个共同关心 的具体目标走到一起所 组成的群体。
友谊型群体
因为成员拥有某种或某些 共同的特点而形成和发展 的群体。
群体成员加入群பைடு நூலகம்的目的
• 安全需要 • 地位需要 • 尊重需要 • 关系需要 • 权力需要 • 实现目标的需要
群体发展的五个阶段
阶段一 形成期 (FORMING)
阶段二 震荡期
(STORMING)
阶段三 规范期
(NORMING)
阶段五 中止期
(ADJOURNING)
阶段四 执行任务期
(PERFORMING)
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形成期 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明确,摸索群体的规范。 结束标志:把自己看成是群体的一员。
震荡期 群体内部的冲突阶段。 结束标志:群体的领导层次相对明确。
规范期 群体表现出凝聚力、产生群体 身份感与友谊感。 结束标志:结构稳定、能够就 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
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续)
执行任务期 群体结构被成员完全接受、注意力转向手中的任务。 结束标志:群体任务完成。
中止期 群体准备解散、高绩效不再是 首要任务、注意力转向收尾。 结束标志:群体的解散。
群体与群体行为课件

群体决策Leabharlann 群体决策的特点集体性
群体决策是由多个成员共同参与的决 策过程,强调集体智慧和力量。
互动性
群体决策过程中,成员之间会进行信 息交流、讨论和互动,以达成共识。
多样性
群体成员具有不同的背景、经验和知 识,能够提供多种观点和思路,增加 决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适应性
群体决策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 ,通过集体智慧应对复杂多变的挑战 。
群体形成的原因
01
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和利益,他们选择聚
集在一起形成群体。
02 03
社会关系网络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会形成一定的关系网络,这些关系网络是群体形成的 基石。通过这些关系网络,人们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参与某些 活动或项目。
组织结构
在一些组织或机构中,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或目标,需要将不同的人组 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这种组织结构是群体形成的常见原因之一。
群体与群体行为课件
• 群体概述 • 群体行为 • 群体动力学 • 群体决策 • 群体冲突与解决 • 群体领导力
01
群体概述
群体的定义与特征
定义
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 成的集合体,成员之间存在一定 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特征
群体具有一定的结构、目标和行 为准则,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兴 趣、价值观和目标,同时存在一 定的互动和协作。
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
如社会文化背景、政治经济条 件等都会对群体行为产生影响
。
群体内部因素
如群体规模、群体结构、群体 规范等都会影响群体行为的方 向和强度。
个体因素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性特 征、认知能力等也会对群体行 为产生影响。
群体决策是由多个成员共同参与的决 策过程,强调集体智慧和力量。
互动性
群体决策过程中,成员之间会进行信 息交流、讨论和互动,以达成共识。
多样性
群体成员具有不同的背景、经验和知 识,能够提供多种观点和思路,增加 决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适应性
群体决策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 ,通过集体智慧应对复杂多变的挑战 。
群体形成的原因
01
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和利益,他们选择聚
集在一起形成群体。
02 03
社会关系网络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会形成一定的关系网络,这些关系网络是群体形成的 基石。通过这些关系网络,人们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参与某些 活动或项目。
组织结构
在一些组织或机构中,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或目标,需要将不同的人组 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这种组织结构是群体形成的常见原因之一。
群体与群体行为课件
• 群体概述 • 群体行为 • 群体动力学 • 群体决策 • 群体冲突与解决 • 群体领导力
01
群体概述
群体的定义与特征
定义
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 成的集合体,成员之间存在一定 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特征
群体具有一定的结构、目标和行 为准则,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兴 趣、价值观和目标,同时存在一 定的互动和协作。
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
如社会文化背景、政治经济条 件等都会对群体行为产生影响
。
群体内部因素
如群体规模、群体结构、群体 规范等都会影响群体行为的方 向和强度。
个体因素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性特 征、认知能力等也会对群体行 为产生影响。
《群基本知识》课件

拉格朗日定理的意义和应用
意义
拉格朗日定理是群论中的重要定理,用于研究群的 结构和关系。
应用
拉格朗日定理可以用于证明一些群的性质,解决一 些群论中的问题。
奇异群、循环群和置换群
奇异群
奇异群是一种特殊的群,它的元素都是奇异数。
循环群
循环群是由一个元素及其幂次组成的群。
置换群
置换群是由有限集上的置换操作构成的群。
群可以用于研究拓扑空间及其性质。
群在数学中的应用
1 抽象代数
群是抽象代数中的基本概念,应用广泛。
2 数论
群论在数论中有重要应用,如素数分布问题。
群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1 量子力学
群论在量子力学中描述了粒子的对称性和动 力学规律。
2 场论
群论在场论中研究了宇宙的对称性和相互作 用。
群在化学中的应用
1 对称性
子群的概念和判定
概念
子群是群的一个子集,且满足群的封闭性、单位元 和逆元的要求。
判定
要判定一个子集是否是群的子群,需要验证封闭性、 单位元和逆元的条件。
群同态和群同构的定义
1 同态
群同态是保持群间运算结构的映射,即保持 两个群的运算关系。
2 同构
群同构是一种一一对应关系,保持两个群的 运算结构、单位元和逆元的映射。
群的直积和内积
直积
群的直积是指将两个群的元素按照一定规则组合 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群。
内积
群的内积是通过两个群元素的运算得到一个新的 群元素。
群的种类和分类
1 有限群
群中元素数量有限。
3 交换群
群中的元素满足交换律。
2 无限群
群中元素数量无限。
4 非交换群
汉语词类教学名词PPT课件

第27页/共48页
• (2)“~里”与“~中” • “~里”表示是有围域的、具体的空间;“~中”表示的通常是不具体或
不真实的空间,是没有显性围域或围域不清楚、带有一定想象的空间,常 可用于较抽象的事物或有书面语色彩的语境。 • 表示在动态的过程之中,用“~中”表示。 • 想象中 过程中 营业中 进行中 治疗中 • 他永远活在心里。(把心看成一个有围域的空间) • 在我心目中,他永远是我的哥哥。(较抽象,书面语色彩较浓)
• *三个老师们,*很多孩子们,*少数学生们
• *除了克郎以外,别的同学们学习都很努力。
• 名词后带了“们”,一般前面不能再加表示 复数意义的数量词或其他修饰语。
第2页/共48页
• *大家们都想参加这次汉字比赛。 • 本身具有复数意义的代词之后就不再用“们”了
• *这条路上汽车们很挤。 • “们”的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只用于表有生命的
第7页/共48页
三、名词重叠
• 名词的重叠比较有限。 • 1、极少数的名词AA重叠,表周遍义。“每
一”“逐一”
• 人人都高兴。 • 事事都操心。 • 处处有亲人。
• 某些名词被借用为量词。“家、天、月、年、 步”,亦可重叠,视同量词重叠。
• 2、少数名词可以AABB重叠,亦表示周遍义, 起强调作用,多用于书面语。
第36页/共48页
• 5、内(甲)
• 里面、里头的
• 6、外(甲)
• 外边、外边的
第37页/共48页
• 7、前后(乙)
• 用于空间,指事物前边或后边。也表示抽象的方位 和范围
•
在经济上很讲究, 在吃上不讲究。
• 表范围:报上 课堂上 大会上 教育上
第29页/共48页
HSK大纲规定的项目
• (2)“~里”与“~中” • “~里”表示是有围域的、具体的空间;“~中”表示的通常是不具体或
不真实的空间,是没有显性围域或围域不清楚、带有一定想象的空间,常 可用于较抽象的事物或有书面语色彩的语境。 • 表示在动态的过程之中,用“~中”表示。 • 想象中 过程中 营业中 进行中 治疗中 • 他永远活在心里。(把心看成一个有围域的空间) • 在我心目中,他永远是我的哥哥。(较抽象,书面语色彩较浓)
• *三个老师们,*很多孩子们,*少数学生们
• *除了克郎以外,别的同学们学习都很努力。
• 名词后带了“们”,一般前面不能再加表示 复数意义的数量词或其他修饰语。
第2页/共48页
• *大家们都想参加这次汉字比赛。 • 本身具有复数意义的代词之后就不再用“们”了
• *这条路上汽车们很挤。 • “们”的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只用于表有生命的
第7页/共48页
三、名词重叠
• 名词的重叠比较有限。 • 1、极少数的名词AA重叠,表周遍义。“每
一”“逐一”
• 人人都高兴。 • 事事都操心。 • 处处有亲人。
• 某些名词被借用为量词。“家、天、月、年、 步”,亦可重叠,视同量词重叠。
• 2、少数名词可以AABB重叠,亦表示周遍义, 起强调作用,多用于书面语。
第36页/共48页
• 5、内(甲)
• 里面、里头的
• 6、外(甲)
• 外边、外边的
第37页/共48页
• 7、前后(乙)
• 用于空间,指事物前边或后边。也表示抽象的方位 和范围
•
在经济上很讲究, 在吃上不讲究。
• 表范围:报上 课堂上 大会上 教育上
第29页/共48页
HSK大纲规定的项目
群论及应用ppt课件

证明:
xAB cii
aij b ji
i
i
j
xBA d jj
b ji aij
b ji aij
aij b ji xAB
j
ji
i
j
i
j
3、共轭矩阵特征标相同
B X 1 AX
xB bii
X
a 1
ij
jk
X
ki
i
i jk
X
ki
X
a 1
ij
jk
jk i
kj a jk a jj xA
(5)所有群都有一个全对称表示
(6) xi2 (R) 4 xi2 (R) 1 R
(7)正交性: xi (R)x j (R) 0
R
x(R) 1
(8)特征标表
C 2V
E
A1
1
A2
1
B1
1
B2
1
C2
1 V
2 V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熊夫利符号 对称操作 A,B 一维 E 二维 T 三维 g, u 中心对称与反对称
还是(x,y,z),设P’点在OXYZ坐标系的坐标为(x’,y’,z’),则: OP' e' r er '
因为
e ' eD(R)
OP' eD(R)r er'
r ' D(R)r
(3)
比较(3)和(2)式, 将物体固定变换基矢与将基矢固定使物体 作相反方向变动时,物体上各点的坐标变换情况是一样的。
R
h lil j
xAB cii
aij b ji
i
i
j
xBA d jj
b ji aij
b ji aij
aij b ji xAB
j
ji
i
j
i
j
3、共轭矩阵特征标相同
B X 1 AX
xB bii
X
a 1
ij
jk
X
ki
i
i jk
X
ki
X
a 1
ij
jk
jk i
kj a jk a jj xA
(5)所有群都有一个全对称表示
(6) xi2 (R) 4 xi2 (R) 1 R
(7)正交性: xi (R)x j (R) 0
R
x(R) 1
(8)特征标表
C 2V
E
A1
1
A2
1
B1
1
B2
1
C2
1 V
2 V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熊夫利符号 对称操作 A,B 一维 E 二维 T 三维 g, u 中心对称与反对称
还是(x,y,z),设P’点在OXYZ坐标系的坐标为(x’,y’,z’),则: OP' e' r er '
因为
e ' eD(R)
OP' eD(R)r er'
r ' D(R)r
(3)
比较(3)和(2)式, 将物体固定变换基矢与将基矢固定使物体 作相反方向变动时,物体上各点的坐标变换情况是一样的。
R
h lil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m Aneurolepidium chinense 即羊草群系
④ 其他高级单位:以群落外貌—生态学方法命名
12
(4)法瑞学派和英美学派的分类系统
① 法瑞学派(floristic-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以植物区系(flora)为基础,从基本单位到最高级单位都 以群落种类组成为依据 排表法(association table),根据多度-盖度级.群聚度, 然后列表找出特征种、区别种
① 植被型组(vegetation type group):凡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 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组。如coniferous forest,deciduous forest、grassland,desert
② 植被型(vegetation type):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 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 联合为植被型。如寒temperate coniferous forest,summer evergreen forest,temperate steppe,tropical desert。
§4.6 Community classification and ordination
1 Classification
(1) 群落分类的两种观点 (2) 植物群落的分类单位 (3) 植物群落的命名 (4) 法瑞学派和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 (5) 群落的数量分类
2 Ordination
(1) 排序的概念 (2) 排序的类型
法瑞学派 Floristic-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英美学派 生境
Mainly according to community dynamics
Habitat
生态因子 Ecological factors
环境梯度 Environmental gradient 相似性 Similarity
⑧ 群丛(association):是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相当于植 物分类中的种,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 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丛。如羊草+大针茅这一群 丛组内,羊草+大针茅+黄囊苔草原和羊草+大针茅+柴胡草 原都是不同的群丛。
(3) 群落(association)的命名
① 群丛(association)的命名:
教学目标:
掌握生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教在群落研究中 各有哪些主要区别
生态学词汇:
群丛单位 Association unit
理论
theory
排序
Ordination
植被型 Vegetation type
群系 群丛
Formation Association
另外一种观点被称为个体论,认为群落是连续的,没有 明确的边界,它不过是不同种群的组合,而种群是独立的。
(2)生物群落的分类单位
1)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系统和单位
① 植被型组vegetation type group ② 植被型vegetation type ③ 植被亚型vegetation subtype ④ 群系组formation group ⑤ 群系formation ⑥ 亚群系subformation ⑦ 群丛组association group ⑧ 群丛 association ⑨ 亚群丛subassociation
Gr. Ass. Quercus mongolica-Lespedeza bicolor
即蒙古栎-胡枝子群丛组(表示灌木层都是胡枝子,乔木是蒙古栎的所有 群落,这些属于同一群丛组的群落中草本植物是不同的)
③ Formation 群系:
名称中只使用建群种或共建种的名称,为共建种时,种间以 + 连 接,前冠词 From.
④ 群系组(formation group):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同属 或相近属)、生活型近似或生境相近而划分的。如草甸草 原亚型可分出:丛生禾草草甸草原,根茎禾草草甸草原和 杂类草草甸草原。
⑤ 群系(formation):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 合为群系。例如,凡是以大针茅为建群种的任何群落都可 归为大针茅群系。以此类推,如兴安落叶松群系,羊草群 系、红沙、荒漠群系等。
③ 植被亚型(vegtation subtype):是植被型的辅助单位。在植 被型内根据优势层片或指示层片的差异来划分亚型。例如 温带草原可分为三个亚型:草甸草原(半湿润),典型草原 (半干旱)和荒漠草原(干旱)。
Tropical rain forest and deciduous forest
Grassland and desert
⑥ 亚群系(subformation):根据次优势层片及其反映的生境条 件的差异而划分亚群系。如羊草草原群系可划出:羊草+ 中生杂类萆草原(也叫羊草草甸草原),羊草+旱生丛生禾草 草原(也叫羊草典型草原),羊草+盐中生杂类草草原(也叫 羊草盐湿草原)。
⑦ 群丛组(association group):凡是层片结构相似,而且优势 层片与次优势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 为群丛组.如在羊草+丛生禾草亚群系中,羊草+大针茅草 草原和羊草+丛生小禾草就是两个不同的群丛组。
变化
Variation
(1)群落分类的两种观点
对生物群落的认识和分类方法,存在两条途径。
一个观点是早期的一批植物生态学家认为群落类型是自 然单位,它们和有机体一样具有明确的边界,而且与其他 群落是间断的、可分的,因此可以象物种那样进行分类。 这一途径被称为群丛单位理论(association unit theory)或 机体论。
将各层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和生态指示种的名称顺序排列 ,前冠词 Ass.,连接 符 --,共优符 +Ass. Larix gmelini-Rhododendron dauricum-Pyrola incarnata即落叶松-兴安杜鹃-红花鹿蹄草群丛
② 群丛组(association group):
类似群丛,用于命名的种类为该群丛组各群丛的共同优势种类,前冠词 Gr. 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