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脓疱疹论文
中药浴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的疗效观察

中药浴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浴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的疗效。
方法:选择新生儿脓疱疹患儿156例,按病情轻重先分为住院组和门诊组,再分别按就诊顺序各分为药浴组、炉甘石组、新霉素组,各组患儿分别予炉甘石洗剂、0.5%新霉素软膏、中药浴治疗。
结果:住院药浴组治愈时间 4.31±0.91天,住院炉甘石组治愈时间5.28±0.81天,住院新霉素组治愈时间5.56±1.03天,住院药浴组与住院炉甘石组、住院新霉素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门诊药浴组有效率85.71%,门诊炉甘石组有效率47.62%,门诊新霉素组有效率52.38%,门诊药浴组与门诊炉甘石组(P<0.01)、门诊新霉素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
结论:中药浴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疗程短、效果佳。
关键词新生儿脓疱疹中药浴新生儿脓疱疹传染性强,须特别重视[1]。
关于本病的治疗文献报道甚多[2~5]。
我院近年结合中药浴治疗该病,方法易于被家长掌握及接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2010年确诊新生儿脓疱疹患儿156例,按病情轻重分为住院组93例和门诊组63例,皮疹面积波及10%以上或伴有发热、腹泻等全身症状者为住院组,皮疹面积10%以下、无全身症状者为门诊组。
两组患儿均按入院或就诊顺序分为炉甘石组、新霉素组、药浴组。
其中住院组93例,炉甘石组、新霉素组、药浴组各31例;门诊组63例,炉甘石组、新霉素组、药浴组各21例。
诊断标准:依据《实用新生儿学》[1]新生儿脓疱疹的诊断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①治愈:皮疹完全消失,无发热、腹泻等全身症状;②好转:皮疹较前减少,无发热、腹泻等全身症状;③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或出现全身症状。
治疗方法:①住院组患儿在青霉素G钠10万U/(kg·次),2次/日静滴的基础上,炉甘石组予炉甘石洗剂(每瓶100ml含炉甘石15g、氧化锌5g、甘油5ml)外涂患处,早晚各1次,2次/日;新霉素组予0.5%新霉素外涂患处,早晚各1次,2次/日;药浴组予中药煎水外洗(苦参、大黄、朴硝、蛇床子、地肤子、川黄柏各20g,加水2000ml煎熬半小时后,去渣取药液),将患儿侵泡于药液中轻轻拭洗全身皮肤,尤其患处皮肤反复拭洗,让药液充分渗透患处,早晚各1次,2次/日,每次10分钟。
新洁尔灭溶液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的效果观察

新洁尔灭溶液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苯扎溴铵溶液(新洁尔灭溶液)对新生儿脓疱疹的治疗效果。
方法 40例新生儿脓疱疹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
治疗组患儿给予新洁尔灭溶液擦拭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酒精擦拭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对治疗方法的接受率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儿对治疗方法的接受率为65%,高于对照组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0.02%的新洁尔灭溶液治疗新生儿脓疱疹,毒性低、刺激小,新生儿表现较为安静,治疗较为快速。
【关键词】新洁尔灭;新生儿;脓疱疹;护理治疗DOI:10.14163/ki.11-5547/r.2017.17.078新生儿脓疱疹又常称为新生儿天疱疮,在新生儿中常见,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常在出生后1~2 d出现,皮疹大小不等,呈边缘不清的多形红斑,极易并发新生儿脓疱疮,若处理不及时,甚至可引发败血症或脑膜炎等[1,2]。
近来通过观察在本院就诊的患儿,发现使用新洁尔灭并配合温水洗浴对该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用北京航天总医院儿科2007年10月~ 2010年10月足月分娩1~10 d的新生儿脓疱疹患儿40例,其中阴道分娩32例,剖宫产8例,患儿体重3000~4000 g, Apgar评分≥8分,所选患儿母亲孕期无妊娠并发症,患儿面部、四肢、胸背部均散在大小不等的脓疱疹。
将4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1. 2 方法1. 2. 1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儿采用新洁尔灭溶液擦拭,新洁而灭溶液2 ml,加入洁净水100 ml,水温28~30℃,混匀后成0.02%的新洁尔灭溶液,由护士专人给患儿进行擦拭患处,持续约5 min完成,2次/d。
对照组新生儿沐浴完毕后用75%的酒精擦拭脓疱疹,两组治疗3 d后,疗效观察。
浅谈新生儿脓疱疹的护理体会

浅谈新生儿脓疱疹的护理体会标签::新生儿脓疱疹护理新生儿脓疱疹是发生在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化脓性皮肤病,由于新生儿皮肤细嫩角质层薄,皮下有丰富的血管网,因而其防御能力差。
存在于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容易侵入,当皮肤有轻度损伤时易致病。
多生于皮肤皱褶处,病变发生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危及生命。
自2008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科采取了有效的治療及护理,并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08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收住新生儿脓疱疹患儿30例,均为生后4-18天足月新生儿,男21例,女9例,其中颌下,颈部,腋窝下,腹股沟部15例,其余5例,全省10例。
病变处出现潮红,上有细小点状丘疹,丘疹继之转为小脓疱,疱壁易破,患儿哭闹不安。
1.2治疗方法先为新生儿沐浴,用生理盐水棉球初步清洗脓疱疹及其周围皮肤,再用0.5%碘伏消毒患处,用无菌4号半针头刺破脓疱疹,再用无菌干棉球擦去脓液,最后用0.5%碘伏涂于患处,每日3次,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并配合静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护理2.1环境保持室温在22-26摄氏度左右,湿度55-60%,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日通风2次,注意避免对流风。
新生儿沐浴室要做好空气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一人一盆一体温计。
操作后要认真消毒手,病房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分钟,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板两次,床单位用0.5%过氧乙酸擦拭,患儿出院后床单位做好终末消毒。
2.2保暖新生儿应注意保暖,在调节室温的同时,用棉被包裹,但夏季不能包裹过严,并适当补充水分。
衣服应适宜,避免出汗过多。
2.3皮肤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每天沐浴更衣,沐浴时动作轻柔,皮肤皱褶处洗干净,选择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忌用化纤制品,尿不湿,塑料垫,其中贴身内衣应消毒日晒,要勤换,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4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增强新生儿抵抗力,同时喂养姿势要正确,做到早吸吮,保证母乳喂养充足。
呋喃西林治疗新生儿早期脓疱疹的护理体会

呋喃西林治疗新生儿早期脓疱疹的护理体会引言新生儿脓疱疹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皮肤感染疾病,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呋喃西林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菌药物,在治疗新生儿脓疱疹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本文旨在分享在护理新生儿脓疱疹患者使用呋喃西林治疗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
呋喃西林简介呋喃西林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具有抗菌作用。
它通过干扰细菌的代谢过程,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感染的目的。
新生儿脓疱疹概述新生儿脓疱疹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肿、疼痛、脓疱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护理体会观察与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皮肤状况,记录脓疱的数量、大小和分布情况,以及患儿的体温、食欲和精神状态等,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情信息。
局部护理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脓疱破裂后感染扩散。
使用呋喃西林软膏或溶液进行局部涂抹,按照医嘱定时更换药物。
全身护理除了局部护理外,还需注意患儿的整体护理。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包裹,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
营养支持保证患儿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根据医嘱,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心理护理新生儿脓疱疹可能会给患儿带来疼痛和不适,需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安抚,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教育与指导向患儿家长提供有关脓疱疹的知识,教育他们正确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儿。
挑战与应对药物过敏在使用呋喃西林时,需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
应对措施:一旦发现过敏症状,立即停止使用呋喃西林,并及时通知医生。
药物耐药性长期使用呋喃西林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
应对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必要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选择敏感性高的药物。
家庭护理家长可能缺乏新生儿脓疱疹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应对措施:加强家长教育,提供详细的护理指导,确保家庭护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高锰酸钾水疗对新生儿脓疱疹的疗效分析

高锰酸钾水疗对新生儿脓疱疹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高锰酸钾水疗对新生儿脓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87例新生儿脓疱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高锰酸钾水疗10~15 min。
对照组3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碘伏棉球涂抹。
记录两组用药后情况及脓疱疹消退时间。
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治愈36例(75%),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愈14例(35.89%),总有效率(76.92%)。
且脓疱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锰酸钾水疗治疗新生儿脓疱疹临床效果显著,治愈率高,疗程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锰酸钾水疗;新生儿;脓疱疹新生儿脓疱疹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新生儿常见皮肤炎症,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常发生于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1]。
新生儿脓疱疹起病急,好发于炎热夏季,常因室温过高,包裹新生儿过紧,机体不易散热,或皮肤清洁不到位。
家长对新生儿护理不当所引起。
常在新生儿产后回院保健中发现。
由于患儿免疫力低下且营养状态不一,临床诊治不当可致患儿并发新生儿败血症而危及导致死亡[2]。
因此,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患儿皮肤创口迅速愈合和提高免疫力,对于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本儿童保健科对门诊保健,发现新生儿脓疱疹后,采用0.01%浅红色高锰酸钾水疗对治疗新生儿脓疱疹进行探究分析,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儿童保健门诊收治的新生儿脓疱疹患儿87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新生儿脓疱疹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诊断标准。
新生儿发病均在1~5 d,且就诊月龄均在产后5~30 d。
纳入标准:病情无迅速进展,无发展成为危重症病例者;无严重的心、肺、肝、肾等原发性器质性疾病者;发病时间0.05),具有可比性。
浅谈关于新生儿脓疱疮的护理体会

浅谈关于新生儿脓疱疮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分析我科从2011年1月—2013年10月15例新生儿脓疱疮的观察及护理。
方法:对患儿进行临床看护、消毒隔离护理、皮肤护理、疱疮面及水泡的护理、创面护理、观察护理、营养饮食护理;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和出院宣教护理。
结果:我院15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10例5天内得到治愈,5例8天内得到治愈,且均全部治愈,没有出现并发症。
结论:对脓疱疮患儿进行有效科学的护理,有利于临床的治愈效果,避免出现继发感染等情况,对护理新生儿脓疱疮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标签:新生儿脓疱疮;皮肤护理;皮肤感染生儿脓疱疮又称新生儿天疱疮,为发生在新生儿的一种以大疱为主的急性传染性、化脓性皮肤病,发病急剧,传染性强。
病源主要来自有感染源的产妇和医护工作者,由于新生婴儿的皮肤娇嫩,免疫力低,再加上与感染源接触,消毒隔离不到位,就会在几个小时或2天之内,由大面积脓疱疮,波及患儿全身[1]。
患儿会有因有瘙痒症状,便哭闹不止,同时伴有发热、腹泻等症状,严重患儿甚至引发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炎症。
1治疗措施1.1包括局部用药和全身使用抗生素。
可先用75%酒精将脓疱部位的皮肤消毒,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针头挑破脓疱表皮,并用消毒棉签吸干脓液,或以镊子除去原有痂下感染的结痂,然后涂以抗生素软膏(如新霉素或金霉素软膏),保持干燥,不需包扎,涂药次数应以疮面稍湿润而不浸渍,始终保持药物供给为宜。
1.2注意新生儿的皮肤清洁卫生,立即对患儿进行床边隔离,并对新生儿室、患儿的衣物等进行消毒。
及早使用足量对细菌敏感度高的抗生素如青霉素、新型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等。
局部严格无菌消毒下,剪破脓疱壁,吸取脓疱液,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每日一次,每次5~10min,洗浴后,在患处用0.5%碘伏或0.5%~1%新霉素乳剂涂抹[2]。
1.3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必要时单间保持病室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5%。
新生儿脓疱疹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新生儿脓疱疹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脓疱疹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新生儿6240例进行分析,对新生儿脓疱疮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6240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29例,感染率0.465%,其中上呼吸道8例,消化道2例,皮肤感染19例,均为新生儿脓疱疹。
结论:增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意识,加强母婴同室卫生学监测尽量避免新生儿脓疱疹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脓疱疹;危险因素新生儿脓疱疮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化脓性疾病,俗称“黄水疮”,此病传染性很强、具有接触传染和自身接种的特点,常发生在出生后1周。
常见部位为新生儿头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病变发生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常在数小时或1-2d波及全身,若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危及生命。
本研究选择我院住院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新生儿脓疱疹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降低我院新生儿脓疱疹感染的发生率的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出生新生儿6240例,发生医院感染29例,感染率0.465%,其中上呼吸道8例,消化道2例,新生儿脓疱疹19例,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2-7d,平均住院3-5d。
其中阴道分娩4371例,剖宫产1869例。
1.2 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此期间所有新生儿进行调查,确认新生儿脓疱疹感染病例数,并统计感染率。
对新生儿脓疱疹病例逐一填写统一项目的患儿发病情况调查表,同时对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脓疱疹患儿母亲的住院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填写统一项目的调查表。
2 结果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出生新生儿 6240人中发生医院感染29例,感染率 0.465%,其中上呼吸道8例,消化道2例,皮肤感染19例均为新生儿脓疱疹。
3 原因分析3.1 自身因素:新生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皮肤粘膜屏障功能较差,完整性易被破坏,利于病原侵入;粘膜娇嫩,易破损,通透性高,利于细菌侵入血循环;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来自于母体,自身合成的很少基本测不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其他器官、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等均易发生感染。
探讨新生儿脓疱疮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

探讨新生儿脓疱疮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目的分析新生儿脓疱疮感染的原因,提出可行性预防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11月产科出生的新生儿脓疱疮感染的临床资料,对其中46例出现脓疱疮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现感染原因、提出预防对策。
结果46例医院获得性脓疱疮感染中,葡萄球菌感染的有32例,占69.6%;大肠埃希菌14例,占30.4%;在出生后的第4~5d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明显上升,(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皮肤处理不当、吸收不规范易等均容易导致新生儿脓疱疮感染,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在医院获得性脓疱疮感染的发生机率。
标签:新生儿脓疱疮;感染原因分析;预防对策新生儿医院获得性感染性疾病之一的新生儿脓疱疮,此病发生在新生儿,其特别是:周围红晕不显著的薄壁水化脓疱,属于皮肤感染,并具有发病急、传播强等特点,也容易发生自身接触感染,而相互传播[1]。
我院通过对2014年2月~11月我院产科出生的46例新生儿发生脓疱疮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新生儿脓疱疮感染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预防对策。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6例新生儿脓疱疮病例来自我院2014年2月~11月产科出生,其中男婴25例,女婴21例,7t内新生儿脓疱疮感染患儿,严格按常规采集脓疱疮分泌物培养和药敏检测。
1.2诊断标准以国家医院感染采用的统一标准,即:《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感染标准评价[2]。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χ2,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感染率与出生天数的关系46例感染的患儿中,出生后1~3d便出现感染的有6例,占13.0%,4~5d出现感染的有26例,占56.5%,6~7d出现感染的有14例,占30.5%。
各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脓疱疹论文
发表时间:2015-07-10T16:00:48.77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4期作者:邱惠花[导读] 袍疹部位如有脓液渗出,应及时用消毒棉棍吸干,防止溢出蔓延传染。
邱惠花
解放军187医院儿科海南海口571159
【关键词】新生儿; 脓疱疹;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 R965 文献标识码:A
新生儿脓疱疹是一种新生儿期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医院临床证明其传染性很强,容易发生自身接触感染和互相传播,常在新生儿室造成流行。
由于新1生儿皮肤非常细嫩,皮脂腺分泌旺盛,细菌容易堆积在皮肤表面;而且新生儿表皮的防御功能也比较低下,当皮肤有轻度损伤时,就容易致病。
新生儿初次接触细菌,对细菌特别敏感,再加上包裹过严,天热多汗,使局部皮肤温度、湿度较高,皮肤易受浸渍,给化脓菌侵入和繁殖造成良好条件,常发生在出生后一周,常见部位为新生儿头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病变发生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常在数小时或1~2 d波及全身,有瘙痒感,患儿哭闹不安,重者可发热、腹泻,若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危及生命。
1 临床资料
2008年8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脓疱疹新生儿50例,其中男孩35例,女孩15例,其中体重大于3000 g 30例,小于3000 g 20例。
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患儿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及后遗症。
呋喃西林溶液治疗新生儿脓疱疹效果优呋喃西林洗浴一能干扰细菌的糖代谢过程和氧化酶系统而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干扰细菌糖代谢的早期阶段,导致细菌代谢紊乱而死亡,其抗菌谱较广,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抗菌力弱,对假单孢菌属及变形杆菌属有耐药性。
在体外能抑制一般的细菌,高浓度时可杀菌,外用冲洗或湿敷处理体表感染和皮肤疾病,效果令人满意,用药后使细菌数量大大减少。
2 护理要点
2.1 保持室温在22℃~24℃左右,湿度55%~60%,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日通风2次,注意避免对流风。
2.2 每天沐浴更衣,沐浴时动作轻柔,皮肤皱褶处洗干净。
选择宽松柔软的棉制衣服,勤换尿布,保持身体清洁干净,衣着适宜,避免出汗过多。
2.4 护理时,动作轻柔、稳健,注意新生儿指甲,避免自我伤害皮肤,衣服、尿布、被褥要柔软,用棉制品,忌用化纤制品,衣物、尿布应勤换,幷每日消毒日晒。
保证其皮肤清洁干燥。
2.5严格执行母婴同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对患儿进行隔离。
患儿用过的浴盆、被服等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用过的尿布、棉絮按规定用双层塑料袋包装。
对患儿的所有操作均在床旁进行,不在新生儿浴室进行。
同时做好基础护理,选用质软吸水性强的尿布,勤换尿布,每小时翻身一次,同时保持房间通风换气,避免保暖过度,密切观察患儿局部疱疹的变化情况,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精神、吃奶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2.5 皮肤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每日呋喃西林沐浴,重者每日呋喃西林沐浴两次,脓疱可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脓疱及其周围皮肤,脓疱较大者可用消毒针头挑破,排出脓液,用无菌纱布吸干,暴露创面,自然干燥,严重者可适当用抗生素软膏。
袍疹部位如有脓液渗出,应及时用消毒棉棍吸干,防止溢出蔓延传染。
周围皮肤经常用75%酒精棉棍消毒。
2.6消毒隔离护理。
对患儿的衣服、毛巾等患儿物品进行消毒处理,采用高压消毒的措施进行盥洗,之后进行阳光暴晒杀菌。
同时保证患儿房间的消毒隔离措施,采用消毒液进行擦拭,在温度、湿度上进行有效调节,并且每日进行1个小时的紫外线照射消毒[1]。
要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在接触患儿前后,双手要进行有效消毒。
?
2.7卫生指导做好卫生宣教,指导家属日常护理,如包被不要过严;每日沐浴通风;新生儿物品应专物专用,产妇及婴儿衣物不要乱放,幷分开清洗,分开放置,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3结果??
我院50例新生儿脓疱疹患儿,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17例5天内得到愈,33例7天内得到治愈,且均全部治愈,没有出现并发症。
? 4讨论
新生儿脓疱疹是一种新生儿期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医院临床证明其传染性很强,容易发生自身接触感染和互相传播,如果不及早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将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
由于患儿均为新生儿,护理过程尤为重要。
在护理过程中对患儿分别从临床看护、消毒隔离护理、皮肤护理、脓疱疹护理、观察护理、营养饮食护理进行有效临床护理,并且从心理护理和出院宣教对患儿家长进行安抚宣教护理。
我院医护人员在对50例新生儿脓疱疹患儿的护理中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护理效果,令患儿避免继发感染,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避免发生危及患儿生命的险情,合理规范的临床护理,对护理新生儿脓疱疹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5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