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雨水调蓄池的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雨水调蓄池设置布局探讨(1)

雨水调蓄池设置布局探讨(1)

雨水调蓄池设置布局探讨陈嫣仲明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 200092)摘要:分析末端调蓄池和中间调蓄池的特点,以上海市四平路排水系统为例,研究调蓄池设置不同位置对面源污染控制和防汛标准提高的作用和影响,评价经济合理性。

研究结果表明,末端调蓄池主要适用于面源污染的控制,对提高系统的排水标准和改善系统管网运行负荷等作用不大。

从经济角度和环境效益两方面考虑,将中间调蓄池用于新建系统可行性不大,但如用于低标系统的改建,可大大减少建设成本,对于面源污染控制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雨水调蓄池设置位置1. 前言雨水调蓄池作为控制面源污染、提高防汛能力的工程措施之一已在国外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应用。

在国内,上海率先在苏州河沿岸市政泵站雨天排江量削减工程中规划建设了5座调蓄池,旨在控制面源污染,改善苏州河水质。

在最新的《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2020)》中,已将雨水调蓄池作为排水系统的一部分,用以初期雨水的控制。

目前,雨水调蓄池设计的关注点主要在调蓄池容积和调蓄时间上,对调蓄池设置布局的研究比较少。

目前,上海市已规划建设的5座调蓄池均设置在系统的末端,毗邻泵站。

2.调蓄池位置的设置2.1末端调蓄池末端调蓄池位于一个排水系统的末端。

对于待建系统,可减小泵站的设计规模;对于已建系统,则可削减泵站的洪峰流量,减少初期雨水排江量,保护水体环境。

末端调蓄池有以下几个优点:1) 可与泵站合建,降低建设成本;2) 可与泵站联合管理,减少人员投入;3) 对削减初期雨水排江量有较好的作用。

但由于位于系统末端,调蓄池对前端管网设计和运行的优化所起作用不大,另外,末端调蓄池一般需要较大的体积,来提高排江量的削减比例,且需要与泵站毗邻,对于上海等土地利用率高、人口密度大的城市而言,选址难度较大。

2.2中间调蓄池中间调蓄池位于一个排水系统的起端或中间位置。

对于待建系统,可减小后续管网系统和泵站的建设规模;对于已建系统,可解决管网系统超负荷运行状况,提高系统的排水标准。

调蓄池(蓄水池)设计技术方案

调蓄池(蓄水池)设计技术方案

*******************雨污分流工程技术方案2019 年 8 月第 1 页共41 页1.项目简介本项目为***************雨污分流工程,总共建设 5 座调蓄池,项目地点为**县老城区东南片区。

2.各调蓄池基本情况3.本次设计原则及规范3.1设计原则1.采用先进、成熟、节能的工艺及设备,保证调蓄池系统的稳定运转;2.处理装置尽量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3.调蓄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4.贯彻国家环保政策,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5.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客观条件,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采用先进技术,使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6.贯彻经济性与可靠性并重的原则,在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造价和与运转费用的同时,合理兼顾运行操作条件和管理维护条件,便于项目投产后的运行管理;7.设计中充分考虑污水、污泥、噪声、气味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避免二次污染。

8.平面及高程布置要满足总体布局的要求。

3.2设计规范(1)通用标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部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 年3 月)《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201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城镇排水系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技术规程》(CJJ120-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 4 月)(2)机械设备标准A 设备制造和设计标准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T13927-1992 通用阀门压力试验GB/T5226.1-1996 工业机械电器设备第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2555 一般用途管法兰连接尺寸JB/T8531-1997 阀门手动装置技术条件GB50052-92 《供电系统设计规范》B 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ISO2548 离心,混流,输流泵验收试验规程 C 级GB50231-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BJ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施工及验收规定GB/T13927-92 通用阀门压力试验GB50169-92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验收规范3.3设计范围1.调蓄池进水预处理设备设计。

调蓄池工程设计研究

调蓄池工程设计研究

01
根据所选施工工艺,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明确各 施工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技术参数。
02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或基础较差的场地,需采取相应的基础加固
和补强措施,确保工程基础稳定。
调蓄池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相邻施
03
工环节的衔接顺畅,减少施工干扰和资源浪费。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调蓄池的作用
调蓄池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调节水量、削 减洪峰、提高供水可靠性、改善水质以及优化水资源配置等 。
调蓄池工程的分类与特点
调蓄池工程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调蓄池工程可以分为不 同的类型。例如,根据存储的水量,可以 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调蓄池;根据地理 位置,可以分为地上和地下调蓄池;根据 使用目的,可以分为灌溉、供水、防洪等 不同类型的调蓄池。
参数优化
通过调整结构设计参数,如形状、尺寸、材料等 ,寻求最优设计方案。
多方案比选
提出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和综合分析,选择 最优方案。
03
调蓄池工程的材料选择
材料的性能要求与选择原则
耐腐蚀性
抗压性
调蓄池中的水可能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因此 材料应具有耐腐蚀性,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调蓄池需要承受大量的水压力,因此材料应 具有足够的抗压性能。
塑料
03
塑料具有轻便、易加工、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在高温、紫外线
等环境下容易Hale Waihona Puke 化。材料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材料进场检验
对进场的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进行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竣工验收
在工程竣工后进行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雨水利用系统的雨水调蓄池和储蓄池容积计算方法

雨水利用系统的雨水调蓄池和储蓄池容积计算方法

雨水调蓄池和储蓄池均是雨水利用系统中的重要设施。

都具有一定的滞留雨水和消减流量作用,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雨水调蓄池侧重洪峰调节,雨水储蓄池侧重储蓄利用。

构筑物设置上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设有出口设施。

雨水调蓄池主要根据降雨流量过程作为计算参数进行确定,雨水储蓄池主要根据降雨量或需水量进行确定。

本文首先针对雨水调蓄池和雨水储蓄池进行分析界定,其次分别对雨水调蓄池和储蓄池的容积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此为雨水利用提供参考。

一、雨水调蓄池和储蓄池的区别雨水调蓄池和储蓄池均是雨水利用系统中的重要设施,都具有一定的滞留雨水和消减流量作用,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1)雨水调蓄池:侧重雨水调节,是暂时存蓄雨水径流的设施,主要用于消减洪峰流量,延迟洪峰形成时间。

一般设置排水口,可单独与雨水管相连接,也可与市政排水管道相连,其排至下游的出口峰值流量通常远小于入流峰值流量,渗透和蒸发作用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2)雨水储蓄池:侧重雨水储存,一般用于小区域集流面或者由于水质原因不允许出流排放的地区,作用是收纳来自汇水区的地面径流,对其加以循环利用,一般不将其排放。

对于蓄存的雨水,若是露天储蓄,则须考虑渗透和蒸发损耗。

总之,雨水调蓄池和雨水储蓄池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设有出口设施和可排放。

二、雨水调蓄池容积设计计算2.1国外计算方法目前,雨水利用在国外发达国家较为成熟,通常采用的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方法有美国、英国、日本。

(1)美国调蓄池容积的计算方法。

美国调蓄池容积的初步估计采用三角形过程线法。

式中,V,为估算的调蓄池容积,Q为入流峰值流速,Q为出流峰值流速,T为入流历时。

(2)英国调蓄池容积的计算方法。

英国调蓄池容积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假定洪峰流量调蓄池在每场降雨前排空,那么每次的蓄水容积为:式中,S为蓄水容积,V为总的入流量,Vo为总的出流量。

(3)日本调蓄池容积的计算方法。

日本主要依靠模拟试验,确定合理的调蓄池容量。

式中,V为必要调节容量,m³r为降雨强度曲线上任意降雨历时,t对应的降雨强度,mm/h,r为调节池出流过流能力值对应的降雨强度,mm/h,ti为任意的降雨历时,s,f为开发后的径流系数,A为流域面积,hm²。

雨水调节池施工设计方案

雨水调节池施工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罐区雨水调节池。

工程场地地质、平整场地工程已结束,现场交通条件整体较好,充分利用已有道路,可满足施工机械及材料运输。

本工程共含2个钢筋混凝土雨水调节池,尺寸均为13m长×13m宽,高度5.6m;平衡层尺寸为15m长×15m宽,为2m厚C15混凝土;池底厚600mm、池壁厚500mm、顶板厚120mm,均为C25(抗渗等级S6级)钢筋混凝土结构。

工程基底设计标高为-2m,处在欠固结土层。

土方实际开挖深度是7.6m,超过规范规定5米标准,属深基坑开挖。

本工程施工现场北侧毗邻10万方原油储罐安装现场,南侧有场区消防道路,塌方隐患较严重,不宜采用自然放坡。

土方施工前应设置护桩。

二、编制依据依据目前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降低噪声、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具体要求,以及中石化管道公司制定的现行工程施工等有关配套文件,结合本公司的人员、机具、设备等资料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编制,主要依据如下:1.天津中转油库库区及配套工程—罐区雨水调节池设计图纸。

2.《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3.《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4.《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办法》(JGJ59-88)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7)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GB50194-93)1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11.《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1)1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三、工程总目标1、宗旨:在本工程施工中我公司将自始至终以优质、高效、安全、文明的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浅谈雨水调蓄池设计

浅谈雨水调蓄池设计
城市建筑 I 规划・ 设计 l U R B A N I S M A N D AR C H I T E C T U R E I P L A N N I N G・ DE S I GN
浅谈雨水调蓄池设计
■ 易 玲
【 摘 要】 本文 以烟 台经济开发区蓝色生态科技 园雨水 系统
顷, 径流系数取0 . 5 , 则1 # 调 蓄池 调 蓄 雨 水 设计 流 量 :
Q = O . 5 ×3 9 7 . 6 7 ×4 8 . 8 5 = 9 7 1 3 . 1 O L / s = 5 8 2 . 8 O m 3 / m i n
园 区 陆上 水 面 蒸 发量 1 2 0 0 m m ,水 体 下 渗 速 度 为 1 . 5 m / 公顷 ・ 天 ,汇 水面 积4 8 . 8 5 公 顷 , 水 域 面 积 1 . 4 7 公 顷 ,则 年 损耗 水 量 : V 损= 1 . 4 7 ×1 0 0 0 0 ×1 2 0 0 ÷1 0 0 0 + 1 . 4 7 ×1 . 5×
2 . 年 平 均 损 耗 量 调 蓄 池 雨 水 损 耗 主 要包 括 两 部 分 : 水 体 水 面 蒸
烟 台 经 济 开 发 区蓝 色 生态 科 技 园 位 于 烟 台 市 西
发及水体 地下水 渗透 ,年损耗 水量 : V损= V蒸发+ V渗透= 水域面积 ×水体水面蒸发
量+ 水 域面 积 ×地 下 水平 均 目渗 透 率 ×3 6 5
= 1 6 41 1 8 . 6 8( m ; Q为烟 台 市暴 雨强 度 ( L / s・ 公 顷) 。 1 # 调 蓄池 汇 水 面 积 4 8 . 8 5 公顷, 园 区 排 涝 标 准 为 2 0 年 一遇 2 4 h设计 ,暴 雨 1 天排 干 。对 应 烟 台 市 暴

关于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调蓄设施设计的探讨

关于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调蓄设施设计的探讨

关于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调蓄设施设计的探讨摘要:雨水调蓄设施是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在控制市政道路面源污染的同时,削减市政道路排水系统雨水管道峰值流量,保证城市水生态环境稳定。

因此,本文以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调蓄设施为入手点,阐述了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调蓄设施概念,剖析了雨水调蓄设施作用。

并结合具体工程,对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调蓄设施的设计流程及要点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雨水调蓄设施前言市政道路排水系统需要承担内涝防治、雨水源头控制等责任,其可以为城市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而雨水调蓄设施是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功能发挥的关键,其可以通过排水管网排水能力计算,强化雨水渗入地下水系,减轻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内其他排水设施负担及市政道路外排洪峰流量。

基于此,对市政道路排水系统雨水调蓄设施的设计方案进行适当分析非常必要。

一、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调蓄设施概述雨水调蓄设施又可称之为雨水调蓄池,其在海绵城市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

通过在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合理利用雨水调蓄设施,可以将处于高峰流量的雨水径流收集在调蓄池内,随后在雨水径流最大流量下降时,从雨水调蓄池内将雨水排出[1]。

雨水调蓄设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初期雨水污染受纳水体,提高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利用率。

二、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调蓄设施的作用1、防涝减灾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突发暴雨等气象问题,会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较大压力,进而出现地表积水问题[2]。

而雨水调蓄设施的应用,可以在高峰流量时,将雨水径流收集在调蓄池内,具有较大突出的防涝减灾效果。

2、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硬化路面不断增多,一旦出现暴雨,就会对区域内民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而雨水调蓄设施的应用,可以及时将区域内多余雨水清除,保证区域经济稳定发展[3]。

三、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调蓄设施的设计方案1、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调蓄设施设计项目概述某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调蓄设施设计项目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现状道路为城市区域内主干路,全长为650m,红线宽度为38.0m,纵坡、横坡分别为0.25%、1.2%。

雨水蓄水池设计

雨水蓄水池设计

雨水蓄水池设计雨水蓄水池设计【篇一:雨水收集2014技术要求】雨水回收系统的说明一.概况1新建雨水池位于isg工厂东南侧,现有树木位置。

配提升泵,用于雨水利用。

配排污泵,用于污物排弃.原100立方米水池现800立方米水池2雨水首先进原有雨水回用水池(100立方米),再进800立方米水池,满后沿现有积水坑沿沟渠排走。

项目区域内的雨水经过管网汇总至y56---y57管网后,在雨水进入提升泵坑之前,由初期雨水分流井把雨水引入雨水调蓄池(800m3),调蓄池水满以后,雨水溢流到提升泵坑,由提升泵提升至排水明沟排出。

具体流程如下,3 收集雨水接绿化中水管网,浇水使用。

4 原植物恢复,不影响工厂绿化,植被。

二.方案(一).雨水处理回用系统1.雨水处理回用工艺流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流程(含原设备)雨水经雨水收集管网汇集至南侧排水管,雨水进入原100立方蓄水池以及新建的800立方(地埋式水池尺寸为23m*17.8m*2.4m,地埋深度约2.8米)蓄水池,当两雨水蓄水池满水时,多余的雨水量进行弃流。

蓄水池中的雨水按照用水需求、经雨水处理站之后,蓄水池回用泵管道接现有中水浇灌管网,以及预留阀门,以供回用,蓄水池污水水泵管道接现排水沟渠,以便排污。

三.雨水处理回用系统由雨水分流井,蓄水池,水泵设备,配套管路组成.在水池前端设置初雨分流井,经弃流后,雨水进入雨水收集水池,后经水泵提升后送入厂区绿化系统和景观水体,作为绿化和景观的补充水源。

弃流雨水排入污水管道或下游雨水管道。

雨水初期弃流,采用溢流堰式初期雨水分流井, 雨水初期弃流井穿墙预埋管使用刚性防水套管。

初雨分流井为现浇混凝土井,做法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515第33页标准图。

800立方蓄水池,用于收集雨水的储存装置,采用成品组合装配式pp 方块,聚丙烯塑料模块相组合,形成一个地下水池,包裹防渗不透水的土工布,作成贮水型水池。

水池上方恢复为绿地,回植树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 闭式 调蓄池多用 于地 面用地紧张 、对水质要求较 高的地方 , 但 是 施 工 难 度 较 大 ,费用 较 高 。
3 调 蓄池容 积 计算
如何合 理地确定雨水调 蓄池的容积是一个 十分重要和复 杂 的问题 ,除了考虑调蓄 目的外 ,还需要根据水 量平衡和投资 效益等 综合考虑分析 。计算 方法有经验公式法 和基于排水 系 统 模 型 的频率 分 析法 ,本 例调 蓄池 容 积是 依 据 GB 50014— 2006(2016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 范》中的公 式计算得来 :
浅谈 雨 水 调 蓄 池 的设 计 方 法
高 丽君
邯郸 市规 划设计 院
摘 要 :邯郸 市某公 园 内雨水调 蓄池 的主要 作 用是截流储存 该服 务 区的初 期雨水 ,以减 少泵站的 雨天排 河水 量和排 河 负 荷。论文详细介绍 了调蓄池容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调蓄 池池体 、池底和进 出水 系统的设计 方法。
常见的雨水调蓄池有 钢筋混凝土调蓄池 ,砖 、石砌筑调 蓄 池 及塑料 蓄水模块 拼装式 调蓄池 。规范 中明确规 定 :需要控 制 面源污染 、削减排水管道峰值 流量防治地面积水 、提高雨水 利 用程度 时 ,宜设置 雨水调 蓄池 。调 蓄池不适 用于无 雨水 回 用需求和径流污染严重的地区 。
2.1 地上 敞 开式调 蓄 池 地上 敞开式 调蓄池属 于一种地 表水体 ,具有调蓄容积 大 ,
费用低等优点,但 占地面积大,蒸发量也较大。一般地表式调 蓄池体应结 合周 围的景观设计 和小区 的整体规划 以及现场条 件进行 综合设 计 ,将建筑 、园林 、水景及 雨水 的调蓄利用 通过 独 到的审美 和技 。地 上 敞开式 调 蓄池一 般不 具备 防冻 和减 少蒸 发 的功 能 ,因此在结构选择 、设计 和维 护中应注意采取有效 的防渗漏 措施 。一旦调 蓄池出现渗漏 ,尤其是较大 型的调蓄池 ,修 复将 是 非 常 困难和 昂贵 的工 作 。在 拟建 区域 内有 池塘 、洼地 、湖 泊 、河道等天然水体时应优先考虑利用它们来调 蓄雨水 。 2.2 地 上封 闭式调 蓄池
V=IODFOfl 式 中: 调蓄池有效容积 m );
调蓄量 ram),按 降雨量计 ,取 8ram; 卜 汇水面积 (hm );
径 流 系 数 ,取 0.75; 安全系数 ,可取 1.1~1.5,取 1.5。 经计算 ,雨水 调蓄池容积 为 3万立方米 ,调 蓄池净尺 寸初 步定 为60mxl 13mX5.5m,占地面积约 7000m 。
4 雨 水调 蓄池 设计 方 法及应 用 本 文 以邯 郸市某 公 园雨 水调 蓄池为例 ,就 调蓄池设 计 中
的几 点 总 结 如 下 。
4.1 雨水调 蓄池 的位 置 雨水 调蓄池 的位置 ,应 根据管 网布置 、排 水体 制 、调 蓄 目
的 、溢 流管 下 游水 位 高 程 以及 周 围环 境等 因素综 合 考虑 确 定 。调 蓄池建 议设置 在雨水 干管 (渠 )或有 大流量交 汇处 ,或 靠近用水量 较大的地方 ,尽量使整个 系统 布局合理 ,减少管渠 的工程 量 。可 以是单 体建筑 单独设 置 ,也可 以建 筑群或 区域 集 中设 置 。设 计 地 表 调 蓄 池 时 应 尽 量 利 用 天 然 洼 地 或 池 塘 , 减少土方及 对原 地貌 的破坏 ,并与景观设计 结合 考虑 。
雨水调 蓄池 是一种雨水收集设施 ,由于 占地面积较大 ,通 常建 于城 市广 场 、大 型绿 地 、公 园及停 车 场等公 共 区域 的下 方 ,其 主要作用就是把 雨水 径流 的高峰流量 暂时存起来 ,即调 节和存储 ,并具有一定 的沉 淀功能 。总之 ,雨水调蓄 池既能规 避 雨水洪峰 流量 ,提高雨水 的利用程度 ,又能避免初期雨 水对 承受水 体的污染 ,还能对城镇的排水调度起 到一定积极作用 。 2 调 蓄池 分类
关 键 词 :雨 水调 蓄 池 ;设 计 方 法
1 前 言 近些年来 ,我 国诸 多城市 相继发 生不 同程 度 的城市 内涝
灾 害 ,这不仅 影响 了人 民群众 的正常生活秩序 ,也造成 了严重 的生命财 产损失 。随着 我国城镇化 的快 速发展 ,雨水 径流量 明显增 大 ,因此将 高峰雨水径流量 暂时储存在雨水调 蓄池 中 , 待 雨水流量 减小后 再将储存 的雨水 排 出 ,从而 起到 消减洪峰 流量 、减小下游 的雨水管径 、提高城市 的排水标 准及减少 内涝 灾害的作用 。
本 例 中由于该 区域地 势高差 大 ,道路雨 水系统 集流 时间 较 短 ,每 逢暴 雨降 临时雨水 在很短时 间就 汇集 至铁 西大街 ,下 游 雨水 沟道输水 能力很 难满足排 水需求 ,造 成该路 段积水严 重 ,直接威胁 到相邻 两座立 交桥 的交通安全 。考虑 到积水路 段北侧 紧邻一大 型绿 地公 园 ,因地制宜 ,将 雨水调蓄池设在公 园的东南角 ,为不影响景观且尽 量缩小 占地 ,选用地下封 闭式
地 上封闭式调 蓄池常用于单体建筑 的屋面雨水集蓄 利用 系统 ,一般 采用玻璃钢 、金属或塑料 材质。地上封闭式调 蓄池 具 有安装 简便 、施工 难度小 、维 护管理 方便等优 点 ,缺点是不 具 备 防冻 功效 、季节性 较强 、水质 不易 保 障且需 要 占用地 面 空 间 。
2.3 地 下封 闭式调 蓄池 地 下封 闭式调 蓄池一般 采用钢 筋混凝 土或砖 石结构 ,其
优 点 主要有 占地 少 、便 于雨 水 的重力 收集 、避免 阳光 直接 照 射 、可保持较 低水温 和 良好 的水质 、藻类 不易生长 、防止蚊蝇 滋 生 以及使 用 比较安全 。 由于调 蓄池为封 闭形式 ,因此具有 防 冻 、防 蒸 发 功 效 ,可 常 年 或 季 节 性 蓄 水 ,适 应 性 较 强 。 地 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