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

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
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

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

——在解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

【作者】潘知常

【作者简介】潘知常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90年代中国文艺研究

关于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对象的平面性、主体的零散化、时间的断裂感,这些都是学者们时常提及的,但我的理解有所不同。

对象的平面性

首先来看平面性。自从柏拉图创造了一个理念世界之后,整个西方就在本体与现象的二元对立中运思,现象与本质、表层与深层、非真实与真实、能指与所指……是人们时常提起的话题,也正是抽象性思维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规律井然的世界。一切现象都在逻辑之内,都是有原因的,找不到原因的就是违反逻辑的、偶然的。迄至牛顿所确定的绝对的时间与空间观念,以及能没有重量、能与质相互独立的理论,则为世界确立了一种虚假的稳定感。它折射出一种西方古典的传统的“人格化”倾向,不把世界的面目塑造得与人类自身相近,就不会得到安慰,也很难找到自己的家园。但现代科学的问世,尤其是爱因斯坦的时间渗透于空间之中的相对的时间空间观念,以及在一定的运动条件下,质可以直接等同于能,能也可以直接等同于质的质能互换理论,破环了传统的世界的稳定感。一切都毫无永恒可言。世界不一定只由必然构成,也可以由偶然构成。秩序与无序成为这个世界的真实图景。这或许正是当代的“物化”倾向使然。“对于爱因斯坦的信徒来说,已经不可能再说什么东西必然是什么样,只能说在时空关系中什么东西可能是什么样。除了光速以外,宇宙中没有什么稳定可言,在爱因斯坦之后,我们可以肯定的唯一的东西是:没有什么是肯定的——除非在一个特定的条件和时间环境之内。”(《美国文学思想背景》第57页,普伦提斯-霍尔出版公司1974年版)于是,人凭借着自己的勇敢走出了古典的世界,也走出了用绝对精神、万有引力和理性编织的伊甸乐园。那个炼就一身硬骨的尼采曾无比困惑地发问:“当我们把地球移离太阳照耀的距离之外时又该怎么办?它现在移往何方?我们又将移往何方?要远离整个太阳系吗?难道我们不是在朝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赶吗?当我们通过无际的天空时不会迷失吗?”(尼采《快乐的科学》第139页,和平出版社1986年版)M·艾思林说:“这种态度的突出特点是这样一种感觉:以往时代的那些稳定因素和不可动摇的基本观念被一扫而空,它们在经受检验之后显得苍白乏力,它们失去了往日的声誉,被看作是廉价的和孩子气的幻想。宗教信仰的衰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被对进步、国家主义和各种各样的极权思想的笃信所掩盖。而战争则使这一切分崩离析。”(《荒诞派戏剧》第4-5页,美国双日出版公司1969年版)

再看现实,情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人类的进化速度比史前时代快10万倍。过去是一生都感不到变化,现在是连想象力都跟不上。有个未来学学者曾经打比方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社会总产量翻1番的情况要发生5次,到了老年,产品将是出生时的32倍。这种新旧比率的冲突会给人以很大的冲击。施太格缪勒认为:“正如形而上学和信仰对现代人来说已不再是某种不言而喻的事情一样,世界本身对于现代人来说也失去了本身自明的性质。对世界的神秘和可疑性的意识,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强烈,这样盛行。”(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第25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在建立于稀缺价值经济学基础上的工业化前的温饱社会里,辛勤制造的产品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因此“财富”、“价值”内驻于货物与财产之中,代表了比个人更理想、更持久的价值。现在人是主宰了,物成了可消费的对象,使用价值普遍代替了占有价值,“用过即扔”成为时髦。人与物的关系越来越带有临时的性质,与某物保持相对长久的联系的传统业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

一个短期内同一连串的物保持联系。永久性是理想与完美的体现,而非永久性则是对于理想与完美的放弃。瞬时、组合、用过即扔之类的物,诸如:方便食品、快餐、报刊文摘、贺卡、名片、广告……应运而生,正是人们对完美与理想缺乏必要的耐心的标志。

人与物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延续感、断裂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们不再喜欢浸泡在温情脉脉的历史、阅历中而是不断进入新的历史、阅历,不再珍惜天长地久的友谊而是习惯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临时关系。人与人之间从纵向联系变为横向联系,从血缘到业缘最后到际缘,交际的面越来越广,交际的深度却越来越浅,背景、履历、门第、血统、底细、历史都不再重要。到处是一次性的合作,一种平面交际成为时髦。不要质的深度,只要量的广度,大量、频繁又只及一点,不及其余,迅速建立联系又迅速摆脱联系,只见过几次面就算是老朋友,随之而来的是“聊天”取代了“谈心”,逢年过节在贺卡上说几名彬彬有礼但又无关痛痒的话,灵魂、个性、魅力的交往被谈吐、礼节、时装所取代。

这样,在人类的文化意识层面,就出现了从立体向平面的一种历史性转移。传统的逻辑前提——现象后面有本质、表层后面有深层、真实后面有非真实、能指后面有所指——被粉碎了;包括语言符号在内的整个世界都成为平面性的文本;“影像”(又称“类象”、“形象”)取代了现实,成为当代世界的徽章。现实被非现实化了,世界被影像化了,生命活动从物质性蜕变为符号性并建立起一种互渗的关系,作为主体的人格被依附在作为客体的对象身上。历史意识不复存在,主体意识不复存在,距离感不复存在。过去追求变化中的不变者、流动中的恒定者、万物中的归一者、差异中的统一者,追求认识的明晰性、意义的清晰性、价值的终极性、真理的永恒性,追求“元叙事”、“元话语”、“堂皇叙事”以及“百科全书式的话语世界”;现在却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明晰性到模糊性、从中心性到边缘性、从秩序性到无序性、从整体性到多维性……

一种文化的诞生,总是因为一种生存方式的先它而诞生,一种文化的衰亡,也是因为一种生存方式的先它而衰亡。因此,对于当代文化,我们也很难简单论定。在我看来,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是借对于传统的垂直结构的社会的突破才得以完成的,当代文化因此也是借对于传统的垂直结构的文化的突破才得以完成的。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人们无需在集体的认同中确证自身了,这无疑有助于个体的诞生;人们无需在传统文化的束缚中生存了,这无疑也有助于新文化的诞生。但为人们始料未及的是,它又使人们生活在一种平面结构的社会之中。在垂直结构的文化的认同中才能确证自身固然令人苦恼,但无从确证自身却更令人苦恼;过去那种固定的全面的文化有时会束缚人,但现在这种瞬间的片面的文化则会使人变得轻率。原因何在?一方面,犹如市场经济使商品的消费价值从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分离出来,市场经济也使文化从内容中分离出来;另一方面,犹如市场经济使传统的集体生活转变为公共生活,使个人转化为大众,市场经济也使文化从积极参与转变为被动接受。这样一来,文化就不再是人们对生活的解释,而是大众的梦幻,是大众的集体经验的编码或投射。现代人出乎意外地被抛掷在他所编织的社会梦幻之中,反把现实当成“虚假”,难免也使人在其中越来越感到孤独、陌生,反过来要寻求庇护和归属。《圣经·旧约·出埃及记》载: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走出了埃及,而当摩西上山去领受上帝的戒命时,人们却违背了他的教导,作了一个金牛犊当作偶像去加以顶礼膜拜。当代文化追求的正是这类金牛犊。它意味着某种普泛化了的集体仿同和闲暇追逐,是精神的松懈而不是精神的执著,它以其被动接受了懒惰的本质。因此,在当代文化中,这种对于平面的追求,多半不是借此得到什么,而是借此忘掉什么。它尽管在形式上逐新猎奇,但在实际上却与真正的创新无缘。它宣扬经过组装、供人消费的时尚与时髦,但时尚与时髦偏偏导致不满(得到会不满,得不到也会不满);它塑造出大量总是在模仿各种个性的偶像,但偏偏实际又只是最无个性的假人。人们成为没有记忆、没有深度、没有历史的平面人,犹如丧家之犬游离于都市荒原的每个可能的横切面,又犹如一个蒙太奇式的欲望分子,不断在拆解、组合、重叠、分离,极尽各种可能并行不悖地互动。可怕的非

人性的物化世界与轻佻的无聊的游戏场所,这就是当代文化的一体两面。

就美和艺术而言,也是如此。传统的审美对象是建立在深度模式的逻辑前提之上的,因此才形成了超越于现实功利的审美对象,但是现在深度模式基础上的逻辑前提却不复存在。精神的运动既然不再垂直进行,而只是向平面进行,因此深度、高潮、空间被夷平了,人为的开头、中间、结尾,前景、中景和背景混同起来,对称、平衡不复存在了,现象与本质、表层与深层、真实与非真实、能指与所指、中心与边缘也不复存在了,消极空间取代了积极空间,这是对人性和审美的更大开拓,也是对因果、逻辑、必然性、合理性、秩序……的突破;时间被夷平了,连续性变为非连续性,过去和现在已经消失,一切都是现在,历史事件成了照片、文件、档案,历时性变成共时性,确定性、永恒性、意义性也统统不复存在了;主体被夷平了,人的中心地位、人的为万物立法的特权消失了,主体被“耗尽”了,人被零碎化、空心化,“应该”这个概念被义无返顾地抛弃了;价值被夷平了,成功的复制使“真品”与“摹本”的区别丧失了意义,“类像”成为一切艺术的徽章,过去误以为现象背后有深度,就象是古希腊的魔盒,外表再丑,里面却会有价值连城的珍宝,重要的是找到一套理论解码的方法。现在发现,“本源”根本就不存在,一切都在平面上,而且,这里的平面不是指现代主义所重新征服了的那种画面,而是指一种深度的消失——不仅是视觉的深度,更重要的是诠释深度的消失。其特点是全称否定,即对所有的中心、意义的否定,在无中心的碎片化世界中逍遥游戏。没有深度,没有真理,没有历史,没有主体,同一性、中心性、整体性统统消解了,伟大与平凡、重要与琐碎的区分毫无意义。现实的不完整性成为必然的,上帝已死,真正的作者已经不复存在,谁也不知道真正的情节了。而且,古代的美和艺术是英雄主义的,近代的美和艺术是非英雄主义的,但我们不难从中看到造成非英雄的英雄们,现在则是根本找不到英雄的时代。不再是所谓焦虑而是某种“亢奋和沮丧交替的不预示任何深度的强烈经验”。说来滑稽,传统的崇高触及的是我们的作为极限的精神,而现在的崇高触及的仅是我们的身体。

毫无疑问,这种美和艺术的出现是对传统审美的一种反抗,因为世界并不是象传统的美和艺术那样的精心安排,它给我们的,正是我们每天都在默默忍受的生活本身。这个世界本身就是混乱、晦涩和不可理解的。世界的残忍、粗暴每天都展现在我们面前。意识这一点,会造成一种令人痛苦的混乱,但这是人类精神向前推进时所必不可少的代价。当代的美和艺术正是着眼于此。例如,西方绘画的深度空间意味着人类精神的转向,意味着人类对于地球的征服,而现在的平面化,则预示着人类脱离外在世界。随意处理手中的审美对象,意味着它们已经不再代表外在对象,这种审美对象,是为了弥补外在世界的惊人外化,是一种粗暴的反抗,提供了一个没有被人类的主观意志梳理过的陌生世界。然而,这毕竟是一种以传统的美和艺术为参照系的美和艺术,一旦脱离了这一背景,我们就难免面临一个非人本主义的“美学稗史”的时代。一切对象都有了审美性,或者说一切对象的文本性都得到了承认。审美活动不再是一种认识过程,而是成为一种情绪宣泄的仪式,在这方面摇滚乐演出的场面是最为典型的,与听音乐会形成鲜明对照;武侠小说则是现代人的神话,它用虚拟的语气讲述内心的秘密:梦想与渴望。美和艺术成了一副无底的棋盘,从现实能指——直接意指——间接意指,次生的关系取代了原生的关系。人们开始用一种特殊的“看的方式”去审视美和艺术,传统的美和艺术的“无目的之目的性”转向了“有目的(消费)之无目的性”。沃霍尔说:“流行艺术就是爱物”,堪称至理名言。娱乐感已经侵入美和艺术,它所着重展现的既不是社会的集体空间,也不是私人的隐秘空间,而是一个没有任何深度的公共空间,犹如游戏机上的事件。集体公共空间的消失是一个去政治化、去历史化、去社会化的过程,社会成为只有新闻没有历史的社会,历史不再是充满意义的实体,而是报刊文摘、通俗电视剧的媒介。这样,就必然走向复制与拼贴。而复制和拼贴,并不如时下某些美学家所贬低的那样。所谓复制,其根本特征不仅在于它使作品的性质发生变化,而且在于为观众提供了一条新的接触

渠道,即用直接接触代替词语接触。在无法看到原作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侧重研究作品的内容,现在原作一般人已经可以见到了,因此它的形式受到更多的注意,也是情理之中的。所谓拼贴,则正如菲利浦·拉夫所说:“光知道如何把人们熟知的世界拆开是不够的,……真正的革新者总是力图使我们切身体验到他的创作矛盾。因此,他使用较为巧妙和复杂的手段:恰在他将世界拆开时,他又将它重新组装起来。因为,倘若采取别的方式就会驱散而不是改变我们的现实感,削弱和损害而不是卓有成效地改变我们与世界的关联感。”(转引自M·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第235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它们的缺点只是在脱离了“作品的内容”和“熟知的世界”的时候才会形成,结果,正如曾让霍克海默、阿多尔诺为之惊诧的那样:在美和艺术只是资产阶级的专利时,它尚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但当它真正走向大众,却以美和艺术成为消费品而自豪。

主体的零散化

主体的零散化来自当代人对于传统理性真理的拒绝。长期以来,人们无条件地相信了《圣经》中毒蛇的甜言蜜语,坚信只要吃了抽象性——这一智慧之果就可以得到知识,因此一直在为人类的渎神行为不断申辩,几千年来甚至从未想到这竟然是一种致人类于死命的诱惑。人类俯首于理性真理的旗帜之下,听任理性对于自己的灵魂的困扰。理性可以呼风唤雨,人类却必须屈膝服从;理性就象美杜莎的头颅,人类胆敢看上一眼,就会魂飞胆丧。而人类的最大福祉就是使自己等同于理性!逻各斯、必然性、历史规律……智慧的奥秘就在于它能够道出不变的“类”。这“类”在一切变化中保持不变,在一切矛盾中保持永恒的法则,存在于一切运动、变化、对立之后而又操纵之,凡不可思议的就是被它宣布为不存在的。

于是,理性的生活就成为人类的生活,理性的家园就成为人类的家园。苏格拉底所谓一生只追求真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实际上,他追求的只是知识。他的大义凛然、饮鸩而死,也只是追求事物的普遍定义。柏拉图的著名的洞穴比喻,说的也是这么一回事:没有理性之光的指引,人类只能在洞穴中为虚幻的阴影所迷惑。既然人类只有靠知识才能爬出洞穴,那么,是作哲学王,还是作洞穴人?他的结论明明白白:合乎理性的生活才是人类唯一值得一过的生活。西方美学家也是如此,从表面上看,他们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实际上却是在追求公认的判断,是在向知识、理性、必然性效忠。理性王国把他们牢牢地禁锢起来,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但也确实给了他们一种稳定感。康德看到了这种普遍必然判断的缺憾,但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并没有批判理性,而是进一步去为理性立法。他从未想到也不可能去追问:理性何以称霸天下?因而这种批判充其量也只是千百年来人类屈从于理性的又一例证,是人类钟爱自己的又一例证。然而,无视纷繁的意见,追求一统的真理,只涉及一般和普遍,不涉及个别和偶然,这种抽象的知识、概念的知识,毕竟只是人类从逻辑推论得来的,根本不是有助于人生的真理。因为真理和现实之间不可能完全相等,抽象与具体也不可能完全相等,一旦认定它们完全相等,无疑就会使现实与具体成为一个虚幻的存在,一个毫无意义的零。也正是因此,迄至当代,不堪忍受的人类终于发出了最后的吼声:1+1=2为什么就应该而且能够支配人类的命运?是谁赋予它以如此之大的权力?这是一个比康德更为深刻的提问。而且,拒绝抽象的理性生活,固然是一种痛苦,但象前人那样一生生活在虚伪之中,不也是一种痛苦?由是,人类走上了主体的零散化的地狱之路。

人类由此进入了一个没有“真理”的时代。尼采曾为此发出骇人听闻的悲鸣:“上帝死了!”然而,上帝又何死之有?其实他从来就没有活过。所谓“上帝死了”,无非是说一种传统的“真理”死了,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崩溃了。人们不再盲目地认“同”于一切,而是在各种类属——身份、门第、家族、职业……之类的分门别类之外去求“异”。大写的“人”、大写的“我”、大写的“主体”……统统被否定了,人不再是“主”,人类也不是“主”。因为假如人人都是“主”,到头来就还是没有“主”。物可以以类聚,人实在无法以群分。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各操文本,各领风骚,各行其是,各异其趣,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共同点,只剩下了

相异点。他们共同处于平等地位,没有了我与你,也没有我与他,剩下的是他与他。原本也不复存在了(它也是文本之一),人们共同存在于平等地位。因此当人们面对世界时,就不再是渴望从中获取一点什么,而是希望往里面放进去一点什么。对此,叶秀山打过一个妙喻:“过去-近代的‘人’有点象古代希腊阿那克萨哥拉的‘同类体’,又叫做种子。种子之所以叫做‘同类体’是因为种子尽管可以生出不同品种的东西来,但它们内部成分是一样的,种子包含了‘一切’,无论它多小,同样包有‘一切’,所以还可以分下去;而德谟克利特的思路就不同,他说事物分到了最后,种子里那些成分都给分出来,‘一切’不在‘一’里,‘一’不包含‘一切’,所以就没有得可分的,是为原子,原子每一个都不同。过去-近代的人有点象阿那克萨哥拉的‘同类体’(种子),而现在-后现代的人则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叶秀山《没有时尚的时代?》,《读书》1994年第2期第7页)确实,当代的主体正是这样的“每一个都不同”的“原子”。

另一方面,人类因此被赋予一种特定的晕眩感,一种自由的晕眩,因为参照系太多因而也就最终失去了参照系的晕眩。“很奇怪,似乎是我们得到的信息越多,我们就越难做到消息灵通。作出决策成为难事,而且我们的世界也使我们更加糊涂。心理学家称这种状况为‘信息超载’。这个巧妙的临床术语背后是‘熵定律’。发出的信息越多,我们可吸收、保留和利用的信息就越少。”(杰里米等著《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第15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这也难怪,过去是单维的,信息的接受过程是一项接着一项的,不论是口头还是文字,都是零碎的信息通过逻辑加以连接,最后形成因果关系,由此诞生了知识。而现在,恰似一个断了线的风筝,在天空自由飘荡,它面临的是一个选择的机会按照几何级数不断扩大的信息化社会,时间不是循环的,也不是直线的,而是不连续的点(使人同时接触到开头与结尾),结果人的视野越扩大,他的自我就越缩小。人类已经无须选择也不再可能进行选择了。心灵因此变得困惑不定,感觉因此变得粗糙无比,陷入一种深深的焦虑之中。当代人之所以不能细腻地欣赏古典音乐的微妙音符,却宁肯去感受摇滚的高分贝强烈节奏和声色旋律,道理在此。

这场景,就象断了线的风筝,曾经令很多学者痛不欲生,这似乎并非人类所能忍受的命运。然而,相对于往日的“真理”,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须知,“真理”本来就是一种权利话语,一旦无限夸大,就会成为束缚人的东西。在当代社会,我们看到的正是真理的一次又一次的解体。主体的零散化也正是对于这种虚伪的真理的解构。

在美和艺术方面也是如此。审美主体同样呈现为一种零散化的倾向。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宣告云:“我总是被神圣、光荣、牺牲、徒劳这些字眼弄得很难堪。我们听到过这些,有时候站在雨里几乎听不到的地方,所以只传来大声喊叫的字;也看过它们,在贴布告的人叭地一声贴在其他告示上的告示上,已经好久了,而我没有见过一件神圣的事,而光荣的事并不光荣,而牺牲就象芝加哥的屠宰场,如果除了埋葬以外别无处理肉类的办法。有许多字你不忍卒听,所以最后只有地名才具有尊严。某些数字跟某些日期也是一样,而这些再加上地名便是你能够说出而有意义的一切了。抽象的字眼如光荣、荣誉、勇气后是空虚,比起具体的乡村名字、街道数目、河流名字、部队番号以及日期,简直是一种亵读。”这实在是一种美学的时代宣言!人们最不情愿被提及的就是自己的精神匮乏,最大的匮乏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匮乏。但当代的美和艺术却以坦白承认精神匮乏开始,也以坦白地承认精神匮乏告终,这正是它的伟大,也正是它剌痛人们的所在。

杜布飞(Dubuffet)指出:“认为有美的事物和丑的事物,有人丽质天生而有人没这个权利,这种观念除了是积习——胡说八道——以外,别无其他根据——而且我要说那项积习是不正确的。……人们曾经见过我企图扫清一切别人要我们认为毫无疑问地——是高雅美丽的事物;但是他们忽略了我寻求另外一种更博大的美质以为替换的努力;这种美质触及一切事物和存在,并不排斥最低贱的——而且正因为如此,才显得更令人兴奋。……我希望人们把我的作

品当做一种投资,要把众人鄙视的价值重加安排;并且当做一项热忱赞美的作品,这一点至少不要搞错。……我确信,任何桌子对我们每个人来讲都可以是一片风景,跟整个安第斯山脉同样取材不尽。”(转引自白瑞德《非理性的人》第57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此话道出了当代审美的根本。确实,现代审美从不把人类当做传统意义上的理性动物,也不把世界看作可以整体了解的存在秩序,而是看作一个难以驾驭的怪物,人们能够做的,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荒谬、不可解释和无意义摆出来给人们看。每一件事物都值得怀疑,都是一个难题,因此也都值得重新审视。例如为了追求破除空洞抽象的观念后给人的快感,人们往往有意使用一些破旧材料,这比起罗丹是显得贫乏,但也正是因此,就把我们带回到真实的无比匮乏的生活世界,逼着你承认它的存在。

因此,主体的零散化并不表示一种审美的虚无主义,它默许杂乱因素的存在,破除一切空洞抽象,发掘一个人的精神匮乏,哪怕暴露出来的是卑微贫乏,哪怕最后自己只剩下虚无,但假如因此自己会显得稍微真实一些的话,假如因此打击了由来已久的审美传统,便已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让我们注视被遗弃的世界本身,反而就可以更完整、更不虚伪地赞美世界。总之,在对抗传统审美活动的意义上,反传统审美的活动,也就具备了审美意义。

时间的断裂感

这里的“时间”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所谓时间,并没有一个普遍的标准,在原始社会,它只是一种“永恒的循环”。至于我们现在看到的有开始、有结束,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线性时间,这是近代西方的一种创造。它把原来属于上帝的财富,转变为每一个人的财富。不过,又是凌驾于个体之上的财富,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康德则通过将古代的空间和近代的时间联系起来,为近代的时间观奠定了基础。黑格尔更是推波助澜。由此,人类学会了从特定的时间的角度来重新组织现实世界。在此基础上,偶然与必然、规律性、现象与本质、决定论、进化论、辩证法、整体性、人道主义、本质主义……都出来了。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的胜利,这种时间观又成为一种权利。从此,一切都要在这个框架中展开了。

没有一种改变象时间的改变那样激烈而彻底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同样,也没有一种改变象时间的改变那样激烈而彻底地影响了人类的美和艺术。比如,是什么东西促成了近代美学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诞生呢?正是时间。现实主义意味着与时间的一种关系。从此,作品中的人物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了。人物有了历史感(有了不断发展的“性格”)。现实主义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只有在一种线性时间的过程中,现实环境以及活动于环境中的人物才是固定而客观的,作为作家才可以站在外面细致地描写这种“现实”(现实由此也有了真与假)。引人瞩目的是,迄至当代,这种时间观发生了根本的断裂。不再井然有序,不再有开始和结束,也不再有过去、现在、将来的线性划分。原因很清楚,人们在高速旋转的当代社会中已经根本无法感受到那种匀速、固定、不变的时间了。以汽车、飞机给予人类的感受为例,汽车、飞机的出现,就机器而言,意味着对地平空间的征服;就人而言,也意味着过去很少有人体验过的一种对空间的感受——景色的连续和重迭,象是倏忽闪现的浮光掠影。而且,由于视差,也象是一种相对运动的逾常的感觉(附近的白杨看起来比田野对面的教堂塔尖运动得要快)。因此,汽车、飞机上的景象迥然不同于马背上的景象。它在同一时间里压缩了众多的母题,以至于根本没有什么时间去详述任何一件事情。不妨看看未来主义的感受。

本世纪初,未来主义最早举起的正是结构传统时间的大旗。在汽车、飞机身上,他们发现,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在昨天死了”,人类开始为自己创造了一种“无所不在的速度”、一种全新的时间。它不再是那种匀速的从A到B的运动,而是一种“四维时空”的运动,一种“速度的新宗教”,这是一种新的美——“速度的美”。马里内蒂曾经以一种狂热的心态体验过汽车的速度之美。他开着汽车横冲直撞,狂奔不已,直到翻到路边的臭水沟里,“啊!母亲般的水沟,几乎装满了污水!美妙的工厂排污沟!我饥渴地吞咽着你营养丰富的污泥,回忆起我的苏丹护士那黑色的神圣胸脯……当我从翻了个的汽车里爬出来——衣衫褴褛、污秽不

堪、臭气冲天——我的心里充满了火红的钢铁般的快乐!”(《现代艺术理论》第285页,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这种对于稳定的虚无使他们获得一种解放:“我们宣布,世界的壮丽由于一种新的美而得到丰富,这就是速度的美。一辆有象吐着爆炸性毒气的巨龙似的管子的赛车……一辆象爆炸一般向前飞驰的赛车比萨莫色雷斯的胜利更美。”(《未来主义的基础和宣言》)原来,绝对和稳定的空间观念只是人类一种用来掩饰自身对于偶然的世界的恐惧的一种虚假的信仰。从荷马时代沿袭下来的语法中的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在新时代的速度中被混淆在一起了。于是,变化的观念取代了稳定的观念。速度所告诉人类的不再是朝向目的的运动,而是过程本身。“一切事物都在运动,都在奔跑,都在变化”。同时性的观念的觉醒带给人们一种对于传统的虚无。

而新的时间观的建立,作为一种观念,在我看来,是与空间有关的。柏格森发现:传统的时间观念的奥秘就在于通过空间来理解时间。空间被人为地稳定下来,凝固下来,而在对于缓慢的空间变化的体验中人们才建立起了时间观念。现在空间被消解掉了(参见“对象的平面感”),原来它根本不是时间的对应者,时间又怎样存在?只能以“绵延”的形式存在,即消解掉时间的空间化状态,固守时间的自身特性——心理真实。有限无限、绝对相对、过去未来、主体客体、东西南北、上下左右……都被“心理的张力”融为一体。于是就用意识流去冲击传统的束缚。“要知道,对于当代人来讲,头脑接受无数的各种印象——普通的印象,奇幻的印象,转瞬即逝的印象,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印象从四面八方袭来,犹如由无数微粒构成的大雨倾盆而降……”(《英国作家论文学》第435页,三联书店1985年版)。时间和空间所造成的界限变得模糊了,被拧成一根直线。时间不再是人类存在过程中的媒介,不再是时空制约着人们,而是人们体验着时空,引导着时空。或者说,现在是把时间和空间放在经验之中来理解。海德格尔对于时间的看法就是如此,弗洛伊德也如此,他认为,在无意识中没有时间感。过去所谓心理距离的暂停就意味着时间的暂停,而成熟的意义就是具备了调节这种必备的距离的能力,以便人们去分辨何谓现在、过去,但现在就是要打破这种调节能力。现代的“纯粹时间”已不是时间,而是瞬间的感觉,也就是说,是空间。现代人终于认识到:真正的时间是比钟表上的时间更为深刻的东西。“暂时”是现代人的宿命,而“永恒”则是传统人的象征。废除钟表并不是为了达到永恒,而是勇敢地承受在时间背后的那个真实存在的冷酷的现实。

而从美学的角度看,这种时间的断裂也给现代人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审美经验。有学者自陈云:当他第一次看到当代英国著名雕塑家摩尔的巨大人体雕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何要建造这样巨大的象形人体而省略了一切细节雕饰,更不明白他为何总是要在实体中挖出空间。后来偶尔坐小轿车经过一座类似的现代雕塑,突然领悟到是速度改变了现代人的美术消费方式!都市的红绿灯下,高峰期的40秒内要通过102辆机动车,而自行车将会有250辆蜂拥而过。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代那些精美的人文主义雕塑,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新的高速度时代。新的时代环境向我们提供了新的文艺消费条件,在我们周围,建筑一天天走向人性化、雕塑化,而雕塑则一天天走向建筑化,大体量的错落化。巨大的形体、巨大的影像、巨大的结构和速度同步,改变了人的欣赏习惯:仿佛是在一辆高速疾驰的车上,我们看到了它大的形体和大的结构,而它的琐碎的东西却在瞬间被抹掉了。高速运动的消费者要求看到巨大的节奏,希望随着视点的迅速移动而体会对象的起伏错落变化,摩尔那些高达5米、整体感极强的变形人体才应运而生。更具代表性的是MTV,它以形形色色的拼贴起来的空间对观众“狂轰乱炸”,吸引了观众的视线,在这背后,恰恰是一种对于时间被消解之后的空白的填充,是时间消失之后对于瞬间的空间化效果的追求(参见拙作《MTV:当代人的视觉快餐》,《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显然,当代审美经验把时间空间化,把空间和结构结合了起来,它意味着所有的时间组成:过去、现在、未来都处在同时的平面的意义上。以空间的方式理解时间,与康德把时间和空间看作超于经验的存在物不同。冗长的描写、严密的结构、循规

蹈矩的历时叙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统统消失了。艺术的共时性聚合、小说的同时性手法、电影的蒙太奇、流行文化中的拼贴手法的出现因此就不是一种技巧问题,而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美学。当代文化的形式化,就是时间被解构的表现。对时间的空间处理必然导致形式化,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分裂了。形式不再依赖内容而存在,就象空间并不依赖时间而存在一样。

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pdf

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纵贯古今,汪洋恣肆,灿烂辉煌,照耀在世界文明的天空。在民族文化的沃野上,中国民俗艺术宛如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含苞怒放,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坚韧不拔的艺术追求,在人类艺术史上谱写了雄奇壮美的篇章。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在各式各样的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它不但没有凋谢飘零,反而更加艳丽芬芳,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它的奥秘和真谛。 民俗艺术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相袭成俗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也就是在民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总称,其中包括民俗音乐、歌舞、戏曲、曲艺、杂技、绘画、剪纸、雕塑、建筑以及其他各种民间工艺美术等。 民俗艺术和民间艺术是两个含义十分近似的概念,有时甚至可以通用,但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民俗艺术是民间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除了包括民俗活动中的各种艺术形式之外,还应该包括来自民间艺术家的单独而非共同的创作,并不在民间广为流传和不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作品和形式。民俗艺术和民族艺术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俗艺术必定是民族艺术,但民族艺术主要是针对其他民族而言的,所包含的内容自然要广泛得多。 在民俗美学的范畴中,衣食往行、婚丧嫁娶、信仰崇拜、节日习俗等文化现象均属于现实美,其美学的原始表达无不与其实用功利和象征性联系在一起,而民俗艺术则逐渐脱离了现实的世界,进入了纯粹的审美精神领域,其审美本质也日益显露和丰富。虽然民俗艺术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并以此作为创作素材和表现对象,但它却是对现实生活提炼加工后的产物,比现实世界更具有审美价值。 在艺术美的世界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得到了最充分、最集中、最完美的表现。 中国民俗艺术的本质特征,归根到底就在于它的审美性。如果我们从历史、文化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民俗艺术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与探讨,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这种典型而鲜明的艺术特征: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新趋向

100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新趋向 许共城(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08)06-0100-05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无论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发展还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的探索,都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新颖性,表现出对传统审美文化和美学理论的反思、重建和超越。在融入全球化审美文化新发展的同时,努力表达民族化的美学追求。 (一)审美的理论探索:从审美价值转向审美意识 20世纪8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进入当代形态在理论的探求上主要关注的是审美价值,追问审美文化的价值存在。美学大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美的本质,实际上也是审美价值问题。那场讨论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可以说是李泽厚、刘纲纪的实践论美学所得出的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概括。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础,探讨审美价值问题,把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在人的社会性的创造性的物质活动中去探求审美活动的价值,把美的本质定义为/美是自由的形式0,也就是说,美的价值在于体现人的自由本质。李泽厚认为,/自由0是审美的核心概念,实践是自由的社会物质活动,美的本质从根本上看是/自由的形式0,[1]而美感是自由价值的心理体现,是一种心灵境界,是/人类(历史总体)的积淀为个体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0,是人类精神诸要素实现了充分和谐、协调的自由境界。[2]其实,当时的美学大讨论明显地带有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印记。不过,李泽厚、刘纲纪的实践美学成了当时美学领域优秀的理论成果,取得了中国当代美学从古典哲学的思路上对审美价值探索的较高成就。当时关于美的本质与人的自由的关系的论述,成了美学理论界的最深刻的理论观点,同时也成为关于审美文化的最热门的话题,基本上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所接受,美学教科书、美学的学术前沿论题、流行的美学观念基本上接纳了这一话题。接着,李泽厚从探索人类实践的自由本质逐步地转入对人性问题的思考,他在主体性哲学体系的构建中,提出/情感本体0论,用以解释人的自由的精神境界,解释审美的基本致向。这已经明显地预示着他的美学探索思路的转变:由追问审美价值转向追问审美意识。 从20世纪末到现在,对审美文化理论探索的重点已经围绕审美意识而展开。有些学者提出了/后实践美学0论题,试图对李泽厚的美学思想进行超越。杨春时认为,以实践派美学为主流的中国当代美学还没有实现由主体性美学向主体间性美学的转型。他说:/审美是自由的存在方式,这是审美的最根本的性质。但是,我们处于现实存在之中,没有自由可言。如何实现自由,只有通过主体间性的实现,消除人与世界的对立,进入审美境界。审美是主体间性活动,既是主体间性实现的途径,也是主体间性的结果,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

如何看待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

如何看待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 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异同,缺一个可不可以? 就其内涵来说,当代审美文化恰恰只是一种“小众文化”,它的生产者、制作者恰恰不是“大众”而只是“小众”,只是在人口数量上所占比例极小的制作人、策划人、广告商和经纪人,而大众只是其推销和牟利的对象。虽然大众在市场上作为买方常常倍受逢迎、倍受奉承,但在文化上恰恰不具主动性和支配权。 如今人们所说的“大众”已不是往常所说的“工农大众”,而主要是指现代都市大众,是指那些生活在现代都市之中、或受到现代都市化进程影响的乡镇和农村的社会人口,其人多势众,但成分复杂、界限模糊、情况多变,完全不是“工农兵”等概念所能涵盖。 大众文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综合进步的结果。从大众文化的产生看,它有赖于3个基本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相对发达,这是经济条件;二是言论出版自由的保障和社会观念的普遍开放,这是政治条件;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和渠道的形成,这是技术条件。而当代和当前大众文化之所以呈现前所未有的普及浪潮及强劲的发展势头,是由于在这3个基本条件上又增加了新的因素。在经济条件上,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一体化趋势打破了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壁垒,而横向交流中首先和直接的交流是大众文化的交流。在政治条件上,社会生活日趋民主开放,社会文化信息激增,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在技术条件上,在广播电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卫星、电脑和因特网,形成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传播网络。这种信息一体化不仅是跨地域的,也是跨阶层的,百万富翁与平民、政治文化精英与寻常百姓,都收看同样的电视节目和电视转播,在电脑面前人人平等,结果是阶层特征淡化,文化朝雅俗共赏的方向发展。 大众文化是反映最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和取向,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文化。这里的“大众”兼有数量、时间和空间的3种规定性。其一是数量庞大,大众文化大量复制,消费对象或受众人数众多,与象牙塔上曲高和寡的所谓“文化精品”截然不同;其二是时间迅速,影视文化代替了印刷文化的主宰地位,大众文化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广泛传播,使过去对文化消费的“读”和“想”变成了“看”与“听”,在极短的时间内甚至几乎是同时被人们迅速认同和接受;其三是空间广阔,大众文化辐射范围宽广,冲破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等的界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雅俗共赏。而大众文化中的“文化”,无疑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即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广泛的社会文化。 大众文化是以消费为中心,以大众传媒市场流行为走向,以文化时尚为内容,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文化样式。商业性、流行性和庞杂性是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商业性。大众文化的商品性能压倒非商品性能,直接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是要市场上的大众拿钱购买和消费的。这就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即它是商业性文化。 第二,流行性。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最新文化时尚的表现。只有流行才有市场,流行性是大众文化生命力之所在。“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几年”,正是大众文化流行性的写照。 第三,庞杂性。由于大众文化在构成上的复杂性,以及产生大众文化的社会复杂性,使得大众文化先天带有自发和盲目的成分,具有庞杂性的特征。 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打破了文化阶层对文化的垄断这种文化特权现象,使文化从文化的金字塔里走出来,走向民间,走向广场,走向家庭,与亿万普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直接的关系,成为他们的日常活动,使文化(特别是狭义的文化艺术)摆脱了过去那种只依附于极少数人的寄生性,而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性。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 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1)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美学试题(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 3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32.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33.悲剧的基本特征。 34.美育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36.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的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是人与世界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存在。31.(1)审美经验的第一个阶段是呈现阶段,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 (2)审美经验的第二个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美对象的构 成活动; (3)审美经验的第三个阶段是评价阶段,指的是主 体对已经构成的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32.(1)审美意象是精神性的,存在于心理活动中, 还未呈现为形式符号,有待凝定于一定的物质实在 中; (2)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 来,赋予—定的形式符号; (3)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 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 (4)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 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在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 直接结果。 33.(1)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 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 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 验。 34.[参考答案] (1)诉诸感性。(2)潜移默化。(3)能动性。 35.(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 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 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 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36.(1)艺术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2)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操作的过程。 (3)艺术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中不可逾越的环 节。 (4)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不能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 与技巧,否则就会沦为匠艺。 美学试题(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0.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 31.简评朗吉诺斯的崇高观。 32.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33.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 34.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 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 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36.结合苏东坡谈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 出清新”,来谈审美感受的特征。 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 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2)把美育看成娱乐 与道德教育的统一。(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 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 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 和美学思想。 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2)他认为生命的 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 滞、机械化。(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 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4)这种说法不能囊 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 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 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4)这是一种从起 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小 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0分) 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 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 活。(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 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 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 就出现了矛盾。(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 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 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 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2) 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 不相容。(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 里产生的。 42.(1)区别: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 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 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 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 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②美育中的情感活 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 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 分,6分) 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 彩。(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 不已的审美意象。(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 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 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 即描述了这一过程。(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3) 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 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 起创作的冲动。(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 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 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美学试题(四)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优美?其特征有哪些? 2.美感的产生是哪些因素的因缘汇合? 3.丑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结合艺术作品,分析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美育是如何转移人的心理气 质和精神面貌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又称秀美、阴柔美、典雅美等,是人类活动中目 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作为社会实践 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现实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是人对这种和谐 关系的情感肯定。 (1)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 存关系之中。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 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 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 (3)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轻 盈、妩媚、秀雅、圆润、清新等品格。 2.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从逻辑上看,它是多种 因素因缘汇合的结果,这些因素有: (1)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 (3)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一定的审美环境。 3.丑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一种否定 性价值形象,丑的美学意义主要有: 首先,就在于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 没有丑就没有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 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 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 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就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 象。 最后,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 转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 的艺术力量。 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 起。 (3)唯物辨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关系问题。 (4)有巨大的历史感。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研习中国书画的一名学生,也许对中国的传统美学体会更多更深刻一些,兴趣也更浓。可以说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下面从以下几点试析:人生哲学,独特性,人生美艺术美,其价值。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体现在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这种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其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以电影《黄土地》为例 摘要:《黄土地》是导演陈凯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深刻、意蕴深远,是中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片,通过对这部电影的镜头、场景、画面、造型、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和“意境说”的审美思想。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价值。 关键词:审美文化黄土地天人合一意境说 诞生于 19 世纪末、崛起兴盛于 20 世纪的电影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凭着现代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以它生动逼真的视觉形象向我们展示着这个变幻多姿的世界,并在展现视觉形象的同时触动着我们的灵魂,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 自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由此拉开了中国电影史的大幕。中国电影在中国传统审美的背景和基础上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审美文化在影视创作中显示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一、“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儒家学派审美的最高境界。这种观点萌芽于西周时期的天命论。战国时期,孟子和庄子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种观点。再经过各朝各代的发展,到了宋代以后,天人合一的观点几乎为各派哲学家所接受。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在人与自然亲密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文化心理。这是人们以诗意的情怀去体悟自然的结果。自然万物是怡情悦性的对象,人们可以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中国美学正是从“天人合一”的生命情调中,即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寻求美。用生命的意识去审美,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维方式。在审美的层面上,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人即自然,自然即人。 1984年拍摄的电影《黄土地》,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同时,《黄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也称为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了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 6、剧本: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7、散文:一种体裁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是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象征型文学是寄寓意蕴,以变形描写来拟人(物)的形象,是现代派文学,来表现哲理的。 现实型文学是再现生活重视细节描写,虚构而见不出虚构,表现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本质的。 理想型文学是表现理想以夸张幻想来再造的虚构幻想的形象表现浪漫主义的反映理想。 或(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1、(高度的概括);2强性大(强烈的抒情性) 3、音乐性(停顿、平仄和押韵) 小说的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散文的基本特征:1、选材广泛,现实性很强 2、形式自由,手法多样 3、形聚,构思精湛(形散:选材五光十色,联想自由驰骋,手法多种多样,结构灵活多变;神聚:立意深远,一线串珠。)4、真人真事,事情实感。 剧本的基本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事件事件、地点高。2、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 3、人物台词要个性化口语并富有动作性。(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教养;口语化既有意境又有潜台词;动作性:人物语言要传达内在的动作心理活动;引起更多的外部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到新的层面。) 第十章{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

《关于建筑的见解》

Rar!?s 浅析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摘要:建筑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 关键词:建筑艺术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 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1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试想,一座华贵高大的楼房,如果风一吹就要倾倒,那么色彩无论怎么鲜艳,多姿多彩,住在这座楼房里的人也不会觉得它美。相反,如果实用功能处理得好,住起来很舒适,即使外形简单一般,也会给人以美的感受。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 遗忘或丢失。比如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还有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当初并不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是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 当然,建筑的实用功能性和审美功能性,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可以各有偏重。有的审美功能比重大些,甚至占主要的地位,比如纪念碑、游乐园、陵墓等;有的比重大体相等,如商店、学校、医院等;有的比重小些,如仓库、厂房、桥梁等。但即使审美比重小的建筑在建设时也离不开一定审美观念的支配,比如前面所说 的仓库、厂房、桥梁等,就要考虑合适的位置,适当的高度等,也是直线和曲线的组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具有了审美功能性。 2建筑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比如,看一座坡屋顶的房子,在室外我们只看到三个面。如在室内,我们最多也只能看到它的五个面。我们要想看到全部的面,就要移动自己,才能陆续地把所有的面看完。人们就是在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正因为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 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道理很简单,建筑物一旦建成,就不能移动,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出现房子搬家、桥梁搬家的事,而一旦搬了家,其审美效果也随之改变。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必须是置于埃及这广阔无垠的沙漠中,才有永恒的性格,如果搬到了东北大森林,很难设想,那是一种什么效果。 3建筑艺术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 说它是正面的,是因为建筑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只能为一般的,而不可能出 现什么悲剧式的,颓废式的、讽刺式的、伤感式的、漫画式的形象。就建筑形象本身而言,也分不出什么进步的或落后的,革命的或反动的。天安门过去是封建王朝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趋势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趋势 (一)审美文化走向大众化 随着信息科技的普及和高速发展,人们能接触到的世界变得更加广泛,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了解到的观念更加全面,同时也意味当代的美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他需要去迎合大众的口味,满足商业、公共等方面的需求,这是由人们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的同时追求精神层面的要求所造成的。 可能有人很难理解这句话,简单的来说,审美文化在过去就像是奢侈品一般的定位,它属于高雅经典的意识形态,但是现在,人们在各个方面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要求时候,那么就要想要享受层面的东西,就像你现在想要买一件东西,一定不会说能用就行,还会挑挑看看那些商品符合你的审美观,或者说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能够吸引你,这就是审美文化的大众化,生产力的解放也将审美文化变成了“日用品”。 现代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再加上国家大力发展经济,那么中国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这种状况,理所当然,审美文化也更侧重于迎合市民社会的与审美趣味和世俗化生活,虽然我个人认为审美的发展是一条抛物线,最后还是会回到与原来相似却有不同的情况,但显然在抛物线未到达最高点之前他是不会落下的。不管怎样,审美文化从高雅的圣坛走下,融入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却迎合大众的喜好、情趣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似乎看起来比其呆在“书架上”更具有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我想这一趋势西方国家早就经历过并且到现在还在持续着,这几乎是随着经济发展会必然遇到的的一个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总结一下中国审美文化大众化的原因:1.人们的精神需求2.商品经济的刺激(二)审美文化走向个性化 DIY是do it yourself的缩写,他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个人爱好,也可以被认为使人们的某种潜在追求,你是否已经不满足和他人拥有一样的东西,想要加入一些自己的特色,这就是人性的需求。 上面我们已经说到,中国审美文化已经走向大众化,那么人性或者说个性方面的需求也是大众的需求,审美文化理当满足,这一点是必然的人们在接触到大量信息冲击的同时,个人的特性也渐渐凸显出来,一窝蜂的追求现象虽然还有,但我们已经厌倦千篇一律,想要来点符合自己特性和欲望的,所以类似“私人订制”一类的行为开始出现。现在还只是初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这一方面的需求会不断的被扩大,我想在将来这是具有鲜明个人主义的审美文化,同样的道理,中国在接受、学习、模仿、借鉴西方审美模式的同时也应该保留,更应该发扬自己的民族特性,最民族的东西才具有世界性,一旦中国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民族性,那么中国的审美文化就会贬的一文不值,因为他只剩下了抄袭和模仿,再有没有创新的潜力和可能,所以民族个性化的审美发展也会是中国未来审美文化的一个趋势。其实不难理解,用通俗的话来讲,既要保持和国际接轨,又要不是去自我,相反还要彰显个性,就像老师总对个性独立鲜明的学生有印象一样,不想被埋在众人之中,那么中国的审美文化也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美学原理练习及参考答案

《美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鲍姆嘉登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 A.感性认识B.审美意识C.审美关系D.知、情、意 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 A.1725年B.1735年C.1740年D.1750年 3.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属于()。 A.认识关系B.伦理关系C.精神关系D.实用关系 4.19世纪中叶以前,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 A.主要方法B.具体方法C.次要方法D.综合方法 5.美学研究的问题是()。 A.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B.美的规律的问题C.美感问题D.美的本质问题 6.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提诺D.黑格尔 7."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与"一副美丽的面孔"分别指的是()。 A.自然美与艺术美B.艺术美与自然美C.自然美与艺术美D.艺术美与现实美 8.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强调的是()。 A.艺术美高于自然美B.自然美高于艺术美C.美与生活的差异性D.生活的辩证法 9.车斯托威尔指出:"如果不是月亮、太阳和星星真的照耀着天空,我们决不会被灿烂的朝霞、宁静的落日或者闪烁着光辉的神秘的夜所激动。"这段话所针对的美论是()。 A.美在理念B.美在移情C.美在关系D.美在完满 10.在说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现象时,最合理的解释是()。 A.美在无意识B.美在愉快C.美在距离D.美在形式 11.在美的观念上,"万美皆备于我"这种说法所体现的美学主张是()。 A.美是主观的B.美是客观的C.美是主客观的统一D.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12.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进化历程的根本前提是()。 A.以模仿动物为美B.工具的制造和使用C.对祖先动物形象的反感D.性的选择 13."燕山雪花大如席"所用的想象的形式是()。 A.相似联想B.接近联想C.再造联想D.对比联想 14.通感是()。 A.感官与心灵的沟通B.情感的充分表现形态C.感官间感受的相互挪移D.审美中的豁然贯通感15.钱钟书的"如水口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的比方,说的是审美中的()。 A.感知B.表象C.情感D.理解 16.想象得之在瞬间()。 A.与体验和修养无关B.与体验无关但与修养相关 C.与体验有关但与修养无关D.但与体验和修养都息息相关 17.《庄子·达生》中讲了"佝偻者承蜩"的故事,说佝偻者"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这可以用来说明直觉的()。 A.直接性B.突然性C.专注性D.透明性 18.崇高与壮美的内涵在性质上()。 A.是一致的B.有一些共同点C.根本不同D.差异很大 19.悲剧性冲突源于()。 A.正义与邪恶的矛盾B.人物的过失C.自然的灾难D.日常生活的不幸 20.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主要是()。 A.命运悲剧B.性格悲剧C.心理悲剧D.问题悲剧 21.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点 计科1404 0902140420 余贤锋摘要:美学是研究美、美感以及艺术美的学科,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它充分的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建筑的历史,同时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关键字:中国古代建筑,美学。 建筑是一个人化的“四度空间”。不同于一般美学的是,建筑美学能满足人的居住和社会活动需要的楼房和各种建筑物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现实的艺术。建筑创造了一个与自然相隔离、与自然环境相对立,只有进入其中或者围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才能体会到建筑美学。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即平面组合的对称和内向,至少在周代已经基本成形。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更为独特的是岳阳楼的斗拱结构,不用一钉一柳,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及类型 中国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持着自身的独特风格。中国建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商州到秦汉时期,这一阶段是建筑的萌芽与成长期,秦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魏晋隋唐到宋朝是中国建筑逐步发展至成熟的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明清是充实与总结的阶段,明清时期是第三个高潮。 中国的传统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谭淼、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等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华表等建筑小品。他们有着共同的发展历程,但在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上又有着不同之处。 二、中国古代建筑代表时期的建筑特点 (一)秦汉建筑 秦代建筑奏响了中国建筑雄浑的前奏。“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阿房宫,美学价值极高的秦始皇陵墓。汉代宫苑建筑在秦代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壮伟的时代音调。 (二)魏晋南北朝建筑 魏晋南北朝区域文化的融合、南方的开发、玄学的流行和佛教的传播赋予建筑文化以新的风格和内涵。秦汉建筑雄浑的古典风格至此变调为清奇素朴,宗教建筑和园林建筑则为这时期建筑文化增添了神奇一笔。佛教建筑的主要类型有寺、塔和石窟寺三种。园林从皇家苑囿向文人写意园林的转型,标志着园林从早期的物质享乐,开始向林泉放逸的精神满足过渡,开启后世文人园林的先河。

中国戏曲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及其对中华总体美学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07283227.html, 中国戏曲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及其对中华总体美学的意义 作者:程宏宇 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35期 摘要:认识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必须对古典戏曲的原生态历史进行总结,论析中国戏曲与审美艺术传统的相关问题,从戏曲艺术学科自身发展着眼,扫描中国戏曲美学总体发展及其趋势,揭示其对中华总体美学的深远意义和多元化价值。本文是一篇专题研究中国戏曲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的论文,笔者扫描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对古典戏曲的原生态历史进行了小结,析论了中国戏曲与审美艺术传统的相关问题,进而从戏曲艺术学科自身发展来看,统观中国戏曲美学总体发展及其趋势。 关键词:中国戏曲审美传统传承创新 一、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戏曲的渊源可以一直上溯到原始时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戏曲经历了萌芽、滋长、发展、成熟等几个重要阶段。13世纪初步进入成熟时期。20世纪中叶,基于我国戏剧将曲词、说唱、舞蹈、音乐、表演甚至杂技、武术、美术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的高度综合性的艺术特征,戏剧史研究者将宋元间流行的“戏曲”一语,作为我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包括宋金以来的杂剧、南戏、传承和各种地方戏曲在内。 关于戏曲的起源,学术界历来有巫优说、原始歌舞说、百戏说、傀儡说及外来说等多种观点,迄今尚无定论。一般说来。我国戏曲既然是一种不断积淀创新而成的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样式,其兴起因素就不应当是单一和孤立的,而应该是诗歌、音乐、舞蹈、表演、说唱等多种艺术成分长期交融聚合的结果。如果要发掘我国戏曲来源,则需从先秦歌舞、两汉百戏、六朝俗讲等一路寻索而来,同时也要兼顾诗词、歌赋、史传、说话等雅俗文艺样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驱鬼驱灾的傩仪也与戏曲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汉代民间流行的角抵戏《东海黄公》便是从傩仪中派生出来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祭神鬼活动之中的戏剧表演成分逐渐增加,其中的歌舞和技艺表演大有挣脱宗教仪式的外壳而风行于世的趋势。以科白、滑稽为主的参军戏源于后汉,至唐渐成格局。参军戏起源于后汉,至唐渐成格局。参军戏是与歌舞并行的一种滑稽表演。它与上古以来的优戏有内在的血缘关系。 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晚唐五代以来将近百年的战乱分裂局面,开启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作为宋代文化全面繁荣的重要标志,传统的雅文化与新兴的都市文化交相争辉,砥砺磨合,进而在广泛的艺术领域中并行突进。这种文化氛围,为结胎滋生于随唐之间的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一)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一) 中国古代美学具有独特的概念和价值体系,多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沿用西方的美学理论和标准对之予以解释和评判,但都不能真正领悟其内在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中国古代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中国文化的特点,才可能更好的领悟和解释中国古代美学的内在价值和其独特性。 一、一分为三的哲学观 中国古代美学的许多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中国古代哲学观。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于西方的一分为二哲学观。西方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强调矛盾两极的对立、斗争和转化。这种一分为二的哲学观,认为对立、斗争是主要的、绝对的,事物的发展就是矛盾的两极对立、斗争的结果。因此,矛盾的两极的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一分为三的哲学观认为,世间万物由阴、阳、中和三种形态组合,但它强调的是守住中庸,扬弃两极,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相反,它认为矛盾的两极都是片面的、暂时的,只有“中庸”、“中和”才是真实的、理性的、永恒的、长久的。例如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历史上有“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但“天人合一”是主要的、基本的。是天人合一扬弃天人相分,天人相斗。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不同,中国的一分为三的哲学观,从不认为是对立两极推动万事万物的发展,相反它认为是“中和”这种第三种形态产生、孕育万物,正所谓: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无限。在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指导下,中国美学一直紧守和沿用“中和”美学原则,无论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伦规范准则的确立,以及艺术自身的虚与实、形式与内容,都始终按照这种“过犹不及”的中和原则予以塑造。由于受“中和”的哲学观的影响,中国美学的概念更多的是功能性的,而不是特质性的,这点有别于西方,西方一直在思索寻找各门艺术自身的特质,例如绘画、雕塑、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均有较明晰的分野和界限,而中国却从未寻找这种特质,各门艺术都是相关联的存在的,例如诗歌的韵律美的讲究,使中国诗歌与音乐一直相连;同时诗歌与绘画相连,中国古代的文人画,都是提倡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并且诗歌直接与书法相联系,字画是联为一体的,中国国画线条艺术也与书法艺术直接相关;同样,诗也与舞蹈、戏剧、雕塑、建筑等都相关联,反之,这些艺术部类,也与自身以外的其它艺术部类紧密相连,它们是融为一体的。它们是功能性存在,而不是特质性的存在。 二、历史主义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义意识和传统,同样中国古代美学也不例外。这种状况用中国人自身的话语来形容,也就是“厚古薄今”。这种历史主义的思维逻辑,带给中华文化以下特点:一是经验的理性。中国人文文化几乎都是经验性的积累,它们是案例式的,百科全书式的,它们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所谓“规则、规律”式的科学的抽象演绎,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但它们却发展成“经验的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