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7computers---darkscreen基础模块上册

unit7computers---darkscreen基础模块上册
unit7computers---darkscreen基础模块上册

Unit7 computers---Dark screen

职高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1. 本卷共4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卷选择题

Ⅰ.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s. (20%) ( ) 1. ______we listen to the teacher, _______we understand.

A. The more, the more

B. The more, the less

C. The less, the more

D. The most, the most

( ) 2. She looks______________。

and beautiful and beautifuler

C.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D. more beautiful and more beautiful ( ) 3. Let me know ________you can come or not.

B./ D. whether

( ) 4. We'll go to the supermarket___________it doesn't rain

B./ D. whether

( ) 5. Only in this way, _____________English well.

A. you can learn

B. can you learn

C. can learn you

D. learn can you

( ) 6. People are not allowed _ freely at the meeting and they don't allow _ either.

talk;smoking talk;to smoke ;smoking ;to smoke

( ) 7. The teacher found Nancy ________ English when he came in .

D to read

( ) 8. Help the boy to______ the book and find this word.

A. find out

B. look for

C. find

D. look up

( ) 9. Tom is the captain of the football team, and is on baseball team ________.

well

( )10. ____________ do you water the flowers Once a day.

often soon far long

( )11. He stayed at home all the afternoon without ______ anything.

( )12. The shoes are very nice . but I think the size is ____small for you . few little D little

( )13. Robin doesn't have much money, he has a happy life.

(A) and (B) but (C) or (D) so

( )14. Not the students but the teacher______wrong

( )15. Nobody but Tom and Jack ( ) the answer.

A. know B knows know

( )16. Don’t talk about such things of __________ you are not sure.

A. which

B. what D. whom

( )17. There ____ a great many accidents last year.

B. are

C. is

D. was

( )18. Sunday ____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B. are

C. am

D. be

( )19. Most of our earth____ covered by water.

B. is

C. was

D. were

( )20. If they come, we ________ a meeting.

A. have

B. will have

C. had

D. would have

Ⅱ.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blank to complete the passage. (20%)

Helen was seven years old. One day one of her teeth began to hurt. She (21)____ in class at school, and her teacher (22)______ kindly, “What's the matter, Helen”

“One of my teeth hurts, “answered Helen.

“Tell your mother about (23)_____, “ said the teacher, “and then go to see the dentist.”

That afternoon Helen told her mother about her tooth, and her mother (24)_____ her to the dentist's a few hours (25)______. The dentist looked at the tooth and then said to Helen. “It's very (26)______. I'm going to pull it (27)_____, and then you're going to get a new tooth. It will be as nice as (28)______ next year.” Then he did it with no trouble.

The next day Helen's teacher asked her about the tooth. She said to her, “Does it (29)______ hurt, Helen”

“I don't know. You'd better ask the dentist, “Helen answered.

“Why” the teacher asked.

“Because the dentist has (30)______ it, “ Helen answered.

( )21. A. cried B. talked C. shouted D. laughed

( )22. A. spoke B. told C. shouted D. asked

( )23. A. her B. him C. it D. them

( )24. A. brought B. took C. put D. got

( )25. A. only B. ago C. later D. before

( )26. A. hurt B. well C. healthy D. bad

( )27. A. on B. in C. out D. off

( )28. A. the other B. the one C. another D. the others

( )29. A. much B. very C. still D. also

( ). kept B. pulled C. done D. thrown

Ⅲ. Read the passages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blank. (30%)

(A)

Dinner, for English people, is the richest meal of the day and is very formal (正式的) meal. Many people even wear special clothes for dinner, so, if you are asked out to dinner, you must find out whether you are expected to wear a dinner suit. When you get there and you find you are the only person in ordinary clothes, you will feel unhappy and worried. Dinner is usually served at about half past seven. All the members of the family sit down together and are on their best behavior (举止). The head of the family sits at the other. If there is a guest (客人), he usually sits on the right of the lady of the house. If there are several guest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s asked to sit there. While the meal conversation is carried on, you should try to get into conversation with the person on your right or left, but you should not try to talk to someone who is long way from you.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31. In England, if your family are asked out to dinner, _____ will sit on the

right of the housewife.

A. your sister

B. your father

C. your mother

D. you

32. When you go to dinner together with other guests, you should try ______ at table.

A. to talk only with the lady of the house

B. to talk as loudly as you can

C. to talk with each of the other guests

D. to talk with the person beside you

33. In England if you wear special clothes for dinner, it shows that ________.

A. you are a special person

B. you are a rich man

C. you are a man with good behavior

D. you are the most important guest

3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English dinner is different from Chinese dinner?

A. People have rich dinners when they celebrate their festivals.

B. The important guest usually sits on the right of the lady of the house.

C. The guests usually wear special suits for formal meals.

D. The dinner is usually served in the middle of the day or the evening.

35. From this passage, we may know ________.

A. English families often serve dinners to guests

B. English people are too rich

C. the person with good behavior is often asked to dinner

D. English people are usually on good behavior at dinner

( B)

J. K. Rowling is the writer of Harry Potter, which is now one of the best-sellers in the world.

J. K. Rowling was born in Bristol on July 31th, 1965. She has one sister who is two years younger than her. The girls loved listening to their father reading bedtime stories to them. They especially loved stories about magical worlds. Rowling wrote her first story, called Rabbit, at the age of six.

After she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Rowling worked as a translator (翻译者) in London. During this time, on a long train trip in the summer of 1990, the idea came to her of a boy who has magic (魔法) but doesn't know it. In 1992 Rowling began to teach English. She lived with her baby daughter, Jessica, and spent much time finishing the first Harry Potter book for young readers. It appeared in June 1997. To her surprise, the book was greatly successful. The film came out in November 2001. Now Harry Potter series (系列) is popular with people of all ages and about 60 million books were sold in 200 countries.

Why has the series been so successful There are a few things. Many other magical stories happen in faraway lands or in past or future times. But Harry lives in modern (现代的) England. He's also a very ordinary boy: polite, friendly and clever. So when other children read about Harry, they can imagine being like him.

J. K. Rowling is very happy with the success, and she is now busy finishing the whole series of seven books. She's writing full time and she's really enjoying life. She says she will go on living an ordinary life with her daughter and writing children's books.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36. J. K. Rowling _________.

A. met a boy named Harry on a train trip

B. loved listening to stories when she was very young

C. got the idea of writing Harry Potter from her father's stories

D. wrote her first story after she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37. The first Harry Potter book came out _________.

A. in 1992

B. in the summer of 1990

C. in June 1997

D. in

November 2001

38. The Harry Potter series is _________.

A. written for young people

B. written for her daughter, Jessica

C. only sold well in England

D. about a young inspector

39. J. K. Rowling has been successful, and she _________.

A. likes to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her daughter

B. is the richest woman in England

C. is excited about her success every day

D. is still writing stories for children

40. The best title (题目)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_.

A. English Magical Stories

B. Successful Way-Writing Stories

C. Harry Potter-A Boy with Magic

D. . Rowling and Harry Potter Series

( C )

Jerry Balkwin, 30 years old, restaurant. He lived in a flat about one mile north of the restaurant. He walked to and from work. When it was raining, he took the bus.

Jerry loved gangster(匪徒) movies. When a new one came out, he would go to the theater and watch the new movie three or four times. Then, when it went to video, Jerry would buy the video at Barney’s Video Store. Jerry had a home over 1,000 gangster videos. Old ones, new ones; color, black and white; English, Spanish, Japanese ---- he loved them all. He could tell you the name of the movie, the director, the stars, and the story.

Jerry finally decided that he would own a gun, just like the gangsters. So he saved his money for a couple of years. Then he went to the gun club to practice shooting. He was in the club for only 10 minutes when he accidentally dropped his gun. The gun went off, and the bullet(子弹) went into Jerry’s right knee. Jerry now walks with a walking stick, just like some gangsters.

41. What was Jerry Baldwin

A. The boss of a restaurant.

B. The manager of a cinema.

C. The owner of a video shop.

D. The head of a shooting club.

42. Jerry Baldwin had a large collection of EXCEPT _____ones.

A. Spanish

B. Japanese

C. Russian

D. English

43. How did Jerry Baldwin get a gun

A. He bought it for himself.

B. He borrowed it from the club.

C. He made it on his own.

D. He got it to from the gangster.

44. Jerry Baldwin dropped his gun mainly because of his ______.

A. illness

B. anger

C. carelessness

D. eyesight

45. From the passage, we learn that Jerry ______ in the end.

A. lost his interest in movies

B. turned out to be a real gangster

C. had his own shooting club

D. couldn’t walk in a normal way

第二卷非选择题

Ⅰ.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hrases. (10%)

46. at the airport 47. booking office

48. point at 49. look around

50. booking office 51.写出,全部写出

52. 不知道 53. 立刻,马上

54. 来自于 55. 继续工作,不断工作

Ⅱ.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s. (20%)

56. In his daily life , he is a good husband and father.

57. Our computer is down.

.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待)his wife now.

62. He never came except when he _________________(处于困境中).

63. ________________ (环视四周仔细察看)you before crossing the streets.

64. I _________________(没办法)to deal with it, let a thing slide。

65.(真可惜!真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卷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填涂样例正确填涂

选择填空

完形填空

阅读理解

选择

1-5ACDCA 6-10ABDDA 11-15ABBCB 16-20AAABB

完型分析与解答:

这是一篇记叙文,文章讲述的是Helen 因牙痛到医院看牙医而引起的笑话。

. 因为牙痛,Helen肯定是在课堂上哭了。

. 以为Helen在哭,所以老师一定要问她原因的。

. 老师让Helen 告诉她妈妈的是关于她牙痛的事。

. 这里使用的是“take somebody to…”这一句式,它的意思是”带某人去某地”。

. later用在时间段之后表示“在……之后”。其他几个词则没有这种用法。

. 牙痛一定是牙坏了,这里的bad是用在系词后做表语的。

. 因为牙痛,牙医是要把坏牙拔出来的。

. the other 指两者中的另外一个;another 指多者中的另一个;the others则指其他所有的。根据这一用法,这里使用the others 最恰当。

. 根据所给的四个词的词义可知答案。

. 因为牙医把Helen的牙拔掉了,所以Helen认为只有牙医才知道牙痛还是不痛。

阅读

31-35BDCBD 36-40BCADD 41-45ACBCD

职高 基础模块(上)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一)(基础模块)上册 1、《我的母亲》写人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2、《好雪片片》写人散文林清玄,台湾人, 3、《卖白菜》小说 莫言,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我的空中楼阁》写景抒情散文 李乐薇,男作家,中国台湾当代散文作家。 5、《离太阳最近的树》抒情散文 毕淑敏,处女作《昆仑殇》,主要代表作品《红处方》 6、《像山那样思考》哲理散文,美国奥尔多·利奥波德 7、《哦,香雪》,抒情小说铁凝,当代著名女作家,。 8、《项链》短篇小说 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期最负盛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人称“短篇小说巨匠”,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成名作:《羊脂球》中短篇:《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9、《荷花淀》短篇小说 孙犁,原名孙树勋,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10、《读书人是幸福人》议论文,“读书人是幸福人”是中心论点,作者谢冕。 11、《拿来主义》杂文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 12、《咬文嚼字》文艺随笔朱光潜。《不求甚解》文艺随笔马南邨 13、《致橡树》当代诗歌,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14、《我愿意是急流》是裴多菲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一首情诗。 裴多菲,匈牙利的爱国诗人。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曾引用了裴多菲的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引课】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中国所有的大熊猫”、“我们班的所有同学” 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都给我们以集合的印象 引入课题 【新授】 课件展示引例: (1) 某学校数控班学生的全体;(2) 正数的全体; (3) 平行四边形的全体;(4) 数轴上所有点的坐标的全体。 1. 集合的概念 (1)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为集); (2)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合的元素; (3) 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一个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它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读作“a属于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读作“a不属于A”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能够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 (2) 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N; (2)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N+或N*; (3) 整数集: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Z; (4) 有理数集:有理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Q; (5) 实数集:实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R。 【巩固】 例1判断下列语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并说明理由 (1) 小于10 的自然数的全体;(2) 某校高一(2)班所有性格开朗的男生; (3) 英文的26 个大写字母;(4) 非常接近1 的实数。 练习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 由2,2,3,3构成一个集合,此集合共有4个元素; (2) 所有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无限集; (3) 周长为20 cm 的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有限集; (4) 如果a ∈Q,b ∈Q,则a+b ∈Q。 例2用符号“∈”或“?”填空: (1) 1N,0N,-4N,0.3N;(2) 1Z,0Z,-4Z,0.3Z; (3) 1Q,0Q,-4Q,0.3Q;(4) 1R,0R,-4R,0.3R。 练习2用符号“∈”或“?”填空:

高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复习题含答案(免费)

测试题(一)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字音考查) 1. 下列词语中,与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鲜xiān :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B.强qiǎng :坚强牵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识 C.供gōng :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 D.当dāng :当家当代门当户对安步当车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溃(kuì)烂冻疮(chāng)挎(kuà)包粗糙(zào) B.印戳(chuō)清冽(liè)侍弄(l?ng)牛犊(dú) C.打蔫(niān)嗅(xiù)味黑黢黢(qū)拽(zhuài)段 D.踽踽(jǔ)而行过称(chèn)点数(shù)瞥(piě)见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同的一组是() A. 允诺懦弱糯米搦战 B. 嗥叫蚝油狼嚎号哭 C. 蠕动茹素儒家孺子 D. 艾蒿缟素藁城槁木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捎带眉梢稍微艄公 B.点缀辍学拾掇赘述 C.蹁跹翩然偏爱篇章 D.缥缈剽窃漂白饿殍 (二、字形考查)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清清爽爽敷衍款待惦念嘱咐 B.干干净净抚养殷勤好象候车 C.不辞劳苦搜索铜活高梁欢渡 D.爱屋及屋挣扎筹划安详揉合 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 B.从他的像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 C.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凝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D.这套子竞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嘟哝爆躁唾沫划算 B.核准清冽秤杆忧伤 C.连络蹒跚磨难感概D.罗嗦抽噎粗造哽咽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碾轧储存粘亲娇嗔 B.短暂粗糙震颤推搡 C.惆帐帮腔嘟囔磨蹭 D.慷概分辩怜悯凛冽 (三、词义考查)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的商品广告,言过其实....,误导消费者。 B.学校准备举行秋季运动会,大家都兴致勃勃,体育委员更是推波助澜....,积极组织班级同学报名参加。 C.犯了错误首先应该检查自己,无动于衷或因此居功自傲....,都是不对的。 D.他的文章题材新颖,内容生动,有不少观点是一孔之见....。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抽噎.(憋住气)打蔫.(花木、水果等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萎缩) B.乍.(张开)着几绺.(量词,线、麻、头发、胡须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叫一绺)C.黑黢.(黑)黢一沓.(量词,用于重叠起来的纸张和其他薄的东西) D.不可殚.(尽)言正.(使位置正,使不歪斜)襟危.(端正)坐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适宜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赏心悦目....。 B.他以身试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导别人。 C.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D.老师深情的说:同学们,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呀! 1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韵:优美的态度 B.艳羡:十分羡慕 C.寒伧:粗俗或穷酸而不体面 D.资质:人的素质 (四、修辞考查) 1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描写的一句是() A.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 B.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嫩红微肿的。 C.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 D.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知识点

语文基础模块下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单元 一合欢树 一、文学常识 史铁生,人,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 二、字词注音 敷.灸.虔.诚瘫痪 ..瞎逛.够呛. 三、解释词语 虔诚:侥幸: 稀奇古怪:够呛: 四、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情深意切的怀人散文。文章前半部分以时间为线索追忆母亲,后半部分叙写合欢树的由来及其引发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同时抒发了对亡母的愧疚与作者的心痛苦。 五、合欢树的寓意 合欢树在作者心中占有特殊位置。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是作者和母亲之间情感的凝聚和象征,寄托了母亲对儿子的美好期盼和儿子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也寄托着作者希望所有的母子都能合家欢乐的心愿。 二善良 一、文学常识 王蒙,男,南皮人,祖籍,1934年10月15日生于。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 二、字词注音 恃.圭臬 ..参.透凄.厉 ..滥.用戚戚 三、解释词语 不足恃圭臬 弘扬以逸待劳 超拔参透 四面楚歌滥恶 四、文章主旨 人性之美,美在求善。作者针对新形势下人们对“善良”的一些错误认识,站在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对“善良”这一古老的道德准则作了精辟的阐发,赋予“善良”许多新的美好而深刻的涵,热情讴歌了善良的伟大力量,启发人们对人性进行深刻的思考。 三人生的境界 一、文学常识 友兰(1895-1990),字芝生.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曾以“三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释今古,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纪贞元”总结了一生的学术成就。他继承和阐发了程朱理学的传统,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

职业高中基础模块上册语文试题

职业高中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注意事项: 1.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耸峙(zhì)光束(sù)竹篙(gāo)千仞(rèn) B.怯弱(qiè)唠叨(dāo)疾风(jī)眺望(tiào) C.辞藻(zǎo) 啃噬(shì)混沌(hún)翎毛(líng) D.燧木(suì)脊梁(jǐ)追溯(sù)川蜀(shǔ)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这声呼唤)对郊狼来说,是就要来临的拾遗的允偌。 B.结果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 C.鲁迅先生可谓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D.(六只小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懦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 3.下列语句描写的角度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B.山如眉黛,小屋恰如眉梢的痣一点。 C.山上有了小屋,好像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帆…… D.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4.下列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然而,在这些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涵义,这个涵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 B.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去聆听一只狼的嗥叫。 C.当我们的来复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D.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树木,不做其他事情。 5.下列各句加横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普及法律知识,他以身试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导别人。

基础模块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书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使用。新教材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教材共分八个单元,诗歌一个单元,古文一个单元,其中有两个应用文单元,体现了教学实用相结合的实质。 二、学生分析 学生的语文文化底功不够深厚,这是我校乃至中职学生一大通病,大多学生对语文课学习不懂科学的学习方法,只会死读书,读死书到头来事倍功半。 三、教学目标 (一)整体教学目标 1、认真学习新教材的重点,研究是变化;并注意研究与语文高考的有关信息,以求教学思路正确。 2、本学期语文教学要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和思维容量的训练,强化知识的迁移,而不是知识的再现,强化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3、文言句式,文学常识应作为教学的一大模块。 (二)阶段教学目标: 1、现代文部分,注重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有针对性地重点突破,同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2、古文部分。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实虚词正确运用,把握特殊句式,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学古文的良好意只。 四、思想教育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们不但要给予学生广博的知识,更加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纯洁的心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以及明辨是非,吃苦耐劳的能力培养。 五、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 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个体,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人人有收获。 2、重视能力 课上注重传授方法,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从哪些角度分析文章,从而能学在课内用课外。 3、注重辅导 为了拓宽学生视野,一定要有效利用学生课外时间,使学生能在语文课中吸取养分。因此,要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4、加强教研 为了更好的工作,就要不断提高自己,做好教研工作,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力求创新 六、教学进度表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基础模块)上册;1、《我的母亲》;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2、《好雪片片》;林清玄,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3、《卖白菜》;莫言,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4、《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男作家,中国台湾当代散文作家;5、《离太阳最近的树》;毕淑敏,处女作《昆仑殇》,主要代表作品《红处方》;6、《哦,香雪》;铁凝,当代著名作 文学常识 (基础模块)上册 1、《我的母亲》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2、《好雪片片》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3、《卖白菜》 莫言,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代表作有《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檀香刑》《酒国》《生死疲劳》《蛙》。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男作家,中国台湾当代散文作家。 5、《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处女作《昆仑殇》,主要代表作品《红处方》《血玲珑》《预约死亡》 6、《哦,香雪》 铁凝,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主要著作《玫瑰门》、《麦 秸垛》 7、《项链》

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期最负盛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9篇中短篇小说,人称“短篇小说巨匠”,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成名作:《羊脂球》 长篇:《一生》《俊友》等 中短篇:《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8、《荷花淀》 孙犁,原名孙树勋,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主要作品有《芦花荡》《相片》《报纸的故事》《白洋淀纪事——采蒲台的苇》 9、《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诗探索》杂志主编。 10、《拿来主义》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我们学过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孔乙己》《故乡》等。主要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杂文诗集《野草》 《华盖集》《坟》、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 11、《致橡树》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真水无香》 12、《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曾引用了裴多菲的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他的主要作品有《民族之歌》、《反对国王》等。 13、《情人节的玫瑰绽放在教室里》 曾宏燕,出版有《爱,你准备好了吗?》、《今日“网”事》等著作。她尝试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爱情教育”。 14、《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按音乐体例可以分为“风”“雅”“颂”,常用艺术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职高、基础模块文学常识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文学常识 1、《合欢树》写人散文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我与地坛》。 2、《善良》王蒙,中国当代作家、学者,着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 3、《人生的境界》冯友兰,中国当代着名哲学家、教育家。 4、《科学是美丽的》科普文章沈致远 5、《南州六月荔枝丹》科学小品贾祖璋。 6、《飞向太空的航程》新闻报道 7、《边城》中篇小说第一节沈从文,中国着名作家,代表作《长河》、《边城》等小说。 8、《林黛玉进贾府》长篇章回体小说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着名小说家,代表作《红楼梦》《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着之首,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石头记》,共120回,前80回由曹雪芹所着,后40回高鹗整理 9、《士兵突击》长篇小说兰晓龙主人公许三多 10、《荷塘月色》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眼。

11、《世间最美的坟墓》游记散文作者茨威格,奥地利着名作家。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12、《画里阴晴》美学论文吴冠中 13、《我爱这土地》现代诗,艾青,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着名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4、《雨巷》现代诗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 15、《雷雨》四幕话剧,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被人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16、《窦娥冤》元杂剧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17、《将进酒》古体诗,“将”的意思是“请”。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18、《琵琶行》歌行体叙事长诗,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19、《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代豪放词代表人物,词开豪放一派,与南宋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大江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3章测试题

集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给出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④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 D.只有② 2.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 A.最大的正数 B.最小的整数 C. 平方等于1的数 D.最接近1的数 3.I ={0,1,2,3,4},M={0,1,2,3},N={0,3,4}, M C ) (N I

A.{2,4} B.{1,2} C.{0,1} D.{0,1,2,3} 4.I ={a,b,c,d,e } ,M={a,b,d },N={b },则N M C I )( A.{b } B.{a,d } C.{a,b,d } D.{b,c,e } 5.A ={0,3} ,B={0,3,4},C={1,2,3}则 =A C B )(( ); A.{0,1,2,3,4} B.φ C.{0,3} D.{0} 6.设集合M ={-2,0,2},N ={0},则( ); A.φ=N B.M N ∈ C.M N ? D.N M ? 7.设集合{}0),(>=xy y x A ,{},00),(>>=y x y x B 且则正确的是( ); A.B B A = B.φ=B A C.B A ? D.B A ? 8.设集合{}{},52,41<≤=≤<=x x N x x M 则 =B A A.{}51<

D.{}4,3,2 9.设集合{}{},6,4<=-≥=x x N x x M 则=N M ; A.R B.{}64<≤-x x C.φ D. {}64<<-x x 10.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共有( ); ① x =2是022 =--x x 的充分条件 ② x≠2是022 ≠--x x 的必要条件 ③y x =是x=y 的必要条件 ④ x =1且y =2是0)2(12=-+-y x 的充要条件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42x Z x ; 2.{m,n }的真子集共3个,它们是 ; 3.如果一个集合恰由5个元素组成,它的真子集中有两个分别是B ={a,b,c },C =

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及答案教学教材

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及答案

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炫.(xu àn )耀 蒙蔽.(b ì) 钦.(q īn )佩 B .藐.(mi ǎo )视 辜.(g ǔ)负 崇.(ch óng )高 C .垮(ku ǎ)掉 厌倦.(ju àn ) 恪.(k è)守 D .累赘.(zhu ì) 啃噬.(sh ì) 精悍. (h à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班配 一筹莫展 扶弱济困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 .耐烦 怙恶不悛 摄手摄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根茎 挺而走险 流言蜚语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D .模特 徒有虚名 莫名其妙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 .学习上遇到问题,我们一定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求教。 B .虽然积雪还没有融尽,然而轻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随之豁然开朗....。 C .近年来,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故层出不穷....,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D .成功者不是守株待兔....的人,成功者往往是一面学习一面等适当时机的人。 4.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过,如果不对热情的来源本身加以探究,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一切呢?(设问) B.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比喻) C.一些模样落魄的旧字画到了他的手里,一经装裱,便神气崭新。(拟人) 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中职语文文学常识集锦文学常识集锦

1、 叙事散文,现代着名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猫城记》等。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2、《好雪片片》作者是笔名、、、台湾作家。本文刻画了一位卖奖券的流浪老人。 3、《卖白菜》作者是莫言,原名,当代作家。 4、《我的空中楼阁》作者是,台湾作家。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抒情散文)。 5、《离太阳最近的树》作者是,当代女作家,“离太阳最近的树”指的是 ,本文是一篇情理交融的(叙事散文) 6、《窗前的树》作者是,当代女作家。,本文是一篇优美的状物散文,(抒情散文)。 7、《哦,香雪》作者是 ,,当代女作家。本文体裁是短篇小说,8、 9、《荷花淀》作者是,原名(),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本文 体裁是短篇小说,本文的景物描写为作家赢得“诗体小说”的美 誉,《荷花淀》是战争题材的小说。男主人公叫( ) 10、《读书人是幸福人》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题目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11、《拿来主义》作者是,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是比喻 13、《爱情诗二首》中的《致橡树》作者是,原名()中国当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我愿意是急流》作者是,19世纪()(国籍)诗人。是诗人献给未婚妻()的一首情诗。 14、《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作者是, 15、《永远的蝴蝶》作者是,本文体裁是(),女主人公是 1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作者是,是语录体散文,选自《论语.先进》,《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全书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1.1集合的概念 知识目标:(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2)掌握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集合表示法的选择与规范书写. 课时安排:2课时. 1.2集合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1)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2)掌握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3)会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符号表示. 教学难点:真子集的概念. 课时安排:2课时. 1.3集合的运算(1) 知识目标:(1)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2)会求出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交集与并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 教学难点: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课时安排:2课时. 1.3集合的运算(2)

知识目标:(1)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2)会求集合的补集. 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全集与补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补运算. 教学难点:集合并、交、补的综合运算. 课时安排:2课时. 1.4充要条件 知识目标: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研究与判断,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理解.(2)符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 课时安排:2课时. 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目标:⑴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⑵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能力目标:⑴了解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⑴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2.2区间 知识目标:⑴掌握区间的概念;⑵用区间表示相关的集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竞赛试题(含答案详解及答题卡)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2016年春高一年级学科能力竞赛试题 《语文》(含答案详解及答题卡) 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残羹冷炙.(zhì) 寻觅. (mì) 迸.(bèng)发 B.毛骨悚.然(sǒng)蹒.(mǎn)跚堕.(zhuì)落 C.小心翼翼 ..(yì) 自诩.(xǔ)心扉.(fēi) D.骇.(hài)人听闻孕.(yùn)育凛冽.(l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溃败诀窍残无人道 B. 磋商势利万赖俱寂 C. 对峙官邸渡过难关 D. 松弛范筹英雄倍出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____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②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___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 ③那些见利忘义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___,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A.抵挡限制不耻 B.遏止束缚不容 C.阻止约束厌恶 D.遏制制约不齿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关联词使用恰当的一项() A.建敬老院,不但是我个人的意见,它反映了全镇居民的意愿。 B.MTC生产流程在国內当属一流,假使在发达国家也不多见。 C.实施考核取证上岗制度,从而改变了选拔干部的传统观念。 D.他个子很高,因此看上去身体很结实。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银行对于申请贷款购车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是否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B.我们坚信:任何恶雨邪风都吹不垮正义的力量。 C.春节过后,家电产品的价格甚至下降了1-2倍。 D.三年前,计算机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都是熟悉的。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角豆、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 B.大约五、六点钟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发生了。 C.“班里发生的这件事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班主任严肃地说。 D.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有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是遗憾。 7.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2)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3)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4)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A.明喻反问拟人明喻 B.暗喻反问拟人明喻 C.明喻设问拟人暗喻 D.暗喻设问拟人暗喻 8.对下面的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我的空中楼阁》——毕淑敏——中国 D. 《项链》——莫泊桑——法国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基础知识复习含文章主旨

语文基础模块上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我的母亲 一、文学常识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主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龙须沟》等。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二、字词注音 家谱.刮痧.绞.脸撮.土廿.撑.持惦.念 三、解释词语 门当户对生疏 殷勤筹划 撑持惦念 四、人物形象 母亲——勤劳、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善良而坚强、感情内敛而深厚(软而硬的性格)的一位伟大无私的母亲。 二好雪片片 一、文学常识 林清玄(1953—),台湾作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二、字词注音 奖券.便.当臀.部家当.燠.热崭.新笨拙.污秽. 三、解释词语 崭新笨拙 污秽 四、人物形象 老人——一个外表污秽,处境凄凉的流浪老人;一位心地善良,给人温暖的可亲老人。 五、文章中心 无论情况如何都不能失掉一个人的好品质,都要学会给他人以温暖。 三卖白菜 一、文学常识 莫言(1956—)当代作家,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县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和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蛙》等。 二、字词注音 抽噎.木橛.子蔫.嘟哝 ..清冽. ..踽.踽独行乍.绺.黢.黑箢篼 抽屉.湿漉漉.瞥. 三、解释词语 心事重重死里逃生 踽踽独行抽噎 四、主题 作者借助《卖白菜》中母亲的形象(一个坚强、自尊、朴实、诚实的母亲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做人行事的看法:再穷也不能失掉自尊,再穷也不能丢掉诚实。 四狂欢节的最后一天 一、文学常识 阿米琪斯(1846——1908),意大利著名作家,代表作《爱的教育》。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 (3) 1.1.1 集合的概念 (3)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7)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一) (11)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二) (15) 1.1.4 集合的运算(一) (18) 1.1.4 集合的运算(二) (23) 1.2.1 充要条件 (26) 1.2.2 子集与推出的关系 (30) 第二章不等式 (33) 2.1.1 实数的大小 (33) 2.1.2 不等式的性质 (37) 2.2.1 区间的概念 (41) 2.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45)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 (49)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 (52) 2.2.4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56) 2.3 不等式的应用 (59) 第三章函数 (62) 3.1.1 函数的概念 (62) 3.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67) 3.1.3 函数的单调性 (71) 3.1.4 函数的奇偶性 (75) 3.2.1 一次、二次问题 (80) 3.2.2 一次函数模型 (83) 3.2.3 二次函数模型 (87) 3.3 函数的应用 (92)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95) 4.1.1 有理指数(一) (95) 4.1.1 有理指数(二) (99) 4.1.2 幂函数举例 (104) 4.1.3 指数函数 (108) 4.2.1 对数 (113) 4.2.2 积、商、幂的对数 (116) 4.2.3 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120) 4.2.4 对数函数 (123) 4.3 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127) 第五章三角函数 (130) 5.1.1 角的概念的推广 (130) 5.1.2 弧度制 (134)

职教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测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卡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辍(chuò)学雾霭(ǎi)诗行(háng)遒劲(jin) B、绽(zhàn)放勉强(qiǎng)斟酌(zhuó)虹霓(ní) C、磕(kē)头裙褶(zhě)笑靥(yǎn)千乘(shèng) D、凫(fù)水城隅(yú)内疚(jiū)花卉(huì) 2、下列各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咬文嚼字空中楼阁莫名其妙欢渡春节 B、锻练身体残羙冷炙心悦诚服名副其实 C、礼尚往来索然寡味深恶痛绝漫不经心 D、众口铄金煞费苦心拨乱反正负荆请罪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用人要做到知人任事、人尽其();既不可小()大用,也不可大()小用。如果用人优劣不分,鱼龙()杂,()此以往,就会造成优秀者与平庸者()然无别。 A、才才才混长浑 B、材材材浑常浑 C、材才才浑常混 D、才材材混长浑 4、填入下列各句中空白处恰当的一组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____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是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_有一子不肯放松的严谨。文学借文字____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_,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 B、所以必需表示透彻 C、虽然必需表示精确 D、虽然必须表现精确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九三○年,毛泽东同志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 B、板凳上捆着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破成一片片的人。 C、这种作风,拿了律已,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

课本知识点总结 基础模块上册 - 第三版

基础模块上册 1 我的母亲 门当户对敷衍刮痧挣扎(扎实包扎)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小说家戏剧家 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龙须沟》(因这部作品被授予为“人民艺术家”称号) 2 金大力 腌制爿翘起(翘首以待) 瓦刀舀坍斗方 兑(蜕变)掖摄 簸箕和泥笨拙逞能垩 作者汪曾祺当代作家 3 梦和泪 号啕大哭声泪俱下噩梦豪恸 荡气回肠感人肺腑愕然铿锵 惋惜流淌病榻璀璨 数不胜数梦寐以求全军覆没可歌可泣 烟囱厮杀泅水 作者冰心现代作家 4 国家的儿子 殚精竭虑以身殉职揣摩缅怀 举世瞩目(注目)紧锣密鼓轮廓 迫切(迫击炮)矫健(矫揉造作骄傲) 言简意赅有备而来辗转反侧船舷 亢奋(引吭高歌)雪霁初晴惊心动魄 瞭望(嘹亮镣铐潦草星火燎原潦水) 精彩刹那间风靡(靡靡之音望风披靡糜烂)一沓虹霓呜咽(咽喉吞咽)声嘶力竭 第一单元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表达交流咬文嚼字(咀嚼)提纲挈领聆听 不求甚解走马观花漫不经心糟蹋 深明大义埋怨(埋葬)湮没(淹没) 嗔怪绵里藏针擎天撼地 语言得体(P27知识点)(补充) 敬辞 令(令尊令堂令郎令嫒令兄令侄) 拜(拜读拜访拜贺拜托拜望) 奉(奉达告诉表达之意用于书信 奉复回复之意用于书信 奉陪奉赠奉送奉托指托对方办事) 惠(惠存用于送人物品 惠临请对方到自己这里俩 惠顾用于商店对顾客 惠赠指对方赠与财物) 恭(恭贺恭候恭请恭迎恭喜) 垂(垂爱用于书信指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垂问垂询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垂念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贵干问人要干什么 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 贵恙称对方的病 贵子称对方的儿子 贵国贵校) 高(高见高明的见解 高就指离开原职务就任较高职位 高龄称老人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 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 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大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大驾称对方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敬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 (敬告敬贺敬候敬请敬佩) 请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屈(屈驾委屈大驾 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 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光(光顾光临) 华称对方有关事物 (华诞对方生日华堂对方的房屋 华翰对方的书信华宗称人同姓) 叨(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 叨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意领教 叨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意打扰) 雅用于称对方的情意和举动 (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意称对方的情意和意见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给人时,请人指正批评) 玉用于对方身体和行动 (玉音多用于书信,尊称对方是书信、言辞 玉成成全) 芳用于对方或对方有关的事物 (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年龄 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名称对方的名字) 贤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 鼎力意是大力(用于请托或感谢) 足下称对方 包涵请人原谅 斧正请人改文章 留步止步之意用于请人不要送 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礼物 府上称对方的房屋 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 之改正 赐教给予指教

拓展模块文学常识

拓展模块文学常识 一、《胡同文化》汪曾祺,本文是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的序。中国当代作家,有“短篇圣手”之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晚饭花集》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二、《废墟的召唤》 宗璞,原名钟璞,中国当代女作家。其中长篇小说《东藏记》获第六届矛盾文学奖。 三、《过万重山漫想》 征,原名国正,诗人、杂文家、语文教育家,本文选自《征十年集》,在诗坛上,她以《三戒》、《老虎贴告示》、《移山逸事》等一系列寓言诗佳作,被推为中国当代寓言诗人的重要代表。杂文:《庄周买水》、《复印的运用》、《庄周与鲫鱼》。 四、《蒙访古》 翦伯赞,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主要作品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等第一、第二卷、《中国史论集》。 五、《把栏杆拍遍》梁衡,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当代作家。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主要作品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人),艺术分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轼并称为“辛”,代表作品《破阵子·为同甫赋壮语以寄之》、《永遇东·京口北国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造口壁》、《稼轩长短句》。

六、过论 贾谊,西汉人,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本文是一篇论述文,选自贾谊《新书》,主要作品有:《过论》、《政事疏》、《论积贮疏》等,《过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说,贾谊与晁错的文章“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七、鸿门宴 节选部分主要叙述项羽进入函谷关后与邦的一场斗争。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本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书8篇,年表10篇,本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八、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名轲,字子舆,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尊称为“亚圣“。战国邹(今邹县)人。 九、兰亭集序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人,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本文选自《晋书》。 十、阿房宫赋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后世称他“杜樊川”,他的诗歌和创作与商隐齐名,并称“小杜”,著有《樊川文集》,本文选自《樊川文集》。 十一、祝福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及答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及答案 【篇一: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及答案】 试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卖奖券的流浪 老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 b.他在野外迷路,已经饿了好几天。看到这些野果,也顾不了许多,食不果腹.... 地吃了起来。 c.他们两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 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d.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 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 不停。 b.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 子里。 c.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 d.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将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反对。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绽开了一些, 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拟人) b.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拟人) c.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比喻)d.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比喻)6.下列对《诗经二首》的赏析,不合诗意的一项是() a.“彼尔 维何,维常之华。”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语意双关,表面上赞美彤管的红润、光泽,实是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和爱慕。 c.“岂敢定居?一月三捷。”用反问的句式,强调了边关战事频繁, 将士们无暇休整,但作战英勇,一个月能获三次胜利的士气。 7.下列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莫春者,春服既成 b.静女 其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