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提说明
汽提塔 蒸汽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汽提塔蒸汽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汽提塔是化工领域常见的一种设备,用于从液体溶液中提取各种物质。
在汽提塔的操作过程中,蒸汽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蒸汽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液体表面的蒸气分子对外界施加的压强。
汽提塔中蒸汽压的变化会影响溶质物质的传递和分离过程,因此对蒸汽压的理解与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汽提塔和蒸汽压的相关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汽提塔和蒸汽压技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1.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和介绍,引出文章的主题和目的,让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包括汽提塔的定义、蒸汽压的概念以及汽提塔中蒸汽压的作用等内容,侧重于对相关知识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
3. 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并展望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指明文章的意义和价值。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汽提塔与蒸汽压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汽提塔中蒸汽压的作用机理,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通过对汽提塔和蒸汽压的定义和概念进行阐述,探讨它们在工业生产和化工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希望本文内容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生提供参考和启发,促进行业内的技术交流与发展。
同时,通过本文的阐述,也旨在让读者意识到蒸汽压在加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引起他们对于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思考和探索。
2.正文2.1 汽提塔的定义汽提塔,又称蒸馏塔,是一种用于进行气液分离和物质提纯的设备。
它常用于化工工艺中,特别是在石油化工和化工装备中广泛应用。
汽提塔通常由塔筒、塔板或填料、进料口、出料口、蒸汽进口和液态出口等部件组成。
汽提塔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蒸汽的升华作用,在塔筒内建立起气相和液相之间的接触和传质过程。
在汽提塔中,通过蒸汽和液体在塔板或填料间的反复接触和传质,可使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根据其挥发性大小逐渐分离,从而实现物质的提纯。
污水处理中的汽提法性能说明

污水处理中的汽提法性能说明汽提法通常用于脱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气体和某些挥发性物质。
其原理是将空气或水蒸气等载气通入水中,使载气与污水充分接触。
导致污水中的溶解性气体和某些挥发性物质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
一般使用空气为载气时称为吹脱,使用蒸汽为载气时称为汽提。
空气吹脱通常只用于脱除用石灰石中和酸性污水和经过软化处理或电渗析、反渗透处理后的污水中的CO2,以提高因CO2而产生的低pH 值、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的需要。
汽提法常被用于含有H2S、HCN、NH3、CS2等气体和甲醛、苯胺,挥发酚等主他挥发性有机物的工业废水的处理。
以避免这些酸性物质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可能产生的毒害和避免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
1.常用类型处理含有硫化物、酚、氰化物、氨氮等物质的酸性污水常用的蒸汽汽提方式有双塔汽提和单塔汽提两大类。
双塔汽提是使原料污水依次进入硫化氢汽提塔和氨气汽提塔,在两个塔内分别实现硫化氢和氨气从污水中分离的过程。
双塔汽提可同时获得高纯度的硫化氢和氨气,净化水水质较好,可回用或进入综合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其缺点是设备复杂,蒸汽消耗量大。
单塔汽提是利用硫化氢和氨在不同温度下在水中溶解度的变化存在差异这一特性,使污水在汽提塔内温度高低变化,从而实班氨与酸性气分别从污水中脱出。
单塔汽提的特点是在—个汽提塔内同时实现硫,化氢和氨气分离的过程。
其优点是设备简单、蒸汽单耗低。
常用的单塔汽提为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提(见图 2 - 9)。
该工艺流程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平稳、蒸汽单耗低、原料水质适应范围宽等特点,能同时高效率地将硫化氢和氨脱出。
净化水水质好。
当污水中氨含量较低,只需脱除硫化氢时。
为进一步简化流程和操作。
可采用单塔加压无侧线抽出流程(见图2-10)。
汽提产生的硫化氢和氨气必须予以回收。
因为焚烧只是将硫化氢氧化为二氢化硫后排放,而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一个主要原因。
国家有关法规对此有严格的规定。
因此。
提倡使用的汽提装置要同时具备将硫化氢收集处理的能力,一般是将硫化氢送到硫磺同收装置制硫。
汽提塔流程说明

汽提塔流程说明一、引言汽提塔是一种常用的化工设备,主要用于提取汽油、煤油、液化气等产品。
本文将对汽提塔的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原料进料、塔内操作、产品分离等环节。
二、原料进料汽提塔的原料主要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副产物,如蒸馏渣油。
原料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汽提塔。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和控制原料的温度、压力等参数,以保证塔内操作的稳定性。
三、塔内操作1. 萃取剂进料:在汽提塔中,需要加入一种称为萃取剂的溶剂。
萃取剂的选择要考虑到与原料的相容性以及溶解目标组分的能力。
萃取剂进入塔后,会与原料进行充分的接触和混合。
2. 萃取剂与原料的接触:在塔内,原料和萃取剂会进行多级接触,通常采用逆流操作。
原料从塔底部进入,向上流动,而萃取剂从塔顶部进入,向下流动。
这种逆流操作有助于提高质量传递效率。
3. 质量传递过程:在塔内,原料和萃取剂之间发生质量传递,即目标组分从原料中转移到萃取剂中。
这个过程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作用来实现的,如溶解、吸附、反应等。
质量传递的效率取决于塔内的温度、压力、物料流动速率等因素。
四、产品分离1. 塔顶产品:塔顶部分会产生富集目标组分的汽相,也称为顶气。
顶气经过冷凝器冷却后,分离出液相产品,即顶液。
顶液中含有目标组分以及一些萃取剂的残余物质。
2. 塔底产品:塔底部分会产生富集其他组分的液相,也称为底液。
底液中含有一些未被提取的目标组分,以及一些萃取剂和杂质。
底液通常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得到纯净产品。
3. 萃取剂回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通常会对底液中的萃取剂进行回收。
回收萃取剂的方法包括蒸馏、萃取、再生等。
回收后的萃取剂可以再次使用,减少资源消耗。
五、总结汽提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设备,通过逆流操作和质量传递过程,实现了原料中目标组分的提取。
通过顶液和底液的分离,得到了纯净的产品和回收的萃取剂。
汽提塔的流程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参数,以保证操作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
希望本文对汽提塔的流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CO2气提塔的气提过程原理结构和作用

CO2气提塔的气提过程\原理\结构和作用气提塔中气提过程:气提塔实际上是一个多管降膜式湿壁塔。
合成塔来的反应液,其中含氨:30.14%、二氧化碳:17.49%、尿素:34.49%。
通过合成塔出料调节阀HV201利用液位差进入气提塔上花板,每根气提管上部有一液体分布器,当液体流过分布器小孔后呈膜状向下沿管内壁流动。
随着阀开度的改变,分布器上液层高度也改变。
负荷高,液层高,流过小孔流量大,反之即小。
当液体下流后与下部来的二氧化碳气体相遇,首先是游离氨被逐出,再向下是甲铵分解即以两个氨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这样的比例分解出来。
由于管外有压力为2.0MPa左右,温度为230℃的中压饱和蒸气供给热量,使分解反应能够不断进行。
气提过程之所以能实现是由于与反应液呈平衡的溶液表面上氨蒸汽压力始终大于气相中氨分压。
这样氨一直可以被分解出来,而二氧化碳则是由于化学平衡关系,当减低气相氨的浓度后,反应向左进行。
在加热和汽提的联合作用下,使尿素、氨基甲酸铵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并随气体介质一起从液体分布器上部的升气管出去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
底部出来的尿素溶液送入后系统进一步减压分解其中的氨基甲酸铵。
气提塔中气提原理汽提是以一种气体通过反应混合物,从而降低另一种或几种气体的分压,使离解压力降低的过程。
所谓二氧化碳气提就是一种气体通过反应物,从而降低气相中氨和(或)二氧化碳的分压,使甲铵分解。
甲铵分解的反应方程式:NH2COONH4 (液) = 2NH3 (气) + CO2 (气) -Q这是一个可逆吸热体积增大的反应,只要能提供热量、降低压力或降低气相中NH3和CO2某一组分的分压,都可以使反应向着甲铵分解的方向进行,以达到分解甲铵的目的。
采用液态甲铵的生成或分解来说明:2NH3(液)+CO2(液) = NH2COONH4(液)溶液中氨和二氧化碳与气相中的氨和二氧化碳处于平衡,假设它们分别符合拉乌尔与亨利定律,则有:PNH3 = P0NH3?〔NH3〕(液) PCO2=HCO2?〔CO2〕(液) PNH3 --- 溶液中氨的平衡分压PCO2 --- 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分压P0NH3 ---- 纯氨的饱和蒸汽压HCO2 ---- 二氧化碳的亨利系数〔NH3〕(液) -- 液相中氨分子分率〔CO2〕(液) -- 液相中二氧化碳分子分率由上述各式可知:当用二氧化碳为气提剂时,气相中的氨分压趋近于零,则液相中氨的平衡分压大于实际气流中的氨分压,故液相中的氨不断汽化逸出,液相中〔NH3〕(液)降低,反应向着甲铵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的方向进行。
二氧化碳气提法尿素工艺学习笔记

二氧化碳气提法尿素工艺学习笔记第一章概述一、尿素的情况:尿素的化学名称:碳酰二胺,分子式:CO(NH2)2 分子量60.056 易溶于水和液氨,熔点132.7是无色或白色的针状结晶,含氮量46.65%,高温高压下生成缩二脲,缩三脲,三聚氰酸,三聚氰胺。
生成尿素的反应方程式:2NH3+CO2=CO(NH2)2+H2O吨耗理论值为NH3566kg CO2733kg实际吨耗值为NH3580kg CO2770kg二、生产方法:辽化:CO2汽提全循环法锦西:NH3汽提全循环法三、工厂情况:引进荷兰大陆公司日产1620吨,年产48万吨的尿素生产装置,现有设备157台,静设备82台,动设备75台。
第二章二氧化碳汽提法尿素工艺一、常用的仪表符号1、第一个字母一般表示参数T:温度P:压力F:流量L:液面H:手动A:分析S:速度D:密度V:粘度Z:定位C:电导X:信号2、后面的字母A:报警C:控制I:指示R:记录X:信号H:高限L:低限T:变送E:元件G:视镜S:开关Q:累计Y:转换V:阀O:节流小孔例:TRC-207:温度记录控制FI-303:流量指示ZRC-201:位置记录控制3、工序号及设备的类型工序号:100号:压缩200号:合成及汽提300:号循环400:号蒸发600号:造粒700号:冷凝解吸900号:公用工程设备类别:A:基础类指造粒塔C:换热设备D:反应设备E:传质设备F:槽和罐J:泵和压缩机JS:备用泵)V:机械JT:透平L:特殊设备(喷头、喷射器)例:102JT:二氧化碳压缩机(透平)601A:造粒塔201D:合成塔301E:精馏塔401F:蒸发分离器601L:喷头701F:氨水槽902F:蒸汽饱和器二、工艺说明:1、尿素的生成是由CO2和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反应而得到的,具体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CO2与氨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甲铵)故称为甲铵生成反应:2NH3(液)+CO2(气)=NH4COONH2(液)+119.2KJ/mol第二步:甲铵脱水反应得到尿素:NH4COONH2(液) CO(NH2)(液)+H2O(液)-15.5KJ/mol2、生产方法:CO2汽提法(1967年荷兰斯达米卡帮公司)(1)反应温度:181℃~189℃; (2)反应压力:13.5 MPa~15MPa;(3)反应时间:45~60分钟 (4)有效反应容积:177m3 ;(5)NH3/CO2=2.89(设计值) 3.0~3.3(实际值);(6)H2O/CO2=0.37(设计值) 0.5左右(实际值)(7)转化率:58%(设计值)61%~62%(实际值);(8)汽提效率:83%(设计值) 78%~83%(实际值)3、尿液浓度变化:(1)尿素合成后的尿液:34.43%(2)汽提后的尿液:57.89%(3)精馏后的尿液:69.313%(4)闪蒸后的尿液:72%(5)一段蒸发后的尿液:95%(6)二段蒸发后的尿液:99.7%4、尿素工艺流程方框图:三、流程分解1 氨的输送:氨和CO2是尿素生产的两大原料,保证供给十分重要。
脱氨汽提法

脱氨汽提法脱氨汽提法是一种常用的气相色谱前处理方法,用于去除样品中的氨气。
氨气是许多分析样品中常见的干扰物之一,它会干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而脱氨汽提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样品中的氨气,提高分析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脱氨汽提法的原理是利用氨气与碱性蒸汽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无害的氢氧化物,通过吹扫的方式将氨气从样品中去除。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脱氨汽提法相关的参考内容。
首先是脱氨汽提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可以引用一些相关的研究论文或教科书,介绍脱氨汽提法的基本原理,如何选择适当的脱氨剂和操作条件等。
这些内容可以从化学分析方面的教科书中找到。
在脱氨汽提法的应用方面,可以介绍一些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
例如,某些食品中常常含有氨气,对于这些样品如何采用脱氨汽提法进行前处理,可以引用相关的食品分析方法手册或研究论文。
另外,还可以介绍脱氨汽提法在环境样品、生命科学样品等其他领域的应用。
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或专利来了解。
此外,还可以介绍脱氨汽提法的优缺点以及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例如,与传统的流动注射分析或蒸发浓缩方法相比,脱氨汽提法具有高效、高灵敏度、操作简便等优点。
可以引用一些相关研究论文或技术报告,对比不同方法在氨气分析方面的优劣势。
关于脱氨汽提法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术,可以引用一些说明书或技术手册。
这些内容可以介绍脱氨汽提法的仪器设备的选择、操作方法、样品制备步骤等。
另外,还可以介绍一些仪器厂家提供的脱氨汽提法的应用案例或技术指南。
最后,可以介绍一些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例如,从方法灵敏度、选择性、操作简便等方面进行改进,提高脱氨汽提法在分析领域的应用。
可以通过查阅科研论文、技术报告或专利文献,了解当前研究的热点和潜在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脱氨汽提法是一种常用的气相色谱前处理方法,通过去除样品中的氨气来提高分析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相关的参考内容可以涵盖脱氨汽提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应用领域、优缺点比较、仪器设备和操作技术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
关于“汽提”与“气提”的讨论

·120·全国中氮情报协作组第29次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关于“汽提"与“气提"的讨论沈华民(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上海200062)O引言水解和缩二脲等副反应的加剧。
以上这些都使20世纪60年代是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传统法尿素工艺的热量回收利用受到限制。
因工艺技术的全盛时期,当时由于尿素合成转化率此,必须开发出新的分解技术j在较高压力和的限制,C02转化率一般为60%一63%,因而较低温度下使尿素合成液中未反应物具有较高必须从尿素合成液中分解、分离大量未反应的甲的分解率,提高分解气的冷凝温度而达到输出铵和过剩氨并将其回收,循环返回尿素合成塔。
蒸汽的目的。
在传统的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中,采用多段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荷兰Stamicarbon 公减压加热分解法从尿素合成液中赶出NH,和司首先开发出了这种新型高效分解技术,即CO:,为了防止结晶,须加水吸收各段释放出的Stripping—Pl-OCOSfl。
Stripping—process使尿素工气体,但为了避免水对尿素转化率产生负面效艺在高压(合成压力)下分解,并使逐出气体应,又要求用尽可能少的水吸收生成浓甲铵溶液在高压下冷凝,从而使输出热量成为现实,可产返回尿素合成。
上述过程不能一次减压就完成,生0.4—0.5 MPa的蒸汽,吨尿素蒸汽耗下降为因为这需要加入大量的水,从而使尿素合成转化0.9一1.0 t。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Stri ppi ng—率大为降低。
工业生产上亦不能采用太多的减压pr o ce s s的成功和推广,St ri pp i ng—p ro ce s s成为了段,因为这将使设备投资大为增加。
在传统的水尿素流程中占统治地位的方法,尿素技术由此进溶液全循环法中,采用三段压力等级来解决:为入了Str ip pi ng—pro ces s时代,与传统加热分解法了得到比较浓的甲铵液及回收气态氨,第一段选的比较及特点见图l。
酸性水汽提装置工艺说明书

酸性水汽提装置工艺说明书xx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吨/小时酸性水汽提装置说明书xx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09年1月9日档案号:Y0407A-1 xx 设计阶段:施工图说明书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第1 页共 39 页建设单位:xx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名称:60吨/小时酸性水汽提装置编制:校核:审核:审定: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档案号:Y0407A-1 xx 设计阶段:施工图说明书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第2 页共 39 页目录1 概述 .....................................................................3 2 原料及产品性质 ......................................................... 5 3 物料平衡 ................................................................ 6 4 主要操作条件 ............................................................7 5 流程简介 ................................................................ 7 6 主要设备计算与选择 .....................................................9 7 设备平面布置说明 ....................................................... 9 8 公用工程及材料消耗 .................................................... 28 9 装置定员 ...............................................................31 10 装置内外关系 ......................................................... 32 11 分析化验 (34)12 劳动安全卫生 .........................................................35 13 环境保护 .............................................................. 36 14 消防 ...................................................................37 15 设计中采用的规范 ..................................................... 38 16 施工技术要求 ......................................................... 39 17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9)档案号:Y0407A-1 xx 设计阶段:施工图说明书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第3 页共 39 页1 概述1.1 设计依据本项目的设计依据为:(1).xx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与xx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签定的“关于新建60吨/小时酸性水汽提装置设计”的合同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提工艺流程描述
清
洗
聚酯废水
排至污水处理场气包废气引至燃烧炉
聚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入收集槽,由提升泵抽出经换热器加温后由汽提塔顶部进入汽提塔。
为防止收集槽内废水被抽空,在提升泵的出口管线上设置了回流管线,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废水回流至收集槽;并且在在提升泵的出口管线上设置了紧急排放口,当汽提塔故障或发生其它紧急情况时,废水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场。
经汽提后的废水由提升泵从汽提塔底部排出。
合格的汽提废水经换热器降温后送至污水处理场;不合格的汽提废水重新送入汽提塔;
为了保持汽提塔底部液位,在提升泵的出口管线上也设置了回流管线,当汽提塔底部液位过低时,废水回流至汽提塔底部。
蒸汽由汽提塔底部进入汽提塔,与从塔顶流下的废水逆流相遇,在填料层废水被收集落入汽提塔底部,而被汽提出的挥发性物质继续上行至汽提塔顶部排出,为防止汽提出的挥发性物质重新凝结,在汽提塔顶部设置了加热盘管。
从汽提塔顶部排出的气体进入一个集气包(如输送距离较短可取消气包),再通过管线送至聚酯装置热媒炉燃烧。
在汽提塔尾气总管上装有管道进风机,保持一定正压,将尾气送入燃烧炉,防止回火,同时应设有阻火器,确保安全运行。
在汽提塔尾气管上设有电磁阀,尾气总管上的电磁阀与汽提塔顶部压力联锁,当压力大于15Kpa时打开,小于15Kpa时断开,气管上的电磁阀既与压力联锁又与燃烧炉的开停联锁,进炉燃烧联锁压力
为15Kpa,炉开则进气电磁阀开,炉关则进气电磁阀关。
气管上设有
手动阀门,用于调节尾气压力,确保尾气微正压进入燃烧炉,同时在
汽提塔尾气管上设有放空阀,当发生故障、燃炉烧停运、检修等情况
发生时将尾气自动放空。
详细施工方案需与燃烧锅炉生产厂家进一步交流确认后考虑系统流程设计,其中炉内部分应由燃烧炉生产厂家完成,其它由汽提塔
制造商完成成套工艺设计制造调试。
整个系统的控制由PLC控制系统自动完成。
根据我公司设备多年的运行经验,汽提塔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内部会有污垢沉积,需进行清洗,可提高运行可靠性确保工艺装置的出
水达标,同时可节约大量蒸汽消耗。
具体清洗周期根据运行情况确定,
约为3~12月,清洗液可采用清洗滤芯产生的废碱液,通过进水提升
泵打入汽提塔内部,同时通入蒸汽进行循环清洗,可去除汽提塔内部
的污垢。
主要配置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材质数量备注
1 工艺废水汽提塔填料塔:φ500×18935不锈钢1台304L
2 废水换热器BR0.2C-1.0-10-E-I S=10m2,Pd=1.0MPa 不锈钢1台
3 工艺废水进料泵CA40-25-200A Q:6.3m3/h,H:50m 不锈钢2台
水温:63℃防爆等级:DIIBT4,功率:4KW
4 工艺废水出料泵CA40-25-160A Q:6.3m3/h,H:32m 不锈钢2台
水温:100℃防爆等级:DIIBT4 ,功率:3KW
5 工艺废水收集槽φ2800×3600mm 20m3不锈钢1台304L
6 管道过滤器DN65 4台304L
7 钢架平台1套
8 仪表配套
9 PLC控制系统1套
10 管件、阀门配套
运行效果
聚酯废水经汽提工艺处理后,COD浓度大大降低,几乎不含任何醛类物质,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以进水COD浓度30000mg/L计,经汽提后COD浓度约为3000~5000mg/L,去除效果非常明显,已在装置实际运行得到证实。
由于COD大量去除,既提高了后续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又将节约大量的生产运行成本。
仪表、电气要求
1.仪表空气在进入整个装置的进口管道安装过滤装置。
2.装置上的远传温度计选用上海自动化仪表三厂生产的产品。
3.装置上的电磁阀采用气动型式,电磁阀采用ASCO、SMC、TPC
等品牌,并且提供一个电磁阀备用。
4.调节阀采用泄漏等级6级以上,国内合资或国外等国生产的产品。
5.用于测量液位、流量、压力的差压变送器采用国外等国生产的产
品,并且提供一个三阀组备用。
6.现场压力表、温度计采用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生产的产品。
7.电缆采用远东电缆厂生产的产品。
8.仪表接地与电气接地分开,仪表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电气接地
电阻小于4欧姆。
9.PLC采用西门子S7-300,CPU型号采用CPU315-2DP(6ES7
315-2AG10-0AB0),DI模块型号采用为6ES7 321-1BL00-0AA0,DO模块型号采用:6ES7 322-1BL00-0AA0,AI模块型号采用为:6ES7 331-7KF02-0AB0,AO模块型号采用:6ES7 332-7ND01-0AB0。
10.盘柜内DO采用24VDC继电器隔离。
11.西门子DI、DO、AI、AO有10%的备用点。
12.提供PLC源程序和组态源程序。
提供I/O表和P&图。
13.电机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能在现场、控制盘上操作,现场配置
运行/停止指示灯。
14.现场操作盘、操作按钮等户外用电气设备防护等级采用IP54。
15.电气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采用西门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