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刑罚裁量1 12页

合集下载

刑罚概述

刑罚概述

成立条件:
(1)前后罪的性质: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2)前后罪刑罚的特点:任何刑罚
(3)前后罪间隔的时间特点:后罪发生在前罪 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的任何时间
(三)累犯的刑事责任

—— 应当从重处罚
第三节 刑罚裁量制度
一、累犯 二、自首
二、自首: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一般
刑罚概述
内容
第一节 刑罚裁量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刑罚裁量情节 第一节 刑罚裁量制度
第一节 刑罚裁量的一般理论 一、量刑的定义 量刑,即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决定刑
罚的活动。其内容: 1、对犯罪人是否决定处刑; 2、处刑的,刑种及刑度如何; 3、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等等。
二、 量刑的基本原则
(一)以犯罪事实为根据 “犯罪事实”:说明犯罪人罪行轻重及刑事责任大小的所有事
第三节 刑罚裁量制度
一、累犯 二、自首 三、立功
三、 立功(刑法第68条)
(一)概念: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 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 他案件等行为。
(二)种类
1、一般立功: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 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 件的,等等。
实。 包括:罪前事实、罪中事实、罪后事实。 (二)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1、以刑法总则确定法定刑。 2、依刑法总则和分则的规定正确确定宣告刑。
第二节 刑罚裁量情节
一、概念
法院在依法对犯罪人裁量决定刑罚时所需考虑 的(除犯罪构成以外)、据以决定刑罚轻重或 是否给予刑罚处罚的各种事实情况。
二、主要分类
(一)法定情节:在量刑时必须适用的情节。
减轻处罚:除处罚不等于不处罚。
不处罚的前提是行为人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刑罚裁量制度

刑罚裁量制度

答案:A
自 首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 己罪行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 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 他罪行的行为。 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 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 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亦 称准自首。
一般自首
特别自首
一般自首的构成
1、自动投案。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特别自首的构成
刑事责任
1、自首的主体是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正在服刑的罪犯。 2、如实供述本人的司法机关尚 未掌握的其他罪行的。
1、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 2、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3、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
第十四章
刑罚裁量制度
LOGO
量刑情节
法定量刑情节
总则性情节
分则性情节
酌定量刑情节
(一)犯罪的手段 (二)犯罪的侵害对象 (三)犯罪的损害结果 (四)犯罪的时间、地点 (五)犯罪的动机 (六)犯罪后的态度 (七)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累 犯
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 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的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 犯罪人。
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答案:C
数罪并罚
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具体说来, 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决前一人所犯数罪,或者判决宣告 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发现漏罪或又犯新罪,在分别定 罪量刑后,依照法定的方法决定执行刑罚的制度。

2016浙大远程刑法总论离线作业

2016浙大远程刑法总论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刑法总论》课程作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第一章刑法概述填空题1.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__宪法__,实践根据是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和实际情况。

2.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3.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其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是其基本内容。

4.广义的刑法不仅包括刑法典,还包括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5.制定刑法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

6.刑法从体系上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

7.刑法的解释,按解释的效力分类,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8.刑法的解释,按解释的方法分类,可分为文理解释、理论解释。

9.我国现行刑法的实施时间是 1997年10月1日。

10.有权对刑法出作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填空题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中最主要的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

2.罪刑法定原则概括起来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3.罪刑法定主义有四个派生原则,分别为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4.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除了罪刑法定原则外,还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5.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刑法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填空题1.刑法的效力范围可分为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

2.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3.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追究。

4.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处理。

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5.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第十六章 刑罚的裁量

第十六章 刑罚的裁量

禁止重复评价
2000年11月最高院《关于刑133解释》第二条
第二款第(六)项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 重伤,负事故全责或主责,并具有“为逃避法 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情形的,以交通肇事罪 定罪处罚,即此种情况,应当成立交通肇事罪 的基本犯。但在第三条专门解释属于法定加重 量刑情形之一的“交通肇事后逃逸”时,又明 确排除《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六)项规定 的情形。也就是说“交通肇事后逃逸”这一个 行为,不能同时既作为定罪的考虑情节,又作 为法定加重量刑的情节,否则又为刑法禁止对 一行为作重复评价的原理。
(4)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的意见内容
1.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分子未被办案机关掌握, 或者虽被掌握,但犯罪分子尚未受到调查谈话、 讯问,或者未被宣布采取调查措施或者强制措施 时,向办案机关投案的,是自动投案。在此期间 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的,应当认定为自 首。 2.没有自动投案,在办案机关调查谈话、讯问、 采取调查措施或者强制措施期间,犯罪分子如实 交代办案机关掌握的线索所针对的事实的,不能 认定为自首。
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为:
1.前罪与后罪必须是故意的犯罪; 2.犯前罪时必须年满18周岁; 3.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 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注意 4.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 免以后5年之内。
注意 1.在行为人已经执行了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的情况下,考虑后罪应否判处有期徒刑时, 不能将前罪与执行前罪刑罚的事实作为量 刑情节;只有当后罪本身的罪行与人身危 险程度决定了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时,才符合累犯的条件。特别是当后罪的 成立以“情节严重”为要件时,不能将犯 前罪的事实作为后罪的严重情节予以考虑, 否则便严重违反了禁止重复评价的原则。 2.为了作为累犯从重处罚,而有意识地将 不应判处有期徒刑的后罪判处有期徒刑的 做法,也是不正确的。

第11章刑罚的裁量PPT课件

第11章刑罚的裁量PPT课件

三、累犯 ㈠累犯的概念 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刑罚处罚的
犯罪人,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情形
▲注意累犯和再犯的区别:
㈡一般累犯
根据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 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 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 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过失犯罪的除外
②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的, 采取限制加重原则
我国限制加重原则注意:
①只能在数罪总和刑期以下,数罪中最高 刑期以上,酌情决定应执行的刑罚
②酌情决定执行的刑罚同时受数罪并罚最 高刑期限制:即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 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 能超过20年
注意:数罪并罚不能合并其中几种刑罚而 升级为另一刑种
例2:甲因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执 行10年后发现在判决以前犯盗窃罪,应 当判处有期徒刑8年。采用先并后减的方 法,应当将新判处的8年与原判的14年 实行并罚,即在14到20年之间决定刑期, 若判18年,则应减去原来已执行的10年, 其还应执行刑期为8年。其实际执行刑期 为18年
对于“先减后并”,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③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需执行
㈢适用数罪并罚的不同情况
1、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 这是标准形式,直接根据一般原则并罚
2、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 有漏罪的并罚
根据刑法第70条的规定,实行“先并后减” 的原则处理
“先并后减”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如果是一个漏罪,是将漏判之罪的刑罚 与原判数罪的刑罚并罚,还是与原判决 定执行的刑罚并罚?
⑴判决宣告后,刑罚未执行完毕以前,犯 有数个新罪的,应将这数个新罪分别定 罪量刑,再和前罪实行先减后并的数罪 并罚,而不先将数个新罪并罚后再并罚。

刑罚的裁量

刑罚的裁量
单功能情节,是指对量刑的影响仅有一种可能性的 情节。
多功能情节,是指对量刑的影响有两种以上可能性 的情节。
第二节 刑罚裁量的情节
适用多功能情节时: 首先,应当根据犯罪的客观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
主观恶性程度,决定具体适用那种功能,做到罪责刑 相适应;
其次,应当注意多种功能在法律条文中的排列顺 序,一般情况下,排在前面的功能应当考虑优先选择。
规定,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
法定量刑情节,既包括刑法典总则规定的对各种犯 罪共同适用的情节,也包括刑法典分则、单行刑法 规定的对特定具体犯罪适用的情节。
第二节 刑罚裁量的情节
三、酌定量刑情节
酌定情节,是指刑法未作明文规定,仅是根据 刑事立法精神和有关刑事政策,由人民法院在审判 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刑罚裁量时应当灵活掌握的 酌情适用的情节。
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对象;危害结果; 犯罪的时间、地点;犯罪后的表现;犯罪之前的表 现
第二节 刑罚裁量的情节
四、量刑情节的适用 (一)应当型情节、可以型情节与酌定情节的适用 当一个案件既有应当型情节、可以型情节,又有酌定
情节时,应当是应当型情节优于可以型情节,可以型 情节优于酌定情节
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 徒刑以上பைடு நூலகம்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 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 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三节 刑罚裁量的制度
(一)一般累犯及其构成条件 1. 主观条件:前后两罪都是故意犯罪。 2. 刑度条件:前罪被判处的和后罪应当判处的是有期
第二节 刑罚裁量的情节
逆向竞合适用的原则:在分别确定各个量刑情节对量 刑所起的作用大小的基础之上,综合分析掌握,不能 简单地将多个性质相反的量刑情节相互抵消。

第十六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第十六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留须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期限为15日以下,被拘
留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而刑事拘留、行政
拘留由公安机关直接适用。

4.法律依据不同。拘役的依据是刑法;刑事拘留的
依据是刑事诉讼法;民事拘留的依据是民事诉讼法;
而行政拘留的依据则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根据刑法典第42条、第44条以及第69条的规定,拘役 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 超过1年,故拘役属于短期自由刑。拘役的刑期,从判决 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 期1日。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享有项待遇:(1) 探亲。每天月可以回家1天到2天。(2)参加劳动的,可 以酌量发给报酬。 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应在受刑人所在地的县、 市或市辖区的公安机关设立的拘役所执行。也可以在就近 的监狱或劳改队执行,还可以在看守所内执行,要实行分 管分押。
附加刑,是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它的特点 是既能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用。

根据刑法典第34条的规定,我国刑罚体系中附加刑 的刑种主要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等 三种。此外,第35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
立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这是一种特殊的附加刑。




(一)罚金的定义 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 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属于一种财产刑。 刑法第52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 决定罚金数额。” 这是罪刑均衡原则在罚金裁量上 的具体体现。 2002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 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 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 等,并结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 处罚金。” 。

刑法总论 刑罚裁量制度

刑法总论   刑罚裁量制度

刑法总论刑罚裁量制度第十六章刑罚裁量制度一、概述(一)概念刑罚裁量即量刑,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所犯罪行,依法裁量决定刑罚的一种审判活动。

特征:1、量刑的主体是人民法院2、量刑的对象的犯罪分子3、定罪是量刑的前提4、刑事责任的大小是量刑轻重的根据(二)刑罚裁量的内容(任务)1、决定是否对犯罪人判处刑罚第三十七条【非刑罚性处置措施】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2、决定对犯罪人判处何种刑罚和多种刑罚3、决定对犯罪人所判处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4、将数个宣告刑合并执行二、量刑的原则根据刑罚第61条规定,量刑的一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以准绳。

(一)以犯罪事实为根据1、犯罪的基本事实2、犯罪的性质3、犯罪的情节(量刑情节)4、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二)以刑法规定为准绳三、量刑情节是犯罪构成事实之外的,对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具有影响作用的,人民法院在对犯罪人量刑时需要考虑的各种情况。

量刑情节是选择法定刑与决定宣告刑的依据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分类1、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是否刑法中有明文规定为标准法定情节指法律明文规定的量刑情节。

法定情节包括应当情节和可以用情节。

酌定情节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而是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应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

2、从严情节和从宽情节———以情节的处罚功能不同为根据从严情节包括从重情节和加重情节,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加重情节。

例如,第236条第2款规定:“奸淫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等等。

从宽情节包括从轻情节,减轻情节和免除处罚的情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列出赵某所具有的法定量刑情节。
(2)对赵某应当如何处罚?为什么?
3.1992年某甲因为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刑 满释放后,某甲一直不思悔改,游手好闲。2019 年某日,某甲将同村的某乙(13岁)奸淫。事后, 某甲威胁某乙,叫她不要向别人说及此事,否则 就要报复她家人。同年,某甲教唆同村的某丙 (17岁)强奸同村的怀孕妇女某丁。某丙在实施 强奸过程中,由于某丁的苦苦哀求,加之看到某 丁怀孕在身,未对其实施奸淫。事后,某丙主动 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三、法定的量刑情节 ㈠总则性情节 ㈡分则性情节 四、酌定的量刑情节 ㈠犯罪的手段 ㈡犯罪的侵害对象 ㈢犯罪的损害结果 ㈣犯罪的时间、地点 ㈤犯罪的动机 ㈥犯罪后的态度 ㈦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五、量刑情节适用的根据
㈠量刑情节的适用规则 1、从轻处罚情节和从重处罚情节的适用规则 2、减轻处罚情节的适用规则 3、免除处罚情节的适用规则 ㈡多功能情节的适用 1、应根据犯罪的性质和犯罪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决定各种功能的取舍。 2、应根据量刑情节本身的轻重,选择具体的功能。 3、法律对多功能情节所包含的不同功能的排列顺序,对多功能情节的
问:上述案例中,属于法定情节的有哪些?属于酌 定情节的有哪些?对于这些情节,应当如何处理?
答案解析 (1)法定情节 免除处罚情节 法定从轻或减轻情节 法定从重情节 (2)酌定情节 甲多次犯罪属于再犯属于酌定从重处罚情节 甲强奸乙后威胁乙,属于犯罪后态度恶劣的情节,
为酌定从重处罚情节 丙强奸怀孕妇女,属于酌定从重处罚情节
第十六章 刑罚裁量
内容提要:主要阐述在量刑过程中的应适用 的原则和法定情节。
重 点:量刑的情节
第一节 刑罚裁量概述
一、刑罚裁量的概念 ㈠概念——刑罚裁量简称量刑,指人民法院根据行
为人所犯罪行及刑事责任的轻重,在定罪的基础 上,依法决定对犯分子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 种刑罚,刑度或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审 判活动。 ㈡特征: 1.量刑的主体是人民法院 2.被量刑的对象只能是犯罪分子. 3.定罪是适当量刑的前提 4.刑事责任的大小是量刑轻重的唯一根据.
二、刑罚裁量的任务 1.决定对犯罪分子是否判处刑罚 2.决定对犯罪人判处何种刑罚和多重的刑罚 3.决定对犯罪人所判处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 4.决定对犯罪人是否实行数罪并罚 三、刑罚裁量的意义 ㈠量刑是实现刑事责任的重要环节 ㈡适当量刑是正确行刑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㈢正确量刑有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安定
谢谢!
xiexie!
否 则你儿子的便没命了。“赵某的父亲立即报案,公安机关将赵某、钱某、
孙 某抓获。赵某在被拘留期间,主动交待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另一犯罪事 实:赵某于2019年4月4日,在盗窃了李某家5000元现金后,为了毁灭罪证 而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钱某在被拘留期间也主动交待自己曾 于2019年3月3日参与一起绑架案,分得赎金3000元。孙某在被拘留期间, 检举、揭发了周某的重大犯罪行为, 经查证属实。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以下问题: 1、本案中的赵某、钱某、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 2、哪些人各个有哪些法定的量刑情节?
2. 方某产生劫机外逃的念头,并邀请赵某一同行动。为劫
机,方某购买一支催泪枪,并指使赵某买来两把尖刀。 为了逃避安全检查,方某将催泪枪分解伪装,进行两次 登记试验,均获成功。方某与赵某商定乘长春至厦门的 班机,将飞机劫持到台湾,并商定具体的行动方案。而 后,方某出资让赵某去购买了该班机机票2张。赵某在与 妻子道别时,泄露了劫机计划。在妻子的劝说下,赵某 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协助公安机关将方某抓获归案。
1. 赵某(男,1983年8月8日生)游手好闲,讲究享乐,为了让经商的父 亲
多给一些钱用而费尽心机。2000年7月7日,赵某让钱某(男,1983年6月6 日生)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谎称自己被警察抓走了。钱某问为什么要撒 谎,赵某说:“这不关你事!“钱某给赵某的父亲打了电话。接着,赵某
于 当日半夜拿菜刀将自己的左手小指齐指甲根部剁下,然后跑到医院包扎。 第二天早晨,赵某让孙某(男,1983年5月5日生)把装有半截手指的信封 送到赵家楼下的食杂店,委托店主交给赵的父亲。中午孙某按赵某的旨意 给赵某的父亲打电话:“你的儿子已经被我们绑架了,拿50万元来赎人,
第二节 量刑的原则
一、量刑必须以犯罪事实为根据 ㈠“犯罪事实”是量刑适当的首要根据 ㈡“犯罪的性质”是量刑适当的基本根据 ㈢“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是刑罚轻重的重要根
据 二、量刑必须以刑法规定为准绳 ㈠必须严格依照刑罚总则关于刑罚体系的规定,正确适用各
种刑罚方法 ㈡必须严格遵照刑法总则和分则关于法定量刑情节的规定,
正确决定宣告刑 ㈢必须严格遵照刑法总则规定的各种量刑制度,正确适用刑

第三节 量刑的情节
一、量刑情节的概念——是指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 子量刑时据以处罚轻重或免除处罚的主客观事实 情况。
二、量刑情节的分类 ㈠法定量刑情节与酌定量刑情节 ㈡从宽量刑情节与从严量刑情节 ㈢命令性量刑情节与授权性量刑情节 ㈣单功能量刑情节与多功能量刑情节
适用具有指导意义。 ㈢数个量刑情节竞合时的适用——同一犯罪案件中并存两个以上量 刑情节——包括同向竞合与逆向竞合 1、不能任意改变量刑情节的功能。 2、必须根据不同量刑情节本身反映行为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程度, 事实求是地评价每个量刑情节对刑罚裁量结果的影响程度。 3、在量刑情节逆向竞合的条件下,应当对每一个情节进行定性与量刑 相结合的分析,最后得出从重或者从轻处罚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