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内溶栓术【医疗资料】

合集下载

置管溶栓术的护理资料

置管溶栓术的护理资料

护理体检
疾病知识介绍
下肢缺血性病变包括一系列疾病,常见 的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性肢 体动脉闭塞症(糖尿病足)及血栓闭塞 性脉管炎以及因血栓而导致的动脉闭塞 等。共同特征是下肢中小动脉狭窄或闭 塞引起肢体的供血不足,最终可引起肢 体的缺血、坏疽、有的需要截肢处理, 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疾病知识介绍
疾病知识介绍
动脉栓塞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疾病知识介绍
临床表现
1
•间歇性跛行。间歇 性跛行就是病人在 不走路的时候没有 明显的不适,但一 走路患病下肢就会 出现酸胀不适感, 以致不得不停下来 休息,休息一段时 间后这种不适感消 失,又可以继续走 路。
2
•疼痛。突然发生剧烈 的患肢疼痛,为最早 出现的症状。部分病 人仅感酸痛或呈钝痛, 少数病人疼痛并不明 显,而是感觉丧失与 麻木。肢体远端疼痛 是最为剧烈,活动时 产痛加重,因而使活 动受限。
3
•皮色苍白。动脉栓 塞后,由于组织缺 血,皮肤乳头层下 静脉丛血液排空, 皮肤呈蜡样苍白。 若皮下浅血管仍有 少量血液存留,亦 可出现青紫色斑块 及条纹,病久发生 坏死呈紫黑色,以 手足远端明显。
临床表现
4
•皮温降低。皮肤 温度明显降低,触 之冰凉,受累肢体 皮温降低比栓塞部 位低一个关节面, 越远降低越明显, 而且界限清楚。
凡可以导致下肢缺血的疾病总称为下肢缺血性疾病, 这些疾病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有下肢缺血的表现及 体征:轻度缺血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患肢皮肤温度 低,发凉怕冷。中重度缺血可出现患肢持续性疼痛, 皮肤温度变得更加冰凉,皮肤颜色由苍白逐渐变青紫 ,甚至发黑坏死,患者的疼痛往往难以忍受,在寒冷 及活动后更加剧烈。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截肢的后 果,甚至危及生命。这类疾病目前主要包括动脉粥样 硬化导致的血管闭塞、因糖尿病导致的动脉闭塞、因 动脉炎导致动脉闭塞以及因血栓而导致的动脉闭塞。

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腔内溶栓的新进展

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腔内溶栓的新进展

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腔内溶栓的新进展近年来,冠状动脉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该技术可以直观地观察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准确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指导。

而在冠状动脉造影的基础上,利用腔内溶栓技术进行治疗的新进展,更加有效地改善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腔内溶栓技术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溶栓药物送至冠状动脉的狭窄部位,溶解形成的血栓,从而恢复冠状动脉血流通畅。

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迅速解除血栓,缓解心绞痛症状,还可以避免开放性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腔内溶栓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首先,溶栓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选择更加精准。

不同的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溶栓药物和剂量。

现在的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来选择最适合的溶栓药物和剂量,确保溶栓效果的最大化。

其次,腔内溶栓技术的操作方法更加简便和安全。

随着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现代腔内溶栓操作程序更加简单,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并且使治疗过程更加安全和可控。

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实时地通过造影剂的注射来观察血管的情况,准确导航至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然后用导丝将溶栓药物送至目标部位。

整个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调整溶栓药物的输送位置和速度,确保药物的作用得以最大化,同时又能避免药物对周围正常血管的影响。

此外,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腔内溶栓技术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临床研究显示,该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心肌梗死和心衰的发生率。

通过尽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腔内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地切断心肌梗死事件的进展,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腔内溶栓治疗,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仅适用于适宜的患者,对于一些严重病情的患者,仍然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

提高动静脉置管溶栓术后溶栓给药率

提高动静脉置管溶栓术后溶栓给药率

案例二:医生培训的成功经验
总结词
医生培训是提高动静脉置管溶栓术后溶栓给药率的成功经验。
详细描述
医生培训应包括手术操作和患者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手术操作培训应关注手术技巧、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术 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患者管理培训应强调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病情观察和并发症处理。通过培训,医 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有效的患者教育计划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患者教育计划,可以提高动静 脉置管溶栓术后溶栓给药率。
患者教育计划应包括术前和术后教育,以及针对不同 患者的个性化指导。术前教育应包括手术目的、过程 和预期结果,以及患者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术后教 育应强调康复和自我管理,包括药物使用、活动限制 、并发症预防等。个性化指导应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 、健康状况和个人需求进行定制,以确保患者充分了 解和遵循医生的建议。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该手术主要用于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等 。但存在一些禁忌症,如患者已经使用了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存在出血倾向 等。
溶栓给药率的重要性
提高疗效
溶栓给药率越高,溶栓药物能够更好地到达血栓形成部位,提高溶栓效果,缩短 病程,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减少并发症
溶栓治疗的可能性。
医院管理因素
诊疗流程
医院缺乏明确的诊疗流程可能导致医生在处理患者时无法形成标 准化的操作流程,从而影响其给予患者溶栓治疗的能力。
药品储备
医院药品储备不足可能使其无法满足患者的溶栓治疗需求,从而影 响其给予患者溶栓治疗的可能性。
团队协作

冠状动脉腔内溶栓的安全性分析

冠状动脉腔内溶栓的安全性分析

冠状动脉腔内溶栓的安全性分析冠状动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可以导致心肌梗死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它可以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受影响血管的血流。

然而,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是否安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对冠状动脉腔内溶栓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的原理。

该手术通过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向血栓部位注入溶栓剂,以溶解血栓。

这样可以恢复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从而预防或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然而,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并非没有风险,下面我们将分析其安全性。

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的一个主要风险是出血。

在插入导管的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壁,导致出血。

此外,在注射溶栓剂时,也有可能引发出血。

因此,术前的全面评估和准确的血管定位非常重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出血的风险。

此外,必须在手术中严格控制溶栓药物的剂量和注射速度,以避免出血的发生。

另一个安全性问题是血栓再形成。

虽然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可以有效地溶解血栓,但并不能保证血栓不再形成。

因此,在手术后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再栓塞的发生,例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此外,术后的康复护理和生活方式改变也是预防血栓再形成的重要措施。

还有一些其他的安全性问题需要关注。

例如,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并导致心脏骤停。

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对溶栓药物过敏。

因此,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并进行相关的检查,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手术。

总体而言,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注意其安全性。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确的血管定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出血的风险。

术后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血栓再形成,并避免其他安全性问题的发生。

此外,术前的详细病史了解和相关检查也是确保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时,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患者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遵守术后康复指导,以促进手术的成功和安全。

股动脉置管溶栓手术记录

股动脉置管溶栓手术记录

股动脉置管溶栓手术记录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名称:股动脉置管溶栓手术患者姓名: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患者病史:患者主要症状:手术前准备:1.患者饥饿状态,禁食8小时。

2.患者穿入手术服并进行术前四肢清洗,保持手术部位清洁。

3.手术室准备必要的器械和药物,包括溶栓药物、置管器械等。

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手术过程:1.患者静脉麻醉下,常规消毒巡视纱布覆盖全身,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监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2.感染防治:术前先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专科护士按照手术室置管操作标准准备洗手台、清洗手术台、打开置管包进行器械摆放,准备所需器械及巡视纱布,接收清洗完成消毒的器械。

4.手术区巡视纱布摆放,插入动脉导丝,将导丝置入股动脉远侧分支中,再经探查导管引导至血栓形成部位。

5.确定置管位置之后,在血管分支处注入溶栓药物,药物流向股动脉内,直至堵塞部位,完成溶栓治疗。

6.完成溶栓治疗后,拍片检查血管内部情况。

7.至此,完成手术治疗,将置管器械慢慢拔出,压迫止血并缝合切口。

8.术后患者送往监护室进行恢复观察。

手术中注意事项:1.麻醉监护:手术全程监测血压、心电、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注意监测患者的神志、皮肤颜色等情况。

2.护理问题:手术室护士配合医生完成术前术后消毒准备,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3.溶栓药物注射:根据溶栓药物的使用说明书,按照剂量和速度要求进行注射。

4.置管技术:在手术中注意保护患者血管,避免血管损伤,操作应轻柔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5.切口缝合:根据切口大小选择适当的缝线和缝合方法,确保切口处干净、结实。

术后护理:1.将术区清洁,并注意消毒观察是否发红、温热度等局部感染征象。

2.监测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3.观察术后患者心电图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术后24小时内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

5.术后3-5天拆线,术后进行皮肤护理,避免感染。

最先进的溶栓方法

最先进的溶栓方法

最先进的溶栓方法
首先,最先进的溶栓方法之一是血管内溶栓技术。

通过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送达血栓部位,可以更快速地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这种方法对于急性中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溶栓药物到达血栓部位的时间,提高溶栓的效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其次,机械取栓技术也是最先进的溶栓方法之一。

相比于传统的药物溶栓,机械取栓技术可以直接将血栓从血管中取出,避免了药物溶栓可能存在的出血风险,同时也可以更快速地恢复血流,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血管闭塞,尤其是在早期治疗中,对于一些无法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来说,机械取栓技术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此外,最先进的溶栓方法还包括了血管外溶栓技术。

这种方法通过在血管外部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入到血栓部位,可以更加精准地作用于血栓,减少溶栓药物对其他部位的影响,降低出血风险,提高溶栓的效率。

血管外溶栓技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颅内血栓栓塞等情况下,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最先进的溶栓方法包括血管内溶栓技术、机械取栓技术和血管外溶栓技术,它们在急性中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更先进的溶栓方法出现,为中风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挽救更多的生命。

希望医疗工作者和科研人员能够不断努力,为中风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让他们重获健康和幸福。

动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的护理

动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的护理
7卷第 5期
Ju om ̄o Pad  ̄Me i f rc e d
c 竖 丛 hi
Q :
! !
消毒剂按- ̄ 常规消毒皮肤 , Tg - - 消毒直径> 0c 1 m。用 5m L注射
器7 号针头进行穿刺。 必要时可用 2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以 抽出关节液或积血为成功的标志。如果关 节腔积液 、 积血很
核素胶 体后 , 即用少量皮质醇激 素冲洗针头, 立 然后拔针就可 以有效预防 , 值得借鉴 。
参 考 文 献
1 徐瑞娥 , 赵永强, 康增寿 , 3 磷胶体滑膜切除术治疗慢性血 等. 2
友 病 滑膜 炎 , 血栓 与止 血 学 ,0 39 2 :5 . 2 0 , ( ) 7
时清洗皮肤或更换衣服 。术 中使用过 的手套 、 棉签 、 注射器 、
子1 , 次 预防术后关节 出血 , 保证治疗效果 ( 可在当地医院执
行) P 。 胶体注入关节腔后 主要在病变部位起作用【 对周 围 z l 】 , 的人员及环境影响很小 , 无需特殊防护 。
3 结 果
刺, 防止药物从其他穿刺点渗出而引起放射性组织坏死。
22 .注入 印 胶体的注意事项 :固定 针头并将 针头与注射 .3 . 器分离 , 由护士查对后将 3 2 P胶体从针头中缓慢注入。然后按 医嘱用另一注射器从原针头注人 2 ~ g地塞米松 。 . 5m 5 完毕后 用 2条无菌棉签 同时按压针头 的两侧迅速拔 出针头并继续 按压穿刺点 2 n 0mi。印 胶体为悬浮液 , 其成份磷 酸铬颗粒较
周局 部 软 组 织 出现 放 射性 炎 症 。
4 讨 论
摇匀 。如果在注入 3 2 P胶体时感觉有阻力 , 能强行 注入 , 不 应 重新确定针头位置。在关节腔穿刺的过程 中 , 密切观察患者 的各种反应 , 问有无不适 。注入药物时应观察穿刺局部有 询

冠状动脉腔内溶栓

冠状动脉腔内溶栓
03
出血风险:评估溶栓过程中出血的风险
05
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评估药物剂量和 给药方式对溶栓疗效和风险的影响
02
血管狭窄程度:评估血管的狭窄程度和 血流情况
04
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评估患者的年龄 和健康状况对溶栓疗效的影响
06
并发症风险:评估溶栓过程中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风险
疗效与风险对比分析
疗效:冠状动脉腔内溶栓可以 快速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心肌 供血,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和死
适用范围及禁忌症
01
02
03
适用范围: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冠状动脉
疾病患者。
禁忌症:近期有出血倾向、 近期有脑出血病史、近期有 严重创伤或手术史等患者。
其他注意事项:溶栓前应进 行详细的临床评估,溶栓过 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 化,溶栓后应进行长期随访。
溶栓药物及给药途径
01
02
溶栓药物:主 要包括尿激酶、 链激酶、阿替 普酶等
溶栓后应进行血糖监测,预 防高血糖和低血糖。
溶栓后应进行血常规监测, 预防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溶栓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处
理并发症。
溶栓后应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
溶栓后应进行血压监测,预 防高血压和低血压。
溶栓后应进行肝肾功能监测, 预防肝肾功能损害。
疗效评估指标
02
促进学术研究: 通过学术交流, 医生可以分享研 究成果,促进学 术研究和发展。
03
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培训和学术 交流,医生可以 了解最新的医疗 技术和规范,提 高医疗质量。
04
推动行业发展: 通过培训和学术 交流,医生可以 推动行业发展, 提高溶栓技术的 普及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部位出血。
34
大肠癌
1
3 介绍本病的常见病因
2
定期来医院复诊
注意患肢的保暖、避免长时间站立。
优秀课件
35
Thank You!
优秀课件
36
优秀课件
10
肢体动脉溶栓术
优秀课件
11
操临床要点 作过程 1
2
3
在原血管疾患发生血小板黏附、凝 集而成 也见于动脉插管检查的并发症
远端肢体缺血、苍白、肢冷、疼痛 以致发生坏疽
4 严重者不得不采取截肢治疗
优秀课件
12
肢体动脉溶栓示意图
优秀课件
13
溶栓术常见并发症
再梗阻
出血
再灌注 心律失常、 泵衰竭、 过敏反应 猝死等
优秀课件
3
肝癌微波消融护理 分类
直接动脉穿 刺置管法
DSA引导 下置管法
优秀课件
4


DSA引导下置管法
区域性 动脉内溶栓
超选择性 动脉内溶栓治疗 (局部动脉内溶栓)
优秀课件
5
适应症与禁忌症

任何原因引起的血管内血栓形成,


无低凝状态者。
优秀课件
6
适应症与禁忌症
1 大手术5d之内
2 3个月内有大出血和脑损伤史
动脉内溶栓术
25W 陈琳
优秀课件
1
学习目标
One
了解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分类 常规手术过程
Two
熟悉动脉内溶栓的适用证 禁忌证
Three 熟悉常用溶栓药物
Four
掌握溶栓术前、术中、术后 护理及出院指导
优秀课件
2
定义 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Cure)
人为地输入使纤维蛋白溶解的激活物,使血 栓溶解而实现血管再通。
严格执行 查对制度
优秀课件
18
造影管和微导管
优秀课件
19
术中配合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置入造影导管行血管造影, 确定病变部位。
简要操作 步骤
在DSA导引下将溶栓导管前端送至血栓的
近心端或血栓内部,经溶栓导管注入溶栓药物。
再次血管造影检查溶栓效果,溶栓效果满意后拔管。
优秀课件
20
术后 护送
优秀课件
14
药品
优秀课件
15
皮肤准备 取出口内假牙
过敏试验 心理准备 检验准备
术前准备
饮食准备
患者准备
优秀课件
大小便准备
建立静脉通道 术前肌注
阿托品、安定
16
术前访视
术前准备
导管室 工作人员准备
心理护理
掌握该疾病
优秀课件
环境准备
17
术前准备
其他
器械及 药品准备
3 方法, 禁忌局部放热水袋,以免局部耗
氧量增加。
优秀课件
24
穿刺点及导管的护理
1
股动脉穿刺点给于加压包扎12h 或沙袋压迫8 h
2 腹压加大时,导患者以手掌按压局 部保护伤口,穿刺侧肢体24h制动
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皮下血 3 肿。血肿直径<5cm判为出血无明
显意义,穿刺侧肢体取伸直位
优秀课件
禁忌症 3 广泛性创伤、有凝血障碍
4 严重肝肾功能不良
5 严重高血压
6 新近行心肺复苏
优秀课件
7
常用的溶 栓药物
尿激酶 (UK)
链激酶 (SK)
优秀课件
重组组织型 纤溶酶原激
活剂:
阿替普酶
8
冠状动脉内溶栓
优秀课件
9
治疗 简介
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AMI是80年 代初发展起来的介入治疗方法。 溶栓剂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 为纤维蛋白溶酶,溶解纤维蛋白。
优秀课件
31
弹力绷带加压 包扎修复
假性动脉瘤
治疗
超声引导下 压迫法
超声引导下瘤 腔内注射 凝血酶法
优秀课件
外科动脉 修补术
32
术后护理
溶栓中的护理:在动脉输液泵输入尿激酶过 1 程中,要准确配制尿激酶用量,观察输液泵
运转情和导泻药。
术后定期复查血小板、纤维蛋白原 2 定量、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1、观察15~20min,待血压、心率平稳后, 将病人平抬至手术推车上送回病房。
2、护送途中避免体位变动过大 3、与病区护士详细交接:
①病人的生命体征
②手术伤口情况 ③术中护理记录及病历资料
优秀课件
21
监测生命体征
溶栓中护理 术后护理患肢的观察
穿刺点及导管的护理
优秀课件
22
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高龄 1 患者或有心脏病者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
、血流变等检查
优秀课件
33
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严 格制动的目 的和重要性。 协助患者保 持术侧肢体 处于伸直、 制动状态。
指导股动脉 穿刺途径患 者如何进行 床上排便。 指导患者在 腰背疼痛时 适当向患侧 翻身40°。
优秀课件
解除制动后, 应指导患者逐 渐增加活动量 ,做起床、下 蹲动作宜缓慢 ,勿突然用力 ,以免引起穿
发生率:0.03%~0.3%。
优秀课件
28
肝癌微波消融护假性动脉瘤 理
常见原因
拔鞘后不 正确的压 迫
优秀课件
穿刺部位 过低
29
假性动脉瘤
女性
肥胖
危险因素
鞘管直径
介入术中
血压水平
围手术期应用抗 凝及抗血小板药
优秀课件
30
假性动脉瘤
表现:穿刺局部出现逐步增大的肿块, 可 伴有局部胀疼及跳疼、质软,可触及震颤、 搏动,局部听诊有吹风样杂音,压迫其近 侧,局部搏动和杂音可暂时减弱或消失, 无红肿及皮温升高,其余均正常。
25
出血征象的观测
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凝血功能,术后30min 至3h,恶心常为低血压或休克兆
患者评估 手术完成时间,患者是否处于术侧肢体制动状态
患者对此项检查是否理解配合,随时检查绷带是否 松动,穿刺肢体最好使用约束带。
优秀课件
26
出血征象的观测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纱布和绷带有无渗湿,局部 有无皮下瘀斑或肿胀
心率、心律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有高血压者药物控制血压,体温过 2 高者对症处理,以免影响继续溶栓
治疗。
优秀课件
23
患肢的观察
溶栓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肢栓塞部位以下 1 的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趾
甲颜色,足趾血氧饱和度并详细记录
患肢平放,不可抬高,防止加重肢端 2 缺血
局部保温可用调节室温、增加盖被的
观察要点
用手触摸穿刺点周围是否有硬肿、是否可摸到 搏动性包块,且听诊可听到血管杂音用皮尺测 量大腿根部周径,并与对侧比较
观察对比双足皮温色泽,同时触摸两侧足背动脉搏动 至少30秒,比较节律和强弱。询问双下肢和双足觉
有无异常。在搏动最明显处用油性笔做好记号
优秀课件
27
假性动脉瘤
定义:是指行经皮穿刺引起动脉损伤破裂后血液通过动脉壁 裂口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并形成一个或多个腔隙(瘤腔),收 缩期动脉血液经过载瘤动脉与瘤腔之间的通道(瘤颈部)流 入瘤腔内,舒张期血流回流到动脉内的一种病理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