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与中苏交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赫鲁晓夫与中苏交恶

最新文章经济观察报[微博]述弢2014-01-15 06:14

我要分享

222

[摘要]陈毅指责苏联搞大国沙文主义,苏联共产党以老子党自居。

中央电视台曾与俄罗斯国家电视一台共同举办了名为“等着我”的中俄跨国寻亲大型公益节目。当初的骨肉至亲、同窗好友、异国情侣,在彼此音信隔绝、苦苦等待五六十年之后,终于奇迹般地相聚重逢,无不喜极而泣。此情此景,令人不胜唏嘘。同时也不免产生疑问:何以会出现如此骨肉分离、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剧?个中原因,主持人不便点明,或者说不说自明。其实,这一切都源于若干年前的中苏交恶。

建国之初,中苏友好深入人心,看苏联书,唱俄语歌,观苏联片,一时蔚然成风。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几成既定的国策。然而好景不长,五十年代末期,两国即开始渐行渐远,最终发展到彻底决裂、兵戎相见的地步。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多年来在中国早已臭名昭著的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力主援华

被伟大领袖批为“很幼稚,不懂马列主义”的赫鲁晓夫,放牛娃出身,小学文化程度,参加过国内战争,从基层做起,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曾经担任过区委书记、市委书记、乌克兰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等职,颇受斯大林的重用,但似乎并未将他当成接班人来培养。斯大林去世时,赫鲁晓夫不过是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而已,党内排名不是很靠前。当时问鼎最高权力呼声最高的是贝利亚和马林科夫。岂料阴差阳错,倒让赫鲁晓夫拣了个漏,成为党和国家的第一号人物。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赫鲁晓夫终其一生也不能动笔为文,随便写个批示或者便条都不免要犯拼写错误(也就是写错别字)。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白字先生”,居然把苏联的事情办得轰轰烈烈,风生水起。至于他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成败得失,这里按下不表。

且说赫鲁晓夫主政后,于1954年9月率团前来我国参加建国五周年庆典,并献上一份厚礼。苏联将4个股份公司的股份全部归还中国,并提前将旅顺港海军基地归还中国,增加对中国15亿的贷款,修建新疆铁路。来华前他召开中央主席团会议,决定大幅增加对华援助,并多方奔走,四处游说,促成了大量援华项目。可以说,历届苏联领导人中,数赫鲁晓夫对中国的援助最多,质量也最高。斯大林时期原定援建141项重点工程,这次又追加了15项,且质量提高,这就是奠定中国工业化基础的156个项目。

此外,苏联从1954年起,还派遣大批专家和技术顾问来华工作。1956年和1957年苏联专家的人数达到最高值,这也正好是我国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关键的时期。苏联还向中国无偿提供大量的科学技术文献、教学大纲、工业制品的国家标准等等(只收取少量影印费)。并按出口优惠价格为中国设计制造了若干仪器、设施和设计样品。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将对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援助的一半给了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这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总产值)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苏联和东欧援建的项目建成并投产后,我国国民经济的工业技术基础得以初步建立。

大规模向中国提供援助,也让苏联人民做出了牺牲。据测算,1959年对华援助的资金约占苏联国民经济总值的7%。假如用这笔钱修建268万套公寓,即可大大缓解苏联国内的住房短缺问题。赫鲁晓夫却顶住压力,执意援助中国,他认为社会主义阵营要能站住脚就靠中苏联盟,让中国强大了就等于苏联自己强大了,必须尽全力援助。1954—1956年是苏联对华援助的鼎盛时期。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在援助中国建设方面,赫鲁晓夫功莫大焉。

1956年2月,他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首次揭露了斯大林在政治清洗中滥杀无辜以及卫国战争中指挥失误等事实,报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引起轩然大波。同年10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中苏两国领导人在处理波匈事件中穿梭外交,配合默契。

1957年11月,莫斯科召开了世界各国共产党与工人党代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出尽风头。他不用讲稿,即席发挥,语惊四座。一上来就提出了“东风压倒西风”这个似是而非的论断,说“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尤其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关于核战争及其引起的后果的论述。他说:“如果爆发战争,

要死多少人?全世界二十七亿人口,可能损失三分之一;再多一点,可能损失一半。不是我们要打,是他们要打,一打就要摔原子弹、氢弹。我和一位外国政治家辩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如果打原子战争,人会死绝的。我说,极而言之,死掉一半人,还有一半人,帝国主义打平了,全世界社会主义化了,再过多少年,又会有二十七亿,一定还要多。”全场鸦雀无声。会后许多代表反应强烈。捷共中央第一书记诺沃提尼说:中国有六亿人准备损失掉三亿,我们呢?我们捷克斯洛伐克只有1200万人。波共中央第一书记哥穆尔卡也毫不掩饰地表示愤慨。

此外,毛泽东还在大庭广众之下随意评论苏联党内的分歧和矛盾,不仅让苏联领导人感到不满(米高扬示威性地站了起来,冲着中国代表团这边看),连旁观者也坐不住了。南共领导人卡德尔当场给本国代表团成员传了这样一张字条:“俄国人和中国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争当首领的斗争开始了。”

不过总体而言,中苏双方都认为这次莫斯科会议开得相当成功。赫鲁晓夫日后对身边人说,1957年11月毛泽东对他和苏共是很支持的,曾当众对我说:“好花还要绿叶扶嘛,你这朵花比我毛泽东好看,我这次到莫斯科就是来扶持你的。”赫鲁晓夫还说那次在莫斯科他与毛泽东相处和交谈都很愉快。

于是,1958年7月底,赫鲁晓夫兴致勃勃地再度访华,希望同毛泽东重叙旧谊。主要是就苏联对外政策向中国领导人征求意见。他认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第二大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苏联需要得到中国在政治上的支持。万万没有料到,这次会谈竟会不欢而散。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渐行渐远

会谈中赫鲁晓夫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几乎受到毛泽东的逐条驳斥。苏方译员在把赫鲁晓夫发言逐句译成中文时,毛泽东即露出异常反感的神情,并以鄙视的目光盯着赫鲁晓夫。赫鲁晓夫说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根源”的论断已经过时,苏联将调整对外政策,可以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行和平共处。毛泽东对此进行严厉驳斥。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不值得害怕。中国永远不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将美国视为头号敌人。对列宁的论断丝毫不应怀疑,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是有原则的,首先必须分清敌我。赫鲁晓夫明显地感到谈判气氛对苏方不利,不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