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合集下载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虾或对虾罐头CODEX STAN 37-19812013年修正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虾罐头或对虾罐头1,不适用于虾肉少于罐头内容物净重 50%(m/m)的特殊产品。

2说明2.1产品定义虾罐头由去除头、壳、触须的对虾科(Penaeidae)、长额虾科(Pandalidae)、褐虾科(Crangonidae)和长臂虾科(Palaemonidae)的虾制备。

2.2加工定义虾罐头以密封容器包装,须经过足以保证商业无菌状态的加工处理。

2.3性状描述产品性状应为下列形式:2.3.1去壳虾:指去头、去壳,但未去除肠线。

2.3.2清洁虾或去肠虾:指切开去壳虾的背部,去除肠线(至少从前端一直到临近尾部最后一节)。

清洁或去肠的虾应占虾总量的95%。

2.3.3碎虾:超过虾总量的10%是少于4节的不完整无壳虾,无论肠线是否除去。

2.3.4其他性状方式只要符合下列要求,产品可采用任何其他性状方式:2.3.4.1与本标准所述方式有显著区别;2.3.4.2符合本标准的所有其他规定;2.3.4.3在产品标识中对性状进行详细描述,以免混淆或误导消费者。

2.3.5大小分级虾罐头可按下列要求进行大小分级:i)可在标识上注明实际头数范围。

ii)按照附录B规定。

3基本成分和质量指标3.1虾产品必须由第2.1条所列物种的虾制备,且虾的品质良好,可作为鲜品供人类食用。

3.2其他配料填装介质和所有其他配料均应为食品级质量,并且符合所有适用食品法典标准。

3.3成品根据第9条规定进行成品批次检验,如质量符合第8条规定,则产品符合本标准要求。

检查方法应符合第7条规定。

4食品添加剂只允许使用下列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 INS编号成品中最大用量在符合本标准用量规定的前提下,以下色素可用于恢复加工过程中的掉色着色剂柠檬黄102 成品中含量为30 mg/kg,单用或混用日落黄FCF 110苋菜红1231以下统称为“虾”。

胭脂红4R(胭脂虫红A)124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385 250mg/kg 酸度调节剂柠檬酸330 根据GMP规定磷酸338 850mg/kg5卫生5.1建议根据以下标准的相应条款制备和处理本标准所涉及产品:《食品卫生总则》(CAC/RCP 1-1969),《鱼和水产制品操作规范》(CAC/RCP 52-2003),《低酸和酸化低酸罐头卫生操作规范》(CAC/RCP 23-1979),食品法典其他相关操作规范和卫生操作规范。

国际食品标准及与我国食品标准的差异

国际食品标准及与我国食品标准的差异

国际食品标准及与我国食品标准的差异一、国际食品标准概况国际食品标准通常是由国际公认组织或机构制定的标准,按照WTO 的SPS 协定和TBT 协定,关于食品的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标准,WTO 的SPS 协定和TBT 协定强调了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作为国际标准的唯一性和权威性。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组建于1961 年,该组织是政府间国际组织,我国于1986 年成为该组织的成员国。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食品标准内容广泛,涉及了食品及其卫生安全的各个方面。

本课题主要研究和讨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与食品标签、食品添加剂限量等方面的相关的标准及其他文件。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作为SPS 协定指定的国际标准,与食品的国际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两项意义。

一是SPS 协定认为,如WTO 成员制定的政府标准与CAC 标准不一致,而且又不能供足够的科学依据时,该政府标准很可能对食品的国际贸易产生限制,就可能被WTO 及其相关各方指斥为贸易限制措施或贸易技术壁垒,而引发争端;另一项意义则是,当发生贸易纠纷而贸易双方的标准各不相同时,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将作为仲裁标准。

所以,了解和讨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有助于我们掌握整个食品标准的国际动态,更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各国的食品标准,当出现贸易纠纷时,也有助于解决问题。

1、食品标签食品标签法规标准在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公平的食品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消费者通过食品标签认识食品的属性,生产者通过食品标签宣传产品,而食品的管理部门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标准,规范相关行为,维护公平的食品贸易。

CAC 有关食品标签的工作是由其下属的食品标签法典委员会(简称CCFL)负责执行。

其职责是起草、审议并修改各种有关食品标签、产品声称的使用规定,并且研究CAC 提出的具体标签及广告宣传等问题。

目前CCFL 的主持国是加拿大,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代表都会汇聚一堂,出一些有关食品标签规定的制修订议案,截止2016 年2 月,CCFL 已召开了42 次会议,其工作为世界各国所瞩目。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中文名称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中文名称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1 法典标准1.1 一般要求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01-1985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用标准Codex Stan 106-1983 辐照食品通用标准Codex Stan 107-1981 食品添加剂销售时的标签通用标准Codex Stan 150-1985 食用盐标准Codex Stan 192-1995 食品添加剂标准前言Codex Stan 193-1995 食品污染物和毒素标准前言Codex Stan 209-1999 加工用花生中黄曲霉素残留限量标准1.2 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值标准编号标准名称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1.3 食品中兽药残留――最大限量值标准编号标准名称食品中兽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1.4 特殊营养与膳食(包括婴幼儿食品)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53-1981 特殊膳食用的低盐食品Codex Stan 072-1981 婴儿配方食品Codex Stan 073-1981 罐装的幼儿食品Codex Stan 074-1981 加工的婴幼儿谷物类食品Codex Stan 118-1981 无麸质食品Codex Stan 146-1985 特殊膳食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及说明的通用标准Codex Stan 156-1987 断奶后的配方食品Codex Stan 180-1991 特殊药疗作用食品的标签及说明Codex Stan 181-1992 减轻体重用低能量配方食品Codex Stan 203-1995 控制体重用配方食品1.5 加工和速冻水果、蔬菜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13-1981 番茄罐头Codex Stan 014-1981 桃罐头Codex Stan 015-1981 葡萄柚罐头Codex Stan 016-1981 菜豆和黄刀豆罐头Codex Stan 017-1981 苹果沙司罐头Codex Stan 018-1981 甜玉米罐头Codex Stan 038-1981 食用真菌和真菌制品Codex Stan 039-1981 食用干菌Codex Stan 040-1981 鲜鸡油菌Codex Stan 041-1981 速冻豌豆Codex Stan 042-1981 菠萝罐头Codex Stan 052-1981 速冻草莓Codex Stan 055-1981 蘑菇罐头Codex Stan 056-1981 芦笋罐头Codex Stan 057-1981 加工浓缩番茄酱Codex Stan 058-1981 青豌豆罐头Codex Stan 059-1981 李罐头Codex Stan 060-1981 树莓罐头Codex Stan 061-1981 梨罐头Codex Stan 062-1981 草莓罐头Codex Stan 066-1981 食用橄榄Codex Stan 067-1981 葡萄干Codex Stan 068-1981 橘子罐头Codex Stan 069-1981 速冻树莓Codex Stan 075-1981 速冻桃Codex Stan 076-1981 速冻越橘Codex Stan 077-1981 速冻菠菜Codex Stan 078-1981 什锦水果罐头Codex Stan 079-1981 果酱和果冻标准Codex Stan 080-1981 加柑橘皮丝的果冻Codex Stan 081-1981 经加工的成熟豌豆罐头Codex Stan 099-1981 热带水果色拉罐头Codex Stan 103-1981 速冻乌饭果Codex Stan 104-1981 速冻韭菜Codex Stan 110-1981 速冻嫩茎花椰菜Codex Stan 111-1981 速冻花椰菜Codex Stan 112-1981 速冻苷蓝Codex Stan 113-1981 速冻菜豆和黄刀豆Codex Stan 114-1981 速冻法式油炸马铃薯Codex Stan 115-1981 酸黄瓜Codex Stan 116-1981 胡萝卜罐头Codex Stan 129-1981 杏罐头Codex Stan 130-1981 杏干Codex Stan 131-1981 带壳开心果Codex Stan 132-1981 速冻整玉米粒Codex Stan 133-1981 速冻带芯玉米Codex Stan 140-1983 速冻胡萝卜Codex Stan 143-1985 海枣Codex Stan 144-1985 棕榈油罐头Codex Stan 145-1985 板栗和板栗酱罐头Codex Stan 159-1987 芒果罐头Codex Stan 160-1987 芒果酱Codex Stan 177-1991 脱水椰米Codex Stan 182-1993 菠萝Codex Stan 183-1993 木瓜Codex Stan 184-1993 芒果Codex Stan 185-1993 胭脂鲜人果Codex Stan 186-1993 刺梨Codex Stan 187-1993 杨桃Codex Stan 188-1993 玉米笋Codex Stan 196-1995 荔枝Codex Stan 197-1995 鳄梨1.6 果汁及相关产品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44-1981 杏蜜、桃蜜、梨蜜(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45-1981 橘子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46-1981 葡萄柚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47-1981 柠蒙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48-1981 苹果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49-1981 番茄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63-1981 浓缩苹果汁(采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64-1981 浓缩橘子汁(采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82-1981 葡萄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83-1981 浓缩葡萄汁(采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84-1981 浓缩拉布鲁斯卡甜葡萄汁(采用物理方法保藏) Codex Stan 085-1981 菠萝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101-1981 无果肉的黑加仑果蜜(采用物理方法保藏) Codex Stan 120-1981 黑加仑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121-1981 浓缩黑加仑汁(采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122-1981 特殊小浆果的果肉蜜(采用物理方法保藏) Codex Stan 134-1981 柑橘类水果果汁饮料(采用物理方法保藏) Codex Stan 138-1983 浓缩菠萝汁(采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139-1983 采用防腐剂加工的浓缩菠萝汁Codex Stan 148-1985 番石榴果蜜(采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149-1985 液体芒果果肉汁(采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161-1989 其他未涉及的果蜜标准(采用物理方法保藏) Codex Stan 164-1989 其他未涉及的果汁标准(仅用物理方法保藏) Codex Stan 179-1991 蔬菜汁通用标准1.7 谷物、豆类及其制品和植物蛋白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151-1989 木薯Codex Stan 152-1985 小麦粉Codex Stan 153-1985 玉米Codex Stan 154-1985 粗磨全玉米粉Codex Stan 155-1989 玉米粉和玉米渣Codex Stan 163-1987 小麦面筋Codex Stan 169-1989 脱皮的整珍珠小米Codex Stan 170-1989 小米面Codex Stan 171-1989 特种豆类Codex Stan 172-1989 高粱米Codex Stan 173-1989 高粱面Codex Stan 174-1989 植物蛋白制品通用标准Codex Stan 175-1989 大豆蛋白制品通用标准Codex Stan 176-1989 食用木薯粉Codex Stan 178-1991 硬质小麦粗粉和硬质小麦粉Codex Stan 198-1995 大米Codex Stan 199-1995 小麦和硬质小麦Codex Stan 200-1995 花生Codex Stan 201-1995 燕麦Codex Stan 202-1995 古斯(蒸熟的硬质小麦餐)1.8 油脂及相关制品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19-1981 不包括在专有标准之内的食用油脂通用标准Codex Stan 020-1981 食用豆油Codex Stan 021-1981 食用花生油Codex Stan 022-1981 食和棉籽油Codex Stan 023-1981 食用葵花籽油Codex Stan 024-1981 食用菜籽油Codex Stan 025-1981 食用玉米油Codex Stan 026-1981 食用芝麻油Codex Stan 027-1981 食用红花油Codex Stan 028-1981 猪油Codex Stan 029-1981 炼制猪油Codex Stan 030-1981 炼制牛油(不包括牛脂肪)Codex Stan 031-1981 食用牛脂Codex Stan 032-1981 人造奶油(脂肪含量不低于80%)Codex Stan 033-1981 初榨橄榄油、精炼橄榄油及精炼橄榄渣油Codex Stan 034-1981 食用芥籽油Codex Stan 123-1981 食用低芥酸菜籽油Codex Stan 124-1981 食用椰油Codex Stan 125-1981 食用棕榈油Codex Stan 126-1981 食用棕榈仁油Codex Stan 127-1981 食用葡萄籽油Codex Stan 128-1981 食用巴苏油(巴巴苏棕榈油)Codex Stan 135-1981 人造奶油(脂肪含量在39%~41%间) Codex Stan 194-1995 食用精炼油棕油Codex Stan 195-1995 食用棕榈硬脂酸甘油脂Codex Stan 210-1999 几种植物油标准Codex Stan 211-1999 几种动物或动植物混合油脂产品1.9 鱼和水产品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03-1991 三文鱼(大马哈鱼)罐头Codex Stan 036-1981 速冻鳍鱼(去内脏和不去内脏)Codex Stan 037-1981 小虾或对虾罐头Codex Stan 070-1981 金枪鱼和中型鲭类鱼罐头Codex Stan 090-1981 蟹肉罐头Codex Stan 092-1982 速冻小虾或对虾Codex Stan 094-1981 沙丁鱼和沙丁类鱼制品罐头Codex Stan 095-1981 速冻龙虾Codex Stan 119-1981 鳍鱼罐头Codex Stan 165-1989 速冻鱼肉片、鱼肉糜和肉片肉糜混合食品Codex Stan 166-1989 速冻面包屑或面糊包裹的鱼条块和鱼片Codex Stan 167-1989 盐腌鳕鱼和盐腌鳕鱼干Codex Stan 189-1993 鱼翅干Codex Stan 190-1995 速冻鱼片Codex Stan 191-1995 速冻生鱿鱼1.10 肉和肉制品(包括浓肉汤和清肉汤)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88-1981 腌牛肉标准Codex Stan 089-1981 午餐肉标准Codex Stan 096-1981 熟制腌火腿(后腿)标准Codex Stan 097-1981 熟制的腌猪碲膀(前腿)标准Codex Stan 098-1981 熟制的腌肉肠标准Codex Stan 117-1981 肉羹和肉汤标准1.11 糖、可可制品、巧克力及其他制品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04-1981 白糖Codex Stan 005-1981 糖粉(冰糖)Codex Stan 006-1981 绵白糖Codex Stan 007-1981 无水葡萄糖Codex Stan 008-1981 水合葡萄糖Codex Stan 009-1981 葡萄糖浆Codex Stan 010-1981 干葡萄浆Codex Stan 011-1981 乳糖Codex Stan 012-1981 蜂蜜Codex Stan 054-1981 葡萄糖粉(结晶葡萄糖)Codex Stan 086-1981 可可脂Codex Stan 087-1981 巧克力Codex Stan 102-1981 果糖标准Codex Stan 105-1981 可可粉和加糖干可可粉Codex Stan 108-1981 天然矿泉水Codex Stan 137-1981 可食冰和冰水混合物(包括微生物导则和用于标签的成分分类) Codex Stan 141-1983 碎可可豆、可可块、可可油饼和可可细粉(用于加工可可和巧克力制品Codex Stan 142-1983 夹心巧克力Codex Stan 147-1985 可可脂糖果Codex Stan 162-1987 食醋Codex Stan 168-1989 蛋黄酱Codex Stan 176-1995 食用木薯粉Codex Stan 212-1999 糖标准1.12 乳及乳制品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A-1-1971 奶油和乳清奶油Codex Stan A-2-1973 奶油、无水奶油和无水乳脂肪Codex Stan A-3-1971 淡炼乳和脱脂淡炼乳Codex Stan A-4-1971 甜炼乳和脱脂甜炼乳Codex Stan A-5-1971 全脂奶粉、部分脱脂奶粉和脱脂奶粉Codex Stan A-6-1978 干酪Codex Stan A-8a-1978 几种再制干酪和可涂沫的再制干酪Codex Stan A-8b-1978 再制干酪和可涂抹的再制干酪Codex Stan A-8c-1978 再制干酪原料Codex Stan A-9-1976 直接食用的稀奶油Codex Stan A-10-1971 奶油粉、半奶油粉和高脂奶粉Codex Stan A-11a-1975 酸奶和甜酸奶Codex Stan A-11b-1976 调味酸奶和发酵后热加工的酸奶制品Codex Stan A-15-1995 乳清粉Codex Stan A-18-1995 食用干酪制品Codex Stan C-1-1966 契达干酪Codex Stan C-2-1966 达纳不利干酪Codex Stan C-3-1966 丹伯干酪Codex Stan C-4-1966 埃达姆干酪Codex Stan C-5-1966 古达干酪Codex Stan C-6-1966 哈瓦乌特干酪Codex Stan C-7-1966 三梭干酪Codex Stan C-8-1967 柴郡干酪Codex Stan C-9-1967 埃门塔尔干酪Codex Stan C-10-1967 格鲁爱维干酪Codex Stan C-11-1968 迪尔丝特干酪Codex Stan C-12-1968 林堡格干酪Codex Stan C-13-1968 圣保林干酪Codex Stan C-14-1968 斯维西干酪Codex Stan C-15-1968 普罗沃隆干酪Codex Stan C-16-1968 (脱脂奶)农家干酪,包括稀奶油的农家干酪Codex Stan C-17-1968 布它卡斯干酪Codex Stan C-18-1969 库努米尔斯干酪Codex Stan C-19-1969 古德不诺斯达少斯特干酪Codex Stan C-20-1969 哈日卡斯干酪Codex Stan C-21-1969 赫达松斯特干酪Codex Stan C-22-1969 赫沙松斯特干酪Codex Stan C-23-1969 挪维甲干酪Codex Stan C-24-1971 玛里保干酪Codex Stan C-25-1971 法保干酪Codex Stan C-26-1972 艾思罗干酪Codex Stan C-27-1972 罗曼德干酪Codex Stan C-28-1972 阿姆斯特丹干酪Codex Stan C-29-1972 雷德斯干酪Codex Stan C-30-1972 氟雷斯干酪Codex Stan C-31-1973 稀奶油奶酪Codex Stan C-32-1973 特定蓝脉乳酪Codex Stan C-33-1973 坎伯德干酪Codex Stan C-34-1973 伯瑞干酪Codex Stan C-35-1978 揉碎硬干酪2 法典指导原则法典指导原则名称CAC/GL 001-1979 标签说明的通用导则CAC/GL 002-1985 营养标签导则CAC/GL 003-1989 食品添加剂纳入量的抽样评估导则CAC/GL 004-1989 在食品中使用植物蛋白制品的通用导则CAC/GL 005-1989 在国际贸易中核事故污染后食品放射核素的指导值CAC/GL 006-1991 食品和包装材料中氯乙烯单体和丙烯腈残留的推荐值CAC/GL 007-1991 鱼中甲基汞指导值CAC/GL 008-1991 较大婴儿和幼童的辅助配方食品导则CAC/GL 009-1987 食品中添加必需营养素的通则CAC/GL 010-1979 婴幼食品中使用的矿牧物和复合维生素参考清单CAC/GL 011-1991 混合果汁的导则CAC/GL 012-1991 混合果蜜的导则CAC/GL 013-1991 乳过氧化酶系保藏鲜奶的导则CAC/GL 014-1991 加工肉禽制品使用的调料和香草的微生物质量指南CAC-GL 015-1991 加工肉禽制品时非肉类蛋白制品导则CAC/GL 016-1993 关于建立食品中兽药残留管理方案的法典导则CAC/GL 017-1993 成批罐头食品视觉直观检验的程序导则CAC/GL 018-1993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应用导则CAC/GL 019-1995 食品安全控制紧急情况时信息交流的法典导则CAC/GL 020-1995 食品进出口检验和出证原则CAC/GL 021-1997 食品微生物指标设定及应用原则CAC/GL 022-1997 非洲街头食品管理措施规划导则CAC/GL 023-1997 应用营养说明的导则CAC/GL 025-1997 食品进口过程中拒收情况下两国信息交流导则CAC/GL 029-1997 自然调味品的一般要求CAC/GL 030-1999 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原则及导则CAC/GL 032-1999 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销售导则(除牲畜产品外)CAC/GL 033-1999 检测农药残留的推荐性抽样方法CAC/GL 034-1999 食品进出口检验与出证系统中增进等同互认性导则3 国际推荐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编号名称CAC/RCP 01-1969 食品卫生通则国际推荐规程CAC/RCP 02-1969 水果蔬菜罐头的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03-1969 干果卫生规程CAC/RCP 04-1971 脱水椰子的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05-1971 国际推荐的脱水水果蔬菜(包括食用菌)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06-1972 坚果卫生规程CAC/RCP 08-1976 速冻食品加工和处理的操作规程CAC/RCP 09-1976 鲜鱼卫生规程CAC/RCP 10-1976 鱼罐头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11-1976 鲜肉卫生规程CAC/RCP 13-1976 加工肉、禽制品卫生操作规程和导则CAC/RCP 14-1976 禽类加工的卫生操作规程和导则CAC/RCP 15-1976 蛋制品卫生操作规程(包括灭菌蛋制品的微生物要求)CAC/RCP 16-1978 冻鱼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17-1978 国际推荐的小虾和对虾卫生规程CAC/RCP 18-1978 国际推荐的软体鱼贝类卫生规程CAC/RCP 19-1979 国际食品辐照设备应用推荐操作规程CAC/RCP 20-1979 国际食品贸易中的道德规程CAC/RCP 21-1979 国际婴幼儿食品卫生操作规程(包括微生物属性及其分析方法)CAC/RCP 22-1979 花生卫生规程CAC/RCP 23-1979 低酸和酸化低酸罐头食品推荐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24-1979 龙虾卫生规程CAC/RCP 25-1979 国际推荐的熏鱼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26-1979 国际推荐的咸鱼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27-1983 国际推荐的机械加工鱼糜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28-1983 蟹卫生规程CAC/RCP 29-1983 国际推荐的野味食品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30-1983 蛙腿加工的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31-1983 国际乳粉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32-1983 经机械分级并用于深加工的肉、禽的生产、贮藏和组成操作规程和导则CAC/RCP 33-1985 天然矿泉水采集、加工、销售的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35-1985 国际推荐面糊和/或面包包裹的冷冻鱼制品操作规程CAC/RCP 36-1987 散装食品油脂贮存及运输操作规程CAC/RCP 37-1989 国际推荐的头足纲动物卫生规程CAC/RCP 38-1993 国际推荐的兽药使用管理规程CAC/RCP 39-1993 预烹制和烹制的集体供餐业食品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40-1993 无菌加工和低酸包装食品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41-1993 国际推荐的动物宰后检验及鉴定的操作规程CAC/RCP 44-1995 热带新鲜水果蔬菜包装运输的操作规程4 其他法典文件文件检索编号内容XOT 01-1972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通用原则XOT 02-1987 有关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转移的原则XOT 03-1989 加工助剂清单XOT 04-1999 食品添加剂国际编码系统XOT 05-1999 食品添加剂参考规格目录XOT 06-1989 食品和动物饲料分类XOT 07-1993 适用于法典最大残留限量值进行分析的商品农残分析的实验室操作规程导则推荐的农残分析方法XOT 11-1976 婴儿食品简述XOT 12-1985 填充介质(成分和标签)――加工水果蔬菜XOT 13-1969 FAO/WHO食品法典中有关预包装食品的采样方法XOT 14-1993 用分析与抽样法典委员会推荐的分析方法时,所需提供的信息XOT 15-1997 法典一般方法XOT 16-1999 按商品名称字母顺序排列的采样和分析方法XOT 17-1999 依条款字母顺序排列的参考分析方法XOT 食品法典名词定义XOT 天然香料基本要求XOT 杀虫剂残留测定的推荐采样方法XOT 畜禽类产品中兽药残留的推荐采样方法XOT 农残分析XOT 矿物盐清单XOT 复合维生素,包括特殊维生素类型的清单XOT 乳与乳制品法典总则XOT 分析和采样方法目录5 法典推荐分析方法推荐方法检索编号方法名称CAC/RM 01-1969 固体总含量的测定CAC/RM 02-1969 120℃16h干燥失重的测定CAC/RM 03-1969 105℃3h干燥失重的测定CAC/RM 04-1969 二氧化硫的测定CAC/RM 06-1969 颜色测定CAC/RM 07-1969 旋光度的测定CAC/RM 08-1969 电导灰分的测定CAC/RM 10-1969 异硫氰酸烯丙酯含量测定CAC/RM 11-1969 花生油试验CAC/RM 12-1969 芝麻油试验CAC/RM 13-1969 皂化物含量测定CAC/RM 14-1969 铁含量测定CAC/RM 15-1969 乳脂肪含量测定CAC/RM 16-1969 脂肪含量测定CAC/RM 17-1969 干燥失重的水含量测定CAC/RM 18-1969 维生素E含量测定CAC/RM 19-1969 氯化钠的测定CAC/RM 20-1970 Bellier指数测定CAC/RM 21-1970 半干性油试验CAC/RM 22-1970 橄榄油残留试验CAC/RM 23-1970 棉籽油试验CAC/RM 24-1970 茶籽油试验CAC/RM 25-1970 芝麻油试验CAC/RM 26-1970 紫外线(E1%/1cm)CAC/RM 28-1970 干重的测定(液体包装介质)CAC/RM 29-1970 净含量测定CAC/RM 30-1970 食品大小的测定CAC/RM 31-1970 容器水容量的测定CAC/RM 32-1970 速冻果蔬解冻过程标准CAC/RM 33-1970 速冻果蔬烹调过程标准CAC/RM 34-1970 速冻水果蔬菜净重的测定CAC/RM 35-1970 (速冻豌豆)乙醇不溶物含量的测定CAC/RM 36-1970 干燥失重的测定(方法一)CAC/RM 37-1970 干燥失重的测定(方法二)CAC/RM 38-1970 蔬菜罐头中钙含量测定CAC/RM 39-1970 (加工果蔬荚壳接缝处)纤维韧性试验CAC/RM 40-1971 速冻鱼类化冻和烹调过程CAC/RM 41-1971 包冰衣的速冻鱼的净含量测定CAC/RM 42-1971 预包装食品采样方案CAC/RM 43-1971 速冻水果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量测定CAC/RM 45-1972 干燥失重填充物的测定CAC/RM 47-1972 乙醇不溶物的测定CAC/RM 48-1972 豌豆种类的区分方法CAC/RM 49-1972 矿物杂质的测定CAC/RM 50-1974 葡萄干中水分的测定(AOAC电导法) CAC/RM 51-1974 葡萄干中矿物杂质的测定CAC/RM 52-1974 葡萄干中矿物油的测定CAC/RM 53-1974 葡萄干和其他食品中山梨糖醇的测定CAC/RM 54-1974 速冻果蔬中矿物性杂质的测定CAC/RM 55-1976 婴儿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Ⅰ。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國際食品法典標準高粱米( CODEX STAN 1 72 一1989 , Rev . 1 一1995 )CODEX STANDARD FOR SORGHUM GRAINS( CODEX STAN 1 72 一1989 , Rev . 1 一1995 )本標準附錄所規定的條款,不擬用於《國際食品法典通則》第4 驗收條款。

1 .範圍本標準適用於第2 條款定義的以包裝或散裝形式直接提供給消費者食用的高粱米。

本標準不適用於由高粱米制作的其他產品。

2 .說明產品定義。

( l )高粱米(sorghum grains ) :是指為sorghum bicolor ( L . ) Moench .種的未脫皮或脫皮粒。

若需要,可適當乾燥。

( 2 )未脫皮高粱米(whole sorghum grains ) :是指未經進一步加工的充分脫粒的高粱米。

( 3 )脫皮高粱米(decorticated sorghum grains ) :是指經機械加工等適當方式去除高粱外殼和整個或部分胚芽的脫皮高粱米。

3 .基本成分和質量指標3 . 1 質量指標:一般要求1 高粱米應安全並適於人類食用。

2 高粱米應無異常滋味、氣味和活體昆蟲。

3 高粱米應無數量上危害人類健康的污染物(動物源雜質,包括昆蟲屍體)。

3 . 2 質量指標:特殊要求3 . 2 . 1 水分含量最大值為14 .5 % (質量分數)。

根據目的地的氣候、運輸和儲存期因素,可適當地調低水分含量。

採用本標準的政府應當說明在其國家強制使用該標準的理由。

3 . 2 . 2 缺陷定義。

產品中包括外來物質、無機外來物質,本標準包含的污染物、瑕疵粒、病害粒、破碎粒和附錄中包含的其他缺陷的忌缺陷量不得大於8 . 0 %。

(1) 外來物質(extraneous matter ) :是指除高粱米、破碎粒其他穀粒和污染物質外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

外來物質包括高粱種皮。

高粱米中外來物質含量不得大於2 . 0 % ,其中無機外來物質不得大於0 . 5 %。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鲜鸡油菌(欧盟地区标准) CODEX STAN 40-1981本标准适用于经分级和包装后、以鲜品供应的、野生的可食Cantharellus cibarius种属鸡油菌。

2说明2.1缺陷定义2.1.1受损菌指菌盖缺失面积超过1/4部分的菌。

2.1.2碎块菌指可通过15 x 15 mm网眼筛的菌块。

2.1.3变质菌指因受微生物侵害导致发霉而变成褐色或者腐烂的菌。

2.1.4蛆害菌指因蛆虫噬咬而带有孔眼的菌。

2.1.5严重蛆害菌指因蛆虫噬咬而带有四个或更多孔眼的菌。

2.1.6植株源有机杂质指混有其他可食菌、叶片和松针等植株部分的菌。

2.1.7矿物杂质指灰化后含有不溶于盐酸的残留物质。

3主要质量因素3.1鲜鸡油菌应外观新鲜,色泽由淡黄至暗黄色、健康卫生,即未变质;几乎无蛆害,尽可能结实、完整,即无破损;洁净,即几乎无有机和矿物杂质;无外来气味或味道,水分含量不过高,能经得起运输与处理。

3.2鲜鸡油菌的菌盖直径应在10~65mm。

3.3分级可以根据菌盖直径大小对鸡油菌进行分类。

如果鸡油菌被分类,同一包装中菌盖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相差不得超过20 mm。

3.4缺陷许可量3.4.1最多允许15%(质量分数)的鸡油菌不符合第3.1、3.2、3.3条款规定要求。

3.4.2在3.4.1条款规定的许可量内,还应遵守下列针对具体单个产品的许可量:缺陷许可量矿物杂质不超过1%(质量分数)有机杂质不超过0.3% (质量分数)碎块菌不超2%(质量分数)蛆害菌不超过总体损害的6% (质量分数),严重损害情况下不超过2%。

4卫生4.1建议本标准规定所涵盖的产品的制备和处理应遵守《食品卫生通用准则—推荐性国际标准》(CAC/RCP 1-1969)和食品法典委员会推荐的其他与本产品相关的操作规范。

4.2在良好操作规范范围内,本产品应无有害物质。

4.3当采用适当的抽样和检测方法检测时,产品:- 微生物数量不会产生健康危害;- 没有造成健康危害的寄生虫;- 微生物源物质含量不会造成健康危害。

国际食品法典(cac)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标准制定概述

国际食品法典(cac)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标准制定概述

国际食品法典(cac)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标准制定概述国际食品法典(CAC)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标准制定概述:一、MRL是什么?MRL,也被称为农药残留量(Pesticide Residue Limit),指的是在食物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时,可以允许残留在食物中的物质极限的数量。

它的定义是一种有效的工具,以确保在消费者摄入这些物质时不会受到毒性影响以及有害物质过度暴露。

二、CAC-MRL的立法方式CAC的农药MRL标准,是由如下的立法方式制定的:(1)安全评估:旨在评估农药和食物添加剂的总体安全性,特别是药物、动物用药量以及环境效应和食物污染。

(2)药物比例估计:基于毒理学评价和污染限量,考虑消费者摄入药物的种族和年龄。

(3)毒理学评估:评估药物对非蛋白胺的毒性,其中包括其安全性标准的应用,如毒理评估。

(4)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量的确定:根据安全评估、药物比例估计、毒理学评估、药物习惯暴露率和动物用药量,确定残留量。

三、MRL标准的研究MRL标准是由国际食品法典制定的,其标准被认为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最佳工具。

因此,制定MRL标准方面的研究一直是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个热点话题。

(1)技术性研究:研究国际MRL标准的科技性,以确定MRL标准的技术要求。

包括安全性分析、药物比例估计、毒理学评估、药物习惯暴露率及动物用药量。

(2)应用性研究:研究国际MRL标准的应用性,以确定MRL标准的应用方式。

包括食品评估报告、食品质量核查检查报告、食品检验报告、安全性验证、农药残留检测及安全标准的强制执行。

四、MRL最新发展由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MRL 标准不断发展,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机构参与MRL标准的研究和确认,并且国家及地区对MRL标准的执行力度也越来越大。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蛋黄果的区域法典标准CODEX STAN 305R-20111定义产品本标准适用于从山榄科(Sapotaceae family)橄榄属菌株Pouteria lucuma (R. y P.)演变而来的各种商业的蛋黄果属,蛋黄果制备和包装后,提供新鲜果实给消费者。

工业加工的蛋黄果排除在外。

2质量条款2.1最低要求在所有的等级中,每个等级有各自的规定的允许误差,蛋黄果必须满足以下几点:——整体而言,它的茎最好是依附于花萼;茎不应超过5毫米,应切干净;——完好程度方面,产品有变质腐烂,长酶,等使它不适于食用的要排除;——清洁程度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可见的异物;——几乎没有病虫害及由他们所造成的损害,这些影响产品外观;——无异常的外在水分,从冷库中取出后避免冷凝;——无任何异味和/或特殊味道;——无低温和/或高温引起的损伤;——无物理伤害,包括深瘀伤,割伤,擦伤等。

由于成熟造成的表面的天然损害在交易时是可以接受的;——无晒伤;——此外,蛋黄果必须有新鲜的外观和具有品种特征的形状和外观色彩。

2.1.1蛋黄果必须是经过精心挑选,并达到适当的生理成熟度,收获时间和生长地点要符合品种和/或商业型的特点。

蛋黄果的现状与发展必须满足:——能承受运输和处理;——在到达目的地时仍能达到满意的条件。

2.2分类蛋黄果分为三类,定义如下:2.2.1“特”级该级蛋黄果必须是优质的。

考虑到其生长环境,产品必须有各种的形状特征,发育和着色。

除了非常微小的表面缺陷,它必须是无缺陷的,而且这些缺陷要不影响生产和总体的外观,也要保证在包装中的质量与外观。

1该级种子的最大数量为2,丝状的蛋黄果是软的,棍状蛋黄果是半硬的。

在任何情况下这些缺陷都不能影响产品的果肉。

2.2.2I级该级蛋黄果必须质量好。

考虑到其生长环境,产品必须有各种的形状特征,发育和着色。

只要不影响生产,一般的外观质量,保持包装中的质量与外观,以下的缺陷是可以接受的:——轻缺陷的形状没有相应的变化,轻微的蛋黄果表皮缺损大小不超过1 cm2。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婴儿配方食品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婴儿配方食品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婴儿配方食品【知识】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婴儿配方食品导语:婴儿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需求而特别设计的食品。

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开始研究婴儿配方食品,并制定相应的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婴儿配方食品的背景、定义、分类、标准以及对婴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1. 国际食品法典背景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婴儿配方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保障全球婴儿的健康成长,国际食品法典组织于20世纪初开始制定婴儿配方食品的标准,并逐步建立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指南,以统一各国对婴儿配方食品的要求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 国际食品法典婴儿配方食品的定义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将婴儿配方食品定义为一种特制的食品,主要用于满足4-36个月婴儿的营养需求,以便促进生长和发育。

这种食品通常以奶粉或液体形式提供,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素,以模拟母乳的成分和营养价值。

3. 国际食品法典婴儿配方食品的分类根据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婴儿配方食品可分为以下几类:3.1 基础型:含有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但不包含进一步处理的成分。

3.2 加强型:在基础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某些特定成分,如益生菌、益生元等,以增强婴儿的健康。

3.3 特殊型:针对特殊病症、食物过敏或消化系统问题的婴儿,通过调整成分或添加特定成分来满足其特殊营养需求。

4. 国际食品法典婴儿配方食品的标准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对婴儿配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和标准。

其中包括:4.1 食品成分的要求:包括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比例等。

4.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制婴儿配方食品中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和使用量,以确保安全性和适宜性。

4.3 食品标签的要求:包括产品标识、配方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以帮助消费者正确使用和选择婴儿配方食品。

5. 国际食品法典婴儿配方食品对婴儿健康成长的意义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婴儿配方食品在婴儿健康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树莓罐头CODEX STAN 60-1981
1说明
1.1产品定义
树莓罐头是符合下列条件的产品:(a)是以符合Rubus idaeus L. 或者Rubus occidentalis L.果实特征的树莓品种,适当完好、成熟的果实为原料,在去除果蒂、果萼等外部物质制作而成;(b)用水或者其他合适的液态包装介质包装;(c)在装入容器前后以适当方式进行热加工处理,以防止变质。

1.2品种类型
任何适当的树莓品种都可以使用。

2关键构成和质量因素
2.1填充介质1
2.1.1树莓罐头可以用下列媒介进行填充:
2.1.1.1水—罐头中水是唯一的填充介质;
2.1.1.2果汁—罐头中树莓果汁或者任何其他相溶的果汁是唯一的填充介质;
2.1.1.3水和果汁—罐头中水和树莓果汁,或者水和任何其他一种果汁,或者水和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果汁,混
合组成填充介质;
2.1.1.4混合果汁—罐头中两种或者多种果汁,包括树莓,混合组成填充介质;
2.1.1.5加糖—上述2.1.1.1至2.1.1.4条款中的填充介质可以添加以下一种或者多种糖:蔗糖、转化糖浆、葡萄糖、
干葡萄糖浆和葡萄糖浆。

2.1.2加糖时填充介质分类
2.1.2.1当往树莓果汁或者其他果汁中添加糖时,液体介质应不低于15白利糖度(15°Brix),应在切口强度的基
础上分为以下类别:
低糖(水果名称〉果汁—不低于15°Brix
高糖(水果名称)果汁—不低于20°Brix
2.1.2.2当往水中、水和树莓果汁中或者水和果汁中添加糖时,应在切口强度的基础上将液体介质分为以下类别:
基本糖浆强度
----低糖浆----高糖浆不低于15°Brix.。

不低于20°Brix。

2.1.3其他填充介质
当销售国容许时,可以使用以下填充介质:
----微甜水
----水微甜
----特低度糖浆---- 特高度糖浆≥11°Brix但≤15°Brix。

≥11°Brix但≤15°Brix。

≥11°Brix但≤15°Brix。

≥26°Brix
1见第一部分附件。

2.1.4应按照抽样均值确定甜果汁或者糖浆的切口强度,但没有任一容器的白利度值可低于下一类别的最小值。

2.2质量标准
2.2.1颜色
除人工染色的树莓罐头外,树莓应具有罐装树莓的正常颜色特征以及所用品种的典型特征。

2.2.2风味
树苺罐头应具有正常风味和气味,无产品外来风味和气味。

2.2.3质地
树莓应具有适当一致的质地,应既不过分坚硬又不过分绵软。

2.2.4缺陷和许可
树莓罐头应基本没有如下所列限量内的缺陷:
缺陷最大限量/%(质量分数)
(a)瑕疵树莓(包括风划痕、虫害、病害树莓,外观变形致食用质量受严重
影响)
沥干树莓的10% m/m
(b)挤压或破碎树莓(包括50%以上的小核果挤压、破损、脱落或其他致其
最初形态遭到破坏)
沥干树莓的25% m/m 以上(a)、(b)缺陷总和沥干树莓的25% m/m
(c) 外来植物物质(以平均值计)
i)茎(叶柄)或其它部分,每片长度大于3 mm
ii)叶子、花萼或其部分、以及其他类似无害外来植物物2片/100 g沥干树莓2 cm2/100 g 沥干树莓
2.2.5缺陷分类
不符合第2.2.1至2.2.4条款所述的(以平均值计的外来植物物质除外)一项或多项相应质量要求的容器,应被视为“不合格品”。

2.2.6验收
在以下情况下,本批次被认为符合第2.2.5条款的质量要求:
(a)那些不以平均值计的要求,按第2.2.5条款所定义的“不合格品”数量并没有超过抽样标准值6.5的适当抽样计划中的可接受数量(c)(见分析和抽样方法法典相关文本);
(b)符合以样本平均值计的要求。

3食品添加剂
3.1着色剂
最大用量
3.1.1赤藓红—CI 45430 成品中300 mg/kg,单独或者混合
3.1.2丽春红4 R—CI 16255 成品中300 mg/kg,单独或者混合
4污染物
最大用量
铅(Pb) 锡(Sn) l mg/kg
250 mg/kg,以锡计
5卫生
5.1建议本标准规定所涵盖的产品的制备和处理应遵守《食品卫生通用准则—推荐性国际标准》(CAC/RCP
1-1969)和食品法典委员会推荐的其他和本产品相关的法典操作的规定。

5.2在良好操作规范范围内,本产品应无有害物质。

5.3当采用适当的抽样和检测方法检测时,产品:
- 微生物数量不会产生健康危害;
- 没有造成健康危害的寄生虫;
- 微生物源物质含量不会造成健康危害。

6重量和计量
6.1容器填充
6.1.1最小填充量
容器应完全装满树莓,且产品(包含填充介质在内)应至少占据容器水容量的90%。

容器的水容量为摄氏20℃温度下密封容器完全装满蒸馏水时的容量。

6.1.2“不合格品”定义
不符合第5.1.1条款所规定的最小填充量要求(容器容量的90%)的容器,应被视为“不合格品”。

6.1.3验收
当第5.1.2条款所定义的“不合格品”的数量未超过抽样标准值6.5的适当抽样计划的(分析和抽样方法食品法典文本)允许值(c)时,本批次将被认为符合5.1.1条款的要求。

6.1.4最小沥干重
6.1.4.1产品的沥干重应不少于摄氏20℃温度下密封容器完全装满蒸馏水时重量的37%。

6.1.4.2当检验的所有容器的平均沥干重不低于所要求的最低重量时,只要个别容器不存在不合理的短斤少两现
象,那么就应视为符合最低沥干重要求。

7标识
除适用《预包装食品标识法典通用标准》(CODEX STAN 1-1985) 的规定外,还适用下列具体规定:
7.1食品名称
7.1.1产品名称应为“树莓”。

7.1.2在树莓非红色树莓的情形下,水果颜色应作为名称的一部分,或者应紧邻名称标识。

7.1.3填充介质应作为名称的部分或在紧邻产品名称的位置予以标注。

7.1.3.1当填充介质为水、或水和树莓汁、或水和一种或成多种果汁,且水为主要成分时,填充介质应标注为:“水
中”成“水填充”;
7.1.3.2当填充介质只有树莓汁或任何其他单一果汁时,填充介质应标注为:“树莓汁”或“ (水果名称)汁”;
7.1.3.3当填充介质为两种或多种水果汁时,可包含树莓汁,应标注为:“(水果名称)汁”或“含果汁”或“混和果
汁”;
7.1.3.4当树莓汁或其他果汁中添加糖,填充介质应视情况适当标注为:
----“低糖(水果名称)汁”
----“高糖(水来名称)汁”
----“低糖果汁”
----“高糖混合果汁”
7.1.3.5当水、水和单一果汁(包括树莓汁)、水和两种或多种果汁中添加糖时,填充介质应相应地标注为:
----“低糖糖浆”或“高度糖浆”
----淡糖水
----微甜水
----淡糖浆
----浓糖浆
7.1.3.6当填充介质含水和树莓汁或水和一种或多种果汁,且果汁占填充介质总体积的50%或以上时,填充介质
应标注该果汁为主要成分,例如:“树苺汁和水”或“(水果名称)汁和水”。

8分析和抽样方法
见分析和抽样方法法典相关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