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枇杷良种及丰产栽培技术
白沙枇杷优良新品

白沙枇杷优良新品
枇杷属热带、亚热带水果,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均有栽培。
同时,枇杷的树冠整齐美丽,枝叶茂盛,终年常青,是优良的绿化植物,因此,枇杷也常被用作公园或道路景观树和庭院栽培。
目前,枇杷品种按果肉颜色分为红沙枇杷和白沙枇杷两种类型。
我省及上海、浙江等地是我国白沙枇杷的主要产区。
冠玉和翠玉枇杷是近年来从白沙枇杷实生系中筛选出来的两个优良白沙枇杷品种,且均属优质大果型品种,正在得到利用和发展。
一、冠玉:实生变异,果扁圆形,单果重43.3-61.5克,果面乳白或乳黄色,果肉厚0.8-1厘米,白或乳白色,肉质细而易落、果皮中等厚,易剥离,核3-5粒,味甜较浓,微香,果实耐贮运,抗寒性强,较丰产,成熟期为5月底至6月初。
二、翠玉:实生变异,树冠圆头形,生长势及抽枝力均较强,3月上旬至4月初抽发春梢,5月下旬至6月上旬抽发夏梢,8月中旬至9月初抽发秋梢。
嫁接苗4-5年进入结果期,结果树于11月上中旬开花,12月上中旬进入盛花期,3月初至5月上旬进入幼果迅速膨大期,5月中下旬进入果实成熟期和采收期。
在枇杷生长适宜地区,通过常规肥水管理和疏花疏果等技术措施,翠玉枇杷的平均单果重约45克,最大果可达68
克,果实呈椭圆形,果面底色为乳黄色,表面略带淡青色,果皮薄,果柄极短,果肉乳白色,肉质厚,质地细腻,汁液多,可食率70%以上,完全成熟时味甜浓,含可溶性固形物14%左右,品质佳。
耐贮性、抗寒性较强,果实于室温下可贮放30天左右。
适宜发展的白沙枇杷良种

电话: 9— 18 0 15 9 7
江苏 湖 省太 常绿果 技术推广中 树 心是江苏省 一的常绿 技 唯 果树
朱椎 机构
枣中珍品
挂。2 亩挂35'第年达0 斤 ! 果第年 可果00i3 1公。 荩 每 00- 可 5 "a, "t - 0
电话:52 6227 O1— 6896
固 形物1 一 . , 2 16 可食率7. , % 4% 0% 果皮 6
金芒果枣是我国最新培育的 优质特晚熟鲜食大枣品种. 它形状
奇 因 形酷 热带 果而 名。 熟 全黄色. 熟期 特. 外 似亚 的芒 得 白 期为 完 呈
鲜 红色, 有 特点: ) 大。 果枣平 还具 如下 ( 果实 金芒 1 均单果 4 重3 克. 1
坐
商 蓉\ 一 _ —
2. 01 0 4 1
品 到江 枇杷 苏太湖 所 常绿
冠玉 树势强. 生长旺。 叶大, 呈椭 圆形或 形, 实大. 果重4. 长圆 果 单 3~ 4 65 大的可达7 克以 果面 1 克. . 0 上。 乳白 色或乳黄色. 果肉白 色或乳白 肉质 色, 细而易溶, 汁多. 果皮中等厚, ~ 核35 粒. 可食率6. 1% 昧甜较 含 6% 7. . 2 2 浓,
性好。
白 树 玉 势强健, 生长旺. 呈圆 蒸 蠢 器 瓣 树冠 冀 彝 头。 叶长而大。 果实于5 月底至6 月中旬 江苏省太 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 成熟. 单果重3 克, 3 大者可达4 克. 5 果 肉 细 易 汁多, 甜, 溶 洁白 腻, 溶, 风味 可 性 ( 5 7 袁卫明 2 1) 10 地址: 江苏省苏州 市东山 镇
幼果抗寒性强。 常玉 1 树势强健, 号 生长旺。 叶大
白沙枇杷新品种单株选育及特性

白沙枇杷新品种单株选育及特性周晓音魏秀章我们通过对丽水山区枇杷实生资源的调查与筛选,从中选育出一个品质优、外观漂亮、抗性好的白沙枇杷优良单株,定名为‚太平白‛。
现将‚太平白‛枇杷特性介绍如下:1 选育过程‘太平白’为实生树后代,产于丽水市莲都区。
1983年丽水地区农业局(现丽水市农业局)进行全地区枇杷优良单株选育,‘太平白’为筛选的27个单株之一。
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分别在1985年、1987年、1989年进行三次全省枇杷优良单株评选,按果品外观、内质等不同内容进行打分。
‘太平白’枇杷按3次评比的平均分值计获得浙江省二等奖。
2009年第四届全国枇杷学术年会暨‚太湖东山杯‛全国十大优质枇杷评比活动中上获得‚太湖东山杯‛‚全国十大优质枇杷‛称号。
2 ‘太平白’枇杷的特征特性2.1 物候期2007年~2010年在丽水市莲都区太平乡、紫金街道等3处进行定树(5株)、定枝(5枝、不同方位)进行物候期观察,并以‚宁海白‛为对照。
表1表明,‘太平白’枇杷的初花与露白期与‘宁海白’相近,但盛花期比‘宁海白’迟11天,终花期比‘宁海白’迟20天。
果实成熟期比‘宁海白’早6天。
表1 ‘太平白’与‘宁海白’的主要物候期比较春芽萌动现蕾露白初花盛花品种始--终平均始--终平均始--终平均始--终平均始--终平均太平白2/15-3/13 2/24 9/3-9/18 9/10 10/14-10/24 10/19 10/30-11/13 11/6 11/7-12/5 11/26宁海白2/15-3/17 2/22 9/5-9/20 9/17 10/11-10/28 10/20 10/31-11/13 11/5 11/5-12/13 11/15果退绿开始着色基本着色采收品种终花期始--终平均始--终平均始--终平均始--终平均太平白2/10 4/22-5/10 4/29 5/3-5/14 5/12 5/7-5/24 5/20 5/15-5/25 5/20宁海白1/18 4/28-5/8 5/5 5/1-5/18 5/17 5/5-5/28 5/26 5/20-5/30 5/263 品种特性‘太平白’枇杷树势中庸,树形较直立。
白沙枇杷大棚矮化栽培技术

白沙枇杷大棚矮化栽培技术发表时间:2020-12-23T12:20:31.53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4期作者:王秩柱[导读] 白砂枇杷,果肉乳白色,细嫩易溶,汁多味甜似蜜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3%~18%。
因其极佳口感王秩柱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省台州市 318023白砂枇杷,果肉乳白色,细嫩易溶,汁多味甜似蜜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3%~18%。
因其极佳口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1],露地常规栽培,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成熟,成熟期迟而集中,市场竞争力明显缺乏,经济效益不高。
为使其提早在“五一”之前上市,提高经济效益,2010年引导农户进行枇杷大棚矮化栽培试种,经过多年的试种观察,枇杷大棚矮化栽培比枇杷露地栽培,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前10d左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在“五一”之前上市的目的。
生产出来的白砂枇杷果大,色泽鲜艳,且提早上市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与露地常规栽培相比,大棚矮化栽培平均亩产量400㎏,实现亩产值15000元左右/667㎡。
现将其大棚矮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良种选择大棚批杷以鲜食为目标,具备早熟性、果形大、果色艳、糖度高、生长势强健等优良性状,在当地适宜种植的白砂类品种白茘枝。
2.种植密度、棚架和膜要求白砂大棚矮化栽培与棚架坚持标准密度、低村冠,高棚架,易通风的原则。
株行距为3X3M。
低村冠:成年树树冠高度控制在2M以下,最高不能超过2.5M。
高棚架:棚架通常要略高于常规蔬菜大棚棚架,其肩高1.8~2.0M,栋高3.5~4.0M。
易通风:棚架长向与当地夏季风向平衡,便于棚内通风降温。
棚架宽度一般选择为8.0M左右。
采用双顶膜覆盖,外层顶膜采用7丝聚氯乙烯无滴膜,内层顶膜采用3丝无滴保温膜,双层裙膜。
3月底卸去内顶膜,果实采收结束卸去外层顶膜,改为露地栽培[2]。
3.树形要求和修剪方法白砂枇杷大棚矮化栽培应采用低干矮冠纺锺形树形。
枇杷幼树定植当年开始整形,以促进生长、扩大树冠为主要目标,幼树整形修剪主要以拿枝为主,适当采用其他修剪方法。
江苏省白沙枇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 w h i c h i n c l u d e d s e l e c t i o n o f i mp r o v e d v a r i e t y a n d r e a s o n a b l e o r c h a r d e s t a b l i s h me n t , s c i e n t i f i c d wa r f s h a p i n g or f t r a i n i n g e a r l y a n d
C u l t i v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f o r P e r f e c t Q u a l i t y a n d H i g h Y i e l d o f Wh i t e F l e s h L o q u a t i n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YUAN We i - mi n g YANG Yi ' h u a W ANG Hu a - k u n ZHANG k a i
( S u z h o uP o l y t e c h n i c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c u l t u r e , S u z h o u J i a n g s u 2 1 5 0 0 8; 0 T a i h uE x t e n t i o nC e n t e r f o r E v e r g r e e nF r u i t o f J i a n g s uP r o v i n c e )
白沙枇杷种植技术

白沙枇杷种植技术
白沙枇杷是一种常见的枇杷品种,以下是一些种植技术要点:
- 修剪和整形:春季是白沙枇杷的关键生长期,需要及时修剪过密的枝条,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适当的整形有助于阳光的照射和减轻树木的自身负担,为果实的发育提供更好的条件。
- 施肥和浇水:春季枇杷树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应根据土壤情况,适量施入有机肥和矿质肥。
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提高产量和果实的品质。
- 病虫害防控:白沙枇杷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红蜘蛛等。
需要定期巡视果园,喷洒适量的农药,采取科学防控的措施,确保果树的健康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种植白沙枇杷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洞庭白沙枇杷无公害栽培技术

洞庭白沙枇杷无公害栽培技术摘要从生产环境、育苗、移栽、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花匀果、套袋、防病治虫及采收贮藏等方面介绍了白沙枇杷的无公害栽培技术,从而达到提高广大果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加果农收入的目的。
关键词白沙枇杷;无公害栽培;品种选择;育苗;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苏州市吴中区洞庭东、西山是我国白沙枇杷唯一商品生产基地,“初夏金果,玉色琼浆”是洞庭山白沙枇杷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随着枇杷这一时令鲜果种植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面积和产量得到迅速扩展,已成为果农的主要栽培品种和主要收入来源。
全区域现有枇杷栽培面积已达到500hm2,年产量约2 000t,收入逾10.5万元,产值达4 000余万元,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并在吴江、张家港、无锡、南京、上海等地累计推广面积2 000hm2,推广度达90%以上。
白沙枇杷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其总结如下。
1环境要求1.1气候枇杷为亚热带常绿果树,年平均温度在12~15℃以上,冬季不低于-5℃,花期不低于0℃。
枇杷喜湿润空气,年平均雨量在1 000mm以上,但雨水过多,果实易裂果,风味淡。
1.2土壤要求表土深厚,含腐殖质的砂质土,pH值在6左右为好,选择排水良好的低海拔无污染土壤。
1.3水质灌溉水质必须符合无公害枇杷生产灌溉的质量标准,生产中直接引用清洁无污染的水源,在灌溉中要防止有害物质的污染。
2品种选择选择抗病虫、优质、高产、具有地方特色的白玉、照种、冠玉、青种等白沙类品种。
3育苗在播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枇杷种子可用多菌灵或拌种双500倍液浸3~4h,还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拌种,随拌随播,做到播后浇水。
根据苗情做好肥水及炼苗工作,同时做好苗期防病治虫工作。
4移栽小苗移栽时去除病弱株,分级移栽。
在栽前施足已腐熟优质有机肥,条宽1.2m左右,长度因地制宜灵活掌握,株行距10cm×15cm,并主要做好人工除草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白沙枇杷良种及丰产栽培技术.doc

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在唐代以前已有栽培。
枇杷果实初夏成熟(5月下旬・6月上旬),果色艳丽,果肉柔软,富含各种营养物质,风味特佳,深为人们喜爱。
枇杷树姿圆整优美,树叶茂密,周年常绿,冬花馥郁,夏果累累,是特有的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南方佳果。
一、优良品种介绍(1)冠玉:该品种于1983年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在白沙系枇杷自然实生变异选育,199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冠玉。
该品种树冠高圆头形,生长势强,在苏南地区一年抽发3次新梢,春梢为3力上旬至4月初,夏梢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梢为8月中旬至9月初,初花期为11月上旬, 盛花期为伯月下旬至12月中下旬,幼果迅速膨大期为4月初至5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期为6月上旬。
该品种形成产塑的主要枝梢以夏梢为主。
品种显示果实大,是目前白沙系列中的佼佼者,果实圆球形或椭圆形,单果重43.4-61.5g,部份大者达70 g以上,果柄长,果面乳白或乳黄色。
果肉厚达1 cm以上,白色或乳白色。
肉质细而易溶、汁多、可食率66.2-71.2%,味甜较浓,微香,可溶性固形物13.4%,丰产,耐贮,抗寒性强,为二十一世纪发展新品种。
(2)白玉:本品种原产江苏吴县洞庭东山槎湾村,本世纪初叶由该村农民汤永顺氏从实生早黄白沙选出。
1983年东山全国枇杷协作会议被定为优良品种。
本品种树势强健,生长旺盛,枝条粗长,易抽生长夏梢,树冠紧密呈高圆头,13 年生树冠径6.80x6.80米,高6.40米,楠42 cm,杆圆粗76 cm,株产大小年分别为137-97 斤,丰产。
果实大,椭圆形或高扁圆形,果重33.1克大者36.68g,果面淡橙黄色,毛茸多, 果肉白色(洁白),平均厚8.5毫米,肉质细腻易溶,汁多,风味清甜,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12-14.6%,可食部份占70.55%,果皮薄韧易剥离。
初花期在10月底・11上旬,盛花期门月中、下旬,终花期在1月上旬,果实成熟期在5月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在唐代以前已有栽培。
枇杷果实初夏成熟(5月下旬-6月上旬),果色艳丽,果肉柔软,富含各种营养物质,风味特佳,深为人们喜爱。
枇杷树姿圆整优美,树叶茂密,周年常绿,冬花馥郁,夏果累累,是特有的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南方佳果。
一、优良品种介绍(1)冠玉:该品种于1983年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在白沙系枇杷自然实生变异选育,199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冠玉。
该品种树冠高圆头形,生长势强,在苏南地区一年抽发3次新梢,春梢为3月上旬至4月初,夏梢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梢为8月中旬至9月初,初花期为11月上旬,盛花期为11月下旬至12月中下旬,幼果迅速膨大期为4月初至5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期为6月上旬。
该品种形成产量的主要枝梢以夏梢为主。
品种显示果实大,是目前白沙系列中的佼佼者,果实圆球形或椭圆形,单果重43.4-61.5g,部份大者达70 g以上,果柄长,果面乳白或乳黄色。
果肉厚达1㎝以上,白色或乳白色。
肉质细而易溶、汁多、可食率66.2-71.2%,味甜较浓,微香,可溶性固形物13.4%,丰产,耐贮,抗寒性强,为二十一世纪发展新品种。
(2)白玉:本品种原产江苏吴县洞庭东山槎湾村,本世纪初叶由该村农民汤永顺氏从实生早黄白沙选出。
1983年东山全国枇杷协作会议被定为优良品种。
本品种树势强健,生长旺盛,枝条粗长,易抽生长夏梢,树冠紧密呈高圆头,13年生树冠径6.80×6.80米,高6.40米,杆高42㎝,杆圆粗76㎝,株产大小年分别为137-97斤,丰产。
果实大,椭圆形或高扁圆形,果重33.1克,大者36.68g,果面淡橙黄色,毛茸多,果肉白色(洁白),平均厚8.5毫米,肉质细腻易溶,汁多,风味清甜,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12-14.6%,可食部份占70.55%,果皮薄韧易剥离。
初花期在10月底-11上旬,盛花期11月中、下旬,终花期在1月上旬,果实成熟期在5月底。
为当前发展的主栽品种。
(3)青种:本种已有100多年历史,原为西山岛堂里乡王成才家实生苗变异所得,当时由秉场村谢姓农民发现其味好采回接穗进行繁殖,逐步推广,现为当家品种。
本种树势较强,桂冠开展呈圆头形,枝条较长。
叶大,呈正椭圆形,果形大,平均重33.2g,大者可达50g,圆球形,果顶平广。
果面淡橙黄色,皮薄易剥离。
果实成熟时蒂部仍呈青绿色,是本种最易辨认的特征,青种的命名也由此而来。
果肉淡黄色,厚6.8毫米,汁多,总糖量9.6%,甜酸适口。
本种产量高,品质优,是目前优良品种之一。
二、栽培技术1、枇杷园建立每年9-11月或2-3月均可栽种枇杷,定植苗通常用二年生苗或假植2-3年后的大苗。
在山地建园,应先开好梯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或进行鱼鳞坑栽培,并依栽植计划挖大穴(1米见方),施好基肥(底层枝叶,中上层有机肥),促进土壤改良。
在平地建园应注意控水措施,降低水位,采用深沟高畦或筑墩栽种。
苗木栽植时应带土移植,并及时剪去部分叶片(以剪去半张)减少蒸发,定植时不宜太深,如挖大穴栽种的枇杷苗的根球应高出地面15-20㎝,以免以后土层下沉造成栽植太深,栽种完毕必须立时浇水,1-2星期内如无雨水,应继续灌水至成活。
定植的株行距应视品种、树形、气候条件及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株行距为3×4米,每亩55株。
现在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便于苗木的管理,提高早期产量的形成,大力提倡计划密植,即当年栽种时按株行距2×3定植,隔5-6年后再从中抽掉一行,株行距为3×4米,抽掉部分即可按3×4定植。
枇杷属浅根系,定植时应支柱或压石块以防倾倒。
2、土、肥、水管理枇杷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性土壤都能生长结果。
栽种在砾质壤土上能提早结果,产量高而味甜,但果形较小。
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上栽种,则树形大,结果期稍而推迟,因此,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植质的砾质壤土为适宜。
枇杷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一般以PH值在6左右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
枇杷是需肥量大的一个树种,因枇杷周年常绿,叶茂花繁,一旦缺肥,将引起树势衰弱,较难恢复。
因此,要特别注意施肥这个环节。
①氮、磷、钾合理搭配,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搭配。
据分析,枇杷果实含钾最多,氮磷次之。
若氮过多时果实虽大但色味俱淡,外观和品质不佳。
钾过多时,糖虽增加,但肉质变粗。
三要素配合应力求合理,才能使枇杷丰产优质。
据测算,氮、磷、钾的比例应为4:2.5:3。
山地要适当增加磷、钾肥,有机肥必须占总用量的80%以上,主要种类有:厩肥,豆饼,菜饼,人粪尿等。
②施肥时期:幼年树在2-10月份,每月施肥一次,以氮肥为主。
11月至12月份施一次越冬肥,每株施厩肥10㎏左右,在树冠外围深施,以利根系深扎,迅速形成树冠。
成年结果树一般每年施肥4次。
第一次在2-3月份,即春梢抽生前施入。
目的促进幼果长大,减少落果,长好春梢,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20%左右。
第二次在3月底至4月上中旬果实迅速膨大期施用,以促果实长大,提高品质,此次宜施速效肥料,施肥量为全年的10%左右。
第三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果后夏梢抽生前施用,使迅速恢复树势,长好夏梢,促进花芽分化,为次年丰产打好基础。
对晚熟品种要在采前一周施,但也不能太早,以免果实延迟成熟。
此次也以速效肥料为主,并结合迟效肥,施肥量是全年最多的一次,约占50%,施好这次肥是枇杷栽培中最关键的措施。
第四次为9-10月上旬,在花穗抽生后至开花前施用。
为了花穗肥壮,提高着果率,增强防冻能力,以迟效保暧肥料为主,施肥量是全年的20%左右。
水分在植物生长中是不可缺的,枇杷喜欢湿润地环境,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为宜,但雨水过多,易使枝叶徒长,花芽分化困难。
园地积水,容易引起烂根,所以一般建园时要做到能灌能排,不能让园地积水。
天气干旱,土壤含水量降低到10-15%以下,根系生长受到抑制。
3、整形修剪①枇杷适宜的树形,因品种和果园环境条件而异,一般应用较多的有变则主干形,多层次的杯状形。
A.变则主干形:这种树形总的形状为中央一主干,在干的四侧合理分出若干主枝,在各主枝上又分出若干亚主枝,在形成一定层次后(5-6层),便将最后的主枝切除。
B.杯状形:这种树形树身较矮,各主枝开张,根据层次不同,又分为三层杯,二层杯,一层杯,凡树势强的可用三层杯,弱的可采用二层杯或一层杯。
方法:将二年生苗定植后在主干45-60㎝处选角度合适、生长强健的3-4枝作为第一层主枝,此后随主干继续生长,距第一层枝上方约相隔1-2M处再留3-4枝,作为第二层主枝,如土层深厚,树势相当强的可再于树顶部留第三层主枝。
②修剪枇杷为常绿果树,年内有3-4次生长,所以周年都可以修剪,但就其效果而言,应以对促进花芽分化最有效的一个时期为主要修剪期,在北缘地区应以9月上中旬为最适宜。
枇杷由于树冠构造较富规律性,即放任生长树形也不致紊乱,故以前栽培者对修剪都不很注重,但为控制枝梢生长及调节结果与生长关系,有效地生产优质果品,每年都须进行合理的修剪。
A.主枝及亚主枝修剪:在主枝或亚主枝上如发生有强势枝梢,则宜从基部残留1-2个侧枝回缩剪之。
B.结果枝的修剪:枇杷的果枝常成中心枝与侧枝交替前伸,多年后便成弯弯曲曲长条枝,长的有达5-6年生以上,下部空虚的老果枝,座果率低,所结果实不大,宜每年慎重选择不超过4-5年生更新者为佳。
对过老而长的条枝可自基部删去,或于中部选有不定芽发生处回缩。
C.侧枝及结果枝的更新:切口宜选两侧长势较强的两枝处下剪,如仅留一枝的话,日后容易徒长,待过2-3年后,则可剪去仅留一枝。
D.徒长枝、密生枝及下重枝的整理:枇杷都在中心枝结果,结果后有副梢继续生长,如果在主枝或亚主枝上留中心枝,让其自由生长,日后极易徒长并成密生枝。
枇杷树冠内枝梢比较稀疏,而叶形较大,在形成多数侧梢后,如何正确处理这些枝梢,困难较多,所以宜在春季注意选芽抹芽,在秋季如认为枝梢仍多的话,可再行回缩侧枝。
4、疏花匀果与套袋技术①枇杷着花很多,花期又长,开花时花蜜分泌甚多,消耗养分可观,所以采取疏花疏果措施,不仅可以改进果实品质,促进春夏梢萌发,防止隔年结果、不仅可以改进果实品质,促进萌发,防止隔年结果也非常必要。
疏花时一般留短而粗的顶生结果母枝的穗,折去长而细的侧生结果母枝上的,留穗多少依每一个二年生枝而言,抽五枝留二三穗,抽三四枝留一二穗,抽二枝的留一穗,疏花时间应在10月下旬至11上旬进行。
②疏果在枇杷生产中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否则果形小,品质差,无商品价值,在我们地区疏果于四月上中旬果实无冻害危险时进行。
疏果原则:A.把握大小年掌握疏果程度,大年多疏小年少疏。
B.树的不同部位疏果要求不同,疏果时树冠上下,周围都要照顾到,树冠顶部的果要多疏少留,中部多留。
C.留果多少视枝梢生长情况叶片多少,结果枝粗壮程度而定,通常在一个结果母枝上如有5个果穗时要疏去2-3个穗上部幼果,特别注意除去顶梢的果穗并截去其二分之一留作萌发新梢的基数。
D.结果枝强壮的可以少疏,瘦弱的要多疏,凡只有2-3片叶子的结果枝应将其上幼果全部疏去,使抽发新梢。
E.同一果穗上所留果应注意其位置,通常疏去上下两端而留中间的,结果枝粗壮、叶大而浓绿的可留3-4个果,一般果枝留1-2个果。
③套袋A.套袋好处:防止为害果实的灰斑病,吸夜蛾及鸟类;保持果面毛茸完整,色泽鲜艳;使果实发育良好,提高品质;防止雨后暴晴裂果。
B.套袋时期:最后一次疏果完毕,越早越好。
C.套袋方法:先从树顶开始,然后向下处套,袋口可用细绳扎或用回形针夹,但必须斜折使袋内鼓起,不可直接接触果实。
套用果袋,一般用报纸制成,最好用牛皮纸,硫酸纸。
5、几项关键技术①防冻防冻的基本措施是选用抗寒品种,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培育健壮树势,增强抗寒能力,营造防风林,改善小气候,在冬季还要做到以下几条:A..根外追肥,可以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冰点,增强抗寒能力,方法在11月初至2月中旬,每星期于树冠喷一次0.4%尿素或硼砂。
B..培土护根,在树干周围培30㎝厚的土护之,有良好的防冻效果。
C..主干涂白:有利于缩小温差。
应在12月前,结合消灭越冬代虫害,在主干及大侧枝上涂白。
D.花穗套袋:在1月中旬,把枇杷花(果)穗用纸袋(报纸)套住,可避风、霜,对保暧、防冻效果好。
E.灌溉防爆冻:冬季干旱,枇杷幼果及花器抗害能力大降,因此,冬季干旱必须及时对树冠进行喷灌或园地浇灌。
F.熏烟防霜冻:初春风静之夜,低温(-3℃以下)袭出时,熏烟防霜冻会收到良好效果。
G.枝末叶将用稻草和草绳将枝条束紧或将叶束包好花穗有防冻作用。
②防日灼和裂果枇杷在成熟前期常逢阴雨连绵,降水过多,且果园排水不良,易致裂果。
果实由青转黄,如雨后骤晴,阳光直射,气温突增,易致日灼和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