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雏鸡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及其防治

合集下载

雏鸡维生素e缺乏症的防治

雏鸡维生素e缺乏症的防治

雏鸡维生素e缺乏症的防治
在雏鸡饲养过程中,有些养鸡户经常发现有的雏鸡胸前和肚子底下发绿,剖开皮肤淌绿水。

患鸡站立不稳,2天~3天死亡,这种疾病就是维生素e缺乏症。

病因
主要是由于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或维生素e含量不足,又不饲喂青饲料,导致维生素e缺乏所致。

此病还常与“缺硒症”合并发生,一般在雏鸡长到1月龄左右开始发病,2月龄的雏鸡发病率较高,有个别鸡开产前仍发此病。

症状
雏鸡头部肿胀,下颌水肿,胸前和腹部皮下水肿,两腿皮下水肿,站立行走困难。

一旦出现腹部皮肤呈现绿色时,就很快死亡。

剖检
剖检可见水肿部位的皮下积有淡黄绿色渗出液,肌肉色淡无光泽,夹杂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的点状或线条状坏死灶。

心包液增多,有时在心包腔或腹腔内可见红紫色出血点或出血斑,肌肉色泽淡无光泽,夹杂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的点状或线条状坏死灶。

心包液增多,有时在心包或胸腹腔内见有黄色半透明胶冻状渗出物,以及心脏变形、脑软化等病变。

预防措施
采用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混合饲料,最好再适当补充一些青饲料。

雏鸡在l个月左右时补给1次亚硒酸钠。

取O.l%的亚硒酸钠lml
混于饮水中,供lOO只鸡1次饮服。

治疗方法投饲维生素e:购买维生素e胶丸(人用的维生素e胶丸也可),每只雏鸡吞服l粒,隔日再吞服l粒。

补饲青饲料:在饲料中补充一些白菜、胡萝卜等青饲料。

补硒:用O.l%的亚硒酸钠lml,供5O只雏鸡饮水用,1次用完。

注意用量必须准确,以避免超量中毒。

鸡维生素e缺乏症防治方法

鸡维生素e缺乏症防治方法

鸡维生素e缺乏症防治方法
鸡维生素e缺乏能引起小鸡脑软化、渗出性素质和肌营养不良,以及火鸡跗关节肿大和肌胃萎缩等多种疾病。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鸡维生素e缺乏症防治方法。

1、鸡维生素e缺乏症症状及剖检变化
维生素e缺乏症多发于2-6周龄的雏鸡,病初症状不明显,少数雏鸡突然死亡,多数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呆立少动,行动困难。

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以下典型的病变。

病雏头向下挛缩或向一侧扭转,也有的向后抑,步态不稳,时而向前或向侧面冲去,两腿阵发性痉挛抽搐,不完全麻痹。

由于很少采食,最后衰弱死亡。

剖检病死鸡,可见小脑肿胀、柔软。

脑膜水肿,小脑表面有散在的出血点;并有种黄绿仍浑浊的坏死区这此病变也经常波及大脑和其它脑部。

2、鸡维生素e缺乏症防治措施
①注意日粮配合:日粮应补充富含维生素e的饲料及维生素添加剂和硒添加剂。

②对发病鸡应及时治疗:雏鸡脑软化症,每只每日一次日服维生素e5国际单位(维生素e醛酸脂5毫克),病情较轻的1-2天即明显见效,连服3-4天。

雏鸡渗出性素质及白肌病,每千克饲料加维生素e一20国际单位、亚硒酸钠0.2毫克(0.1%的针剂0.2毫升)、蛋氨酸2-3克,连用2周。

成年鸡缺乏维生素e和硒,每千克饲料加维生素e 10- 20国际单位,同时加喂0.1毫克/千克业硒酸钠,连用2-4周,并酌情添加大麦芽或喂些青绿饲料。

鸡的维生素A缺乏症及其防治措施

鸡的维生素A缺乏症及其防治措施

鸡的维生素A缺乏症及其防治措施维生素A是保证家禽正常发育以及视觉和皮肤粘膜完整性不可缺少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脱氢视黄醇等多种形式,其结晶体为浅黄色,在空气中易氧化。

一、鸡的维生素A缺乏症临床诊断1、临床主要症状。

成鸡缺乏维生素A,2―5个月可出现症状。

但若成鸡饲喂完全缺乏维生素A的日粮,只依靠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维生素A储备,2―5周龄便可出现维生素A缺乏症状。

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生长停滞,病鸡逐渐消瘦,羽毛乱而无光泽,鸡冠苍白,母鸡产蛋量下降,公鸡性机能下降,精液质量不好,活性降低并有畸形,种蛋受精率下降,胚胎发育障碍并导致死亡,孵化率降低。

成鸡缺乏维生素A 的显著特征:病鸡的眼、鼻孔中流出水样分泌物,上下眼睑常粘在一起,缺乏症继续发展,眼内可见乳白色干酪样渗出物积聚,影响鸡的视力,严重时引起失明。

雏鸡缺乏维生素A,一般在2―3周可出现症状,如雏鸡饲喂不含维生素A的日粮,则1周后就可出现症状。

病雏生长停滞,倦怠虚弱,运动失调,羽毛蓬乱,喙和脚部皮肤黄色减退,眼内有干酪样分泌物,眼睛干燥,幼鸡死亡率较高,严重时可达100%。

2、病理特征。

剖检病死鸡可见消化道、呼吸道黏膜肿胀和坏死,鼻腔、口腔、咽喉部及嗉囔等黏膜有散在白色小脓疱,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扩大,呈小半球状突出于黏膜表面,中心部凹陷,逐渐形成由炎性渗出物所覆盖的小溃疡。

这些病变使黏膜功能丧失,从而发生细菌和病毒继发感染。

同时在肾脏和输尿管内还常有尿酸盐沉积,在心脏、心包、肝脏表面有时也有尿酸盐沉积。

二、防治措施1、要妥善保管饲料。

由于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而且很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所以对饲料要注意保管,防止酸败、发酵、产热和氧化等,以防维生素A被破坏。

2、饲料中科学添加。

针对饲料中的维生素A含量少等问题,可在日粮中科学补充富含维生素A或维生素A原的饲料,如鱼肝油或胡萝卜、三叶草、玉米、苜蓿等青绿饲料,以防止维生素A的缺乏症。

蛋鸡维生素缺乏预防

蛋鸡维生素缺乏预防

蛋鸡维生素缺乏预防李英【期刊名称】《四川畜牧兽医》【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3页(P38-40)【作者】李英【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南县相邸防疫检疫所,山东莒南 27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2蛋鸡生长所需的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维生素缺乏可造成蛋鸡出现特征性变化。

1 VA缺乏预防VA是保证蛋鸡各器官黏膜上皮完整性的必要物质,同时其影响着蛋鸡的视力和繁殖性能。

1.1 缺乏表现蛋鸡VA早期缺乏阶段呼吸道、口腔、唾液腺、眼、泪腺、肠道、肾脏和泄殖腔黏膜变性,常发生感冒和肺炎,其下痢、食欲减退、消瘦,随后多泪,发生角膜炎、干眼病、角膜云翳,有时会永久性失明。

产蛋鸡产蛋期缺乏VA会导致产蛋量明显下降,小蛋、无卵黄蛋、斑痕蛋、软皮蛋增多。

育成期VA缺乏主要损害鸡眼、引起夜盲症。

1.2 预防1.2.1 搞好饲料生产和贮藏饲料作物要科学种植、适时收获,饲料地不可施用过多氮肥;饲料要合理加工,科学调制,以改善适口性、提高利用价值;饲料注意保管,防雨淋、曝晒,避免长期贮存饲料和防止饲料霉烂变质,以减少饲料中VA的损失。

1.2.2 合理配制日粮产蛋鸡日粮要搭配合理、营养全价,应保证VA、胡萝卜素的供给。

日粮中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要充足、平衡,以保证产蛋鸡对VA的充分吸收和利用。

1.2.3 科学饲喂产蛋鸡血浆中VA的含量一般在3月份最少,肝脏中VA的贮存量在3~4月份也最少,因此这一时期应加强VA的供给,冬季可适当补饲鱼肝油制剂。

遇低温、高温或运输、驱赶等刺激时,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的1.5~2倍添加VA,以避免蛋鸡发生应激。

发病产蛋鸡必要时要及时大剂量添加或肌注VA。

维生素间有相似的作用及相互协同作用,补充VA的同时,还应适当补充其他维生素,以保证产蛋鸡生产需要。

在治疗和预防VA缺乏症时,应同时补给锌,以增强防治效果。

2 VD缺乏预防VD可维持蛋鸡机体钙、磷正常代谢,以形成骨骼、蛋壳、喙和爪。

鸡维生素D缺乏症症状及防治

鸡维生素D缺乏症症状及防治

治2023-11-06CATALOGUE目录•鸡维生素D缺乏症的症状•鸡维生素D缺乏症的原因•鸡维生素D缺乏症的防治措施•鸡维生素D缺乏症的治疗方法•鸡维生素D缺乏症的预防措施•鸡维生素D缺乏症的案例分析01鸡维生素D缺乏症的症状患病的雏鸡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体重轻,腿部弯曲,骨折等症状。

生长发育不良骨骼病变运动障碍佝偻病会导致骨骼变软、弯曲,胸骨和腿部骨骼最为明显。

患病雏鸡行走困难,步态僵硬,关节灵活性降低。

03雏鸡佝偻病0201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母鸡产蛋量下降,同时产出的蛋的品质也会下降。

产蛋量下降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蛋壳的钙化过程,导致蛋壳薄而脆,易碎。

蛋壳质量差母鸡自身骨骼病变,如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增加。

骨骼病变母鸡产蛋障碍生长鸡的骨骼变软,骨质疏松,易弯曲和变形。

生长鸡骨软化症骨骼软化患病生长鸡行走困难,关节灵活性降低。

运动障碍由于骨骼病变,肌肉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撑和营养,导致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02鸡维生素D缺乏症的原因日粮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饲料配方不合理饲料配方未按照鸡的营养需求进行配制,导致维生素D含量不足。

天然饲料缺乏天然饲料中维生素D的含量往往不足,如不适当的光照、饲料中缺乏鱼粉等。

饲料中维生素D的含量不足在饲料加工、储存或运输过程中,维生素D可能遭受损失,导致饲料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

生长期鸡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在鸡的生长期,骨骼和蛋壳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维生素D,因此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

应激状态鸡在应激状态下,如运输、环境变化等,需要更多的维生素D来维持生理功能。

鸡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胃肠道疾病如肠炎、肠球虫病等,会影响鸡对维生素D的消化吸收。

胃肠道疾病肝肾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和利用,导致维生素D缺乏。

肝肾疾病鸡的消化吸收障碍03鸡维生素D缺乏症的防治措施1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添加剂23包括胆钙化醇、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等,其中胆钙化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一种维生素D,最适于家禽使用。

蛋鸡缺微量元素病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

蛋鸡缺微量元素病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

蛋鸡缺微量元素病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微量元素是维持畜禽正常生命活动和健康的营养物质,虽然畜禽对它们的需要量甚微,但它们在畜禽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蛋鸡对微量元素缺乏和过量都十分敏感,缺乏则发生各种微量元素营养性疾患,过量则会发生中毒乃至死亡。

下面专业人士就来介绍一下蛋鸡缺微量元素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维生素A缺乏1、病因主要文于饲料中缺乏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 不足所引起。

如果母鸡本身缺乏维生素A,用其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鸡,再喂缺乏维生素A的饲料。

出很容目发生维生素缺乏病。

2、症状雏鸡病状出现在1-7日龄用,出现的早晚根据蛋黄中维生素A的储量和饲料中维生素的A约分量而定。

首先表现为生长停滞,嗜眠,羽毛松乱,轻微的运动失调,鸡冠和肉髯苍白,啄和脚趾部黄色素消失。

病程超过一周仍存活的鸡,服险发炎或粘连,鼻孔和眼睛流出粘性分泌物。

眼盼肿胀,蓄积有干酪样的渗出物;成鸡缺乏维生素A时,大多数为慢性经过。

通常在2-5个月后出现症状。

早期症状为产蛋不断下降,生长发育不良。

以后,病鸡眼睛或窦发炎,眼和窦肿胀,服脸粘迁,结膜囊内蓄积教液性或千酪样渗出物,角膜发生软化和穿孔,最后失明。

鼻孔流出大量的鼻液,病鸡呈现呼吸困难。

3、防治措施维生素A的正常需要量:每干克日粮中,雏鸡(0-8周龄)需1500国际单位,育成鸡(8-18周龄)需1500国际单位,产蛋鸡、种鸡需4000国际单位。

维生素A缺乏时可按维生素A正常需要量的3-4倍混料喂饲,连喂2周后,再恢复正常需要量的水平。

二、维生素B1缺乏1、病因(1)饲料中缺少富含维生素氏的糠麸、酵母、谷粒及加工产品。

(2)长时间使用含有哦暖环和障陛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

2、症状雏鸡多在2周以前发生,表现为麻痹或痉挛,病鸡瘫痪坐在屈曲的腿上,头向背后极度弯曲,呈现所谓“观星”姿势,有的因瘫痪不能行动,倒地不起,抽搐死亡。

成年鸡除了神经症状外,还出现鸡冠发紫,所产种蛋孵化率降低。

鸡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鸡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鸡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鸡需要的微量元素虽然量极微,但对于鸡的生长发育、繁殖、营养代谢作用以及产品的数量等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可缺乏。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鸡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1、鸡锰元素缺乏的症状
锰的主要作用是与磷钙代谢、生长发育、蛋的生长、胚胎发育、繁殖、健康有关。

所以,锰是鸡营养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缺锰,雏鸡骨骼发育不良,患曲腱症,运动失调,生长受阻,体重下降;成年鸡体重减轻,蛋壳变薄,孵化率降低等。

在配合日粮时,应考虑供给适量的锰。

2、鸡锌元素缺乏的症状
缺锌时,雏鸡表现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羽毛生长不良、腿软无力、行走困难、关节肿大、产蛋鸡性成熟较迟,所产蛋的蛋壳较薄甚至是软壳蛋。

另外,母鸡缺锌,则死胎较多,胚胎的躯体和四肢变形,破壳困难,初生雏身体较弱,站立困难,多数在几天内死亡。

3、鸡碘元素缺乏的症状
碘是甲状腺形成甲状腺素所必需的。

甲状腺素是一种含碘的氨基酸,它具有调节代谢机能和全身氧化过程的作用。

鸡碘缺乏,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胀,比正常的甲状腺大几倍,代谢机能降低,生长发育受阻嗜眠,丧失生殖力,重症的会死亡。

4、鸡硒元素缺乏的症状
硒和维生素e一样都有抗氧化的作用。

在缺硒时,鸡会发生白肌病、渗出性素质病、胰脏退化、生长缓慢等情况。

鸡维生素A缺乏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

鸡维生素A缺乏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

鸡维生素A缺乏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鸡维生素A缺乏症是指鸡体内维生素A的含量不足,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下面将分别介绍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以及防治措施。

病因:鸡维生素A缺乏症的主要原因是饲料中维生素A的含量不足或存在吸收障碍。

幼鸡生长迅猛,对维生素A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大,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不够时易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

临床表现:1. 生长发育异常:鸡出生后即出现生长迟缓,体重增长缓慢,羽毛的生长也受到影响,呈现生长迟缓及羽毛不亮的表现。

2. 泌尿系统症状:鸡维生素A缺乏症还会引起泌尿系统症状,如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尿液味道浓烈等。

3. 骨骼系统症状:维生素A缺乏症会导致鸡的骨骼发育不良,表现为骨骼结构脆弱,容易发生骨折等。

4. 眼部症状:维生素A缺乏症会引发鸡的眼睛问题,表现为眼球干涩、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等。

5. 其他症状:如消化道出血、呼吸道感染等。

剖检变化:1. 鸡肝变小:维生素A缺乏时,肝脏组织出现变小、血管收缩,甚至出现坏死。

2. 消化道变化:鸡的消化道黏膜出现各种程度的糜烂和溃疡,严重者会导致消化道出血。

3. 免疫系统变化:维生素A缺乏症还会影响鸡体内免疫功能,使其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防治措施:1. 提供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饲养鸡时应保证饲料中维生素A的含量充足,以满足鸡体对维生素A的需求。

2. 管理饲养环境: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高温或湿度过大的情况。

3. 合理饲喂:饲养中应注意合理饲喂鸡只,提供均衡的饲料,加强对维生素A的补给。

4. 及时治疗病变:一旦发现鸡出现维生素A缺乏症的临床症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补充维生素A合适的剂量。

鸡维生素A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可以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适当的药物治疗来预防和控制。

及早发现和处理维生素A缺乏症,对保证鸡只的健康及饲养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安徽农业 2000年第9期
浅谈雏鸡的几种维生素 缺乏症及其防治
界首市家畜检疫站 朱振华 朱颖
雏鸡在饲养过程中,由于饲料保管不当、霉变,有过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致使饲料中的维生素遭到氧化,活性消失,因而在喂养时造成维生素缺乏,给养鸡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另外,雏鸡在患球虫病或其他消化道疾病时,也可以造成维生素的吸收障碍。

下面就雏鸡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分述如下:
1.缺乏维生素A 雏鸡缺乏维生素A 时,一般在6~7周发病,皮肤变化明显,被毛蓬乱。

有的出现神经症状,骨骼肌麻痹,运步强拘,有的出现痛风、干眼,甚至失明,如不及时补充维生素A ,就会造成大批死亡。

预防此病可以调整饲料配方,饲料的贮存要适当改变。

治疗时在饲料中添加富含维生素A 的饲料,如黄玉米、三叶草、胡萝卜等。

2.缺乏维生素D 雏鸡缺乏维生素D ,一般在30日龄左右发生,通常表现为骨骼变形,特别是鸡的龙骨,成“S ”型弯曲,关节肿大,鸡的嘴、腿、爪脆性增加。

预防此病可调整饲料配方,给予足够的青绿饲料;另外,要多晒太阳。

对已表现出缺乏维生素D
症状的,可补充钙、磷、维生素A 、D 或喂服鱼肝油。

3.缺乏维生素B 1 雏鸡缺乏维生素B 1,多在2周后发病。

表现为爪子伸开,头向上仰呈“观星”状。

屈肌麻痹,发育迟滞,体重减轻,严重的贫血、下痢。

预防此病可在饲料中多加些谷物的外皮。

病情严重的可用药物治疗,雏鸡每天每只喂服或注射维生素B 11毫克,同时在饲料中补充大量的青饲料。

4.缺乏维生素B 2 雏鸡缺乏维生素B 2,一般表现为生长缓慢,消瘦,羽毛蓬乱,皮肤干燥,严重的贫血、下痢。

特征性症状是鸡爪子向内蜷曲,腿软弱无力,两肢瘫痪,行走困难,飞节着地。

剖检可见坐骨神经变粗大,胃肠壁变薄,肠内溶物呈泡沫样。

防治维生素B 2缺乏症,可在饲料中添加青绿饲料、豆类、麸皮、米糠、谷子、酵母等。

对发病严重的雏鸡,每天每只喂维生素B 22毫克。

(邮编:236500)
鸭瘟的症状及其防治
太和县畜牧管理站 曹贺芳 刘自皖颍上县畜牧管理站 刘家秀
鸭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游禽类
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染迅速,死亡率高。

家鸭易感,产蛋母鸭死亡率达90%,15日龄以下小鸭发病较少。

可直接传染,也可间接传染。

发病多在晚秋季节。

1.发病症状 患鸭体温升高至43~44℃,稽留不退,精神萎糜,不食,口渴,垂头缩颈,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两脚发软,无力走动,强行驱赶见两翅拍地,重者完全伏卧。

眼流泪,由浆液性变粘稠或脓性,角膜混浊,鼻腔分泌物增多粘稠,引起呼吸困难,头颈部水肿,呈典型“大头瘟”症状。

病程3~4天,最终衰竭死亡。

2.防治措施 目前对鸭瘟尚无特
效药治疗,因此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对防治本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1)未发病地区,每年定期用鸭瘟鸡胚化弱毒疫苗进行接种,疫苗对2月龄以上的鸭安全有效,注射后3~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9个月。

(2)坚持自繁自养,对必要引进的种鸭要严格检疫或注射疫苗,经隔离饲养证明健康者,才能与原有健康鸭群混合饲养。

(3)一旦发生鸭瘟,应迅速全面检疫,并采取隔离、消毒和紧急预防接种疫苗等措施。

(4)对病鸭和宰杀病鸭时所污染的用具、场所要彻底清理,用10%石灰乳或5%漂白粉溶液消毒。

(邮编:236600)
阜南县畜牧兽
医站 刘学俊 李
玉新肉
兔球虫病的诊治
一、发病症状
病兔食欲减退、精神沉郁、腹泻(也
有便秘)、
腹部胀满、腹围增大、
腹部皮肤呈青紫色、消瘦、耳呈黄白色、结膜苍白,出现贫血症状,有神经症状,痉挛或麻痹,头后仰,四肢抽搐,尖叫而死;部分兔呈急性症状,突然死亡。

二、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表面有白色或黄白色粟粒或豌豆
大小的结节病变,胆囊肿胀;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
肠壁充血,肠粘膜有出血点,肠壁增厚,小肠内充满气体和粘液,肠粘膜上有许多小的白色节,有化脓性坏死灶。

三、防治措施1.卫生管理 及时清除兔舍及运动场上的粪便,每天必须清扫1次,及时堆肥发酵,杀灭粪中的虫卵,每隔3天,笼舍、地面用火喷烧1次,喂兔用具每天清洗暴晒。

地面、笼具可用10
%氨水、10%福尔马林和百毒杀进行消毒,保持兔舍、地面和用具清洁干燥。

2.分群饲养 成年带虫兔,虽没有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使幼兔感染球虫病,如不及时分群可导致重复感染。

因此,必须按年龄大小分群饲养。

其次,出现病兔要立即隔离治疗,同时对兔群进行紧急药物预防。

死兔要就地深埋。

另外,要增喂富含蛋白质高的饲料,提高抗病力。

3.预防 对没有发病的兔群,实行紧急药物预防。

主要用抗球虫新药球王可溶性粉100克,对水50千克拌匀,让兔自由饮水,每天1次,连用3天,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4.治疗 对发病兔及时隔离治疗。

主要应用抗球虫新药威特神球液100毫升,对水200千克,让病兔自由饮水,每天2次,连用3天,治愈率高
达95%以上。

(邮编:236300)畜牧兽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