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对景观设计的启示

——浅谈景观生态学在乡农业村景观中的应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班级:景观09-4班学号:15095693 姓名:谢伟硕指导老师:赵警卫

[摘要]乡村农业景观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将农业产业和风景观光融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景观生态学与乡村农业景观规划的关系日益密切,从现实问题出发,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从不断追求生态科学价值的角度,探讨了我国乡村农业景观实施的必要性,并对在中国景观设计中树立生态价值观。本文重点讨论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在乡村农业景观中的应用以及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难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乡村景观;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

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实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它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生态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管理密切联系在一起①。主要研究地表各种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强调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尺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②。

二、乡村景观的含义

乡村景观是把旅游业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旅游活动,以农业作为特色,将度假、观赏、教育、科研、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有机的结合为一体的园区。

对于景观生态学,任何形式的农业形式、活动,包括乡村农业景观来说,都必然落实在具体的地域空间上。构成各类农业景观③。这种空间特征,正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于农业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实践中的基本前提。乡村农业景观是由草地、耕地、林地、树篱、道路及水体等组合而成。

三、生态学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开展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有助于改变目前乡村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现象,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田园文化特色,正确引导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加强对乡村居民的景观教育。2.有助于充分利用乡村景观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等多种经济,对长期困扰中国发展的“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3.有助于协调乡村景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重新塑造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乡村环境,实现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生态学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生态思想的发展

伴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生态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包括佐佐木英夫在内的敏感的美国景观设计师们越来越注重到生态学的重要性。佐佐木英夫,日裔美国人,全球最富盛名的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专家,他指出了生态思想在规划中所起的作用,“我们需要对各种影响规划地区的自然力量进行生态学意义上的监制,以决定何种文化形式适合这种自然条件,使各种正在运作中的

生态张力,能在这种研究中得到激发,从而创造出一个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更为合适的设计形式④。”

五、生态学原理在乡村农业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乡村景观是相对于城市景观而言的,两者的区别就是在于地域划分和景观主体的不同。从城市规划专业的角度,乡村是相对于城市化地区而言的,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人类聚居地区,不包括没有人类活动或人类活动较少的荒野和无人区,是一个空间的地域范围。这一地域范围是动态变化的,并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呈缩小的趋势。乡村不是一个稳定的实体,而是人类和自然环境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乡村景观正是这一产物最直接的体现。因此,乡村景观所涉及的对象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与人类聚居活动有关的景观空间,包含了乡村的生活、生产和生态三个层面,即乡村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并且与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精神、审美密不可分。目前,中国正处于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乡村景观转变的过渡阶段⑤。

乡村景观规划是应用了很多学科的理论,对乡村的各种景观要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保护乡村景观完整性和文化特色,挖掘乡村景观的经济价值,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推动乡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综合规划。

(一)景观生态学原理

(1)生态整体性和景观异质性原理

生态整体性和景观异质性原理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理论⑥。生态整体性中提到,景观是由景观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含有等级结构,具有独立的功能特征和明显的视觉特征。景观要素在景观当中的时空分布并不均匀,构成了景观的异质性,及景观在一个区域上的变异程度。事实上,乡村农业景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斑块类型多且差异性较大,这种特征能够使生态乡村农业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更加的多样化,能够实现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能够减少农业的灾害。

(2)边缘效益原理

在现实的各种系统当中,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或是人为生态系统,均是相对的和有限的,在他们的交界处体现着不同性质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其结果必然赋予交错区以独特性质⑦。

(二)基于生态学的乡村农业景观规划设计

农村人口众多,土地压力大,是我国农业方面面临的严峻问题。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应采用立体种植的方式来实现降低成产成本和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而立体种植就是利用边缘效应的原理,从而构建了一个多层配置、多种共生的垂直多边缘区域来实现各边缘区域对资源划分,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⑧。比如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小麦,可以以架空的方式实现二层空间的利用,而底层可以种植喜阴农作物,避免了而这对光照的竞争,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

在农业采摘区域的乡村景观生态规划中,必须考虑到园区内所有的自然和人为过程,考虑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行性。要充分体现不同地区果树特点,除了重要栽培的品种外,还要有更多的品种加以协调。观花期长,采摘期也要长,使游客真正体会到春季赏百花,秋季采百果的亲身体验,感受领略当时的鲜活场景,从而提高游赏兴趣和宣传效应。

科技对于乡村农业景观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带来一定的环境效益。可以传授农业知识,使游客增长教益。

六、景观生态学原理在乡村农业景观规划中的现状

目前景观格局分析可分为两种: 泛泛的景观格局分析和针对特定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分析。所谓泛泛的景观格局分析是指针对一定的研究区域, 利用传统的景观格局指数, 描述该区域的景观类型组成和结构特征。这类景观格局分析在早期的研究中占优势, 绝大多数的景观格局指数都是在这种景观格局分析过程中提出来的。针对特定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分析是在景观生态学家充分认识到格局过程关系的重要性以后被提出来的, 是景观格局分析的更高层次, 它将在当前及未来的景观格局分析中占据主导地位⑨。

根据2011村镇建设统计公报,截止至2011年底,全国累计有78.5% 的集镇已经调整完善了建设规划,65.4%的村庄编制了建设规划;全国共有村镇建设试点28955个,其中集镇1962个,村庄14724个;集镇园林绿地85654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355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86平方米。这些对推动和促进乡村景观的规划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也为乡村景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不过,目前各地展开的乡村景观建设的重点仅仅集中在兴建公共绿地,改善乡村居民的居住环境⑩。

七、生态学原理在指导乡村农业景观规划中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方面

由于片面追求乡村经济的增长,造成了对乡村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乡村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基本农田面积减少;自然斑块面积减少;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及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使传统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等等。

大树、河流、池塘与自然植被等是任何一个乡村地区固有的特征。然而,乡村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很少考虑乡村这些所固有的自然元素。相反,原有浓荫的大树不见了,河边、池边的自然植被被毫无生气的混凝土驳岸所取代,还出现了大面积硬质铺装的广场,这一切不但使乡村失去了田园景观特色,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二)观念认识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居民对其居住环境有着求新求变

的心理,但往往缺乏乡村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观念的指导,并且受到当

前城市居住标准、价值观以及建筑形式等影响,误导乡村景观的发展。调查中

发现,发展中的乡村大多向城市看齐,把城市的一切看成现代文明的标志,乡

村呈现出城市景观。如有的村庄在规划建设时,提出了“建成城市风貌”的口号,一些在城市早已开始反思的做法却在乡村滋生、蔓延。殊不知,乡村居民

在羡慕城市文明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自身有价值的东西,造成传统乡土文化

的消失。乡村居民还缺乏规范的规划设计观念,自行拆旧建新,大量的、缺乏

设计的平顶式、甚至没有外墙装饰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造成乡村建筑布

局与景观混乱的现象。把景观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绿化种植。虽然一些地方有“见

缝插绿,凡能绿化的地方都绿化”的意识,但不是通过规划设计,而是自作主张,完全随意行事。这些观念认识上的偏差都将导致乡村景观的低层次和畸形

发展。

(三)规划设计方面

目前,虽然全国有很多的村庄已经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但是总的看来,规划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总体布局大多千篇一律,有的采用城市居住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