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治疗的选择(晶体液与胶体液)

合集下载

晶体胶体

晶体胶体

复苏常用液体可以分为晶体液和胶体液,那么如何选择补液种类呢?晶体液与胶体液区别:晶体液与胶体液的区别仅是溶质分子质量的大小:1.溶质的分子质量<29 763 u 时为晶体,其分子可自由通过大部分的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内外具有相同的晶体渗透压;2.而溶质的分子质量≥ 29 763 u 时则为胶体,其分子不能自由通过大部分毛细血管而在血管内产生较高的胶体渗透压。

相比于晶体渗透压,血浆中的胶体渗透压仅仅占据极小的比例。

因此,大量快速补液时,胶体维持血管内容量的作用远不及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的影响。

以晶体液为主的适当控制性的液体复苏治疗,以及在控制性液体复苏的基础上联用血管活性药物,已被证明比维持或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更为重要。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

脓毒性休克复苏「黄金6 小时」要求快速补液,以保证重要脏器血流灌注。

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指南推荐晶体液作为初始复苏的液体。

常见晶体液及特点常见的晶体液包括平衡盐溶液和非平衡盐溶液,平衡盐溶液所含电解质含量与血浆内相仿;目前常用的平衡盐溶液有乳酸林格溶液(1.86% 乳酸钠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之比为1:2)与醋酸平衡盐溶液两种。

非平衡盐溶液包括生理盐水和林格溶液等。

各种晶体液及血浆的主要成份参见下表。

各种晶体液及血浆主要成分及参数比较(mmol/L)1. 生理盐水只含有Na+和Cl-,属于高氯高钠液体,与正常血浆成分相差较大。

研究发现,大量使用生理盐水或以其为溶媒的液体进行液体复苏,将导致稀释性高氯性酸中毒的发生,还会促进肾血管收缩,减少肾脏血流并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从而增加肾损伤的风险。

但是通常情况下,由于人体器官强大的代偿能力,即使生理盐水中含有高于正常细胞外液50% 以上的Cl-,也可被肾脏排出而不引起内环境紊乱。

然而感染性休克患者伴有肾功能受损时,机体代偿容量减少(小儿、截肢等),过高的氯离子极易导致高氯血症和酸中毒,因此复苏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血氯水平,警惕发生高氯性酸中毒。

临床补液常用液体解析

临床补液常用液体解析

五、复方醋酸钠林格液
• 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增加 1% 葡萄糖,其作用为: • 对于非糖尿病患者而言,不会引起血糖升高。 • 可有效降低因术前禁食、手术时间较长出现的低血糖现 象。 • 可预防或减轻危重症患者应激状态下出现的胰岛素抵抗 。 • 同时还可降低酮体生成,抑制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利 于术后康复。
,尤其适用于脓毒血症患者的液体复苏。 • 由于白蛋白为血制品,价格昂贵,大量使用受到限制。
二、血浆
• 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单位原血中所含 的全部凝血因子和其他蛋白。
• 血浆制品不应作为蛋白质源或营养源,也不应用于扩充 血容量,因为白蛋白和/或其它溶液可提供所需成分且 不易引起血浆相关并发症。
三、羟乙基淀粉(HES)
• 羟乙基淀粉(HES)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羟基化而 制成的人工胶体液。
• 临床上最常使用 6%HES(中分子 HES 130/0.4),其 渗透浓度约为 300 mmol/L。
• 输注 1 L 羟乙基淀粉(HES)能够使循环容量增加 700 ~1000 mL,扩容效应能维持 4~8 小时。
• 右旋糖苷 40 扩容效果较右旋糖苷 70 弱,但改善微循 环作用比右旋糖苷 70 明显。
• 右旋糖苷可影响凝血功能且可从肾脏快速排泄,严重血 小板减少,凝血障碍等出血患者以及少尿或无尿者禁用 。
四、右旋糖酐
• 右旋糖苷具有强抗原性,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约为 0.03~4.7%,过敏体质者用前应做皮试。
小结
• 理想的“万能”治疗液体并不存在,针对不同病因与不 同病理生理状态应该个体化地选择相应的治疗液体。
• 对于脱水的液体治疗,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应矫正细胞外 液的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液体治疗-晶体液和胶体液

液体治疗-晶体液和胶体液

液体复苏治疗——晶体液与胶体液一、液体治疗原则1、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2、在失血性休克、大手术和创伤抢救的早期,晶体液对于补充丢失的细胞外液是非常适当、有效。

但是在急性复苏期后可出现明显的血液稀释和胶体渗透压降低现象。

胶体渗透压下降可造成水肿和漏出液形成。

因此在后续液体复苏中应该使用胶体液,以减轻重要脏器的水肿,如心脏、肺和脑等。

已经证实这种复苏方法可以维持或增加胶体渗透压3、目前国际上对液体治疗较一致的意见是,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病人,晶体液常作为液体治疗的一线用药,随后根据病情辅以应用胶体液;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则常优先应用胶体液二、输液对血浆扩容的静态影响输液后血浆扩容的效果需根据Starling平衡和生理间隙液体分布决定1、Starling平衡公式为:Q=KA[(P c-P i)+σ(πi-πc)]分别为液体滤过量毛细血管滤过系数毛细血管膜面积毛细血管静水压间质静水压白蛋白反映系数间质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输液对血浆扩容(PVE)的静态影响是PVE=输液量×(PV/Vd)。

Vd 为分布容量,即占总体重的百分比三、晶体液常用的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葡萄糖水平衡盐高渗盐水优点:价格便宜,对凝血、肝肾功能基本没有影响,能够快速补充血容量缺点:扩容效果差(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水的扩容效果分别只有20%和7%),输入大量晶体液会导致组织间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增加肺水肿、脑水肿及组织灌注不足和组织缺氧的风险)1、葡萄糖液与葡萄糖盐水葡萄糖液是非电解质液,5%GS为278mOsm/L,接近血浆张力,为等渗液,10%GS表面为双渗液,但葡萄糖不久会转变为CO2和水,故当作无张液看待葡萄糖盐水渗透压为586mOsm/L,是高渗液,但只有生理盐水维持张力,葡萄糖只供给热力,因而主要作用是供应电解质、扩充血容量和补充热量,不是补充水分(100ml5%葡萄糖盐水供应3g水,1005%葡萄糖液供应103g水)目前手术室内用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盐水已越来越少。

扩容治疗时液体选择

扩容治疗时液体选择

扩容治疗时液体选择2012-02-03 阅读(3213) 分享(0)用于扩容治疗的液体包括两大类,即晶体溶液及胶体溶液。

晶体液来源方便,价格便宜,有些晶体液的电解质成分接近细胞外液,用于扩容治疗快速、安全。

缺点就是晶体液在血管中保存的时间很短,输入后一小时,血管内存留的量仅为输入量的25%。

天然胶体液就是一些从人体分离的大分子物质,价格相对昂贵。

由于胶体溶液(包括天然胶体液、人工血浆代用品)分子量较大,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故在血管中存留时间长,具有良好的血浆增量效应。

采用含胶体液的扩容治疗比单用晶体液能更快更持久地恢复血浆容量。

临床统计资料表明,严重创伤性休克时,先输晶体液、后输胶体液可获得良好效果。

但输入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比例还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Skouloudis认为以2∶1的比率输给晶体与胶体治疗休克可获得良好效果。

近年来不断研制出人工血浆代用品,如琥珀明胶等。

一、晶体液:1、生理盐水即0、9%的氯化钠溶液,pH5、6(4、5~7、0)。

该液含钠离子与氯离子各154mmol/L,理论上毫渗量为308mmol/L,由于NaCl渗透系数为0、93,故实际毫渗量为286mmol/L,与细胞外液相同,为等张液。

除含钠离子与氯离子外不含其它电解质,且氯离子含量高于血浆,大量输入可造成高钠血症与高氯血症,已被乳酸钠-林格氏液取代。

2、乳酸钠林格氏液林格氏液就是在生理盐水的基础上增加了Ca2+、K+等电解质,与血浆电解质成分更接近,毫渗量为310mmol/L,属等张溶液。

乳酸钠林格氏液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乳酸钠28mmol/L,乳酸钠在肝脏代谢后变为等当量的HCO3-,更接近于细胞外液的组成,但为低Na+、低渗液,pH6、6(6~7、5)。

乳酸钠林格氏液又称为平衡盐溶液,主要用于补充细胞外液容量。

平衡盐溶液输入体内后按比例分布于血管外,其中1/3保留在血管内,2/3离开血管进入组织间隙,充满细胞间质,以达到补充细胞外液的目的。

晶体液和胶体液有哪些

晶体液和胶体液有哪些

晶体液和胶体液有哪些
胶体液有胶体化合物、疏水胶体溶液等,晶体液有生理盐水、乳酸盐林格溶液等。

1.晶体液:是指氯化钠和其他电解质的混合溶液,如0.9%生理盐水。

其具有粘度低、可较为快速输入等特性,对需要尽快补充血容量的低血容量患者有较高临床价值。

晶体液还可从组织内动员部分液体进入血管内,增加血容量。

同时还通过受体反射性兴奋心血管系统,帮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其属于血管扩张剂,因此输入速度不宜过快。

2.胶体液:是指血管内维持渗透压的高分子量溶液,其溶质分子直径大于1nm。

可分为天然胶体液和人工胶体液。

胶体液对血容量的恢复与维持优于晶体液,且输入后恶心呕吐、复视的发生率较低。

晶体和胶体的区别就是该溶液中所含的物质不一样,比如水中含有Nacl,那么该溶液就是晶体溶液,比如水中含的是蛋白,那么该溶液就是胶体溶液。

外科液体疗法

外科液体疗法
小板中度减少者。4、各种凝血因子。
• 二、晶体溶液
• 是临床应用最多、用量最大的一类液体。
由于分子量小,可以自由通过毛细血管进 行交换,对维持细胞外液环境和维持细胞 内外渗透压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葡萄糖液 不属于晶体溶液,其进入体内迅速被氧化 利用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临床上常用的 晶体溶液主要为生理盐水、林格液、平衡 盐溶液(乳酸钠林格液)以及高张盐液(3 %-7%)。
• 1、生理盐水 成分接近体液的渗透压,但
其过高的氯离子浓度以及缺钾、钙等重要 离子,并非“生理性”。
• 2、林格溶液 在生理盐水的基础上加入了
少量的钾和钙离子,同样含过高的氯离子, 不是真正的平衡液,不适合大量的输注。
• 3、平衡盐液 目前常用主要是乳酸钠林格
液,其中钠离子2\3来自氯化钠,1\3源于乳 酸钠,同时含有少量的钾、钙离子,使其 渗透压和各种离子含量更接近细胞外液。 大量补液时首选。
• 微量滴定法:23-30mmol∕L(20-30mEq/L)
• 轻度酸中毒 CO2CP 22-18 mmol∕L无明显临床表

• 中度酸中毒 CO2CP18-4 mmol∕L呼吸深快神清 • 重度酸中毒 CO2CP14-7 mmol∕L呼吸深大不规则、
神昏
四、诊断:
•依靠病因,临床表现及
化检。
五、纠酸
第二个10kg 50ml(热卡)/kg(10-20kg之间) 第三个10kg 20ml(热卡)/kg(20-30kg之间) 糖:盐=3:1 糖:盐=4:1(新生儿)
• 如:小儿体重为25kg,每日热量(需要量)毫升为:
10kg×100ml+10kg×50ml+5kg×20ml=1600ml热卡/日
• ①每产生100卡热需水100ml,故其热卡

晶体液与胶体液

晶体液与胶体液

胶体渗透压
• 血管内滞留依赖于:
– 分子大小 69kDa – 带电荷
• 较小的分子快速经肾脏滤出
葡萄糖(自由水)
将水加入血管内间隙
扩充总体水分 – 无容量效应
等张晶体液
将晶体液加入血管内间隙
部分扩充血管内和血管外间隙
晶体液
• 真实溶液 • 跨半透膜自由分布 • 血浆扩容< 输入的容量 • 快速排除体外 • 扩充细胞外液:扩充血浆 4:1 • 扩容作用时间有限 (±90 min)
晶体液
• 晶体液: 细胞外间隙扩容剂 血浆扩容作用有限 维持尿量 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 电解质含量范围 价格便宜!
等张胶体液
将等张胶体液加入到血管内间隙
主要扩充血管内间隙
等张胶体液
• 大颗粒混悬液 • 总体局限在血管内 • 等容量扩充血容量 • 体内排除取决于分子大小 • 渗透效应依赖于胶体颗粒数 • 渗透效应持续时间212小时
研究份数
病例数
相对危 险指数
95%可信限
总体情况 创伤 非创伤
6
180
1.2 0.41~3.51
2
86
0.27 0.04~1.70
4
94
2.12 0.84~5.34
Choi et al, Crit Care med, 1999
荟萃分析结论
• 由于方法学的限制,不能提出任何符合 循证医学的临床建议。
– 高钠血症和酸中毒
• 林格氏液
– 低钠血症和碱中毒
高张盐水 (7.5%)
• 容积渗克分子浓度高(2400 mOsm/l) • 小容量复苏 • 减少心肺复苏中的脑无-再灌流
– Fischer M Resuscitation 1996

液体治疗的选择晶体液与胶体液

液体治疗的选择晶体液与胶体液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需要控制水和电解质的摄 入量,晶体液能够满足患 者对水和电解质的需求。
03
胶体液
胶体液的种类与特性
明胶溶液
白蛋白溶液
由明胶制成的溶液,具有较高的粘度 ,能够提供长时间的血流支持。
由人血浆提取的白蛋白制成,具有高 渗透压和胶体性质,能够维持血浆胶 体渗透压。
右旋糖酐溶液
一种人工合成的多糖溶液,具有较低 的粘度和较好的渗透压,常用于补充 血容量。
调节电解质平衡
补充因呕吐、腹泻等流失 的电解质,维持体内电解 质平衡。
维持酸碱平衡
补充因疾病导致的酸碱失 衡,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概述
晶体液
晶体液是含有离子的溶液,如生 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它们主要 用于补充体液流失和调节电解质 平衡。
胶体液
胶体液是含有大分子物质的溶液 ,如白蛋白和右旋糖酐。它们主 要用于提高血浆渗透压和维持血 管内外水分平衡。
效果
晶体液和胶体液在扩容效果、维持渗 透压和酸碱平衡等方面各有优缺点,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和病情选择合 适的液体。
医疗资源的可用性
库存情况
医疗机构应随时关注库存情况,确保晶体液和胶体液的充足供应。在库存不足时,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优先 选择可用的液体。
运输与保存
晶体液和胶体液的运输与保存条件不同,医疗机构需确保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并在运输过程中避免 剧烈震荡,以确保液体质量。
烧伤和严重创伤
烧伤和严重创伤可能导致大量体液流失,此时需要使用胶体液进行 补充。
需要长时间禁食的情况
在需要长时间禁食的情况下,胶体液能够提供能量和营养支持。
04
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比较
成分与性质的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胶体液的扩容作用优于晶体液
血浆容量增加(mL/kg)
各扩容剂 25ml/kg 输注12-15分钟,检测3h后各扩容剂对血容量的影响
12
10
* P < 0.028
8
6
4
2
0
-2
白蛋白
HES
明胶 右旋糖苷 NaCl
对照
25 mL/kg 25 mL/kg 25 mL/kg 25 mL/kg 25 mL/kg 0 mL/kg
4 减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
5 良好的安全性,不影响下一步治疗
6 为临床治疗争取时间
精品课件
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概念与生理作用
晶体
概念
指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均小于1nm,或一束光通过时不出现反射现象
生理 功能
概念
晶体液可扩充功能性细胞外液,保持细胞外液容量及维持电解质平衡。输注后 保留在血管内的比例较少,大部分晶体液会转移到血管外滞留在细胞间隙中
) 68
64
P<0.05
1200
1000
扩 容
800
量 (
600
) 400
200
P<0.001
60 入选 放血后0 5 10 15 20 25 30 min
0 0
5
10 15 20
25 30
时间(min)
短时间内快速输入胶体液,较之快速输注晶体液能更有效增
加血容量和心输出量。
精品课件
ANESTH ANALG.2003;96:1572-7
Nisanevich. Anesthesiology. 2005;103(1):25-32
目录
1 液体复苏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晶2 体液在重症液体复苏的优势与不足 3 胶体液在重症液体复苏的优势
精品课件
胶体液的优势
快速补充血容量,增加组织灌注 足够的血管内停留时间 对凝血功能无明显的影响 改善微循环与组织灌注 体内容易代谢和排出 无过敏反应和组织毒性
精品课件
晶体液的优势
扩容有效 (静脉输注 后即达峰)
能更好保护 肾功能
优势
过量能很快在 组织和血管之
间重分布
精品课件
价格低廉
晶体液的主要问题
分布容积明显大于胶体液 难维持稳定的容量扩张 引起明显的血液稀释 导致胶体渗透压下降 达终点指标用量大 更明显水肿
组织间隙的水肿 肺功能的损伤 减少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量
尚无大型、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论对 选择复苏液体的种类提供指导性意见
胶体液具有良好的微循环保护及器官灌注作用,是 重症患者液体复苏的常规选择
对于危重病人液体复苏,晶体液由于其价格低廉及 普遍可得,临床常作为胶体液的重要辅助选择
精品课件
目录
1 液体复苏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晶2 晶体液在重症液体复苏的优势与不足 3 胶体液在重症液体复苏的优势
60
静 脉 血 40 氧 饱 和 度 20
乳酸林格液 羟乙基淀粉
P<0.05
0 基线
6小时
败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林格氏液或羟乙基淀粉输液治疗,6小 时后观察其静脉血氧饱和度。
精品课件
SHOCK 2004;21,:336– 341
胶体液较晶体液更快恢复脓毒症血流动力学
脓毒症患者,n=106,随机分为6%羟乙基淀粉组和乳酸林格 液组,96个小时动态观察中心静脉压(8-12cmH2O为正常)
100
%
非 正 常 中 例心 (静 )脉 压 患 者 比
80 60 40 20
0 0
乳酸林格液(N=51)
羟乙基淀粉(N=55)
24
48
小时
P=0.003
72
96
96小时后羟乙基淀粉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基本恢复正常,而乳酸 林格组仍有20%的患者未恢复正常
精品课件
N ENGL J MED 2008;358:12539
重症液体复苏的治疗选择
-----晶体液与胶体液
精品课件
目录
1 重症液体复苏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晶2 晶体液在重症液体复苏的优势与不足 3 胶体液在重症液体复苏的优势
精品课件
重症液体复苏的目的
1 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 2 改善微循环及脏器灌注,改善组织氧供
核心目的 改善微循环 及脏器灌注
3 减轻全身性炎症介质的释放
胶体液较晶体液对败血症患者更有效扩容
80毛 细Fra bibliotek60血

流 量 40
乳酸林格液
20
羟乙基淀粉
P<0.05
0 基线
6小时
败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林格氏液或羟乙基淀粉输液治疗,6小 时后观察其毛细血管流量。
精品课件
SHOCK 2004;21,:336– 341
胶体液较晶体液更有效维持败血症氧合
80
单纯补充晶体液难以改善微循环灌注障碍
微循环血流量
120
100
肝脏 肾脏 胃肠道
80
60
40
20
0 基础值 低血容量 输入RL液毕 30 min 60 min 90 min 240 min
精品课件
Wang P. et al. Circ Shock 1990;32(4):307-318
常规晶体补液增加术后并发症
精品课件
Crit Care Med 2006; 34:2456–2462.
胶体液较晶体液更有效的增加血容量和心输 出量
两组受试者分别在15min内放血900ml,然后在5~7min内分别输注乳酸林格液 或6%羟乙基淀粉各1000ml
乳酸林格液
6%羟乙基淀粉
80
1400
ml bpm
76
( 心 72 率
并发症
感染 伤口感染 吻合口渗漏/腹腔内脓肿 肺炎 泌尿道感染 脓血症 心血管 肠梗阻 ARDS 死亡 并发症总量 并发症病人总数
*与限制组相比,P<0.05
常规组 (N=75)
11 3 5 2 1 6 2 2 0 32 23
限制组 (N=77)
7* 2 3 3 0 2 0* 0 0 17 13*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晶体液治疗易导致肺水肿影响气体交换
肺泡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血管
肺泡
O2 O2 O2 O2 O2
H2O H2O
O2 O2 O2
O2
H2HO2O
H2O
H2O H2O
H2O
血管
H2O
H2O
正常:肺泡中O2与CO2交换
肺水肿:肺中的水份增加了O2 转移的 距离。同时H2O稀释了O2 ,导致O2 不能 精品课输件送入血管
胶体
溶液中溶质分子或离子大于1 nm而在100 nm以下,分子量在10000道尔顿以 上,或一束光通过时出现光反射现象,称为胶体
生理 胶体液在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正常时存留在血管内,可提高血管内胶体渗透压, 功能 维持有效血容量
精品课件
重症液体复苏选择的现状与原则
原则
胶体液是重 症液体复苏 的不可或缺 的选择
胶体液较晶体液更好改善内毒素血症微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