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解剖学课件:脊柱四肢
合集下载
诊断学脊柱与四肢检查ppt课件

第七章 脊柱与四肢检查
PPT课件
1
脊柱的解剖结构
2
PPT课件
脊柱的解剖结构
❖ 构成 ❖ 椎体:C:7 T:12 L:5 S:5 Co4 ❖ 椎间盘 ❖ 附件 ❖ 脊髓 ❖功能: 传递重力、保护内脏
3
PPT课件
脊柱的体表标志
❖ C2:第一个棘突 ❖ C7:隆突 ❖ T3:肩胛冈内侧连线 ❖ T7:肩胛下角连线 ❖ L3:最长横突 ❖ L4: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
关节活动 特殊检查
屈肘 伸肘
肘后三角 肘关节脱位 肱骨髁上骨折
39
PPT课件
肘关节检查
40
PPT课件
肘关节检查
41
PPT课件
腕及手部检查
腕关节 检查:关节活动
畸形
背伸 掌屈 桡偏 尺偏 垂婉症-见于脑神经损伤 猿掌-见于正中神经损伤
爪行手-见于尺神经损伤
手部检查:手的自然休息位
手的功能位
42
PPT课件
3)强直性脊柱炎: 成年人。脊柱胸段成弧形后凸,常 有脊柱强直性固定,仰卧位时也不能伸直。
4)老年人脊柱后凸:退行性变,胸椎椎体被压缩引起。 胸椎明显后凸,胸段上半部。
5)其他:发育期姿势不良、外伤压缩性骨折、脊椎骨 软骨炎。
9
PPT课件
脊柱与四肢检查
10
PPT课件
脊柱与四肢检查
(2)脊柱前凸:
腕及手部检查
43
PPT课件
腕关节及手的功能位
44
PPT课件
腕部及手畸形
❖腕垂症 ❖猿掌 ❖爪形手 ❖餐叉样畸形 ❖杵状指 ❖匙状甲
45
PPT课件
髋关节检查
髋关节 检查 关节活动
内旋和外旋 内收和外展 屈曲及伸展
PPT课件
1
脊柱的解剖结构
2
PPT课件
脊柱的解剖结构
❖ 构成 ❖ 椎体:C:7 T:12 L:5 S:5 Co4 ❖ 椎间盘 ❖ 附件 ❖ 脊髓 ❖功能: 传递重力、保护内脏
3
PPT课件
脊柱的体表标志
❖ C2:第一个棘突 ❖ C7:隆突 ❖ T3:肩胛冈内侧连线 ❖ T7:肩胛下角连线 ❖ L3:最长横突 ❖ L4: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
关节活动 特殊检查
屈肘 伸肘
肘后三角 肘关节脱位 肱骨髁上骨折
39
PPT课件
肘关节检查
40
PPT课件
肘关节检查
41
PPT课件
腕及手部检查
腕关节 检查:关节活动
畸形
背伸 掌屈 桡偏 尺偏 垂婉症-见于脑神经损伤 猿掌-见于正中神经损伤
爪行手-见于尺神经损伤
手部检查:手的自然休息位
手的功能位
42
PPT课件
3)强直性脊柱炎: 成年人。脊柱胸段成弧形后凸,常 有脊柱强直性固定,仰卧位时也不能伸直。
4)老年人脊柱后凸:退行性变,胸椎椎体被压缩引起。 胸椎明显后凸,胸段上半部。
5)其他:发育期姿势不良、外伤压缩性骨折、脊椎骨 软骨炎。
9
PPT课件
脊柱与四肢检查
10
PPT课件
脊柱与四肢检查
(2)脊柱前凸:
腕及手部检查
43
PPT课件
腕关节及手的功能位
44
PPT课件
腕部及手畸形
❖腕垂症 ❖猿掌 ❖爪形手 ❖餐叉样畸形 ❖杵状指 ❖匙状甲
45
PPT课件
髋关节检查
髋关节 检查 关节活动
内旋和外旋 内收和外展 屈曲及伸展
【正式版】脊柱区断层解剖及PPT文档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三、脊柱区胸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脊柱区断层解剖及
一、脊柱区一般结构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颈内动脉 椎体
颈内静脉
椎 动 脉
脊髓
棘突 椎弓板
椎间盘
椎体钩
颈内 动脉
颈内 静脉
椎 血 管
脊髓
椎弓板
颈
椎
正
中
矢
状
小脑延髓池
断
层
蛛网膜下隙
解
剖 脊髓
经 旁 正 中 矢 状 断
三、脊柱区胸段断层解剖
椎体 奇静脉 食管 胸主动脉
五、脊柱区骶段断层解剖
谢谢观看
脊髓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腰大肌
下腔 静脉
腹主 动脉
椎体
终丝、马尾
横突
腰大肌
下腔静脉 腹主动脉
椎间盘
椎间静脉
终丝、马尾
棘突
三、脊柱区胸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三、脊柱区胸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脊柱区断层解剖及
一、脊柱区一般结构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颈内动脉 椎体
颈内静脉
椎 动 脉
脊髓
棘突 椎弓板
椎间盘
椎体钩
颈内 动脉
颈内 静脉
椎 血 管
脊髓
椎弓板
颈
椎
正
中
矢
状
小脑延髓池
断
层
蛛网膜下隙
解
剖 脊髓
经 旁 正 中 矢 状 断
三、脊柱区胸段断层解剖
椎体 奇静脉 食管 胸主动脉
五、脊柱区骶段断层解剖
谢谢观看
脊髓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腰大肌
下腔 静脉
腹主 动脉
椎体
终丝、马尾
横突
腰大肌
下腔静脉 腹主动脉
椎间盘
椎间静脉
终丝、马尾
棘突
三、脊柱区胸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三、脊柱区胸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断层解剖】脊柱

经脊柱区颈段的旁正中矢状层面
第二节 脊柱区胸段断层解剖
肋头关节 肋横突关节
第四节 脊柱区腰骶段断层解剖
Through 3rd lumbar vertebrae
马尾
Through 5th lumbar vertebrae Ala of ilium 上关节突
侧隐窝
Lateral recess
背面
2、椎内静脉丛: 位于硬膜外隙,收集脊髓和椎体静脉血,汇入椎间静
脉 椎内前静脉丛:纵贯椎管全长,位于椎体后面两侧,成对
椎内后静脉丛:位于椎管内后外侧,自枕骨大孔向下延伸到骶 管内
3、椎体静脉:位于椎体的骨松质内
第二节 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经第三颈椎体水平断面
Internal jugular v. Vagus n. internal carotid a.
The sectional anatomy of vertebral column
脊柱断层解剖
境界分区
脊柱区:是指脊柱及其后方、 两侧软组织所配布的区域。
上界---枕外隆凸、上项线 下界---尾骨尖 两侧界---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 缘、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 棘、尾骨尖
分为:颈段、胸段、 腰段、 骶段
Zygapophysial joint
Ligamentum nuchae
dura sac
椎体钩 上关节突
UTAC :unco-transverse-articular-complex: ,颈椎体钩、横突、 关节突构成一个复合体,是颈椎的关键部位,有颈神经根 和椎动脉毗邻,脊髓也相距较近。
经脊柱区颈段正中矢状层面
Transverse section of sacral vertebral region
脊柱四肢及关节课件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如电疗、光疗、热疗等,可以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散和组 织修复,改善关节活动度。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脊柱四肢及关节疾病,如骨折、脱位、严重的椎间盘突出 等,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手段,可以恢复结构和功能。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
01
02
03
04
退行性疾病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与年龄、长期劳损等因素有关
。
脊柱侧弯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脊柱偏离正 常中线,影响外观和健康。
脊柱骨折
由于意外伤害或骨质疏松等原 因导致脊柱骨折。
肿瘤和感染
脊柱也是肿瘤和感染的好发部 位。
02
四肢概述
上肢的解剖结构
臂部
包括肱骨、肱二头 肌和肱三头肌。
05
脊柱四肢及关节疾病的预 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行走,都应保持 正确的姿势,以减轻脊柱和关节的负担
。
控制体重
过重或肥胖会增加脊柱和关节的负担 ,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预防相关疾
病。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游泳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 关节灵活性。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及时就医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脊柱四肢及关节疾病,应及时 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和指导。
THANKS
感谢观看
脊柱四肢及关节课件
目录
• 脊柱概述 • 四肢概述 • 关节概述 • 脊柱四肢及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脊柱四肢及关节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01
脊柱概述
脊柱的解剖结构
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通过椎间盘和韧带连接,形成连续的支 撑结构。
物理治疗如电疗、光疗、热疗等,可以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散和组 织修复,改善关节活动度。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脊柱四肢及关节疾病,如骨折、脱位、严重的椎间盘突出 等,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手段,可以恢复结构和功能。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
01
02
03
04
退行性疾病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与年龄、长期劳损等因素有关
。
脊柱侧弯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脊柱偏离正 常中线,影响外观和健康。
脊柱骨折
由于意外伤害或骨质疏松等原 因导致脊柱骨折。
肿瘤和感染
脊柱也是肿瘤和感染的好发部 位。
02
四肢概述
上肢的解剖结构
臂部
包括肱骨、肱二头 肌和肱三头肌。
05
脊柱四肢及关节疾病的预 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行走,都应保持 正确的姿势,以减轻脊柱和关节的负担
。
控制体重
过重或肥胖会增加脊柱和关节的负担 ,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预防相关疾
病。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游泳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 关节灵活性。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及时就医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脊柱四肢及关节疾病,应及时 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和指导。
THANKS
感谢观看
脊柱四肢及关节课件
目录
• 脊柱概述 • 四肢概述 • 关节概述 • 脊柱四肢及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脊柱四肢及关节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01
脊柱概述
脊柱的解剖结构
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通过椎间盘和韧带连接,形成连续的支 撑结构。
(精品)断层解剖学课件:脊柱四肢

• 均形成以骨为中心的鞘状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骨骼肌和骨。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 三、脊柱区的断层解剖 • (一)脊柱区颈段的断层解剖
• 1.经第3颈椎体的横断层面
• 2.经第6、7颈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 3.经脊柱区颈段的正中矢状层面
• 4.经脊柱区颈段的旁正中矢状层面
• (二)脊柱区胸段的断层解剖 • 1.经第6胸椎体的横断层面
• 2.经第6、7胸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 由于腰椎间盘向其上、下表面突出,且腰椎体上、 下面常有不规则的凹陷,故经腰椎体上、下表面 的横断层面上,常在椎体后份出现两块圆形的椎 间盘,Ramirez称此现象为“猫头鹰眼征”。
• 2.韧带
• (1)黄韧带:位于相邻椎弓板之间,厚2~4 mm, 在横断层面上,黄韧带呈“V”形。
• (2)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 • (3)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
对肩关节起稳固作用。
• 3.腋区
• 当上肢外展时,向上 呈穹隆状的凹陷称为 腋窝,腋窝深部的四 棱锥形腔隙为腋腔, 内有腋淋巴结等,是 颈、胸部与上肢之间 血管神经的通路。
腋窝的构成
•顶
– 由锁骨中1/3、第一肋外缘和肩 胛骨上缘围成 是腋窝的上口, 向上通颈根部
•底
– 皮肤 浅筋膜 腋筋膜
•前壁 – 胸大肌 胸小肌 锁骨下肌 锁 胸筋膜
2 脊神经跟
• 1)行程与分段 • 蛛网膜下隙段 硬膜囊段
2)与椎间孔和脊神经跟的关系
8对颈神经 C1-C7:于同序数颈椎上方
12对胸神经 C8:于第七颈椎下方
31对 5对腰神经
于同序数椎骨下方 S1-S4:于相应骶前 后孔穿出;
5对骶神经 S5: 1对尾神经 Co: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 三、脊柱区的断层解剖 • (一)脊柱区颈段的断层解剖
• 1.经第3颈椎体的横断层面
• 2.经第6、7颈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 3.经脊柱区颈段的正中矢状层面
• 4.经脊柱区颈段的旁正中矢状层面
• (二)脊柱区胸段的断层解剖 • 1.经第6胸椎体的横断层面
• 2.经第6、7胸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 由于腰椎间盘向其上、下表面突出,且腰椎体上、 下面常有不规则的凹陷,故经腰椎体上、下表面 的横断层面上,常在椎体后份出现两块圆形的椎 间盘,Ramirez称此现象为“猫头鹰眼征”。
• 2.韧带
• (1)黄韧带:位于相邻椎弓板之间,厚2~4 mm, 在横断层面上,黄韧带呈“V”形。
• (2)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 • (3)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
对肩关节起稳固作用。
• 3.腋区
• 当上肢外展时,向上 呈穹隆状的凹陷称为 腋窝,腋窝深部的四 棱锥形腔隙为腋腔, 内有腋淋巴结等,是 颈、胸部与上肢之间 血管神经的通路。
腋窝的构成
•顶
– 由锁骨中1/3、第一肋外缘和肩 胛骨上缘围成 是腋窝的上口, 向上通颈根部
•底
– 皮肤 浅筋膜 腋筋膜
•前壁 – 胸大肌 胸小肌 锁骨下肌 锁 胸筋膜
2 脊神经跟
• 1)行程与分段 • 蛛网膜下隙段 硬膜囊段
2)与椎间孔和脊神经跟的关系
8对颈神经 C1-C7:于同序数颈椎上方
12对胸神经 C8:于第七颈椎下方
31对 5对腰神经
于同序数椎骨下方 S1-S4:于相应骶前 后孔穿出;
5对骶神经 S5: 1对尾神经 Co:
脊柱腰段断层解剖ppt课件

oot [sensory root, dorsal root] Spinal arachnoid mater
(Subdural space) Spinal dura mater Epidural space Periosteum
Fig.592 Contents of vertebral canal; transverse section at level of 3rd lumbar vertebra; superior aspect.
Intertransverse ligament Superior articular process
Lateral lumbar intertransversarii
● Medial lumbar
intertransversarii
lliolumbar ligament
Sacrum, lateral part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Anterior internal vertebral venous plexus Trunk of spinal nerve, meningeal branch
[recurrent branch]
Ganglion of sympathetic trunk --
* Space of intervertehral disc.
腰 骶 部 正 中 矢 状 断 面 图
腰骶部正中矢状断面图 MSL
1. 腰骶膨大 lumbosacral enlari 2. 蛛网膜下隙 subarachnoid sr 3. 马尾 cauda equina 4. 棘突 spinous process 5. 岬 promontory 6.3、4腰椎间盘 intervertebra
(Subdural space) Spinal dura mater Epidural space Periosteum
Fig.592 Contents of vertebral canal; transverse section at level of 3rd lumbar vertebra; superior aspect.
Intertransverse ligament Superior articular process
Lateral lumbar intertransversarii
● Medial lumbar
intertransversarii
lliolumbar ligament
Sacrum, lateral part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Anterior internal vertebral venous plexus Trunk of spinal nerve, meningeal branch
[recurrent branch]
Ganglion of sympathetic trunk --
* Space of intervertehral disc.
腰 骶 部 正 中 矢 状 断 面 图
腰骶部正中矢状断面图 MSL
1. 腰骶膨大 lumbosacral enlari 2. 蛛网膜下隙 subarachnoid sr 3. 马尾 cauda equina 4. 棘突 spinous process 5. 岬 promontory 6.3、4腰椎间盘 intervertebra
断层解剖学课件:脊柱四肢_(2)

经髁间隆起
经股胫骨外侧髁
(二)膝 部
1.膝关节
构成:
特点:
(1)韧带
交叉韧带 侧副韧带 髌韧带 髌支持带
交叉韧带
(2)半月板
(3)滑膜囊 (4)滑膜脂垫
髌上囊
翼 状 襞
髌下深囊
2 腘窝
上外侧界:股二头肌 上内侧界:半腱肌和半膜肌 下外侧界:腓肠肌的外侧头 下内侧界:腓肠肌内侧头 底:膝关节囊。 内容:腘血管、胫神经、腓总神 经、
脂肪和淋巴结等
(三)足 部 1. 跗 骨 2.踝关节
3.跗骨间关节 跗横关节 4.踝管
三 下肢的横断层
经股骨头上份
经股骨头中份
(二)膝部横断层
经髌骨中份
经髌骨下份
经股骨内外侧髁下份
经胫骨上端
三 膝部冠状断层
经胫骨内侧髁前缘
经髁间隆起前缘
经髁间隆起
经髁间隆起后缘
四 膝部失状断层 经股胫骨内侧髁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三、脊柱区胸段断层解剖
四、脊柱区腰段断层解剖
五、脊柱区骶段断层解剖
结束语
第七章 四 肢
一、境界和分部
上肢 上界:锁骨外侧段、尖峰以及肩胛冈外 侧段。前界: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后界: 三角肌后缘上部。下界:腋前、后皱襞与 胸侧壁的交界线。 通常将上肢分为肩、臂、肘、前臂和手部
下肢 前方以腹股沟与腹部分界,后外侧借髂 嵴与腰、骶、尾部相邻,内侧以阴股沟与 会阴分割。 通常将下肢分为髋、股、膝、小腿和足部
二 标志性结构
肩峰 喙突 肱骨内外上髁、 尺骨鹰嘴 桡骨茎突、尺骨茎突 股骨大转子 股骨内外侧髁 髌骨 胫骨粗隆 内外踝
三 四肢结构的配布特点
第二节 上 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上肢关节的断 层解剖特点
• 肩关节为球窝关节,在 横断层面和冠状层面上 均可同时显示圆形的肱 骨头和半月形的关节盂, 关节盂周缘有软骨形成 的关节唇,且均表现为 经肱骨头中心的层面上, 关节头和关节窝显示最 大,而远离肱骨头中心 的层面上,两者均逐渐 缩小。
• 肘关节为复合关节,在横断层面上常出现肱骨、 尺骨或尺骨、桡骨构成关节,在冠状层面上可同 时显示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在 矢状层面上常仅出现肱尺关节或肱桡关节,桡尺
第二节 脊柱区的重要器官结构
一、应用解剖
(一)椎骨 1 椎骨的一般特点
2、各部椎骨的特点 (1)颈椎:
• (2)胸椎:
• (3)腰椎:
• (4)骶骨和尾骨:
(二)椎骨连接
• 1、椎间盘 • 1)椎间盘的结构
由髓核 纤维环 透明软骨终板和 sharpey纤维构成
• (2)各部椎间盘的特点:
椎乳突与副突之间的骨沟 处,自外上方斜向内下方, 由前、后、上、下壁构成。 前壁为乳突副突间沟,后 壁是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是乳突,下壁是副突, 内有腰神经后内侧支通过。
• 二、脊柱区及其重要器官结构的断层解剖特 点
• (一)脊柱区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 在横断层面上,脊柱区的结构可分为椎管骨部或椎管关节 部和椎旁软组织两部分。椎管骨部是通过椎体中份的层面, 椎管为完整骨环。椎管关节部通过椎间孔,未形成完整骨环。 椎旁软组织指脊柱周围的所有血管、神经、骨骼肌和筋膜。
前壁-椎体后面、椎间 盘后缘、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 关节突关节 两侧壁-椎弓根、椎间 孔
• 2.椎管腔的形态
• 颈段的上部接近枕骨大孔处呈近似圆形,向下为 三角形 。
• 胸段椎管呈近似圆形 。
• 腰段椎管的形态不一,第1、2腰椎多呈圆形或卵 圆形;第3、4腰椎呈三角形;第5腰椎呈三叶形。
• (五)椎体的CT、MRI影像解剖特点
• 在CT图像上,椎体呈近似椭圆形,其边缘的骨密 质形成高密度环,中央的骨松质呈均匀的低密度, 有时尚可显示椎体内的骨小梁。
•在MRI图像上, 无论T1、T2加权 像,骨密质均为 低信号或无信号 区,骨松质在T1 加权像上表现为 中等强度信号, 与骨骼肌呈相同 信号。
3.椎体静脉 4.椎间静脉
七 椎旁软组织 1 胸腰筋膜
• 2.腰神经后支
• (1)骨纤维孔:位于
椎间孔的后外侧,开口 向后,与椎间孔的方向 相垂直。其上外侧界为 横突间韧带的内侧缘, 下界是下位横突的上缘, 内侧界是下位椎骨上关 节突的外侧缘,内有腰 神经后支通过。
• (2)骨纤维管:位于腰
内侧所形成的沟。 • 椎弓根下沟 :
上关节突旁沟
侧隐窝
椎弓根下沟
• (ii)椎间管:腰椎
间管呈冠状位,前壁是 椎体后外侧缘和椎间盘, 后壁是上关节突前面和 黄韧带外侧缘。椎间管 可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部有腰神经根、根动 脉和椎间静脉的上支通 过;下部有椎间静脉的
下支通过。
• (六)脊柱静脉 • 1.椎外静脉丛 • 2.椎内静脉丛
近侧关节不易显示。
• 在腕关节横断层面上先 出现桡骨和尺骨头下方 的关节盘,手舟骨、月 骨、三角骨形成关节头 且呈横行排列;在腕关 节冠状层面上的桡骨、 尺骨下方的关节盘和手 舟骨、月骨、三角骨可 同时出现,关节头呈椭 圆形,与半月形的关节 窝形成椭圆关节。
• (三)上肢非关节区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
• 2.脊髓的被膜
• 脊髓被膜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脊
膜、蛛网膜和软脊膜 。
• (五)椎间孔及脊神经根 • 1.椎间孔 • 由于椎间孔有一定的长度,故也称为椎间管。
• (1)椎间孔的构成
• (2)椎间孔的形态:
• 椎间孔的上下径长、前后 径短,其前后径与上下径
之比约1:1.2。
• 底:
– 由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构成
3 肘后区
● ●●
肘后三角
● ●
●
肘外侧三角
(三)手部
1、腕骨 2、腕关节 3、腕骨间关节 4、腕掌关节
5 腕管
腕桡侧管 桡侧腕屈肌 腕尺侧管 尺神经和尺动脉 腕管 指深屈肌 指前屈肌 拇长屈肌
• 二、上肢的断层解剖特点
• (一)上肢关节断层及影像的常用方位
•后壁: – 由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 肌和肩胛骨构成
•内侧壁 – 前锯肌、上位4肋骨及肋间肌
•外侧壁 – 肱骨结节间沟、 – 肱二头肌长、短头 – 和喙肱肌
二肘 部
• 1 肘关节
2 肘窝
境界 • 上界:
– 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 下外侧界:
– 肱桡肌
• 下内侧界:
– 旋前圆肌
• 顶:
– 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深筋 膜及肱二头肌腱膜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 界
上界---枕外隆凸、上项线
下界---尾骨尖
两侧界---斜方肌前缘、三角 肌后缘上份、腋后襞、腋后 线、髂嵴后份、髂后上嵴
分区
项区 胸背区 腰区 骶尾区
二 体表标志
•棘突 •骶管裂孔、骶角 •尾骨 •髂嵴 •髂后上棘 •竖脊肌 •肩胛冈 •肩胛骨下角
三 配布特点
脊柱侧屈
脊柱裂
• (二)椎间孔的横断层 解剖特点
• 在横断层面上,椎间孔可分 为上、下两部分。颈椎间孔 的上部内含有静脉和硬膜外 脂肪,下部容纳有脊神经根, 脊神经根的后根居上,前根 偏下,常低于椎间盘。
• 颈椎间孔长轴与冠状轴呈45 度角,与水平面呈10度角
胸、腰椎间孔的上部有脊神经根和节段性的根动 脉斜向下穿行,下部有静脉通过。
• 3.经脊柱区胸段的正中矢状层面
• 4.经脊柱区胸段的旁正中矢状层面
• (三)脊柱区腰段的断层解剖 • 1.经第3腰椎体中份的横断层面
• 2.经第3、4腰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 3.经第4腰椎体上缘的横断层面
• 4.经脊柱区腰段的正中矢状层面
• 5.经脊柱区腰段的旁正中矢状层面
• (四)脊柱区骶尾段的断层解剖 • 1.经第1骶椎的横断层面
胸腰椎间孔轴线与冠状轴相一致
• (三)黄韧带的横断层 及影像解剖特点
• 在横断层面上,黄韧带位 于椎弓板内侧,呈“V”形。 向前外侧延伸到关节突关 节内侧,在腰段参与椎间 孔的围成。在CT图像上, 黄韧带的CT值与骨骼肌相 近,呈中等密度影。
•MRI图像上的黄韧带呈低信号,与周围高信号的 脂肪组织易于区分。
• 1)颈神经通道 :
• 前内侧壁是椎体钩的后面、 椎间盘和椎体下部,后外 侧壁是关节突的内侧部。 颈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 全体三者构成一个复合体, 简称为UTAC。有颈神经 跟和椎动脉静脉通过
• 2)腰神经通道
• (i)神经根管 • 盘黄间隙 :即椎间盘
与黄韧带之间的腔隙。
• 侧隐窝 : • 上关节突旁沟 :腰神经向外经上关节突的关节面
2 脊神经跟
• 1)行程与分段 • 蛛网膜下隙段 硬膜囊段
2)与椎间孔和脊神经跟的关系
8对颈神经 C1-C7:于同序数颈椎上方
12对胸神经 C8:于第七颈椎下方
31对 5对腰神经
于同序数椎骨下方 S1-S4:于相应骶前 后孔穿出;
5对骶神经 S5: 1对尾神经 Co:
经骶管裂孔穿出.
• (3)脊神经根的通道
几乎所有止于肩关节周围的肌腱周围均可见滑液囊
肩胛下肌腱下囊 肩峰下囊 三角肌下囊 背阔肌下囊 胸大肌囊 结节间滑液囊
2 肩周围肌 肌腱袖
肌腱袖:又称为肩袖,由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和肩胛下肌的腱性部在肩 关节囊周围连成腱板,围 绕肩关节的前、后和上方, 分别止于肱骨大、小结节, 并与关节囊相愈着形成,
• 均形成以骨为中心的鞘状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骨骼肌和骨。
• (3)寰枢关节:
• 包括三个关节:①左、右 寰枢外侧关节,由寰椎侧 块的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 关节面构成;②寰枢正中 关节,由枢椎齿突与寰椎 前弓后面的齿突凹和寰椎 横韧带构成。寰枢关节沿 齿突的垂直轴运动,使头
部连同寰椎作旋转运动。
• (三)椎管 • 1.椎管壁的构成
➢ 构成:椎孔、骶管 ➢ 椎管壁的构成:
• 颈椎间盘较厚,其前缘高 度约为后缘的2倍,椎间盘 与相邻椎体的高度比约为 1:3。
• 胸椎间盘最薄,椎间盘与相邻椎 体的高度比约为1:5,第2~6胸 椎间盘更薄。因肋头位于椎间盘 平面,故肋头是横断层影像上显 示胸椎间盘的重要解剖标志。
• 腰椎间盘最厚,椎间盘与相邻椎 体的高度比约为1:2。在矢状层 面上的腰椎间盘向上、下膨出, 其前、后端较大,稍内有一缩窄, 整体上犹如横置的花瓶。腰椎间 盘厚度自上而下有渐增的趋势 (腰5~骶1椎间盘除外),且其 前缘均高于后缘;腰椎间盘的后 缘正常时平直或轻度后凸,与硬 膜囊之间有丰富的硬膜外脂肪。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 三、脊柱区的断层解剖 • (一)脊柱区颈段的断层解剖
• 1.经第3颈椎体的横断层面
• 2.经第6、7颈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 3.经脊柱区颈段的正中矢状层面
• 4.经脊柱区颈段的旁正中矢状层面
• (二)脊柱区胸段的断层解剖 • 1.经第6胸椎体的横断层面
• 2.经第6、7胸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对肩关节起稳固作用。
• 3.腋区
• 当上肢外展时,向上 呈穹隆状的凹陷称为 腋窝,腋窝深部的四 棱锥形腔隙为腋腔, 内有腋淋巴结等,是 颈、胸部与上肢之间 血管神经的通路。
腋窝的构成
•顶
– 由锁骨中1/3、第一肋外缘和肩 胛骨上缘围成 是腋窝的上口, 向上通颈根部
•底
– 皮肤 浅筋膜 腋筋膜
•前壁 – 胸大肌 胸小肌 锁骨下肌 锁 胸筋膜
• 2.经第2骶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 3.经脊柱区骶尾段的正中矢状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