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试题+答案)湛江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答案)湛江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答案)湛江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湛江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物理(必修1)试卷

说明:1、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不等于其路程

2.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C.只有相互压紧并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D.只有相互压紧并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才可能有摩擦力的作用3.关于超重与失重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所受的重力增加了

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其所受的重力减小了

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其所受的重力为零

D.不论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其所受的重力均没有变化

4.在解一道文字计算题(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时,一个同学解得x=F

2m(t1+t2),其中x表示位移,F表示力,m表示质量,t1、t2表示时间,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A.可能是正确的B.一定是错误的

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5.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x,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 2x

5 B.

2x

3 C.

3x

2 D.

5x

2

6.交通法规定“车让人”,否则驾驶员将受到处罚。若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某路口,有行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前端距停车线8 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至少需要2 s汽车才停止

B.在距停车线6 m处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停止于停车线处

C.若经0.2 s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停止于停车线处

D.若经0.4 s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停止于停车线处

7.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1、F2、F3,关于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F1∶F2∶F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B.F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个大

C.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1+F2+F3

D.若F1∶F2∶F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8.如图所示的x -t图像和v -t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以上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9.在下列情况中,人或物可以被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一名学生从家步行2 km到学校所用的时间

B.研究一名学生做课间操时的动作情况

C.研究一列动车从湛江开往广州途中通过一座铁路桥所用的时间

D.研究一只铁饼被运动员抛出到55 m外落地前在空中飞行的轨迹

10.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某一速度,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11.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

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12.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B.物体在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任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D.物体在1 s内的平均速率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路程一定是3 m

13.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a、b,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接,另一端分别按图示方式固定,当物体平衡时,若

A.a被拉长,则b一定被拉长

B.a被压缩,则b一定被压缩

C.b被拉长,则a一定被拉长

D.b被压缩,则a一定被拉长

14.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滑块轻轻放置于传送带的左端,已知传送带以速度v0顺时针运动,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左右距离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从滑块放上去开始计时,在t时刻突然断电,传送带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减速至停止。关于滑块放上去后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始终没有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B.滑块刚放上去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μmg

C.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

D.传送带减速时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变为ma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15、(1)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

A、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2)“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先用两弹簧秤将橡皮条拉到一定长度,此时需要记录的内容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验证时,认为砂桶的重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为了减小本实验的系统误差,应采取两项措施,即①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 。

16.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

测出弹簧的原长L0=4.6 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个钩码均记

钩码个数1234 5

弹力F/N 1.0 2.0 3.0 4.0 5.0

弹簧长度x/cm7.09.011.013.01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F -x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k=________N/m。

(3)图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大于L0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力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OP与水平方向的夹

角为θ。求:

(1)水平力F的大小;(2)滑块所受支持力F N的大小。

18.(12分)出租车载客后,从高速公路入口处驶入高速公路,并从10时10分55秒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 s时,速度计显示速度为54 km/h。求:

(1)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

(2)出租车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计显示速度为108 km/h 时,出租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应为多少米?(车启动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为零)

19.(14分)有一项“快乐向前冲”的游戏可简化如下:如图所示,滑板长L=1 m,起点A 到终点线B的距离s=5 m.开始时滑板静止,右端与A平齐,滑板左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对滑块施一水平恒力F使滑板前进.板右端到达B处冲线,游戏结束.已知滑块与滑板间动摩擦因数μ=0.5,地面视为光滑,滑块质量m1=2 kg,滑板质量m2=1 kg,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为使滑板能以最短时间到达B处,滑板的加速度大小和滑

板由A滑到B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2)为使滑板能以最短时间到达B处,水平恒力F的取值范围?

湛江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物理(必修1)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

1

2 3 4 5 6 7 8 B D D B A C A C

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15.(1). ABDC

(2)橡皮条结点的位置 两弹簧秤示数 两细绳的方向

(3)①平衡摩擦力;②小车质量远大于砂桶质量

16 (1)见图 (2)50 (3)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

解:滑块受力如图所示,则有

θsin N F mg = (2分)

θcos N F F = (2分)

解得:θ

tan mg F = (2分) θ

sin mg F N = (2分) 18.(12分)

解:(1)由题意可知经过10 s 时,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

s m h km v 15541== (1分)

得 21

15.1s m t v a == (1分) 212

11at s ==1

2×1.5×102m =75m (2分) 9

10 11 12 13 14 AD BCD ACD BD BC BD

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是75m

(2)当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为

s m h km v 301082== (1分) 由a

v s 2222==300m (2分) 设这时出租车从静止载客开始已经经历的时间为a

v t 22==301.5s =20s (1分) 这时出租车时间表应显示10时11分15秒。出租车从此时开始做匀速运动,匀速运动时间t 3=80s ,通过位移

323t v s ==30×80m =2400m (2分)

所以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应显示

32s s s +==(300+2400)m =2700m (2分)

19.(14分)

解:(1)滑板一直加速,所用时间最短.设滑板加速度为a ,对滑板:

a m g m 21=μ (2分)

210s m a = (1分) 由22

1at s = (2分) 得s t 1= (1分)

(2)滑块与滑板刚好不相对滑动时,F 最小,此时可认为二者加速度相等,设滑块加速度为1a

2110s m a a == (1分)

1111a m g m F =-μ (1分)

N F 301= (1分)

当滑板运动到B 点,滑块刚好不脱离滑板时,F 最大,设滑块加速度为2a

2112a m g m F =-μ (1分)

L at t a =-2222

121 (2分) N F 342= (1分)

则水平恒力大小范围是30N ≤F ≤34N (1分)

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第1-8小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到答题卡对应栏内。) 1.关于质点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微小的灰尘时,灰尘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B.计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火车可以看成质点 C.研究“嫦娥五号”飞往月球轨迹时,可将“嫦娥五号”视为质点 D.研究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抓取月球土壤的动作时,可将月球车视为质点 2.2017年11月,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如期举行,博览会还迎来了英国皇家空军“红箭”特技飞行表演队的中国航展首秀。如图所示, 9架表演机保持队形不变飞过观礼台。下列关于“红箭”特技飞行表演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 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C.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D.在描述飞机运动时,必须以地面为参考系 3.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s时就是指物体在5s末时, 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第4秒末就是第5秒初,指的是时间 C.物体在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末的这1s时间 D.物体在第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初的这1s的时间 4.如图所示,某人沿着倾角为45°的楼梯从一楼A位置走到了二楼B位置,如果楼梯间的宽度为L,则人的位移和路程大小分别为() A.2L,5L B.2L,(1+ )L C.5L,2L D.5L,(1+)L 5.仅仅16岁零9个月15天的杭州女孩叶诗文的成就已“前无古人”.2012年12月16日凌晨,她以破赛会纪录的成绩勇夺短池世锦赛女子200米混合泳冠军,仅仅两年时间,她便成为中国游泳史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锦赛、短池世锦赛和亚运会冠军于一身的全满贯.叶诗文夺得冠军说明她在这次比赛中下列的哪一个物理量比其他运动员的大 ( )

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9-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考试 试题(含答案) 物理学与其他许多自然科学息息相关,如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小编准备了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单选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 1.关于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个物体,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 B.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同一个物体,运动时和静止时的惯性是相同的 D.物体在失重时,惯性一定为零 2.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总阻碍物体的运动 B.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可能是一致的 C.静止的物体受到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D.运动的物体受到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 3.4个力的大小分别为8N,5N,11N,23N,这四个力的合力大小的范围正确的是: A.3N34N B.9N47N C.047N D.1N37N 4.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小定滑轮,细线一端拴一小球A,另一端绕过定滑轮,

今将小球从图中位置缓慢拉至B点,在小球达到B点之前过程中,小球对兰球的压力N、细线的拉力T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N变大、T变大 B.N变小、T变大 C.N不变、T变小 D.N变大、T变小 5.长度为L的轻绳固定在水平天花板A点和竖直墙B点,绳上挂一定滑轮(质量不计),滑轮下吊一重物C,两绳之间夹角为,当绳子缓慢从B点移到动B点后,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的拉力不变 B.绳的拉力变小 C.角变大 D.角减小 6.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1s时物体返回出发点 B.2s时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前3s内物体的位移为0 D.前2s内和第4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7.雨滴从很高处竖直下落,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它的速度成正比,雨滴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19年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9年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教材版本:人教版考试年级:高一学科:物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的重力加速度g都取10m/s2)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B.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动的时间 C.研究地球的自转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B.对于力,只需说明其大小,而不需说明其方向 C.一个力,可能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D.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与作用点的位置无关 3.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有() A.重力、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支持力 D. 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和压力 4.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这个单位是由质量1kg的物体重力为9.8N规定下来的 B.“牛顿”这个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k取l时定下来的 C.1N就是使质量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 D.质量1kg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到的结果 5.在拨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A.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B.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C.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D.质量大于对方 6.下列各图表示的是某一物体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 (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四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从图中可以判断这四个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到不为零、且恒定的合外力;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丙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7.如图所示,弹簧秤右端用绳子系在墙上,左端一人用力拉,发现弹簧秤读数为100N, 若右端也改为用人拉且弹簧秤读数不变,则() A.左右两人用力大小各为50N B.右端用力大小仍为100N,左端不需用力 C.左右端两人用力均为100N D.弹簧秤两端所受力大小相等,但其大小不一定是100N 8.一物体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从t时刻起加速度逐渐减小至0,则物体从t时刻开始()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 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 C.速度一直在增大

江西省樟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西省樟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2题,每题5分,其中1-8为单选;9-12为多选,少选得2分,多选得0 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位移描述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B.速度描述位置变化(运动)的快慢,即位置的变化率 C.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的变化率 D.研究地球自转时忽略次要因素,将地球看成一个质点,从而将问题简化。 2.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所对应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关于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第2 s内的位移为-2 m B.前2 s内的位移为2 m C.最后3 s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 D.第2 s内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最大 3.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速度均匀变化 B.加速度不变 C.位移均匀变化 D.等时间间隔内位移均匀变化 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图中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5.在运用公式v=v0+at时,关于各个物理量的符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必须规定正方向,式中的v、v0、a才取正、负号

②在任何情况下a>0表示加速运动,a<0表示做减速运动 ③习惯上总是规定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a>0表示做加速运动,a<0表示做减速运动 ④v的方向总是与v0的方向相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一质点在连续的4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位移为12m,第二个2s内位移为16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在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 B.质点在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D.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x-t和乙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甲在3s末回到出发点,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4m B.2?4秒内乙的加速度不变。 C.第3秒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同。 D. 2?4s内甲的位移大小为8m,乙的位移大小为0m 8.如图所示是某人在投飞镖,飞镖在飞行途中受到的力有() A.推力 B.重力、空气阻力 C.重力、推力 D.重力、推力、空气阻力

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调研开始语文试题

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调研开始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中国古文字的产生时代这一问题始终缺乏具体确切的答案。就是世界各国的文字学专家,对于文字产生的具体时代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学派。 一种说法,认定文字的起源并不比语言产生晚,认为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或新时器时代初期就产生了文字。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把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和各种刻记纳入了文字的范围。他们把原始人的许多岩画谓之“图画文字”;也有把纹文时期的纹记视作正式的文字。这主要是对文字的真正定义和内涵缺乏一个正确的认定。当然我们很容易想象人类没有形成语言的时候,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只好用手势比划或在地上画图表示。但是文字终归是文字,它和那些原始的辅助表意手段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个根本的区别是不管世界上哪个民族的文字,没有一个不是他们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世界文字之林中有的是表意文字,有的是表词文字,有的是标声文字,但都是和他们自己民族的语言一致的,凡是语言能表达的,文字就能表达。所以可以说文字尽管在某种功能上超出了语言,但仍然是语言的辅助工具。这样的文字,自然是产生在语言产生以后。 还有一种观点也是不能使人认同的。那就是拘泥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没有见到完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的不存在,就对没有被认识或没有被发现的甚至对理应存在和实际有过但已消失的事物持一完全否定的态度。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并非是科学的态度。比如说,在中国古文字起源的研究中,很多人认定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是最古老的汉字,可在甲骨文被发现以前,人们长期认为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些一见实物就动辄定论的习惯,一直妨碍了对文字起源的系统地、理论地探讨,也难以形成一个科学的客观的明晰结论。 当然,甲骨文是比金文更为古老的汉文字,有一些甲骨文的单字比钟鼎文 的结构带有更为原始的特征,如“”(子)、“”(午)、“”(丁)等。但人们都能看到,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简化了的古文字。甲骨文大多是当时用来刻在甲骨片上的占卜记录,为了便于镌刻,长期形成了一种非常简练的书体。文字的简化是文字形成以后的运作行为,所以甲骨文的出现,说明文字的产生已经有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究竟中国古文字起源于何时?根据种种依据推断,中国古汉字最早出现在六千年以前的中石器时代,形成于五千年后的新石器时代。

2019—2020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A 2C 3D 4B 5C 6D 7B 8A 9BC 10CD 11BD 12AB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请按题目要求作答) 13.(1)画图1分、测量出F 的大小1分 3.4~3.8N (2)BC (2分) (3)李明 (2分) 14.(1)D (2)0.26 0.50 (3)C 每空2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1)物体沿竖直方向所受合力为零。设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 F ,因此有 sin N F F mg θ+= (1分) 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sin )N f F mg F μμθ==- (1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cos F f ma θ-= (2分) 解得 26.0 m/s a = (1分) (2)根据位移公式212 x at = (2分) 解得 1.0 s t == (1分) 16.(8分)(1)由题图b 可知,甲车加速度的大小 13010v a t t ?-==?甲 (1分) 乙车加速度的大小 110v a t t ?==?乙 (1分) 甲

解得 12a a =甲乙 (1分) (2)在t 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均为v =10 m/s ,此时两车相距最近,即 v =a 乙t 1=30-a 甲t 1 (1分) 可解得t 1=0.2 s (1分) 车的位移等于v -t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有 (3010)0.2 m =4.0 m 2x +?= 甲 (1分) 100.2 m =1.0 m 2 x ?=乙 (1分) 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为 x min =x 0+x 乙-x 甲=5 m (1分) 方法合理即给分 17.(10分)(1)由图象可知,2200.50 4.0 m/s 8 m/s v v a t --=- =-= (2分) 小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为00.5 m 1.0 m 22 4v x t ==?= (2分) (2)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sin37mg f ma ?+= (1分) 其中cos37N F mg =? (1分) N f F μ= (1分) 代入数据可得0.25μ= (1分) (3)小物块能返回出发点。 因为当速度减为零时,重力的下滑分力1sin37 6 N G mg =?= 此时的最大静摩擦力cos37 2 N max N f F mg μμ==?= (1分) 由于1max G f >,所以小物块将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能够返回出发点。 (1分) 18.(12分)(1)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1()F M m a =+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11f ma = (1分)

河北省香河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香河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 题 一、选择题(1~7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8~10题是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对而不全 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共43分。答案涂在卡上) 1、“地球同步卫星是不动的”是以()为最佳参照物。 A、地球 B、地面 C、太阳 D、观察者 2、关于质点,下列事例中分析正确的是() A、研究顶级球员踢出的足球的运动路径时,不能把足球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 C、研究子弹头射穿苹果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头看成质点 D、欣赏体操表演时,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3、火车行驶了600Km的路程,最小速度为3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60Km所用时间不可能是0.5h B、平均速度一定比30Km/h大 C、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可能是18h D、位移一定是600Km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B、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C、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D、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不变 5、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发现乌龟落后,于是中途睡觉,醒来发现乌龟已经到了 终点。分析这个比赛过程() A、乌龟的平均速率小 B、兔子的最大速率小 C、乌龟的瞬时速率小 D、兔子的最大速度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火车的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B、扣动扳机后,枪膛中的子弹的速度、加速度可能都是零 C、火车的平均速率大,可能是平均速度大 D、刘翔以10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则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0s 7、质点沿直线做往复运动,如图1,OA=AB=OC=CD=1m,O是原点,质点从A出发,运动到B 点后,再沿X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一、选择题 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2.倾角为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质量均为1 kg的小球A、B,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以4 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弹簧的原长为20 cm,劲度系数为200 N/m,sin 37°=0.6,cos 37°=0.8.此时弹簧的长度l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 A.0.25 m,25 N B.0.15 m,25 N C.0.25 m,12.5 N D.0.15 m,12.5 N 3.在中国海军护舰编队“巢湖”“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用GPS定位系统研究“千岛湖”舰位置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护舰编队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4.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他的重力为零 D.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5.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 N B.2N C.2N D.10N 6.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湛江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物理答案

湛江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 23.(9分) (1)0.500mm .(2分) (2)①(画线2分); E d 24πρ (2分);6109.1-?)100.2~107.1(66--??(2分); ②1.1Ω(1.0Ω~1.5Ω)(1分) 24.(12分)解: 解:(1) 对P 从在B 被碰后到回到B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 2 2 1)(2P mv s L mg = -?-μ (2分) 代入已知并解得:s m v P /2= (1分) (2)对P 从B 到Q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 2 22 121)(P Q mv mv s L mg -= -?-μ ① (1分) 对P 在Q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R v m mg F Q N 2 =- ② (2分) 联立①②并代入已知解得:N F N 12=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轨道的压力为12N (1分) (3)对M 从A 运动到B 由动能定理可得: 2 212 121mv mv mgs -= -μ ③ (1分) 对M 与P 发生弹性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P mv mv mv +=21 ④ (1分) 2 22212 12121p mv mv mv += ⑤ (1分) 联立③④⑤并代入已知解得:s m v /2.20= (1分) 答:(1)v P 的大小为2m/s ; (2)物块P 第一次刚通过Q 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为12N ; (3)v 0的大小为2.2m/s . 25.(20分)解:

2019-2020年高一物理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高一物理综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蹦级是一种极限体育项目,可以锻炼人的胆量和意志。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弹性绳被拉展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弹性绳被拉展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下落一定高度后速度减为零。在这下降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性绳拉展前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B.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C.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2.如图㈠-1,一架梯子斜靠在光滑竖直墙和粗糙水平面间静止,梯子和竖直墙的夹角为α。当α再增大一些后,梯子仍然能保持静止。那么α 增大后和增大前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梯子的支持力增大 B.墙对梯子的压力减小 C.水平面对梯子的摩擦力增大 D.梯子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3.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第1秒内和第2秒内的位移分别为3m 和2m ,那么从2秒末开始,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 A.1.5m B.1.25m C.1.125m D.1m 4.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做匀速圆周运动。图㈠-2中粗线圆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 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 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 B.h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 C.h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越小 D.h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 5.已知地球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 6.6倍,根据你知道的常识,可以估计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这个距离最接近以下哪个答案 A.地球半径的40倍 B.地球半径的60倍 C.地球半径的80倍 D.地球半径的100倍 6.图㈠-3是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两个滑块a 、b 在发生碰撞前后的位移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b 的质量之比为1∶8 B.a 、b 的质量之比为1∶4 C.碰撞前a 的动量较大 图㈠ -2 /s 图㈠-3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竞培中心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竞培中心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 模拟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加速度与速度、位移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υ0为正,a 为负,则速度一定在减小,位移也一定在减小 B .υ0为正,a 为正,则速度一定在减小,位移一定在增加 C .υ0与a 同向,但a 逐渐减小,速度可能也在减小 D .υ0与a 反向,但a 逐渐增大,则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在停止运动前) 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拉力是弹力 B.物体产生的弹力的方向与它的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D.两物体相互接触时就有弹力存在 3.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非接触力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合力为零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同种性质的力,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4.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可以为零 B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运动方向和速度方向是不相同的 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D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5.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当它下落t /2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A . 2H B .4H C .4 3H D .23H 6.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 点以速度v 平抛一小球经t 1时 v A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请将第I卷的答案填写在第II卷前的答题栏内。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相同得两个小球,沿着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而发生碰撞。若发现碰撞后系统损失得动量最大,则这两个小球在碰撞得瞬间有相同大小的 A 速度B动能C质量D动量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个物体,均以初速度o v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他们分别受到相同的冲量I作用后,A的末速度为v, B的末冲量为p, 则动量p可以表示为: A m(v+o v) B m(v-o v) C 2m(v-o v) D m(2v-o v) 3.在铁路旁听行驶的火车汽笛声,你会发现汽笛声的音调发生了变化。设火车在静止时汽笛声的频率为f。在火车向你行驶又驶离你远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火车向你驶来时,听到汽笛声的频率大于f B 当火车向你驶来时,听到汽笛声的频率小于f C 当火车驶离你远去时,听到的汽笛声的频率小于f D当火车驶离你远去时,听到的汽笛声的频率大于f 4.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以2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个向右的水平力F,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左,大小为2m/s,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F做的功为A 16J B 8J C 4J D 0 5.如图所示,子弹A水平射入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木块B后不穿出,那么此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子弹减少的动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D。子弹减少的动能大于木块增加的动能6.在xOy平面内又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间谐横波,波速为1m/s,振幅为4cm,频率为2.5Hz,波上P,Q 两点的平衡位置相距0.3m,在t=0时刻,P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则Q点: A.在t=0时刻位移时-4cm B。在t=0时刻加速度最大 C.t=0.1s时的速度最大D。在t=0到0.1s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为4cm 7.如图所示,A,B分别为单摆作间谐运动时不同位置。其中位置A为单摆摆动的最高为位置,虚线为过悬点的竖直线,以摆球为最低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摆球在摆动过程中

·2018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英语(2017.12) Word版

第Ⅰ卷 A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following places? If not, try to find a chance to visit them. Fez, Morocco Fez, about 240 miles northeast from Marrakech, a wonderful scene is taking root slowly. It started with immigrants building castles, and continues as hotels and restaurants. The biggest news is that the Hotel Sahrai is completed with a bar and 50 rooms, many overlooking a pool. Catskills, New York The region that welcomed Jewish families in the 50s,hippies in the 60s,and soon, casino gamblers(赌博者). Many stylish B&Bs have opened. Among them are the Hotel Dylan in Woodstock, the Arnold House in Livingston Manor, with its bar and diminutive spa(水疗中心).So now is the time to enjoy fly-fishing, hiking and other peaceful experiences. Rotterdam, Netherlands The constantly unfolding city center in Rotterdam has become one amazing explosion of style, which surprised the tourists greatly. The latest attraction, and reason enough to visit, is the MVRDV-designed Markthal, an igloo(圆顶冰屋)-like horseshoe that houses 20 shops, nine restaurants and 228 apartments. It also happens to be Holland's largest artwork. Chengdu, China Famous for its 1,600 pandas, most of which still live in the wild, Chengdu has introduced a 72-hour no-visa policy that makes it easier for Americans to drop in on one of the city's three major panda research facilities. But it's worth sticking around longer to experience what's doing in Chengdu, a city on the rise. One of the shiniest

2019-2020高一上物理试题(1)

宁德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 1.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应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三个基本量,下列仪器所测的物理量不是 ..基本量的是 A.秒表B.托盘天平C.刻度尺D.弹簧测力计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时间、质量和路程都是标量,位移、速度和力都是矢量 C.研究气流对乒乓球旋转的影响时,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D.炮弹以700m/s的速度射出炮口,700m/s是指炮弹在炮筒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猎豹突然加速扑向猎物时,因速度变化快,所以加速度大 B.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C.“长征三号甲”火箭点火后即将升空,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 D.直道上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速度减小,所以加速度减小4.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质点来表示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 B .在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时用到了放大法 C .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 .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伽利略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5.如图1所示为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A .AB 段质点做匀速运动 B .BC 段质点做加速运动 C .CD 段质点运动速度最大 D .0~4 s 质点的位移大小为4 m 6.2019年10月在我国武汉举行的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中,中国跳水队获得男子双人10米台金牌。运动员从开始下落到入水前的运动可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在此过程中 A .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B .运动员将感觉到水面匀速靠近 C .前一半位移用时短,后一半位移用时长 D .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7.在四辆小车车厢顶部用细线各悬挂一个小球,小车在水平道路上均作直线运动,当小球相对车厢静止时,?>>>0θαβ,则加速度最大的小车是 A B C D 8.如图2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倾角为α的斜面体P ,在P 上有一质量为m 的滑块Q ,且P 、Q 均静止,则 A .P 对Q 的支持力大小为αsin mg B .P 对Q 的摩擦力大小为αcos mg C .地面对P 的支持力大小为g m M )(+ D .地面对P 的摩擦力大小为αcos mg 9.有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N 、7N 、12N ,则其合力可能是 A .1N B .8N C .15N D .23N 10.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图1 s /m t /s 1 2 3 4 2 1 v v v v β θ α 图2 α Q P 图3 v /m s -1 . t /s 甲 乙 2 1 0 1 2 3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年高一年级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数据是小梦对生活中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正常步行一步的长度约200mm B.液晶电视机的电功率约500W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0g D.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约22℃2.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不久就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打扫教室地面时,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堆在墙角的煤会使墙体内部变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4. 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电。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的开关,接在零线或火线上都可以 B.放风筝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 C.空气开关跳闸后,应立即合上 D.使用试电笔时,不接触笔尾金属体,会发生触电事故 5.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6.19世纪20年代,以塞贝克为代表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温度差会 引起电流。安培考虑到地球自转造成了太阳照射后地球正面与背面的 温度差,于是提出如下假设:地球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 若规定地磁场N极与S极在地球表面的连线称为“磁子午线”(如图所 示),则安培假设中的电流方向应该是() A.由西向东垂直磁子午线 B.由东向西垂直磁子午线 C.由南向北沿磁子午线 D.由北向南沿磁子午线

高一 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水平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 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物体 B.根据a=F/m和判断,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 C.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加速度是负值 D.重力、地面支持力、推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等于零,所以原来静止的桌子还是静止的 2.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f为空气阻力)() A.B.C.D. 3.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30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A.能到达正对岸 B.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100s 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400m 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300m 4.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000m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 C.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 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2

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 .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6.如图是力学中的两个实验装置,其中包含相同物理思想方法是( ) A .极限的思想方法 B .放大的思想方法 C .控制变量的方法 D .猜想的思想方法 7.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OP 、OQ ,OP 竖直放置,小球A 、B 固定在轻杆的两端。现用水平力F 将B 向左缓慢推动一小段距离,则此过程中 A .杆对A 的弹力变小 B .挡板OP 对A 作用力变大 C .水平力F 变大 D .挡板OQ 对B 支持力变大 8.有一列正在操场直线跑道上跑步的学生,队列长度为L ,速度大小为0v 。处在队列尾部的体育委员为了到达队列排头传达指令,他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a ,达到排头时他与队列速度恰好又相等,则他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 A .0v aL + B .aL C .0v aL - D .02v aL + 9.如图所示,4个箭头均表示船头的指向,每相邻两个头之间的夹角都是30o ,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4m/s ,水速是2m/s ,要使船能垂直河岸渡过河,那么船头的指向应为 A .①方向 B .②方向 C .③方向 D .④方向 10.一个物体自由下落6s 后落地,g 取 10m/s 2,则最后 2s 内通过的位移为( )

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调研试卷 语文

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调研试卷语文语文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调研试卷语文横刀立马的高中语文 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调研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中国古文字的产生时代这一问题始终缺乏具体确切的答案。就是世界各国的文字学专家,对于文字产生的具体时代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学派。 一种说法,认定文字的起源并不比语言产生晚,认为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或新时器时代初期就产生了文字。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把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和各种刻记纳入了文字的范围。他们把原始人的许多岩画谓之图画文字;也有把纹文时期的纹记视作正式的文字。这主要是对文字的真正定义和内涵缺乏一个正确的认定。当然我们很容易想象人类没有形成语言的时候,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只好用手势比划或在地上画图表示。但是文字终归是文字,它和那些原始的辅助表意手段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个根本的区别是不管世界上哪个民族的文字,没有一个不是他们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世界文字之林中有的是表意文字,有的是表词文字,有的是标声文字,但都是和他们自己民族的语言一致的,凡是语言能表达的,文字就能表达。所以可以说文字尽管在某种功能上超出了语言,但仍然是语言的辅助工具。这样的文字,自然是产生在语言产生以后。 还有一种观点也是不能使人认同的。那就是拘泥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没有见到完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的不存在,就对没有被认识或没有被发现的甚至对理应存在和实际有过但已消失的事物持一完全否定的态度。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并非是科学的态度。比如说,在中国古文字起源的研究中,很多人认定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是最古老的汉字,可在甲骨文被发现以前,人们长期认为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些一见实物就动辄定论的习惯,一直妨碍了对文字起源的系统地、理论地探讨,也难以形成一个科学的客观的明晰结论。 当然,甲骨文是比金文更为古老的汉文字,有一些甲骨文的单字比钟鼎文的结构带有更为原始的特征,如(子)、(午)、(丁)等。但人们都能看到,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简化了的古文字。甲骨文大多是当时用来刻在甲骨片上的占卜记录,为了便于镌刻,长期形成了一种非常简练的书体。文字的简化是文字形成以后的运作行为,所以甲骨文的出现,说明文字的产生已经有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究竟中国古文字起源于何时?根据种种依据推断,中国古汉字最早出现在六千年以前的中石器时代,形成于五千年后的新石器时代。 (摘自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含解析_高一物理试卷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本题共10小题,共60分.(1-7题为单选题8-10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而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以下各个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力是( ) A .动力 B .阻力 C .摩擦力 D .压力 2.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 .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必定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D .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3.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 ) A .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 C .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D .重力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它对斜面的压力 4.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樾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变化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5.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 以下实验中属于理想实验的是( ) A .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B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C .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加速度 D .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反应时间 6.有三个共点力F 1、F 2、F 3作用于某一点,其合力为零.已知F 3=5N ,现保持其余两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只将F 3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绕作用点转动60°,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变为( ) A .5N B .5N C .10N D .仍为零 7.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 施以水平的推力F ,则物体A 对B 的作用力等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