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合集下载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教案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教案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

(2)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3)学会如何描述春天的特征和景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来感受和描绘自然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

(2)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3)学会如何描述春天的特征和景物。

2. 教学难点:(1)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句型来描述春天的景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春天。

(2)引导学生思考:春天有哪些特征和景物?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学习词汇和句型:(1)教师指出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如“花朵”、“草地”、“阳光”等,并解释其意义。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句型来描述春天的景物,如“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春天的景物进行讨论。

(2)讨论如何用课文中的句型来描述所选择的景物。

5. 口语表达:(1)每组选出一个代表,用课文中的句型来描述所选择的春天的景物。

(2)教师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 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尽量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方面有待提高,今后应加强朗读训练。

学生在描述春天的景物时,语言表达不够丰富,今后应引导学生多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1)深入学习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春天的美好情感。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描述春天特点的词语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学会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发现春天的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春天的美。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学会观察和发现春天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4. 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春天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

(2)学生练习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朗读与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3)学生个人背诵课文。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春天的特点。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关于春天的手工作品或绘画。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抄写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中的优美句子。

(2)观察身边的春天变化,写一篇小作文《我眼中的春天》。

2. 拓展作业:(1)收集关于春天的诗歌或故事,进行分享。

(2)和家长一起进行户外活动,感受春天的美丽。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寻觅春天的踪迹》的教案设计范文

《寻觅春天的踪迹》的教案设计范文

《寻觅春天的踪迹》的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春天的概念与特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定义和特征,包括季节变化、气温、植物生长等。

1.2 教学内容:讲解春天的定义和季节变化分析春天的气温特点探讨春天植物生长的变化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问和解答问题。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春天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第二章:春天的自然景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常见的自然景观,如花开、草地变绿等。

2.2 教学内容:介绍春天常见的自然景观分析景观的形成和变化原因探讨景观对人们的影响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和实地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春天的自然景观。

2.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报告和小组分享,评估学生对春天自然景观的认识。

第三章:春天的文化活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相关的文化活动,如踏青、赏花等。

3.2 教学内容:介绍春天相关的文化活动分析活动的意义和传统背景探讨活动对人们的影响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春天的文化活动。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春天文化活动的了解。

第四章:春天的环保意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环保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春天的环保意义分析环保行动的方式和方法探讨环保意识的重要性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春天的环保意识。

4.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春天环保意识的理解。

第五章:春天的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春天的美好和环保的意义。

5.2 教学内容:设计春天的实践活动,如种植植物、清理环境等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反思实践活动的体验和感受5.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

5.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实践活动报告和分享,评估学生对春天实践活动的参与和理解。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寻觅春天的踪迹》。

(2)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和特点。

(3)学会通过诗歌欣赏和描写春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2)通过诗歌欣赏,学会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方面去感受春天的气息。

(3)通过描写春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寻觅春天的踪迹》。

(2)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和特点。

(3)通过诗歌欣赏和描写春天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朗读。

(2)通过诗歌欣赏,学会从多方面去感受春天的气息。

1. 教师准备:(1)诗歌《寻觅春天的踪迹》的课件或黑板。

(2)与春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诗歌的解析和讲解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寻觅春天的踪迹》。

(2)观察身边的春天景象,准备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春天景象。

(2)提问:你们知道春天有哪些特点吗?2. 诗歌学习:(1)朗读诗歌《寻觅春天的踪迹》。

(2)解析诗歌内容,讲解生僻字词的意思。

(3)讨论诗歌中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和特点。

3.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方面去感受春天的气息。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4. 春天描写活动:(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景象。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描写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寻觅春天的踪迹》,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和特点,学会通过诗歌欣赏和描写春天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感受春天的气息。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寻觅春天的踪迹》。

2. 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学会欣赏春天的美景,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 学会通过观察、描述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 学会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2.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诗歌《寻觅春天的踪迹》的朗读与背诵。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诗歌《寻觅春天的踪迹》。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卡片、图片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环境,提问:你们看到了春天的踪迹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教师总结并引出诗歌《寻觅春天的踪迹》。

Step 2: 朗读诗歌(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 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Step 3: 理解诗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Step 4: 欣赏春天的美景(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里的春天美景。

2. 学生用诗歌中的句子描述自己看到的美景,分享自己的感受。

Step 5: 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与春天有关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Step 6: 分享与总结(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对春天的感知和观察能力。

2. 学会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大自然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

2. 学会生字词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 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2.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感知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的PPT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春天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准备:1. 预习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

2. 观察身边的春天景象,准备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春天景象。

b. 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朗读课文:a. 学生齐读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

b.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生字词和长句。

3. 学习生字词:a.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b.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a.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意象和情感。

b.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描绘春天的景象:a.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春天的景象。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互相交流和欣赏。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a. 抄写生字词。

b. 选择一幅春天的图片,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描述图片中的景象。

2. 课后拓展:a. 鼓励学生走出户外,观察和感受春天的气息。

b. 学生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和描绘春天的景象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分享。

《寻觅春天的踪迹》的教案设计范文

《寻觅春天的踪迹》的教案设计范文

《寻觅春天的踪迹》的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春天的概念与特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定义和特征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1.2 教学内容春天的定义和特征春天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变化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春天的定义和特征观察法: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变化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提问学生对春天的了解和感受1.4.2 讲解:讲解春天的定义和特征1.4.3 观察:让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变化1.4.4 总结:总结春天的特征和美好之处第二章:春天的植物变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植物的变化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观察能力2.2 教学内容春天植物的变化和生长过程常见春季植物的特点和生长习性2.3 教学方法观察法:观察春天植物的变化和生长过程讲授法:讲解常见春季植物的特点和生长习性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提问学生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和观察2.4.2 观察:让学生观察春天植物的变化和生长过程2.4.3 讲解:讲解常见春季植物的特点和生长习性2.4.4 总结:总结春天植物的变化和生长过程的重要性第三章:春天的动物活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动物的活动和迁徙行为培养学生对动物生态的关注和保护意识3.2 教学内容春天动物的活动和迁徙行为常见春季动物的特点和活动习性3.3 教学方法观察法:观察春天动物的活动和迁徙行为讲授法:讲解常见春季动物的特点和活动习性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提问学生对动物活动的了解和观察3.4.2 观察:让学生观察春天动物的活动和迁徙行为3.4.3 讲解:讲解常见春季动物的特点和活动习性3.4.4 总结:总结春天动物活动和迁徙行为的重要性第四章:春天的气候特点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气候特点和变化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适应能力4.2 教学内容春天的气候特点和变化春天气候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春天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观察法:观察春天气候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4.4 教学步骤4.4.1 引入:提问学生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和观察4.4.2 讲解:讲解春天的气候特点和变化4.4.3 观察:让学生观察春天气候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4.4.4 总结:总结春天气候变化的特点和对生活的影响第五章:春天的文化活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5.2 教学内容春天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春天文化活动的意义和影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春天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实践法:参与春天的文化活动和习俗体验5.4 教学步骤5.4.1 引入:提问学生对文化传统的了解和体验5.4.2 讲解:讲解春天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5.4.3 实践:参与春天的文化活动和习俗体验5.4.4 总结:总结春天文化活动的意义和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第六章:春天的美妆与服饰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美妆与服饰的搭配原则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能力6.2 教学内容春天美妆与服饰的搭配原则春天流行趋势和时尚元素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春天美妆与服饰的搭配原则示范法:展示春天美妆与服饰的搭配案例6.4 教学步骤6.4.1 引入:提问学生对美妆与服饰搭配的了解和观察6.4.2 讲解:讲解春天美妆与服饰的搭配原则6.4.3 示范:展示春天美妆与服饰的搭配案例6.4.4 总结:总结春天美妆与服饰搭配的重要性第七章:春天的户外活动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户外活动的种类和意义培养学生对户外运动的兴趣和参与能力7.2 教学内容春天户外活动的种类和意义春天户外活动的安全注意事项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春天户外活动的种类和意义实践法:参与春天户外活动实践7.4 教学步骤7.4.1 引入:提问学生对户外活动的了解和体验7.4.2 讲解:讲解春天户外活动的种类和意义7.4.3 实践:参与春天户外活动实践7.4.4 总结:总结春天户外活动的重要性第八章:春天的健康养生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健康养生的原则和方法8.2 教学内容春天健康养生的原则和方法春天健康养生饮食和运动建议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春天健康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实践法:实践春天健康养生建议8.4 教学步骤8.4.1 引入:提问学生对健康养生的了解和体验8.4.2 讲解:讲解春天健康养生的原则和方法8.4.3 实践:实践春天健康养生饮食和运动建议8.4.4 总结:总结春天健康养生的重要性第九章:春天的旅游攻略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旅游的攻略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规划能力9.2 教学内容春天旅游的攻略和注意事项春天旅游的推荐景点和活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春天旅游的攻略和注意事项实践法:规划春天旅游行程9.4 教学步骤9.4.1 引入:提问学生对旅游的了解和体验9.4.2 讲解:讲解春天旅游的攻略和注意事项9.4.3 实践:规划春天旅游行程9.4.4 总结:总结春天旅游攻略的重要性第十章:春天的诗词欣赏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诗词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欣赏和审美能力10.2 教学内容春天诗词的主题和表现手法春天诗词的欣赏和解读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春天诗词的主题和表现手法欣赏法:欣赏和解读春天诗词10.4 教学步骤10.4.1 引入:提问学生对诗词的了解和欣赏10.4.2 讲解:讲解春天诗词的主题和表现手法10.4.3 欣赏:欣赏和解读春天诗词10.4.4 总结:总结春天诗词欣赏的重要性重点解析本文教案设计涵盖了春天季节的多个方面,包括自然特征、植物变化、动物活动、气候变化、文化传统、美妆服饰、户外活动、健康养生、旅游攻略以及诗词欣赏。

有关《寻觅春天的踪迹》的教案设计范文

有关《寻觅春天的踪迹》的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案设计概述教案名称:寻觅春天的踪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寻觅春天的踪迹》,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春天的景色,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学会观察和描绘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春天的景色。

教学准备:1. 课文《寻觅春天的踪迹》全文。

2. 相关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导入新课a. 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美景。

b.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c. 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课题《寻觅春天的踪迹》。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b. 学生标注生字词,查字典或向教师提问。

c.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解答疑问。

3. 课堂讲解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b.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c.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4. 课堂讨论a.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b.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c. 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练习a.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描绘春天的景色。

b. 学生现场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c.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

6.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b. 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c.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复习导入a. 教师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解答疑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及教学反思[写作目标与重点]1、热爱春天,体验春天。

陶冶情操。

2、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主要特征,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与人的沟通。

3、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说给别人听,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

4、通过寻觅春天的踪迹,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课前活动与要求]1、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查找有关资料:⑴注重搜集“二十四节气歌”,搜集当地的有关谚语,同时细心观察物候变化;⑵选择两种植物或动物“跟踪”观察,逐日记录;⑶搜集有关赞春的诗歌、散文、绘画等,办一期以“春天的赞歌”为主题的手抄报。

⑷组织全班同学利用双休FI春游,宣讲好一些安全隐患。

3、选出一•名主持人、一•名记分员及三名评委。

(两名老师,一•名学生)4、多媒体课件。

[课堂指导与写作]课时:3课时。

第45节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有关春天美景的录像片段,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然后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教师顺势引牛春天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觅春天的踪迹。

二、知识竞赛(此环节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来完成)1、忆春(此环节为抢答)师:古往今来,有多少吟咏春天的诗词曲文,有多少描绘春天的美丽画卷,有多少歌唱春天的赞歌,让后人难以忘怀。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点击记忆的屏幕, 以竞赛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吧。

各小组选出本小组的五名参赛选手答题。

⑴主持人讲清答题规则:当主持人读完题并宣布“开始”时,第一位举手的优先答题。

第i位选手答不正确或答不完整,其他选手可依次进行补充,答对一个得10分,答错不得分,都答不对时作为观众题。

⑵可设置以下类型题目:%1背诵有关写春的诗、词、典;%1说出有关写春的散文及作者;%1多媒体展示有关绘春的名画,让选手说出此画的画名及绘画者;%1唱J唱有关春天的歌曲。

2、赏春(此环节为必答题)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派一名朗读水平最高的选手,自选写春的散文配乐朗诵,全班同学闭目感受,评委刑情给分。

3、展春展示课前准备的活动成果,评委根据展示结果评分。

四小组都有此三项。

⑴展示编辑的“自然日志”;⑵展示你对-植物或动物的“观察日记”,摘取片断全班交流。

⑶展示所办手抄报。

4、话春每小组派二名选手,说一•说“我心中的美景”,谈自己独特的感受,评委酌情给分。

5、探春⑴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春”的双关意义:“春”仅指自然界的春天吗?还赋予它有什么新的含义?⑵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评委酌情给分。

三、统计评选比赛结果,发奖。

四、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了解到大家有很强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相信大家的写作能力更不逊色!第46节第二课时(一)学生以《我心目中的春天》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任选一题作文。

题解1.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象征开始的季节,春天是做梦的季节、春天也是奋发的季节。

请以“我心目中的春”或者“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作文。

2.要求:体裁不限,字数在500字以上,通过对春天的观察,表达你对春天的理解和认识。

(二)写法指导:1、要写得具体。

写自己感受最深、记忆最深的景物,以一定的顺序,细细描绘,让人触之可感,读之有味。

2、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人云亦云的文章,是没有生命的。

哪怕是同一个景物,不同的人亦有不同的感受,全在于自己的观察与审美,但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独特的体会。

3、文章要尽量写得生动。

让平铺直叙的文章来一点变化,重要的是要使你描写的景物在读者心11»留下一幅美妙的图画。

4、写文章还要注意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锤,会让人不知所云,对描写的顺序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5、下水作文1:寻觅春天的踪迹春姑娘是一位催生大使,碰碰花,花开了;摇摇树,树发芽了;唤一声鸟儿, 鸟儿飞回来了;和小溪打个招呼,小溪唱起了歌儿。

已经进入三月,可迎面吹来的风却令人赶到丝丝凉意,完全不符合春天的风格。

于是,我走出家门,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一打开门,就看到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同的是,人们身上的衣服愈来愈少,愈来愈单薄。

人们再也不找有太阳的地方了,而是在阴凉处兴致勃勃地聊天。

干活的工人尽管只穿一•件汗衫,可还是热得满头大汗,偶尔站起身来,跟清凉的风扑个满怀,很是惬意。

哦!我找到了,春天在人们身上!信步走到小溪边,小溪里已经冰雪消融,溪水哗啦啦地流着,雪白的浪花唱着歌儿欢乐地奔向远方。

透过清澈的溪水,一群一群的鱼儿快乐地游沫游去,像小孩子一般嬉戏打闹。

捧一口清凉的溪水,啊,好甜!噢!我发现了,春天在小溪里!溪边有儿棵刚发芽的柳树,我靠在树干上,闭目养神。

柳条一飘一飘的,偶尔落在额前,仿佛在和我打招呼,痒痒的。

睁开眼睛,眼前是一片耀眼的绿色。

呵!我懂了,春天在小树上!躺在五颜六色的鲜艳的花丛中,顺手摘几朵不知名的小花,嗅一嗅,恩,好香!各色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在我身边舞蹈,给这花丛增添了几分仙境般的美。

哈!我明白了,春天在花丛中!春姑娘是一位催生大使,碰碰花,花开了;摇摇树,树发芽了;唤一声鸟儿, 鸟儿飞回来了;和小溪打个招呼,小溪唱起了歌儿。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充满活力的,充满绿色的。

冬天过了,什么都变了,这就是春天。

2、我心目中的春此时正是阳春三月,万物都苏醒了。

春光无限好。

雨过天晴,春光把她的温暖洒遍生机勃勃的大地,带着露水的万物晒起了太阳。

树叶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大自然赋予植物们神奇的光合效应,她们感到格外精神,格外清新,格外惬意。

于是,她们伸了伸懒腰,揉了揉蒙胧的睡眼,开始了新的生长与繁殖。

吹而不寒杨柳风。

如果说春雨是苗苗的物质养料,那么,春风就是她们的精神食粮;如果说春雨是苗苗的母亲,那么,春风就是她们的父亲。

当孩子们自以为长大而目空一切时,春风便使劲儿地吹动着她们,就像父亲在教训孩子。

孩子知错了,琴愧地摆动i下枝叶,表示改过,于是,父亲的态度温和了。

一阵轻柔的和风迎面吹过,温柔地抚慰着苗苗们,仿佛在轻声地对苗苗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植物们正在为她们的未来顽强地生长着。

这,正是我心目中的春,它早已来临!3、我心目中的春人也许是一种很容易被满足,很容易被感动,也很容易获取惊喜的动物。

至少我是如此。

因为我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我被春天感动了。

中午,我仅仅是在外婆家所在的军区大院里走了一小圈。

但是,这短短的20 分钟会比许多时候都有意义,因为我发现了心目中的春的美丽。

我穿过有两排樟树守护的路,又走过几道长廊,-株红色的枫树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便向它的身边走去。

这时的枫叶很嫩,却也红得鲜美,没有深秋时节那种硬气的红,取而代之的是柔和人眼的娇嫩的红。

走近枫树,我竟发现在它的一个枝杈处有一个“鸟巢”,这显然不是鸟儿所为,而是人增添上去的。

这个特别的巢是采集了地上大量的野草盘结而成的,很结实也很精美,在巢的边缘,还插了两朵粉色的杜鹃花,使得这个巢又添了几分温馨和甜美。

看着它安静地留在那儿,我心中不禁荡漾起阵阵的感动。

我想,这一定是几个可爱的孩子做的吧。

只有孩子,才会想到为鸟儿做一个舒适的窝;只有孩子,才会耐心地拔来这么多草;只有孩子,才会记得鸟儿也爱漂亮,不忘为它们的巢配上鲜花;只有孩子,才会把它放在一个让他们放心的地方……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只为一•个单纯的快乐,自已快乐,让鸟儿也快乐,就完成了这个杰作。

我被这一切深深感动了。

想到许多人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和破坏的生态、气候灾难笼罩下越来越不像春天的春天,我在这里看到了一片真正的春光。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春,我所希望的春天。

4、我心目中的春人在廊上,书在膝上,拂面的微风里,我知道春天来了;桃花开时,柳絮飘时, 似曾相识的燕儿乂归来了。

我不知道春的希望是怎样在柳枝儿上发芽的,更说不清春的娇美又是怎样赶走严冬的,但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觉到,春,来了。

她从青青的草色中来了,从丁丁冬冬的水声中来了,从世人欣悦的微笑中来了。

忽然间,我觉得心中某种神秘的活力在这样的日子里被引发出来了,好像手脚、全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

春真像一位魔法师:冰雪下跳动的潺潺水声是她在解开冬的封印,蛰伏的万物苏醒更是她神奇魔法的令人炫目的施展。

如果说我曾为灵魂里隐藏的怯懦而停留的话,那么在这自然的微笑里,在这位魔法师的面前,那些都己经不复存在了。

我愿意将我的行囊交给春,让她为我卸去累赘,送我轻装上阵;我任轻柔的春风撩起我的头发,因为我知道,这是春在我的额头印下的祝福的吻,有了它,我会在柳絮满天飞的季节里,让一切从头开始。

乂是一年春来到,春光无限好。

在透过玻璃窗向外张望了无数次之后,我终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春的怀抱。

我感觉得到风儿从我的手指缝里轻轻滑过,我看到了金色流苏般照耀在屋顶上的阳光在向我微笑。

那些生性好动的人们更像候鸟嗅到了春天的气息似的,早就迫不及待地到郊外、到田野追逐春天的脚步去了。

我闭上眼睛,仰面朝天,不禁自问:你可以拥有一百次的痛苦与欢乐,无数个分分秒秒,你能再拥有一百个春天吗?——这给了我们勇气、赋予了我们自然之力的春天,是它唤起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

春何曾说话,但她那伟大的隐藏的力量却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把我们的心融在期盼与幸福里了。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春和它给予我们的一切……5、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我是一个爱做梦的女孩儿,儿时•的我有着海一样蓝的梦想。

在岁月的流逝中,我数着日子,守着美丽的心愿慢慢长大。

去年,正汽我挥手告别绿色的童年,跨入人生新的阶段,准备编织更美丽的梦时,母亲突然病倒,卧床不起。

家里没人照顾,我只好辍学回家。

当时的我是含着泪一步一回头地告别学校的,是用心醮着泪水在黑夜中祭奠我儿时五彩斑澜的梦的。

一年来,我觉得日子过得好漫长好累。

我一边要照顾生病的母亲,-•边要操持家务,还要帮助父亲料理生意。

每天,只有夜深人静时,才能坐下来,凝视那已布满尘埃的书本,悄然落泪。

我也常常虔诚祈祷,愿母亲能够早口康复,自己能够早日重返校园。

三百多个悲欢交织的日子,三百多个执著的梦。

在这其中,我深深体味了人生的艰难和辛酸。

不知不觉中,岁月巳在我年轻的心中刻满疲惫和忧伤。

在今年这个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母亲病愈,渐渐能做些家务。

家里决定要我继续读书。

我自然十分高兴,一下子便忘掉了过去的所有劳累和辛酸,而且觉得今年的春天特别美。

天格外的蓝,水格外的清,风格外的温柔。

草似乎比往年更早地泛绿,花儿也比往年更早地张开笑脸。

好像全都为我能续IH己美丽的人生之梦,补偿我一年来失去的春光。

于是,我跟着哥哥来到他所在的中学。

因为这已经是第二学期,经向学校申请, 允许我跟初一试读,期中通过考试决定去留。

短短的几个月,既要补初一上学期没学的知识,又要学新授的知识,还要准备参加决定命运的期中考试,这对于辍学己久的我来说,是何等的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