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1840-1895(课堂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课件(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课件(共32张PPT)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屈辱史 抗争史 探索史 发展史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课 鸦片战争
基本
(1840----1842)
线索
头号工业强国,不断殖民扩张; 开辟海外市场,目标锁定中国。
(一)原因: 1、根因: 工业革命后英国想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直因(借口):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中国军队总人数80万人,英国远征军18000人。军伤亡4600人(死 3300人);英军伤亡401人(死59人)。清军牺牲高级将领11人,正一品到从三 品。英军无一名高级将领死亡。 —— 田秉锷《大国无兵》
鸦片战争后,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什么 变化?
政治上 经济上
战前
领土完整 主权独立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
协定关税
战后
领土不完整 主权不独立
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既保存封建经济, 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半殖民地 半封建国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巩固练习
91. .(2017·潍坊)“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
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
A 明清朝( )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
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白银大量外流
2. 3.“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课件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课件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方法 •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标准 •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结果 • 中国近代史分期的争议与展望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介绍中国近代史的概念、研究范 围和主要内容。
02
阐述中国近代史分期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
历史背景
现实意义
对于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具有重要 意义,有助于为现实问题提供历史借 鉴和启示。
分期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主观性
分期研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 学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分期观点,导致 研究成果的差异。
史料局限性
受限于史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分期 研究可能存在一定偏差,需要不断修 正和完善。
3. 甲午战争
1894-1895年,中日之间爆发的 战争,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 国再次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 日本。
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转型期,主要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
大历史事件。
02 03
1. 辛亥革命
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 国。革命成功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中国进入民主 共和时代。
中国史学界分期方法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约1840年-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约1919年-1949年
03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标准
社会形态分期标准
总结词
以社会形态的转变为分期标准,将中国近代史划分为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 渡的历史时期。
详细描述
根据社会形态的演变,可以将中国近代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 本主义的萌芽阶段、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阶段、资 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阶段。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图片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图片

02
政治变革
洋务运动
总结词
清朝政府为应对内忧外患而开展的改革运动
详细描述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朝政府推行的一场旨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军事装备的改革运 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戊戌变法
总结词
清朝政府推行的一次政治改良运动
外交关系的变化
01 不平等外交
中国在近代史时期被迫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 导致中国在外交上处于劣势地位。
0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于长期战败和割地赔款,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03 国际地位下降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幅下降,成 为列强的瓜分对象。
06
人物与事件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民族危机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民族 矛盾日益激化。
历史分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共计70年 。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建立 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 计30年。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国家政权。
科学技术
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科学技术大量传入中 国,包括但不限于铁路、电报、电话等,对中国 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文化运动
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 旗,反对愚昧和专制,提倡新道 德、反对旧道德,对中国传统文 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白话文运动
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逐渐取代 文言文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语言 ,促进了文学的普及和大众化。

中国近代史概论精品PPT教学课件

中国近代史概论精品PPT教学课件
主 要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签订《天津 条约》和《北京条约》等)
事 件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861年 1、辛酉政变
1861年 2、总理衙门的设立
主 1883年-1885年 3、中法战争(订〈中法新约〉)
1894年-1895年 4、中日甲午战争(订〈马关条约〉)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关于新民主主义时期:
本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有无变化?
参考答案
本时期可分为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
社会性质仍然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矛盾仍然是: 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020/12/8
11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进入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进入 3、抗日战争 进入 4、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进入
中国近代史概论
初中总复习
Start
2020/12/8
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1840年鸦片战争 到1919年五四运动)
进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919年五四运动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进入

关于旧民主主义时期:
一、 本时期中国是什么性质的社会 ? 二、 本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三、 本时期可分为几个阶段 ?
2020/12/8

第1课 鸦片战争 (共38张PPT)

第1课 鸦片战争 (共38张PPT)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1840 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1919
1949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侵华史 中国近代史: 探索史 抗争史
中外关系历经了:
古代:友好交往(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玄奘、鉴真、郑和);
近代:屈辱外交(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


政治


人治 封建君主专制
法治 资本主义民主制
道光帝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 法案》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经济)
装备齐全的清军
装备精良的英军


外交
皇上,居 住在这样 的国家多 安全啊! 老百姓都 丰衣足食 呢!


闭关锁国
对外扩张
工业革命 新航路开辟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 国 英 国
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
3、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9.6.3——6.25
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 片200多万斤,虎门销烟。
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 滩上挖了两个纵横15 丈的大池。池底平铺 石板,由沟道放水人 池,然后撒入盐卤, 投入切开的烟土浸泡 半日;再投入生石灰, 池内立即沸腾、翻滚 ,鸦片变成泡沫。待 海水退潮时,启放涵 洞,使销毁的鸦片随 潮入海。虎门销烟场 面庄重,过程严密,使在 场观看的外国人,也 感叹佩服。
1820年
1827年 1831年
英国输华总值
中国输英总值
贸易结果: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中 英 贸 易
呢绒、布匹 (很难卖出去 )
中国
茶叶、生丝、瓷器 (很畅销)

中国风中国近代史时间轴讲解课件动态ppt模板

中国风中国近代史时间轴讲解课件动态ppt模板
孙中山 广州起义失败
台湾黑旗军总兵 刘永福 抗日 惠珊精彩作品惠珊精彩作品
惠珊精彩作品惠珊精彩作品
公车上书
严复《救亡决论》提出“救亡口号”
严复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思想
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①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② 报刊:1895年8月17日,《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
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目录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惠珊精彩作品惠珊精彩作品 惠珊精彩作品惠珊精彩作品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惠珊精彩作品惠珊精彩作品
惠珊精彩作品惠珊精彩作品
1840年6月 1841年5月 1842年8月
1843年 1844年
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 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 洋银2100 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惠珊精彩作品惠珊精彩作品
惠珊精彩作品惠珊精彩作品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 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 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 义和中华 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 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 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惠珊精彩作品惠珊精彩作品

第一课鸦片战争ppt

第一课鸦片战争ppt

贸易结果: 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想 一 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想
英国人本以为“倾全国工厂的生产,也不 够供应中国一省的衣料”,而现实却是“和中 国开放贸易十年后”,“其消费能力竟不及荷 兰的一半”,“甚至落在巴西和土耳其之后。”
——《密切尔报告书》
(Mitchell Report)1852年3月
协定关税,五 口通商
4、鸦片战争的启示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2.主观原因── 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3.根本原因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 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 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看谁最利害
1、到广东领导禁烟运动的大臣是( )
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
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C 香港岛 D 整个香港地区
4、下列城市中不是《南京条约》里规定的 通商口岸的是( )
A 广州
B 福州
C 上海
D 南京
看谁最利害
5、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 A 虎门销烟 B 1840年的鸦片战争 C 鸦片的输入 D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中国
政治 军事
英国
经济 外交
鸦片战争前后,组织编写《四洲 志》,了解西方情况。
3、林则徐虎门销烟
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强迫 外商交出鸦片2百多万斤,虎 门销烟。
你认为林则徐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 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 强意志,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中国近代史图片(课堂PPT)

中国近代史图片(课堂PPT)

25
孙中山
2020/4/24
26
2020/4/24
27
2020/4/24
28
2020/4/24
29
2020/4/24
30
武昌起义
2020/4/24
31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成立
2020/4/24
32
袁世凯
2020/4/24
33
2020/4/24
34
2020/4/24
45
2020/4/24
46
2020/4/24
47
2020/4/24
48
2020/4/24
49
2020/4/24
50
2020/4/24
51
中共一大会址
2020/4/24
52
2020/4/24
53
2020/4/24
54
中共一大
2020/4/24
55
2020/4/24
56
二七惨案
2020/4/24
中国近代史图片
2
1
2020/4/24
2
林则徐虎门销烟
2020/4/24
3
2020/4/24
4
2020/4/24
5
2020/4/24
6
2020/4/24
7
火烧圆明园
2020/4/24
8
2020/4/24
9
2020/4/24
10
2020/4/24
11
2020/4/24
12
2020/4/24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 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 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解题思路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答案 B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视角2 从近代化角度考查列强侵华的影响 【典例2】 (2013·课标全国Ⅱ,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
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3.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 外商企业 和洋务 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这是近代中国 最先进的生产方式,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无产阶 级和资产阶级先后出现,成为中国社会新的阶级力量,逐渐 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5)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①破坏性: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给中 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②建设性(客观影响):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对中国旧 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 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西方 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考向二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代化的起步
视角1 从工业文明冲击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典例3】 (2014·课标全国Ⅰ,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
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
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
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解题思路
答案 C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主题深化】 全面认识近代列强的侵华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 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 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 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美国转移的变化。 (3)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 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 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4)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 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 侵略的胜利。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以
为借口发动,
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清政府战败,签订
《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英法 为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联合发动。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课前线索必读
考向一 近代列强侵华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视角1 从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角度考查东西方观念的冲

【典例1】 (2014·江苏单科,5)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
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四、社会生活上: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开始 1.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建筑等开始在中国
通商口岸 和大城市出现。 2.19世纪60~90年代轮船招商局、唐胥铁路、有线电报、
《申报》等在中国出现。
课前
高考命题猜想
[通史专题]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解题思路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答案 D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视角2 从近代化的角度考查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典例4】 (2014·浙江文综,15)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
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
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
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
()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三、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 1.“新思想”萌发: 林则徐 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著《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2.“中体西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兴起了洋务运动。 3.早期维新思想: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提出发展民族工商 业,与外国商战;兴办学校;实行 君主立宪 制度。
第7讲 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 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一、政治上:1840~1894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西方列强的侵略
禁烟运动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二、经济上: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自然经济逐步瓦解: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
中国农产品日趋商品化,中国被强行纳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洋务运动兴起: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以 “自强 ”“求富 ”为目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 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 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