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q第27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岳麓版必修1)PPT课件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1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1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bb42558a5e9856a5712600f.png)
就美国方面来讲,其主要原因是
A.要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C
B.要改善中美关系
C.霸权地位日益衰落
D.尼克松总统的个人愿望
能力提升:
4、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
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
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
此判断( )
C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之70年代外交重大突破
课标要求: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了 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史实,概括我国外交方面 的重大成就。 考试大纲: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 中日建交
新中国外交之70年代外交重大突破
一九七二年二月,美国 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华
2009年奥巴马参 观北京故宫。
小组合作探究:假如你是尼克松或周恩来,你将 如何说服国会或中央政治局同意改善中美关系?
1、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2、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3、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中
美
PK
苏国国ຫໍສະໝຸດ 联1、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2、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3、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4、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失败
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基础训练:
1、在谈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时,毛泽东曾 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这段话最 能说明的是 [ ]
A.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 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B.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C.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联合国已成为世界人民的正义讲坛 A
2023岳麓版必修1《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ppt

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4、意义及影响:
打开外交新局面,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看一看,想一想:
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果? 如果把这些成果视为中国“一条线”外交 战略的成功,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什么?
三大外交成果: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恢复,中美关系的缓和,中日关系的改善
关键:中美关系的缓和。
美国、苏联 五项原则, 争取“两
议
个
4
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 1955年 参加万隆会议 和合作,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
中间地带”
声誉。
5
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中国政策 1971年 恢复在联合国 破产,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
合法席位
影响空前提高。
6 1972年 中美《联合 改善了中美关系,打开了中国
公报》
外交的新局面。
1955年4月,周恩来 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 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 非会议。这是历史上首次 由亚非国家自主召开、没 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 议。会议期间,周总理倡 导“求同存异”,以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同社 会制度国家之间建立友好 合作关系的基础,促成了 万隆十项原则的产生。图 为周总理在会议上发言。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4、意义及影响:
打开外交新局面,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看一看,想一想:
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果? 如果把这些成果视为中国“一条线”外交 战略的成功,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什么?
三大外交成果: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恢复,中美关系的缓和,中日关系的改善
关键:中美关系的缓和。
美国、苏联 五项原则, 争取“两
议
个
4
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 1955年 参加万隆会议 和合作,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
中间地带”
声誉。
5
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中国政策 1971年 恢复在联合国 破产,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
合法席位
影响空前提高。
6 1972年 中美《联合 改善了中美关系,打开了中国
公报》
外交的新局面。
1955年4月,周恩来 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 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 非会议。这是历史上首次 由亚非国家自主召开、没 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 议。会议期间,周总理倡 导“求同存异”,以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同社 会制度国家之间建立友好 合作关系的基础,促成了 万隆十项原则的产生。图 为周总理在会议上发言。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44张ppt)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 盲目的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
关于万隆会议上的 “求同存异”方针 Nhomakorabea:大多数与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殖 民主义的侵略;都面临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和平 的共同愿望。
同:
求同: 共同的发展
异: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不同。 异
存异:保存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的外交
中国外交第一篇
化茧成蝶获新生
——50年代的外交
抬头看世界
一、化茧成蝶获新生——50年代的外交
抬头看世界
美苏两极对峙
国际
美国敌视遏制中国:政治孤立、 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国内
存在不平等的旧外交
“打”: 对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外交。 “一”: 对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外交。
探究
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背景思考为什 么要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从目的看:新中国要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 。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极对峙,美苏冷战。美国采 既要“独立自主”又实行“一边倒”岂不矛盾?请谈 取敌视中国的政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 谈你的看法。 上包围,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
,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 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 联系。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 地位的提高 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
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 济衰退, 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 3 、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 元 ;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6《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31张)(共31张PPT)

心有灵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中美上海公报 多边外交
心有灵犀
日内瓦会议 求同存异 中美建交公报 上海合作组织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年8月11 日星期 三5时5 7分20 秒17:57: 2011 August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下 午5时57 分20秒 下午5 时57分1 7:57:20 21.8.11
四项原则: 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世贸易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东盟
三、中国外交影响世界
注:数据来源于新华社(2013年)
三、中国外交影响世界
3.积极迎接挑战 改善大国关系
促进地区稳定
维护和平发展
心有灵犀
规则:小组派出一位同学背对白板,其它同学 用历史语言提示,提示过程中不能出现有关的 字,60秒内答完。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的外交
东莞市光正实验学院-和翔宇
第一篇 走进世界
一、中国外交走进世界
1.奠定基调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 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 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 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 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 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
一、中国外交走进世界
共同的愿望:维护独立,谋求发展。
异 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 保留不同的意见和分歧。
第二篇 融入世界
二、中国外交融入世界
1.重返联合国
2 0 世纪 50 年代末 6 0 年代初开始 ,中国转 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并试图摆脱苏联模 式的影响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 由于这些变化 ,中国共产党放弃了“ 一边倒” 的外交战略 ,提出了团结广大的亚非拉国家 , 反对帝国主义 、 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 ,推 进世界革命的新战略 。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6《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共29张PPT)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 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 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并且冷战 局面。”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认识:国际形势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一)背景: 两大阵营对峙,美国遏制中国 (二)外交基本方针: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三)外交三大政策: 1.另起炉灶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一边倒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的发展历程
时空定位 整体把握
50年代
1949
60年代
1960 1970
70年代
1978
改革开放以来
新时期的外交
建国初期的外交
60年代外交
70年代外交 的重大突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边倒”
联苏反美
“两个拳头打人” “一条线” 反苏反美 联美遏苏
全方位外交 不结盟政策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作用:中国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 联系。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一)背景 (二)外交基本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三)外交三大政策: 1.另起炉灶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一边倒 (四)外交成就 1.与苏联等17国建交 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4.1955年参加亚非国际会议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一)背景: 两大阵营对峙,美国遏制中国 (二)外交基本方针: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三)外交三大政策: 1.另起炉灶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一边倒 (四)外交成就 1.与苏联等17国建交 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23张PPT)

问题探究二 中美关系为什么能在这一时期得到改善?
中国方面 综合实力增强;中苏关系破裂;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美国方面 苏攻美守;经济危机;西欧日本崛起;深陷越战
震一 撼份 着公 世报 界, 的 格 局 。
跨一 越次 了握 最手 辽, 阔, 的 海 洋 ;
破一 除次 了旅 最行 深, 厚 的 坚 冰 ;
打一 开次 了外 中交 美, 交 往 的 大 门 ;
中 国 恢 复
在 联 合 国
的 合 法 席
位
家关积巩改 的系 极固维善 关 参和护和 系 加地发
地强区展 区与和同 性发平世 国展与界 际中稳大 组国定 国 织的
巩固提升
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 些?请举例说明。
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际环境、综合实力... ...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B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3、19.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 交往与合作。其主 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 )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A 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高考链接】
1、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度线为界实现停战,
A 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 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 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 苏联 • 保加利亚 • 罗马尼亚 • 匈牙利 • 朝鲜 • 捷克斯洛伐克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6《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40张)(共40张PPT)

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该将这些共
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同思:考①:周共恩同来的求遭同遇存异中②的共“同同的”指愿的望是和什要么求? 异“:异意”又识主形要态包和括社哪会些制内容度?不同。
一、1949.10—50年代中期
《南
京条
二
约》
十
屈辱 不签仪字式平等
一 条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 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 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 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
1946年国民党政府 与美国签订
巴黎和会对中国利益作出无理决定
一、1949.10—50年代中期 1.一条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材料一:“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
术①,中外国交国更际是地一位个国提家高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材料二: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
这我②是 们亚非 抬非洲 进拉黑联发人合展兄国弟的中和 ,国亚 不家非 去在拉 就联发 脱合展 离国中 群的国众家了作用。用轿加子强把
材料三:长期的越战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 日本崛起,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表示“决心用
2.三大政策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政策
含义
意义Biblioteka 不承认国民政府旧“另起炉灶” 的屈辱外交关系,
另行建立新的平等 外交关系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 地位,在国际交往 中独立自主。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
“打扫干净 华残余势力和一切
屋子再请客” 特权,再考虑与西
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独立与主权, 奠定了与世界各国 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的基础。
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同思:考①:周共恩同来的求遭同遇存异中②的共“同同的”指愿的望是和什要么求? 异“:异意”又识主形要态包和括社哪会些制内容度?不同。
一、1949.10—50年代中期
《南
京条
二
约》
十
屈辱 不签仪字式平等
一 条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 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 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 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
1946年国民党政府 与美国签订
巴黎和会对中国利益作出无理决定
一、1949.10—50年代中期 1.一条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材料一:“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
术①,中外国交国更际是地一位个国提家高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材料二: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
这我②是 们亚非 抬非洲 进拉黑联发人合展兄国弟的中和 ,国亚 不家非 去在拉 就联发 脱合展 离国中 群的国众家了作用。用轿加子强把
材料三:长期的越战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 日本崛起,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表示“决心用
2.三大政策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政策
含义
意义Biblioteka 不承认国民政府旧“另起炉灶” 的屈辱外交关系,
另行建立新的平等 外交关系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 地位,在国际交往 中独立自主。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
“打扫干净 华残余势力和一切
屋子再请客” 特权,再考虑与西
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独立与主权, 奠定了与世界各国 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 条约》签字仪式上
与朝鲜的建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有所为)
目 的
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过 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程 →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出
内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 容 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包容性: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制度不同的 关系,经济关系。
开放性:五项原则是和平的,也是发展的,其内涵随着时代 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3)从容入“舞”(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
会1议.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
•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 的坚强后盾
•
新
中国必须制定
出完全不同于
以往的新的外
交政策。
• 新中国的外交 应该建立在独
立、自主、平
等、互利等原 则基本之上。
与旧外交决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外交形势
美国
资本 主义
苏联
对立 社会 主义
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
与旧外交决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方针建立的背景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国 际
资本主义阵营 (削弱) 社会主义阵营 (壮大)
环 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
境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2)国内形势:
历史: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 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 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
和平共处
意 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 意义?
•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 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 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 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 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1971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在联合国潇 洒的大笑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新中国外交
1、方针政策
独立自主 “三大政策”17国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 内容 实践 意义
二、七十年代的外交成就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对世界: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 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如何理解它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定海神针”。 不管国际风云变幻万千,国际力量格局组合多 变,中国外交总是以之“不变”来应对外部环境 之“多变”。 靠这根神针,我们成功地处理了和社会主义 国家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等等方 方面面的关系。
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 合国力不强
一、50年代中国外交的成就
外(1)与旧外交决裂
交 方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针
1.“另起炉灶”
三大政策 2.“一边倒”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内容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另起炉灶” 交关系,而在新的 民地的地位,在国
基础上另建新的平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等外交关系
2.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
背景: 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内容: 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
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
非国际会议
意义:
①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 取得圆满成功
②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有更多的亚 非国家同中国建交
第27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 2008年中国建交国已达170个 深圳新闻网讯 2008年版《中国外交》
白皮书披露,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经同 世界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参加了 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近300个
国际条约。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数字啊,
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初,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数目是17个,如今的数字正好是当年的整 整10倍!那么,在五十多年的如歌岁月中,
对中国: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 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 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 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 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1955 万 隆 会 议
• 针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的破坏而提出了: “求同存异”方针
同:
有相同的历史遭遇,都受过资本主义 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有共同的愿
望:维护独立,谋求发展。
求同: 共同的发展目的 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异: 保留不同的意见和分歧。
存异:保存不同的社会和意识形态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讲话
先消除帝国主义
“打扫干净 在华势力和一切 屋子再请客”特 西权方,国再家考建虑交与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 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 不致孤立
建国初的外交:
与苏联的建交
新 中 国 外 交 的 第 一 步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 保障了新生政权,壮大了社会主义
背景: 朝鲜停战,美继续盘踞台湾海峡,
企图在印度支那地区威胁中国
目的: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特点: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
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中国作用: 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日
内瓦公约
意义: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1954年4月至7月,周 恩来总理兼外长率中 国代表团出席旨在和 平解决朝鲜问题与恢 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的日内瓦会议。这是 新中国首次作为五大 国之一参加的重要国 际会议。图为周总理 一行步入会场。
新中国的外交是如何打开局面,走过当年
的的艰难,创造今日的辉煌?让我们一起 进入本课学习……
清政府与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回 首 往 事
1915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
一条”
• 1919年5月19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决定不承认和约
弱国无外交
旧中国的外交是屈辱的外交。 屈辱的外交史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