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公开课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伴性遗传公开》课件

《伴性遗传公开》课件
别中发病。
02
伴性遗传的疾病可能受 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
饮食、生活习惯等。
04
0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发病特点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由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一 旦携带致病基因就会发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 当两条X染色体上都携带致病基因时才会发病。
隔代遗传
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因此常常表现为隔代遗传, 即患者的父母和祖父母可能都是健康的,而患者的子女和 孙子女可能会出现患病的情况。
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建议。
产前诊断
03
对于高风险家庭,医生可以通过产前诊断技术,对胎儿进行伴
性遗传检测,以避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不出现交叉遗传
由于Y染色体只由父亲传给儿子 ,因此不会出现交叉遗传的情况

隔代遗传
在某些情况下,伴Y染色体遗传 病可能隔代遗传,即祖父的疾病
可能传递给孙子。
05
伴性遗传的实际应用
在医学中的应用
疾病诊断
伴性遗传病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通过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有 助于对某些遗传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
遗传咨询
伴性遗传的分类
X连锁显性遗传
当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时,杂 合子女性携带者不发病,而男性 患者发病,女性患者将疾病传递 给儿子。
X连锁隐性遗传
当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时,男 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性携带者 将疾病传递给儿子和女儿。
Y连锁遗传
当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时,只有 男性会患病,并传递给儿子。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遗传信息,对其家族成员的遗传风险进行评估 ,并提供相应的遗传咨询服务。

(优质课)伴性遗传说课ppt课件

(优质课)伴性遗传说课ppt课件
伴性遗传与性别决定有密切关系,性别决定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伴 性遗传的基因也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伴性遗传特点
交叉遗传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 病
子病母必携带,父病女 必携带
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为XX。 假设致病基因为a,其等位基因为A, 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患病男 性的基因型必为XaY,男性的Y由父亲 提供,则其父必患病;男性的X来自 母亲,则母必携带致病基因XAXa, 因此患病男性患者的女性亲属中必有 患者。另外男性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是 XAY,其X来自母亲,所以其母一定 是携带者XAXa。总结来说,男性患 者的X只传给女儿,Y传给儿子,男性 正常个体的X传给女儿,Y传给儿子,
目前对于跨物种间伴性遗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其在不同物种间的普遍性和 规律。
研究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 的关系
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未来可以研 究如何利用伴性遗传规律来预防和治疗相关 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优质课)伴性遗传说课ppt 课件ຫໍສະໝຸດ contents目录
• 引言 • 伴性遗传基本概念 • 人类伴性遗传病实例分析 • 动物伴性遗传现象探讨 • 植物伴性遗传现象及其应用 • 伴性遗传规律总结与拓展思考
01 引言
说课目的和背景
让学生了解伴性遗传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能力和实验技能,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鸟类伴性遗传研究意义
对于家禽养殖、观赏鸟培育以及濒危 鸟类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了解伴性遗传规律,可以实现优 良性状的选择和疾病防控。
哺乳动物中伴性遗传现象举例
01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
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与鸟类不同,大多数哺乳动物为XY型性别决

《伴性遗传》课件公开课

《伴性遗传》课件公开课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伴性遗传》课件公开课目录CONTENTS •课程介绍与背景•基础知识回顾与拓展•伴性遗传现象及其解释•伴性遗传规律总结与应用•人类伴性遗传疾病概述与防治策略•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课程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01课程介绍与背景伴性遗传定义及重要性伴性遗传定义伴性遗传是指某些性状或疾病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

重要性伴性遗传研究对于理解生物性别决定、性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人类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在伴性遗传领域的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不仅揭示了众多性别相关疾病的遗传机制,还开发出了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在伴性遗传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发现了多个与性别相关疾病的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

发展趋势随着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伴性遗传研究将更加深入,未来有望在性别相关疾病的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方面取得突破。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本次课程目标与安排课程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课程安排本次课程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个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02基础知识回顾与拓展遗传学基本概念遗传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性和连续性的现象。

变异生物在遗传过程中出现的差异现象。

遗传物质控制生物性状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即基因。

03人类性别决定男性XY ,女性XX 。

01性别决定生物体形成不同性别的机制。

02染色体组成生物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是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

《伴性遗传公开课》ppt课件

《伴性遗传公开课》ppt课件

01
该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导致雄花转化为雌花,自交产
生雌雄同株。
草莓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02
草莓性别由多个基因控制,伴性遗传使得雌雄异株草莓
可产生雌雄同株后代。
葫芦科植物的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03
葫芦科植物性别多样,包括雌雄异株、雌雄同株等,伴
性遗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植物育种中利用伴性遗传原理
01
02
100%
遗传性肾炎
一种肾脏疾病,患者出现血尿、蛋 白尿等症状,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80%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一种影响钙磷代谢的疾病,女性患 者多于男性。
Y连锁遗传病
男性不育症
多种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的男 性生殖障碍,如精子数量不足、 精子活力低下等。
外耳道多毛症
一种较为罕见的Y连锁遗传病, 表现为外耳道部位毛发过多。
解。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化、精准化。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 善,将为伴性遗传病的治疗提
供更多可能性。
多学科合作
医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 多学科合作,将推动伴性遗传 病研究和治疗取得更大突破。
普及宣传与教育
加强伴性遗传病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06
课堂互动环节: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会:探讨生活中遇到的伴性遗传问题
传”等。
分析方法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 涉及的遗传规律、基因型与表现
型关系等。
总结归纳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伴性遗传 原理的理解,并学会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伴性遗传PPT课件

【课件】伴性遗传PPT课件

女性
男性
基因 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现 佝偻 佝偻 正常 佝偻 正常
型 病患 病患
病患
者者

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的控制。 女性患者:XDXD, XDXd 男性患者:XDY
28
笔记
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特点: (伴X显性遗传病)
❖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 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 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男病
母女病)
29
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呢?
伴Y染色体遗传病 举例:外耳道多毛症

1
2

34
56
7

笔记
8 9 10 11
特点:父传子,子传孙,世代连续,无
显隐性之分,患者全为男性。
30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上的应用
❖ 鸟类ZW遗传: 雄性ZZ 雌性ZW

芦 花 鸡
芦 花 鸡
你能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其子代在早 期时,就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吗?

XBY
XBXb
特点X2BY:交叉遗传
III XBXB XBXb XBY XbY
IV
男性患者通过女儿 传递给外孙。
18
I
XBXB ④
XbY
II

XBY
XBXb
X3隔BY代遗传
III

XBXB XBXb XBY XbY
XBXb XbY
IV
XBXb XbXb XBY XbY
19
女性携带者与色盲男性婚配图解
亲代 XBXb
×
XbY
女 儿

伴性遗传(公开课精品课件)

伴性遗传(公开课精品课件)

伴性遗传(公开课精品课件)伴性遗传:一种特殊的遗传方式一、引言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学科,它对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遗传学的研究中,伴性遗传是一种特殊的遗传方式,它主要涉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本文将介绍伴性遗传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在遗传病研究中的应用。

二、伴性遗传的概念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特征。

在人类中,性染色体由一对X和Y染色体组成,男性为XY,女性为。

由于X染色体较大,携带的基因较多,而Y染色体较小,携带的基因较少,因此伴性遗传通常与X染色体相关。

三、伴性遗传的特点1.交叉遗传:在伴性遗传中,基因会随着X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而在家族中传递。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男性携带了一个异常的X染色体,他的所有女儿都有可能携带这个异常基因,而他的所有儿子则不会受到影响。

2.性别差异:伴性遗传通常表现为性别差异,即在男性中发病率较高,而在女性中发病率较低。

这是因为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如果这个X染色体上的基因异常,就会表现出病症;而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即使其中一个X染色体上的基因异常,另一个正常的X染色体也可能弥补其功能,使女性不表现出病症或症状较轻。

3.传递规律: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与常染色体遗传不同。

在常染色体遗传中,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即随机分离和组合;而在伴性遗传中,基因的传递与性别有关,通常表现为家族聚集性。

四、伴性遗传在遗传病研究中的应用伴性遗传的研究对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遗传病,如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都与伴性遗传有关。

通过研究伴性遗传的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色盲: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伴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对红、绿颜色的辨识能力下降。

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男性患者较多。

通过遗传咨询,我们可以为色盲家族提供生育建议,降低色盲的发病率。

2.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伴性遗传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出血倾向。

《伴性遗传》课件

《伴性遗传》课件
《伴性遗传》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伴性遗传概述 •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伴Y染色体遗传 • 总结与展望
01
伴性遗传概述
伴性遗传的定义
01
伴性遗传是指某些遗传性状或基 因只存在于性染色体上,并随着 性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02
伴性遗传分为伴X染色体遗传和伴 Y染色体遗传,其中伴X染色体遗 传更为常见。
隔代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时会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即患者的 父母和祖父母可能没有患病,但患者的子女和孙子辈可能会 出现患病的情况。
病例分析
患者症状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症状因疾病而异,但通常在年轻时发病,且病情较重。例如,血 友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出血、肌肉萎缩等症状,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可能会出现肌 肉无力、萎缩等症状。
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是由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突变引起的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由遗传或突
变因素引起。
基因表达异常
由于显性基因的突变,其表达产物 可能异常,导致相关蛋白质或酶的 功能异常,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和生 理功能。
细胞功能异常
由于基因表达异常,细胞可能无法 正常发挥其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
隔代遗传
有些伴Y遗传病可能不会在每一代都表现出来,而是在隔代中出现, 这种遗传方式被称为“隔代遗传”。
病例分析
患者症状
家族史
诊断方法
伴Y遗传病的症状可能因疾病而异, 但通常会在男性中出现。常见的症状 包括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智力障碍、 肌肉萎缩等。
了解家族史对于诊断伴Y遗传病非常 重要。如果家族中有男性成员患有伴 Y遗传病,那么其他男性成员也有患 病的风险。

伴性遗传课件(公开课)

伴性遗传课件(公开课)

遗 传
3、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2)具有连续遗传 ,即代代有患者 (3)男性患者的母亲、女儿一定是患者
4、外耳道多毛症
(伴Y遗传)
患者全部是男性,女性全部是 正常; “ 父传子、子传孙、 传男不传女,” 。
动植物品种的选育
5、在实践中的应用 指导人类优生等
人类的遗传病
秃顶
并指
外耳道多毛症 白化病
一、伴性遗传
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在遗传上总是
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一)人类的红绿色盲症
色盲症: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某两种颜 色的遗传性色觉障碍症。最常见的是红 绿色盲。
道尔顿
思考: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 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没有;位于X染色体上。(因为Ⅰ代1号传给Ⅱ 代中2号的是Y染色体,如果 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Ⅱ 代中2号肯定是色盲患者)
(5)为什么Ⅱ 代中3号与5号有色盲基因而不表现出色盲症?
(6)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因为Ⅱ 代中3号与5号只有一条染色体
伴x隐性遗传
上有色盲基因,而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3、写出红绿色觉有关基因型及表现型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XB Y
男性正常 1
B.
女性携带者 × 男性正常
亲代
XBXb
XBY
配子
XB
Xb
XB
Y 儿子的红
绿色盲基
因一定是
从母亲那
里传来。
子代
XBXB
XBXb
XB Y
Xb Y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1: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
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控制
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对
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
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
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
生长缓慢等症状。
(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
致病基因D 正常基因d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等位基因
只存在于X染色体
表示
遗传咨询
有一对新婚夫妇,女方是色盲患者,男方正 常,如果你是医生,当他们就如何优生向你 进行遗传咨询时,你该如何建议他们?
亲代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XbXb
配子
XBY XB
Xb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X bY
男性色盲
1
:
1
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芦花鸡性别的判定
Bw)与非芦花雄鸡(zbzb)交配 芦花雌鸡 ( z 芦花鸡羽毛上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芦花)是
常—隐 伴X—显 伴X—隐 伴Y
男性色盲
亲代
女性携带者 B b
X X
×
色盲男性 b
XY
配子
XB XBXb
1
Xb XbXb
: 1 :
Xb
XBY
1
Y
子代
XbY
: 1
女性携带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女 儿 色 盲 其 父 亲 一 定 色 盲
女性携带者与色盲男性婚配图解
女性色盲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
亲代
女性色盲 b b
XX
X
b
×
正常男性 B
X Y
归纳:
父亲正常 女儿一定 正常;
配子
子代
X
b
B
Y
X X
1
B
X bY 男性色盲
: 1
女性携带者
母亲色盲 儿子一定 色盲。
②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隔代交叉遗传
X X X BY
B B
X Y
b
XX
B b
XBY
X X
B
B
X X
B b
b XBY X Y
c、患病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患病,正常男 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
bzb Bw ♀ z z ♂ X 由Z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B控制的。雌性个体的两 亲代
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雄性则为同型的 b B (ZZ) Z Z W 配子
子代
♂zBzb
芦花鸡
♀ zbw
非芦花鸡
从早期的雏鸡就可根据羽毛的特征区分雌性和雄性
小结:
遗传方式 常—显 遗传特征 男女患病概率相同;代代遗传 典型实例 多指等
2、类型 伴Y染色体遗传
显性
12
骆驼
熊猫
色盲症的发现:P33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一)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绿色盲
A -------------------Y非同源区段 (伴Y遗传) X、Y同源区段
D
d
--------------------
X非同源区段(伴X遗传)
b
-------------------
同型
异型 异型
同型
ZW型性别决定
雄性(

)ZZ Z
×
雌性(

)ZW Z W
配子
后代
Zபைடு நூலகம் 雄性
ZW 雌性
关键:雌性能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卵细胞
举例
家蚕、蛾类、鸟类的性别决定皆属此种类型。
二、伴 性 遗 传
1 、概念:
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常常与 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伴X染色体遗传 隐性
伴性遗传
学习目标: 1、学生充分了解性别决定方式,并且能够 说出具体实例的性别决定方式 ☆☆2、通过对伴性遗传规律的学习,学生 能够准确辨识遗传系谱图,推断基因之间 的显隐性关系 ☆3、能够熟记常见伴性遗传病,并能进行 归类总结。
泰国人妖
同样是受精卵发育成的 个体,为什么有的发育成女孩, 有的发育成男孩?
D d
Y染色体上没有有关基因
X
D
Xb
Y
伴X遗传显性遗传病
①正常个体和患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患者 XDXD 女性 患者 XDXd 正常 XdXd 男性
患者 XDY
正常 XdY
I II 3 III10 11 IV
1 4 12 5 6
2 7
抗维生素D佝偻病系谱图
8
9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X
b
X 染 色 体
Y 染 色 体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 性 男性 色盲
表现型 基因型
正常
正常 色盲 正常
(携带者)
XBXB XBXb
XbXb
XBY
X bY
讨论:社会调查表明:我国男性色盲患者接近7%,女性
色盲患者接近0.5%。为什么? 因为男性只要有1个Xb就是色盲,女性同时有2个Xb 才是色盲。
我为什么是女孩?
我为什么是男孩?
一、性别决定方式
(一)染色体分类
男性♂ 染色体组成: 44+XY
女性♀ 44+XX
课堂探究:性别决定方式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有哪几种类型,并举例? 3种,XY型,例如:人等所有哺乳动物;
ZW型,例如:鸡等鸟类;
XO型,例如:蝗虫 2、XY型和ZW型有什么区别?
雌性: XX XY型 雄性: XY 雌性: ZW ZW型 雄性: ZZ
b
XBY
男性正常
: 1
女性携带者
归纳: 男性的 色盲基因 只能传给 女儿,不 能传给儿 子。
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图解
亲代
配子
女性携带者 B b
X X
×
正常男性 B
X Y
XB
Xb
XB
子代 XBXB
1
女性正常
X BXb XBY : 1 : 1 : 1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归纳:男 孩的色盲 Y 基因 只能来 自于母 亲. b XY
②、遗传特点 a、 女性 患者多于 男性 患者。 b、 代 代传,交叉遗传。 c、患病男性的 母亲及女儿一定患病, 正常女性的 父亲及儿子 一定正常
外耳道多毛症
⑶伴Y遗传
①、遗传特点:
a、男病女不病
b、父→子→孙
②、病例: 外耳道多毛症简称 毛耳。
三、研究伴性遗传的意义
1、遗传咨询,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提 高人口素质。 2、指导生产实践活动。
婚配方式:
伴X隐性遗传—色盲
(四)XBXB × XbY (五)XBXb × XbY
XBXB × XBY (一)
XBXb × XBY (二)
(三) XbXb × XBY
(六)XbXb × XbY
正常女性与色盲男性的婚配图解 亲代 配子
正常女性 B B
X X
X
B
×
X
b
色盲男性 XbY
Y
子代
X X
1
B
例:下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遗传图解。 请据图回答:
I II III IV
1
5 7 10 8
2
3 6
4
9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女性色盲 男性色盲
(1) III9的基因型是_____, XbY 他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中 1 号个体,该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_____ XBXb (2) III8的可能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XBXB或XBXb 她是杂合子的 概率是______ 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