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和胸径地位级表的编制

(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 ) , 北京 , 1 0 0 0 8 3 )
摘 要 在 通 过 二 类 清 查 数 据 分 析 长 白落 叶 松 人 工林 主 要 立地 条件 的基 础 上 , 利用2 7块 包含 未成 林 期 和 幼 、 中、 近熟 、 成 熟 4个龄级调查样地 的样 木和解析 木基础数据资料 , 结合树 高 、 胸径 与年龄 关系的常用树木 生长模 型 , 采 用相对优 势高法编制 了长 白落叶松 人工林的立地指数 表 , 并采用数式 法编制 了胸 径地位级表 。结果表明 : 对数 曲线 方程 l n 圩= 3 . 1 3 0 1 n A — 1 . 0 4 1 和l n D: 9 . 6 0 5 1 n A 一 1 6 . 3 0 7分 别 是 立 地 指 数 和 胸 径 地 位 级 的 最 适 合 的 导 向拟 合 曲 线 以 3 0 a为长 白落叶松标准年龄 . 在l 2 2 1 m 范围 内划分 l 0个立地 指数级 , 编制形成立地指数表和胸 径地位 级表 。检验 结果表 明所编制的数表精度 高、 适用性强 , 可全 面 、 客观 地评价该 地 区长 白落叶松 人 工林 林分 , 也为 立 地质量评 定提供基 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编制的胸径地位级 表 , 不但 能预测 不 同立地 条件 下林木胸 径生长 , 也可 直 接 用于立地质量评 价 , 对 于指 导抚 育间伐 等经营措 施的 实施有重要意义 。 关 键 词 长 白落 叶 松 ; 人 工林 ; 相对优 势高法; 数 式法 ; 立地 指 数 ; 胸 径 地 位 级
分类 号 s 7 9 1 . 3 8 :s 7 5 8 . 5 C o mp i l a t i o n o f S i t e I n d e x T a b l e a n d S i t e C l a s s T a b l e f o r L a r i x o l g e n s i s P l a n t a t i o n s / Ma We i ,S u n Y u j u n ( T h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S i l v i c u l t u r e a n d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o f M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 B e i j i n g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l O 0 0 8 3 , P .R . C h i n a ) / / J o u r n a l o fNo r t h e a s t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一 2 0 1 3, 4 1 ( 1 2) . - 2 1~2 5. 3 8
两种编制地位指数表方法的比较

2 . J i a n s h i C h a n g l i n g g a n g F o r e s t F a m, r J i a n s h i 4 4 5 3 0 0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t i c t r e e s o f d o mi n a n t Ma s s o n p i n e t r e e s, t he g u i d e c u r v e wa s o b t a i n e d. Th e s t a n d a r d d e v i a t i o n me t h o d we r e u s e d t o p r e p a r e t he s i t e i n d e x t a b l e s . Th e i n t u i t i v e c o mp a r i s o n, t he c h i —
第3 1 卷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湖北 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H u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 a t i o n l a i t i e s ( N a t u r l a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1 资料来源 及导向 曲线 的确 定
根据福 建省 青 山纸业 股份 有 限公 司在福建 省 的三 明与 南 平地 区 的各 县 收集 9 8株 马 尾松 优 势 木 的解 析
地位 指数 表是林 木立 地质 量评 价 的重要 参考 依据 . 森林 立地 分类 及立 地 质量评 价 是 达到 科 学造 林 、 育林 的十分 重要 的基 础工 作 …. 目前 常用 的地位 指数 表编 制方 法 主要 有 : 标准 差调 整法 、 变 动系 数调 整 法 、 比例 法 ( 又称 相对优 势 高法 ) 、 差 分 方程法 . 目前 应 用最 广 泛 的编 制 方 法 主要 是 标 准差 调 整 法 以及 比例法 . 由于不 同 的编制 方法 所获得 的地位指 数 表精度 不 同 、 准确 率 不 同 , 因此 选择 有效 的地 位指 数表 编制方 法对 于森林立 地 质 量评 价 、 收获量 预测 就 十分重 要. 本 文选 择标 准差 调整 法 和 比例 法这 两种 方法进 行 对 比研 究 .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和胸径地位级表的编制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和胸径地位级表的编制马炜;孙玉军【摘要】The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 data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ain distribution of site conditions for Larix olgensis plantations .The data of sample and analysis trees ( including dominant and mean trees ) from 27 sample plots in various site condition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site index table and site class table by fitting the generalized mathematical models of age and height or diameter (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The logarithm curve equations are the best fit among other se-lected curves.The standard age is identified as 30 years, and 10 index classes are divided within 12-21 m.Based on dominant height and mean D data, site index table and site class table are constructed by the expansion of the guide curve by using comparative dominant height and numerical expression methods, respectively.Both tables are applicable and ac-curate in evaluating forest quality and predicting the growth of L.olgensis plantations , and also can provide valuable data and theory foundation for evaluating site quality.%在通过二类清查数据分析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主要立地条件的基础上,利用27块包含未成林期和幼、中、近熟、成熟4个龄级调查样地的样木和解析木基础数据资料,结合树高、胸径与年龄关系的常用树木生长模型,采用相对优势高法编制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立地指数表,并采用数式法编制了胸径地位级表。
日本落叶松纸浆林多型地位指数表的研制

表 1 各 指 数 级 各 龄 阶 实 际 优 势 高 平 均 值
3 地 位 指 数 表 的 编 制 3 I 地 位 指 数 表 基 准 年 龄 的 确 立
确定基 准 年 龄 应 以 能 准 确反 映 立 地 质 量 为 标 准, 一般 依据 : 树高 连年生 长 量 或平 均生 长 量最 大 ①
确 立 了在 基 准年龄 2 a时不 同地位指 数级 均通过 该 地住指数 的地位 指数表 :检 验 结 果 的复相 关 系 0
数 均达 到 09 9以 上 , 全 满 足 了 日本 落 叶 松 纸 浆 林 栽 培 的 应 用 完
关键词: 日本 落 叶 松 ; 浆 林 ; 位 指 数 纸 地
作 为 日本 落 叶 橙 工 业 用 材 林 的 基 准 年 龄 来 确 定 多 型 3 3 2 本 研 究 所 应 用 的 地 位 指 数 模 型 .
地位 指数表 。
3 2 地 位 指 数 级 距 的 确 立 .
中 图 分 类 号 :7 1 23 0 ;78 6 ¥ 9 .2 .6 ¥ 5 2
1 前 言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1—1 1 (0 2 0 —0 1 A 10 74 20 】2 04~0 3 2 资 料 的 收 集 和 整 理 在 辽 宁 省 日本 落 叶 松 主 要 栽 培 区 内 , 择 具 有 选
收 稿 日期 : 0 —0 —1 ; 回 日期 :01 1 9 2 1 7 9修 0 20 —1 —2 l 一 4Fra bibliotek维普资讯
第 2 期
赵文华等 : 本落叶松纸浆林多型地位指数表的研 制 1 3
恩施州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的开题报告

恩施州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森林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存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开发,全球森林资源存在着明显的数量和质量双重压力。
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森林资源,成为当今全球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森林资源拥有国之一,具有丰富的人工林资源。
其中,马尾松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其人工林具有广泛的分布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马尾松人工林是我国重要的造林资源之一,但其现有规模、经济性能以及生态环境贡献等方面的评价仍存在不足。
因此,开展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编制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评估马尾松人工林的经济性能和生态环境贡献。
2.量化马尾松人工林的质量和价值,为其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3.为马尾松人工林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马尾松人工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我国森林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马尾松人工林经济性能的评价。
(2)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环境贡献的评价。
(3)马尾松人工林的质量和价值量化分析。
2.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马尾松人工林的现状、规模、物种组成等方面进行文献调研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统计分析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马尾松人工林进行样方调查,测定其生长速度、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
(3)指标体系法和多层次回归分析法:构建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的多维度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指标的权重和贡献度进行评估,并获取马尾松人工林的地位指数评价结果。
四、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马尾松人工林经济性能评价报告。
2.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环境贡献评价报告。
常用林业数表数据加工整合技术规范

常用林业数表数据加工整合技术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林业各种数表数据的分类、编码、数据库表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林业各种数表数据的规范化和数据库建设工作。
2 术语和定义2.1地位指数表 the site index table是以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与年龄的相关关系,用标准年龄时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的绝对值定量地描述林地生产力等级的数表称为地位指数表。
2.2总生长量 total increment树木自种植(或天然苗出现)开始至调查时止,整个期间的累计生长量称为该树的总生长量。
2.3定期生长量 periodic increment树木在一定间隔期间内的生长量。
2.4连年生长量 current annual increment树木在单位时间内某年龄时的生长速度,即树木在一年间的生长值。
2.5总平均生长量mean annual increment总生长量被总年龄所除之商称为总平均生长量2.6定期平均生长量 periodic annual increment指树木在一定间隔期的平均生长速度,即定期生长量被定期的年数除之商。
2.7收获表 yield table按树种、立地质量、林龄和密度表达同龄纯林的单位产量及其林分特征因子的数表。
2.8正常收获表(标准收获表)normal yield table反映正常林分各主要调查因子生长过程的数表,也称为林分生长过程表。
2.9经验收获表empirical yield table以现实林分为对象,以现实林分中具有平均密度状态的林分为基础所编制的收获表,亦称为现实收获表。
2.10标准林分 standard forest某一树种在一定年龄、一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所占空间的林分,这样林分的疏密度等于“1.0”。
2.11标准表 standard table载有标准林分每公顷总断面积和蓄积依林分平均高而变化的数表称为“每公顷断面积和蓄积量标准表”简称标准表。
测树学—第4章—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

⑶指示植被法
• 一定的植物经常与某种立地质量结合在一起,而不 存在于其它立地质量中,这种植物可称作指示种 • 常用于植被比较简单的而且指示植物较明显的高纬 度地区,如林型法用于北欧、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 国大兴安岭地区。 • 评定依据是由于许多环境因子影响林分上层林木和 下层植被的生长,因此可以利用下层植物为特征为 有关的树木生长的立地质量提供信息。
(1)根据上层木树种间的关系评定立地质量 ) • 当所要研究的树种尚未生长在将要评定的立地 上时,只能采用间接的方法评定该树种在此立 地上的立地质量。 • 利用现有树种的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或林分条 件平均高)之间的回归关系,利用现有林分的 地位指数(或地位级)推算所评定树种在同样 立地上所具有的立地质量。 • 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所评定的树种的生长型 和现实林分主要树种的生长型之间存在着密切 的关系,适合使用这种方法的最普通的关系为 两个树种的地位指数之间呈线性关系
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地位指数表 标准年龄:100年(单位:m) 标准年龄: 年 单位: )
年龄 (年)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地 位 指 数 级 12 4.58~ 4.58~5.40 6.80~ 6.80~8.03 8.49~ 8.49~10.02 9.85~ 9.85~11.63 11.00~ 11.00~12.99 11.98~14.15 11.98~ 12.84~ 12.84~15.16 13.59~ 13.59~16.05 14.25~ 14.25~16.83 14.84~ 14.84~17.52 15.36~ 15.36~18.14 15.83~ 15.83~18.69 16.24~ 16.24~19.18 16.62~ 16.62~19.63 16.96~ 16.96~20.03 14 ~6.23 ~9.27 ~11.56 ~13.42 ~14.99 ~16.33 ~17.50 ~18.52 ~19.42 ~20.22 ~20.93 ~21.57 ~22.14 ~22.65 ~23.11 16 ~7.06 ~10.50 ~13.10 ~15.22 ~16.99 ~18.51 ~19.83 ~20.99 ~22.01 ~22.92 ~23.72 ~24.44 ~25.09 ~25.67 ~26.20 18 ~7.90 ~11.74 ~14.65 ~17.01 ~18.99 ~20.69 ~22.17 ~23.46 ~24.60 ~25.62 ~26.52 ~27.32 ~28.05 ~28.70 ~29.28 20 ~8.73 ~12.98 ~16.19 ~18.80 ~20.99 ~22.87 ~24.50 ~25.93 ~27.19 ~28.31 ~29.31 ~30.20 ~31.00 ~31.72 ~32.36 22 ~9.57 ~14.22 ~17.73 ~20.59 ~22.99 ~25.05 ~26.83 ~28.40 ~29.78 ~31.01 ~32.10 ~33.08 ~33.95 ~34.73 ~35.44 24 ~10.40 ~15.46 ~19.28 ~22.38 ~24.99 ~27.23 ~29.17 ~30.87 ~32.37 ~33.71 ~34.89 ~35.95 ~36.90 ~37.76 ~38.52
杨树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编制研究

第 2 卷第 l 9 期 20 3月 9年 0
河 南 林
f r e .Th i ma s d t f t l t i o s r e .Th i d x a l s m o e o v me c ,e a t a d om d e bo s a a o he p o s b e v d e n e t b e i r c n e ne x c n
业
科 技
V l2 . 0 _ 9 N0 1 Ma . r 20 0 9
J u n l o He a Fo e ty Sce c a d Te h o o y o r a f nn rsr in e n c n lg
杨 树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编制研 究
汪 洋 ‘ 。李建华 。
A s r c : o lr l t t n st d x t bei r d b e a j s b emeh d T e p pa l tt ni b ta t A p pa a a o i i e l sf me yt d u t l t o . h o l p a a i pn i en a o h a r n o n Wu h o n y He a r vn e C ia i ee t d a a e po n h u tb e a u tc r e e u g n i z ic u t, n n p o i c , hn s lc e sa c s lta d t e s i l d s u v q a o s s a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一、目的
1.了解编制地位指数表编制资料的收集方法;
2.学习与掌握用数式法直接编制地位指数表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3.利用计算机编制某一树种的地位指数表。
二、仪器用具
计算机。
三、方法步骤
地位指数是指依据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Hr)与林分年龄(A)的相关关系,用标准年
龄(或基准年龄)时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的绝对值作为评定林地生产力的指标。
所编制的数表,称为地位指数表,如表5—1,用此表中的数据所绘制的曲线称作地位指数曲线,如图5—1中所示。
地位指数实质上是林分在“标准年龄”时优势木的平均高。
采用地位指数指标评定林分地位质量,实际上,就是不同的林分都以在标准年龄(A I)时的优势木平均高
作为比较林地生产力的依据。
地位指数表,通常应用于同龄林或相对同龄林分评定地位质量,一般分别地区、分别树种编制地位指数表。
使用地位指数表时,先测定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和年龄,由地位指数表上即可查得该林分林地的地位指数级。
例如,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地位指数表(表5—
1)基准年龄为100年(A I=100年),某现实红松天然林,林分年龄为120年,优势木平均高为25m由表5 —1和图5—1中可查得地位指数为“ 22”,这意味着该林分在标准年龄
(100年)时优势木平均高达22m,表明该红松天然林地的生产力较高。
与地位级法相比,地位指数是一个能够直观反映立地质量的数量指标,而地位级则只能给予相对等级的概念。
另外,优势木高受林分密度和树种组成的影响较小,并且优势木平均高的测定工作量比林分条件平均高的测定工作量小,因此,地位指数成为常采用的评定立地质量的方法。
年龄
(年)
地位指数级
12( 11-13)
14 (13
15) 16 18 20 22
24
20 4.58 〜5.40 〜6.23 〜7.06 〜7.90 〜8.73 〜9.57 〜10.40 40 6.80 〜8.03 〜9.27 〜10.50 〜11.74 〜12.98 〜14.22 〜15.46
60 8.49
- 10.02 〜11.56 〜13.10 〜14.65 〜16.19 〜17.73 〜19.28
80 9.85
- 11.63 〜13.42 〜15.22 〜17.01 〜18.80 〜20.59 〜22.38
表5—1 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地位指数表(标准年龄:100 年)(单位:
资料的收集
(1)确定标准地的数量
根据未来用表地区范围的大小及编表树种的生长状况,确定标准地的数量,一般要求每个树种在300块以上为宜。
在编表地区内,分别树种,在不同年龄、不同立地条件(如地形、地势、坡度、坡向、坡位或各种土壤类型)上设置标准地。
(2)标准地选设条件
1)标准地设置在同一起源的相对同龄纯林中(编表树种占7成以上)。
2)林分郁闭度在0.4以上的林分中设置。
3)标准地均匀分布在各年龄和各立地类型的林分中。
(3)标准地的形状、面积和调查内容同本章第四节。
(4)选测优势木
关于在标准地中确定测高优势木的方法及测高优势木的株数,作法不尽相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①在林分中测定所有上层木的树高,求其算术平均值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②在每100平方米面积的林地上测一株最高树木的树高,以整个标准地或样地内所选测树木树高平均值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③在林分中测定20株以上的优势木(含亚优势木),以其平均值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④测定3 —6株均匀分布在标准地或样地内的优势木树高,以其平均值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选测优势木的方法很多,原则上编表和使用表时选测的方法一致。
当前国内外多采用在林分中每100m2选一株最高(或最粗)的树木作为优势木。
根据我国试验结果,认为每个标准地内选测3株优势木树高,其算术平均高作为优势高的效果较好。
(5)选伐解析木
各标准地内选伐平均木和优势木各一株作树干解析。
2.资料的整理
将标准地调查结果,分别树种,将各标准地的平均年龄(A)和优势木平均高(H T)建
立计算机数据库作为编制和检验地位指数表的基础数据。
先将所收集的全部样木,大致按4: 1(75%和25%)的比例分成两组独立样本:编表样本和检验样本,分别用于编制和检验地位指数表。
编表的数据是总体中的一组样本,如有个别过大或过小的异常数据混杂进去,编表的
精度会受到影响。
为此,必须剔除异常数据以提高编表的质量。
异常数据的剔除过程分两 步进行:首先,用计算机绘制平均年龄
(A )和优势木平均高(H T )的散点图,通过肉眼观
察确定出明显远离样点群的数据并删除,这类数据是属于因登记、计算等错误而引起的异 常值;其次是用编表数据对某一导向曲线拟合,并绘制模型预估值
(y?)与标准化残差(
y
f )之间的残差图。
在残差图中,超出±2 倍标准差以外的数据作为极端观测值予以
MSE
剔除。
3 .导向曲线的拟合
在林分优势高生长曲线簇中,有一条代表在中等立地条件下,林分优势高随林分年龄 变化的平均高生长曲线,这条曲线称作导向曲线。
该曲线的形状近似呈“
S ”型,常用树木
= a(1-eT
式中:H-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林分年龄; a 、b 、c —待定参数,其中参数 a 为树高生长的
最大值(Hrax ); e —自然对数。
根据标准地整理资料,采用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拟合导向曲线的候选模 型,估计其参数并计算拟合统计量。
通过比较各模型的拟合统计量,选择一个最优模型作 为该树种地位指数的导向曲线,具体方法见实验四。
例如,根据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
255块标准地资料,拟合得到的最优导向曲线方程为:
0.004605 A 0.611651
H =34.011331 -e
(5 —
7)
4 •标准年龄及地位指数级距的确定
(1)标准年龄(A I )的确定
根据树种的生长快慢,决定在某一年龄的树高来表示林地生产力,这个年龄就是标准 年龄。
确定标准年龄(A I )的目的是寻找树高生长趋于稳定且能灵敏地反映立地差异 的年龄。
关于标准年龄的确定,至今尚无统一的方法,一般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生长方程来拟合这条曲线,主要候选模型有:
方程
(1) 舒马克( Schumacher ) (2) 单分子( Mitscherlich
卫A
H 二 ae
)式
(5 — 1)
(3) 逻辑斯蒂 (Logistic ) (4) 坎派兹( (5) 考尔夫( (6) 理查德( bA
H 二a(1
方程
a
EA7
(1 ce )
(5 — 2)
Gompertz )方程 Korf )方程
Schumacher )方程
_be cA
=ae
±A 2
二 ae
(5 — 4)
(5 — 6)
①树高生长趋于稳定(平均生长量最大时)后的一个龄阶。
②该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平均采伐年龄。
③自然成熟龄的一半年龄。
④材积或树高平均生长最大时的年龄。
一般以10年为单位,大多以20年、30年、40 年、……作为标准年龄,如实生杉木的基准年龄为20年。
克拉特指出,对于许多树种,在实际工作中选择什么年龄作为基准年龄,评定的立地质量的优劣结果并没有什么差异。
为了便于统一,我国主要人工林树种的标准年龄规定如表5—2。
(2)指数级距(C)的确定
根据该地区编表树种在标准年龄时,树高绝对变动幅度(△ H)及经营水平确定地
位指数级距(C)和指数级个数(k), 一般指数级距为1〜2m指数级个数小于10个为宜,并可用下式概算出指数级距:
C』(5 —8)
k
我国多采用1m或2m为指数级距,本例红松天然林地位指数级距C=2m
5.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以导向曲线为基础,按标准年龄时的树高值和指数级距,采用比例法建立同型地位指数曲线。
例如,根据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导向曲线(5—8)式,将标准年龄A I(=100年)
代入(3—11)式,用比例法求出其他各地位指数级的优势高:
0611651
H = SI ~ ) 0.611651 (5—9)
(1 - exp(-0.004605A I )
以2m指数级距,将地位指数Sl=12m, 14m •…24m (即将11-13m,13-15m,….23-25 m分别代入(5—9)式,可以得到小兴安岭地区红松的地位指数表,见表5—1。
图5—1为
红松天然林地位指数曲线。
6.实验数据
本实验采用樟子松人工林标准地数据(文件名为ZzsHT-t.xls),通过上述方法来编制樟子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
四、思考题
1.樟子松人工林优势高生长规律?2.地位指数的有缺点?
五、实验报告
1.4-5 个导向曲线模型的参数拟合结果。
2.樟子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
3.樟子松人工林地位指数导向曲线图及地位指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