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非接触作战及对我军的启示

合集下载

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

毕业论文信息化战争作者姓名:史兴超准考证号:3352008025一前言 (1)二信息化战争概述 (4)三信息化战争基本特征 (11)四信息化战争作战样式 (12)五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势 (14)前言信息是战斗力,同时也是新兴战略资源。

信息不仅是传统战争中军事力量的倍增器,更是现代化战争中的一种武器,同时也是信息战武器的目标。

制信息权将成为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制高点。

武器系统信息化和信息系统武器化是信息时代战争的必然趋势。

当今,信息化战争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不可回避的严峻的事实。

信息战已引起各国军界和科技界的广泛注意和极大重视。

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几场局部战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在信息时代信息化军队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中,以信息战为主导,展开的一体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雏形已经步入战争历史的殿堂。

世界主要军事大国特别是美国为争夺未来战争的制高点,迎接信息化战争,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的准备。

美军于1998年就制定了《联合信息战条令》,目前正在着手制定信息化战争战略,建立战场C4ISR系统,进行信息作战演习。

这些成果成功地应用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实践,推动了美军信息化战争理论的发展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使美军走在了世界各国军队的前面。

世界新军事变革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我们对信息时代、网络革命、数字化生存的认识还远远没有完成。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浪潮,既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新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也是国际反华势力竭力遏制我们发展的时期。

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有效地捍卫国家利益,是新世纪我军的神圣使命。

为此,我们必须直面现实,正视矛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研究信息化战争,揭示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主要手段和作战方法,着力解决军队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加速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三非作战

三非作战

"三非"作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战争特点更加呈现"非对称性"、"非接触性"与"非线式"。

为充分发挥技术方面的优势,美将更加追求"三非"作战。

如美军的《2020年联合作战构想》中"主导机动、全维防护、精确打击、聚焦后勤"的作战原则与观念实质上就是"三非"作战思想的体现。

特点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社会形态的转变必然引起战争形态的改变。

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使得人类社会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

而战争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形态也必然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

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军事领域,使战争更加呈现"三非"的特点。

对象的"非对称性"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水平、科学技术不一样,因此各国的军队战斗力强弱有别,呈现出"非对称性"。

如武器装备性能的" 非对称"、战斗主体素质的"非对称"。

科索沃战争中美与南联盟以及伊拉克战争中美伊的"非对称性"尤为突出。

手段的"非对称性"与"非接触性"因作战对手技术上的差异,造成双方武器装备性能差距较大,无论是优势一方,还是处于劣势的一方,都以"非对称"手段实施作战,以求发挥各自的特长。

海湾战争,美军首先是利用空中力量的"非对称"优势,大大削弱伊军的战斗力,然后在空中火力支援" 非对称"的情况下实施地面进攻,从而100小时就结束了地面战斗。

其次是表现为"非接触性"。

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利用"非接触"作战即远程精确打击,让南联盟不得不屈服。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南联盟利用网络战为手段的"非接触"作战也曾一度瘫痪美军作战指挥系统。

(完整版)(军事理论)第一部分分章习题答案

(完整版)(军事理论)第一部分分章习题答案

徐州师范大学2010级军事理论复习及自测试题第一部分分章习题一、名词解释1、国防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中立型国防是指一些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繁荣和安全,所奉行的和平中立政策。

3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各武装组织的总称。

一般以军事为主体,有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所构成。

二、辨析题1、现代国防只是一种国家行为不是国际行为。

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也是一种国际行为。

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巩固国防。

国防巩固,国家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然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国家的发展趋势离不开国际环境,世界的和平与战争、经济的繁荣与衰退、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相关因素,也涉及国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当周边国家局势动荡时,该国就必须在国防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他国武力相加,该国就必须进行国防动员,以迎接外来挑战。

可见,现代国防在作为一种国家基本行为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一种国际行为。

三、问答题。

1 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每种各有哪些代表国家?有:1)扩张型国防2)自卫型国防3)联盟型国防4)中立型国防2、现代国防的特点是什么?1)现代国防与国家安全与发展更紧密相连;2)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3)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4)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也是一种国际行为。

3、我国的兵役制度是什么?《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4、地方大学生入伍有哪三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5、陆军、海军、空军的任务分别是什么?陆军的主要任务是:抗击外来的军事入侵,在一定地区(方向)上打赢保卫祖国的局部战争,实现、维护祖国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美军信息化转型及启示

美军信息化转型及启示

美军信息化转型及其启示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发动的四场局部战争,集中展示了美军信息化转型中的阶段性成果,揭示了军队信息化建设和作战的一般规律,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加快我军信息化转型,关键是要将作战理论创新、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和编制体制改革三者统一到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来。

关键词:美军;信息化转型;启示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美军率先发动了以信息化为本质特征的新军事变革,并在战争中取得巨大胜利。

美军的成功转型引起了世界各国军队的关注与思考。

一、从四场局部战争看美军信息化转型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是美军推行新军事革命,实现信息化转型过程中发动的四场具有代表意义的战争。

四场战争反映了美军信息化发展各个时期的阶段性特点,从战争层面为我们勾勒了美军信息化转型的历史进程。

海湾战争——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折点1991年1月17日,在联合国授权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的作战行动。

这是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以往机械化战争相比,海湾战争呈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一是美军改变了传统的独立军种作战方式,在“空地一体战”理论的指导下利用C4I系统有效组织起39个国家的陆、海、空80多万部队协同作战;二是突出制电磁权,美军利用其强大的侦察监视和信息传输系统为各级指挥员提供了大量的战场信息,“驱散战争迷雾”,并成功实施电子战瘫痪伊军的防空体系和指挥控制系统,建立起绝对的信息优势;三是精确制导武器投入战场,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在对伊拉克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海湾战争在美军信息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战争形态来看,海湾战争属于后机械化时代的战争,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一道分水岭;从军队转型的角度看,海湾战争是美军加速推进军事变革的助推器,战争一方面证实了军队信息化转型方向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转型的不彻底性,如精确制导武器数量不足、信息系统不兼容、战毁评估争议问题等,美军领导人开始认识到美军军事转型才刚刚起步。

美军战术灵活解放军应克服缺点认真学习

美军战术灵活解放军应克服缺点认真学习

美军战术灵活解放军应克服缺点认真学习据报道,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为了适应当地特殊的战场环境,士兵们不仅蓄起胡须、骑上马,甚至还组织起了骑兵时代的骑马射击训练。

对此,拉姆斯菲尔德直言:先进的战斗车辆、运输装备都派不上用场,他们只能用骡子驮送装备,沿着狭窄而陡峭的山路,穿越世界上最为崎岖不平的地形。

一位美军士兵更是后怕地说:“我一个多星期都没有摆脱从马上摔死的恐惧”。

就这样,“在阿富汗的大地上,19世纪与21世纪相遇了”——从最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化作战平台,到最古老的“胡服骑射”,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了美军在阿富汗战场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战争不论发展到哪一步,交战双方只要是互相对抗,彼此制约的本质就不会改变。

不论是居于优势,还是处于劣势,概莫能外。

美军在阿富汗虽然被称之为是“巨人与小孩打仗”,但也难以做到随心所欲。

他就打不了像伊拉克战争中那种“日进百里”的地面快速突击战;也打不了像科索沃战争那样以空制地的“非接触”作战。

因为战场条件、作战对手等都不一样了。

所以,想依靠非对称的强势来打非线式、非接触作战,实在是难有“用武之地”。

不得已,只好“改车为骑”了。

其实,非接触、非线式作战也好,短兵相接、“胡服骑射”也罢,只不过是采取了不同的作战样式和手段而已。

但它说明,无论未来战争怎样发展变化,武器装备怎样先进精良,根据对手的实际情况,以最适当的战法、最有效的手段去克敌制胜,才是最主要也是最正确的。

因而,美军在新近的军队转型中特别强调指出:“在充满了意外和不确定性的当今世界上,适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而这种“适应能力”,自然也包括“改车为骑”或“改车为行”这些看似落后倒退,实则管用有效的灵活应变。

由上联想到我们目前对高技术战争战法的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其中也有令人担忧之处、偏颇之虞。

比如,一些同志只讲高技术战争的一般样式,不讲高技术战争的特殊样式;只研究高技术战争中“高”的一面,不研究高技术战争中“低”的一面,等等,这些显然是错误的。

现代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

现代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

现代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一、引言现代战争是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它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对传统的国防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军事实力与战斗力。

本文将从现代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影响和启示两方面进行探讨。

二、现代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影响1. 战争形态发生变化现代战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规模军事对抗,而是以非接触性作战为主要特征。

这种作战方式使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成为了决定性因素。

同时,现代战争还具有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等特点。

2. 军事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现代战争中,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信息系统成为了重要的决胜因素。

这些武器装备包括无人机、导弹、激光武器等等,它们可以在远距离进行打击,并能够精准定位目标。

3. 信息化水平要求更高现代战争中,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负。

因此,我国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4. 军队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现代战争中,军队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分散式作战已经不再适用,现在更多地采用集中式作战。

三、现代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1. 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现代战争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强网络安全和保密工作。

2. 发展先进武器装备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成为了决定性因素之一。

我国必须加快武器装备研发和制造速度,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并且要确保其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 提高军事人才素质现代战争需要具备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军事人才。

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军事人才培养和管理工作,提高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4. 优化军队组织形式现代战争中,集中式作战成为了一种主流的作战方式。

因此,我国必须优化军队组织形式,加强指挥体系建设和作战模式创新。

5. 加强国际合作现代战争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我国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安全挑战和威胁。

外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法律保障及其启示

外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法律保障及其启示

外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法律保障及其启示作者:赵秀敏,付强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1期摘要:美国、日本等国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立法起步较早、特色鲜明、前瞻性强。

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军队使命任务拓展的需求,目前我军正在完善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法律保障体系,外军的模式和经验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法律保障;启示中图分类号:E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1—0119—02“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新思维,使军队参与抢险救灾、反恐维稳、海外撤侨、联合军演、国际维和、保交护航、防暴警戒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呈现出常态化的特征。

现代法治社会,军队从事战争或者非战争军事行动时,都应当有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充分依据。

在这方面,一些外国军队的立法规定和立法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

我们应认真研究他们的做法,根据我军职责使命需求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规律,制定和完善国内法律法规体系,这样既能为相关国际法律法规的完善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也能规范参加任务的部队和人员的行为,保证行动的合法性,从而最大化地提高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效能与质量。

一、外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立法现状为确保各种军事行动都“师出有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立法。

除美国、日本外,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均已将非战争军事行动写入作战条令,且特色鲜明、前瞻性强,为军队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美军在1995年6月颁发的联合出版物JP3-07《非战争军事行动联合纲要》中,将“合法”作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原则,明确提出“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合法性始终是一个决定因素”。

美国还先后与多个国家签订永久“部队地位协定”,确定了美军在海外执行任务人员的法律地位,并对相关人员的出入境管理、税收、损害赔偿、刑事管辖等做出了明确合理的规定,构建了完善的海外军事行动法律保障体系。

现代条件下非接触作战行动原则探讨

现代条件下非接触作战行动原则探讨

3 ・ 6
维普资讯
关键节点的进攻性武器 , 夺取战场电磁优势已成 为高技术战争交战双方争夺 的第一 “ 制高点” 。 非接触作战包括多种样式和性质的行动 。电磁 压制对于非接触作战来说是一种直接攻击措施 , 通过电子干扰 、 欺骗 , 反辐射武器 、 定向能武器攻 击, 计算机病毒对抗等各种电子进攻手段的综合
到地表的空前完善而庞 大的一体化联合侦察情
报系统 ,并借之实施了全时空的侦察与情报传
输 。如在太空 , 北约通过数十颗侦察 、 通信 、 气象 和导航卫星来提供图像侦察 、 电子侦察 、 卫星定
位导航和通信支援 , 为各种打击行动提供近实时
的战场情报。在空中 , 国部署使用了各类性能 美

的重要 目标 区投放 了大量的无人值守传感器 、 GS P 定位仪和窃听器等机器“ 侦察兵” 为及时准 ,
确地提供情报信息创造了条件 。 二 、 力 电磁 压 制 强 实施强力 电磁压制 , 是确保非接触作战顺利 实施 的关键 , 其本身也是非接触作战行动的重要 内容。海湾战争后 , 电子战装备从以作战平台 自 卫为主的保障手段 , 发展成为攻击敌方作战体系

术局部战争看 , 非接触作战作 为一种全新的作战 方式 ,需要所有参战军队或军兵种 密切协 调配
合, 进行联合侦察并充分共享 战场信息。为此 ,
必须在整个战场空间建立一体化全维侦察部署 ,
实施全程立体侦察 , 并确保情 报信息在作战系统

全维一体侦察
各个部分之间可靠传输 。伊拉克战争中, 美国就 是运用包括天基 、 空基 、 海基 和陆基在 内的各种
击。
应用 , 能够有效地攻击敌作战系统 中的信息与控 制要素, 如雷达 、 光电等探测预警和武器制导系 统, 战场指挥通信网络 , 导航与敌我识别设备、 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军非接触作战及对我军的启示摘要:非接触作战是指在远离敌人的情况下,运用C4ISR系统和远战武器装备,对敌实施防区外远程精确打击的作战行动样式。

美军及其盟军在近年来发生的局部战争和冲突中,多次成功地运用这种作战样式,效果十分明显。

非接触作战是指在远离敌人的情况下,运用C4ISR系统和远战武器装备,对敌实施防区外远程精确打击的作战行动样式。

在较大规模战争中,这种作战样式主要用于摧毁敌方国家维持战争潜力和实施战争的能力,使其信息系统或作战体系或经济系统瘫痪,失去抵抗能力和抵抗意志,加快战争进程。

在一般性冲突中,主要用于"惩罚、警告"敌方,使敌受到"外科手术式"的打击,产生强大"震慑",进而以小战达成作战目的。

美军及其盟军在近年来发生的局部战争和冲突中,多次成功地运用这种作战样式,效果十分明显。

一、非接触作战的主要特点非接触作战最早是由美军提出的。

海湾战争后,美军总结了远程精确打击的经验,明确提出了"脱离接触,间接打击"的作战原则,"非接触战法"、"脱离接触战法"等作战方法。

强调为避免有生力量的迅速消耗,依靠己方武器装备远射程、高精度的优势,在敌人发挥火力之前,采用集火远战、精确打击、交替掩护等手段,大大削弱或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快速改变战场兵力对比,达成作战目的。

非接触作战在波黑战争、"沙漠之狐"空袭行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频频运用,作战效果十分迅速、明显。

(一)打击效果上实现了精确毁伤依据攻防双方武器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进行战法设计,强调打击效果精确毁伤,是非接触作战的明显特点。

美军利用高新技术优势,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装备的火力,打击和消耗敌人,是其实施非接触作战的一贯作法。

一是在武器平台使用上,都是以远程投射平台为载体,在防区外发射精确制导弹药对预选目标进行攻击。

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的非接触作战主要以海基平台发射巡航导弹为主,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则以空中平台与海上平台相结合投射精确弹药的方式,实施非接触打击。

美军的B-52、B-1B、B-2型远程轰炸机和航母编队的巡航导弹发射平台等,都被用于这种作战。

二是在攻击弹药选择上,主要选用中远程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空射巡航导弹和海基平台发射的中远程巡航导弹。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了约7400吨、1.55万枚精确制导炸弹,占总投弹量的8%多,其中就包括第一次用于远程精确打击的BGM-109、 AGM-86、AGM-84E型巡航导弹。

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及其联军在空袭作战中使用的精确制导弹药所占比重不断增大,分别为35%、60%、70%左右,其中远程弹药占一定的比例,特别是首轮空袭或"外科手术式"空袭几乎都首先使用空射或海射巡航导弹进行防区外打击。

(二)兵力运用上达成了灵活机动非接触作战从本质上讲,强调作战行动尽可能地迟滞、消耗对手,以空间换取时间,为形成更有利于己方的兵力对比和作战态势创造有利条件。

即,尽可能杀伤、歼灭具有进攻能力、抵抗能力之敌,促其迅速失去战斗力,为己方尔后进攻创造条件。

从外军实施非接触作战经验看,在兵力运用上实施灵活机动,有利于以火力的优势弥补兵力的不足,同时依赖可靠的火力优势,对敌目标反复攻击,最大限度地减小敌人的火力优势,快速消耗敌人实力,为己方后续作战创造条件。

非接触作战强调实施快速高能的机动战,是一种十分奏效作战方法,它既无固定方式,又无固定兵力、兵器和地点,而是以兵力、火力机动的方式从全方位打击敌人。

现代作战飞机的最大速度已经达到音速的3倍,并普遍具有空中加油能力,战斗机航程达到5000千米,战略轰炸机航程达到16000千米,使非接触作战成为现实。

机动能力的提高,实现了空中作战兵力广泛分散部署、动态集中、全纵深乃至跨洲际机动作战。

非接触作战不仅强调兵力机动,而且更强调火力机动,火力机动较之兵力机动反应速度快得多,可以在原地从不同方向、从数百千米至上万千米的距离上奔袭,快速集中战斗力效能,隐蔽、突然地给敌人以毁伤。

海湾战争前,美军战机由本土向中东战区实施机动部署,不着陆飞行14小时,即抵达12000千米外的基地。

在科索沃战争的空袭作战中,B-52型战略轰炸机从美国本土起飞,途中经4次空中加油,直接进入战区实施非接触空袭。

阿富汗战争中,B-52H 战略轰炸机实现了15小时的长时飞行,长途奔袭作战。

伊拉克战争首次使用"3B"型飞机同时在一个战场上实施空中打击,B-2型隐身战略轰炸机首次进行海外部署作战,B-52H战略轰炸机加装"闪电2"型瞄准仪首次实现自主作战,B-1B战略轰炸机首次实现一次携带3种不同弹药对不同目标实施同时打击。

(三)火力运用上突出了打击重心非接触作战强调,空中打击行动必须紧紧围绕打击敌人的"重心"展开。

即着力打击敌人的重兵集团,国家指挥控制中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系统,重要的工业基础和重要的交通线等。

通过打击行动,迫使敌人在"脱离接触"的范围内,在进攻火力区域内被动挨打,从而使敌迅速丧失抵抗意志和持续作战能力。

这种重心打击行动的实质,就是必须将战斗力迅速地、不失时机地、协调一致地集中到敌人的弱点、关节点上。

实施重心打击,特别强调要使用精兵利器,以迅速获得火力猛、毁伤大、震慑强的突击效果。

美军在近期局部战争、空袭行动中实施的非接触作战,十分重视对重心目标的选择,并强调打击重心的顺序首先是摧毁敌人国家指挥控制系统,其次是瘫痪敌人战略预警系统,继而打击敌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系统,最后打击敌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重兵集团等目标。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突击伊拉克重要目标的出动架次包括:电厂215架次,海军247架次,国家指挥当局429架次,防空设施436架次,炼油厂518架次,指挥、控制与通信设施601架次,铁路与桥梁712架次,核生化设施902架次,军事支援设施2756架次,短程弹道导弹2767架次,机场3047架次,共和国卫队5646架次,从中可以看出打击重心使用的飞机架次所占比重更大。

"沙漠之狐"空袭行动中,北约部队4天时间里出动了飞机650架次,发射300多枚巡航导弹,攻击了伊拉克的100个重要目标。

波黑战争打击重心目标,北约部队使用了95枚空地导弹、 425枚海射巡航导弹。

科索沃战争中,"联盟力量"行动的57天实际空袭中,南联盟的指挥中心、机场、防空阵地等重心目标频遭空袭,大部分重要指挥控制系统、作战体系丧失作战能力,经济瘫痪。

伊拉克战争则以"斩首"、"震慑"、"倒萨"为基本作战企图,来选择打击伊拉克总统府、秘密会议点、新闻中心、共和国卫队等目标,避免了血腥的巷战。

(四)打击行动上进行了联合作战非接触作战强调,必须将各种远战作战力量和武器系统加以科学合理的组合与运用,才能最有效地发挥整体作战效能。

强调应当广泛地分散部署各军兵种作战力量,迅速集中诸军中优势战斗力,以暴风骤雨之势给敌以致命打击,加速推进作战进程。

从一定意义上说,非接触作战彻底摆脱了单一军兵种部队作战的局限性,使任何作战行动都必须从各军兵种部队的合理部署与正确使用进行考虑与谋划,更加重视在战场上形成和创造出有利的整体态势,重视在多样化的作战行动中保持作战行动的同步与协调。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非解除作战,不仅是由一国的空、海军联合实施,而且是由多国部队诉诸的联合行动。

海湾战争有44个国家的部队参战,38个国家在海湾地区部署了陆海空军部队,空军2278架飞机分别部署于27个空军基地,参战飞机达20多种型号;6个航母战斗群117艘战舰部署于3个海域。

科索沃战争北约参战国家达到14个,819架飞机分别部署于欧洲、亚洲和美国本土的30余空军基地,3个航母战斗群32艘战舰部署于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域。

伊拉克战争直接和间接参战的国家也达到了10余个,陆、空军分别部署于沙特、卡塔尔、科威特、巴林、英国等12个国家、30多个空军基地,海军6个航母战斗群部署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等海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航天力量在非接触作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海湾战争动用卫星74颗,科索沃战争动用50颗卫星,阿富汗战争动用94颗卫星,伊拉克战争动用157颗卫星(其中通信卫星106颗、侦察卫星15颗、预警卫星24颗),使作战部队实施非接触火力打击行动看得见、联得上、飞得远、打得准,基本实现了信息火力一体化、空天一体化的联合作战。

(五)打击强度上作到了集中猛烈非接触作战强调,应采取突然猛烈的攻击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敌人的抵抗意志和抵抗能力,并力求减少己方损失。

从美军作战条令来看,非接触作战虽然也强调对作战力量的防护,但更加注重采取主动攻击行动,认为进攻是作战的主旋律,特别强调利用有利战机实施防区外精确打击。

如以机载或舰载导弹对地面的敌纵深目标进行攻击,不仅易于达成突然性,而且可以取得很好的毁伤和震慑效果。

作战实践表明,对敌实施集中猛烈的攻击行动,将使敌难以组织起全面有效的抵御,能够减少相同军兵种间的直接对抗,在给敌以重大杀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损失。

现代作战飞机载弹量剧增,攻击能力提升,B-52型战略轰炸机最大载弹量达31吨,先进战斗机的载弹量最大达11吨,空中战略突击已经接近战术核武器的威力,有些作战飞机还具有全向攻击能力,可同时攻击多个目标,从而使单位时间内的打击强度更加猛烈集中。

如,海湾战争38天的空中打击共投弹21.08万枚,约7.7万吨,日均投弹5547枚、2026吨。

科索沃战争空中打击78天,共投弹3.3万枚,日均投弹423 枚。

阿富汗战争空中打击61天,共投弹2.2万枚,日均投弹360枚,而且首次在20分钟内投放了100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首次由F-16战斗机投放GBU-103"风修正弹药布撒器"(WCMD),"捕食者"无人侦察机首次使用"地狱火"对地面目标实施打击。

伊拉克战争空中打击26天,"3B"型轰炸机同时实施空中打击,首次使用了GPS制导气浪炸弹,共投弹近2万枚,日均投弹约952枚。

二、几点启示从美军多次成功运用非接触作战样式的情况看,给人留下几点重要启示。

(一)非接触作战便于迅速改变敌我双方兵力对比,创造有利于己的战场态势,要求牢牢把握自主性易于利用先机突然行动,利于夺取战场主动权。

由于实施非接触式作战行动一般握有主动权,可自主选择攻击目标,自主编组作战力量,自主选择行动发起时机,自主确立打击强度,因而易于掌握战场主动,迫使敌人始终处于被动挨打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