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装备试验靶场建设发展及其启示
美陆军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特点及其启示

2010年12月第24卷第6期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Jou rnal ofA cade m y of Ar m ored Force Eng i neeri ngDec .2010Vo.l 24N o .6文章编号:1672-1497(2010)06-0017-05美陆军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特点及其启示孙万国,王学智,杜 峰,王 晖(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北京100072)摘 要:美陆军全面转型后,数字化部队从编制结构到装备保障均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为充分借鉴其经验教训,探索在该领域的发展道路,在回顾美陆军数字化部队建设历程的基础上,从维修作业体制、装备保障力量编配、装备保障指挥层级、力量编组、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美陆军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的特点,结合国情、军情,对比分析、梳理总结后,针对陆军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建设,归纳了几点启示,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美陆军;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中图分类号:E92 文献标志码:ACharacteristics of US A r m y D i gital Forces Equi p m entSupport and Their I mplicationsS UN W an -guo ,WANG Xue -zh,i DU Feng ,WANG H u i(Depart m ent of Equ i pm ent Co mm and and Adm i n istration ,A cade m y ofA r m ored Force Engi n eeri ng ,Beiji ng 100072,Ch i na)Abst ract :US ar m y d i g ital forces are no w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by their ne w or gan izational str ucture andequ i p m ent support si n ce US ar m y are transf o r m ed tota ll y .In order to exp l o re a pr oper w ay in th is fie l d by learning m uch fro m their experience and lessons ,based on the rev i e w of deve l o p m ent h istory o fU S ar m y digita l forces ,t h e characteristics o f the US ar m y dig ita l forces equ i p m ent suppo rt are analyzed fro m such aspects as the organ iza ti o n of equip m entm a i n tenance ,the or ganization of equ ip m ent support forces ,the syste m level of equ i p m ent support co mm and ,t h e str ucture of equipm ent support forces ,the constraction of i n for m ati o n syste m and so on .Then several i m plica ti o ns and suggesti o ns are put for w ard about con -str uction o f our o wn d i g ital forces equipm ent support based on conclusion of co m parison and analysis o f the situation o f our coun try and ar m y .K ey w ords :US ar m y ;d i g ital forces ;equ i p m ent support 收稿日期:2010-07-28基金项目:军队科研计划项目作者简介:孙万国(1974-),男,讲师,硕士。
美军航空投送装备建设发展及启示

●运输投送Transportation &Projection美军航空投送装备建设发展及启示常刚,苑德春,张超(陆军军事交通学院联合投送系,天津300161)摘要:为借鉴美军航空投送装备发展的经验做法,促进我军航空投送装备建设,在分析美军航空投送装备建设的基本现状和主要特点基础上,就我军航空投送能力建设在装备力量规模结构、建设思路、投送装备研发及投送保障装备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航空投送;投送装备;美军DOI :10.16807/j.cnki.12-1372/e.2020.06.004中图分类号:E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192(2020)06-0013-04Development and Enlightenment of Air DeliveryEquipment Construction in US ArmyCHANG Gang ,YUAN Dechun ,ZHANG Chao(Union Projection Department ,Army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learn from the useful experience of the air delivery equipment development in US army and promote the air delivery equipment construction in our army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basic statu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ir delivery equipment construction in US army.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air delivery capacity construction of our army in terms of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the equipment force ,the construction idea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elivery equi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livery support e-quipment system.Keywords :air delivery ;delivery equipment ;US army收稿日期:2020-04-23;修回日期:2020-04-30.作者简介:常刚(1979—),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战略投送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军事能力的重要标志。
美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及启示

美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及启示导读信息化作战武器装备效能的发挥,取决于装备自身的功能,但更受制于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
目前,我军装备保障建设正处于信息化转型阶段,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亟须跟踪借鉴美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加快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01美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装备保障信息化内涵装备保障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数字化通信、网络化传输等信息技术完善装备的综合保障管理,并改造现有的装备保障体系。
在美军的装备保障信息化体系中,保障信息、保障部队和运输手段将融为一体,装备保障纵横结合、多边协作,利用自动化补给网络系统跟踪监测作战部队对各种物资的动态需求,并将所需物资和勤务及时、准确地输送到各战略、战役和战术单位,使装备保障的时间、空间、数量、质量要求尽可能达到精确的程度,最大限度地节约保障资源。
2、美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目前,美军各级装备指挥机构均装备有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传输系统,有效提高了装备保障计划、行动和决策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装备保障指挥管理能力和水平。
在装备物资补给方面,美军积极推进联合全资产可视化技术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通过联合全资产可视化、自动化补给等网络系统,美军保障部门不但可以实时获知前方的物资消耗和需求情况,还可以找出最短的运输路线和最快的运输手段,及时协调作战部队附近的后勤补给基地,就近实现通用装备物资的补给。
在装备维修方面,大量应用信息技术,使用自动检测与修理技术,配备数字化的工具箱,采用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开发远程维修支援系统,确保信息化的保障装备与信息化的作战装备协调发展,极大地方便了装备的维修保障,有效提高了维修保障的效能和装备完好率。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机步第3师配备的坦克自动化诊断和检测工具箱,能够让战士对手中的武器装备自行检测、诊断和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理,利用信息网络与后方维修专家交互,极大地提高了故障诊断和维修工作的效率。
“马赛克战”对装备体系试验鉴定的启示

第41卷第6期 国 防 科 技Vol. 41, No. 62020[收稿日期] 2020-06-15 [修回日期] 2020-08-02 [采用日期] 2020-08-06[作者简介] 付翔,男,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试验鉴定、人工智能;付斌,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试验鉴定、软件测试;赵亮,男,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试验鉴定、仿真试验。
“马赛克战”对装备体系试验鉴定的启示付 翔1,2,付 斌2,赵 亮2(1. 93236部队,北京 100085;2. 93216部队,北京 100085)[摘 要] 自2017年8月DARPA 公布“马赛克战”作战概念以来,世界各国都高度关注这一新型作战概念,学者们对“马赛克战”的研究也逐渐走向深入。
本文首先从国际形势、美军装备特点、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分析了“马赛克战”的提出背景,回顾了其发展历程,剖析了其概念内涵,并从三个角度分析了其主要特点。
接着着眼未来,从革新理念、鼓励创新、形成质变等视角探讨了“马赛克战”对装备体系试验鉴定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启示,重点论述了装备体系试验鉴定要向全智能作战体系试验鉴定方向发展的观点。
最后聚焦当下,阐述了现阶段试验鉴定工作应重点关注动态互联互通性测试、互操作能力验证、新型仿真试验技术、系统自主能力等级评估及决策可解释性评估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马赛克战”;装备体系;试验鉴定;作战试验;人工智能[中图分类号] TP391.9/V2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4547(2020)06-0008-08 DOI :10.13943/j.issn 1671-4547.2020.06.021 引言自1976年美国Thomas P. Rona 博士提出 “信息战”概念以来[1],各种新型作战概念和作战理论不断涌现。
1982年,美陆军提出“空地一体战”;1994年,美陆军提出“数字化部队”;1997年,美海军提出“网络中心战”;2001年,美军联合作战实验室提出“快速决定性作战”和“基于效果的作战”;2004年,美国海军陆战队提出“分布式作战”;2010年,美空军和海军提出“空海一体战”;2013年,美国空军提出“作战云”;2015年,DARPA 提出“系统之系统”;2016年,美陆军提出“多域战”;2017年4月,美国防部提出了“算法战”。
美国陆军战术级集装箱式后勤装备发展现状与启示

De v e l o p me n t S t a t us a n d En l i g ht e nm e nt o f US Ar m y’ s Ta c t i c a l — l e v e l Co n t a i n e r Lo g i s t i c s Equ i p me n t
● 军事物流
Mi l i t a r y L o g i s t i c s
美 国 陆 军 战 术 级
集 装 箱 式 后 勤 装 备 发展 现 状 与 启 示
张 建 华
( 总后 勤部 军事 交通 运输研 究所 , 天津 3 0 0 1 6 1 )
摘
要: 为决策未来后勤装备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 介绍美国陆军战术级集装箱式后勤装备的性能特
Z h a n g J i a n h u a
( I n s t i t u t e o f Mi l i t a r y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G e n e r a l L o g i s t i c s D i v i s i o n , T i 肌j i n 3 0 0 1 6 1 , C h i n a )
第1 7卷
第 6期
军 事 交 通 学
院 学 报
V o 1 . 1 7 No . 6
2 0 1 5年 6月
J o u r n a l o f Mi l i t a r y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Un i v e r s i t y
J u n e 2 0 1 5
s t nc r t i o n i d e a s ,t r a n s p o r t me c h a n i s m a n d a l l o c a t i o n o p t i mi z a t i o n t o d e v e l o p t h e c o n t a i n e r l o g i s t i c s e q u i p me n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外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主要做法、发展趋势及启示

外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主要做法、发展趋势及启示(王鹏装备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宋华文装备学院训练部陈祥斌军事交通学院装备保障系李舒装备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实战化训练是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与环境下进行的训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中央军委着眼新形势下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准备的新要求,提出了加强实战化训练的重大决策,明确指出“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不断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
装备保障训练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部队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建设,有利于提升我军实战化装备保障能力,进一步缩小部队装备保障训练与实战的差距。
以美、俄、法等军事强国为代表的外军,在长期的实战化训练实践与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经验,总结出若干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有力推动了其军队战斗力的提高。
深入研究分析外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主要做法和发展趋势,从中汲取经验,得到启示,并紧密结合我军实际开展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对提高我军装备保障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借鉴价值。
1 外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主要做法外军注重将实战化训练的理念贯穿于装备保障训练全过程,同时结合本国客观实际加以丰富和发展。
在外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实践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1.1 聚焦实战需求,构设训练内容一是广泛开展野战条件下装备保障作业训练。
战时装备保障能力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军高度重视面向战时的野战条件下装备保障作业训练。
美国陆军注重提高装备保障受训人员在实际战场环境下以及在限定时间内,利用已有的技能、设备和修理器材进行战场修理的能力。
美陆军轻型师靠前保障营维修连的集体训练注意突出野战条件下战场毁伤修理、维修控制、修理备件供应保障、直接支援维修等多项保障训练内容的强度和质量要求,并且对每项训练内容的实施步骤、注意事项都有相关的条令条例来具体规范指导。
二是适度加强装备保障人员的基础作战技能训练。
外军认为随着军事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战争形态的加速演变,装备保障力量Et趋成为敌方打击的重点目标,装备保障人员在实战条件下会面临更多维的安全威胁。
美军实施军民融合装备维修保障的主要做法及启示分析

美军实施军民融合装备维修保障的主要做法及启示分析美军在实施军民融合装备维修保障方面起步早,发展快,并历经多次战争的考验,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一、主要做法以法规制度确立军民融合维修保障的法律地位。
美军设立有一些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有关平、战时利用地方资源事务。
如设立联合采购委员会审查和监督战区内有关地方资源利用的合同事务,设置合同事务主管助理代表联合部队司令官处理合同事务,陆军器材部派出计划管理组对《利用地方资源增补军队后勤纲要》实施进行现场管理,设立国防部国防合同管理局在国防部的地方资源合同签订后对其进行管理,对承包商的各项活动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承包商圆满履行合同条款。
2.以“全寿命周期合同”管理同步推进军民融合维修保障。
装备维修保障同步建设是从全系统、全寿命保障观点出发,将装备的研制与维修保障资源的研制同步进行,在装备设计之初就考虑装备的维修保障诸要素,并随研制工作的深入,反复分析,综合权衡,使装备与维修保障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匹配。
美军认为,装备从立项论证、研制生产、编配部署、使用维修直至退役报废,各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何一个阶段的管理不善,都会影响整个装备系统管理的效果。
因此,美军意识到对装备必须贯彻“从摇篮到棺材”的保障模式,即采用“全寿命周期合同”管理方法,实行全寿命周期保障。
这种合同管理方法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谁研制,谁生产,谁保终身维护,及至退役处理”,它不仅能够充分保障装备的战备状态,而且是执行装备可持续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途径。
同时,这种方法也是美军引入社会维修资源的发展趋势所在。
3.以承包商“外包”模式有效落实军民融合维修保障。
近些年来,美军从编制上压缩现役装备保障员额,迫使其开展社会化保障。
关闭或撤销了大量的后方维修基地,将基地部分维修业务,尤其是大修业务,外包给民间力量来完成,而军队的维修重点主要集中在团以下部队的小修和中修等基层维修工作上。
为了弥补因战场装备维修保障摊子缩小而造成的维修保障力量不足,美军除编成内的维修部队外,还十分重视利用地方承包商“外包”,把军队的维修工作以合同的形式承包给生产厂家和其他民间力量完成。
美军联合作战概念发展对装备建设的影响

美军联合作战概念发展对装备建设的影响美军将联合作战概念作为确保转型成功的关键要素。
联合作战概念已成为美军装备建设的重要牵动力。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军联合作战概念的发展,联合作战概念指导装备建设的主要方法,以及联合作战概念牵引下武器装备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为了应对未来日益不确定安全环境的挑战,实现向信息化军队的转型,美军将联合作战概念作为确保转型成功的关键要素,不断创新发展,使其成为变化最深刻、最活跃的领域。
联合作战概念已成为美军装备建设的重要牵动力,成为军事理论与装备建设之间的桥梁,影响着美军的武器装备建设方向。
一、创新发展的联合作战概念成为美军转型的理论指导美军认为,“概念是思想的表达,联合作战概念是未来作战的可视化表达。
”“通过开发联合作战概念,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思想得到详细说明,然后通过联合试验和其它评估手段对联合作战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美军大力加强一体化联合作战概念的开发,不断推动其深入发展。
2003年以来,美军先后制定出由《联合作战顶层概念》为指导,《联合行动概念》、《联合功能概念》和《联合集成概念》相互支撑、相互衔接的系列联合作战概念文件。
它们以2012~2025年为时间参照点,分别从顶层、作战、功能等角度描述了未来一体化作战的环境、原则和能力等。
《联合作战顶层概念》主要描绘美军在2012~2025年之间可能面临的安全环境和军事问题,确定未来联合部队应具备的特征,明确了未来联合部队应如何作战,为开发《联合行动概念》、《联合功能概念》和《联合集成概念》提供框架。
《联合行动概念》用于勾画特定军事行动中美军所面临的挑战、解决挑战的方法、要实现的作战目标及所需的能力,并用于指导《联合功能概念》、《联合集成概念》和各军种作战概念的开发和集成。
《联合功能概念》描述未来联合部队如何完成特定的军事功能,确定实现联合行动概念及支持未来联合部队作战所必需的功能能力和特征,并为开发《联合集成概念》提供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8月第24卷 第4期装 备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AcademyofEquipmentAugust 2013Vol.24 No畅4
收稿日期 2012‐10‐15 作者简介 崔 侃(1971-),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装备试验.cui_kan@126.com.
美军装备试验靶场建设发展及其启示崔 侃, 曹裕华(装备学院装备试验系,北京102206)
摘 要 回顾美军装备试验靶场建设发展主要历程,叙述美军在靶场信息化改造与建设中推行的“重点靶场”“联合试验训练靶场”“联合任务环境试验能力”以及“国家网络靶场”等建设项目,分析上述项目的实施对提升美军靶场试验能力的意义;提出以设施信息化、靶场联合化、功能综合化、试验体系化为方向的现代装备试验靶场建设,是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发展背景下靶场建设发展的重要趋势。
关 键 词 武器装备;装备试验;试验靶场中图分类号 E139文章编号 2095‐3828(2013)04‐0110‐04文献标志码 ADOI 10.3783/j.issn.2095‐3828.2013.04.026
DevelopmentoftheUSMilitaryEquipmentTestingRangeandIt摧sEnlightenmentCUIKan, CAOYuhua(DepartmentofEquipmentTesting,AcademyofEquipment,Beijing102206,China)Abstract BasedonthereviewofthedevelopmentoftheUSmilitaryequipmenttestingrangeand
ontheanalysisoftheprograms,suchas“majorrangeandtestfacilitybase”,“jointtestandtrainingrange”,“jointmissionenvironmenttestcapability”and“nationalcyberrange”,adoptedbytheUStodevelopitstestcapability,thispaperproposesthattheconstructionofmoderntestingrangewiththedirectionoffacilityinformationalization,jointrange,integratedfunctionandsystem‐of‐systemstes‐
tingrangeisamajortendencyunderthebackgroundof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dominated
militaryequipment.
Keywords militaryequipment;equipmenttesting;testingrange
装备试验靶场是开展装备试验的物质基础,是装备试验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新概念战争和新型装备的发展,推动试验靶场由单纯进行武器装备战技性能试验向装备作战试验转变,由主要进行单一武器系统有条件试验向各系统集成的体系作战试验转变,对靶场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美军经历近百年的探索和尝试,逐步建成了与现代武器装备同步发展的装备试验靶场,拥有了世界领先的试验技术与能力。1 美军试验靶场建设发展美军在基于信息化的联合作战思想牵引下,靶场建设突出体现了联合、互操作理念,强调联合试验和联合训练能力的提升,重视联合任务环境试验能力建设。为加快靶场信息化改造和试验能力建设,美军主要采取了以下4项措施。1.1 推行国防重点靶场和试验设施基地建设
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各军种相继组建了80多个试验靶场和试验机构;20世纪60年代后,又斥巨资兴建大型的综合性试验靶场。随着靶场数量的激增和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专业雷同、功能单一的“烟囱式”靶场设计、建设现象。20世纪70年代,为了避免重复建设、节约经费开支、保证靶场试验与评估质量,美国国防部对原有的试验靶场和设施进行全面审查,从中遴选出26个试验场作为国防部重点试验靶场;2002年裁减为19个重点靶场与试验设施基地(majorrangeandtestfacilitybase);2007年,国防部为了进一步合理配置试验资源,明确分工,提高试验能力,又将重点靶场与试验设施基地增加至24个,作为重点投资建设对象。重点靶场和试验设施基地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美军试验靶场的建设速度和质量,为信息化联合靶场建设奠定了基础[1]。1.2 推行联合试验训练靶场建设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布式交互式仿真和高层体系结构技术的成熟使靶场设施和试验评估资源的联合成为可能。为改善靶场基础设施和试验技术,提高试验设施和试验资源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性,国防部作战试验与鉴定局应国会要求,从1991财年开始启动“重点试验与鉴定投资计划”[2],在该计划的资助下,联合试验基础设施和试验技术得以逐步完善。1992年,国防部明确提出靶场试验的互联、互操作;1994年,国防部明确建立旨在使各靶场、试验设施、仿真资源之间互操作、可重用、可组合的“逻辑靶场”,使“烟囱式”分布的靶场集成为一个靶场联合体,即“联合试验与训练靶场”(jointtestandtrainingrange)。1995年,国防部试验与评估投资中心项目办公室正式发起三军联合的“试验与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estandtrain‐ingenablingarchitecture,TENA)技术研发项目[3],目的是为“逻辑靶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1997年,国防部制定了“联合试验和训练靶场路线图”,为促进“逻辑靶场”的实现制定了靶场系统建设的宏观决策和战略规划。1998年,国防部的“建模与仿真高层体系结构”“联合先进分布式仿真———联合试验与评估”项目取得成功,确认了不同地域的靶场、设施、试验室及仿真资源的“无缝”集成和进行联合试验训练的可行性。始于1998财年的“2010年基础创新”项目,其目的也是为促进各靶场试验设施和仿真资源间的互操作、可重用和可组合,实现“逻辑靶场”,从而支持“基于仿真的采办”。联合试验训练靶场建设是靶场信息化建设的必然产物,它顺应了靶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美军装备试验模式的深刻转型。1.3 推行靶场体系作战试验能力建设进行体系试验是网络中心战的需要。在信息时代,单项系统已无法形成战斗力,战斗力是基于多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和信息交换的。2005年12月,美国防部批准“联合任务环境试验能力”项目[4],旨在把分散的靶场试验设施设备、仿真资源
和工业部门的试验资源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一种分布式的实时、虚拟、构造试验能力,最终成为装备体系作战试验的支持工具。2007年,第46试验中队和埃格林空军基地联合对Link16数据链和态势感知数据链路进行验证,以测试联合终端空中传感器直接向战场发送9路数字报文的能力。同年,在美国空军C2ISR作战实验室的倡导
下,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举行代号为“2007集中火力”的空军一体化环境任务演习,通过1个集成路径链接起3个不同地域的共计15个节点,经TENA网关并按TENA协议交换仿真或仪表信
息,验证了联合任务环境下体系作战试验的能力[5]。
1.4 推行国家网络靶场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攻击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对国防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了加强网络战攻防试验,应对美军对网络战的需求,2008年布什总统提出旨在实现国家网络能力革命的“国家网络安全综合倡议”;奥巴马总统执政后,成立了网络战司令部。国家网络靶场(nationalcyberrange)项目于2009年1月启动,由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e‐
fense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
DARPA)负责项目的设计、建设与验证。该项目
于2012年11月交付国防部试验资源管理中心,用于国防部、海陆空三军和其他机构[6]。尽管国
家网络靶场在建设与运行中尚存在一些关键技术难点,但无疑会对美军网络战攻防试验能力带来革命性的飞跃。2 美军装备试验靶场建设的启示
当前,世界范围内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正加速发展,军事靶场建设发展对保证新型武器装备战斗力生成、变革完善战法训法指导思想、验证武器装备体系对抗能力等的地位作用愈加凸显,靶场信息化建设与靶场功能拓展己经成为军事靶场建设的重要方向。美军在靶场建设中不断推出先进的发展理念、高端的试验技术、创新的试验模式,构建成世界一流的靶场试验能力。美军装备试验靶场建设代表了世界军事装备试验靶场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其建设发展具有以下启示。
111 第4期 崔 侃,等:美军装备试验靶场建设发展及其启示2.1 以信息化战争为背景,建设信息化试验靶场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引起靶场试验模式的变革。进行靶场信息化改造与建设,提供近似于实战的信息化试验环境,形成信息作战试验能力,是当前我军靶场建设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信息化试验靶场不仅要实现靶场内资源与信息的共享,而且要实现靶场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使不同靶场间的资源和信息实现无缝链接,实现可视化的试验场景、机动化的试验平台、多样化的试验模式、精确化的试验指挥、一体化的试验功能[7]。信息化试验靶场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3项内容。一是做好靶场设施建设规划和标准的制定,统一信息格式和标准化接口,以实现靶场内或靶场间不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二是对试验基础设施进行信息化改造与建设,建立完善的靶场信息系统,包括决策信息系统、过程控制信息系统和测控设备、测发设备、通用设备、传输网络等的信息化改造与集成以及信息安全设计等。三是发展和提升靶场信息化指挥控制和信息融合处理能力。靶场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改造与建设是靶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但决定靶场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是靶场的信息化管理和运行模式以及靶场信息化能力,包括信息化管理理念、决策模式、人机结合能力、信息化文化建设等要素。2.2 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建设靶场联合试验环境未来的战争模式必然是联合条件下的体系对抗,这就意味着必须构想联合能力,研制“天生联合”的武器系统,并在作战任务环境中进行试验和训练,这就要求必须建构适应联合条件下装备体系对抗试验与训练的靶场试验环境。联合试验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有2项。一是建设逻辑靶场。逻辑靶场可通过建模与仿真技术提供集成的、可重用的、可靠的、经济高效的测试验证手段,把各种地理上分散,功能上分离的试验设施设备、仿真资源和工业部门的试验资源链接起来,形成一个联合环境,以逼真、经济、高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分布式的实时、虚拟、构造的试验能力。二是建构逼真的外场联合任务试验环境,推动装备试验由“标准”环境试验向“实战”环境试验转型,由注重性能试验向注重效能试验转变。现代高技术装备和装备体系以及复杂的战场环境对外场试验环境建设形成了严峻挑战,但只有外场联合任务环境试验才能准确回答装备作战试验的“关键性问题”(作战效能和作战适用性)[8]。外场试验环境建设应当包括预期作战环境的所有要素,如机动地域的大小和类型、环境因素、作战时间、战场威胁、生存条件等等;试验靶标应具备逼真的电、光、热、声、磁等的静动态特征及运动姿态,使试验环境无限接近实战态势。2.3 以体系试验为目标,建设体系试验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