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装备保障新理论新技术发展趋势_栗琳
【可靠性知识】美军后勤精确保障如何实现?

【可靠性知识】美军后勤精确保障如何实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把正确数量的物资送达正确的用户,是美军对后勤部队保障力提出的最高要求,也是美军后勤能力生成的核心要素。
私信我,一定秒回你,不信你试试?广告后勤保障力是战斗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聚集和释放战斗力的重要支撑。
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把正确数量的物资送达正确的用户,是美军对后勤部队保障力提出的最高要求,也是美军“聚焦后勤”和“感知与响应后勤”的灵魂之所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海湾战争以后的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更加重视在战争爆发前对后勤能力的调用,为赢得战争构造有利态势。
在新一轮军事转型中,美军也认识到,没有后勤的转型就没有军队的整体转型。
展开剩余84%以网络为中心的“感知与响应后勤”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尝到了网络中心战的甜头,同时坚定了美军向网络中心战样式的联合作战方向转型的决心。
为适应网络中心战的保障需要,美军在总结伊拉克战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适于作战的感知与响应后勤”的理念及其一系列理论。
所谓“感知与响应后勤”,是指以商业的感知与响应理念为基础,吸取各种先进经营管理技术的新型保障系统。
其精确灵敏的适应性保障,使基于效果的联合作战得以实施,从根本上弥补传统保障的不足之处。
“感知与响应后勤”认为,一个单位的战斗效能不仅要靠拥有足够的弹药、油料、给养、水以及维持军事能力的其他物资装备,而且要避免累赘的剩余物资。
太多的弹药、油料、给养或水会影响效能,因为物资太多,单位的速度就会减慢,敏捷性就会降低,维持高战斗节奏的时间就会缩短。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美军认为,后勤指挥控制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精确保障能力等,是后勤部队的核心保障能力,其基础是后勤人员和装备达到既定满编率和训练水平。
美军人员整体战勤比长期保持在1:0.8的水平。
在整体操作层面,美军强调打破体系壁垒,把联勤、军种后勤、民间社会化和动员力量,乃至友国盟军后勤纳入一个大“蓄水池”,按需灵活调用。
对美军新近发展作战理念的梳理与思考

对美军新近发展作战理念的梳理与思考美军新作战理念的破晓之路:一场战术革命的深度洞察与思索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全球安全格局中,美军这位军事巨擘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调整其战略棋局,孕育出一套崭新的作战理念。
这场从"隐形战机到智能战场"的深刻转型,犹如一场战术领域的文艺复兴,引人深思。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美军最新提出的“全域战”概念。
这一理念摒弃了传统地域限制,强调海、陆、空、天、电、网多维度一体化联合作战,就好比一个全能战士,不仅能横刀立马,亦能驰骋网络空间,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这种全方位、全时段、全领域的作战模式,无疑是对现代战争形态的一次颠覆性重塑,使人惊叹:“这不啻为军事版的‘跨界融合’啊!”再者,“敏捷作战”作为美军新作战理念的重要一环,犹如疾风劲草,灵活应变,突出快速部署和迅速反应能力。
他们追求的是像特种部队那样,能在复杂环境中闪电般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任务。
此等"兵贵神速"的战术风格,既体现出对战场态势的精准把握,也透露出对未来战争节奏的深刻洞悉。
此外,美军还大举推进"人工智能与自主系统"在实战中的应用,意在通过无人化、智能化提升战斗力,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这些冷酷无情却无比精准的“钢铁侠”,在战场上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力量,让人不禁感慨:"这就是未来的战争面孔吗?科技,正在改写生死簿!"然而,无论是全域战的宏大构想,还是敏捷作战的灵动身姿,抑或是人工智能的冷峻高效,都离不开美军对于"信息主导"这一核心原则的坚守。
信息优势,如同战场上的一盏明灯,照亮前行道路,决定着战役的走向和结局。
在这场以数据驱动、信息决胜的新时代战斗中,美军显然是卯足了劲,意图在信息海洋中立起一面引领潮流的大纛。
综上所述,美军新近发展的作战理念,既有对传统军事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又有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前瞻与预判。
而这一切,无不透射出美军对未来战场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让人不得不佩服其在军事变革上的胆识与魄力。
2030年前美国海军后勤保障装备与技术发展分析

2030年前美国海军后勤保障装备与技术发展分析
丁晶;宇可
【期刊名称】《外国军事学术》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2030年前美国海军后勤保障将呈现重组后勤部队,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继续从被动补给向主动配送保障方式转型的主要特点.因此,为适应未来海军后勤保障的新要求,美国海军确定了2030年前其后勤保障装备与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本文从新型运输补给、海基后勤、医疗及后勤信息化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最后对2030年前美国海军后勤保障装备的发展特点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即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研制与改造(装)相结合;注重军种间协作研究及吸收其他军种的先进成果;强调民间力量参与海军后勤保障装备的研制与保障等.
【总页数】5页(P59-63)
【作者】丁晶;宇可
【作者单位】海军后勤技术装备研究所;海军后勤技术装备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712/53
【相关文献】
1.2030年前航天测控技术发展研究 [J], 张碧雄;巨兰
2.美《全球趋势2030:替代的世界》报告:2030年前中国取代美国成世界最大经济体 [J], 江玮;
3.为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奋斗! [J], 《中国能源》编辑部
4.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打赢低碳转型硬仗 [J],
5.2030年前碳达峰的总体部署——《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解读 [J], 本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主要做法、发展趋势及启示

外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主要做法、发展趋势及启示(王鹏装备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宋华文装备学院训练部陈祥斌军事交通学院装备保障系李舒装备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实战化训练是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与环境下进行的训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中央军委着眼新形势下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准备的新要求,提出了加强实战化训练的重大决策,明确指出“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不断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
装备保障训练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部队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建设,有利于提升我军实战化装备保障能力,进一步缩小部队装备保障训练与实战的差距。
以美、俄、法等军事强国为代表的外军,在长期的实战化训练实践与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经验,总结出若干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有力推动了其军队战斗力的提高。
深入研究分析外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主要做法和发展趋势,从中汲取经验,得到启示,并紧密结合我军实际开展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对提高我军装备保障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借鉴价值。
1 外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主要做法外军注重将实战化训练的理念贯穿于装备保障训练全过程,同时结合本国客观实际加以丰富和发展。
在外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实践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1.1 聚焦实战需求,构设训练内容一是广泛开展野战条件下装备保障作业训练。
战时装备保障能力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军高度重视面向战时的野战条件下装备保障作业训练。
美国陆军注重提高装备保障受训人员在实际战场环境下以及在限定时间内,利用已有的技能、设备和修理器材进行战场修理的能力。
美陆军轻型师靠前保障营维修连的集体训练注意突出野战条件下战场毁伤修理、维修控制、修理备件供应保障、直接支援维修等多项保障训练内容的强度和质量要求,并且对每项训练内容的实施步骤、注意事项都有相关的条令条例来具体规范指导。
二是适度加强装备保障人员的基础作战技能训练。
外军认为随着军事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战争形态的加速演变,装备保障力量Et趋成为敌方打击的重点目标,装备保障人员在实战条件下会面临更多维的安全威胁。
美军车辆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Ab s t r a c t : T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US Ar my v e h i c l e ma i n t e n a n c e e q u i p me n t s u p p o t, r a n d t h e n s u mma — i r z e d i t s a d v a n c e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f u t u r e d e v e l o p me n t t r e n d s . O u r a r my s h o u l d l e a r n f r o m t h e i r s u p e r i o r i t i e s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mo t e t h e wo r k o f o u r v e h i c l e ma i n t e n a n c e e q u i p me n t s u p p o t r i n a n o r d e r l y a n d e f f i c i e n t wa y . Ke y wo r d s :US a m y; r v e h i c l e e q u i p me n t ; ma i n t e n a n c e e q u i p me n t ;ma i n t e n a n c e s u p p o r t
L i We n l u , Re n We n ‘ , Yu Z h a n  ̄u o , Wa n g L i a n g
( 1 .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T r a i n i n g B i r g a d e , M i l i t a r y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j i n 3 0 0 1 6 1 , C h i n a ; 2 .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D i v i s i o n , Mi l i t a y r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j i n 3 0 0 1 6 1 , C h i n a ; 3 . Mi l i t a y r V e h i c l e D e p a r t m e n t , M i l i t a y r T r a n s p o t r a t i o n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j i n 3 0 0 1 6 1 , C h i n a )
试谈美军后勤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试谈美军后勤管理理论的新发展随着现代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高技术战争理论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军队后勤管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那么,经过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实践与洗礼的作为当今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军队的美军在后勤管理理论方面上有哪些新的发展呢?本文将就美军后勤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作一些探讨。
一、聚焦后勤美军《2010年联合构想》把“聚焦后勤”定义为:“信息、后勤与运输技术的融合,它能对危机作出快速反应。
既能跟踪和调拨包括在运物资在内的各种资产,又能在直接军事行动的战略、战役和战术各级输送恰当编组的配套后勤力量和持续后勤保障力量。
”“聚焦后勤”完全适应愈益分散和机动的部队的需要,并能从世界任何地点进行投送,其提供保障的时间将以时或日计,将使未来的联合部队变得更加机动、多能。
也就是说,“聚焦后勤”是“后勤的精确应用”。
美军“聚焦后勤”要求:一是通过依赖包括现代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在内的各种信息优势与技术创新对部队实施灵活的、持续的后勤保障,强调“直达运输”和“分离式”保障,进一步减少部队对战区大量物资储备、大规模划区保障部队和后勤基础设施的依赖性。
二是通过对后勤物资流和信息流的科学管理与支配,使美军部队能够准确跟踪并及时转移包括正在运输途中的各种物资,减少后勤保障的规模,实现更加灵活、精干的战斗部队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部署与支援。
三是通过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与后勤指挥自动化系统、国防信息系统以及万维网的集成与互通来实现对美军的快速持续的后勤保障。
二、精确制导后勤精确制导后勤理论是由兰德公司根据海湾战争以及未来战争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后勤保障与管理理论,是现代化信息管理的产物。
它是引用精确制导武器(PGM)在战场上所起到的效果而提出的。
其目的是通过高度自动化与科学化的管理手段达到:一是以最小的保障资源消耗实现最大的军事保障目标;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后勤尾巴,降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非全任务能力(NFMC)。
美军装备维修保障工作的新特点

线 电射频标签 . 装箱 内的各个单件 装备或零部件都 附有 自 集 动 显示激光卡 .部 队人员 利用手持式远 距离监视器 能 自动接收无 线 电射频标签发 出的信 号 .能 自动地 把有关信息输入 计算机系 工 作 . 实行多 源保 障 , 同时保 留必要 的军 队维修核心 基地 , 高 提 其 维修质量 、 效率和效益。美军把装备维修保障社会化看的如此 统 中. 部队准确掌握装备 当前所在位置. 使 1 ] 。 注重故 障诊断 与预测技术 的发 展 这种技术使 维修工作能 重 要 . 目的是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 其 使装备保 障能够更加有 效地 够选择在恰 当的时机进 行 .通过传感 器或离线 的测量装置检测 保 障部队作战 。美军对装备维 修保障社会化 的认知也经历 了一
一
平的大 幅度提高 . 已经可 以实现 全时段跟踪 部件 。例如 , 美军 目
前已经全面推广 的“ 自动货单 系统 ” 给器 材供应带来 了极 大 的便 利 . 中硬件部分 主要包括计 算机 、 其 手持 式远距 离监视器 、 激光 卡读写器和条形码扫描 器 在大件装 备或者集装箱上 安装有无
僦饼 _
i
霹
战希臣 张 晓飞 2
鬟
美 军 装 备 维 修 保 障 工 作 的 新 特 点
(. 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管理 系 山东 中图分类号 : 2 E3 烟台 2 4 0 ;. 6 0 1 2海军航 空工程学院研究生 4队 山东 烟台 24 0 ) 6 0 1
文能分 析 、 振动分析和油样 分析预测装备 未来可能发生的故障 近年来 , 美军利用 这一技术 开发 的诊 断与 预测设备 主要有便 携式 维修辅助设 备 、嵌入式诊 断技术和交互 式 电子 技 术 手 册 。 2 日益重视装 备维修保障的协调性与独立性 、 从宏观上制定军 队装备 维修战略 . 统筹 装备维修 _作 , 丁 也就 是对各种关 系的调 整过 程 。装备维修保 障管理是一个 庞大 的互 相联系 的系统 . 维修工作涉及 到方方面 面 , 只有协调好 各种关 系 才能使装备维修工作得 以顺 利进行 , 产生巨大的效益。美 国国防 部是 美军装备维修保 障工作 的最 高领 导机关 ,装备维 修保障 主 要 由负责采办 、 技术与后勤的 国防部 副部长分管 , 其职 责包括制 个 过程 . 是跟随整个军队保障社会化的认 知的发展而 发展 的。美 国 国防科学 委 员会提 出 的“ 用外 部人 力资 源 ” “ 有化 ” 利 和 私 理 论 . 主要 观点 就是认为充分利用军 外资源 . 以为军 队节 省大 其 可 量人 力 、 物力 和财力 , 在提 高军费利用率 的同时并能够提 高维修 保 障效 率 美 国国防部在 2 世纪 9 o 0年代末向国会的报告 中称 : 由私营企业承包军 队维修基地 的部分工作 .即可 以减少 军费开
美国陆军部队战时装备保障发展研究

障 一 体 化 的重 要 内容 。 三是装备通用一体化 ,使各种保障装备横 向联合、配套 协调 。 实现装备一体化有赖于保障装备的一体化 , 美军认为 , 信息时代 的保障装备发展 ,将在纵 向技术一体化 的基础上 , 重点拓展横 向技术一体化 ,使各种装各配套协调,通过 使用 共 同的软件和语言 、同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最终实现 整个
1创新装备保 障管理体制 ,注重应 急机 动保障力量建 设,构建模块化 的装 备保障模式 针对信 息化 战争 的特 点和要求 ,美 军己开始 对现 行的装
备保障体制进行 改革 ,运用新 的装 备保 障理论和观点 ,重点 调整机构职 能,减少 中间层 次,充 实基 层保障力量实体 ,完 善战时装备保障机制 ,以实现精干 、合成 、高效 的保 障要求 , 提高装 备保 障应 急机 动能 力 、综 合保 障能 力和整 体保 障效 能 ,建立 了能够 适应 和满 足信 息化 战争 需求 的装 备保 障体 系。
摘要 :美国陆军部 队注重战时装备保障管理体制创新 ,加 强保 障装备 配套建设,研制先进的野战保障装备,通过构建装备社 会 化保障机制和体 系,实施装备保 障一体化 改革 ,形成 完善 的战时装备保 障理论和 实践体 系。 关键 词 : 美 军 : 陆 军 部 队 :装 备 保 障 中 图分 类号 :E 7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1 - 5 8 6 1 ( 2 0 1 5 ) 1 6 — 0 2 2 9 一 O 1 近年来 ,美 国陆军部 队在 积极 开展信息化建设 的同时 , 也不断加强对其 战时装备 保障的研究与实践 ,在 战时装备 保 障理论 、装备保障模式 、装备保障实践等方面 己取得 了丰 富 的 成 果 和 以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中 国 表 面 工 程 2007年 美军装备保障新理论新技术发展趋势 栗 琳,王绪智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北京 100036) 摘 要:研究了美军为强化全系统全寿命保障、实现装备优生、提高物资管理与供应水平和维修效率、增强故障隔离效果而推出和应用的各种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寿命周期费用、加速试验、国家库存管理策略、以网络为中心的维修、基于状态的维修、便携式维修辅助设备、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等基本内容,结合我军装备保障的当前水平,提出了我军加强保障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装备保障;维修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J05; TJ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89(2007)01–0006–05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New Equipment Sustentation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American Army
LI Lin, WANG Xu-zhi (Defense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enter, Beijing 10003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 plenty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quipment sustentation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including guarantee of service life, optimization of equipment, improvement of handling of goods and materials, and repairing efficiency etc. Based on this report, refer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PLA’s equipment sustentation, some advice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sustentation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were suggested. Key words:equipment sustainment; maintenance tcchnologies
0 引 言 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现代武器装备中的广泛应用,战争的力量构成、作战样式和战争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现代装备保障理论、保障技术、保障手段和保障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保障理论和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陆、海、空、天、电(磁)“五维一体”数字化战场环境的要求,不能有效保障全纵深、全立体、全时空作战的信息化部队,发展符合信息化战争所需的保障理论和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以美军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军队在现代战争装备保障需求的牵引,以及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提出并发展了大量创新性的装备保障理论和技术,并在局部战争中进行了实战检验。研究美军装备保障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收稿日期:2006−12−11;修回日期:2007−01−08 作者简介:栗琳(1964−),女(汉),石家庄市人,研究员,博士生。
努力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加紧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保障体制以及统领和促进包括表面工程在内的各种先进维修技术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强化全寿命全系统保障思想,提高装备保障效费比
过去各国军方在武器系统发展过程中,由于研制部门通常只关注开发费用,没有从降低寿命周期总费用的角度出发开展装备研制,导致武器系统服役后的使用和维护费用居高不下,报废处理费用越来越高。此外由于主战装备和保障装备的配套发展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装备服役后不能得到及时保障,影响了战斗力的形成。为解决这一问题,以美军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军方在武器装备发展中,开始全面贯彻落实全寿命全系统思想,先后推出了“寿命周期费用”、“全拥有费用”等新的思想[1]。
寿命周期费用是指装备论证、研制、生产、使用、保障和退役处理费用的总和。据美军的研究,在大型装备的寿命周期费用中,方案论证阶段的费
第20卷 第1期 中 国 表 面 工 程 Vol.20 No.12007年2月 CHINA SURFACE ENGINEERING Feb. 2007第1期 栗琳等:美军装备保障新理论新技术发展趋势 7
用约占3 %,研制阶段的费用约占12 %,两者合计仅占15 %,但这两个阶段的决策却对90 %~95 %的寿命周期费用具有决定的影响。因此,在装备立项论证阶段强调开展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已经成为外军装备发展的普遍做法。寿命周期费用是装备发展和使用中直接涉及的费用,而全拥有费用还涉及到一些间接的费用。强调全拥有费用比强调寿命周期费用更有意义。如对于某一特定的武器系统,可能开发自己独有的保障设备,建设独有的保障基础设施,其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而使用现有的保障设备和设施却费用较高,但对于全军而言,为其专门建造保障设备和设施不一定有利于对全部资源的最合理利用。
2 发展新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设计理念和技术,实现装备优生
随着高技术在武器装备中的广泛应用,新装备的使用、维护与保障日趋复杂,提高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以下统称保障特性)等指标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为此,世界各国军队都十分重视武器装备的优生问题。进入90年代以来,外军为提高新研装备的保障特性,开发和应用了很多新技术,如加速试验技术和虚拟维修技术等。 加速试验是一种在更短的试验时间内获得比正常条件下更多信息的方法。外军当前使用的加速试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来估计寿命的加速寿命试验(ALT),一类是用来确定(或证实)和纠正薄弱环节的加速应力试验(AST)。加速寿命试验是使用与可靠性(或者寿命)有关的模型,在超过正常使用应力的条件下度量可靠性和/或寿命。加速应力试验是使用加速环境应力,使潜在的缺陷迅速发生失效,以确定在使用中可能导致失效的设计或制造问题。加速试验的产品层次(级别)包括设备级和零部件级,有些加速方法只适用于零部件级的试验,有的方法只能用于较高的设备级,只有少数方法同时适用于零部件级和设备级。 虚拟维修技术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武器装备保障特性设计和验证,以及开展维修训练的先进技术。它突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可以实现逼真的装备装配和故障维修操作,提取任何关于装备的已有资料和状态数据,检验装备的性能。虚拟维修技术具有如下主要特点:第一,虚拟维修能提供
更加有效地评价和影响新设计的能力;第二,不必建造昂贵的实物模型,大大降低了研制费用,节约了研制时间;第三,可将保障特性分析中使用的核对表和程序合成到虚拟维修系统中,有助于实现保障特性分析的标准化;第四,虚拟维修可实现更强的信息交换,使共享信息所需的费用显著降低。
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物资管理与供应水平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为提高物资供应的效率与效益,以美军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军队提出和发展了国家库存管理策略、全资可视化、分布式保障系统等全新概念和技术,显著提高了保障信息的收集、传输和处理速度,优化了供应链,减少了物资供应体系的人员数量,提升了物资管理效率[2]。
“国家库存管理策略”是美国国防后勤局主导并与各军种联合创建的一种新的库存管理策略,是将国防后勤局的消耗品库存和各军种的消耗品库存结合成一个单一的国家库存,由国防后勤局对库存物资的供应过程进行独家控制,取消中间环节,直接将供应品提供给最终用户,从而节约成本,提高供应保障的响应能力。该策略可在多个方面节约成本。首先,库存物资实现国防部统一管理后,各军种不再需要维持大规模的物资供应队伍,可节约物资供应队伍的日常维持费用;其次,在物资的供应者和使用者之间建立了直接的供应通道后,消除了供应品的多次运输和处理;第三,由于实现了库存物资的单一管理,各军种不再使用互不兼容的大量供应系统,从而节省了信息的转发和共享费用。 分布式保障系统是指借助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把各军种相互独立的保障机构转变为一种分布式的、联合的保障体系,从而在保障领域里实现集中控制和分散实施相结合的目标。分布式保障系统必须由各军种通用的一体化保障信息系统和强大的运输网络来支持,要用“保障速度”来取代“保障规模”[3~4]。此外,分布式保障系统的运作在很
大程度依赖于对运输途中物资的动态观察、管理和控制能力。 美国国防部对全资可视的定义为“实时、准确地向用户提供有关部队、人员、设备和补给品的所在位置、运输情况、本身状况和特性等信息的能力,8 中 国 表 面 工 程 2007年 以及为了提高国防部后勤工作的总体效能,而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目前美军各军种、各部门都在发展各自的全资可视化系统。全资可视化系统主要是以自动识别技术为基础获取资产信息方面的数据,然后用一些数据库和后勤信息系统来保证各种后勤保障功能的实现。与之相连接的每个服务器都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来存取和积累数据。目前美军已经开发出一些能够提供一定资产可视化能力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如“物资库存控制点自动化信息系统”、“高级跟踪与控制(ATAC)系统”、“空军高级跟踪和控制(ATAC- AF)系统”、“民用资产可视化(CAV)系统”、“陆军资产可视化系统”等。 4 发展新一代维修技术和思想,提高装备维修效率和效能 近年来,美军为了开拓维修保障的新途径,提高维修保障的效果,不断将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应用于维修领域,形成了以“以网络为中心的维修”、“基于状态的维修”等现代维修思想,以及以“智能维修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维修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维修保障的效率和效能[5]。 美国海军在2002年提出了“以网络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并计划于2008年首先在潜艇上付诸实施。“以网络为中心的维修”的实质是最大程度地利用互联网和军用通信网络,使维修机构和维修人员能够通过安全的网络化设施直接进行维修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直接维修。美国海军规划的“以网络为中心的维修”系统将具备远程诊断、预防性维修的远程准备、远程测试和鉴定、远程下载软件和提取装备数据和远程获取武器装备配置数据的能力。 “基于状态的维修”是在传统的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技术基础上,综合多种先进的技术,如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准确地判定部件的实际状态,并据此决定对其进行更换或维修的过程。 5 开发新型故障检测与诊断能力,提高故障隔离效果 现代武器装备的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的故障检测和诊断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外军非常重视发展先进的故障诊断与检测能力[6],近年来开发并应用的故障检测与诊断能力包括:便携式维修辅助设备、嵌入式诊断技术和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便携式维修辅助设备是一种配备给现场维修点使用的、可移动的计算机设备,通常包括一台小型计算机和显示器。其典型功能包括:技术数据显示,故障隔离和修理指导,零部件查询和订购,维修文件编制和分析,状态监控和故障预测,以及工作数据输入和下载。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已有多项便携式维修辅助设备的发展项目,但大都是近年才启动的,其应用目前仅限于新型武器系统,如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和先进的两栖突击车。 嵌入式诊断是将诊断设备嵌入到武器装备内部,在系统运行中或基本不拆卸的情况下,掌握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查明产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预知系统的异常和故障动向,以声、光和显示屏等多种形式进行信息输出,并辅助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采取必要对策。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是将技术手册的内容以数字化的格式储存,并以交互方式进行查阅,通过计算机控制的电子显示系统,将信息精确地展现在使用者面前。美国防部1992年提出开展IETM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制定了一系列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规范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的开发,初步实现了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在不同计算机平台、不同部门、不同军种间的互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