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装备维修发展综述

合集下载

浅析美军装甲旅战斗队装备维修保障力量

浅析美军装甲旅战斗队装备维修保障力量

浅析美军装甲旅战斗队装备维修保障力量
孙 诚 王 晖
装备维修保障力量是陆军合成部队组织实施装备战场抢救、抢修和后送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和恢复武器装备战技术性能的主要力量。

面对战争形式和战场旅保障小组通常由人事参
谋、后勤参谋、通信参谋、财
务管理参谋、军医和牧师等
组成,负责旅保障行动的筹
划、组织与实施。

保障小组
与旅支援营作战参谋、后勤
部门根据旅作战要求进行短
期(小时)和中期(天)规划,
并监督支援营执行保障计划。

支援行动部门也是被支援单
位和师保障旅(DSB)之间的
接口,负责与师保障旅支援行
诊断设备的维修保障任务。

维修增援小组隶属于师保障支援营(DSSB)或战斗保障支援营(CSSB)的支援维修连,根据作战需要,可以144千米。

短途运输作业的规划系数为每天4次,每次大约34千米。

每个合成营或骑兵中队通常编组1个野战辎重队,并
旅支援营支援行动部门
支援维修连作战部署。

美军航空装备维修作业体制及其启示

美军航空装备维修作业体制及其启示

美军航空装备维修作业体制及其启示作者:罗智勇刘洁汪时交陈劲峰来源:《航空维修与工程》2020年第10期0引言军用航空装备维修作业体制是根据军用航空装备的列装使用情况和维修保障需求,针对具体维修作业活动建立的组织管理体系[1]。

随着自动控制、航空航天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先进航空装备服役我军航空兵部队,航空装备维修成为了持续战斗的关键环节,是打赢现代化空战的重要支撑。

为完成航空维修保障任务,我军积极地推进航空维修保障的职能设置、维修法规制度建设、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加快维修作业体制发展。

美军在1907年就组建了航空兵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科学、先进、高效的军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体制。

目前美军的航空装备保障处于三级维修为主,逐步向二级维修过渡的状态。

研究美军航空装备维修作业体制,借鉴所长对我军改革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航空装备的三级维修分为基层级维修、中继级维修、基地级维修,各级维修的任务具体如下:基层级维修,是指由直接使用飞机的单位完成航空装备的一些原位维修,主要包括航空装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飞行机务准备、飞行后检查和某些工作量不大的周期性工作。

中继级维修,是主要承担外场维修所不能完成的维修和保障工作,主要包括某些工作量较大、需要较多仪器设备、技术较为复杂的周期性维修工作,如无损检测、油液分析、机件的维修加工、简单零件的修配制作等。

基地级维修,则是由后方航空修理厂进行,主要承担部件的翻修、航空装备的大修改装等。

1美国空军部队维修保障机构目前,美国空军航空维修的作业体制实施“目标联队”的组织形式,1个联队由4个大队组成,即飞行大队、维修大队、保障大队和医务大队,具体编制结构如图1所示。

飞行大队负责执行各种飞行训练和作战任务;保障大队主要负责气象、情报等方面的工作,医疗大队负责为联队人员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大队和医疗大队都不负责飞机的维修保障工作;维修大队负责整个联队的飞行维修保障工作。

所有的维修保障力量都集中在维修大队,维修大队由飞机维修中队、维修中队和维修管理组成。

美军智能武器装备发展概况

美军智能武器装备发展概况

张 申 季自力 王文华美军智能武器装备发展概况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量子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战争形态将逐步由信息化战争转变为智能化战争。

美军洞察到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军事变革的发展态势,聚焦人工智能与自主技术,进行提前布局,加快推进武器装备的智能化、无人化和自主化。

统筹规划智能武器装备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栅格、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实现武器装备智能化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备指挥高效化、打击精确化、操作自动化和行为智能化的武器装备,将在未来战场上贡献独特的“机器智慧与力量”。

美军统筹规划智能武器装备发展,提出了以人工智能为关键支撑技术的“第三次抵消战略”,相继制定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规划、重点项目设想、技术标准规范,着力构建研发生产和作战运用体系,推动智能导弹、无人自主空中加油等项目的部署,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向武器装备系统渗透转化的进程,推进武器装备向最大限度的“自主适应、自主行动”方向发展,实施精准的复合性打击,毁瘫作战对手的体系结构。

美军还统筹运用联合人工智能中心、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美国国防部实验室及其他专注于人工智能研发的单位,细化职责分工,制定项目发展规划,以期尽快推动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研发项目落地见效。

人工智能嵌入现有武器装备美军正在大力推广人工智能芯片在现有武器装备系统中的应用,使之具备类人类“思考”和自主交互的能力,不断提高武器装备在储、运、用、修、管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实现指挥、检测、抢修、储供和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加快发展智能化精确打击武器,给精确制导弹药加上“智能大脑”,通过与战场态势感知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的互联互通,自主机动规避、自动识别定位、自动锁定目标,使弹药变得更“聪明”、灵敏、迅速,极大提升打击精度、速度和毁伤能力。

远程反舰导弹项目服务于美军战略转型,覆盖水面舰艇的常见交战距离,在自主感知威胁、自主在线航迹规划、多弹协同、目标价值等级划分、目标识别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极高,空射版于2018年列装美空军第28轰炸机联队。

外军装备保障发展动态分析

外军装备保障发展动态分析

外军装备保障发展动态分析随着现代武器装备日趋复杂、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各种任务计算机应用剧增,软件规模越来越大。

美军“大力神”运输机软件程序已经成为影响新型武器装备能否形成战斗力的重点,加强采办和使用保障过程中的软件开发和管理已经成为新型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必要条件。

另外,新型装备使用和技术保障离不开相关操作手册和保障手册,同步编写新型装备配套的使用和技术保障手册,已成为外军的普遍做法。

外军非常重视装备的全寿命保障,在装备的研制阶段就采取积极措施,典型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1.在研制阶段注重维修性设计装备的维修性是一种质量特性,始于设计论证阶段,贯穿于研制生产的全过程。

美军在采办新型装备时,规定在新型装备的设计阶段要达到以下要求:一是装备具有良好的维修可达性,要求合理布置装备各组成部分及其检测点、维修点,保证有足够的维修操作空间,合理开设维修通道、窗口:二是利用权衡分析和迭代设计使系统功能划分和模块组合最优化,提高组件的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和互换性:三是完善防差错措施及识别标记,提高维修工作中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2.注重测试性设计随着武器装备功能的多样化、结构的复杂化,故障检测诊断、性能测试己经成为维修工作的关键环节。

美军要求在装备研制阶段实施测试性分析、设计和验证,包括系统的检测方式、检测系统、检测点配置等。

美军强调研制和使用模块化、嵌入式的通用自动化检测设备,通过配备不同的软硬件模块,自动对不同装备进行故障监控、原位检测、隔离和识别。

此外,美军正在大力推广许多新的无损检测技术,如声阻抗法、全息摄影、红外检测、声发射、磁橡胶法等,使故障检测率有较大的提高。

3.研制具有超高可靠性的武器系统美国陆军认识到,要成为一支准备充分、响应能力强的军队,必须拥有可靠、有效的武器系统。

美国陆军近年来提出了“后天的陆军(AAN ) ”概念,为了使“后天的陆军”能够付诸实现,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实现武器装备的超高可靠性。

美军装甲保障装备现状及特点分析

美军装甲保障装备现状及特点分析

美军装甲保障装备现状及特点分析作者:卢波王锋王进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34期摘要随着高新技术在装甲装备上的不断应用,使装甲装备的保障难度和深度不断加强。

本文主要针对美军装甲保障装备发展的现状,装甲保障装备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美军装甲装备装备保障特点分析中图分类号:U469 文献标识码:A美军装甲保障装备分为装甲抢救装备、装甲修理装备、装甲装备保障故障诊断检测设备等。

1美军装甲抢救保障装备发展现状到目前为止,美军已经研制了M816、M984、M1089、M578、M88A2等多种装甲抢救装备,形成了装甲体系完整、功能相互衔接、种类丰富的装甲抢救装备系列。

表1:美国陆军主要装甲抢救车2美军装甲修理保障装备发展现状2.1装甲修理车美军装甲修理车是战场环境下执行修理任务的主要装备,主要包括履带式修理车和轮式修理车。

美国陆军装甲修理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高。

野战修理车底盘型号多与现役主战车型相配套,既提高了同伴伴随保障的能力,又便于战时维修备件的供应;二是功能完备。

装甲修理车除具备修理能力外,还具有吊装、牵引、人员救护、发电等功能,使修理车既能完成发动机、车厢等总成的修理,还能实施车辆抢救与后送;三是信息化程度高。

美军装甲修理车多配备GPS、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和随车故障诊断系统,不仅提高了装甲维修作业能力,还使装备融入整个作战体系之中,有效提升了装甲装备保障能力。

2.2修理方舱修理方舱是一种在集装箱和厢式活动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机动修理设备。

它既是修理机具与工具的贮运容器,又是车载设备的作业场所。

修理方舱具有规格统一、标准规范、无须挂车、储运方便等优点。

方舱平时可在库内长期战备封存,管理与保养十分方便。

美军的修理方舱发展已经很成熟。

目前,已发展出包括S-250、S-280型修理方舱和GMS-341型系列修理方舱等。

这些方舱主要用于电子设备、车辆和军械等装备的维修。

美国空军的两级维修方案

美国空军的两级维修方案

美国空军的两级维修方案长期以来,美国空军的飞机维修采用的是三级维修方案,即飞机按基层级(外场级或O级)、中继级(野战级或I级)和基地级(D级)三个级别进行维修。

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渐趋缓和和向多极化发展,空军的维修不但战线拉得太长而且资源配置过于浪费。

因此,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国空军面临着如何在保持空中作战优势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不断降低后勤保障及维修费用的严峻挑战。

美军对这种挑战的应对措施是积极推行两级维修方案。

1. 美国空军推行两级维修的历史背景美国空军对飞机维修的不同方式的尝试可以追溯到越南战争时期。

这一时期美军采用的是集中维修方案。

当时所做的研究表明,通过集中维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任务完好性,但由于当时的指挥和控制结构方面的缺陷,不能全面实施集中维修。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军在南朝鲜、日本和菲律宾基地的太平洋空军司令部(PACAF)开展了题为“维修状况改进项目(MPIP)”的一系列研究,对各种备选飞机维修结构进行了分析。

MPIP对每项维修活动都按其潜在的费用节省、提高任务能力和降低的易损性(vulnerability)进行了仔细审查。

该项目旨在寻求在减少费用的同时提高任务能力的维修策略。

促成美国空军下决心对原先执行的后勤保障理论和三级维修体制进行改革的直接动力是美军在海湾战争中暴露出的严重后勤保障问题。

在1990年8月至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期间,美军为取得战场上必要的后勤与维修保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花了长达5个半月时间进行准备。

即使在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后,战争中仍然暴露出军事运输和维修能力的严重不足。

连美国军事分析家也承认,如果没有那么长的准备时间,没有多国辅助军运力量的协助,这场战争是难以打赢的。

为此,在海湾战争之后,美国空军日益体会到改革维修体制、提高维修工作效力和简化后勤保障环节的迫切性。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许多其它因素也成为促使美空军推行两级维修体制的重要契机。

美军的战场抢修

美军的战场抢修

美军的战场抢修美军的战场抢修美军真正开始重视战场抢修是近20多年的事情,第4次中东战争可以说是美国现代战场抢修发展的转折点:在那次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在头18小时内就有约77%的坦克丧失了战斗力,但是由于有效地实施了大量靠前修理(即维修装备和人员在战场实施就地抢修,而不是将损伤装备后送),失去战斗能力的坦克在不到24小时内就有80%恢复了战斗力,有些坦克甚至损坏—修复达4~5次之多,甚至在以军修复的坦克中还包括阿军遗弃的坦克。

以军成功的战场抢修使美军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并在此后开始对战场抢修进行系统研究。

到海湾战争爆发前的10来年间,美军在战场抢修领域研究中先后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1982年,美国国防部制定并颁布了《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BDAR)纲要》,集中指导各军种的BDAR工作,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制定、编写了种类齐全、操作性强的相关条令及手册;研制出先进的战场抢修装备及专用工具箱;同时从训练、体制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战场抢修水平。

所有这些努力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得到了“报偿”,美三军的装备完好率都达90%以上。

一、美军的战场抢修理论当今的BDAR与传统的战场抢修有着质的区别,其准备与实施都需要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

美军战场抢修理论研究开展较早,整个理论框架较为完善,为美军战场抢修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美军的装备战场抢修理论从总体上可以分为装备可抢修性理论和战场抢修理论。

前者主要强调装备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战场抢修的需要,把可抢修性作为装备的重要质量特性来加以考虑;后者则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实施对装备的战场抢修。

1.战场抢修理论战场抢修理论是对可靠性、维修性、维修工程和综合后勤保障等理论的补充、完善和发展。

美军的战场抢修理论主要指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是一个理论体系,有许多具体的内容,包括战场损伤评估研究、装备战场修理技术的研究、还有对战场抢修时备件供应问题的研究。

根据美军的BDAR理论,战伤是战场武器装备的主要损坏形式,与平时的各类磨损故障和随机故障有着明显的区别。

美国陆军装备维修训练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

美国陆军装备维修训练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

2008年6月第19卷第3期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Equipment Command &Technology J une 2008Vol.19 No 13 收稿日期:2007206204 作者简介:贺 宇,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外军装备保障.heyu @.美国陆军装备维修训练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贺 宇, 令狐昌应, 陈 煜, 毕海玲(军事交通学院装备保障系,天津300161) 摘 要:随着美国陆军装备维修理论和维修体制的发展,维修训练不断变革,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

美军装备维修训练的做法和经验,可为我军装备维修保障训练提供参考。

介绍了美国陆军装备维修训练的指导思想、指挥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培养和任用模式、训练机构、组训方式、训练技术等,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结合我军情况,提出对我军装备维修保障训练的建议。

关 键 词:装备;维修;训练中图分类号:E 9文章编号:167320127(2008)0320044204文献标识码:A DO I :10.3783/j.issn.167320127.2008.03.010Characteristics of U.S.Army Equipment Maintenance Training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Our MilitaryH E Yu , L IN GHU Changying , C H EN Yu , BI Hailing(Depart ment of Equipment Support ,t he Academy of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Tianjin 300161,China )Abstract :Wit h t he develop ment of U.S.Army equip ment maintenance t heory and maintenance st ruct ure ,maintenance t raining is undergoing innovation ,and p resent s many new characteristics t hat wort h attention.The U.S.Army ’s met hod and experience of maintenance t raining are valuable to our military ’s equip ment maintenance support t raining.This paper present s t he training guidance ,training command and management system ,training target ,t raining and appoint ment mode ,t raining instit u 2tion ,organizing of t raining ,and t raining technology of U.S.Army equip ment maintenance ,sums up it s characteristics ,and offers p roposals to our military ’s equip ment maintenance support t raining based on it s complexion.Key words :equip ment ;maintenance ;t raining 当前,我军装备保障训练正处于由机械化条件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训练转变的重要时期,训练体制、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考核标准等面临重大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CHNOLOGY TREND
[摘要]美军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积累了大量的装备保障经验,尤其经过多次实战检验,维修保障日趋完善。

本文旨在总结美军维修保障
的特点,阐述对我军的装备维修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美军装备维修;特点;对我军启示美军装备维修发展综述
王涛
宋忠平
姜楠
(军事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30035)
美军认为,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消耗损坏十分惊人,而维修保障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战场消耗。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快速灵活后勤补给和战场抢修充分印证了这一点,美军汲取了以军经验对其后勤物资器材保障和维修进行了全面改革,使美军维修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更好地适应战争需要。

系统分析美军装备维修特点,对加强我军装备维修改革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美军装备维修的特点
经过多年的调整改革,美军装备维修呈现出以下特点:
1.1维修体系:灵活、精练
美军的装备保障体制主要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它们分别是:描述平时维修工作的维修管理体系,规定了平时的维修机构及其职责;描述战时战场装备保障工作的保障指挥体系,给出了战时各级保障机构的相互关系和职责;描述所有保障物资在军内流动情况的维修器材保障体制,给出了在装备保障过程中各级保障机构之间物资请领关系。

1.2维修指导原则:简洁、明确美军认为“维修是战斗的倍增器”、“维修是战斗成功的核心”。

因此,美军确定的维修指导原则是:靠前维修;预期保障建立在弹性的维修级别上,能够为战斗指挥员和战区综合保障人员提供最好的维修分队(包括类型和位置);维修系统能够弥补供应系统的不足。

1.3维修层级:完善、高效
早期美陆军维修体系是一个四级维修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各级维修之间的指挥协调困难,受敌威胁较大;维修机构臃肿,难以适应快速应急任务的需要。

“21世纪部队”将原来的四级维修合并为两级维修:战场维修和持续维修。

战场维修整合了原来部队级和直接保障级的维修任务,以修复特定的装备为目的,装备修复后归还原部队。

战场维修由装备驾驶/操作员或建制维修人员实施,主要是在装备损坏地点或收集维修站进行换件维修。

持续维修整合了原来全面保障级和基地级的维修任务,还包括直接保障级的部分任务。

持续维修由军和战区维修机构、专业维修机构或承包商实施。

1.4维修技术:先进、适用
美军十分重视新型科技在装备维修中的应用。

依靠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领域的优势,积极研制推广故障远程诊断和预测技术,实施及时有效的装备远程监控;通过新材料技术、新型维修技术在装备维修实践中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装备维修的高效性、灵活性。

如美军开发的所谓“飞机补丁”材料系统是一种使用底漆、粘合剂及聚合胶片的材料系统,它能大幅度减少维修人力,缩短维修时间,从而改善飞机的战备状态。

另外,先进复合材料的维修、无害材料的研制等也被美军列为重点研究领域。

1.5维修模式:创新、实用
美军历来重视军事管理的效益因素,在军事装备维修活动也不例外。

美军国防部所属的维修企业为尽可能消灭一切浪费,在装备维修过程中逐渐实行精益维修;为提高装备维修维修的精确性和高效性,美军海军提出了“以网络为中心”的维修模式,通过网络摄像机是远在海军基地的专家能够实现远程指导;为提高装备的战场恢复力,美军十分重视装备战场抢修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尽最大努力使装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战斗性能。

2对我军装备维修改革发展的启示
随着未来战争形态的不断升级,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在积极探索新
的装备维修保障模式。

近年来,我军也在探索新的装备保障模式,在维修保障改革方面迈出了较大的步伐,提高了装备维修保障的效率,对提高部队作战保障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纵观我军的装备维修现状,不能完全适应未来战争高强度、高消耗、高技术的要求。

借鉴美军维修保障改革的先进经验,构建适应我军军事战略需求、符合我军特点的装备维修保障体制。

2.1走平战结合,军民结合之路,建立灵活高效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
随着我军装备的快速发展,基层部队所能实施的维修级别越来越低,能承担的维修任务越来越少。

因此,越来越多的高级别维修保障工作将交给上级维修机构或由军工厂来承担。

首先,应扩大相关承制厂、承修厂的业务范围,使其能够和部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建立良好的动员保障机制。

其次,要构建更加合理的装备维修社会化保障体系,使之更加符合后勤保障社会化发展趋势,更加适应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使社会化保障企业成为我军有力的战略后方保障基地。

2.2走信息化之路,实现维修保障的高效化、智能化
信息技术不仅对装备维修保障的指挥控制和维修信息的获取等各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同未来装备的发展趋势相吻合的。

提高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提高我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各级对武器装备信息化越来越重视,在装备保障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我军的武器装备保障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同先进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一是标准不够统一。

目前,虽然各级、各部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水平研究开发了一些有关装备维修、管理的信息系统,但由于基础和起点不同,其功能和涵盖的内容不尽一致,各自都有一定的缺陷,也造成了重复开发的浪费。

因此,应进一步对军用信息化标准进行规范,以提高系统间的通讯能力,降低系统开发成本,减少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

二是缺乏统一规划。

上级主管部门应对现有的装备信息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开发关键性的、对提高部队作战保障能力具有战略意义的信息体系。

三是体系结构不够合理。

应注重遵循两个主导,即:以提高部队作战保障能力的需要为主导,以装备全寿命管理为主导,来构建合理的信息体系,避免盲目开发。

2.3走科技兴军之路,广泛采用科学、适用的维修技术
对提高维修保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一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除了指挥控制需要大力推行信息技术外,对保障装备和装备本身的信息化改造也势在必行。

提高装备本身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和装备的使用、装备的保障形成完整的体系,更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二是新材料技术。

我军目前在新材料方面,尤其是表面工程技术、复合材料技术、新型合金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应注重对现有成熟技术的应用,着眼于实战,开拓创新,大胆引进,尤其是要积极研究战场快速抢修的相关技术和材料。

三是新维修技术。

包括新的维修理论、维修工艺、故障诊断技术等。

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成熟、成功理论的同时,又要敢于创新,在维修理论体系尤其是战场抢修理论上有所突破。

同时,要及时把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装备维修实践,提高装备维修的质量和效率。

应用科技
1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