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之丹毒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丹毒精品医学课件

丹毒精品医学课件

2023丹毒精品医学课件CATALOGUE目录•丹毒的基本概念•丹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丹毒的治疗与预防•丹毒的并发症及处理•丹毒患者的护理与康复•丹毒的研究进展与趋势01丹毒的基本概念丹毒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由链球菌属的感染引起,尤其是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通常发生在皮肤表面,表现为炎症、水肿和疼痛丹毒的定义丹毒的发病机制细菌进入真皮层并引发免疫反应炎症介质释放,导致血管扩张、渗出和水肿链球菌感染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丹毒的病理生理局部皮肤组织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皮肤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伤02丹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丹毒的常见症状皮肤突然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通常始于一个毛囊或小片皮肤,并迅速蔓延。

皮肤红热肿胀皮肤瘙痒烧灼感水疱患者感到皮肤瘙痒,且瘙痒逐渐加重。

患者感到皮肤烧灼感,疼痛剧烈。

皮肤出现水疱,可伴有疼痛和瘙痒。

丹毒的诊断标准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伴有瘙痒和水疱。

临床表现患者有感染或炎症病史。

病史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沉加快。

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可见肺部感染灶。

影像学检查丹毒的鉴别诊断由于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金属而引起的皮肤炎症,表现为瘙痒、灼热感和红肿,无感染病史。

接触性皮炎类丹毒蜂窝织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表现为红色斑块或斑片,中心可有水疱或脓疱,疼痛和瘙痒较轻。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炎症,表现为红肿、疼痛和瘙痒,但无水疱。

由过敏引起的皮肤病,表现为局限性水肿,常伴瘙痒和呼吸困难。

03丹毒的治疗与预防1丹毒的药物治疗23早期、足量、高效抗生素的应用是关键,外用药物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原则首选青霉素,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抗生素选择一般治疗时间为2-4周,期间需要定期复诊,观察病情变化。

疗程及复诊使用紫外线照射、半导体激光、红光照射等方法,可缓解患部疼痛、红肿等症状。

丹毒精品医学课件

丹毒精品医学课件
否有类似症状的家族史。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有红肿、疼 痛、灼热等症状,以及是否有淋 巴结肿大的情况。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了解 患者是否有感染情况。
丹毒的鉴别诊断
接触性皮炎
患者有接触过敏原的历史,皮 肤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
蜂窝织炎
患者有感染病史,皮肤出现红 肿、疼痛等症状,但无丹毒的 典型红色边缘清晰、表面紧张
避免刺激
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或化妆品,以免加重 症状。
丹毒患者的健康教育
了解丹毒
了解丹毒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 措施,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皮肤破损或摩 擦,以减少细菌入侵的机会。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充足的睡眠、 饮食均衡、适当的锻炼和避免过度疲劳。
就医指导
如出现丹毒症状,及时就医并按医生建议 进行治疗和护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淋巴管堵塞
丹毒发作时,淋巴管堵塞 ,导致局部水肿和疼痛。
丹毒的并发症
淋巴管炎
丹毒发作时,可伴有淋巴 管炎,导致局部疼痛和肿 胀。
全身感染
丹毒处理不当可引起全身 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等 严重后果。
皮肤坏死
部分患者因病情严重,可 能导致皮肤坏死。
03
丹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丹毒的诊断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是否有过度疲劳、寒 冷、潮湿等诱发因素,以及是
外用药
如鱼石脂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可局部涂抹以消炎、消肿。
中药治疗
内服中药
丹毒属中医“痈”的范畴,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五味消 毒饮、仙方活命饮等方剂加减。

丹毒 ppt课件

丹毒  ppt课件

ppt课件
61
ppt课件
46
风热毒蕴证
部位 风热袭表: 疏风清热解毒 普济消毒饮 风盛者用荆防败毒散、热盛者用仙方活
命饮
ppt课件
47
胁肋部
ppt课件
48
肝脾湿火证
部位 胸腹腰胯部 清肝泻火利湿 龙胆泻肝汤
ppt课件
49
下肢小腿
ppt课件
50
湿热毒蕴证
下部 湿热中阻: 清热利湿解毒 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
ppt课件
55
红斑(水肿)
金黄散外调擦 或用30~50%硫酸镁 或用草药外敷
ppt课件
56
水疱(大疱)时
空针抽水疱 再敷
ppt课件
57
砭镰法
复发性丹毒 可浅刺也或围刺
ppt课件
58
预防与调护
休息,饮食 抬高患肢,大足风穿弹力袜 治疗原发病
ppt课件
59
王某,男, 62 岁。 2002 年 7 月 22 日 初 诊。患者 2 天前出现恶寒发热,体温 39 ℃ 左右 ,后右小腿肿痛,头痛骨楚,纳 呆,便秘溲赤。有足癣史。
文献
《诸病源候论》 “丹者,人身忽然欣赤,如丹涂之状,故
谓之丹。或发于手足,或发腹上,如手 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
“不急治,则痛不可堪,久乃坏烂,去 脓水数升。若发于节间,使流之四肢。 毒入肠则杀人,小儿得之最忌。”
ppt课件
5
此外
《外科正宗》 《疡医准绳》 《外科启玄》 《外科大成》 病因、病机、命名、辨症论治等。
ppt课件
9
下肢
流火 《外科证治全书》 “流火,生小腿,红肿放亮,热痛如烧,
不溃不烂,多在小腿肚之下。时医惟知 以镰血出,或以鳝鱼血涂,总无全愈之 日,时常发作,复镰复涂而已。”

丹毒演示课件

丹毒演示课件

01
02
03
淋巴管炎
丹毒感染可引发淋巴管炎 ,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 ,严重时可导致淋巴管阻 塞和脓毒症。
败血症
丹毒感染严重时可引发败 血症,表现为高热、寒战 、心率加快等全身症状, 甚至危及生命。
肾炎
少数丹毒患者可出现肾脏 受累,表现为血尿、蛋白 尿、水肿等症状,严重者 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预防措施建议
目前丹毒的治疗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需要继续探索新型的治疗方法,如免 疫治疗、基因治疗等。
疫苗研发
国际合作与交流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未来 可以针对丹毒病原菌的特点,研发相应的 疫苗,以降低丹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丹毒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需要各国之 间的紧密合作与交流。未来可以加强国际 合作,共同应对丹毒的挑战。
鉴别诊断相关疾病
01
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皮肤深层组织的感染,其临床表现与丹毒
相似,但病变范围更广,且不易出现水疱。可通过细菌培养和组织病理
学检查进行鉴别。
02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某些物质后引起的炎症反应,其临床表现也
可为红、肿。可通
毛巾等个人物品。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丹毒的典型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疼 痛、发热,可伴有水疱、脓疱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 头痛、恶心等。
分型
根据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的不同,丹 毒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面部丹毒、躯 干丹毒、四肢丹毒等。其中,面部丹 毒较为常见,且症状较为严重。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于全身症状明显的丹 毒感染,需要口服或静 脉注射抗生素进行系统
治疗。
对症处理

丹毒(1)ppt课件

丹毒(1)ppt课件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14
丹毒患者的病房护理
局部皮 肤护理
本病因局部皮肤红肿灼痛,有的甚至发生水疱、破 溃,应嘱病人着宽松柔软的内衣并保持局部清洁, 皮肤感到瘙痒时,应避免抓破,造成再次感染,充分 暴露患处,避免热源,避免碰撞,防止感染。局部 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丹毒的治疗和护理来自15丹毒患者的心理护理
提高洁肤护肤意勤识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保持皮肤完整,避免抓挠,护理好每 一个小创口,因为看似无足轻重的毛囊炎,都有可能为丹毒埋
及时治疗皮肤病下对祸于根容。易皮肤皲裂的人,一定要注意在洗浴之后,在全身或者 局部涂抹保湿霜。患有皮肤干燥症等皮肤敏感人群,更要注意 根据丹毒易复发的特点,很多患者都是丹毒治好后,脚癣仍存
发生在小腿丹毒者因高度 肿胀、皮肤粗糙增厚称为 象皮肿。
丹毒的临床表现
7
•小腿下段踝部丹毒
丹毒的临床表现
8
病历
3床
王应兰
31岁
主诉:双侧小腿内侧肿胀、红、疼痛、伴局部皮肤发红4天。
病史:患者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双侧小腿内侧肿胀、红、疼痛、伴局 部皮肤发红。无结节或溃烂,无发热、寒战。当时不在意,未给予处理, 2009-6-25来我院门诊就诊,查B超示:左侧下肢深静脉及浅静脉未见明显异 常声像。诊断左小腿蜂窝织炎,给予PG治疗,效果不佳,现为进一步治疗到 我院就诊,门诊以“双下肢肿胀查因,丹毒?”收入我科,起病以来,胃纳 、睡眠一般、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改变、生命体征正常。
部分丹毒患者有淋巴结 肿大、压痛。
临床表现
丹毒起病急剧,皮损为 片状鲜红浮肿性斑片, 迅速向周围扩大,境界 清楚,严重时出现水疱 或血疱,自觉疼痛,皮 温升高,触痛明显。
丹毒患者发热、寒战、 体温可高达39℃以上,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医学课件)丹毒

(医学课件)丹毒

THANKS
感谢观看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皮 肤破损和摩擦,以减少细菌入
侵的机会。
足部护理
特别注意足部的卫生和保护, 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避免
足部感染。
控制策略
早期诊断
及早发现丹毒的症状,及时就 医并接受治疗。
抗生素治疗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以消除感染和控制病情。
局部治疗
使用消炎止痛药、外用药物等 局部治疗,缓解症状和减轻疼 痛。
休息与锻炼
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 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04
丹毒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充 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 的锻炼,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长时间站立、劳累、紧张 等诱发因素,因为它们可能增
加感染的风险。
丹毒的流行病学
地域分布
丹毒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但以 气候潮湿、炎热的地区更为常见

时间分布
丹毒的发病率在夏季和秋季较高, 可能与气候炎热、湿度大有关。
人群分布
丹毒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以儿 童和老年人为多见。同时,女性比 男性更容易感染丹毒。
03
丹毒的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抗应的抗生素药物,以控 制感染和炎症的进一步发展。常 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
文献综述与最新研究成果
丹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大量丹毒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者们发现丹毒的发病率 与季节、气候、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丹毒的细菌学研究
通过对丹毒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研究者们发现丹毒的主要 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丹毒的诊断和治疗课件

丹毒的诊断和治疗课件

2、临床表现
丹毒常年均可以发病,夏季更易发生。潜伏 期一般是2-5 d。大多数先有发热、畏寒、 关节酸痛等全身不适,体温可高达39-40℃,
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继之出现局部
红肿、疼痛、迅速向周围蔓延而呈大片鲜 红色的损害,表面紧张发亮,可发生水疱 和大疱。皮损稍隆起皮肤,与周围正常皮 肤界限清楚。
局部治疗
1、抬高患肢,局部可用50%硫酸镁溶液或者醋酸铝溶 液、鱼石脂软膏。
2、局部红外线、紫外线照射等辅助治疗。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可达20X109/L ,中性 粒细胞增高,可达0.8。尿常规检查偶有蛋 白尿及管型
4、鉴别诊断
(1)蜂窝织炎:是细菌侵入皮下组织后引起的 急性炎症,通常认为与链球菌感染有关,但葡 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厌氧菌等亦可致病。本病 继发于皮肤创伤和皮肤溃疡。下肢循环障碍为 易感因素之一。皮损暗红。边界不清。侵润深, 化脓现象明显,破溃后可排出脓液和坏死组织。
丹毒的诊断和治疗
丹毒的定义
丹毒是由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 的急性炎症,其特点为局部红、肿、热、 痛、大多伴有发热、头疼、乏力等全身症 状。
1、丹毒的病因
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破损的皮肤引起, 还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老年伴有基础病 是易感群体,如糖尿病、慢性肾炎、低蛋 白激物史, 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边界清楚,受累皮 肤可以表现为发红、肿胀、皮温升高,同 时还可有丘疹、水疱、渗出、结痂等损害。 患者可有胀痛感,但以瘙痒为主。
(3)类丹毒:是感染猪丹毒杆菌导致。患者多有接触家畜、 鱼类等病史,损害通常发生于接触部位,大多为手部。 局限型最初表现为绿豆大小红点,继之局部肿胀,渐向 周围扩大,中心有自愈倾向。一至几天后局部表现出紫 红色斑,肿胀略带光泽,有浸润感,边缘清楚稍隆起, 中央较平,色淡,自觉疼痛。猪丹毒杆菌培养和接种实 验阳性。

《中医外科学丹毒》ppt课件

《中医外科学丹毒》ppt课件
实用文档
丹毒
小结 思考题:
1、丹毒与接触性皮炎怎样鉴别? 2、丹毒的诊断、辨证论治(内外治法 及方药)? 参考书目: 顾伯华主编:《实用中医外科学》
(上海科技版)P426-428
实用文档
疼痛
水疱、瘙痒
血常规 WBC及中性增高 正常
治疗
抗菌
抗过敏
实用文档
接触性皮炎
实用文档
丹毒
五、治疗 凉血清热、解毒化瘀
1、 辨证论治 (1)内治 ①风热毒蕴——疏风清热解毒 ——普济消毒饮 ②肝脾湿火——清肝泻火利湿 ——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 或化斑解毒汤加减
实用文档
丹毒
③湿热毒蕴——利湿清热解毒 ——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丹毒
三、诊断 1、临床表现 ① 好发部位:小腿、足背、颜面部。 ② 诱发病史:皮肤或粘膜破损史。 ③ 前驱症状:恶寒发热、头痛骨楚等 全身症状。
实用文档
丹毒
④ 典型损害: 局部皮肤红斑,肿
胀,边界清楚,略高 出皮面,压之退色。 皮温高,压痛明显。 重者可出现水泡。
实用文档
丹毒
⑤ 局部淋巴结肿大。 ⑥ 复发丹毒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橡皮腿。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明 显增高。
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 热肿胀,边界清楚,迅速扩大, 愈后易复发。
实用文档
丹毒
二、病因病机 1、素体血分有热 ; 2、破损染毒: 如鼻腔粘膜、耳 道皮肤或头皮等皮 肤破伤,脚湿气糜 烂。
实用文档
丹毒
西医: 本病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黏膜的
细微破损处侵入皮内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 急性炎症。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面部丹毒
实用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毒的定义、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丹毒是什 么)
丹毒的病因病机(为什么) 丹毒的治疗(怎么办)
丹毒
定义: 是指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性 疾病.
特点 皮肤突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一般 中医称下肢丹毒为“流火”,面部丹毒为“抱
头火丹”,新生儿臀部“赤游丹” 西医称为丹毒
病因病机
素体血分有热,外感火热毒邪,郁阻肌肤而发病, 或外伤染毒而成
上部 夹有风热 胸腹部 夹有肝火 下肢 夹有湿热 新生儿 胎热火毒
西医病因病机
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黏膜的细小伤口侵入所 致
下肢丹毒,多为糜烂型足癣继发链球菌感染引 起
一般蔓延较快,很少有化脓和组织坏死
丹毒发病部位
颜面丹毒
下肢丹毒
慢性复发性丹毒
诊断
临床表现 部位:下肢、头面部、新生儿游走性 皮肤黏膜损伤史 突然起病有全身症状 病程一般在1周左右,预后较好 足癣和血吸虫感染引起下肢丹毒常反复发
作,导致淋巴水肿,甚至发展为象皮肿
局部
红斑
特点
略高皮面 初色鲜红 迅速扩大 边界清楚
颜色变化
鲜红 暗红 棕黄色 脱屑而愈
局部表现
水肿性边界清的片状红斑(鲜红色)。 迅速扩大 表面紧张光亮,灼热有触痛 严重时红斑可见水疱、大疱等。 鲜红斑-----暗红斑-----脱屑而愈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学习目标
3.胎火蕴毒证
新生儿 治法 凉血清热解毒 方药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外治
金黄散或玉露散外敷பைடு நூலகம் 鲜草药捶烂外敷 下肢丹毒,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浅刺,以放
血泄毒
西医治疗
抗菌药物为主 使用至全身或局部症状消退后3-5天为止,以免
丹毒复发
咽痛加生地、玄参 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芒硝
2.湿热毒蕴证
下肢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 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 组成 五神汤 银花 紫花地丁 茯苓 车前
子 牛膝 萆薢渗湿汤 萆薢 黄柏 苡仁 茯苓 丹皮
泽泻 滑石 通草
3.肝脾湿火证
胸腹腰胯部 治法:清肝泻火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
丹毒
病例分析
李菊枝,女,20岁.有足癣史,两天前突然出现恶 寒发热T38.9℃,头痛,全身乏力,便秘溲赤,继则 出现左足背红肿胀痛.检查: 左足背皮肤色红如 涂丹,灼热,边界清楚,压之红色可褪去,放手即恢 复,左腘窝淋巴结肿大,压痛,第2、3趾丫湿烂, 苔黄腻、脉洪数
要求 写出诊断、证型、治则、代表方药及外 治法
严重时
水疱 大疱 瘀点 瘀斑 皮肤化脓坏死
由于部位不同表现略有区别
颜面部
颜面部
从一侧开始----形成蝶形红肿,扩大-----整个面 部红肿----眼睑肿胀。
受邪部位不同,扩肿不同
耳部破损 先肿于耳周,再肿头角 头皮破损 先肿头额,再肿及脑后
下肢
流火 大脚风
重症
新生儿 年老体弱者
辅助检查
血常规
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 有接触史 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 局部痒而不痛 发病部位浅 无全身症状
蜂窝织炎
病位较深 损害中央红肿显著,边缘较轻,境界不明 多化脓
治疗:凉血清热、解毒化瘀
辨证论治 1.风热毒蕴 头面部 治法 散风清热解毒 方药 普济消毒饮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