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质谱法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质谱分析

第十二章质谱分析

第十二章质谱分析1.试指出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1) 质量数最大的峰为分子离子峰(2) 强度最大的峰为分子离子峰(3) 质量数第二大的峰为分子离子峰(4) 上述三种说法均不正确解:(4)2.下列化合物含 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1) C6H6(2) C6H5NO2(3) C4H2N6O (4) C9H10O2解:(2)3.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奇数的是( )(1) C6H6(2) C6H5NO2(3) C6H10O2S (4) C6H4N2O4解:(2)4.在溴己烷的质谱图中,观察到两个强度相等的离子峰,最大可能的是:( ) (1) m/z为 15 和 29 (2) m/z为 93 和 15(3) m/z为 29 和 95 (4) m/z为 95 和 93解:(4)5.在C2H5F中, F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1) M (2) M+1 (3) M+2 (4) M及M+2解:(1)6.一个酯的质谱图有m/z74(70%)的强离子峰,下面所给结构中哪个与此观察值最为一致( )(1) CH3CH2CH2COOCH3(2) (CH3)2CHCOOCH3(3) CH3CH2COOCH2CH3(4) (1)或(3)解:(1)7.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4O, 质谱图上出现m/z59(基峰)m/z31以及其它弱峰m/z73,m/z87和m/z102. 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 ( )(1) 二丙基醚 (2) 乙基丁基醚(3) 正己醇(4) 己醇-2解:(2)8.某胺类化合物, 分子离子峰其M=129, 其强度大的m/z58(100%),m/z100(40%),则该化合物可能为( )(1) 4-氨基辛烷 (2) 3-氨基辛烷(3) 4-氨基-3-甲基庚烷 (4) (2)或(3)解:(2)9.分子离子峰弱的化合物是:()(1)共轭烯烃及硝基化合物 (2)硝基化合物及芳香族(3)脂肪族及硝基化合物 (4)芳香族及共轭烯烃解:(3)10.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1) 醚 (2) 醇 (3) 胺 (4) 醚或醇解:(3)11.某化合物在一个具有固定狭峰位置和恒定磁场强度B的质谱仪中分析, 当加速电压V慢慢地增加时, 则首先通过狭峰的是:( )(1) 质量最小的正离子 (2) 质量最大的负离子(3) 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 (4) 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解:(4)12.下述电离源中分子离子峰最弱的是( )(1) 电子轰击源 (2) 化学电离源(3) 场电离源 (4) 电子轰击源或场电离源解:(3)13.溴己烷经均裂后, 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为:( )(1) m/z93 (2) m/z93和m/z95(3) m/z71 (4) m/z71和m/z73解:(2)14.在下列化合物中, 何者不能发生麦氏重排( )(1)(2)(3)(4)解:(3)15.某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m/z 29,43,57的系列峰,在红外光谱图官能团区出现如下吸收峰:>3000c M-1 ;1460c M-1 ,1380c M-1 ,1720c M-1.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1)烷烃 (2) 醛 (3)酮 (4)醛或酮解:(3)16.某化合物质谱图中,M和(M+2)的相对强度大致相当,由此,可以确定该化合物含()(1)硫(2)氯(3)溴(4)氮解:(3)17.质谱计的磁偏转分离器可以将 _________ 加以区分,因此它是一种_________分析器。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十二章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十二章
4.5 __ 5.9
2—3
6.5 __ 8.5
RCH2F RCH2CI RCH2Br RCH2I
4 3~4 3.5 3.2
H
7.3
3.5 ~ 4
29
RO CH3
质子类型
Ar-CH3
δ (ppm)
2_3
C=C-CH3
R-OH
O R-C-CH3 O R-C-OCH3
1.7 — 1.8
0.5—5.5
2—2.7
27
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低场
高场
7 6 5 4 3 2 1
TMS
δ:
10
9
8
0
化学位移的表示 ( τ =10 –δ)
28
三、常见质子的化学位移:
质子类型δ (ppm)
RCH3 R2CH2 R3CH 0.9 1.3 1.5
质子类型
C = CH 2
- C ≡ CH
Ar _ H
_
δ (ppm)
H0:外加磁场的强度
H' : 感应磁场的强度
HN :质子真正感受到的磁场强度
21
分子中的质子真正感受到的磁场强度是:
HN = H0-σH0 = H0(1 - σ)
HN: 质子真正感受到的场强 H0:外加磁场的强度 σ: 屏蔽常数随质子外围的电子环境而异
对抗 屏蔽 效应: 质子外围价电子产生的感应磁场 加强 去屏 外磁场的现象就叫做 屏蔽 效应. 去屏
7
核磁共振谱 (NMR): △ E = 1.2 × 10-2 ~ 4 × 10-6 KJ.mol-1 λ = 1厘米~ 1 m

天然药物化学(第二版_吴剑峰)课件第十二章-挥发油

天然药物化学(第二版_吴剑峰)课件第十二章-挥发油

萜类化合物
• 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及 其含氧衍生物,包括醇、 酚、醚、醛、酮、酯等, 是挥发油的主要组成部 分,其中含氧衍生物是 挥发油生物活性和香气 的主要成分 。 • 如薄荷醇、柠檬醛、樟 脑等。
结构组成
芳香族化合物(1)
结构组成
• 大多数为苯丙素的衍生物,多具有6C— 3C的基本碳架。在挥发油中所占的比例较 大,仅次于萜类化合物 。
测定理化常数
鉴定
• 物理常数: 先测折光率,合格后,再测比 旋光度、相对密度等。 • 化学常数: (1)酸值-指示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的 含量。 (2)酯值-指示挥发油中酯类物质的含量。 (3)皂化值-指示挥发油中游离羧酸、酚类 和酯类物质的含量。
官能团的鉴定
鉴定
• 酚 类 三氯化铁试剂 • 羰基化合物 银镜反应 羟胺试剂 2,4-二硝基苯肼 氨基脲试剂 • 不饱和化合物和薁类 氯仿溶液中,滴加溴的氯仿溶液,→红色褪去 (不饱和化合物)→继续滴加试剂,若出现蓝色、 紫色、或绿色:含薁类
HC CH CHO
H2C CH CH2
OCH 3
桂皮醛 cinnamaldehyde
丁香酚eugenol
OH
芳香族化合物(2)
OCH 3
OCH 3
结构组成
H3CO
H3CO
CH3 H OCH 3 H
H OCH 3
H CH 3
α-细辛醚(α-asarone)
β-细辛醚(β
–asarone)
脂肪族化合物
薄层色谱鉴定
鉴定
• 吸附剂:硅胶G或Ⅱ~Ⅲ级中性氧化铝 • 展开剂: (1)石油醚或正己烷:含氧者留在原点。 (2)石油醚-醋酸乙酯(85﹕15):不含氧 者展至溶剂前沿。 显色剂:(1)通用显色剂 (2)官能团专属性显色剂

第十二章-血清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

第十二章-血清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
锰 多种酶的激活剂
氟 骨、牙齿形成
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病 恶性贫血,甲基丙二酸尿症 克山病,大骨节病
生长发育迟缓,中枢神经系异 常 龋齿
1、微量元素的缺乏症与过多症 •缺铁性贫血 •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病 •克山病,大骨节病 •龋齿 •血色沉着病 பைடு நூலகம்Wilson
2、微量元素与地方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3-5g 2-2.5g 100-200mg 12-20mg 1.1-1.5mg 6mg 10mg 10mg 14-21mg 25-36mg 25mg 17mg 2.6g 18g
主要分布
红细胞、肝、脾 骨、肌肉、皮肤、男性生殖道 血液、骨、肌肉、肝、肾、心、脑 肝、肾、骨、松果体、垂体、乳腺 肝、心、肾、骨、脾、胰、小肠 肝、心、脾 肝、肺、骨、皮肤 皮肤、骨、肝、肌肉、淋巴结、毛发、汗腺 肝、脾、牙釉、指(趾)甲、心、红细胞 甲状腺、胃粘膜、唾液腺、脉络膜、乳腺 牙、骨 肝、脾 骨、牙、甲状腺、皮肤 皮肤、肌腱、骨骺、血管壁、淋巴结、结缔组织
第十二章 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
检验教研室
本章内容概要:
第一节 钙、磷代谢及其平衡紊乱 第二节 镁代谢及其平衡紊乱 第三节 微量元素与疾病 第四节 钙、磷、镁和微量元素铁、铜、锌的测定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钙、磷测定的推荐方法。 熟悉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的测定方法。 了解镁、铜、锌的测定种类,钙、磷、镁代谢及其 平衡紊乱,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
(二)磷代谢
1.磷的含量、分布和血磷 含量:正常成人含磷600g左右。每kg无脂肪的组织约含磷12g。
分布:体内磷的86%分布于骨,其余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及体液中。 血磷:指血浆中无机磷酸盐所含的磷,正常人仅有0.6~1.6

统考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有机化学基础第1讲认识有机化合物学生用书

统考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有机化学基础第1讲认识有机化合物学生用书

第1讲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纲要求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

4.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了解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考点一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基础梳理·自我排查1.根据元素种类分类:2.按碳的骨架分类3.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__________。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4.链状有机物的命名(1)选主链——选择含有________在内(或连接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

(2)编序号——从距离________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3)写名称——把取代基和支链位置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写出有机物的名称。

5.苯的同系物的命名(1)习惯命名法如称为______,称为______,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其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系统命名法将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编号,以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为1号,选取最小位次号给另一甲基编号,则邻二甲苯也可叫做________,间二甲苯叫做1,3­二甲苯,对二甲苯叫做________。

[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官能团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类物质( )(2)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一定属于醛类( )(3) 、—COOH的名称分别为苯、酸基( )(4) 属于苯的同系物、芳香烃和芳香族化合物( )(5) 含有醛基,属于醛类( )(6)乙烯、环己烷、乙炔、苯乙烯都属于脂肪烃( )(7)分子式为C4H10O的物质,可能属于醇类或醚类( )(8)(CH3)2CH(CH2)2CH(C2H5)(CH2)2CH3的名称是2­甲基­5­乙基辛烷( )(9)某烯烃的名称是2­甲基­4­乙基­2­戊烯( )(10)的名称为2­甲基­3­丁炔( )微点拨烃的衍生物的命名注意事项(1)烯、炔、醛、酸、酯……指的是官能团。

质谱仪的类型及构成

质谱仪的类型及构成

2021/2/4
40
六、 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环电极和上下两端盖电极,均为 绕z 轴旋转的双曲面,并满足:
r20=2Z20 r0 为环形电极的最小半径,Z0为两个 端盖电极间的最短距离。
直流电压U和射频电压Vrf加在环电 极和端盖电极之间。
在稳定区内的离子,轨道振幅一定,可以长时间留在阱 内。一定质量的离子,在一定的U 和Vrf下,可以处在稳定 区。如果在引出电极上加负电压,可以将离子从阱内引出, U和射频电压Vrf加在环电极和端盖电极之间。
单聚焦质谱仪,双聚焦质谱仪,四极杆质谱仪, 飞行时间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傅里叶变换质谱 仪等。
2021/2/4
12
12.1.4 主要离子源
一、电子轰击离子源
Electron Ionization (EI)源 应用最广,标准谱图。
++
: R1
: R2
+
: R3
++
: R4 :e
(M–R2)+
(M–R3)+
2021/2/4
21
电喷雾电离源(ESI):LC-MS 结构流程
2021/2/4
22
电喷雾电离
电喷雾产生多电荷离子, 相对分子质量M计算: 选相邻峰,电荷n, n +1 m1=(M + n)/2 m2=(M + n+1)/ (n+1)
计算结果如 表。
不适用于非 极性化合物
2021/2/4
23
大分子量蛋白质的质谱图
第二对电极:发射极,用于发射射频脉冲;
第三对电极:接收极,用来接收离子产生的信号。
2021/2/4
43

质谱

质谱

有机波谱绪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是经典有机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利用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来推断分子的结构。

用经典方法已成功测定了上万种有机化合物结构。

近50年来(上世纪中期),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和紫外光谱方法得到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研究的方法,成为结构鉴定的主要手段。

与经典方法相比,波谱法具有如下优点: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

经典方法结构测定的程序:(1)元素分析(定性、定量)(2)分子量测定(3)官能团定性鉴定(4)通过化学反应提出“部分结构”(5)由“部分结构”拼凑出完整结构(6)用标准样品对照,或进行化学合成,证实结构的正确现代有机波谱方法:(1)质谱——能获得元素比例,分子量(决定分子式)和结构片段信息(2)红外——官能团鉴定(定性分析)(3)紫外——提供共轭体系的信息(结构片段)(4)核磁——能获得结构片段信息,并证实上述结论单独使用都有一定局限性,配合起来就成为结构鉴定的有力工具。

第一章质谱(Mass Spectrometry, MS)1.1质谱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发展历史:Thomson JJ英国科学家,获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首次发现20Ne,22Ne(氖)以及COCl→Cl+,O+,C+,CO+ ,1942年出现第一台商用质谱仪,502年代开始用于有机化合物分析。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MS):在高真空系统中测定样品的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质量,以确定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的方法。

质谱学:研究样品在质谱测定中的电离方式、裂解规律以及质谱图特征的科学。

测量对象:同位素、无机物、有机化合物、生物大分子、聚合物应用范围: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医学、药物学、生命科学以及环保、公安、国防等领域。

特点:在鉴定有机物的四大重要工具核磁共振、质谱、红外、紫外光谱中,灵敏度最高,也是唯一可以确定分子式的方法。

1.1.1质谱仪质谱仪的组成: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计算机控制系统、真空系统1、电子轰击(electron impact, EI)源:方式:用电子直接轰击样品而使样品分子电离。

分析化学第四版4版下册华中师范大学六校合编课后习题答案解析解答

分析化学第四版4版下册华中师范大学六校合编课后习题答案解析解答

目录第一章绪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章仪器分析数据处理方法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章光学分析法导论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原子发射光谱法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五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章分子发光分析法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7.1 复习笔记7.7 课后习题详解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八章红外光谱法和Raman光谱法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九章核磁共振波谱法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质谱分析法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一章电分析化学导论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二章电位分析法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三章电解与库仑分析法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四章极谱法与伏安法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五章色谱法导论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六章气相色谱法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七章高效液相色谱法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八章毛细管电泳和其他分离技术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九章X射线光谱法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二十章热分析方法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绪论1.1 复习笔记一、仪器分析简介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1)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指基于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质谱法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质谱的基本原理;了解质谱和分子结构的内在联系;了解质谱仪的操作并熟练掌握质谱的实验技术;了解有机质谱中离子的主要类型;掌握常见的有机物质的质谱图;能用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图解析相关有机化合物。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采用板书和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课件相结合,课堂上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和提问式的教学方式,并且课堂上学习的表现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常见的有机物质的质谱图;能用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图解析相关有机化合物。

引言质谱及质谱学是20世纪产生、应用并不断发展,成为重要的物理分析方法。

20世纪40年代制成了适应分析要求的质谱计。

20世纪末,在新的离子源研究基础上,质谱近入生物分子的研究领域。

质谱是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电离后形成的分子离子以及各种碎片离子的质量与电荷比(m / z)的系列。

质谱图可以给出大量的结构信息,因此质谱图是化合物的一种化学指纹图谱。

一、质谱的基本原理1.1 质谱仪简介离子源:使样品分子电离(离子化场所),形成各种离子质量分析器:将离子源中生成的并经加速器加速后的各种离子按质荷比大小分离并加以聚焦。

1.2 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1.2.1 质量范围(mass range)质谱仪所能测定的离子质荷比的范围。

四极质谱:1000以内离子阱质谱:~ 6000飞行时间质谱:无上限1.2.2 分辨率(resolution)分辨率R是指分离质量数为M1及M2的相邻质谱峰的能力。

1.2.3 灵敏度(sensitivity))对于一定样品(如硬脂酸甲酯),在一定的分辨率情况下,产生一定信噪比(如10 1)的分子离子峰所需的样品量。

1.3 质谱图横坐标:质荷比纵坐标:离子流强度,相对强度(relative intensity,RI )或相对丰度(relative abundance,RA):最强峰的强度定为100%(基峰)二、质谱中离子的主要类型在质谱中出现的离子有:相应的质谱峰分别称作:分子离子分子离子峰同位素离子同位素离子峰碎片离子碎片离子峰重排离子重排离子峰亚稳离子亚稳离子峰…………2.1 分子离子分子失去一个电子而生成的阳离子:M•+M+ e-+ 2e-2.1.1 分子离子的形成和表示方法电子电离的难易:n-电子比π-电子容易,π-电子比σ-电子容易• +• +• +C O R RC OR R • +• •• •• •e2.1.2 分子离子峰的强度芳香族化合物>共轭烯烃>环状化合物>一些含硫化合物>直链低级烷烃等的分子离子峰都很显著。

直链酮、酯、醛、羧酸、酰胺、醚和卤化物等,通常显示分子离子峰,但由于杂原子上孤电子对的存在,有利于生成稳定的碎片离子,因此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弱。

脂肪醇、胺、硝基化合物、腈和多支链化合物的分子,电离后容易碎裂,生成碎片离子,因此分子离子峰往往很弱或不出现。

碳链越长分子离子峰越弱;存在支链因有利于分子离子裂解,所以分子离子峰很弱.2.1.3 分子离子峰的识别最大质量数的峰可能是分子离子峰。

注意同位素峰的存在;与M ±1峰的区别。

和低质量离子的关系:(1) 合理的中性碎片(小分子或自由基)的丢失。

M-3 到M-13、M-20 到 M-25 之内不可能有峰。

(2) 分子离子应具有最完全的元素组成。

(3) 多电荷离子按电荷修正后所得到的质量数应小于或等于分子离子质量数。

应用氮规则:当化合物不含氮或含偶数个氮时,其分子量为偶数;当化合物含奇数个氮时,其分子量为奇数。

2.2 同位素离子多数离子是由天然丰度最高的同位素组成的,含有其它同位素的离子。

m/z 相对丰度(%)92 (M) 6893 (M+1) 5.494 (M+2) 0.21(M + 1) / M = 5.4 / 68 = 0.0794(M + 1) / M = 7 ⨯ (1.107 / 98.893) + 8 ⨯ (0.015 / 99.985) = 7 ⨯ 0.0112 + 8 ⨯ 0.00015 = 0.0784 + 0.0012 = 0.0796(a) 2-氯丙烷M+ 78M+2 80(M+2)/M ? 1:3(b) 2-溴丁烷M+ 136M+2 138(M+2)/M ? 1:12.3 碎片离子M各种碎片(离子、自由基和小分子)广义的碎片离子:包括分子离子碎裂产生的一切离子狭义的碎片离子:仅指分子离子通过简单碎裂产生的离子2.4 重排离子经重排反应碎裂生成的离子2.5 亚稳离子亚稳离子往往是低强度的宽峰, 质荷比通常不是整数, m*与 m1 和 m2 之间满足下列关系:m 1m 2m/zm*m* =m 22m 1三、有机化合物的碎裂3.1 碎裂过程中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及其表示方法 碎裂过程中共价键的断裂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均裂(homolytic cleavage )X Y +••异裂(heterolytic )YX Y ++半异裂(hemiheterolytic )•Y X Y +++3.1.1 简单碎裂A 碎裂时仅有一个共价键断裂B 产生的碎片都是分子中原已存在的结构单元 3.1.2 重排碎裂A 碎裂时,同时涉及至少两根键的变化,既有键的断裂也有键的生成。

B 重排产生了在原化合物中不存在的结构单元 3.1.3 脂环的碎裂——多键断裂(复杂 重排)四、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 4.1 直链烷烃的质谱特点正十六烷A 、直链烷烃显示弱的分子离子峰。

B 、直链烷烃的质谱由一系列峰簇(CnH2n-1, CnH2n, CnH2n+1)组成,峰簇之间差14个质量单位。

峰簇中CnH2n+1为最高峰。

C 、各峰簇的顶端形成一平滑曲线,最高点在C3或C4。

D 、比分子离子峰质量数低的下一个峰簇顶点是M-29,而有甲基分枝的烷烃将有M-15。

4.2 支链烷烃的质谱特点A 、支链烷烃的分子离子峰较直链烷烃降低。

B 、各峰簇顶点不再形成一平滑曲线。

因在分枝处易断裂,其离子强度增强。

C 、在分枝处的断裂,伴随有失去单个氢的倾向,产生较强的CnH2n 离子,有时可强于相应的CnH2n+1离子。

4.3 环烷烃的质谱特点A 由于环的存在,分子离子峰的强度相对增加。

B 通常在环的支链处断开,给出CnH 2n-1峰,也常伴随氢原子的失去,有较强的CnH 2n-2峰。

C 环的碎化特征是失去C 2H 4(也可能失去C 2H 5)。

4.4不饱和脂肪烃5-甲基十五烷A 、双键的引入,可增加分子离子峰的强度B 、仍形成间隔14质量单位的一系列峰簇,但峰簇内最高峰为CnH2n-1 4.5 含饱和杂原子的脂肪族化合物杂原子与相邻碳原子以 键相连的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都较低,甚至不出现。

烃基部分有相应的碎片。

例如:2–甲基–2–丁醇的质谱及其碎裂4.6 含不饱和杂原子的脂肪族化合物 例如:4-辛酮的质谱及其碎裂十六烯4.7 烷基苯1. 分子离子峰较强2. 简单断裂生成苄基离子当苯环连接CH2 时,m/e 91 的峰一般都较强。

3. MacLafferty 重排当相对苯环存在 氢时,m/e 92 的峰有相当强度。

4. 苯环碎片离子依此失去C2H2化合物含苯环时,一般可见m/e 39、51、65、77 等峰。

例如、正丙基苯的质谱及其碎裂五、质谱的解析质谱图解析的方法和步骤:1. 分子离子峰的确定2. 分子式的确定3. 质谱图的总体判断芳环的判断:m/e 39、51、65、77脂肪基团的系列峰4. 研究重要离子1)高质量端的离子2)重排离子3)亚稳离子4)重要的特征性离子(强峰)5. 推测结构单元和分子结构6. 对质谱的核对、指认例一、正丁酸甲酯的质谱例二、未知物的分子式为C6H12O 试由其质谱(下图)推测其结构例四、由低分辨质谱推定未知物的结构.解: 分子离子的质荷比为146,由M+2的丰度可知分子应有一个硫原子,从相对分子质量中减去硫的相对质量32,并由M+1和M+2同位素峰中扣除硫同位素的贡献:146-32=114 100M+1: 9.72-0.78=8.94M+2: 4.94-4.42=0.52由M+1丰度估算,分子中含有8个碳原子,M+2丰度减去 S 和¹³C 的贡献,仍可能含有氧原子,若含有1个氧原子,分子式为C8H2OS,不合理,所以不应当含有氧,分子式为C 8H 18S 。

开裂过程如下:例五、由质谱推断相应化合物的结构.解: 设228/230为分子离子峰是合理,分子中含有一个溴原子.低质量端m/z39,51,77为苯环系列离子.高质量端m/z169/171(M-59)为含有苯环和溴的碎片离子〔 C6H5CHBr 〕, m/z149(M-79), m/z183/185(M-45)为丢失-COOH,未知物的分子结构可能为3-溴-3-苯基丙酸.因无m/z59(CH2=O-C4H5)离子,不会是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