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摘要:近年来,钢结构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其具有质量轻、抗震性能好、强度高、塑性韧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施工时为了保证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应对钢结构的设计、制作、施工等方面引起总够的重视,才能保证最终质量满足设计的要求。本文主要从现场施工这方面来阐述这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钢结构施工问题预防措施

一、对规范及图纸了解不完整。

1. 对目前现行的钢结构规范标准及适用范围了解不完整。

相当多钢结构一线施工及监理人员,对钢结构相关的规范了解甚少,部分现场监理人员经常对规范内容及要求一问三不知;此外,对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资料也不甚熟悉,过程控制资料不知如何收集、整理、完善。很多从事钢结构安装的管理人员也是从土建单位转向钢结构安装的,对相应的规范了解不够全面,深度达不到要求等。这些都对钢结构工程的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2.对施工图纸了解不完整。

由于大部分钢结构工程都需要由专业公司对施工图进行深化设计,对钢构件进行翻样设计。因此在现场安装的时候,部分人员就直接按照翻样图进行施工,对结构施工图没有一个全面细致的掌握,由此导致的质量问题数不甚数。翻样图由深化设计人员进行二次深化设计,难免与施工图在某些方面不一致。产生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翻样人员的理解错误,对施工图没有完全读懂,使得翻样与实际相差较大;也可能是设计院对图纸做出了变更而翻样未能及时收到通知等。

所以现场安装的时候,要认真学习施工图与翻样图,发现两者的差异时要及时联系相关人员,避免安装完毕后再对结构进行更改,得不偿失。

二、柱脚处理存在缺陷。

柱脚部位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预埋螺栓定位不准、柱脚板随意扩孔、抗剪键缺漏(或者混凝土短柱未留设抗剪键槽)以及柱脚板下间隙不能有效填充等问题。

1、预埋螺栓定位不准

预埋螺栓的定位不准,常造成诸如柱脚板需扩孔等后续问题。

造成预埋螺栓偏位的原因,主要有:1、测量误差,每一次的测量误差、前后两次的测量误差,这一点很小,也就是一两个毫米以内,是可以容忍的。2、浇筑中的移位,浇筑过程中现在都是采用的机械化,混凝土流速大,流量更大,对模板的冲击力大;还有混凝土在模板四周分布不均匀,模板各边受力差别大,这些都会引起模板的变形和移位,从而造成螺栓的整体移位,螺栓的倾斜,这一偏差大,常以厘米计,往往造成柱子难以到达准确的位置。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加强过程控制来减少偏差。

2、预埋螺栓直径与柱底板螺栓孔的配合问题

通过综合比较《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01SG519)、图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02SG518)、《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以及图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04SG518)中螺栓与柱底板孔的配合要求,可以看出一般要求为:柱底板螺栓孔应该比螺栓直径大15-30mm之间,采用这样的设计,大部分柱都可以安装到位,不需工地扩孔。

由于不少设计人员对钢结构本身的认识不足,以及对设计软件的依赖,造成许多工程的操作困难。实际上很多工程的设计图,设计人员搞不清楚,而按照软件生成的图纸,直接采用,这样柱底板螺栓孔只比螺栓直径大5mm。对预埋螺栓的偏位,即使是整体偏位,柱子可以很好地放入预埋螺栓,也要将柱子底板做适当的扩孔,使其与轴线的相对位置满足必要的精度。

3、预埋螺栓标高上偏差

螺栓标高上的偏差,这种成因与平面位置偏差成因相同。有的工程,土建施工单位为防止混凝土超高,施工时故意将混凝土做低,这样使预埋螺栓外露过长(GB50205中地脚螺栓外露长度允许偏差为(0,+30mm)),当采用下螺母调整柱的标高时,预埋螺栓承受着柱传来的竖向力和水平推力,预埋螺栓成为悬臂的压弯构件,这种荷载可能使细长预埋螺栓失稳而破坏,这也是造成许多钢结构工程在安装过程中倒塌的直接原因。像这种情况就不能单独用下螺母来调整柱子的高度,下面一定要加垫板支承。

4、抗剪键或抗剪槽遗漏

工程监督中经常发现遗漏留设抗剪键或抗剪槽。柱脚锚栓按承受拉力设计,计算时不考虑锚栓承受水平力。若未设置抗剪件,所有由侧向风荷载、水平地震荷载、吊车水平荷载等产生的柱底剪力,几乎都由柱脚锚栓承担,从而破坏柱脚锚栓。

对于这类的问题的解决,主要还是需要加强责任心,严格对照图纸施工,并强化过程检查。

5、柱脚间隙二次填充

柱脚底板与砼柱顶间空隙一般设计要求50mm,而实际施工中有时过小,使得灌浆料难以填入或填实。此外,一般此处二次灌料均要求比柱混凝土强度高一等级,由于二次灌料强度高、用量少,实际配合比、强度等现场均无法很好控制,常导致二次灌入料强度、密实度(特别抗剪槽内)不够。因此,为避免此类问题,建议二次填充料优先选用高强度自流平成品灌浆料。

三、焊缝处理存在问题

1、焊缝变形过大

焊接变形控制不当常常造成焊接H型钢梁或钢柱端板的平面翘曲,翘曲的端头板拼接会会因接触面不紧贴而影响构件的受力性能。有一些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专业钢构厂家在这点上控制得比较好。通常有以下几个方法来控制焊接变形:(1)选用合理的施焊顺序,并尽可能对称焊接,例如对较厚的焊缝可采用分层焊;(2)预留与焊接变形相反方向的偏差;(3)采用夹具或专用胎具固定焊件,可将端板用螺栓预先固定在一块刚度很大的支座上;(4)加热矫正。

2、现场安装焊缝质量差

钢构参建单位常常对现场安装焊缝的检测不够重视,甚至漠视现场安装焊缝的质量,对构件的正常承载与使用带来不安定因素。而安装焊缝由于是现场烧焊,条件较差,质量控制上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对于设计要求为二级以上的现场全熔透焊缝,部分工程不按规范要求进行探伤。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主要还是要加强现场管理,强化过程质量控制,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第三方验证性检测。

3、焊缝探伤检测数量不符合要求

建筑钢结构中的焊缝可分三级:一级焊缝是全熔透的用于动载受拉等强的对接焊缝,二级焊缝是全熔透的静载受拉受压的等强焊缝和动载受压等强焊缝,三级焊缝则是不要求等强的常见角焊缝和组合焊缝。

GB50205-2001第5.2.4条(强条)中明确要求:“一级焊缝探伤100%,二级焊缝探伤20%。” 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检测数量不符合要求,特别是对二级焊缝的探伤检测,误以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导致检测数量不满足规范要求。规范中是这样规定的:二级焊缝探伤抽检的20%,对于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即每条焊缝长度的20%,且不少200mm;而对于现场安装焊缝,可以按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即总条数的20%。

因此,很多工程施工、监理单位甚至部分检测人员均不能正确把握这一规范实质,对于二级焊缝,不管什么类型,不区分工厂制作还是现场安装焊缝,统一探伤总条数的20%,导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