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露天矿山资源估算与开采境界优化研究_以西藏驱龙铜矿为例
西藏甲马-驱龙矿集区成矿远景

西藏甲马-驱龙矿集区成矿远景姚鹏;王全海;李金高【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年(卷),期】2002(029)002【摘要】西藏甲马-驱龙矿集区长约124km,宽69 km,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中-晚侏罗-古近系)的中东部.通过最近的地质调查、矿床勘查和研究,发现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内存在多个矿集区,其中甲马-驱龙矿集区是该弧内一个重要铜多金属矿集区之一.该矿集区的矿床以正在开发的大型甲马铜多金属矿床为代表,还发现了驱龙南、驱龙北、底日玛、松多雄、拉抗俄和象背山等一批非常有潜力的矿床和矿(化)点.它们的矿化类型独特,成因类型多样,是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演化过程不同阶段的产物.这些不同类型的矿床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已初步显示并成为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内极具成矿潜力、并有一定成矿远景的重要矿集区.相信通过今后进一步工作,该矿集区有望成为中国西部又一个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地.【总页数】6页(P197-202)【作者】姚鹏;王全海;李金高【作者单位】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2;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南项目办,四川,成都,610082;西藏地勘局,西藏拉萨,8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相关文献】1.西藏驱龙-甲玛-邦铺铜矿集区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J], 应立娟;王阔;王开建2.尾矿库建设对下游河道生态需水的影响--以西藏驱龙铜矿甲玛沟尾矿库为例 [J], 张飞3.西藏冈底斯铜矿带甲马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与驱龙斑岩型铜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对比研究 [J], 佘宏全;丰成友;张德全;李光明;刘波;李进文4.西藏冈底斯东段驱龙—甲马地区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 [J], 曾忠诚;刘德民;王明志;泽仁扎西;尼玛次仁;张若愚;陈宁;朱伟鹏5.冈底斯东段驱龙-甲玛矿集区新近纪花岗岩类区域岩石学及成矿学意义 [J], 张俊成;汪雄武;雷传扬;胡志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型露天矿山资源估算与开采境界优化研究(金属矿山)

L iu L iangm ing
1
Gao X iang
2
L i L iang jun
2
(1 . C 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 China N er in Eng ineering Co. , L td. ) Abstrac t T aking the T ibet Q ulong Copper M ine fo r exa m ple , the application o f geo statistics m ethod in the resource eva luation of larg e sca le open pit m ine is de m onstrated , and the copper mo lybdenum w as se lected as the reg ionalized var ia b le to conduct var iogra m calculation and structural ana lysis and to establish depositm athe m atica lm ode l fo r grade esti m a tion and resource eva luation by analyzing the statistica l distribution character istics of copper m o lybdenum grade . O n this basis , the cutting bounda ry opti m ized param eters were dete r m ined to opti m ize cutting bounda ry acco rd ing to the established m athe m atica l L G mode l inM ineS ight so ftw are m e thod . A opti m ization effectw as ach ieved fo r rea lizing the m ost opti m a l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 lopm en t . K eywords L arge scale open p it m ine , R esource evalua tion , G eo statistics , Li m it opti m iza tion
西藏驱龙铜矿矿山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经验浅析

西藏驱龙铜矿矿山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经验浅析摘要: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开发行业在当地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凸显,但矿产资源的开采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产生水土流失,加上西藏独特的高原气候和特殊的自然条件,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尤为重要。
本文以西藏驱龙铜矿矿山为例,对其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取得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露天矿山建设中水土流失的治理经验,为高寒地区露天矿产资源开采产生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驱龙铜矿;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已发现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有铬、铜、铅锌银多金属、钼、铁、锑、金、盐湖锂硼钾矿、高温地热等,其中铬、铜的保有资源储量以及盐湖锂矿的资源远景位列全国第一位。
驱龙铜矿是西藏自治区发现的世界级大型铜矿之一,其储量大、占地范围广、开采时间长,建设开采过程中大范围扰动地表、开挖废弃大量土石方、破坏地表结皮和植被,如不及时防护和治理,可能产生大量水土流失,降低生态环境质量,加上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自身修复能力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对高寒地区矿山建设和开采过程中水土流失防治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项目区概况西藏驱龙铜矿矿区位于墨竹工卡县甲玛乡和达孜县章多乡,地处西藏高原中部,冈底斯山脉东段,拉萨河谷南侧,属于高山峡谷地貌。
气候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辐射高,日照时间长,气温偏低,降水少且变率大,夏季雨水集中,冬季多大风,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813.1h,年平均气温7.1℃,最冷月平均气温-13.8℃,最热月平均气温15.5℃,≥0℃积温2896℃,≥10℃积温1824℃,年无霜期9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550mm,降水集中在6~9月,年蒸发量1605.4mm,年平均大风日数150天,年平均风速为2.2m/s,最大风速为32.3m/s,主要发生在12月到翌年3月,冻土深度达0.8~1.3m左右。
西藏玉龙某含钼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g r a d e o f mo l y b d e n u m a n d c o p p e r b e i n g 4 5 . 2 1 %
8 5 . 2 8 % Mo a n d 8 6 . 0 4 %
Mo a n d 2 5 . 8 5 %
C u w e r e o b t a i n e d. a t r e c o v e r i e s o f
矿石 中的金 ,本研究对玉龙铜矿资源开发提供 了技术保障 。
关键 词 :玉龙铜 矿 ;浮选 ;铜 钼分离
中图分类号 :T D 9 5 2 . 1 ;T D 9 2 3— 9 4 9 2 ( 2 0 1 3 ) 4— 0 0 0 0 9 — 0 5
GU O We n p e n g ,C HE N F e i ,Z HOU Gu i y 虮9 r 8 , L I AN Qi a n g ,Y ANG J u n k u i
( 1 .T i b e t Y u l o n g C o p p e r C o . ,Lt d . ,C h a n g d u ib T e t 8 5 4 0 0 0 ,C h i n a;2 .Na t i o n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 1 . 西藏玉龙铜业股份有限公 司,西藏 昌都 8 5 4 0 0 0 ;2 . 北京有 色金属研究总院 生物7 台 金 国家工程 实验 室 ,北 京 1 0 0 0 8 8 )
摘 要 :对西藏玉龙某含钼铜矿石进行选矿试验研 究 , 采用 铜钼混合浮选 、混合精矿再 分离工艺流程 ,获得 了较 高的铜 、钼浮选指标 ,钼精 矿品位 4 5 . 2 1 %、钼回收率 8 5 . 2 8 %,铜精 矿品位 2 5 . 8 5 %、铜 回收率 8 6 . 0 4 %,且综合 回收 了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S、Pb同位素组成:对含矿斑岩与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S、Pb同位素组成:对含矿斑岩与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孟祥金;侯增谦;李振清【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06(80)4【摘要】驱龙铜矿是西藏陆陆碰撞造山带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内代表性矿床之一.本文对其含矿斑岩和矿石矿物进行了S、Pb同位素组成分析.驱龙矿床含矿斑岩与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含矿斑岩δ34S为2.1‰~-1.1‰,黄铜矿δ34S 为-6.3‰~-1.0‰,均值-2.76‰;硬石膏δ34S为+12.5‰~+14.4‰,平均+13.4‰.成矿热液中的硫同位素基本达到了平衡,显示出岩浆硫组成特点.含矿斑岩的206Pb/204Pb范围为18.5104~18.6083,207Pb/204Pb变化于15.5946~15.7329之间,208Pb/204Pb为38.6821~39.1531之间;矿石矿物黄铜矿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8.4426~18.5909、15.5762~15.6145、38.5569~38.8568.含矿斑岩与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它们的变化幅度较小,应具有相同的起源与演化历史.无论是岩石铅还是矿石铅,在铅构造模式图上均位于造山带铅演化曲线上.驱龙矿床硫、铅同位素数据暗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含矿斑岩起源于西藏造山带加厚的下地壳熔融,具有幔源成分的混染.【总页数】7页(P554-560)【作者】孟祥金;侯增谦;李振清【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相关文献】1.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及驱龙含矿斑岩体锆石ELA-ICP-MS及SHRIMP定年对比研究 [J], 莫济海;梁华英;喻亨祥;谢应雯;张玉泉2.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含矿斑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J], 王亮亮;莫宣学;李冰;董国臣;赵志丹3.中甸弧雪鸡坪斑岩铜矿含矿斑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J], 曹殿华;王安建;黄玉凤;张维;侯可军;李瑞萍;李以科4.西藏多龙矿集区地堡Cu(Au)矿床含矿斑岩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J], 林彬;刘治博;王艺云;方向;杨超;杨欢欢;费凡;李力;高轲;陈毓川;唐菊兴;宋扬;王勤;冯军;李彦波;唐晓倩;林鑫5.云南迪庆春都斑岩铜矿床S、Pb同位素组成——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J], 坚润堂;邹国富;赵向东;杨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铜矿露天开采境界优化

某铜矿露天开采境界优化蒋胡灿【摘要】根据某铜矿矿体赋存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采用盈利比较法计算得出露天经济合理剥采比为8.48t/t.结合矿山实际,选择3种不同露天境界方案进行对比,得出台阶高度12m,每2个台阶并段,并段之后24m,每并段之后留设1个清扫平台,清扫平台宽度14m的最优方案.通过手工与三维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调整并最终圈定了最优的露天境界,为矿山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期刊名称】《采矿技术》【年(卷),期】2016(016)002【总页数】3页(P32-33,39)【关键词】露天开采;盈利比较法;经济合理剥采比;露天境界【作者】蒋胡灿【作者单位】内蒙古维拉斯托矿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赤峰市 025372【正文语种】中文某斑岩铜矿床的矿体赋存在12~19勘探线之间,标高2770 m以上,埋深25~220 m,南、东埋深较小,北、西埋深较大。
矿体南北长590 m,东西宽265~613 m,平均391 m,呈似层状产出,矿体底界略向西倾,倾角一般0°~30°。
总体呈南北高,中间低的“W”形展布,从上到下依次为Ⅰ-1、Ⅰ-2和Ⅰ-3矿体。
矿石体重为2.51 t/m3,松散系数1.3,f系数6~8;岩石体重2.62 t/m3,松散系数1.5~1.7,f系数6~12;矿岩自然安息角为41.2°~43.8°。
根据矿体赋存特征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在选择开采方式时,露天开采展现出经济合理,剥采比较小,贫化小,损失小,生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因此,确定2794 m 标高以上的Ⅰ-1、Ⅰ-2和Ⅰ-3共3条矿体采用露天开采,2770~2794 m之间铜矿石品位较低,由于当前行情下开采价值不高,留待以后开发利用。
影响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矿床的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1-10]。
因此,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需对矿床条件、技术组织及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常用剥采比来确定露天开采境界,其中经济合理剥采比是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重要依据[1-4]。
矿床四维时空定量评价的新认识——以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床为例

收稿日期:2004-06-25;改回日期:2004-08-25;责任编辑:楼亚儿。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72030)。
作者简介:王功文,男,讲师,博士研究生,1972年出生,地球探测与信息专业,从事资源定量评价与3S 技术的科研工作。
① 翟裕生,彭润民,向运川,等.区域成矿学研究方法指南.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报告.2004.矿床四维时空定量评价的新认识———以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床为例王功文,陈建平(中国地质大学国土资源与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摘要: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的定量研究正在受到广泛关注,集中体现在现代矿产资源勘探模式趋向于从经验找矿、理论找矿和信息找矿3大传统找矿方法向集成信息技术方向发展。
本项研究以青藏高原典型的玉龙斑岩铜矿床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矿床定量评价的4个方面的新认识:(1)区域矿床发生、发展的年代与消亡速率的确定是研究矿床规模与保存环境的重要参数;(2)研究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特征有利于斑岩体的剥蚀起始时间的估算,研究区不同时代地层剖面的对比分析以及成矿古地理环境的模拟有利于正确评价斑岩矿床的形成与保存现状;(3)地层、岩体、构造和DEM 数据的三维空间定量研究是正确评价“多位一体”成矿模式的重要因素;(4)3S 技术发展了三维可视化技术、数据融合和模拟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多元数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资料,有助于提高发现大型矿床或潜在矿床的成功率。
关键词:矿床保存环境;3S 技术;测年技术;三维地质体模拟;定量评价中图分类号:P61;P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27(2004)04-0537-060 引 言随着勘探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矿产资源的勘探模式趋向于从经验找矿、理论找矿和信息找矿3大传统找矿方法向集成信息技术发展。
现代矿产勘查的成功极大地取决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高精度地球物理技术和高灵敏度地球化学技术,而这些技术综合成功的关键是信息技术。
理论预测与科学找矿——以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为例

理论预测与科学找矿——以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为例
李德威
【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
【年(卷),期】2005(24)3
【摘要】近年来在西藏冈底斯构造成矿带发现了多个以斑岩铜矿为主的大型和超大型矿床,这些矿床均形成于青藏高原板内隆升过程,主要成矿年龄为17~15 Ma,其矿床类型、矿床规模、成矿部位和成矿时代与作者10 a前的理论预测结果基本吻合.突破板块碰撞造山和板块碰撞成矿模式,按大陆动力学和成矿动力学的新思路,认为冈底斯斑岩铜矿形成于特提斯开合转换、板块碰撞造陆之后的晚新生代构造隆升、下地壳层流、板内造山、地壳增厚、热隆伸展的动力改造成矿过程.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倡导创新科学思维、发展地质与成矿理论对于中国西部的找矿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页数】7页(P48-54)
【关键词】科学找矿;板内造山;板内成矿;斑岩铜矿;冈底斯
【作者】李德威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2
【相关文献】
1.西藏冈底斯尼木地区斑岩铜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J], 晏子贵;李作华
2.浅析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铜矿床找矿 [J], 耿杰利
3.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与俯冲-碰撞作用相关的斑岩铜矿的找矿方向 [J], 张红;钟康惠;吴华;杨海锐;李光明;马东方
4.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矿集区和矿田靶区定位预测 [J], 孙忠军;杨少平;徐仁廷;张华;郑有业
5.西藏冈底斯中段朱诺斑岩型铜矿床找矿标志研究 [J], 康丛轩;肖渊甫;胡涛;赵志强;张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021 0. 017 0. 020 0. 025
3 001 763 602 881 3 604 644 7 491 711
196 145 34 701 230 846 493 203
4 开采境境界优化
4. 1 优化参数选择
主元素铜与伴生有用元素钼按市场预测价格,
4. 2 开采境界优化 在 M ineS ight软件中用 L - G 法对驱龙铜矿的
W an Chang lin1 L iu L iangm ing1 G ao X iang2 L i L iang jun2
( 1. C 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 China N er in Eng ineering Co. , L td. )
Abstrac t T aking the T ibet Q ulong Copper M ine fo r exam ple, the application o f geo-statistics m ethod in the resource eva luation of larg e- sca le open-pit m ine is dem onstrated, and the copper-mo lybdenum w as se lected as the reg ionalized var iab le to conduct var iogram calculation and structural ana lysis and to establish depositm athem atica lm ode l fo r grade estima tion and resource eva luation by analyzing the statistica l distribution character istics of copper-m o lybdenum grade. O n this basis, the cutting bounda ry optim ized param eters were dete rm ined to optim ize cutting bounda ry acco rd ing to the established m athem atica l L-G mode l inM ineS ight so ftw are m e thod. A optim ization effectw as ach ieved fo r rea lizing the m ost optim a l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 lopm en t.
估值邻域一般不得超过变异函数的变程, 研究
表 5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矿石类别 工业矿石
边际品位 Cu > 0. 4%
资源量分类
331 + 332 333
小计
矿石量 /t
78 810 3662
82 472
品 Cu 0. 47 0. 49 0. 47
位 /% Mo
0. 032 0. 020 0. 032
值结果将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确定估值块段尺寸, 主 确定的估值邻域参数见表 4。
要考虑开采方法、台阶高度、最小采矿单元、矿区的
表 4 估值邻域参数
勘探网度和变异函数特征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经过 综合考虑, 确定块段尺寸为 15 m 15 m 15 m。
品位项
主轴 /m
次轴 /m
短轴 /m
轴向 倾俯角 倾角 /( ) /( ) /( )
表 2 组合样统计结果
元素
样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
/%
/%
变异 系数
Cu 11 630 0. 001 1. 739 0. 322 0. 189 0. 587 M o 11 200 0. 000 0. 160 0. 02 0. 022 1. 118
图 1 Cu组合样频率分布 42
图 2 M o组合样频率分布
万昌林 ( 1963 ) , 男, 中 南大 学地学 与环境 工程学 院, 博士 研究生, 330002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 道 1 号 中国瑞 林工程 技术有 限公司 市场部。
41
总第 403期
金属 矿山
2010年第 1期
其中工 业矿石资源量 779 898 925. 383,t 铜金属量 3 702 468. 888 ,t 铜平均品位 0. 475% 。属特大型铜 钼矿床。
金 属 量 /t
Cu
Mo
3 708 775
255 067
262 357
低品位矿石 Cu 0. 2% ~ 0. 4% 全区
331 + 332 333
小计 合计
93 715 20 251 113 966 196 438
0. 32 0. 30 0. 32 0. 38
表 1 原始样统计结果
元素
样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
/%
/%
变异 系数
Cu 26 542 0. 00 6. 59 0. 34 0. 216 0. 620 M o 24 827 0. 000 2. 898 0. 023 0. 055 2. 357
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采矿台阶要求, 以 5 m 为 样长对化验样进行了组合统计, 其统计结果见表 2, 频率分布直方图见图 1及图 2。
数见表 3。
表 3 变异函数取值参数
主轴方向
次轴方向
短轴方向
品位项 块金值 基台值 变程 基台值 变程 基台值 变程
/m
/m
/m
C u 0. 009 6 0. 029 1 666 0. 029 1 471 0. 029 1 632
M o 0. 000 52 0. 003 01 598 0. 003 01 513 0. 003 01 486
(Zx
-
Zx+ h ) 2,
式中, N ( h ) 为滞后距为 h时参加试验变异函数计算
的样品个数; h 为滞后距; Z 为区域化变量在空间点
上的品位值。
建模研究工作选取了 Cu, M o品位作为区域化 变量, 并对其进行 克立格估值, 研究它们的 变异函 数。
根据矿床产出特征, 确定计算试验变异函数的
变异函数的交差验证表明, 用该组变异函数曲 线参数对样品品位估值基本是无偏的, 可用于其后 的 Cu, M o品位估值。
3 模型估值及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根据 Cu, M o品位分布特征, 采用普通克里格法 进行品位估值。
克里格估值块段的划分及估值邻域的选择对估
万昌林等: 大型露天矿山资源估算与开采境界优化研究 以西藏驱龙铜矿为例 2010年第 1期
最终开采境界进行优化。根据建立的矿体模型, 以
采矿、剥离成本、采矿贫化、损失率等指标参考了西 藏玉龙铜矿、江西德兴铜矿等矿山指标, 选矿成本、 选矿回收率等指标也参考国内同类矿山和现有试验 结果, 工业矿石采选综合成本为 100元 / ,t 剥离成本 8元 / ,t 铜精矿含铜净值 23 086 元 / t。低品位矿石 采选综合成本为 72元 / ,t 剥离成本 8元 / ,t 铜精矿含 铜净值 21 728元 / t。
Ser ies N o. 403 January 2010
金 属矿 山
M ETAL M IN E
总 第 403期 2010年第 1期
大型露天矿山资源估算与开采境界优化研究 以西藏驱龙铜矿为例
万昌林 1 刘亮明 1 高 祥 2 李良军 2
( 1. 中南大学; 2.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 限公司 )
摘 要 以西藏驱 龙铜矿为例, 论述地质统计学方 法在大 型露天 矿山资 源估算中 的应用, 通过 分析铜 钼品位 的统计分布特征, 选取铜钼为区域化变量, 进行变异函数 计算及结 构分析, 建 立矿床数 学模型, 进行 品位估 值和资 源量估算; 在此基础上确定开采境界优化参数, 并根据所建立的矿床数学模型, 在 M ineS ight软件中用 L - G 法对开 采境界进行优化, 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Cu 是主要有用元素, 主要的伴生有用元素是 M o, Ag, S。伴生的有害元素含量较低, 大多低于选 冶要求的最低标准。矿石可选性较好, 可获得合格 的 Cu, M o精矿。
矿床确定为第 I勘探类型。采用钻探为主要勘 探手段, 以 100 m 100 m 工程间距探求探明的资源 量, 以 200 m 200 m 探求控制的资源量, 提交并批 准备案工业矿石资源量和 低品位矿石资源 量共计 187 921万 ,t 铜金属量 719万 ,t 平均品位 0. 383% 。
依据地质勘查程度, 将钻探工程间距小于或等 于 200 m 200 m 的定为 探明的 + 控制的 资源 量, 大于 200 m 200 m 及其外推部分定为推断的资 源量, 以此划分出 331+ 332, 333二类。
Cu
200
200
30
90
0
0
Mo
200
200
30
90
0
0
资源量估算结果见表 5。
关键词 大型露天 矿山 资源估算 地质统计学 境界优化
Study on R esource Evaluation of Large-Sca le Op en-p itM ine and M in ing L im it Optim ization: Take the T ibet Qu long C opper M ine as a C ase
统计结果表明, Cu基本呈对数正态分布, 并且
显示出二期成矿的特点, 而 M o的 分布特征很不明
显。另外 M o的普通和对数分析的变异系数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