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1.工程概况

1.1项目背景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于2007年1月31日开工,于2009年11月3日竣工,总工期1007天。主塔楼地上103层,地下4层,建成时是华南地区第一高楼(现华南第一高楼为深圳京基金融中心)。整个项目包括有3.5万平方米的商业、7万多平方米的酒店、5万多平方米的公寓和18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集办公、酒店、休闲娱乐为一体,矗立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广州城市新形象的地标建筑。

建筑依中轴线而生,临珠江而立。耗资60亿,楼高103层,身长440米,钢网交织,水晶加身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它鹤立于CBD 最核心的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于2004年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计意念为“通透水晶”。建筑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内筒的结构体系,在世界超高层建筑中是唯一的一例。

这座名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大厦,人们更愿意唤它的昵称“西塔”。没有人怀疑它将是广州最新鲜的地标。她修长而通透的水晶之身将为广州这座有2200年历史的岭南老城嵌入更多时尚的元素。她不光是这个城市里夺目的风景,她还是被寄予了整个城市金融业希望的图腾。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她甚至还没出生,就被

幻想溢满。她安静地立在广州中轴线的旁边,以其通透而修长名动四方。

它代表着广州城市的发展,设计要表达的是发展与进化的空间概念。从南粤文化到现在的岭南文化,设计用生物细胞进化的方式诠释城市的进化,融入室内设计并贯穿其中。优化空间和充分展示建筑美学是该设计的特点之一;打破传统的以筒灯为主的照明系统,尽量采用先进的照明光源与灯具是特点之二;以生物进化及细胞分裂为主题元素是设计特点之三;以三年后的设计思维坐未来的设计是该设计的特点之四

1.2项目介绍

主塔1-66层将建成符合国际领先标准的超甲级写字楼,超高水准的硬件设施将为入驻客户提供豪华、高效、安全、舒适、环保的办公环境。首层挑空13.5米的写字楼大堂,超3米楼层净高实现开阔优化的空间格局及设计。高速大容量的特色双轿厢穿梭电梯及高端品牌高速电梯组合,环保的双银LOW-E中空玻璃幕墙、领先光纤网络,智能化管理系统,三回路供电,双冷源供冷,充足的鲜风量,将确立国际化办公的新标准。创新巨型斜交网格支撑体系和筒中筒结构体系,可确保建筑的安全。

1.3总体介绍

建筑是人们用于记忆城市的主要元素,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建起来前,作为广州中央商务区的珠江新城一直缺乏焦点。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已经矗立在珠江新城

的宝瓶广场旁边,在广州城市天际线上勾勒出细长璀璨的水晶体造型。这座曾经被简称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超高层标志性建筑将承托起广州顶级国际商务交流和核心城市形象展示的平台。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占地面积约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楼高432米,加上直升机停机坪总高度达到440米,已经跻身全球十大顶尖超高层建筑之列,建成后将取代中信大厦成为广州最高的写字楼。站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脚下向上仰望,巨大的水晶体直插云霄,多达30根钢筋混凝土圆筒环绕在塔身四周,每根圆筒直径达1.8米,向上斜交搭建,编织出楼宇整齐的筋骨。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位于珠江新城的核心金融商务区,处于城市新中轴线上,项目东临珠江大道,西靠华夏路,南接华就路,北望花城大道,周边五星级酒店与高档写字楼林立,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构成珠江新城5大标志性建筑。其独特的区域高度及功能组合成为广州城市一个最具魅力、最具商务能量的标志性建筑,为广州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1.4建设历史

2003年1月22日,规划建双子塔

2003年公布的《珠江新城规划检讨》将这对超高双子塔的位置从北面移至南面珠江边。据说,这样的调整是为了呈现建筑天际线的一种韵律美,从中信大厦到天河体育中心,再到双子塔超高层建筑,新中轴线将呈现出一种波浪起伏的恢弘气势。

2004年11月9日,选中“通透水晶”方案。参与双子塔竞标的

设计方案一共有12种,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有精彩创意。经过多轮评选和市民投票,英国威尔森?艾尔建筑师事务所的“通透水晶”方案最终胜出。

2005年9月20日,城建地产中标。2005年的一场土地出让吸引了众人目光。富力、恒大、城建、新世界、新鸿基和上海长峰六家地产巨头参与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竞逐,最终越秀投资和城建地产以总价10亿元,楼面地价2856元/平方米的报价将该地收入囊中。

2007年6月6日,广州IFC地上工程正式动工

2007年6月6日,广州标志性建筑、中国内地第二“超高层地标”———珠江新城广州IFC项目地下室工程完工暨上部工程开工。由此,103层的“水晶楼体将在人们的注视中一天天成长。项目总工期预计为1007个日历天,实现了“两天一层”的世界新速度。

2008年12月31日,广州IFC顺利封顶。2008年5月29日安装第一块玻璃幕墙。为了实现通透水晶造型,1万多块隐框玻璃幕墙为主塔穿上了精致的外衣。

2008年12月31日珠江新城广州IFC顺利封顶,广州市长张广宁在这一天乘坐工程电梯历时7分半登临广州IFC楼顶,他亲自为广州IFC最后灌装的混凝土挥动铁铲。全部施工计划耗时1007天,预计将于2010年竣工投入使用。

2012年9月26日,广州IFC全面开业。

2.建筑简介

2.1楼层介绍

·主塔楼1—65层为智能化超甲级写字楼

· 69—100层为白金五星级酒店(四季酒店),设388间客房

· 12、13、30、31、48、49、66、67、68、81层为避难层或设备层

· 101—103层为设备及观光层

·屋顶设直升机平台

酒店式公寓分为南北两翼,设于裙楼上部7—28层,共286户,建筑高度99.4m。裙楼地上5层,北侧设超高档商场(国际名牌旗舰店),南侧为多功能会议展览厅。裙楼完成面标高25.0m,结构标高24.0m。

地下室4层,除地下一层北侧有一部分商业用房及大型餐厅外,其余为设备机房和地下停车库,停车位1747个。

2.2功能介绍

广州国金中心主塔楼三分之二的楼层(1-66层),将建成符合国际领先标准的超甲级写字楼,是为全球知名企业打造的全球企业总部。首层为挑空13.5米的写字楼大堂,现代高雅,大堂的视像媒体每天同步直播国际最新动向,最新资讯即时全面接收。净高超过3米的办公楼层空间,媲美世界顶尖写字楼。在物业管理方面,广州城建地产与世邦魏理仕签订了国际金融中心写字楼首席租赁代理合同。世邦魏理仕是全球最大商业地产服务公司,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的物业管理公司。

写字楼部分招租情况良好,项目超甲级。自2009年8月正式启

动全球招商以来,第一期面积已被预租一空,租出面积现超过3万平

方米,数十家全球知名企业包括500强企业已进驻其中,现已推出第二期单元。项目于2010年10月15日进入试运营阶段以来后,前来参观咨询的企业更是络绎不绝。

楼高432米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是独具特色的世界顶尖综合商务体,包括超甲级写字楼外、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式服务公寓、超豪华五星级酒店、高档商场、高级餐厅、地下停车库等。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国金中心项目裙楼近5.3万平方米的商业部分已引进广州友谊百货在沿袭广州友谊商店高端百货定位的基础上提升档次,致力打造广州最高端的友谊品牌,以国际顶尖品牌为核心,国际一二线品牌为主力,着力打造一个代表广州、代表华南地区消费水平和文化品位的商场,辐射、影响珠江新城CBD高端商务需求。而香港兰桂坊集团将领衔运营珠江新城核心区中央广场及地下空间项目。这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地下空间立体开发项目之一,拟打造成集百货零售、文体休闲、餐饮等商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级、园林式和景区式购物中心。

花城广场成写字楼“后花园”

而站立在广州国金中心之上,让人感觉最为震撼的则是其景观。因为是独特的筒中筒建筑结构,项目的景观可谓是270度环绕无敌景观。在示范单位,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东、南两面的景观。而在项目的南面,是电视塔,紧邻项目东面的是已建成的中轴线广场——花城广场,而花城广场再往东,则是东塔地块。把视线再往外看去,珠江新城CBD的一系列景观尽收眼底,五大标志性建筑以及众多高低不同建筑物的城市景观。这里有几百亿元甚至更多的市政投入,也是广州至贵的城市景观。

此处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总规划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的“花城广场”,可被视为广州国金中心的“后花园”。花城广场位于城市新中轴线珠

江新城核心节点,此前也被称为新中轴线广场,被誉为广州的“城市

客厅”,是广州一次性建成规模至大的综合性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相当于10个人民公园大小。

有出入口直接通往地铁三、五号线

除了建筑方面的先进性,广州国金中心的交通充分体现了其地标性集聚效应,入驻企业尽享交通之便利。

广州国金中心位于珠江新城西南部核心金融商务区,东临珠江大道,西靠华厦路,南接华就路,北望花城大道,处于新城市中心的中轴线上,得天独厚地坐享珠江新城核心区的立体交通优势:地铁三、五号线唯一交汇站、城市轻轨、多个公交车站、的士站及地下旅客捷运系统等汇聚,快速贯通广州三大核心经济商务圈,直达体育中心及广州火车东站,实现快捷商务办公,成为立体交通华南枢纽。西塔将是珠江新城交通枢纽,不仅地铁三号线、五号线、从广州火车东站到电视塔捷运系统接驳,地下空间还与珠江新城CBD写字楼以及少年宫等标志性建筑连接。在广州国金中心友谊百货门口处,有出入口直接与地铁三、五号线相连。可以说,广州国金中心是一座交通便利的地铁上盖物业。

此外,广州国金中心拥有充裕的地下空间,在东、西双塔的地下空间连通后,不但规模更为庞大,而且是未来广州轨道交通网络中最大的枢纽站之一,将地铁网络与轻轨交通有机地结合起来,无论在资金流、人流和物流等各方面均具备空前卓越的经营空间。依托这一枢纽地位,广州国金中心地下空间的功能主要包括:商业功能、商务服务功能、金融服务等功能。

广州国金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由广州市城规划局于2004年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计理念为“通透水晶”,其目标就是使之成为一座造型优美体量雅致的建筑,从而发挥其在勾勒城市空中轮廓方面的重要作用。

如今,这个建筑物屹立在广州中轴线上。站在广州国金中心下面抬头仰望,整个项目身形巨大,巍峨磅礴,连通身旁的附楼,共同成为中轴线上至雄伟的建筑群,并和珠江对岸被广州市民亲切称为“小蛮腰”的广州塔形成了互相辉映之势。

广州国金中心配备有完善的消防报警设施,包括先进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分布光纤感温报警系统、智能应急疏散指示系统、智能应急广播系统。这个国内领先的火灾报警系统,不仅可以光纤感温,电气主干电缆的运行温度还可对电气设备进行漏电火灾报警。光纤测温以往只用于电厂等工厂,此次考虑到高层建筑火灾多是电气线路和设备引起,所以安装了这一系统。

值得一提的还有如烟气控制,通过计算机模拟重点部位火灾发生后烟气产生的速率及楼层空间2米以上烟气能见度,合理确定排烟口的分布,延长可利用疏散时间;使用低烟无卤材料的电气线材外套,减少火灾发生时有害烟气的产生。在自救系统中还引入了具有早期预警语音疏散功能的应急广播系统。

同时,广州国金中心一旦遇到火灾等突发事件,还有两项在国内超高层建筑中独一无二的硬件设施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位于楼顶的直升机停机坪,人员可快速疏散;一是所需的全部600吨消防用水(相当

于60辆10吨消防车储水量)都置于楼顶,水系统基本覆盖为常高压系统,需要使用时只需用重力流灭火即可,这确保了供电供水中断时也可及时有水灭火。

广州国金中心楼高432米,可以说有三分之一都是在云层中的,防雷安全也十分重要。广州国金中心的防雷安全,通过雷击风险评估,合理确定建筑物防雷等级及措施,对建筑物防雷设计、信息系统防雷及施工过程防雷安全措施均已全面考虑。还有三回路供电(即双子站供电、中轴站供电及自备9000KW发电机组供电),可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双冷源供冷(即区域集中供冷冷源及自备供冷冷源),可确保供冷系统安全。

为此,广州国金中心的设计人员详细调查了解了广州国金中心周边5公里、10公里、20公里的雷电分布情况,参照国家制定的适用于爆炸危险品建筑的防雷标准、根据掌握的此地区雷电资料设计了广州国金中心的防雷方案。设计人员告诉笔者,将广州国金中心的钢管混凝土柱设置防雷引下线,每层梁架、玻璃都成了避雷设施,同时,为电气设备设置了浪涌保护器避雷器避免雷电冲击。

除了安全上智能系统给予的保障,它还能带给人们诸多便利。比如人们今后进入拥有1700多个车位的广州国金中心停车场时将会看到清晰的停车指引,停车区位指引字幕将一路指引司机将车停放到指定区域,并且地下空间空气监测系统可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实时更新空气。

其电梯系统局部采用的是双层穿梭电梯,即电梯有两个轿厢,可

同时停靠于两层,提高了运行效率。理想状态下1分钟30秒就可从底层到达顶层。电梯的转换层特别方便。在底层乘坐处有清晰的标识说明,先乘坐到相应的转换层,然后再进行换乘。在各楼层上班人员在不同的转换层得到有效的疏散,节约了大家的上下班时间。另外,西塔的会议系统采用全数字技术,可以自动跟踪摄像;一卡通系统则让使用者用一张卡就可以进出门、停车、考勤、就餐、消费、用水电气、乘电梯等。

在科技环保上,广州国金中心集中世界先进建设和管理技术,建筑、结构、电气、节水等多方面作了创新和优化设计,实现建筑与人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全封闭的103层的广州国金中心设备运行系统极为庞大,要节能,其霓裳首当其冲。所以,它的外衣都是玻璃幕墙,采用的材料是中空双层LOW-E玻璃。纳米镀膜玻璃可以有选择性的透光,该材料遮阳系数低,能抵挡70%的太阳光,有效的隔绝太阳能辐射。该玻璃传热系数也很低,比普通玻璃低50%,从而,相比普通玻璃外墙建筑,这身外衣可以减少40%的热量进入室内,降低运营能耗。此外,半钢化夹胶中空Low—E玻璃可大幅度降低自爆率,夹胶保证玻璃不会脱落,人们不用担心走在广州国金中心下面的安全了。

变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西塔的空调、水泵和空气系统中。不仅水泵变频调控,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而且所有的空气系统变频变风量,空调也采用变频技术节电,并且秋冬季等气温较低的季节,大楼的空气系统采用全新风起到少用空调多通风、节能的效果。同时

冷源部分是一个由冷水机组、高频泵等智能设备及末端组合空调机组合成的多变量系统,通过建立动态控制模型,通过预测控制,超前调节等控制技术,解决集中供冷大马拉小车的问题。

垃圾等污物排放上,全部实施管道或集中回收系统,无异味、无污染,广州国金中心内设有真空密闭的垃圾传输管道,每个楼层有垃圾投放站,人们只要将密封好的垃圾投入垃圾箱中,按下按钮,垃圾就被真空输送到中央垃圾收集箱内,并可自动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此外,广州国金中心采用大量LED光源、庭园灯,公共区照明采用智能控制,部分扶梯也变频控制.

未来125部电梯穿梭往来与新电视塔内部只有五个功能区不同的是,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内部103个楼层将负担起高密度的人员往来。为此2010年投入运营后,将有125台电梯穿梭在这座巨型建筑物中。其中有的电梯可以直达70层酒店,有的电梯负责在小范围楼层间中转。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内部结构在70层以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贯穿30层楼宇的中空结构为即将进驻的超五星级酒店带来更直接的阳光体验。

2.3形体分析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运用巨型斜交网柱筒中筒结构,设计方案是经由广州市城规划局于2004年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计理念为“通透水晶”,其目标就是使之成为一座造型

优美体量雅致的建筑,从而发挥其在勾勒城市空中轮廓方面的重要作用。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主塔楼建筑平面是由六段圆弧组成的圆弧

三角形,以独特的曲线形状及透明的光滑建筑立面为主要思路设计,通过渐变宽度形成两头小中间大,显露出建筑物优美独特的纺锤外型。建筑的结构采用独特创新的巨型斜交网格支撑体系,呈现出清晰可见的流动几何图案,并和楼板的分割及幕墙体系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钻石形状斜网格”结构随着塔的高度,逐步进行尺寸缩减。这种延伸性的设计将使得地面的游客感受到楼体“直入云霄”的视觉震撼。

广州国金中心的主塔楼建筑平面是由六段圆弧组成的圆弧三角形,以独特的曲线形状及透明的光滑建筑立面为主要思路设计,通过渐变宽度形成两头小中间大,显露出建筑物优美独特的纺锤外型。建筑的结构采用独特创新的巨型斜交网格支撑体系,呈现出清晰可见的流动几何图案,并和楼板的分割及幕墙体系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钻石形状斜网格”结构随着塔的高度,逐步进行尺寸缩减。这种延伸性的设计将使得地面的游客感受到楼体“直入云霄”的视觉震撼。

建筑体的外衣是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其内部体态则是钢筋混凝土内筒,连接内外筒的则是钢组合楼盖。这种独特创新的筒中筒结构体系在的世界超高层建筑中尚且是罕有的一个。整个建筑外立面精美流畅,典雅现代,极为晶莹剔透而又瑰丽多彩,全面区隔并超越过往的传统高层建筑。

3.结构分析

中央核心简用作办公室,采用带爬模平台系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电梯配置以及灵活进出多租户办公区的要求确定了核心筒形状。整个建筑供设置71部电梯,其中52部用于办公层、15部用于酒店、4部用于停车场。中央三角形核心筒布局包括9部双层高速电梯,服务于主要避难层,该处部分电梯可换乘至中间楼层。提供两个逃生通道,各避难层设置大厅。利用局部电梯井之间的闲置空间(电梯井在此处变小,可供服务立管提供足够空间)提供各办公层的卫生间。

整个建

筑外立面简洁

典雅,以复杂

的曲面造型为

基础,三个外

立面各垂直半

径5.1KM、平面

半径71m、转角半10M。为了得到精美典雅的建筑效果,设计深化采用快速成型实体模型及计算机建模,打造新的城市名片。光滑玻璃幕墙更加突出了建筑造型,玻璃幕墙重复使用1.5米宽、落地玻璃板(半径较小的转角处宽度小)。

为了节能考虑,幕墙原本设计为通风双层透光百叶栅格,但由于使用成本高而放弃使用。考虑采用高性能单元式玻璃幕墙确保可见

斜网结构的足够通透性。变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西塔的空调、水泵和空气系统中。垃圾等污物排放上,全部实施管道或集中回收系统。采用大量LED光源、庭院灯,公共区照明采用智能控制,部分扶梯也变频控制。

与平滑曲面的玻璃幕墙造型相比,菱形斜交网格结构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骨架式结构的刚度可抵御水平风力,取代常规伸臂桁架的重质结构。广州西塔是采用该结构的最高建筑,该结构目的主要优势是提供刚性和灵活性。无需使用阻尼器减小水平位移,结构的灵活性无需更多主要支撑结构即可满足大中庭的设计要求。

在塔顶,玻璃幕墙超越顶部继续向上,让塔顶渐渐消失于天空中。

由于消防疏散要求设置

了直升机停机坪,而没

有突出塔尖。作为超高

层建筑的令人惊叹的附

属结构,直升机停机坪

构成了悬出于塔顶的玻

璃幕墙的具有雕塑感的

设计元素。

斜交网格结构

斜交网格结构结合中央核心筒可抵抗重力和侧向受力,抗震能力强。钢筋混凝土的斜交网格外筒结构使得大部分受力通过轴向荷载转移,该结构比抗弯框架更加高效。考虑到节能和视觉效果,设计了

巨大钻石型结构,高54米,横跨12层办公和16层酒店区。

屋顶与中庭

从建筑上来说,多达30根钢筋混凝土圆筒环绕在塔身周围,每根圆筒直径达1.8米,向上斜交搭建,编制出楼宇整齐的筋骨。简介明快的建筑形态、功能表达以及建筑材料成就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西塔可抗八级地震、百年一遇大风,这种独特创新的筒中筒结构体系,具有足够的抗侧刚度和优异的抗震性能,遭遇撞击和爆炸等突发事件,只会局部破坏,不致引起连锁反应而倒塌,结构整体安全度高。

超高层建筑受到地震、大风的影响远甚于普通建筑。而广州国金中心平面类似三角形的体形不仅本身能明显减少侧移,并且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抗侧抗扭刚度好,加上整个筒中筒的结构也使得建筑物自重轻,单位面积的重度比一般混凝土结构减少了近30%,从而地震反应减弱。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表明,即使在八级罕遇地震(广

州抗震设防烈度为七级)作用下,广州国金中心仍然屹立不倒,并且没有受到太大破坏。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分别进行的微粒混凝土模型、有机玻璃模型振动台试验表明,广州国金中心可抵御八度罕遇地震(广州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同时,美国CPP公司和汕头大学分别进行的风洞试验结果都显示,在百年一遇的大风作用下,位于塔楼内的人都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作为超高层建筑,除了防风、防震之外,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如果广州国金中心遇到一个局部的火灾或者爆炸事件,只会局部被破坏,而不会发生连续倒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也离不开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原来,钢本身难耐高温,但是外筒在钢管中注入了混凝土,混凝土本身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加上钢管对混凝土有约束性,所以,钢管混凝土的外筒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和防火性能,而内筒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更为重要的是,斜交网格结构遇到突发事件的冲击只会从钢管混凝土斜交的节点处断裂,从而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

而钢管混凝土相交的节点成为斜交网格结构的重点和难点。在两根同样受力的钢管混凝土柱相交时,为了外形优美,相交的节点截面积只能相当于一根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积,却要承受两根钢管混凝土柱所能承受的强度,而且每个节点处高约10米,如果不够坚固,将功亏一篑。为此,在华南理工大学承担的节点试验研究中,设计人员们创新性地对节点采取了特殊的构造,不仅采用更高标号混凝土,而且

增加了钢管壁厚度。

国内超高层建筑中具领先地位的智能安全系统,如果说结构是建筑的骨骼,那么,智能系统可以说是建筑的神经。而智能集成度相当高的广州国金中心就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包括了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公共应急广播系统、一卡通系统、停车场管理及车行导向系统、设备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信息系统、会议系统、通信网络、可视对讲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等19个智能系统和各弱电子系统的集成等。而如此全面的智能系统在国内超高层建筑中具有领先地位。

结构类型与布置,西塔采用采用巨型钢管混凝土柱菱形斜交网格外筒+钢筋混凝土内筒的筒中筒体系。69层以上,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取消了核心筒的内墙,仅保留部分核心筒外墙并向内倾斜,电梯井道移至核心筒外,形成巨型钢管混凝土柱斜交网格外筒+剪力墙结构体系。

楼盖结构体系:首层以下及核心筒内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板厚130~200mm。内外筒之间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梁跨度约8~15m,工字钢梁高一般为450mm,跨度较大处加高至600mm;办公楼层板厚一般为110mm,酒店楼层板厚一般为130mm,板跨度较大处局部加厚。结构特点

广州西塔修长挺拔,高宽比达6.5,平面呈圆弧三角形。外周边由六段曲率不同的圆弧构成;立面由首层至31层外凸,31层至103层内收,在剖面上,外立面曲线从底层至约三分之一楼高处形成最大外

围,然后向上尺寸逐步缩减,形成直入云霄的纺锤外形。整个建筑外立面简洁典雅,以复杂的曲面造型为基础,三个外立面各垂直半径5.1KM、平面半径71m、转角半径10m。西塔外周边共30根钢管混凝土斜柱于空间相贯,节点层间距离27m;73层以下每节点层间分6层,层高4.5m;其余分8层,层高3.375m。

基础模式及特点

4抗震

4.1抗震结构分析

主塔楼位置基础底板已到达中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层。考虑到部分柱位下岩石裂隙较发育,采用人工挖孔桩(墩)基础,持力层均为微风化粉砂岩或砾岩,设计要求岩样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13MPa。桩径3200~4800mm,桩长约6—13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10000kN~247000kN。部分桩有抗拔要求,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5000kN~15000kN。

主塔楼位置基础底板厚2.5m,基础底板面标高-19.1m

由于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 ,广州西塔结构的构件截面承载力及侧向刚度需求由风荷载所控制。计算表明,风荷载引起的结地震作用构基底剪力和倾覆弯矩约分别为《抗规》7度小震作用下的 2.10、2.65 倍 ,对于地震作用而言,结构的超强系数较大,使得不增加或少增加结构用料而达到更高的抗震性能目标成为可能 , 即预期达到大震弹性,巨震(超设防烈度地震)可修。

广州某国际金融中心(图1)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由A,B两

合肥五星级大酒店项目

已经开业的五星级大酒店 1、合肥明珠国际大酒店 2、古井假日酒店 3、合肥恒悦国际外商俱乐部酒店 4、天鹅湖大酒店 5、元一希尔顿大酒店 6、两淮豪生大酒店 7、合肥翡翠湖迎宾馆 8、合肥鸿瑞金陵大酒店 9、世纪金源大酒店 10、合肥万达威斯汀酒店 11、雅豪格莱德酒店 12、安徽高速开园国际大酒店 13、远洲豪廷大酒店巢湖 14、碧桂园凤凰酒店巢湖 即将开业的五星级标准酒店 1、合肥洲际皇冠假日酒店 2、安徽银桥金陵国际大酒店 3、合肥明发戴斯大酒店 4、安徽外经戴斯大酒店 5、合肥最西方精品大酒店 6、合肥利港喜来登酒店 建设中的五星级酒店 1、安徽国际金融中心五星级酒店 2、合肥银泰中心五星级酒店 3、乐客来AXL国际酒店 4、澳中财富中心酒店 5、新地中心五星级酒店 6、合肥香格里拉酒店 7、百利大酒店 8、白金汉爵大酒店 9、合肥蓝鼎国际酒店 10、富通商务港五星级大酒店 11、瑞龙国际大酒店 12、东怡金融广场五星级大酒店 13、合肥东海星光大道文化风情街五 星级大酒店 14、香泉晓山温泉五星级酒店巢湖 15、东方新世界五星级大酒店准备建设的五星级标准酒店 1、安徽置地皇家艾美酒店 2、华润万向城君悦酒店 3、包河万基喜来登大酒店 4、滨湖高速五星级大酒店 5、北城世纪金源大酒店 6、北城恒大国际大酒店 7、天鹅湖万达广场五星级大酒店 8、恒盛坝上街五星级 9、信地城市广场五星级酒店 10、名流高尔夫维景国际假日酒店 紫蓬山 11、合肥北城五星级酒店,由合肥北 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 规划建设的五星级酒店 1、胜利路铁路南站地块五星级 酒店 2、中铁国际城五星级酒店 3、滨湖新区广东瀚淼洲际酒店 4、合肥少荃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含酒店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发展及其启示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发展及其启示 陈万灵唐曦宁 2012-7-28 17:41:12 来源:《南方金融》2011年12期内容摘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高度开放、透明的经济体制和公平、自由的竞争市场环境。本文回顾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总结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主要经验,提出中国内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包括提高金融市场的自由度和透明度、实施对金融业的适度监管、充分利用经济腹地因素、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等。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中心香港 作者简介:陈万灵(1964-),男,四川武胜人,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教授; 唐曦宁(1986-),女,广东清远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香港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起步于香港开埠。二战后,香港金融业先后经历了多次内外部冲击。通过不断摸索和完善,香港建立了一套自由、透明并受国际标准规管的成熟金融体系。而得益于有竞争性的金融制度、经济体系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香港受到国际资本、机构以及客户的青睐,逐步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之一,奠定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为内地发展金融业和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一)香港金融业的起步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资银行相继进入香港;同时保险业开始出现,并于19世纪末成立了首个证券交易市场。在二战期间香港金融业遭到了破坏。战后,香港经济经历了恢复、发展和转型,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催生了对融资和结算等与贸易相关的金融业务的需求。这一时期,港英政府采取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推动香港金融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香港的商业银行由29家增加至73家。

CBD案例研究――上海陆家嘴、北京CBD为例

1,CBD概述 (1)CBD的定义和功能 CBD是核心业务 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发展质量的代表。通过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的管理功能,分配功能,服务功能和沟通功能,中央商务区已成为城市,地区乃至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中心。 在有利的政策条件和产业规划指导下,在信息,客户,资金共享等核心生产要素的帮助下,外部依靠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完善的产业链来实现产业协调,优化产业链。分配核心资源,节省生产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District的缩写起源于1920年代的美国,意指开展业务的地方。现代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其特征是聚集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从产业结构看,以金融业为核心的服务业高度发达。从产业形态看,企业总部,金融机构和配套服务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共同体,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高度集中。(2)CBD产业发展条件与过程 CBD形成和发展的市场条件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在总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等),辐射的规模和位置政府的政策支持,规划建设和产业指导是决定CBD产业发展程度的核心要素 通过对国外CBD演进过程的研究与开发,CBD基本遵循从形式完善到功能提升再到产业聚集的发展模式。主导产业,区域功能和区域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由单一业务逐步发展为总部经济和金融产业集群,以金融保险,证券投资,商业物流为核心,以服务业,会展旅游等其他服务业为支撑。包括:金融,商贸,物流,制造总部,商业服务,旅游,展览,文化媒体等。

通过分析国内外CBD的发展规模,可以看出城市经济总量及其辐射能力是决定CBD区域发展规模和强度的主要因素。 (3)CBD产业功能和水平划分 第一圈是依靠要素市场或企业总部资源的金融企业总部,制造业总部和商业物流企业总部,并通过投资管理,信息服务等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管理和辐射功能。第二个圈子是周围的服务业。依托制造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等资源,形成了完整的信息和商务服务产业链,为企业第一圈提供服务。 第三圈是依靠大量高端人群,商务人士和良好的商业氛围,优良的旅游资源,酒店,会展,旅游等产业,改善区域商业氛围和商业环境。 第四圈是新兴的增长产业,文化和媒体等新兴产业是维持CBD区域经济活力和增长的必要补充。 2,介绍先进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案例并总结实施经验 (1)陆家嘴,上海 1.区域规划定位 上海陆家嘴的经验在于,战略定位明确,依托广阔的工业腹地,灵活的政策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专注于金融服务,国际和国内贸易的发展,积极吸收企业总部资源,成为外国商标的桥头堡 陆家嘴中央商务区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与繁华的南京路外滩隔河相望,占地1.7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它是上海中央商务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唯一以“金融与贸易”命名的国家开发区。 第一:金融产业集群 以陆家嘴金融城为核心,金融机构聚集,产业链完善,机构种类齐全。到年底,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04年10月Meizhong Jingji Pinglun,ISSN1536-9048 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量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兼論上海與新加坡的國際比較* 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楊再斌**山西運城學院/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黃解宇*** 摘要:本文運用演化經濟學的基本方法確立了一套評價國際金融中心的指標體系,幷運用系統工程的層次分析法和模糊判斷法對這些指標進行了量化實證分析。 關鍵詞:國際金融中心層次分析法模糊判斷法 把上海建設成爲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已經成爲一種國家戰略。但是,如何對不同模式國際金融中心的效率和優勢進行評價?用什麽指標來判斷上海是否已經具備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性條件?如果已經具備這些條件,那麽我們現在又具體處在什麽樣的水平上?有哪些優勢,存在哪些不足?本文將在國際金融中心具體評價指標上做些開創性的基礎工作,幷運用HAP層次分析法和模糊數學中的模糊判斷法進行一些試探性的量化比較研究。 一、確定評價指標的基本原則 建立一個對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水平和運作效率進行評估的指標體系是比較困難的,因爲這牽涉到指標體系的容量和測度問題,這些指標不但要準確、靈敏、真實地反映金融中心的建設情况,還必須簡明扼要,便于取得數據,同時還要綜合性地反映金融中心建設的基礎性條件和外部環境。我們確定如下原則作爲指標選取的基本原則: 1. 綜合性,即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對于定性指標,力求給出數量化的方法與途徑。 2. 準確性,即能準確地反映出金融中心的建設水平,主要通過對現存國際金融中心的比較與歷史演化脉絡的分析得出具體指標。 3. 可操作性:即選擇現行核算統計制度中可以取得的指標,而不是單純的理論探討。 4. 典型性:即從大量指標中篩選出那些最具代表意義的指標。 5. 梯度性:對各種指標區分出不同層次,以便在具體量化分析中得出不同權重。 二、國際金融中心量化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 根據演化經濟學的觀點,任何事物的最終結果都將受到演化時的初始條件、遺傳因子和路徑選擇的影響,都將經歷一個制度鎖定和閉鎖的過程。依據這種觀點,我們根據國際金融中心演化的路徑和條件,將國際金融中心階段性目標的量化指標體系區分爲三個層次:必要性指標、依賴性指標和核心一致性指標。必要性指標包括5類子指標,31個次指標,依賴性指標包括4類子指標和21個次指標,核心一致性指標包括4類子指標和30個次指標,共13類子指標和82個次指標。 (一)必要性指標及其基本構成 必要性指標是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或者評價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性指標,是最基本的初始條件。要形成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必須具有一些最基本的條件,如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時差條件、以外向型經濟爲導向的發達的經濟體系、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完善的法律體系、專門的金融人才、一定規模的金融市場。從各金融中心發展的歷史和形成動因看,特別是功能型金融中心的演化過程看,本國經濟發展程度、國際化程度、穩定的政治與社會環境以及國際社會特別是周邊國家提供的現實機遇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迅速形成的重 *本文獲得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項目資助(項目號20030926) **楊再斌(1970-),湖南瀘溪人,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在《管理世界》等國內權威期刊發表論文十多篇,主要研究方向證券投資與風險管理,有論文在國際會議發表;Email: yzb2102@https://www.360docs.net/doc/818148614.html,。 ***黃解宇(1966-),山西運城人,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職博士研究生,山西運城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資本市場與金融制度。通訊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同濟大學本部0250信箱,郵政編碼:200092。 7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商场ifc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商场ifc 香港最时尚的购物休闲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商场座落于香港核心地段的中环金融街,位于机铁香港站,其连接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和二期,以及四季酒店和Four Seasons Place,面向维多利亚海港,为港岛中区海旁带来崭新的购物饮食新体验。商场除云集多元化的名店外,并设有多种消闲娱乐设施,包括中区首家备有五间影院的 Palace IFC 及园艺花园,以及可欣赏维港景致的户内户外食肆,方便游客随时投入舒适惬意的购物消闲环境里。 国际金融中心商场楼高4层,占地八十万平方呎。商场连接机场快线香港站的大堂,并将国际金融中心其余三个部分连接在一起。商场的各项交通设施,都十分方便,游客可自行乘搭机场快线抵达。此外国际金融中心商场位于中区海旁,宏伟建筑设计,气派不凡,不论午间消闲购物或晚上喜庆聚会,皆献给国内游客称心满意的娱乐新体验。 商场汇聚了超过二百间国际品牌商户亦设有包括多家大型的特色食肆。商场更设有一间设计新颖独特的电影院Palace IFC,此殿堂级大型建筑为游客带来一流的生活娱乐体验。 2004年10月,国际金融中心商场曾举办法国国宝展览,展出国宝级画家毕加索在1917年为俄罗斯芭蕾舞家狄亚基列夫(Serge de Diaghilev)同名芭蕾舞剧绘画的最大幅帷幕画《巡游》,并由专程来港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主持仪式,为保护此幅作品,商场需特别安装深色的布帘遮挡强光,及把灯光调至较暗,以免损害画上的油彩;保安亦需特别加强,是次展览是全亚洲首个大型幕画展览。 座落于香港中环海滨及商业中心的唯一商场,可近距离欣赏世界驰名的维多利亚港醉人日夜景致,为香港的国际地标。 商场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身,为香港最时尚的高级购物休闲中心之一、游客指定的观光点及名人消费热点。经常到访名人歌手及影星包括刘嘉玲、章子怡、张柏芝、陈慧琳、梁朝伟及甄子丹等等! 商场云集名店近200间:国际一级时装服饰名牌及高级餐厅,商户组合多样化,特色概念店一应俱全,现已跻身国际级商场之列。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55楼香港金融管理局信息中心之展览馆及图书馆,可居高临下一览维港及中环的繁荣景致。 国际金融中心商场与毗连的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及二期顶级写字楼、世界级的四季酒店及四季汇套房酒店,合组成国际金融中心综合发展项目,总面积达近44万平方米,为全港最高商业及休闲之地标。 主要店铺 连卡佛、Calvin Klein Jeans、City's Super、Anne Klein New York、Atsuro Tayama、BOSS Hugo Boss、Nine West 商店及餐厅 H One 及其集团餐厅 H One、Harlan’s、G Bar及The Box为JC Group饮食集团旗下餐厅,全都座落于香港心脏地带中区国际金融中心商场及坐拥迷人维港景致,所有餐厅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氛围,广受政商界及娱乐界名人欢迎;其中H One更成为米其林所推介的餐厅。H One向以其时尚形象及国际级餐饮享誉国际,最近更邀请到芬兰米其林二星级餐厅总厨加盟。 国金轩 美丽华集团旗下之国金轩,以广东雅膳为题,位于名店云集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三楼,

世界400米以上超高建筑排名

世界超高建筑排名 (限400米以上超高建筑) 注:以混凝土楼顶高度作为排名依据,加上天线后总高度附加说明。 更新时间:2015年4月 曹建新 1、迪拜塔(哈利法塔)位于阿联酋大都市迪拜,混凝土结构高601米,加上天线高828米,162层。竣工时间:2010年1月。 2、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中国上海,楼高580米(建筑主体总高为632米),地上121层,地下5层。竣工时间:2014年12月。 3、麦加皇家钟塔酒店位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市,楼高558.66米,加上含弯新月天线高601米,地上120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钟塔,竣工时间:2012年。 4、纽约世贸中心1号楼(自由塔)位于美国纽约911事件中倒塌的原世界贸易中心旧址。高度541.3米(不含天线,1776英尺,象征美国建国的年份1776年),地上82层,地下4层。加上顶部的电视天线,总高度609米。竣工时间:2013年12月。 5、广州东塔(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位于中国广州,楼高530米,116层,竣工时间:2014年10月。 6、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中国上海,楼高492米,地上101层,地下3层(有距离地面472米处的第100层观光厅)。竣工时间:2008年8月。 7、香港环球贸易广场位于中国香港,楼高484米,地上118层,地下4层。竣工时间:2011年5月。 8、台北101大楼位于中国台北,楼高448 米,加上天线高508米,地上101层,地下5层。竣工时间:2010年1月。 9、广州电视塔位于中国广州,楼高450m,加上天线桅杆150m,总高度600米,112层。竣工时间:2009年9月。 10、芝加哥西尔斯大厦位于美国芝加哥,楼高443米,加上天线高527米,地上110层,地下3层。竣工时间:1973年。 11、深圳京基100位于中国深圳,楼高441.8米,共100层,开工时间:2007年11月,竣工时间:2011年10月。 12、广州西塔(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位于中国广州,楼高440米,地上103层,地下4层。竣工时间:2009年11月。 13、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位于中国香港,楼高420米,地上90层,地下6层,竣工时间:2013年。 14、科威特阿尔哈姆拉塔位于科威特,楼高412米,地上77层,地下3层。竣工时间:2011年11月。 15、南京紫峰大厦位于中国南京,楼高380米,加上天线高450米,地上89层,地下3层。竣工时间:2010年9月。 16、吉隆坡双塔大楼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楼高378.6米,加上天线452米,地上88层。竣工时间:1996年3月。

国际投资银行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国际投资银行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2012-10-29 第08版:学习纵横 作者:林立来源:学习时报字数:4076 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银行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增长及金融体系的变革。很明显,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长模式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及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为中国投资银行(或者说证券公司)的发展、转型及国际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尤其是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这将为投资银行业务规模及范围的不断扩大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预计未来中国金融体系将发生重大变革,包括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国际金融中心将初步形成、金融产品将会日益多元化等等,这也为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但尽管如此,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传统的投资银行经营模式几乎遭受到是覆灭性的打击,这也给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经验及启示。与国外成熟市场国家的投资银行相比,中国的投资银行发展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而且伴随着市场竞争程度日益激烈及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在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何去何从,成为当前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国际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 投资银行起源于欧洲,其雏形可以追溯到 15世纪欧洲的商人

银行。伴随而来的欧洲工业革命,逐渐扩大了商人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帮助公司筹集股本金,进行资产管理,协助公司融资,以及提供投资顾问咨询服务等。20世纪初期,商人银行业务中的证券承销、证券自营、债券交易等业务的比重有所增大,称谓也由“商人银行”转变为“投资银行”,而这个转变过程中,以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最为典型。尽管美国的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历程并不很长,但其发展的速度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近几十年来,美国的投资银行在全球一直处于霸主地位。 总的来看,美国投资银行大概经历了混业、分业及综合化经营等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分业经营制度的影响下,业务结构比较单一,投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因此一些现代金融工具纷纷涌现,投资银行兼并重组步伐也明显加快。20世纪8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结束后,美国的利率开始从历史最高水平回落,大量的新发行股票与债券充斥市场,也就出现了不够投资级别的垃圾债券。大量垃圾债券的发行给投资银行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并影响了美国投资银行的历程,也成为投资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如前所述,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投资银行主要是分业经营,因此经营范围相对较小,特点相对单一。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金融综合化经营趋势的日益明显,国际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应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借鉴意义。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银行的基本情况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银行的基本情况 100200113 罗雅尹一、香港金融业 香港金融业是以汇丰集团、中银集团及外资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股票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国际租赁市场等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的经营和运行相结合,离岸业务与境内业务一体化组成的香港经济部门。 二、香港国际银行的基本情况 香港银行业历史悠久,20世纪60~70年代后大幅度发展,并逐步成为世界银行业的中心之一。香港是国际性银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全球最大的100家银行,近70家在香港开展业务。截至2010年7月16日为止,香港共有196家认可银行机构以及70家代表办事处。香港作为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建基于市场透明度高、对金融机构披露要求严格和审慎监管。伦敦金融城于2010年3月发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香港排名第三。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下,香港银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门槛有所降低。从2009年7月开始,香港银行获准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业界数据

资料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数据月报》、香港政府统计处《就业及空缺按季统计报告》 服务提供者 香港银行体系的特点是实行三级制,即由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三类银行机构组成。这些银行机构均获授权接受公众存款。 三级银行机构按不同的规定营运,只有持牌银行和有限制牌照银行才可称为银行。截至2010年7月16日,全港共有146家持牌银行、23家有限制牌照银行和27家接受存款公司。这些认可机构共经营约1,388家分行,组成庞大网络。此外,还有70家海外银行在香港设立代表办事处。 服务范围 银行是亚洲区内筹集资金最重要的渠道之一。香港银行业的重要性不单可从其庞大规模反映出来,更重要的是其在区内所处的地位举足轻重。香港的完善银行体系,令其服务可远远超出香港本土,发挥重要作用。很多香港银行亦于亚洲其他地区如中国内地营运。 截至2010年6月底,香港外汇储备资产达2,568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七。同期,香港人均外汇储备资产约36,500美元。 根据伦敦金融城于2010年3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名列第三位,紧随伦敦及纽约之后。 香港人民币业务 另一方面,由2004年初起,香港银行获准在香港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包括人民币存款、汇款、兑换及人民币银行卡等。本港的人民币存款由2004年的120亿元人民币上升至2010年7月底的1,004亿元人民币,共有77家持牌银行在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方案

1.工程概况 1.1项目背景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于2007年1月31日开工,于2009年11月3日竣工,总工期1007天。主塔楼地上103层,地下4层,建成时是华南地区第一高楼(现华南第一高楼为深圳京基金融中心)。整个项目包括有3.5万平方米的商业、7万多平方米的酒店、5万多平方米的公寓和18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集办公、酒店、休闲娱乐为一体,矗立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广州城市新形象的地标建筑。 建筑依中轴线而生,临珠江而立。耗资60亿,楼高103层,身长440米,钢网交织,水晶加身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它鹤立于CBD 最核心的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于2004年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计意念为“通透水晶”。建筑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内筒的结构体系,在世界超高层建筑中是唯一的一例。 这座名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大厦,人们更愿意唤它的昵称“西塔”。没有人怀疑它将是广州最新鲜的地标。她修长而通透的水晶之身将为广州这座有2200年历史的岭南老城嵌入更多时尚的元素。她不光是这个城市里夺目的风景,她还是被寄予了整个城市金融业希望的图腾。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她甚至还没出生,就被

幻想溢满。她安静地立在广州中轴线的旁边,以其通透而修长名动四方。 它代表着广州城市的发展,设计要表达的是发展与进化的空间概念。从南粤文化到现在的岭南文化,设计用生物细胞进化的方式诠释城市的进化,融入室内设计并贯穿其中。优化空间和充分展示建筑美学是该设计的特点之一;打破传统的以筒灯为主的照明系统,尽量采用先进的照明光源与灯具是特点之二;以生物进化及细胞分裂为主题元素是设计特点之三;以三年后的设计思维坐未来的设计是该设计的特点之四 1.2项目介绍 主塔1-66层将建成符合国际领先标准的超甲级写字楼,超高水准的硬件设施将为入驻客户提供豪华、高效、安全、舒适、环保的办公环境。首层挑空13.5米的写字楼大堂,超3米楼层净高实现开阔优化的空间格局及设计。高速大容量的特色双轿厢穿梭电梯及高端品牌高速电梯组合,环保的双银LOW-E中空玻璃幕墙、领先光纤网络,智能化管理系统,三回路供电,双冷源供冷,充足的鲜风量,将确立国际化办公的新标准。创新巨型斜交网格支撑体系和筒中筒结构体系,可确保建筑的安全。 1.3总体介绍 建筑是人们用于记忆城市的主要元素,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建起来前,作为广州中央商务区的珠江新城一直缺乏焦点。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已经矗立在珠江新城

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经验启示

伦敦金融城是与纽约并列的国际金融中心。英国金融业40%以上的产值(增加值)是在伦敦创造的,金融业在伦敦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接近20%。伦敦金融城集中了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银行集团、保险公司、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伦敦作为金融中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从事近一半的欧洲投资银行业务;管理全欧洲近80%的对冲基金资产,约合3600亿美元;进行全球42%的外国股票交易;伦敦证交所管理的外国资产规模约2600亿英镑,几乎是纽约的两倍;从事超过70%的国际债券交易;掌握60%的欧洲债券初次发行业务;拥有全球最大的场外衍生品交易量(43%)和第二大交易所衍生品交易量;是世界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是世界最大的海运和航运保险市场,占据全球23.7%的海事保险市场;是世界黄金交易中心,日均交易量在100亿美元-130亿美元之间;进行世界90%的金属交易。 2007年,伦敦金融城政府从人力资源、商业环境、市场规模、基础设施等方面对世界50个金融中心进行了评估,首次公布了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指数(GFCI,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伦敦以806分高居榜首。分析该指数构成对处于不断发展、深化中的中国金融市场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所具备的优势 (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被认为是决定金融中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人才的可得性决定金融服务的质量,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度决定公司效率。按获得注册金融分析师资格的人

数排列,前四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美国、加拿大、英国和香港。高素质人才通常利用不断更换工作以实现个人价值,一个城市的软件因素,如文化、开放度、多样性、生活质量、语言等在人才选择工作和生活地点时起到了重要作用。伦敦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多元文化聚集,约40%的人口为外国人,其中很多来自英国以前的殖民地或英联邦国家,这些人都是各国的精英,有类似的语言、文化和制度背景,而英国也始终保持灵活开放的态度,欢迎全球各地的人才,无形中扩大了相对狭小的国内市场。 普华永道公司2007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对全球11个城市在21世纪提供的商机进行了比较。在人力资源一项,普华永道使用了两个指标:智能资本和技术创新。智能资本指标主要包括高等院校数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等,根据这项指标,伦敦排名第一。技术创新指标主要包括使用宽带上网的人数比例、高科技领域的雇员人数、每百万人口中拥有专利权的比例、自雇人数比例等,根据这项指标,伦敦排名第二。 (二)灵活有效的监管环境 英美监管文化截然不同。美国以法律法规为基础,而英国采取原则性监管。从总体上看,英国的监管体系是有效率的,简洁灵活的监管环境促进了自由竞争和金融创新,减少了金融机构的合规成本,有效提高了机构的效率和效益。但灵活监管并不等同于不监管,宽松的环境只是相对而言。市场认为,如果一个金融机构能够在伦敦立足,说明这个机构能够经受住伦敦市场严格标准的考验,那么它也能在其它市场立足。

2013年合肥写字楼市场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2014年6月
合肥写字楼市场研究
合肥写字楼市场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分析
Code of this report | 1

目 1 2 3 4 5


写 楼 场发
写 楼 场供应与 交 写 楼 场总结 写 楼项 写 楼 营销

第一章
合肥写字楼市场发展背景

㈠、合肥写字楼市场发展背景
自2008年开始,写字楼市 合肥写字楼发展的拐点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 合肥写字楼发展时间较 晚,自20世纪90年代初 期开始才有了真正意义 上的写字楼,且发展起 点低。 写字楼的发展由初期品质 较低的办公楼逐渐发展成 为具备初级智能化的写字 楼,长江路市中心区域始 出现了一批以邮电大厦、 金城大厦为代表的较为高 档的写字楼物业,并很快 成为大型国企的办公场所。 现在2003年,北一环财富 广场的崛起,引领合肥写 字楼市场进入了规模化、 专业化时代。 场才真正开始进入快速发 展阶段,产品不断更新升 级,品质逐渐与国际标准 接轨,商务区域分布开始 扩大,逐渐形成当前以政 务文化新区为首的多个商 务中心,市场接受度逐年 提升。

㈡ 、合肥写字楼市场发展历程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合肥写字楼市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快速扩张期 2009-至今 发展转变期 2001-2008 形象萌芽期 1996-2000 产品初始期 1980-1995
? 代表楼盘 - 邮电大厦、润安大厦 - 金城大厦、新华大厦 - 盛安大厦、振兴大厦 ? 代表楼盘 - 财富广场、天徽大厦 - 仁和大厦、蓝鲸国际 - 新都会·环球广场 - 百大CBD中央广场 ? 代表楼盘 - 绿地蓝海、绿地赢海 - 汇金大厦、新城国际 - 置地投资广场 - IFC安徽国际金融中心 - 安粮·东怡金融广场 - 新华国际广场 - 新地中心、置地广场 - 华邦ICC、之心城 - 华润中心、华润office
? 代表楼盘 - 宏图大厦、长江大厦 - 绿都商城、建工大厦 - 国信大厦、合肥大厦

鼎融国际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鼎融国际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福鼎市鼎融国际广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福建省闽咨投资咨询中心 二○一一年五月

编制人员 叶森鑫工程师梅顺启高级经济师黄继才高级工程师杨东升高级工程师陈榕高级经济师吕佳娜工程师钱丹助理工程师 审核:黄继才总工 审定:陈琳主任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项目概况 (1) 第二节编制依据 (2) 第三节主要结论 (2)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第一节项目背景 (6)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第三章项目功能定位和目标市场预测 (10) 第一节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 (10) 第二节本项目市场分析 (12) 第三节市场定位 (13) 第四章项目建设场址条件 (14) 第一节区域自然条件 (14) 第二节气候水文特征 (14) 第三节社会经济概况 (15) 第四节配套基础设施条件 (16) 第五节项目建设的政策支持 (17) 第六节基地及地质状况 (17)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18) 第一节设计依据 (18) 第二节工程建设方案 (18) 第三节工程建设内容 (23)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节能 (25) 第一节环境保护 (25) 第二节节能 (27) 第七章项目组织机构与实施进度安排 (29) 第一节组织机构 (29) 第二节进度安排 (29) 第八章项目招投标 (31)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3) 第一节投资估算 (33) 第二节资金筹措 (37) 第十章经济评价 (38) 第一节编制说明 (38) 第二节费用与效益估算 (38) 第三节财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不确定性分析 (38) 第五节评价结论 (39)

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

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① 绿色金融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普遍较早面临化石能源消耗和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过去几十年中金融类政策、体制建设和产品创新方面积累的推动绿色投资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以下简述国际上推动绿色金融的一些典型做法。 (一)绿色金融产品的类别 1.绿色贷款 绿色贷款政策通常是指银行用较优惠的利率和其他条件来支持有环保效益的项目,或者限制有负面环境效应的项目。绿色贷款包括针对个人的房屋贷款、汽车贷款、绿色信用卡业务,以及面向企业的项目融资、建筑贷款和设备租赁等。 在企业贷款方面,赤道原则(the Equator Principles)是目前全球流行的自愿性绿色信贷原则。根据赤道原则,如果贷款企业不符合赤道原则中的社会和环境标准,银行将拒绝提供融资。赤道原则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项目融资中模糊的环境和社会标准数量化、明确化和具体化。截至2013年,接受“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已达78家,分布于全球35个国家或地区,项目融资总额占全球项目融资市场总份额的86%以上。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鼓励绿色信贷的规定和政策意见(如《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以及《绿色信贷指引》)。这些绿色信贷政策旨在限制“高 ①执笔人为马骏、施娱、姚斌。马骏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施娱为德意志银行分析员,姚斌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人员。本文为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所著《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书中的一章。该书由中国金融出版社于2015年4月出版。

污染、高能耗”企业的贷款,却较少涉及为环保行业或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贷款等促进类措施。在推广“赤道原则”方面,环保部编译出版了《促进绿色信贷的国际经验:赤道原则及IFC绩效标准与指南》,但赤道原则尚未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广泛普及,目前仅有兴业银行成为“赤道原则”的成员机构①。 2.绿色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 目前国际上大规模绿色直接投资的主导方是国际知名的金融集团,同时也有一些专业投资者参与。1999年,世界资源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发起“新风险投资(New Ventures)”项目并得到花旗集团的资金支持。该项目专注于投资新兴市场经济体环境行业中的中小企业。1999年至2012年,该项目共帮助367家“产生明显环境效益”的中小企业获得风险投资3.7亿美元,累计减排二氧化碳330万吨、保护耕地450万公顷、节水净水57亿升②。气候变化资本集团(Climate Change Capital)从事全方位的绿色产业投融资业务,其私募股权部门只投资于500万至2000万欧元规模的公司,行业集中于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能源效率、垃圾处理和水务③。其他国际上专门开展绿色私募/风投的公司还有环境资本(Environmental Capital Partners)等数十家。 根据清科研究的数据计算,2007年至2013年上半年,中国的VC/PE总共进行了694笔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总额达82亿美元,且有多家公司成功在国内外上市④。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投资于清洁能源的项目有所减少,反映出中国清洁技术行业发展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绿色产业项目回报率偏低,资金回收周 ① http://www.equator‐https://www.360docs.net/doc/818148614.html,/index.php/members‐reporting/members‐and‐reporting ② https://www.360docs.net/doc/818148614.html,/project/new‐ventures ③ https://www.360docs.net/doc/818148614.html,/private‐equity/investments ④ 清科研究中心:《2007-2012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年度研究报告》,《2007-2012年中国创业投资年度研究报告》。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结构方案比较分析报告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结构方案比较分析报告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2008-12-8 目录一.建筑结构体系构成 二.结构工作性能 三.结构方案的优缺点 四.结论

一、建筑结构体系构成 按建筑结构体系的不同,分为推荐结构方案和结构概念方案。以下分别对两种不同方案的结构构成特点进行分别论述。 1、推荐结构方案结构体系构成 1.1 外筒 外筒由四组矩形钢管V 形支撑、八根矩形钢管混凝土角柱以及四组“[”型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共同形成空间外筒结构体系,既承受垂直荷载又提供了强大的抗侧刚度。 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外筒结构构成的平面示意图和三维示意图,表1给出了外筒结构构件尺寸沿楼层变化。 外外TU B E 900X 48外外外-外外外外外外外 900X 900X 50C 80 图1 外筒构成平面示意图 角梁 矩形钢管混凝土外框柱

(a) 矩形钢管混 凝土框架(b) 矩形钢管 V形支撑 (c) 矩形钢管混 凝土角柱 (d) 外筒结构体系 图2 外筒构成三维示意图

表1 外筒结构构件尺寸沿楼层变化 注:H×B×TC**——矩形钢管混凝土角柱截面长边边长×短边边长x钢管壁厚(混凝土强度等级) hxbxt——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柱截面长边边长×短边边长x钢管壁厚 h1xb1xtwxtf——H形框架裙梁的截面高度×截面宽度×腹板厚度×翼缘厚度 1.2 内筒 内筒由在四角及门洞口设置型钢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组成(如图3)。通过在内筒关键受力部位设置型钢,改善了内筒的工作性能。内筒门洞处采用800mm高的连梁,其跨高比在L/3~L/5之间,这些跨高比较大的连梁在罕遇地震下呈现弯曲破坏,可改善整体结构的延性性能。 增加内筒外侧墙体厚度,减小内侧墙体厚度即在获得较大的结构抗侧刚度又有效减少结构墙体占用的使用空间,且随着楼层墙厚逐渐减小,尽可能为建筑提供更多的有效使用空间。

合肥在建项目和新规划项目1

合肥在建项目和新规划项目 1.松芝万象城购物中心 2.东方广场百年城购物中心 3.天鹅湖万达广场 4.合肥之心城购物中心 5.合肥港汇购物广场 6.华润欢乐颂 7.磨店百大商业广场8.星隆购物广场 9.华润五彩城10.北城世纪金源购物中心 11.安粮城市广场12.信地城市广场 13.华邦世贸城银泰百货14.宝业·东城广场 15.滨湖假日商业综合体16.华润万象城 17.新地中心18.蓝鼎新世纪中心 19.滨湖高速时代广场20.西湖国际购物中心 21.安徽国际金融中心(IFC)22.恒盛坝上街 23.华凤国际广场24.华侨广场 25.明发商业广场26.福乐门国际广场 27.乐客来国际商业中心28.澳中财富中心 29.置地广场栢悦中心30.闽商总部经济大厦 31.新城国际32.合肥东方广场 33.富世广场34.金大地1912 35.合肥要素大市场36.水安盛世桃源 37.恒大帝景38.百利广场 39.北沙银座商业广场40.瑞智商业广场 41.合肥国际家居生活广场(用世)42.尚派财富中心 43.大溪地44.合肥合作经济广场 45.经典华城46.温商国际汽车生活广场 47.辰龙紫荆广场48.滨湖金街 49.温州商城50.中国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新周谷堆农贸市场)51.瑞和时代广场52.柏庄春暖花开 53.华邦万派城54.宝宸时代花园 55.西城山水居56.名邦·西城国际 57.水丽坊自在城58.地矿家园 59.胜利广场欢乐城60.创智坊 1、松芝万象城购物中心——预计2012年上半年开业 引进主力品牌:沃尔玛、博纳影城、国美电器、ZARA、GXG、COSTA咖啡 地址:蜀山区原牙膏厂

合肥滨湖时代广场写字楼及商业市场调研报告

合肥市滨湖时代广场写字楼及商业市场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主要围绕合肥市滨湖时代广场写字楼及商业市场展开,通过对写字楼和商业市场的销售和价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此可以了街合肥市写字楼和商业市场的发展情况. 二、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的时间为从2011年10月26日到2011年11月5日。 三、调查对象 写字楼和商业市场 四、调查方法 本次采用事后调查的方法,并参考网上的资料。 五、调查步骤 1、准备相关资料 2、对写字楼和商业市场的回顾 3、对其销售、价格等展开调查 4、并对重点工程进行重点调查 六、调查内容 如下:

第一部分:合肥市写字楼市场 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中,用于办公项目开发的投资额为39.33亿元,用于商业项目开发的投资额为63.53亿元。2011年合肥市非住宅类商品房累计完成施工面积为935.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238.37万平方米,批准预售面积为182.61万平方米,到2011年底,非住宅可售面积为348.69万平方米。2011年全市办公楼项目新开工面积为93.21万平方米,商业用房项目新开工面积为139.97万平方米。 2011年合肥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人民币) 2011年合肥市非住宅类商品房面积 2011年合肥市新开工面积 合肥市写字楼市场区域分布图

一、合肥市写字楼市场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80年代~90年代中期 写字楼项目:九州大厦、金融大厦、合肥大厦、新鸿安大厦、宏图大厦、长江大厦、绿都商城、建工大厦、国信大厦 第二阶段:90年代中期~2001年 写字楼项目:盛安大厦、润安大厦、金城大厦、邮电大厦、信达大厦、新华大厦、振兴大厦、富康大厦、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第三阶段:2002年~2008年 写字楼项目:天徽大厦、招商大厦、科技大厦、万通大厦、财富广场、仁和大厦、昌河大厦、中州大厦、天怡商务中心、美地阳光大厦、测绘大厦 合肥经济发展情况:高速发展 第四阶段:2008年~如今 写字楼项目:IFC 安徽国际金融广场、恒盛坝上街写字楼项目 合肥经济发展情况:飞速发展 二、合肥市写字楼重点楼盘销售情况 新站版块 科大 版块 四牌 百花 三孝口 政务区版 高新区版 大钟 北一环 南一环

xxxx国际金融中心排名(ifcd index).docx

2010国际金融中心排名(IFCD INDEX) 城市榜单2010-07-11 11:55:31 阅读262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IFCD INDEX通过综合66项客观指标、2386份主观调查问卷,对全球45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客观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成长发展、产业支撑、服务水平和综合环境五个方面。 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显示,纽约取代伦敦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前十名分别是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巴黎、新家坡、法兰克福、上海、华盛顿和悉尼。 这份指数报告认为,从整体看来,排在前9位的城市都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产业,全面集中地开展国际资本借贷、债券发行、外汇交易、保险等金融服务业,认知度较高,影响力较强。 从地域分布上看,欧洲城市最多,达到21个;其次为亚太及非洲地区,达到14个;美洲有10个城市,但有8个分布在北美。在中国大陆的金融中心中,上海排在第8位,北京排在第13位,深圳排在第22位,均处于一个中上的位次。 1、纽约——全面领先

纽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更被视为都市文明的代表。有著名的自由女神,帝国 大厦,时代广场和百老汇等 作为此次排名第一的纽约,其“产业支撑”和“综合环境”在所有参评的45个城市中位于第一位,综合得分87.2。纽约的“金融市场”和“服务水平”也排在第二高位。仅有“成长发展”相对薄弱,位列中国三个城市之后,排名 第四。 纽约的全面发展是纽约超越伦敦、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国际上可与纽约抗衡 的竞争对手目前只有伦敦。在成长发展、产业支撑和创新产出方面,纽约的表现优于伦敦;而在市场和服务水平方面则略逊于伦敦。 2、伦敦——老牌劲旅

13-穆为、姜文伟等-外滩国际金融中心N5结构设计

外滩国际金融中心N5结构设计 穆为,姜文伟,钱鹏,朱晓东,吴思宇 (1.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上海200002) 提要:外滩国际金融中心N5造型新颖,根据其建筑特点结构体系选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悬挑桁架结构体系,核心筒承担全部的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在四层平面悬挂了三层幕帘,主体结构每间隔2m设置一道悬挑梁,三层幕帘通过高强螺栓刚接在主体结构上,每两道悬挑梁之间通过四根环梁联系,以保证其整体性。综合考虑幕帘系统的荷载,进行结构弹性分析,考察结构的整体性能指标以及桁架、楼板的变形和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符合规范要求,结构体系安全可靠。 关键词:悬挑桁架,幕帘系统,悬挑梁,楼板应力 1工程概况 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北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600号,由5幢相互独立的结构单元组成。北-1、2、4楼为商业和办公用房,北-3楼为酒店,北-5楼(N5)为多功能剧院。 N5地上部分建筑面积3526.4m2,地下面积为2292.9 m2,剧院容纳总人数不小于500人,外挂可移动幕帘体系,如图1和图2所示。N5地上部分共四层,局部屋面5层,地下室4层。建筑高度为23.2m,结构高度为22.85m,5层局部高度为29.2m,平面宽32.7m,长47m。 图1 N5建筑三维图图2 N5建筑剖面图 2结构体系

N5采用钢筋混凝筒体-悬挑桁架结构体系,见图3。地震作用和风荷载所产生的剪力及倾覆力矩,均由筒体承担,最终传至基础。竖向荷载由楼面体系传到悬挑桁架,再由悬挑桁架传至混凝土筒体,最后由筒体传至基础。可见,核心筒承担了全部的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其外墙厚度为700mm ,内墙厚度为4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取为C40。大悬挑部分采用钢桁架,最大悬挑长度为17.5m ,桁架分别布置在二层和四层楼面以下,高度与层高相同,桁架杆件贯通剪力墙,桁架与核心筒的连接如图4所示。楼面体系拟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楼板厚度为130mm 。位于桁架上、下弦的楼板,在局部区域增设钢板。 图3 结构体系 二层桁架与核心筒连接 四层桁架与核心筒连接 图4 桁架与核心筒的连接 在四层屋面悬挂了三层可以移动的幕帘,图5和图6给出了幕帘系统与主体结构平面与立面的相对关系。主体结构每间隔2m 设置一道悬挑梁,三层幕帘通过高强螺栓刚接在主体结构的悬挑梁上;每两道悬挑梁之间通过四根环梁联系,以保证其整体性。 内墙 整体结构 悬挑桁架 剪力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