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发电不同技术路线的比较

生物质发电不同技术路线的比较
生物质发电不同技术路线的比较

生物质发电各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及实行难点

政策引导及税赋专题汇报材料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两项战略任务。目前,由于人均能源资源紧缺,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下去,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付出的代价过高。生物质发电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有效增加能源供应,治理环境污染;同时,还可以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因此,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对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措施。然而,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下,生物质发电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无法在经济上充分得到体现,与燃煤发电处于不公平竞争的状态,加之生物质发电是一个新兴产业,设备价格和生产成本较高,难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实行更为优惠的政策,才能解决生物质发电企业的生存问题,才能保证生物质发电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使生物质发电企业更好地为改善社会环境、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和创造社会效益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目前生物质发电企业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 1、常规电价补贴。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第三条和第七条的规定,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实行政府定价的,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分地区制定标杆

电价,电价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补贴电价组成。补贴电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25元。发电项目自投产之日起,15年内享受补贴电价;运行满15年后取消补贴电价。2006年之后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或核准的生物质发电项目享受补贴电价。 2、临时电价补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电监会关于2007年1-9月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的通知([2008] 640号),对纳入补贴范围内的秸秆直燃发电亏损项目按上网电量给予临时电价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1元。 3、接网费补贴。根据《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07]44号),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网费用是指专为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而发生的输变电投资和运行维护费。接网费用标准按线路长度制定:50公里以内为每千瓦时1分钱,50-100公里为每千瓦时2分钱,100公里及以上为每千瓦时3分钱。 4、电网公司全额接受生物质发电企业上网电量。根据《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07]44号),电网企业应当与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 5、税收优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生物质发电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根据条例,企业从事前款规定的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与装备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与装备 序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保障。目前,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我国已成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生物质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每年净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这些未加以利用的生物质,为完成自然界的碳循环,其绝大部分由自然腐节将能量和碳素释放,放回自然界中。另一方面,由于过度消费化石燃料,过快、过早地消耗了这些有限的资源,释放出大量的多余能量和碳素,打破了自然界的能量和碳平衡,更加剧了环境和全球气候恶化。 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生产电力,从而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保护国家能源资源,减轻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智能利用技术,以达到保护矿产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CO2减排,保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生物质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二、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与展望_黄英超

能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地球资源,是生产力的核心,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前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先决条件。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1],能源缺口将不断加大。过去10年里,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截至2004年5月,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亿千瓦[2],是 1990年发电量的3倍多,但在2002年还是再度出 现大范围缺电现象,而且越来越严重,缺电的省市区由2002年的12个增加到2003年底的21个, 2004年达到24个,三季度高峰时段全国估计缺电3000万千瓦,造成严重缺电局面。同时,全国还 有约2万个村[3],约800多万农户、3000多万人口没有电力供应,远离现代文明。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有利于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予了极大关注。生物质资源利用中的生物质发电技术成为研究和利用的热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就是利用生物质本身的能量[4],将其转化为可驱动发电机的能量形式,如燃气、燃油、酒精等,再按照通用的发电技术发电,然后直接提供给用户或并入电网提供电能。截至2005年底,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5亿千瓦[5],其中生物质能 发电装机容量200多万千瓦[6],仅占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0.004%。本文针对生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工程发电等几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论述。 1生物质燃烧发电 生物质燃烧发电是将生物质与过量的空气在锅 炉中燃烧[7],产生的热烟气和锅炉的热交换部件换热,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在燃气轮机中膨胀做功发出电能。在生物质燃烧发电过程中,一般要将原料进行处理再进行燃烧以提高燃烧效率。例如,燃烧秸秆发电时,秸秆入炉有多种方式:可以将秸秆打包后输送入炉;也可以将秸秆粉碎造粒(压块)后入炉或与其他的燃料混合后一起入炉。生物质燃烧发电的技术已基本成熟,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这种技术大规模下效率较高,单位投资也较合理,但它要求生物质集中,数量巨大。 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获取手段应用于实际的历史不长,从20世纪90年代起,丹麦、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开始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进行开发和研究[8]。经过多年努力,已研制出用于木屑、秸秆、谷壳等发电的锅炉。丹麦各电力组织为此进行了规划,筛选了一批研究项目,并重点对燃烧秸秆和木屑的锅炉与大型燃煤锅炉并联运行发电供热进行了研究。在BWE公司的技术支撑下,1988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如今已有130家秸秆发电厂遍及丹麦,秸秆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与展望 黄英超,李文哲*,张波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哈尔滨150030) 摘要:文章综述了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工程发电等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和存 在的问题。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加速发展,实现了大量废弃生物质能的利用。在我国电力短缺的条件下,生物质能发电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物质能;生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工程发电中图分类号:TM611;Q7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04-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6009);黑龙江省科技攻关 (GC03A304)作者简介:黄英超(1978-),男,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通讯作者E-mail:linwenzhe9@163.com 第38卷第2期东北农业大学学报38(2):270 ̄274 2007年4月Journalof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 April2007 文章编号 1005-9369 (2007)02-0270-05

关于生物质发电产业基本情况的报告

关于国内外生物质发电产业基本情况的报告 生物质能源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位居第四位,它也是唯一可循环、可再生的炭源。生物质能发电是现代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成熟技术,是通过将生物质能直接燃烧或转化为可燃气体后燃烧,产生热量进行发电的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生物质能发电已形成非常成熟的产业,成为一些国家重要的发电和供热方式。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大力发展以农林剩余物为燃料的生物质发电产业前景广阔,发展这个产业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生物质能发电概述 生物质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包括植物、动物排泄物,垃圾及有机废水等,是生物质能的载体,是唯一一种可储存和可运输的可再生能源。从化学的角度上看,生物质的组成是C -H化合物,它与常规的矿物能源如石油、煤等是同类,(煤和石油都是生物质经过长期转换而来的),所以它的特性和利用方式与矿物燃料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发展起来的常规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这也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优势之一。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相当丰富,仅各类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等)的资源量每年即有3.08亿吨标煤,薪柴资源量为1.3亿吨标煤,加上粪便、城市垃圾等,资源总量估计可达6.5亿吨标煤以上。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人类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而改变能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用现代技术开发利用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对于建立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从环境效益上看,利用生物质可以实现CO2归零的排放,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消耗带来的温室效应问题。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主要关心的是生物质能对减少CO2排放上的作用,加上发展速生能源作物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不会遗留有害物质或改变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对今后人类的长远发展和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所以国际上很多国家大都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未来源技术来发展,有的国家,像瑞典等欧洲国家把生物质能作为替代核能的首要选择,对生物质能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生物质能属于低碳能源,对于逐步改变我国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的共同特点是:煤炭在能源结构中长期占绝对主导地位,一般占70%以上;石油、天然气、水电等优质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一直在25%左右,而且随着能源供应量的增长优质能源比重近年来还有所下降。从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由于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且受运输和环境保护的制约,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炉排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生物质发电技术比较(初稿)

生物质发电锅炉技术比较 1.技术比较 生物质锅炉主要有水冷振动炉排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现将它们的部分性能对比如下: 1)应用情况: 水冷振动炉排炉在国内外均有成熟的长期运行经验,使用数量最多,市场占有率高,生产、安装、调试、运营的经验均较其它炉型丰富。中国第一座生物质发电厂-单县生物质发电厂即采用我公司的源自丹麦的水冷振动炉排炉技术。 而循环流化床锅炉最早是为解决燃煤机组烟气炉内脱硫的问题而在中国采用,虽然近年开始尝试用于生物质发电,但基于未解决的技术问题较多,且CDM指标难申请等因素,还未能广泛应用。 2)燃料适应性: DPCT水冷振动炉排炉,较好的结合了国外先进技术和中国燃料的实际状况,可以适应多达60多种的农林废弃物,既可纯烧某种燃料,也可掺烧多种燃料。在燃料水分高达40%时亦可稳定燃烧。 循环流化床仅适用于燃料粒径和密度差别不大的燃料,对燃料的要求较为苛刻。 3)燃料预处理: DPCT水冷振动炉排炉基本无需燃料预处理系统。 而循环流化床燃烧炉对燃料预处理要求较高,对燃料粒径具有较严格

要求,需要将秸秆进行一系列破碎、筛分等处理,使其尺寸、状况均一化,入炉秸秆尺寸一般要求为150到200mm,该部分投资费用较高。 4)磨损情况: 炉排炉中由于秸秆燃烧过程均发生在炉排表面上,炉排相对较长,炉型较大,磨损较轻; 循环流化床炉的布风板、周围水冷壁及后面尾部受热面和炉墙的磨损严重。 5)安装方案: 焊口比较少:水冷振动炉排锅炉,以德普新源公司的产品为例,省煤器和烟冷器都是模块化的,三四级过热器都是直接跟小集箱焊接在一起的。 水冷振动炉排锅炉,以德普新源公司的产品为例,安装方式是底部支撑的,从下往上安装的。CFB锅炉是吊装的,从上往下安装的,难度较大。 表一: 优缺点比较

生物质发电技术论文

生物质发电技术论文 摘要: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将其用于发电,不仅可以解决日趋增大我国的供电需求、能源缺乏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可以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前言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对能源需求量也日趋增大,而不可再生能源有限,能源衰竭和环境污染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生存危机[1]。探寻安全环保无污染的、可再生的替代性新型能源是当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在这些新型的清洁能源中,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由于受到时间、季节及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其不稳定性很大程度阻碍了其发展[2]。 生物质可再生能源总量巨大;环境友好,与煤炭石油相比,生物质资源的硫、氮含量低,对环境污染小,二氧化碳即排放量近似为0;其开发利用能与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好的兼容性。生物质能源由于具有可再生、绿色环保及良好的兼容性(煤粉炉共燃生物质技术)等特点,有望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火力发电),因此生物质发电技术的研究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耗电量大,然而我国生物质发电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发生物质能发电的技术对我国供电、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1生物质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 生物质发电技术是采用燃烧、气化及发酵等方式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作为新型的可替代型新能源,生物质发电技术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及研究。生物质发电是分布式发电系统,能很好的解决供电的质量及安全,也可以解决传统单一供电的各种弊端。 国外发达国家生物质发电技术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生物质能在这些国家的总能耗迅速增加。欧洲是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发源地,而且发展迅速,新技术不断出现,并向其他国家提供了技术及生产设备上的支持。美国后来居上,目前在生物质发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生物质发电站有1000多家,装机容量(2010年,13000MW)及年发量世界之最。 我国对生物质发电技术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87年,我国才开始尝试利用生物质(甜菜渣或蔗渣)发电。目前全国已建成投产的和在建的生物质发电厂还不到50家,大规模的生物质发电厂就更少了,装机容量约为550MW(2010年)。目前,

中国农林生物质发电现状及相关问题

中国农林生物质发电现状及相关问题 摘要:农林生物质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等特点,能够在替代化石能源、促进环境保护、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在简要论述农林生物质综合利用途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的现状以及当前与农林生物质发电相关的重要问题,提出强化地方农林生物质发电规划执行与评估工作、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相关的排放标准体系等建议。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约7亿吨的秸秆,按照能量折合约3.8亿多吨标准煤。其中造肥还田及其收集损失约占15%,饲料、工业原料及农村炊事等消耗约38%,除此之外,实现工业化综合利用的不到13%,田间散烧占到25%左右。农林生物质的散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对大气环境有较大影响。秸秆等农林生物质恰当的综合利用,可以通过燃烧发电替代部分煤炭,可以通过研发生物质液化技术替代部分汽柴油和航油,也可以通过基体加工制备高性能材料等。 所以,合理并充分利用农林生物质清洁能源,可以降低地区能源消耗,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可以不同程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由于秸秆散烧形成的季节性大气污染,同时也是我国鼓励和提倡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和示范。 1 农林生物质综合利用途径 从全球角度来看,农林生物质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新能源,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球继石油、煤炭、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成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在世界上农林生物质综合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农林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燃气、生物液体燃料四种。在农林生物质发电与成型 燃料方面,北欧国家技术最为先进,利用率也最高。从全球范围来看,农林生物质发电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在我国,农林生物质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发电和液体燃料两方面,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天然气等产业已起步,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1]。我国农林生物质

生物质发电主要形式

生物质发电主要形式 一、直接燃烧发电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是将生物质在锅炉中直接燃烧,生产蒸汽带动蒸汽轮机及发电机发电。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的关键技术包括生物质原料预处理、锅炉防腐、锅炉的原料适用性及燃料效率、蒸汽轮机效率等技术。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技术主要采用固定床或流化床燃烧,固定床燃烧对生物质原料的预处理要求较低,生物质经过简单处理甚至无需处理就可没入炉排炉内燃烧。流化床燃烧要求将大块的生物质原料预先粉碎至易于刘华的粒度,其燃烧效率和强度都比固定床高。 二、混合燃料发电 生物质还可以与煤混合作为燃料发电,称为生物质混合燃烧发电技术。混合燃烧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生物质直接与煤混合后投入燃烧,该方式对于燃料处理和燃烧设备要求较高,不是所有燃煤发电厂都能采用;一种是生物质气化产生的燃气与煤混合燃烧,这种混合燃烧系统中燃烧,产生的蒸汽一同送入汽轮机发电机组。混合燃烧方式对生物质原料预处理的要求都较高,在技术方面,混合燃烧发电一般是通过改造现有的燃煤电厂实现的,只需在厂内增加储存和加工生物质燃料的设备和系统,同时对原有燃煤锅炉燃烧系统进行适当改造。 三、气化发电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指生物质在气化炉中转化为气体燃料,经净化后直接进入燃气机中燃烧发电或者直接进入燃料电池发电。气化发电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燃气净化,气化出来的燃气都含有一定的杂质,包括灰分、焦炭和焦油等,需经过净化系统把杂质除去,以保证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生物质气化发电可以分为内燃烧机发电、然汽轮机发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和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等。内燃机一般由柴油机或天然气机改造而成,以适应生物质燃气热值较低的要求;燃气轮机适用于燃烧高杂志、低热值并且规模较大的生物质燃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可以提高系统发电效率;燃料电池发电是在一定条件下使燃料和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和热能的过程,燃料电池本体的发电效率高,热电联产的总热效率可达80%以上, 四、沼气发电

生物质发电技术

生物质发电技术 1.概述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超过7.2亿t,其中6.04亿t可作能源使用。秸秆资源是新能源中最具开发利用规模的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如果将这些秸秆资源用于发电,相当于0.9亿kw火电机组年平均运行5000h,年发电量为4500亿kWh。秸秆为低碳燃料,且硫含量、灰含量均比目前大量使用的煤炭低,是一种较为“清洁”的燃料,在有效的排污保护措施下发展秸秆发电,会大大地改善环境质量,对环境保护非常有利。在农村推广实施秸秆发电技术,在节省不可再生资源、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1.1 我国利用秸秆发电的市场分析 目前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它们都将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作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点工程。根据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至2010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要超过:300万kw。因此,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支持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技术商业化的进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既有经济、社会效益,又能保护环境的秸秆发电技术的利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根据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秸秆发电厂所发电量由电网全额收购;上网电价经当地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现行电价政策提出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批后,一般在0.50~0.60元左右;进口设备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全免,同时,各地方省市还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其它的补贴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秸秆发电在农村的推广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可以预见,在我国农村推广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市场广阔,前景光明。2.生物质秸秆发电秸秆燃烧方式: 2.1秸秆直接燃烧发电 直接燃烧发电的过程是:生物质与过量空气在锅炉中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和锅炉的热交换部件换热,产生出的高温高压蒸汽在蒸汽轮机中膨胀做功发出电能。 秸秆直接燃烧发电技术已基本成熟,进入推广阶段,这种技术在规模化情况下,效率较高,单位投资也较合理;但受原料供应及工艺限制,发电规模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30MW。 2.2 秸秆混燃发电 混合燃烧发电包括:直接混合燃烧发电、间接混合燃烧发电和并联混合燃烧发电,其中直接混合燃烧发电是主要的应用方式。直接混合燃烧发电是将秸秆燃料与化石燃烧在同一锅炉内混合燃烧产生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 2.3 气化发电 气化发电是在气化炉中将秸秆原料气化,生成可燃气体,经过净化,供给内燃机或小型燃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一般规模较小,多数不大于6MW。 3. 生物质能秸秆发电的工艺流程 3.1 秸秆的处理、输送和燃烧 发电厂内建设独立的秸秆仓库,秸秆要测试含水量。任何一包秸秆的含水量超过25%,则为不合格。在欧洲的发电厂中,这项测试由安装在自动起重机上的红外传感器来实现。在国内,可以手动将探测器插入每一个秸秆捆中测试水分,该探测器能存储99组测量值,测量完所有秸秆捆之后,测量结果可以存入连接至地磅的计算机。然后使用叉车卸货,并将运输货车的空车重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可根据前后的重量以及含水量计算出秸秆的净重。 货车卸货时,叉车将秸秆包放入预先确定的位置;在仓库的另一端,叉车将秸秆包放在

生物质类发电相关资料

生物质发电国家政策及相关信息 纲要 1、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前景怎样? 2、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5年内倍增 3、政府部门、相关公司积极布局 4、生物质发电现状 5、面临的主要问题 6、江苏13家生物质发电厂全部亏损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前景怎样? 2003年,“太阳能”杂去第一期《我国植物生物质能源开发展望》一文中已做预测,摘录如下: 植物生物质能源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仓库,是重要的“绿色能源”之

一,可以讲开发利用植物生物质能源,就是开发利用太阳能。植物生物质能源可以再生,取之不尽,取之不竭。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和当今国际社会“新思维、新料学、新技术”的发展态势,发展的植物生物质为原料的绿色能源转化技术,符合本世纪发展的主题——社会可持续发展。 据报道,我国能源专家对本世纪上半叶我国植物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进行了3个阶段的科学预测: 第一阶段(2001-2010),植物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能基本得到满足,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生态环境的破坏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基本遏制因直接燃烧植物生物质和废弃植物生物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第二阶段:(2011-2030),我国农村植物生物质能源综合建设达到社会化,农用植物生物质能方式多维、多元化,生产,生活用能得到满足,植物生物质绿色能源转化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我用生态环境建设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三阶段:(2031-2050),建立起我国多能互补,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植物生物质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并形成规模,乡镇企业因能源高效化,农民因能源优质化。基本建立起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系统工程,增强我国植物生物质能源综合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教授讲,目前我国能源战略迫切需要研究用非粮食类生物质作原料生产液体类,气体类燃料。开发出拥有自主知织产权和具有推广价值的实用技术,保障我国植物生物质能源的安全开发利用和经济昌盛繁荣。 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5年内倍增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介绍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介绍

2007年3月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方向探讨 来源:中国电力报

我国地域辽阔,在地理、气候、作物种类、农村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各个地区的差异很大,所以单一技术不可能支撑一个产业。技术的多元化是支持秸秆发电产业的基础,特别是需要国有技术的支持。 据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介绍,秸秆气化发电、秸秆直燃发电、煤与秸秆混燃发电都是可以采用的技术路线。秸秆直燃发电是采用锅炉-蒸汽-蒸汽轮机-发电机的工艺路线,可以借鉴的相关技术比较多,而且可以采用热电联供的方式提高系统效率,其特点是规模效益明显,如发电装机容量小于1万千瓦,系统效率将明显下降。 煤-秸秆混燃技术的特点是可以对现有的小型热电厂进行改造,与新建电厂相比,投资很少。但是首先需要解决好电厂掺烧秸秆量的计量和监督的问题。 由于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不应该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某一项技术。关键是在选择技术路线时,必须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采用最适宜的技术。 生物质发电最大的问题是资源的收集,这在我国尤其困难。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农户为农业生产单位,户均耕地占有面积很小,根据对我国粮食产量最大的五个省的统计,每年每户的秸秆可获得量仅为4~5吨。以2.5万千瓦的秸秆发电厂每年消耗秸秆20万吨计,需要从近5万户农户收购,这些秸秆还是分夏秋两季提供,意味每年需要完成近10万笔秸秆收购交易,无论对收购的组织还是收集成本控制都是极大的考验。 能源转换产业的规模效益非常明显,国外秸秆发电也有向大规模发展的趋势,但是其农业生产以农场为主,每个收购合同或收购交易可以提供的秸秆数量远远超过我国。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除了黑龙江、新疆等地,其他省份的秸秆发电项目规模不宜太大。 有关专家曾对收集秸秆的运输成本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和测算,发现收集半径在15千米以内,其运输

生物质电厂的建设总结

生物质电厂的建设总结 总公司领导、电厂各位同仁: 你们好! 我代表xxxx生物质热电厂向总公司做XX年度的工作报告。 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们辛勤付出后收获喜悦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坎坷、挫折,其中的艰辛不为人知,但也正是凭借着我们所经历的这些荆棘、艰难,才使得我们的生物质热电厂运行的更加安全、平稳。多难兴邦,同样的,多难也兴厂。回顾这一年的历程,回盼从建设期到现在的两台机组同时运行发电,从运行人员少、管理制度不健全到各部人员各司其职、规章制度形成体系,这都是在总公司领导正确指导和生物热电厂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都是各部门相互配合,同力合作的结果。一、XX年工作回顾及基建时期的总结 XX年工作及项目节点回顾 “xxxx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随着xxx年xx月xx日, 的开工奠基仪式正式启动,标志着我们生物质热电厂正式建设。过往的点点滴滴仍然历历在目:xx年5月,主体工程土建工作基本顺利完成;xxx年xx月xx日,锅炉钢架吊装完成;xx年11月份,分别完成了,汽包吊装,锅炉水冷壁焊接,主厂房行车安装调试,xx千伏双回输变电线路架设。xx

年xx月23日,实现了到送电;xx年xx月xx日项目整体试车,所发电能成功并入xx电网;xx年xx月xx日2号发电机组正式投运;xx年x月xx日,2号锅炉点火进行烘、煮工作;xx年xx月xx日1号汽轮机发电机冲车定速成功;XX 年10月14日,2号汽轮机并入电网运行;XX年10月中旬,完成热网外网连接工作,xx年xx月xx日1号发电机组正式投运,两台机组的正式投运。两台机组的正式投产以后,截止到XX年12月25日所发电量万千瓦时,上网电量万千瓦时,综合厂用电万千瓦时,料耗吨。这是难得的成绩。在崭新的XX年我们要达到发电2亿度。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降低综合厂用电、料耗,真正做到低耗、绿色电力。 回顾热电项目建设里程,我们看到的是可喜的成绩,也看到的是员工们的艰辛,更看到的是我们努力拼搏、顽强不怕输、敢于战天斗地的源丰精神。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总结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人辛勤劳作的成果,是无数汗水的结晶,也是各部室人员通力合作的成果。如果没有生程技术部的全体人员为实现并网发电这一目标,而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备厂家进行无数的论证,没有行政后勤部门提供坚强物资保障,没有检修、化水专业对各自设备、各自工艺流程的熟悉掌握就不会使项目有条不紊,张弛有度的进行到今天。

生物质发电技术分析比较

第26卷第3期2008年6月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EnergyResources V01.26No.3 Jun.2008生物质发电技术分析此较 吴创之,周肇秋,马隆龙,阴秀丽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文章主要对三类生物质发电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生物质混烧发电技术在已有燃煤电站的基础上将生物质与煤混烧发电。投资成本是三类技术中最少的,但可能降低原燃煤电站效率。由于低热值燃气轮机技术尚未成熟,因此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仅适用于10MW以下中小规模发电系统,气化一余热发电系统效率较高,特别适用于5-6MW的发电系统。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技术比较成熟,但在小规模发电系统中蒸汽参数难以提高,只有在大规模利用时才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比较适合于10MW以上的发电系统。 关键词:生物质;发电;分析 中图分类号:TK6;TM61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292(2008)03—0034埘 J1--1■■‘-■l-o UomoarattvestudyOnblomassDowergenerationtechnologiesWUChuang-zhi,ZHOUZhao-qiu,MALong-long,YINXiu—li (KeyLaboratoryofRenewableEnergyandGasHydrateofCAS,GuangzhouInstituteofEnergyConversion,ChineseAcademyofSciences,Guangzhou510640,China) Abstract:Thispaperpresentsacomparativeanalysisonthreekindsofbiomasspowergenerationtechnologies.Theresultsshowthatcofiringofbiomasswithcoalinexistingpowerboilersisconsid·eredtobethemosteconomictechnologywithrelativelylowinvestment,buttheadditionofbiomassmayreducetheefficiencyoftheexistingpowerplant.Biomassgasificationandpowergenerationtechnologyareecongmicallyfeasibleifthecapacityofplantislessthan10MW,duetogas turbinefueledwithlowheatingvaluefuelgasesisnotavailableatpresent,whilebiomassgasification—ex—hanstedheatpowergenerationtechnologywithrelativelyhighefficiencyismoresuitableforpower plantswithcapacitiesof5--6MWat present.Biomass directcombustionandpowergenerationtech- nologyismatureintechnology,butitisonlyfeasibleforthepowercapacityofmorethan10MW,duetosteamparametersofbiomassboilerofsmallscalearedifficulttobeincreased. Keywords:biomass;powergeneration;analysis 0引言 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日益枯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生物质能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它曾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多种生物质能转换利用技术.其中。生物质能发电已成为生物质能现代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种类多,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数量非常巨大,全国每年可利用的生物质能资源总量估计可达7亿t标准煤以上(11121。生物质能属于清洁能源,生物质能的利用可实现CO:零排放131,是替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重要能源。通过各种能源转换技术,将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的电能,既可以满足农村紧迫的电力需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又可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所以,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对于国家能源安全、CO:减排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收稿日期:2008--04—09。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3AA514010)。 作者简介:吴刨之(1965一),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E-mail:xlyin@ms.giec.ae.cn·34· 万方数据

生物质电厂调研分析报告

生物质电厂调研报告

————————————————————————————————作者:————————————————————————————————日期: 2

生物质发电厂调研报告 生物质是一种清洁的低碳燃料,其含硫和含氮量均较低,合理的炉内燃烧组织还能有效地降低烟气中SO2, NOx排放;CO2零排放;生物质作为发电燃料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焚烧大量废弃秸秆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物质发电在中国起步较晚,自2006年国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在山东单县的我国第一个生物质直燃发电厂正式投产以来,到201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仅5500MW,生物质发电也只占到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的0.5%。令人鼓舞的是,国家发改委即将出台《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及相关政策,该规划及政策的出台,无疑将为艰难发展的我国生物质发电注入新的动力。可以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将有可能出现一轮生物质发电的高潮。 然而根据中国国情,农业以散户种植形式为主,未能形成西方国家的大农场结构,这就给生物质发电的燃料收集、供给及预测成本等带来了极大困难,并由此引发了生物质发电在国家政策、融(投)资、建设、上网、经济性及运行模式等方面一系列的问题,从而使得整个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基础十分薄弱。因此,在十二五期间生物质发电建设高峰来临之际,有必要对生物质发电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更为广泛的分析及研究。 针对当前我国生物质发电的现状,拟从目前生物质发电的装机容量及分布、政策、投资和建设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当前我国生物质发电厂,在(融)投资机运营成本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对生物质混燃发电这种方式的优势做出了论述;最终,提出了相关建议。 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及分布 中国生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农用秸秆、畜禽粪便以及其他农作物副产品,据估计中国目前每年可开发利用的生物质约为7.96亿t标煤,而目前的实际使用量仅为2.2亿t标煤,每年在田间焚烧或丢弃的生物质约有2亿t;预计到2015年中国可利用的农用秸秆及能源林产量将达到9亿t。远期可开发的生物质能可达10-15亿t标煤。如将每年的4亿t秸秆充分开发,可相当于8座三峡发电站,每年能帮农民创收800亿到1000亿元。 首先从发电方式上: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的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不低于13000MW,具体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量8000MW,沼气发电2000MW,垃圾焚烧发电3000MW。这意味着到2015年,秸秆直燃发电的比例在生物质发电装机量中的比例高达61.5%。 其次从生物质发电的地域分布上:中国当前生物质发电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的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其次是中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2%和15%,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一共占10%左右。2009年,江苏省生物质装机容量已达613MW,其次为山东省496MW,其他几个生物质发电大省如河南、浙江、安徽、湖北、黑龙江、广东和吉林的装机量在234-328MW之间,生物质发电在各省的分布与中国农业秸秆资源的分布是总体 最后从生物质发电在有关企业分布来看:目前生物质发电总装机量最大的生物质发电企业分别为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及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其他投资生物质发电行业的公司中,除五大发电集团外,还包括中节能、江苏国信粤电、皖能电力及等众多企业。由此可预见,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政策的不断明确,及常规火力发电因市场煤价与计划电价之间的矛盾而导致的效益问题,十

生物质发电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生物质发电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山东京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为例 山东省物价局调研组 近年来,国家采取支持性价格、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使利用秸秆、垃圾等生物质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为摸清这类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近日我们深入到山东京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发展概况 山东京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属京能集团的下属企业,公司目前运营两台12MW燃烧棉花秸秆的生物质发电机组,固定资产投资2.87亿元,年上网电量达1.2亿度。机组于2008年6月和9月相继投产,年利用各类秸秆等可再生燃料24万吨。 两台机组在国内首次全部采用国产化设备,生物质发电的核心技术:在线破碎系统、给料系统、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都是国内首次试用,这些设备经过投产后近一年的摸索、改造,至今已经基本实行了生产运行,填补了国内生物质发电设备国产化的一项空白,该企业成功申请了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了一项省部级成果三等奖,获得了一项节能项目的省级财政补贴。但目前仍需进行大量的技术改造才能实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公司两台机组投产后,形成了秸秆从拔、收、储、运、破碎、发电、草木灰回收等一条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彻底变废为宝,产业链带动了1500余当地农民的就业,每年给当地农民带来5500万元左右的燃料收入,改变了当地农民世世代代一直延续的秸秆焚烧、乱堆乱放的习惯,改善了环境、消除了火灾隐患,减少了温室气体和其他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物质项目扎堆,燃料市场竞争加剧,燃料价格逐年上升。 目前在该公司周边已投产生物质项目2个,分别是垦利、博兴中电环宇;已核准,正在建设的项目3个,分别是阳信、邹平、博兴中电环宇扩容项目。惠民县的小火电改生物质发电项目正在申报核准中。目前已形成生物质项目扎堆现象,所有项目据该公司的距离均不超过100公里,燃料市场的恶性竞争在2009年已经显现,今后会进一步加剧。 (二)全国产化设备的试用带来技改费用的大幅增加。

生物质发电技术综述

生物质发电技术综述 我国农村的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如果利用当地秸秆资源发电,可以使农民废弃的秸秆变成可再生的能源资源,不但能有效地缓解农民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而且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农民的年收入。据估算,建设一个2.5万千瓦的秸秆发电厂,每年需要消耗秸秆20万吨,按每吨秸秆收购价200元计算,可为当地农民增加约4000万元收入,惠及的农户数将近5万户,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大幅度扩展农业机械的市场空间,给农机市场注入新的动力。据估算,一个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的电厂,燃料收、储、运所需要的农机装备投资在1200万元以上。巨大的市场需求,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农机市场的发展。 以运营一台2.5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机组为例,与同类型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吨,燃烧产生的灰分每年可达8000吨左右,作为较好的钾肥可以加工后还田使用。作为农民的生活用能,秸秆燃烧效率约15%,而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可以将热效率提高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生物质能的利用 根据西安热工研究院进行的燃料 CFB 燃烧试验, 结果见表 5。

从表 5 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燃料属于特殊燃料, 高水分(25.4%) 、低灰分(12.84%) 、高挥发分 (49.61%) 、低发热量(10.41 MJ/kg) 、低硫分(St, d=0.45%) 。该种燃料挥发分高, 着火温度低, 燃烧速度较快, 对于这种特殊燃料采用流化床燃烧方式运行情况比较好, 只要控制好床温在800℃、出口烟温在750℃以上, 很容易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燃尽效果, 锅炉能够正常运行。从表 6 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鸡粪及谷壳混合燃料中灰分K2O、SiO2含量很高, 分别为 26.63%、为 24.94%。同时, 在燃料灰成分中 CaO 含量大约为 13.59%, K2O、Na2O 总和大约占到30%左右, 自身钙硫摩尔比为 2.21, 燃料自脱硫率达到 81%。因此, 该燃料具有很高的自脱硫特性, 不必再安装炉外脱硫设施即可满足 GB13223- 2003 中的排放限值要求, 节省了厂区占地和投资运行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项目采用鸡粪和谷壳混合物为燃料 进行高效率流化床焚烧炉直接燃烧属于生物质发电项目, 其工艺流程如图 1。

生物质发电企业燃料采购的思考和建议

生物质发电企业燃料采购 的思考和建议 一、生物质燃料采购 生物质燃料是生物质发电的生命线,生物质燃料采购的核心是:保量、提质、控价。量的保证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质是经济有效运行的保证,控价是实现利润的根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只有真正实现足量、高质、价格的有效控制,最终才有保障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可能。 (一)、保量的思路和工作重点 当前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及国家对可再生资源利用的政策扶持,当前生物资源的收购竞争日趋惨烈。如何保量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市场导向制定长期的生物质燃料经营战略,抑制短期行为,分析和研究市场,实行差异化采购策略,做好服务与管理,各种收购服务措施与管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改变传统在家坐着等收购为走出去,抢回来,既要留住自己的经纪人,也要控制经纪人做大,做到当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就必须做到以变应变。生物质燃料收购工作无论走那一条路,都不是笔直的,只有不断的进行开发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直到找到最有利于双方共赢的方法,突出自己的收购风格才能焕发青春。对于竞争对手要充分了解对手,同时也借鉴其好的工作方法,从服务上提高,避免打价格战,进一步改善工作方法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全力以赴,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适应市场发展与挑战的生物质燃料收购机制。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在能力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使用公司生物质燃料收购机制与市场相适应。敢于创新、敢于改革,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瞄准前景,制定确实可行的生物质燃料收购计划,使之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2.建立适应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机制。人才是公司生存发展之本,尽管我们现有的一些人不是很完美,还需要提高,但是只要能做到人尽其才,就远比我们的人才变成我们的竞争对手要好得多。建立阶梯式人才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