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镀镍学士学位论文

合集下载

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化学镀镍前处理工艺对镀镍层 性能 的影响获得合适 的 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 。
l 实 验 内 容
镀镍工艺较其它基底 ( 钢铁 、 铝及其合 金 、 铜及铜合 金 )
的化学镀镍工艺 相对复杂和 困难 J 。目前 镁合金 的化
学镀镍方法 主要有 预浸 中 间层 法和 直接化 学 镀镍 法。
5 0 m L / L
氟化氢铵
4 | D L
温度
时 间
室温
6 0 s
温度
时 间
室温
6 0 s
( 4 ) 活化 : 实验使用 氢氟酸活化可在镁合 金表 面形
结果如表 7所 示。
表 7 两 种 不 同 的酸 洗 的 实验 结果
成极 难溶于水 的 氟化镁 膜 , 这 层 氟化膜 可阻 止镁 合金
一 去离子水 冲洗一化学 镀镍 。
( 1 ) 打磨试样 : 将A Z 9 1 D镁 合金切 成板状 , 然 后先 用氧化铝耐水 N o . 8 0 0砂纸 打磨 , 再用氧 化铝 耐水 N o .
表 2 两种碱洗工艺
配 方 一 配 方 二
磷酸氢过 比较可 知 , 采用 酸洗工 艺 配方 一对 化学 镀镍
层 的性能较好。
时间
6 mi n 8 mi n
活化 采用 氢氟 酸( 4 0 %) 3 7 0 m I VL , 通 过进 行表 4 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如表 8所示。
表 8 实验 结果

1 0 mi n
2 5 g / L
l 5 g / L 2 0 g / L 3 0 3 5 ℃
1 0 m i n
氢氧化钠
磷酸钠 O P乳化剂 温度

电镀NI的论文

电镀NI的论文

(项目报告)钢和铜的化学镀镍材料技术系09化工1班摘要:本文总结了化学镀镍的基本原理、化学镀镍工艺。

测试了化学镀镍液的稳定性和起镀温度;在钢和铜样品表面进行了化学镀镍试验,检测了化学镀镍层的外观、孔隙率、耐蚀性、厚度、结合力、脆性、硬度等性能;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了化学镀镍废液。

实验过程和结果显示本实验使用的化学镀镍液稳定性极好,沸腾状态30分钟也不会发生分解。

镀液的起镀温度为70度。

镀层表面光亮度高。

深镀能力强、均镀能力好、镀层致密、孔隙率低,使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后,过滤出的水无色。

1、理论概述(1)化学镀镍的原理化学镀镍是用还原剂把溶液中的镍离子还原沉积在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上。

化学镀镍可以选用多种还原剂,目前工业上应用最普遍的是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工艺,其反应机理,普遍被接受的是“原子氢理论”和“氢化物理论”。

1)原子氢理论原子氢理论认为,溶液中的Ni2+靠还原剂次磷酸钠(NaH2P02)放出的原子态活性氢还原为金属镍,而不是H2PO2-与Ni2+直接作用。

首先是在加热条件下,次磷酸钠在催化表面上水解释放出原子氢,或由H 2PO2-催化脱氢产生原子氢,即然后,吸附在活性金属表面上的H原子还原Ni2+为金属Ni沉积于镀件表面.同时次磷酸根被原子氢还原出磷,或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沉积出磷,H2的析出既可以是由H2POf水解产生,也可以是由原子态的氢结合而成。

2)氢化物理论氢化物理论认为,次磷酸钠分解不是放出原子态氢,而是放出还原能力更强的氢化物离子(氢的负离子H一),镍离子被氢的负离子所还原。

在酸性镀液中,H2PO2-在催化表面上与水反应,在碱性镀液中,则为镍离子被氢负离子所还原,即氢负离子H一同时可与H20或H+反应放出氢气:同时有磷还原析出。

(2)化学镀镍的特点①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时,由于有磷析出,发生磷与镍的共沉积,所以化学镀镍层是磷呈弥散态的镍磷合金镀层,镀层中磷的质量分数为1%~l5%,控制磷含量得到的镍磷镀层致密、无孔,耐蚀性远优于电镀镍。

化学镀、陈雨

化学镀、陈雨

关于化学镀镍的发现、规律、机理、现状与发展应化0921班陈雨学号 0914811032【摘要】化学镀镍是化学镀发展最快的一种,其镀层具有优秀的均匀性、硬度、耐磨和耐蚀性等综合物理化学性能,在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机械工业、阀门制造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从化学镀镍的发现开始,概述化学镀镍的现状与发展。

【关键词】化学镀镍;规律;机理;应用;现状;发展1、前言化学镀镍又叫无电解镀镍,是指在不用外加电流的情况下,在同一溶液中使用还原剂使金属离子在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上沉积出金属镀层的方法。

从化学镀镍的最初发现到目前的成功商品化,经历了不算太短的发展史。

2、化学镀镍的发现与现状1844年A.W urtz通过亚磷酸盐还原镍盐得到了金属镍的镀层,1911年,Bretean发表了有关化学镀镍的研究报告,认为沉积过程是镍与次亚磷酸盐的催化反应,这一结论标志着对化学镀镍认识的突破。

1916年Roux 从柠檬酸盐一次亚磷酸盐体系中得到了镀镍层,并注册了第一份化学镀镍专利,此时的化学镀镍液还极不稳定,自分解严重,只能得到黑色粉末状的或镍镜附着物镀层。

1944年美国国家标准局(NBS)从事轻武器改进研究的A.Brenner和G.Riddel在对枪管内壁进行电镀热硬性较好的镍钨合金时发现枪管外壁也镀上了镍,而且其电流效率高达130%。

进一步的实验证实这是由于次亚磷酸钠催化还原镍引起的。

严格意义上说这才是真正的化学镀镍,因为1916年Roux所得到的黑色粉末是一种自发的化学反应产物,而化学镀是通过自催化反应获得光滑、结合良好的金属镀层,反应过程是不一样的。

1946年和1947年,A.Brenner和G.Riddel发表了研究报导。

化学镀镍的应用研究比基础研究晚了10年,美国通用运输公司(GATC)技师G.Gutzeit对化学镀镍的溶液组成和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化学镀镍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Kierg等人指出,对于沉积速度,镍盐和次亚磷酸盐的浓度比例是重要条件,Taltneg和Gutzeit 发现加入适量浓度的毒化剂可以稳定化学镀镍液,以防止随着黑色粉末的形成,溶液自然分解,使镀液失效。

Cu基Ni-W合金化学镀工艺研究论文

Cu基Ni-W合金化学镀工艺研究论文

密级:公开NANCHANG UNIVERSITY学士学位论文THESIS OF BACHELOR(2007 —2011年)题目铜基Ni-W合金化学镀工艺研究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讫日期: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 引言. (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化学镀Ni-W-P合金的沉积原理 (2)化学镀Ni-W-P合金的研究进展 (2)化学镀Ni-W-P合金的发展趋势 (5)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5)2 实验方法 (6)实验材料及设备 (6)实验材料 (6)实验设备与器材 (6)基体金属镀前预处理 (6)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 (7)镀液配置 (7)化学镀工艺过程 (7)镀层沉积速率及性能的检测方法 (8)镀层沉积速率的测定 (8)显微硬度的测定 (8)镀层耐蚀性的测定 (8)3 实验结果与讨论 (9)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化学沉积速度的研究 (9)镀液中硫酸镍浓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9)镀液中钨酸钠浓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10)镀液中次亚磷酸钠浓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11)镀液中柠檬酸钠浓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12)镀液温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13)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硬度的研究 (14)镀液中硫酸镍浓度对镀层硬度的影响 (14)镀液中钨酸钠浓度对镀层硬度的影响 (14)镀液中次亚磷酸钠浓度对镀层硬度的影响 (15)镀液中柠檬酸钠浓度对镀层硬度的影响 (16)镀液温度对镀层硬度的影响 (17)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耐蚀性的研究 (17)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表面形貌的研究 (19)镀液中钨酸钠浓度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19).2 镀液温度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19)4 实验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6)Cu基Ni-W合金化学镀工艺研究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摘要铬镀层以其高硬度与优良的耐蚀性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代铬镀层的技术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碳钢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碳钢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2) 正交试验中的效应计算 采用小二乘法分析,可得出相应的效应 值,其公式分别为: Ai’=Ai均-x均; Bj’=Bj均- x均; Ck’=Ck均- x均; Dj’=Dj均- x均; 由上面公式可得: A的效应估计值为: A1’=30/3-13.31=-3.31; A2’=43.25/3-13.31=1.11;
序号
1 2 3
A
1 1 1
B
1 2 3
C
1 2 3
D
1 2 3
镀速v (μm/h)
7 13.25 9.75
4
5
v
2
2 2
1
2 3
2
3 1
3
1 2
18.25
13.75 11.25
6
7
8 9
3
3 3
1
2 3
3
1 2
2
3 1 T=119.75
13.25
17.5 15.75
K1
K2 K3
30
43.25 46.5
在已确定化学镀镍主配方的基础上,为 了进一步提高化学镀液的稳定性,改善镀 层性能以及提高镀速,将十二烷基磺酸钠、 苹果酸、丁二酸、硫酸镉作为正交试验的 四个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即L9 (34),各因素和水平设计见下页表。正交 试验主要 评价依据为碳钢在镀镍过程中的反应速 度来进行具体评价.
五、 结 论
最优化学镀镍液配方为:硫酸镉 0.02g/L、十二烷基磺酸钠0.05g/L、苹果 酸10g/L、丁二酸15g/L、硫酸镍33g/L、 复合稳定剂20g/L、次亚磷酸钠30g/L、 复合络合剂26g/L。 通过效应分析算出理论镀速为 28.81μm/h,经试验验证实际镀速为 27.5μm/h,两者基本一致。

铝合金化学镀镍及阳极氧化着色研究

铝合金化学镀镍及阳极氧化着色研究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章前言第一章前言铝是一种轻金属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铝具有熔点低、密度小、电阻率小、再生利用率高等优点。

铝可以和多种金属构成合金。

随着铝工业的发展及铝合金应用领域的扩大以及表面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铝合金的表面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体现在装饰性、耐蚀性等方面为此对铝合金进行有目的的表面处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铝合金阳极化技术是比较传统的表面处理方法目前应用仍十分广泛随着化学镀技术的快速发展铝合金化学镀镍技术也渐渐成了研究的热点。

铝合金腐蚀和表面处理方法。

铝合金腐蚀种类铝虽然是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条件下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使铝不受腐蚀。

但铝在碱性介质中耐蚀性差在并存在氯离子的条件下腐蚀增大一铝在酸、碱中的腐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均匀腐蚀铝及铝合金表面受到均匀侵蚀时称之为均匀腐蚀。

这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有表面的氧化膜被侵蚀另一种是进一步侵蚀到铝台金的基体上。

后者表面受侵蚀的程度根据特定溶液及其浓度、温度的不周而改变。

自然氧化膜的固有颜色是银白色一般在被腐蚀后颜色有所改变。

这要根据铝合金的种类和氧化的程度而定有的变为闪光色、白色、褐色还有的变为灰色。

如将铝浸渍在强酸盐酸或强碱氡氧化钠中则表面上自然形成的氧化膜很快被溶解掉介质与基体金属间急剧反应产生氢气在这种场合下溶液的浓度、值、温度、接触时间等因素对腐蚀的影响很大。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前言黑色腐蚀产生黑色腐蚀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偏析出的细微状态的异种金属元素附着在铝表面上以及铝基体外露降低了铝表面的反射率二是附着在铝表面上的析出金属元素和露出的基体金属元素与介质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氢氯化物局部腐蚀在铝制品上容易发生的局部腐蚀是孔蚀它是以局部分散的形式出现的。

铝及铝合金在润湿环境中表面氧化膜的缺陷部分孔吸附着”离子通过化学反应孔周围氧化膜被溶化掉在铝的基体上形成细微的小孔。

在这些小孔里面铝被溶解下来与所产生的铝离子相平衡的一离于等从表面上浸入、扩散、并且提高了小孔中的酸度促进铝的进一步溶解。

碳钢化学镀镍主盐和还原剂的优化

碳钢化学镀镍主盐和还原剂的优化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碳钢化学镀镍主盐和还原剂的优化(均匀设计法)学生姓名:所在院系:机电学院所学专业:机电技术教育导师姓名:完成时间: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化学镀和化学镀镍技术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通过在碳钢试样上进行化学镀镍试验,获得各因素不同水平条件下的镀速,分析了镀液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影响镀速的各因素。

为研究化学镀镍沉积速度最佳工艺条件,在参考有关镀液组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均匀设计的方法按4因子,15水平,15次试验构成均匀设计表进行化学镀镍试验,试验结果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统计处理,得到了多项式回归方程,对该方程进行单纯形法寻优处理,优化出一种较好的镀液配方:硫酸镍35g/L,次磷酸钠35g/L,乳酸15g/L,柠檬酸2g/L 时,最高镀速达到28.8(±3.47) μm/h,使试验结果达到最优化,经过试验验证的最后结果μm/h,与计算机优化的结果基本相符。

关键词:化学镀镍,均匀设计,镀速Optimization of main salt and reducing agent aboutelectroless Ni-P plating on carbon stell(Uniform design)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hemical nickel plating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history. Carbon steel substrate by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the tests, different levels of access to the various factor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plating rate, plating bath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plating rate and its impact factors. Study of electroless nickel deposition rate optimum conditions, in reference to the plating solu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uniform design method based on factor 4, 15 levels, 15 tests constitute a uniform design table of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trial results using computer software to deal with polynomial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tatistics, by the composite index and the factors of polynomial regression equations, the equation is simple to deal with optimization, optimization of a better solution formula: Nickel sulfate 35g / L, sodium hypophosphite 35g / L, lactic acid 15g / L, citric acid 2g / L, the plating rate to achieve the highest 28.8(±3.47) μm/h, the results of the tests is μm/h to achieve the best optimization, after the final results of tests with the computer optimization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Keywords: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Uniform designs, Plating rate目录1 前言 (1)1.1化学镀和化学镀镍技术的特点和概况 (1)1.2化学镀镍的基本原理 (2)1.2.1 原子氢态理论 (2)1.2.2 电化学理论 (2)2 试验过程 (3)2.1主要试剂和仪器 (3)2.2工艺流程 (3)2.3化学镀镍前处理 (3)2.3.1 镀覆前处理的目的 (3)2.3.2 除油 (4)2.3.3 除锈 (4)2.3.4 清洗 (5)化学镀镍溶液配制 (5)2.4.1 化学镀镍溶液的组成及作用 (5)2.4.2 化学镀镍溶液的配制 (5)2.5施镀 (6)2.6镀后处理 (7)3 实验结果分析与处理 (7)3.1试验结果 (7)3.2影响镀液沉积速率的因素 (8)镍盐 (8)3.2.2 还原剂 (9)络合剂 (9)3.2.4 其他各种因素对镀速的影响 (10)3.3均匀设计法确定化学镀镍液的最佳工艺条件 (10)3.4结论 (15)致谢 (15)参考文献 (16)1 前言1.1 化学镀和化学镀镍技术的特点和概况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化学镀为了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所涉及的基体材料已由钢铁扩展到了不锈钢、铝及铝合金、塑料、玻璃、陶瓷等,而且应用的基体形状由比较规则的块体、板材发展到了各种不规则的微粒[1],从而进一步地拓宽了化学镀的研究领域。

镍核的三维生长模式镍核形成后将沿...

镍核的三维生长模式镍核形成后将沿...

摘要Zr02是一种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目前广泛地应用于电子陶瓷、功能陶瓷和结构陶瓷等高科技领域。

化学镀是实现非金属材料表面金属化的一种重要手段,镀镍后进一步扩展其用途,使其在集成电路、电力电容器、压电陶瓷和装饰材料等方面得以应用。

本文用原子氢理论和电化学理论解释了化学镀镍的机理,系统介绍了化学镀镍溶液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讨论了影响化学镀镍溶液的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实现了在Zr02陶瓷表面化学镀镍。

同时,对镀层进行了外观、结合力和耐蚀性测试,并用SEM、EDXA、X射线衍射和XPS等测试方法对镀层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层与基体结合力的好坏,关键是粗化处理的效果。

高温烧结后的Zr02陶瓷的化学稳定性很高,除HF外不溶于任何酸碱,传统的粗化液对它没有粗化作用,笔者通过大量的实验,找到了Zr02陶瓷粗化液的配方,它能在Zr02表面腐蚀出大量均匀的微坑和凹槽。

在化学镀镍的工艺中,研究了次亚磷酸钠和络合剂乳酸的浓度、pH值、稳定剂和温度等工艺参数等对沉积速度和镀镍层含磷量的影响,找出了合理的化学镀镍工艺:还原剂的浓度为25g/1~309/1,络合剂乳酸的浓度为8ml/1~12ml/l,pH值的范围为4.6—4.9,选择(NH4),MoQ作稳定剂,温度为85℃左右。

从外观上观察,Zr02陶瓷表面的化学镀镍层光滑、致密、细腻、光泽度好,没有任何针孔、麻点、起皮、卷皮等现象发生。

用不同的方法对镀层进行结合力和耐蚀性试验,结果表明其结合强度高,耐蚀性良好。

通过对不同沉积时间的试样进行SEM、EDXA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镍的沉积过程是:先是镍原子的沉积,再是P在镍催化作用下发生Ni与P的共沉积,形成晶核,随着溶液中的Ni、P的不断沉积,晶核长大成一个个的胞体,最后连成一片,成为排列紧密的胞状体结构。

比较不同陶瓷基体镀镍后的表面形貌,发现基体表面状况也是影响镀镍层结构的重要因素,基体粗糙度越小,镀层的胞体结构越小,且越致密平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

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

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摘要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登上世界工业舞台的年轻金属,是金属材料王国中的一颗新星。

钛在地壳中的质量百分数为0.6%,在结构金属中仅次于铝、铁、镁,居第四位。

钛性能优良,储量丰富,从工业价值、资源寿命和发展前景看,它仅次于铁、铝,被誉为正在崛起的“第三金属”。

钛及其合金具有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强的综合优良性能,在飞机制造中用它来代替其它金属时,不仅可延长飞机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减轻其重量,从而大大提高其飞行性能。

所以,钛是航空工业和宇宙航空工业中最有前途的结构材料之一。

但钛合金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易发生粘着磨损、微动磨损,为抗磨损必须进行镀膜处理,然而钛合金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即使经除油、侵蚀除去膜层,新鲜表面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又被氧化形成一层新的氧化膜,该氧化膜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严重影响了钛合金表面的导电性和化学活性,给施镀带来很大困难,而且施镀的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差,渗氢严重,通过工艺试验摸索出了一套钛合金材料表面化学镀镍的工艺方法,并通过改进活化方法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增加镀层厚度,减小了施镀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了耐磨损能力和抗腐蚀能力。

关键词:钛合金;化学镀;镀层厚度AbstractTitanium is a young metal on the world industrial stage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itIs a new star of the metal material realm. Titanium is 0.6%in the quality percentage of the earth's crust.It is just after the aluminum metal, iron, magnesium in the structure meital and range fourth. Titanium has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abundant reserves, in the view of industrial value,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life, it is second only to iron, aluminum, known as rising "third metal".Titanium alloys has the intensity, light weight, strong heat-resistant comprehensive excellent performance. Using it in aircraft manufacturing to replace other metal, not only can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lane, and also can reduce the weight,thus greatly improve its flight performance.So titanium alloys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structural materials in aviation industry and aerospace industry. But titanium alloy also has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it is easy happening adhesion wear, fretting wear. To improve abrasion resistance it must undertake coating processing. However there is one pre-pressing oxidation film on the titanium alloy surface.Even after the oil removal, erosion remove membrane layer, fresh surface exposed to air, soon oxidized form a layer of new oxidation film.The oxidation film with high chemical stability, the serious influence of electric conductivity and titanium surface chemical activity was enormous difficulties plating for plating, and the coating and joash, permeability poor substrate through process test, hydrogen serious found out a set of titanium alloy material surface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technique, and through improved activation methods to enhance the substrate adhesion of coating and the magnesium, coating thickness, reducing the increase was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material surface coating, improving the abrasion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Keyword: Titanium alloy;Electroless plating;Coating thickness目录摘要 (1)Abstract (III)1绪论 (1)1.1 课题依据和背景 (1)1.2化学镀基本原理 (1)1.3国内外化学镀研究现状 (2)1.3.1 国内化学镀研究现状 (2)1.3.2 国外化学镀研究现状 (6)1.4 钛及钛合金性能 (8)1.4.1钛及钛合金的机械性能 (8)1.4.2钛及钛合金的物理性能 (8)1.5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10)1.5.1课题研究的内容 (10)1.5.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0)2 化学镀 (11)2.1化学镀发展史 (11)2.2化学镀镍 (12)2.3 次磷酸钠的化学镀镍 (13)2.4镀液组成及作用 (14)2.4.1主盐 (14)2.4.2 还原剂 (14)2.4.3 络合剂 (15)2.4.4 缓冲剂 (15)2.4.5稳定剂 (15)3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 (16)3.1化学镀实验设备及仪器 (16)3.1.1实验仪器及设备 (16)3.1.2 实验化学试剂 (17)3.1.3 化学镀镍实验装置图 (18)3.2 化学镀镍实验方案 (18)3.2.1工艺流程 (18)3.2.2 镀前处理 (18)3.2.3 化学镀镍 (21)3.2.4 镀后处理 (22)3.2.5改变单一组份的配方 (22)3.2.6不良镀层的退镀 (25)3.2.7 化学镀镍故障的排除方法 (25)3.3实验测试方法 (27)3.3.1镀层表面形貌及元素含量分析 (27)3.3.2镀层结构分析 (27)3.3.3镀层硬度的测量 (27)3.3.4镀层厚度的测量 (27)3.3.5镀速的测定 (27)3.3.6 镀层热处理实验方法 (28)3.4 技术路线 (28)4 实验的结果分析 (29)4.1 表面形貌分析 (29)4.2影响化学镀镍的几个重要因素 (32)4.2.1镀前处理 (32)4.2.2化学镀镍的pH值 (32)4.2.3温度对化学镀镍的影响 (33)4.2.4 搅拌对化学镀镍的影响 (34)4.3 单一组分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34)4.3.1 主盐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34)4.3.2 还原剂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35)4.3.3 缓冲剂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35)4.3.4 镀液温度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36)4.3.5 pH值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37)4.4 镀层的XRD物相 (37)4.4 镀层硬度的分析 (38)4.4.1 镀态硬度值 (38)4.4.2热处理后的硬度值 (38)4.5 镀层厚度分析 (39)4.6 镀速的测定 (40)5 结论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附录A:英文原文 (46)附录B:中文翻译 (51)1 绪论1.1课题依据和背景近二十年来, 化学镀镀件产量每年以很高的速度增长, 这是由于化学镀层有着许多电镀层无法比拟的优点, 如厚度均匀性、耐蚀性、耐磨性、磁性、热电阻稳定性、自润滑性、耐高温氧化性、可热硬化性等诸多优异的性能外, 它还能使非金属表面导电化, 所以在塑料、纤维、陶瓷、粉末等非金属材料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