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报警器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报警器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报警器

郑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报警器

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院(系):

完成时间:

2014年 5 月30 日

摘要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电子电器的飞速发展,给广大群众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电子报警器的需求日益增加。电子报警器应用于安全防范,系统故障,交通运输,医疗救护等领域和社会生产密不可分。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简易的声控报警器的电路设计和电路板的制作。以此电路为依据只需更换相应的报警显示元件即可改装成不同类型的报警器,如红外报警器, 红外线声先报警器等。

关键词:NE555;传感器;报警器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pace of life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s, to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and the family ha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life, people's demand on electronic alarm is increasing.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alarm to security, system fault, transportation, medical aid and social production are inseparable.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ircuit design and circuit board production simple voice activated alarm. Based on this circuit was only need to replace the corresponding alarm display device can be converted into different types such as alarm, infrared alarm, infrared sound to alarm.

Keywords: NE555; sensor; alarm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绪论 (2)

1.1 设计概述 (2)

1.2 设计背景 (2)

1.3 设计要求 (2)

1.4 设计意义 (2)

第二章:方案论证和选择 (3)

第三章:电子报警器和传感器概述 (4)

3.1 报警器概述 (4)

3.1.1报警器简介 (4)

3.1.2报警器类别 (4)

3.1.3报警器作用 (4)

3.2 传感器概述

3.2.1传感器技术 (5)

3.2.2传感器特点 (5)

3.2.3传感器定义与作用 (5)

3.2.4传感器特性 (6)

3.2.5传感器分类 (7)

第四章:电路的工作原理 (10)

4.1声音采集放大 (10)

4.2时钟信号产生电路 (11)

4.2.2由NE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电路 (11)

4.2.3由NE555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 (13)

4.3报警电路 (16)

第五章:电路板的组装 (16)

5.1原理图的设计 (17)

5.2电路板制作过程 (17)

第五章:电路的调试 (17)

6.1调试仪器 (18)

6.2 调试方法和过程 (18)

6.3调试所需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18)

6.4测量结果 (19)

结论 (20)

谢辞 (21)

参考文献 (22)

引言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电

子仪器的出现日新月异,在市场上电子产品的竞争较为激烈。

电子报警器这一电子产品已悄悄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

电子报警器的身影。本课程设计利用压电陶瓷片作为声传感器获得电压,经放大

后触发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输出驱动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工作报警。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概述

本设计是在指导老师给定课题的基础上经过分析采用压电陶瓷片作声传感器。能利用物体的撞击、行人的脚步声、车辆行驶的震动声作为触发信号,使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也可改用LED做为报警信号,或者两者兼用。

1.2 设计背景

声控报警器大多数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其功能也非常先进。其中包括脚步触发报警器,汽车报警器,声控语音报时钟,“声控灯”等符合现在人们提倡的节能意识的产品更是受到现代人的青睐。此外,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等特点也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1.3 设计任务及要求

1. 采用压电陶瓷片作声传感器;

2. 选择适当的放大器,将传感器的信号放大后,触发报警电路;

3. 报警方式为声音及发光管。

4.熟悉电路的工作原理;

5.掌握该电路中元器件的识别方法;

6.掌握电路的调试方法;

7.熟悉电路简单的故障分析方法;

8.论文符合其格式、字数的基本要求,内容要求充实、作图严谨规范等。

1.4 设计意义

加强对一些无人场所的防盗报警,给广大群众及家庭带来方便。

第二章方案论证和选择

2.1 方案一

采用压电陶瓷片采集声音信号,采用LM324放大经过反向后输出,输出信号触发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工作,触发报警电路,但是使输出反向比较麻烦且元件利用率不高,LM324只利用了其中一部分,并且触发信号没必要太大,不予采用;

2.2 方案二

采用压电陶瓷片采集声音信号,经三极管C9013反向放大后触发一个NE555芯片构成单稳态触发器,驱动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工作,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两端用稳压管使电压稳定,但是单稳态触发器是低电平触发,时间比较短暂,报警不明显,不易觉察,不予采用;

2.3 方案三

在方案1的基础上增加多谐振荡器,再输出到报警部分两端,驱动其工作,仍然采用稳压管使其稳压,稳压管的稳压值不能高于5V,否则就不起作用,电路虽然

第三章:电子报警器和传感器概述

3.1报警器概述

3.1.1报警器简介

报警器(alarm) ,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替代,普遍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感应检测等领域,与社会生产密不可分。

3.1.2 报警器类别

报警器根据其使用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家用报警器

商用报警器

火灾报警器

温度报警器

烟雾报警器

气体报警器

声光报警器

双网报警器

3.1.3报警器作用

1.防盗:若有非法入室盗窃者,立刻现场报警,同时向外发送报警信号。

2.防窃:若遭遇坏人入室抢劫,可即时发送报警信号。

3.求助:可用于家中老人、小孩意外事故和急病呼救报警。

4.求助:可用于家中老人、小孩意外事故和急病呼救报警。

5.防可燃气体中毒:能够探测到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气体的泄露,及时报警。

6.全自动报警:一旦发生警情,主机自动循环拨打设置电话,如联网向报警中心报警,或者发出语音报警信号。

7.远程:接通报警电话后可即时和判断室内现场动静,以便可采取行动。

8.异地遥控:主人在异地远距离通过手机或电话对家中主机进行布防或撤防等作

用。

3.2传感器概述

3.2.1 传感器技术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各种事物都是物质的不同形态。表征物质特性或运动形式的参数很多,根据物质的电特性,可分为电量和非电量。电量一般是指物理学中的电学量,例如电压,电流,电阻及电感等;非电量则指除电量以外的一些参数,例如压力,尺寸,位移量,重量,力,速度,温度等等。人类为了认识物质及事物的本质,需要对物质特性进行测量,其中大多数是对非电量的测量。

非电量的测量是不能直接使用一般的电工仪表和电子仪器测量,因为一般的电工仪表和电子仪器只能测量电量,要求输入的信号为电信号。非电量需要转换成与非电量有一定关系的电量,再进行测量。实现这种转换技术的器件被称为传感器。采用传感器技术的非电量测量方法,就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量技术。

当今信息时代,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微处理器的广泛应用,自动检测,自动控制技术显露出非凡的能力,而大多数设备只能处理电信号,也就需要把被测,被控非电量的信息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所以,有人把计算机比喻成一个人的大脑,传感器则是人的五官。可见,传感器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3.2.2传感器特点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更新换代,而且还可能建立新型工业,从而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微型化是建立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基础上的,已成功应用在硅器件上做成硅压力传感器。

3.2.3传感器定义与作用

传感器的定义: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

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瞬间反应。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砀等等。显然,要获取大量人类感官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没有相适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障碍,首先就在于对象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而一些新机理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传感器的出现,往往会导致该领域内的突破。一些传感器的发展,往往是一些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

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由此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3.2.4传感器特性

(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对静态的输入信号,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所具有相互关系。因为这时输入量和输出量都和时间无关,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可用一个不含时间变量的代数方程,或以输入量作横坐标,

把与其对应的输出量作纵坐标而画出的特性曲线来描述。表征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参数有:线性度、灵敏度、分辨力和迟滞等。

(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所谓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变化时,它的输出的特性。在实际工作中,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常用它对某些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来表示。这是因为传感器对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容易用实验方法求得,并且它对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与它对任意输入信号的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往往知道了前者就能推定后者。最常用的标准输入信号有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两种,所以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也常用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来表示。

(3)传感器的线性度

通常情况下,传感器的实际静态特性输出是条曲线而非直线。在实际工作中,为使仪表具有均匀刻度的读数,常用一条拟合直线近似地代表实际的特性曲线、线性度(非线性误差)就是这个近似程度的一个性能指标。拟合直线的选取有多种方法。如将零输入和满量程输出点相连的理论直线作为拟合直线;或将与特性曲线上各点偏差的平方和为最小的理论直线作为拟合直线,此拟合直线称为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

(4)传感器的稳定性

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性能保持不变化的能力称为稳定性。影响传感器长期稳定性的因素除传感器本身结构外,主要是传感器的使用环境。因此,要使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传感器必须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选择传感器之前,应对其使用环境进行调查,并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或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环境的影响。传感器的稳定性有定量指标,在超过使用期后,在使用前应重新进行标定,以确定传感器的性能是否发生变化。在某些要求传感器能长期使用而又不能轻易更换或标定的场合,所选用的传感器稳定性要求更严格,要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考验。

(5)传感器的线性范围

传感器的线形范围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以理论上讲,在此范围内,灵敏度保持定值。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

(6)传感器的精度

精度是传感器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是关系到整个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感器的精度越高,其价格越昂贵,因此,传感器的精度只要满足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就可以,不必选得过高。

3.2.5传感器分类

可以用不同的观点对传感器进行分类:它们的转换原理(传感器工作的基本物理或化学效应);它们的用途;它们的输出信号类型以及制作它们的材料和工艺等。

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二大类:

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分类物理传感器应用的是物理效应,诸如压电效应,磁致伸缩现象,离化、极化、热电、光电、磁电等效应。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都将转换成电信号。

化学传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学吸附、电化学反应等现象为因果关系的传感器,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也将转换成电信号。

有些传感器既不能划分到物理类,也不能划分为化学类。大多数传感器是以物理原理为基础运作的。化学传感器技术问题较多,例如可靠性问题,规模生产的可能性,价格问题等,解决了这类难题,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将会有巨大增长。

常见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工作原理列于表1.1。

按照其用途,传感器可分类为:

压力敏和力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

液面传感器能耗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热敏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射线辐射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湿敏传感器

磁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

真空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以其输出信号为标准可将传感器分为:

模拟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模拟电信号。

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数字输出信号(包括直接和间

接转换)。

膺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信号量转换成频率信号或短周期信号的输出(包括直接或间接转换)。

开关传感器——当一个被测量的信号达到某个特定的阈值时,传感器相应地输出一个设定的低电平或高电平信号。

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所有材料都会作出相应的、具有特征性的反应。它们中的那些对外界作用最敏感的材料,即那些具有功能特性的材料,被用来制作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从所应用的材料观点出发可将传感器分成下列几类:

(1)按照其所用材料的类别分:

金属聚合物陶瓷混合物

(2)按材料的物理性质分: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磁性材料

(3)按材料的晶体结构分:

单晶多晶非晶材料

与采用新材料紧密相关的传感器开发工作,可以归纳为下述三个方向:

(1)在已知的材料中探索新的现象、效应和反应,然后使它们能在传感器技术中得到实际使用。

(2)探索新的材料,应用那些已知的现象、效应和反应来改进传感器技术。

(3)在研究新型材料的基础上探索新现象、新效应和反应,并在传感器技术中加以具体实施。

现代传感器制造业的进展取决于用于传感器技术的新材料和敏感元件的开发强度。传感器开发的基本趋势是和半导体以及介质材料的应用密切关联的。

按照其制造工艺,可以将传感器区分为:

集成传感器薄膜传感器厚膜传感器陶瓷传感器

集成传感器是用标准的生产硅基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工艺技术制造的。通常还将用于初步处理被测信号的部分电路也集成在同一芯片上。

薄膜传感器则是通过沉积在介质衬底(基板)上的,相应敏感材料的薄膜形成的。使用混合工艺时,同样可将部分电路制造在此基板上。

厚膜传感器是利用相应材料的浆料,涂覆在陶瓷基片上制成的,基片通常是Al2O3制成的,然后进行热处理,使厚膜成形。

陶瓷传感器采用标准的陶瓷工艺或其某种变种工艺(溶胶-凝胶等)生产。

完成适当的预备性操作之后,已成形的元件在高温中进行烧结。厚膜和陶瓷传感器这二种工艺之间有许多共同特性,在某些方面,可以认为厚膜工艺是陶瓷工艺的一种变型。

每种工艺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由于研究、开发和生产所需的资本投入较低,以及传感器参数的高稳定性等原因,采用陶瓷和厚膜传感器比较合理。

第四章:电路的工作原理

4.1 声音采集放大

压电蜂鸣片由压电陶瓷片和金属振动板粘贴而成,由振荡电路激励,通过压电效应,采集声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压电陶瓷片是一种结构简单、轻巧的电声器件,因具有灵敏度高、无磁场散播外溢、不用铜线和磁铁、成本低,耗电少、修理方便、便于大量生产等优点而获得了广泛应用。适合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比较大面积的压电陶瓷片还可以运用检测压力和振动,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电效应的可逆性,在其上施加音频电压,就可产生机械振动,从而发出声音。如果不断对压电陶瓷片施加压力它还会产生电压和电流。

这部分电路比较简单,由压电陶瓷片采集声音,使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三极管共射反向放大后触发由555构成的单稳态时基电路。放大倍数只要够大就能够触发后面电路工作。

4.2时钟信号产生电路

4.2.1 NE555

NE555是一种应用特别广泛作用很大的的集成电路,属于小规模集成电路,在很多电子产品中都有应用。NE555的作用是用内部的定时器来构成时基电路,给其他的电路提供时序脉冲。NE555时基电路有两种封装形式有,一是dip 双列直插8脚封装,另一种是sop-8小型(smd)封装形式。其他ha17555、lm555、ca555分属不同的公司生产的产品。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都相同。

NE555的内部结构可等效成23个晶体三极管.17个电阻.两个二极管.组成了比较器.RS触发器.等多组单元电路.特别是由三只精度较高5k电阻构成了一个电阻分压器.为上.下比较器提供基准电压.所以称之为555.

NE555属于cmos工艺制造,其引脚图介绍如下:

1地 GND 2触发 3输出 4复位 5控制电压

6门限(阈值)7放电 8电源电压Vcc

应用十分广泛.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ne555电路应用

2 NE555内部结构图

图3 NE555引脚图

NE555时基集成芯片的电路结构和芯片引脚图如图1所示。他含有两个电压比较器C1、C2,一个基本RS触发器,一个放电开关管Td,比较器的参考电压由三只5K的电阻构成的分压器提供。分压器分别使高电平比较器C1的同相输入端和低电平比较器C2的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平为2Vcc/3和Vcc/3。C1、C2的输出端控制RS触发器状态和放电管开关状态。当输入信号从6脚输入并超过参考电平2Vcc/3时,触发器复位,555的输出3脚为低电平,同时放电开关管导通。当输入信号从2脚输入并低于Vcc/3时,基本RS触发器置位,555的输出Vo为高电平,同时放电开关管截止。

4脚是复位脚,当为低电平时,555输出低电平。平时4脚开路或接Vcc。5脚是外加控制电压输入端,当5脚外接一个输入电压时,则改变比较器的参考电

压,不接外加电压时,5脚通常接一个0.01uF的电容到地,用来消除外来的干扰,以确保参考电平稳定。

Td是放电管,当Td导通时,为放电端7脚提供低阻抗放电通路。555定时器主要通过电阻R和电容C构成充放电电路,并由两个比较器来检测电容上的电压,以确定输出电平的高低和放电开关管的通断。利用它可以构成从微秒到数十分钟的延时电路、单稳态触发电路、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或波形变换电路。

4.2.2由NE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电路

图4 由NE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电路

由NE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如图3所示,将555定时器的2号脚作为外触发信号的输入端,将THR输入端与放电三极管TD的放电端DISC连在一起,并接在RC回路中的VC端。

单稳态触发器的外触发信号的有效电平为低电平,如果没有触发信号,V1处于高电平(V12>VCC/3)。这时,放点三极管导通VC约为0,即V11

在输入脉冲下降沿的触发下,V12跳变到VCC/3以下,RS被置1,输出为高电平,电路进入暂稳态,TD截止,VCC开始经过RA对电容充电。

当VC电压上升到VC>2VCC/3时,如果此时输入的触发已消失,V1回到高电平,则RS触发器将被置0,输出返回V0=0状态,同时TD变为导通状态,电容CA通过TD迅速放电,直到VC约等于0,电路自动恢复到稳态,。在输入触发

信号作用下,VC和VO相应的电压波形如图4所示:

图5 由NE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工作波形图

单稳态触发器的脉冲宽度为

Tw=1.1RA*C

通过改变改变RA、C的大小,可以使脉冲宽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变化,因此可以得到不同的定时时间和延迟时间。

4.2.3 由NE555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

图6 由NE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电路如图5所示。R由RA和RB两只电阻组成,两个电阻的中点接到放电三级管Td的放电端7脚。比较器电压由电源Vcc

经三个电阻分压形成。外接控制电压输入端未用,经0.01uF电容接地,以防干扰。

电路没有稳态,仅存在两个暂稳态,电路亦不需要外接触发信号,利用电源通过RA,RB向C充电,以及C通过RB向放电端放电,使电路产生振荡。电容C在Vcc/3和2Vcc/3之间充电和放电,其波形如图6:

图7 由NE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工作波形图

输出信号的时间参数是:

T=tH+tL;

tH=0.7(RA+RB)C;

tL=0.7RBC。

4.3报警电路

此部分由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为串联,发光二极管在导通状态下电阻约等于0,故可以串联,在蜂鸣器与发光二极管两端并联一个稳压二极管,起到保护作用,保证报警电路两端电压不至于过高,并能够使其稳定工作。

第五章电路板的组装

电路的设计由计算机来完成,电路的设计广泛采用Protel软件来设计,该软件具有高度的集成性与扩展性,并具有仿真功能,但是该功能不强,用Protel 进行电路设计步骤如下图所示:

5.1 原理图的设计

原理图的设计过程如下图(见下页):

(1)加载元器件库,在绘制电路原理图之前,将所需的原理图元件库装入原理图编辑器;

(2)绘制原理图,根据自己的设计原理,绘制原理图;

(3)生成PCB ,布局元件,布线,电脑布线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可以手动调整;

5.2 电路板制作过程

电路板是用绝缘材料做成的表面附铜的板子,PCB 的线宽要大于0.5mm ,否则制作的时候容易断,接触也不是很好,地线、电源线和信号源线要大于0.7mm ,另外,孔的大小也要合理,要根据元件的管脚来设置。

(1)熨烫:将热转印纸倒敷在铜板有铜的那一面,用电熨斗熨到铜板上,熨斗的温度不能太高,不能熨烫过久,久的话纸上面的一层膜容易粘到板子上面,腐蚀的时候不容易腐蚀掉,给腐蚀造成一定的难度;

(2)腐蚀:熨烫好的铜板待冷却后,将印上电路图的铜版放入氯化铁溶液中,氯化铁的浓度高腐蚀的速度也会比较快,腐蚀过后洗掉墨线;

(3)打孔:要注意孔的尺寸,根据孔和元件的大小来选择钻头的大小;

(4)焊接:放置元件,从比较矮的器件到比较高的器件,器件越贴近电路板越好,这样可以减小干扰。注意焊接容易接成短路,焊点不要太大,防止虚焊。

(5)检查:检查是否虚焊、短路和断路,管脚位置是否正确。

第六章 :电路的调试与测量结果 绘制原理图 运行软件加

载元件库 生成PCB 布局元

件并布熨烫、腐

蚀、打孔 打印PCB 焊接元件 检查

6.1 调试仪器

DT9202 数字万用表1个

6V直流稳压电源1台

示波器 1台

6.2 调试方法和过程

电路板做好后即可进行调试步骤如下:

(1)首先观察电路有无断点或可疑点,若有则用电烙铁进行焊接。在本次实验所印电路有一根断线,可能是在腐蚀的时候和其他电路板碰在了一起,使墨线断掉了;

(2)用万用表测试所有线路,确保都为正常电路;

(3)调节电源为6伏,用万用表测试电压,保证电压正常能够使芯片工作;(4)先不插芯片,将电源正确的接在电路的正负两端,此时绿灯亮,测量芯片的工作电压是否正常,测试为5.89V,能使芯片工作正常;

(5)正确插上芯片,接上压电陶瓷片,击掌,看是否报警,报警为发声及发光,如果没有信号指示证明电路没有工作,从前面开始检测电路,用示波器检测555是否产生振荡,确保在每部分电路都工作的情况下在测试,没有现象证明灵敏度不够,开始改变电阻的阻值,直到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6)在确保电路连接正确的情况下,按设计的方案验证实现的功能。

6.3 调试所遇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1.当没有报警的时候,首先怀疑芯片坏掉了,不能工作,特别是555,很容易被烧坏;

2.调试时电源接通,没有报警,开始怀疑是555没有工作,被烧坏了,但是检测后发现前面几部分电路都工作正常,蜂鸣器、发光二极管单独测试也都正常,但是报警电路不工作,最后确定为稳压管工作不正常,经检查后发现稳压管被击穿,两端电阻为0,可能是由于刚开始测试的时候万用表的表笔接触使短路,以上两种情况只能更换元件;

3.前面做过的声控报警电路不合理,始终没调试出来,分析原因如下:

a. 参数不对,虽然都是用的单稳态和多谐振电路,但是前面的电路不能使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警报器的设计

西安文理学院物理与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摘要 (3) 1 引言 (3) 1.1课题背景 (3) 1.2研究内容和意义 (5) 2 芯片介绍 (5) 2.1 DS18B20概述 (5) 2.1.1 DS18B20封装形式及引脚功能 (6) 2.1.2 DS18B20内部结构 (6) 2.1.3 DS18B20供电方式 (9) 2.1.4 DS18B20的测温原理 (10) 2.1.5 DS18B20的ROM命令 (11) 2.2 AT89C52概述 (13) 2.2.1单片机AT89C52介绍 (13) 2.2.2功能特性概述 (13) 3 系统硬件设计 (13)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13) 3.2 温度采集电路的设计 (14) 3.3 LED显示报警电路的设计 (15) 4 系统软件设计...................................................15 4.1 流程图........................................................15 4.2 温度报警器程序.................................................16 4.3 总电路图..................................................... 19 5总结 (20)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温度的测试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设计一个温度测试的系统势在必行。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数字温度报警器系统。详细描述了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开发测温系统的过程,重点对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详尽分析,对各部分的电路也一一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温度的采集和报警,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上下限报警温度,它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也可以当做温度处理模块潜入其他系统中,作为其他主系统的辅助扩展。DS18B20与AT89C52结合实现最简温度报警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检测;AT89C52;DS18B20; 1 引言 1.1课题背景 温度是工业对象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如冶金、机械、食品、化工各类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等,对工件的温度处理要求严格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温度测量的范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以满足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要求。 基于AT89C51单片机提高了系统的可移植性、扩展性,利于现代测控、自动化、电气技术等专业实训要求。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的温度报警器,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智能控制等优点。 温度对于工业生产如此重要,由此推进了温度传感器的发展。温度传感器主要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1]: (1)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是采用硅半导体集成工艺制成,因此亦称硅传感器或单片集成温度传感器。此种传感器具有功能单一(仅测量温度)、

基于51单片机的的温度报警器设计

1引言 (1) 1.1 单片机的应用背景 (1) 2 总体设计方案 (2) 2.1 功能简介 (2) 2.2 设计思路 (2) 2.3 芯片器材 (3) 3 硬件设计 (3) 3.1 AT89C51 (3) 3.1.1 AT98C51引脚图 (3) 3.1.2 AT89C51结构特点 (5) 3.2 温度获取 (5) (7) 3.3 时钟电路 (8) 3.4 温度显示电路 (8) 3.5报警电路 (10) (10) 4 程序设计 (10) 4.1 程序流程图 (11) 4.2 初始化子程序 (11) 4.3 读子程序 (12) 4.4 写子程序 (13) 4.5 数据处理子程序 (13) 4.6 显示子程序 (15) 4.7报警子程序 (17) 5 实验仿真 (18) (18) 6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1引言 1.1 单片机的应用背景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象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机械了。

世面上主要的单片机类型有Motorola 单片机、Microchip 单片机、东芝单片机、8051单片机、Atmel 单片机等。此次课设中用到的是ATMEL公司,下面着重介绍一下ATMEL公司的单片机。 ATMEL 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高性能低功耗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数字集成电路的一流半导体制造公司。ATMEL 公司最令人注目的是它的EEPROM 电可擦除技术闪速存储器技术和质量高可靠性的生产技术。在CMOS 器件生产领域中,ATMEL 的先进设计水平优秀的生产工艺及封装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这些技术用于单片机生产,使单片机也具有优秀的品质在结构性能和功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ATMEL 公司的单片机是目前世界上一种独具特色。 而性能卓越的单片机它在计算机外部设备通讯设备自动化工业控制宇航设备仪器仪表和各种消费类产品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生产的AT90系列是增强型RISC内载FLASH单片机,通常称为A VR系列。AT91M系列是基于ARM7TDMI 嵌入式处理器的ATMEL 16/32 微处理器系列中的一个新成员,该处理器用高密度的16 位指令集实现了高效的32 位RISC 结构且功耗很低。另外ATMAL的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目前在市场上仍然十分流行,其中AT89S51十分活跃。 当今社会,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所以生活中离不开单片机,根据国家权威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的单片机容量达3亿片,且每年以大约20%的速度增长,但在世界市场我国的占有率还不到1%。沿海地区尤其像电子产品高度发达的深圳大部分单片机应用更是广泛,这种发展趋势也不断向内地辐射,因此,学好单片机有很重要的意义。 2 总体设计方案 2.1 功能简介 8位LED数码管直接显示DS18B20所测量的温度,超出-50~110℃范围时喇叭报警,并且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开始闪烁,在温度范围内时喇叭停止报警并且数码管显示其温度,测量精度为0.5℃。 2.2 设计思路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温度在我们身边无时不在,温度的控制和应用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很多行业中都有大量的用电加热设备,和温度控制设备,如用于报警的温度自动报警系统,热处理的加热炉,用于融化金属的坩锅电阻炉及各种不同用途的温度箱等,这些都采用单片机技术,利用单片机语言程序对它们进行控制。而单片机技术具有控制和操作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便于修改和维护、灵活性大且具有一定的智能性等特 点,可以精确的控 制技术标准,提高了温控指标,也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由于单片机技术的优点突出,智能化温度控制技术正被广泛地采用。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AT89C51 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与软硬件实现。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 采集温度数据,7段数码管显示温度数据,按键设置温度上下限,当温度低于设定的下限时,点亮绿色发光二极管,当温度高于设定的上限时,点亮红色发光二极管。给出了系统总体框架、程序流程图和Protel 原理图,并在硬件平台上实现了所设计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

Abstract In daily life, the temperature in our side the ever-present, the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application in various fields all have important role. Many industry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electric heating equipment, 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equipment, such as used for alarm automatic temperature alarm systems, heat treatment furnace, used to melt metal crucible resistance furnace, and all kinds of different USES of temperature box and so on, these using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using single chip computer language program to control them. And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echnology has control and convenient in operation, easy to modify and maintenance of simple structure, flexibility is large and has some of the intelligenc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we can accurately control technology standard to improv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index, also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and performance. Beca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outstanding, is being widely adopt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T89C51 design scheme of the system an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The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collection temperature data, 7 period of digital pipe display, the upper and lower limits of temperature button when temperature below the setting of the lower limit, light green leds,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the set on the limit, light red leds. Given the system framework and program flow chart and principle chart, and in Protel hardware platform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the design. Keywords:SCM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emperature sensors

基于51单片机设计的带有测温功能的电子时钟汇总

、 职业技能训练之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 设计题目基于51单片机设计的带有测温功能的电子时钟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指导教师XXX 时间2012年06月25日

目录 一、设计要求 二、课程设计的方案、目的及意义 三、硬件设计方案 四、软件设计方案 五、总结 六、参考资料

一、设计要求 用51单片机设计带温度显示的电子时钟,具体要求如下: 1、利用DS1302时钟芯片实现时钟功能模块。 2、时钟要求可以调节时间:年、月、日、时、分、秒。 3、利用LCD1602显示。 4、利用DS18B20芯片实现温度功能模块。 5、利用按键完成各项功能。 二、课程设计方案、目的及意义 1、总体方案: 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CPU主控制器,DS1302时钟芯片提供准确时钟信号,DS18B20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息,三个按键进行加减调整、功能切换作用,通过LCD1602对外多功能显示。 2、具体方案: CPU控制所有模块,通过循环反复从DS1302中读取时钟信息,传送至LCD1602显示,得到基本时钟功能。当分为59,秒为56时开始,每隔一秒LED 灯点亮240毫秒,0分0秒时LED灯点亮700毫秒。从而实现整点光报时。 定时循环从DS18B20中读取温度信息,传送至LCD1602显示,得到基本温度计功能。当温度高于30度(包括30度)时,点亮红色LED灯,提醒当天为高温天气。低于0度时,点亮蓝色LED灯,提醒当天为冰冻天气。 键盘使用扫面方式,MENU键控制功能切换,完成时钟和温度间的转换。OK键控制时间调整与确定,UP、DOWN键调节时间,R、L 键选择调整对象。进入调整时,暂停DS1302数据读取,并将改变的时间数据写入DS1302,并送LCD1602显示,同时,启动LCD1602光标闪烁,确定调整对象,完成人机对话。退出调整时,停止写入数据,重新读取DS1302时钟信息。从而完善时钟功能。 3、目的及意义 可作为产品生产,作为居家的时钟显示与温度计。

基于51单片机的一氧化碳报警器的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一氧化碳报警器的设计 本文设计了一款能够自动检测房间内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报警器,当气敏传感器检测到的浓度值大于安全值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并控制外部的排风扇和电磁阀进行事故处理;整个过程中通过LED实时显示一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值。 标签: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单片机;检测;浓度 一、引言 现今,单片机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广泛,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单片机技术产品和设备的应用促进了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中的气体浓度检测系统正是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一种。这次设计使用的气体传感器就是要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动态信号,然后利用A/D转换芯片将浓度值转换为数字值,实现整个系统的检测与事故处理功能,实现智能控制。 二、系统硬件设计 (一)系统硬件电路组成 本系统属于单片机在系统检测及工程控制方面的应用。为保证可靠运行,整个硬件系统包括三个部分:主控模块、浓度检测及显示模块、报警及事故处理模块,其中,主控模块以单片机为中心,对其他模块的运行进行控制;浓度检测及显示模块的功能是将房间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值转换成为单片机能够处理的数字信号,并且将浓度值通过LED显示出来;报警及事故处理模块是此系统的外围电路,它的功能实现形式最人性化,体现了智能控制,在检测到一氧化碳的浓度超过指定值时会启动蜂鸣器报警,报警无效后即会进行事故处理,启动排气扇和关闭电磁阀来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系统各个模块功能说明 1.主控模块 系统选用单片机控制,采用MCS-51单片机。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1980年推出的一种高性能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内带4K字节的内存和程序保护系统,便于程序的调试修改和保密。它的主要功能是和ADC0809芯片一起共同接收检测信号,通过对数字信号的处理来控制外围电路及显示电路。模数转换芯片采用ADC0809,接收经过运算放大器处理后的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检测值,检测结果经过ADC0809处理后送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处理后的信息将通过单片机控制,在LED显示管上显示出来,并且控制事故处理模块。 2.气体浓度检测模块

基于51单片机的家用温湿度语音播报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家用温湿度语音播报系统设计 姓名 学院名 专业 指导教师 2014年月日

诚信承诺 本人__________声明,本论文及其研究工作是由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符合论文著作要求,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签名:日期:

摘要 本系统是一个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语音播报系统的设计,用来测量环境温湿度,整个设计系统分为5部分:单片机控制、DHT11温湿度传感器、液晶显示、语音播报以及键盘控制电路,整个设计是以AT89C51为核心,选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LED12864液晶显示器实现。当测量温湿度超过设定的温度上下限时,启动蜂鸣器和指示灯报警。语音录放选用的集成块是ISD1420 芯片,其保真度高,录音效果好,而且经济实惠。LCD采用的是LCD12864,它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超薄轻巧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整个设计的重点在于编程,因为其外围电路相对比较简单,实现容易。在本论文中附带了软件实现的流程图以及部分子程序以及各种硬件电路图。 关键词:液晶显示;语音播报; ISD1420

ABSTRACT This system is a design of the speech thermometer according to the microprocessor AT89C51,which is used to measure th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The whole design system is divided into 5 parts: A microprocessor control, temperature sensor,the LCD display, the speech report and the keyboard control circuit, at the same time ,The whole design take AT89C51 as the core, choose to single bus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DS1302 serial clock chip, RT1602 LCD monitor realization, LCD display the current date, time, weeks and temperature. When measuring temperature over set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limit, start with light alarm buzzer. Temperature display stability,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error acuities 1℃, plus or minus temperature the decimal part retained two significant digits. Increased Celsius temperature conversion contrast with Fahrenheit and sets up a display function beep voice automatically broadcast time temperature, manual real-time broadcast time temperature function. The speech recoding &; p layback I choose to use is the IC of ISD1420, it has high fidelity, good record effective, and economic. The LCD I choose is TC1602A, its power consume is low, it has many advantages , for example, the volume is small, the contents is abundant, super thin and agile etc, and its appli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The whole design lies in the program, because its outer circuit is much more simple, and it can carry out more easily. In my thesis, there are flow chart and parts subprogram and various hardware circuit diagrams. Key Words: DS18B20;LCD;speech function;sounding and light alarm.

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报警器

摘要:随着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更加广泛的应用,一种新型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实现对温度的测试与控制得到了更快的开发。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2的温度检测及报警系统。该系统将温度传感器DS18B20接到单片机的一个端口上,单片机对温度传感器进行循环采集。将采集到的温度值与设定的上下限进行比较,当超出设定范围的上下限时,通过单片机控制的报警电路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从而实现了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该系统设计和布线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较强、性价比高、扩展方便,在工农业等领域的温度检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次课程设计的测量范围为0℃--99℃,测量误差为±2℃。 关键字: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报警、数码管显示 一、概述 本次设计可以应用到许多我们用过的软件设计,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融汇在一起实现温度监测及其报警的功能,来提醒农民当前大棚内温度是否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电子技术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在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类转换电路的不断推出以及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电子技术已成为世界发展和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次课设应用Protues软件设计一个温度检测报警系统,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大棚内的温度,当大棚内的温度高于30℃。或低于15℃。时,电路发出报警信号并显示当前温度,达到提醒农民的效果。 本次课设要求设计一个温度监测报警显示电路,要求温度范围:0℃--99℃;测量误差为±2℃;报警下限温度为:15℃;报警上限温度为:30℃。 二、方案论证 设计一个用于温室大棚温度监测系统。大棚农作物生长时,其温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或太高均不适合农作物生长。该系统可实时测量、显示大棚的温度,当大棚温度超过农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时,报警提醒农民。 方案一: 方案一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大棚温度检测系统的原理框图 方案二: 方案二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基于51单片机的温湿度报警器

引言 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因此,粮情检测技术粮情检测属监控系统范畴,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的研究在软、硬件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展。 早期粮情监测主要采用温度计测量法,它是将温度计放入特制的插杆中,根据经验插在粮堆的多个测温点,管理人员定期拔出读数,确定粮温的高、低,决定是否倒粮。这种方法对储粮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温度计精度、人工读数的人为因素等原因,温度检测不仅速度慢,而且精度低,抽样不彻底,局部粮温过高不易被及时发现,导致因局部粮食发霉变质引起大面积坏粮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科技的发展,从1978 年开始,采用电阻式温度传感器、采样器、模数转换器、报警器等组成的储粮监测系统出现,它可对各粮库的各个测温点进行巡回检测,检测速度、精度大大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但由于电阻传感器的灵敏度低,致检测精度、系统可靠性还不够理想。至1990 年,粮情检测系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系统在布线上采用矩阵式布线技术,简化了数据采集部分的线路,在传感器方面应用了半导体、热电偶等器件;在线路传输上采用了串行传输方式,从而减少了传输线根数;采用单板机进行数据处理,并采用各种手段提高数据传输及检测速度,通过软硬件技术的结合,检测精度和可靠性较前有很大提高。但温度传感器的线性度差,系统的检测精度仍不理想,无法大面积推广。近年来,随着单片机功能的日益强大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粮情检测的准确性、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寻找最佳配置和最好的性价比成为粮情监测研究的热点国外在粮情监控技术上已达到了很成熟的地步,高科技数字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粮情检测系统。这种传感器采用了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微控制器最新技术,在一个管芯上集成

基于51单片机自行车测速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对健身的要求。自行车不再仅仅是普通的运输、代步的工具,而是成为人们娱乐、休闲、锻炼的首选。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能够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让人们能清楚地知道当前的速度、里程等物理量。而对于自行车运动员来说,最为关心的莫过于一段时间内的训练效果。因为教练要根据一段时间内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估,从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已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的状态。因此爱好自行车运动的人十分学要一款能测速的装置,以知道自己的运动情况。并根据外界条件,如温度,风速等进行适当的调节,已达到最佳运动的效果。 关键词:单片机、LED显示、里程/速度、霍尔元件

第一章系统总方案分析与设计 1.1 课题主要任务及内容 本课题主要任务是利用霍尔元件、单片机等部件设计一个可用LED数码管实时显示里程和速度的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本文主要介绍了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的设计思想、电路原理、方案论证以及元件的选择等内容,整体上分为硬件部分设计和软件部分设计。 本文首先扼要对该课题的任务进行方案论证,包括硬件方案和软件方案的设计;继而具体介绍了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的硬件设计,包括传感器的选择、单片机的选择、显示电路的设计;然后阐述了该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的软件设计,包括数据处理子程序的设计、显示子程序的设计;最后对本次设计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具体的硬件电路包括AT89C52单片机、霍尔元件以及LED显示电路等。 软件设计包括:中断子程序设计,里程计算子程序设计,显示子程序设计。软件采用汇编语言编写,软件设计的思想主要是自顶向下,模块化设计,各个子模块逐一设计。 1.2 任务分析与实现 本设计的任务是:以通用AT89C52单片机为处理核心,用传感器将车轮的转数转换为电脉冲,进行处理后送入单片机。里程及速度的测量,是经过AT89C52的定时/计数器测出总的脉冲数和每转一圈的时间,再经过单片机的计算得出,其结果通过LED显示器显示出来。 本系统总体思路如下:假定轮圈的周长为L,在轮圈上安装m个永久磁铁,则测得的里程值最大误差为L/m。经综合分析,本设计中取m=1。当轮子每转一圈,通过开关型霍尔元件传感器采集到一个脉冲信号,并从引脚P3.2中断0端输入,传感器每获取一个脉冲信号即对系统提供一次计数中断。每次中断代表车轮转动一圈,中断数n和周长L的乘积为里程值。计数器T1计算每转一圈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计算出即时速度v。当里程键按下时,里程指示灯亮,LED切换显示当前里程;当速度键按下时,速度指示灯亮,LED切换显示当前速度。 要求达到的各项指标及实现方法如下: 1. 利用霍尔传感器产生里程数的脉冲信号。 2. 对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实现:利用单片机自带的计数器T1对霍尔传感器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3. 对数据进行处理,要求用LED显示里程总数和即时速度。 实现:利用软件编程,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需要的数值。 最终实现目标: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具有里程、速度测试与显示功能,采用单片机作控制,显示电路可显示里程及速度。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温度报警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 课程设计名称:温度报警器设计 专业班级: 13计转本 | 学生姓名:张朝柱肖娜 学号: 140 113 指导教师:高玉芹 设计时间: 2016-11—2017-12 成绩: 信电工程学院

摘要 2009年6月14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测温系统,详细描述了利用液晶显示器件传感器DS18B20开发测温系统的过程,重点对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详尽分析,特别是数字温度传感DS18B20的数据采集过程。对各部分的电路也一一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它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也可以当作温度处理模块嵌入其它系统中,作为其他主系统的辅助扩展。DS18B20与AT89C52结合实现最简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DS18B20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LCD1602。

目录 1绪论 (1) 温度报警器简介 (1) 温度报警器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 温度报警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 设计目标 (2) 系统的基本方案 (2) 系统方案选择 (2) 各模块方案选择 (3) 主要元器件介绍 (3) STC89C52的简介 (3) DS18B20的简介 (4) 3 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5) 系统硬件概述 (5) 主要单元电路的设计 (5) 键盘扫描模块电路的设计 (5) 单片机控制模块电路的设计 (5) 报警模块电路的设计 (6) LCD1602显示模块电路的设计 (7) 4 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8) KEIL软件介绍 (8) 系统程序设计流程图 (8) 主程序软件设计 (8) 按键软件设计 (9) 密码设置软件设计 (9) 开锁软件设计 (10) 5 系统仿真设计 (12) Proteus 软件介绍 (12) Proteus 仿真图 (12) 硬件调试 (13) 调试结果 (13) 6 结论 (14)

基于51单片机的报警器设计

引言 报警器,防盗报警器,是对用于发生警情、危险、紧急情况等状况下以声音、光线、气压等形式发出警报的电子产品的统称。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代替,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等领域,与社会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防盗报警系统通常由:探测器(又称报警器)、传输通道和报警控制器三部分构成。报警探测器是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组成的,用来探测入侵者入侵行为的,由电子和机械部件组成的装置,是防盗报警系统的关键,而传感器又是报警探测器的核心元件。采用不同原理的传感器件,可以构成不同种类、不同用途、达到不同探测目的的报警探测装置,单片微型计算机,通常简称为单片机,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微处理器和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只读程序存储器,输入输出电路以及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时钟电路。脉冲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单独的一块芯片上,构成一个最小的完善的计算机系统,这些电路能在软件的控制下单独。准确,迅速,高效的完成程序设计者现规定的任务。因为由单片机构成的电路玩玩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可靠性高,功耗低,电路简洁,开发和改进容易等等一系列有点,因此就有优异地性价比,从而使它在多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本次设计就是基于单片机的报警器设计。

一设计基本电路原理和思路 该报警器得设计思路是首先,利用光敏电阻构成光敏开关,光敏开关的作用是为单片机报警主电路提供报警信号,即通过光敏开关实现高低电平信号的转换,报警信号通过单片机软件处理实现信号的转换,在利用转换的信号驱动扬声器继而用声音输出进行报警,本次实验是通过光照的变化,利用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变化,阻值发生变化的特性首先实现的开关电路,即报警信号的来源是关照,报警主电路由单片机和音频放大模块组成,利用单片机上写入的程序,实现当报警信号输入单片机,其就会产生频率不等的信号。以驱动扬声器报警。 采用光敏电阻的光控开关 这是两种开关电路的主要原理:利用功率MOS场效应管可以作功率开关,开关的敏感元件可以采用光敏电阻LDR,当光线照射的光敏电阻上时,LDR呈低阻值,有信号加在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上,源漏极间导通,从而使继电器线圈K改变状态,产生控制作用或发出信号,如果将光敏电阻LDR接在地电位处,则在暗时无光线照射的光敏电阻,光敏电阻阻值高,故VMOS管栅极电位高,导通使灯L亮,反之,当有光线照射到LDR上时,VMOS栅极处于低电位截止,灯L 不亮。 本次试验采用试验一电路,即利用继电器线圈构成的电子开关达到采集信号的目的。具体是当有光线照到LDR上时,光敏电阻阻值减小,对应VMOS门级电压增加,电磁开关上流过的电流增加,引起电磁开光开启,开关k1闭合,端口输入高电平,报警电路导通,即可实现报警功能,光敏开关控制电路置于端口P1.0与总开关K1之间。

基于C51单片机的声光报警器设计说明

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C51单片机的声光报警器设计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2009021986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2012年11月29日 报告书写要求

1、报告封皮标题栏为宋体小三号居中,下划线需右边对齐。 2、报告的撰写要求条理清晰、语言准确、表述简明。报告中段首空两个字符,中文字体为宋体五号,数字、字符、字母为Times New Roman五号,且单教研室主任意见: 3、报告中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容正确。每个图都应配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题(宋体小五号)置于图下居中,其中图号按顺序编排,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4、报告中插表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表相符,技术容正确。表格不加左、右边线,每个表应配有表题(由表号和表名组成)。表题(宋体小五号)置于表上居中,其中表号按顺序编排,表名在表号之后空一格排写。 5、报告中公式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顺序编排,如报告中第一部分的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6、参考文献反映报告的取材来源,是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考文献数量一般为8~10篇。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二次铣削[1]”。参考文献应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排,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如下:(1)著作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2)翻译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3)学术刊物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4)学术会议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5)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序号└─┘研究生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7、若设计完成实物制作需在报告后附录硬件电路原理图和实物测试图,附录的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并注明附录的容。 8、设计报告应按如下容和顺序A4纸双面打印(标注页码)、左侧装订成册。

(完整word版)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水温自动控制系统 0 引言 在现代的各种工业生产中 ,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温度控制系统。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本文所阐述的就是一种基于89C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本温控系统可应用于温度范围30℃到96℃。 1 设计任务、要求和技术指标 1.1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水温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在一定范围(30℃到96℃)内自动调节温度,使水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30℃到96℃)内。 1.2要求 (1)利用模拟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要求检测电路尽可能简单。 (2)当液位低于某一值时,停止加热。 (3)用AD转换器把采集到的模拟温度值送入单片机。 (4)无竞争-冒险,无抖动。 1.3技术指标 (1)温度显示误差不超过1℃。 (2)温度显示范围为0℃—99℃。 (3)程序部分用PID算法实现温度自动控制。 (4)检测信号为电压信号。 2 方案分析与论证 2.1主控系统分析与论证 根据设计要求和所学的专业知识,采用AT89C51为本系统的核心控制器件。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其引脚图如图1所示。 2.2显示系统分析与论证 显示模块主要用于显示时间,由于显示范围为0~99℃,因此可采用两个共阴的数码管作为显示元件。在显示驱动电路中拟订了两种设计方案: 方案一:采用静态显示的方案 采用三片移位寄存器74LS164作为显示电路,其优点在于占用主控系统的I/O口少,编程简单且静态显示的内容无闪烁,但电路消耗的电流较大。 方案二:采用动态显示的方案 由单片机的I/O口直接带数码管实现动态显示,占用资源少,动态控制节省了驱动芯片的成本,节省了电 ,但编程比较复杂,亮度不如静态的好。 由于对电路的功耗要求不大,因此就在尽量节省I/O口线的前提下选用方案一的静态显示。

基于单片机的气象监测仪毕业设计

. .. . 基于单片机的气象监测仪 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绪论 (1) 1 结构设计与方案选择 (2) 1.1 基于Internet的现代传动远程控制系统结构 (2) 1.2 方案选择 (2) 1.2.1 远程通信方案的选择 (2) 1.2.2 变频器与计算机串行通信方案的选择 (2) 2 硬件设计 (3) 2.1 单机控制 (3) 2.1.1 硬件配置 (3) 2.1.2 控制框图 (3) 2.2 多机控制 (3) 2.3 远程控制 (3) …… 结束语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附录1 变频器参数设定程序代码 (28) 附录2 VC程序源代码 (29)

第一章地面自动气象监测仪的现状 目前中国气象局开展的地面气象监测要素包括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雪深、蒸发、辐射、日照、地温、冻土、电线积水和地面状态。能实现仪器自动监测的气象要素有能见度、气压、空气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蒸发、辐射、日照和地温,其他气象要素监测只能通过人工观测实现。本研究仅对能实现地面自动气象监测的仪器进行研究。 1.1 国地面气象监测仪现状 我国地面气象监测仪主要有常规地面人工检测仪器和地面自动气象站两大类。在功能齐全和性能稳定方面,与国际上同类产品基本一致,都能满足气象要素检测的要求,国研发出的仪器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良好,维护成本低。目前气象系统使用常规地面气象仪器有EN2型测风数据处理仪,SJ1型虹吸式雨量计,DWJ1型自动温度计,DHJ1型自动湿度计,DYJ1自动气压计和最新研制出并投入气象业务使用的自动气象站等。气象仪器的趋势都是往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发展。 1.1.1 EN2型测风数据处理仪 EN2型测风数据处理仪用于气象台站观测记录地面风,由微型打印机、液晶显示器、键盘、风速风向传感器接口、上位机接口、可选的外接显示器接口、微型处理板和电源等部件组成。 主要特点:1、风速测量围大,风向测量精度高,尤其适合沿海、高山等高强风地区。2、部数据存贮器可存贮2个月的气表1容及2天的风向风速连续数据,即使打印机损坏,数据记录仍可查血。3、具有4个报警风速点。4、增加了大风组报、加密报,可选择打印次数。5、装有串行通讯接口,配有本公司开发的微机专用数据处理软件,仪器使用更方便,操作更直观。 主要功能:1、自动打印整点前十分钟平均风速及最多风向;并在8个整点前6分钟自动打印二分钟平均风速和风向;二十点自动打印全天4次二钟风速合计及平均值;全天24个整点十分钟风速合计及平均值;全天最大风速风向及发生时间;全天极大风速风向及发生时间。2、自动进行4个风速点(自设、20m/s、24m/s、28m/s)的报警,定时自动打印大风组报、加密报。当风速大于报警风速时自动发出报警音响信号,并打印出报警标志、风向风速和时间;当风速小于报警风速的连续时间达到规定值时,打印出报警解除标志及解除时刻的风向风速和时间,并发出音响信号。3、显示和设置时间,显示和设置大风报警风速,显示瞬时风向风速、当前二分钟、十分钟平均风速和最大风向;当天最大风速风向和发生时间,当天的极大风速风向和发生时间,当天整点十分钟平均风速合计。存贮2个月的气表容及2天的连续风向风速数据。可随时显示2个月任一天任意整点的风向风速,任一天最大风速风向及发生时间,极大风速风速及发生时间。4、可将EN-2数据通过接口输入微机,进行实时观测或由计算机处理成日报表、月报表、风向频率玫瑰图、风速频率图、连续曲线等。打印输出的月报表与气表1

基于51单片机温度报警器设计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课题:基于51单片机温度报警器设计 系部: 学制:专业: 姓名:学号: 2013年10月20日

目录 一、摘要 (1) 二、设计方案论证 (2) (一)系统主机选择 (2) (二)温度传感器选择 (2) (三)液晶选择 (2) (四)报警电路选择 (3) 三、硬件电路设计 (3) (一)设计思路: (3) (二)总体设计方框图2-1: (3) (三)原理图 (4) (四)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5) (五)AT89C52单片机芯片引脚功能介绍...................................... 5、6 (六)测温电路设计 . (8) (七)显示电路设计 ...................................................... 9、10 (八)报警电路设计 (10) 四、软件设计 ........................................................ - 10 -(一)主程序流程图 ..................................................... - 11 - (二)测温程序 ......................................................... - 11 - (三)报警程序 ......................................................... - 12 - 五、系统仿真 ........................................................ - 12 - 六、总结与体会...................................................... - 13 -参考文献................................................................................................... - 14 -附录Ⅰ原理图..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