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法律的保护伞
山东省海阳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撑起法律保护伞第6课让法律为成长护航第1框依法保护自己导学案(

依法保护自己【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加深对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体会未成年人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2、能力: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3.知识:了解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及重要性。
【重难点】重点: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重点:对“社会保护”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学校、家庭、社会、司法等方面的保护为我们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而要真正收到良好效果,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
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调查, 当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会怎么做? 并阐明理由。
A:只有以牙还牙才能出这口气—报复B:没有人能帮助我,我还是忍了吧—忍气吞声C:只有到派出所报案才能解决问题—报案师:依法保护自己,才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如何依法保护自己,如何运用法律维权。
二、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展示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问题,给学生5分钟时间浏览教材,并在课本中标出问题答案。
1.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有哪些?(较轻时、违法时、突发时)(1)、当面对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一般侵害、侵害程度较轻时,可以通过协商和调解等来解决;还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申明自己的某一或某些权益是合法的、是不允许非法侵犯的,以便借助法律的威力,制止侵害,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当面对违法犯罪,特别是歹徒行凶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头脑,不慌张,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可以采取“呼救法”寻求他人帮助;“周旋法”,设法稳住歹徒,寻机脱身,拨打“110”,寻求警方紧急救助等。
万不得已必须直面歹徒时,还可以实施正当防卫,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那种方法都要对后果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八所受损害降到最小,力求保全自己。
2.我们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寻求法律帮助、受侵非诉讼、诉讼时)(1)、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学会寻求法律的帮助。
初一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九单元 撑起法律保护伞 第18课 让法律为成长护航 第1框 依法保护自己 鲁人版六三制

正当防卫
案例直击
孙某驾驶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以25公里的时 速由东向西行使,当行驶到某路段时,迎面开 来一辆高速行驶的失控货车,孙某为避免与其 相撞,急忙向右打方向,撞飞护栏,撞死一名 行人。
讨论: 孙某需负法律责任吗?为什么?
1、 小强苦恼的原因是什么? 2 、小强的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有:两种情 况,小强应该怎么办?
1、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有哪些?
(1)侵害程度较轻时 : ①协商
②调解
③按照法律规定申明合法权益, 不容非法侵犯。
说一说小强应对歹徒抢劫可能采用的 几种方式和将会产生的结果。
3、没钱打官司的小伟应该怎么办?
1、机构: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务 所 2、非诉讼途径 •是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方式:调解、仲裁 3、诉讼(“打官司”)途径 •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 4、申请法律援助
经济困难 5、可直接诉讼
放学后,小丽回到家,看见房门已开,一个 陌生人正在翻箱倒柜。小丽顿时明白家中遭遇了 盗贼。但这时小丽想退出房门已经来不及了,和 他硬拼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呢?
案例直击
七年级女生王某和李某,在下晚自习后回家路过一 片树林时,忽然有一个约30岁的歹徒手握匕首出现在 她们面前,意欲行暴。在危急关头,王某趁歹徒不注 意,猛扑过去,顺势用胳膊紧锁歹徒的颈部。歹徒见 势不妙,用匕首向王某身上乱扎。王某忍着剧痛,让 李某搬起石头砸向歹徒。经过一阵惊心动魄的搏斗, 直至歹徒无力反抗,她们才跑回家告诉家人。歹徒因 伤势过重,还没等送到医院,便于当晚命丧黄泉。
1、如果小强找人将父母打了,能解决问题吗? 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法律保护伞

法律保护伞法律保护伞主要是指利用手中权力,参与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或包庇、纵容黑恶犯罪,有案不立、立案不查、查案不力,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黑恶势力逃避惩处等国家公职人员。
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保护伞的认定标准如下:(一)在黑恶势力设立的公司、企业入股分红、合伙经营,或与黑恶势力犯罪分子相互勾结、共同犯罪的。
(二)利用职务便利,为黑恶势力提供犯罪时间、条件,纵容、包庇犯罪的。
(三)利用自己的权力和便利,使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分子避免公安司法机关侦查、查禁、指控、起诉、审判和怀疑,为其通风报信,隐匿、毁灭、伪造证据;阻止他人作证、检举揭发,甚至指使他人作伪证;帮助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分子逃匿;或者阻挠、干扰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查禁;以阻挠、拖延、不履行职责等方法,干扰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分子的查处,为其获取非法利益的。
(四)为黑恶势力排除异己、谋取利益撑腰出头而违规立案、越权执法、违法办案的。
(五)对涉黑涉恶犯罪举报人打击报复的。
(六)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有警不接、有案不立、立而不侦、有证不取、该捕不捕、该诉不诉,以及随意变更强制措施、撤销案件的。
(七)在办案中跑风漏气、泄露案情,或向黑恶势力犯罪分子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处罚的。
(八)以普通个案处理代替涉黑组织犯罪结案,企图为黑恶势力开脱罪责的。
(九)捏造事实、毁灭证据、伪造自首立功等材料、不依法履职、审查核实证据,使涉黑涉恶犯罪分子漏捕、漏诉、漏判或重罪轻判的。
(十)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黑恶势力违法所得、赃款赃物不能追缴而放纵犯罪的。
(十一)在羁押监管过程中失职渎职,为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或罪犯里勾外联、串通案情、遥控指挥提供便利条件或放任不管的。
(十二)在教育改造涉黑涉恶罪犯过程中收受罪犯及家属财物或接受吃请,违规给予表扬、记功等考核成绩的。
为旅游者撑起法律的保护伞

界定 范 畴 以及 《 旅 游 法》的适 用 广 度 。 此 外 , 《 旅 游
法》 第二 章 的 8项 权 利 虽 存 在 如 自主 选 择 权 、 公 平
交 易权 、 知悉 真情权 等 与《 消 费者 权 益保 护 法》 相 重
合 的权利 , 但亦 具有 旅 游行 业 自身 特 点 的权 利 类型 。 其 中, 可分 为基 于旅 游合 同的旅游 者权 利 、 基于旅 游 经营 活 动的旅 游者权 利 以及基 于 政府行 业 监管 与公 共服 务职 责 的旅 游者 权利 。
游 的消 费者 。通 过将 自助 游 、 购 物 游 乃 至 公 务 出差 中发 生 的旅行 活 动等广 泛 于传 统 意义 上旅 游 消费 活 动 的概念 囊括 于旅 游 活 动 中, 从 而 扩 大 了旅 游者 的
从根 本 上 消 除 。 这 且 作 为 一 个 题 中 之 义 的 题 外
( 1 . 北 方工 业 大学文 法 学 院 , 北京 l O 0 1 4 4; 2 . 中央 民 族 大 学法 学院 , 北京 1 0 0 0 8 1 )
游者权 利将 集 中体 现 于旅 游合 同签 订 、 履 行 等 过 程
之 中。在 立法体 例 方 面 , 《 旅游法 简称 《 消 法》 ) 在 第二 章 第 9至
( 作 者系该院副教授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6—1 4 )
、
《 旅游 法》 细化 旅游 者基 于旅 游合 同 的权利
旅游者 与旅 游经 营者 之 间基 于旅 游合 同建立 的 民事 法律 关 系是 最基 础 的旅 游 法 律 关 系。 因此 , 旅
为 旅 游 者 撑 起 法 律 的保 护 伞 于 隽 , 陈 成 , 熊 文 钊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撑起法律保护伞 第6课 让法律为成长护航 第3框 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

点滴做起防微杜渐课标要求:3.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4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材分析:本课时属于法律板块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从而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预防违法犯罪,过健康生活。
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诱惑,再加上一部分学生因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差等原因,常常沾染一些不良习惯,最终导致违法甚至犯罪。
所以,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成为本课时展开的生活基础和根本动机。
掌握法律知识,认识一般违法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对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实际,自觉遵纪守法,这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层次。
因此,帮助他们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懂得一般违法和犯罪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犯罪,才能自觉地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所以,如何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应该成为今天学习的重点。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本课的学习的难点。
这一问题好理解,但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就比较难些。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知道不良诱惑的的危害,又要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
课程目标: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行为规范;了解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
2.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3.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德育目标:提高道德修养,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重难点:如何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是重点。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难点。
教学过程:【自信导入】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寻求知识;我们回到温馨的家庭里,享受幸福。
撑起法律保护伞_[复习学案]
![撑起法律保护伞_[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d5727a844769eae009ed78.png)
撑起法律保护伞_[复习学案]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复习教案】●课前5分钟训练:1. 据统计,每年我国有近2万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万~50万儿童受到车祸、中毒、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
这说明()A. B.C. D.解析:材料仅仅涉及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侵害,原因是多方面的。
国家已经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但问题也仍然存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仍待加强。
答案:C2. 我国制定了两部专门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这两部法律是(A. B.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 D.答案:AB3. 法律之所以要给予未成年人以特殊保护,是因为未成年人( )A.B. 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在辨别是非、区分良莠方面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C.3D.答案:ABCD4. 据报道,广州市建立了少年法院,对全市未成年人案件集中审理,统一执法标准,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这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 )A. 家庭保护的要求B.C. 社会保护的要求D.解析:建立少年法院,对全市未成年人案件集中审理,这说明了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同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这属于司法保护的要求,因此,D答案:D● 课中10分钟训练1. 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这是未成年人受到来自(A. 学校的保护B.C. 社会的保护D.解析:答案:A42.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是由于(A.B.C.D.解析: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自我保护能力弱,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因此,A 项当选。
由于青少年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的特殊生理和心理特征,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需要法律保护,故B 项当选。
D 项当选,因为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更需要法律的保护。
撑起法律保护伞 教学反思

撑起法律保护伞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我认为新课教学中“智慧比拼”和“结束新课”两个教学环节非常成功。
“智慧比拼”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法,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积极参与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学到了许多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是学生本节课中收获最多的地方,同时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结束新课” 部分,采用播放歌曲《祝你平安》结束新课,使学生紧张的心情随音乐缓缓放松,并给每个人以美好的祝愿,在一种回味和享受中结束新课。
另外,本节课教学中,多处使用多媒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感染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由于本节课学生活动探究内容较多,在组织上有忙乱之感,也比较费时,所以出现拖堂现象。
复习 撑起法律的保护伞

接力赛
1、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的公民。 2、我国制订的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法律是 《 》和《 》 3、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包括( )()()()四个 方面 4、家庭、学校、社会等பைடு நூலகம்面的保护,,只能为保护未成 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______,而要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 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的自身努力: ______________ 。 5、______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权威、最 有效的手段
自主梳理 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我们受法律 特殊保护
撑 起 法 律 保 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护 伞 未成年人的 自我保护 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复习提纲
1.我国法律规定,( )是未成年人。 ★ 2.为什么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 3.我国制订了哪两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 4.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包括( )、 ( )( ) 和( )四个方面 . 5.未成年人为什么还要加强自我保护?P58 ★ 6.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有哪些? ★ 7.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温馨提示
2、政府:要加大对校车的投入,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 社会:要树立校车优先的意识;为校车通行提供便利 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向学生讲解安全乘车
知识和应急技能,定期组织校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演练。
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送你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二
非选择题的解答法
一审:认真审题 二联:联系教材 三答:解答 语言规范 条理清楚 书写整齐
第四课、撑起 法律保护伞
复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今天的我们受法律的特殊保护,增强自 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能力: 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掌握获得法律 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知识: 1、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2、知道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获 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 见义勇为 反方:见义智为
一、反抗法 三、周旋法 五、呼叫法 七、认亲法
二、感召法 四、耍赖法 六、抛物法
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吧。
中国青少年心理日央视经济频道播放《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 大型公益节目。
全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在2009年2月20日至21日在北 京举行。
撑 起 法 律 保护伞
苑庄镇第二中学 张伟
2009年4月7日,年仅15岁 的周荣猝死在广州街头,原因 是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经常 出入黑网吧,清明三天假期, 除了晚上,全部在黑网吧度过。
安全教育日学生了解消防安全
•家长、学校在保护学生健康成长 方面做了许多事情,那么我们应 该怎样对待家长和老师,如何对 待学习?
有关部门要制定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 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 能力。(二十二)
在司法活动中对需要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或人 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五十一条)
2009年3月30日,是第14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思考: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2、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应该有哪些力量承担这个 责任?
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突发事件先救未成年 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第三条)
父母因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 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监护。(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