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乙肝ppt课件
合集下载
妊娠合并乙肝的宣教PPT课件

如母体患有乙肝,新生儿 在分娩过程中可能接触并 感染乙肝病毒。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后, 可能出现黄疸症状,表现 为皮肤、巩膜黄染等。
新生儿死亡
严重的新生儿乙肝感染可 能导致新生儿死亡,对家 庭造成巨大打击。
04
诊断与治疗措施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01
妊娠合并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
结局的风险。
02
乙肝对妊娠的影响
患有乙肝的孕妇在妊娠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黄疸等症状,严重时
甚至可能发展为重型肝炎或肝衰竭,危及母婴安全。同时,乙肝病毒还
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胎儿或新生儿。
03
妊娠合并乙肝的处理
对于妊娠合并乙肝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肝功能检查和病毒载量检测。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母婴阻断措施,以降低母
THANKS
感谢观看
妊娠合并乙肝的预防措施
妊娠合并乙肝的治疗方法
积极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 注射、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孕期保健等。
根据孕妇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免疫调节治 疗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乙肝疫苗的普及
随着乙肝疫苗的不断推广和普及,未 来妊娠合并乙肝的发病率有望进一步 降低。
04
误区三:忽视对胎儿的监测。妊娠合并乙肝患者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05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预防措施建议
疫苗接种
积极推广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提高孕妇的免疫 力,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避免接触感染源
教育孕妇避免与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接触, 减少感染风险。
个人卫生习惯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后, 可能出现黄疸症状,表现 为皮肤、巩膜黄染等。
新生儿死亡
严重的新生儿乙肝感染可 能导致新生儿死亡,对家 庭造成巨大打击。
04
诊断与治疗措施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01
妊娠合并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
结局的风险。
02
乙肝对妊娠的影响
患有乙肝的孕妇在妊娠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黄疸等症状,严重时
甚至可能发展为重型肝炎或肝衰竭,危及母婴安全。同时,乙肝病毒还
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胎儿或新生儿。
03
妊娠合并乙肝的处理
对于妊娠合并乙肝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肝功能检查和病毒载量检测。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母婴阻断措施,以降低母
THANKS
感谢观看
妊娠合并乙肝的预防措施
妊娠合并乙肝的治疗方法
积极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 注射、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孕期保健等。
根据孕妇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免疫调节治 疗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乙肝疫苗的普及
随着乙肝疫苗的不断推广和普及,未 来妊娠合并乙肝的发病率有望进一步 降低。
04
误区三:忽视对胎儿的监测。妊娠合并乙肝患者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05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预防措施建议
疫苗接种
积极推广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提高孕妇的免疫 力,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避免接触感染源
教育孕妇避免与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接触, 减少感染风险。
个人卫生习惯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措施PPT

分娩后管理
分娩后继续监测和管理,以确保母婴健康,预防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和抗病毒治疗 。
谢谢观看
病毒性肝炎可能对母体及胎儿产生严重影响,因 此需要高度重视。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根据统计,全球约有1.5亿人感染乙型肝炎,在妊 娠期内感染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中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孕妇筛查十分重要。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影响
感染病毒性肝炎可能导致母体肝功能损害,胎儿 可能面临早产、低出生体重等风险预防妊娠合并病毒性 肝炎?
为什么要预防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母体健康
预防病毒性肝炎可以降低母体肝功能损害的 风险,保障孕妇的整体健康。
肝功能正常对于孕妇的顺利分娩至关重要。
为什么要预防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胎儿安全
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胎儿感染的风险,保 障胎儿的健康发育。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2. 为什么要预防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3. 何时进行筛查与预防? 4. 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5.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定义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指的是在妊娠期内,孕妇感 染了病毒性肝炎(如乙型、丙型肝炎)。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定期随访
感染孕妇需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的 变化。
定期随访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个性化治疗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确保母婴安 全。
个性化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风险。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分娩后继续监测和管理,以确保母婴健康,预防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和抗病毒治疗 。
谢谢观看
病毒性肝炎可能对母体及胎儿产生严重影响,因 此需要高度重视。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根据统计,全球约有1.5亿人感染乙型肝炎,在妊 娠期内感染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中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孕妇筛查十分重要。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影响
感染病毒性肝炎可能导致母体肝功能损害,胎儿 可能面临早产、低出生体重等风险预防妊娠合并病毒性 肝炎?
为什么要预防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母体健康
预防病毒性肝炎可以降低母体肝功能损害的 风险,保障孕妇的整体健康。
肝功能正常对于孕妇的顺利分娩至关重要。
为什么要预防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胎儿安全
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胎儿感染的风险,保 障胎儿的健康发育。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2. 为什么要预防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3. 何时进行筛查与预防? 4. 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5.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定义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指的是在妊娠期内,孕妇感 染了病毒性肝炎(如乙型、丙型肝炎)。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定期随访
感染孕妇需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的 变化。
定期随访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个性化治疗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确保母婴安 全。
个性化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风险。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PPT课件

水平传播:与接触母乳及母 人体唾液有关。
Question: 足月生产后,她能母乳喂养小宝
宝吗? 不能!!!???
Why、~?
乙肝母婴阻断策略
给新生儿注射乙 肝疫苗和乙肝免 疫球蛋白。
也可以在出生后 12 h内先注射乙 肝免疫球蛋白, 一个月后再注射 第二针,并同时 接种乙肝疫苗, 间隔1和6个月后 分别接种乙肝疫 苗
的标志。
抗-HBs(乙肝表面抗体): HbsAg 是乙型肝炎病毒(HBV)自然感染人恢 复期出现的抗体,此时HBsAg往往已 自然消失。它的存在提示人对乙肝有了 抗体,我国27%以上的人对此有抗体
抗-HBe(乙肝e抗体):HbsAb 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阳 性结果提示病毒的传染变弱,病情处于恢 复阶段,e抗体阳性在抗原转阴后数月出 现。但另一种情况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了 变异,此时血清中无HBeAg但可产生抗Hbe,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检查HBVDNA以便判断是否还有病毒存在
护
强调休息的重要性,以免因
理
劳累加重肝脏的负担 ,提倡参加 一定娱乐活动、散步等。
产
褥
期
的
4、出院指导 向患者讲解消毒隔离的方法
重 及必要性。婴儿用品单独使用并
点
严格消毒,避免和母亲的生活用 品接触以防感染,母亲亲吻婴儿
护 时避免唾液带到婴儿口腔。
理
在医生指导下继续用药,定 时检测肝功能 、乙肝病毒标志
重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解释
点
疏导的方法,使患者情绪稳定。 及时教会产妇新生儿护理技巧,
护 使其尽快进入母亲的角色。
理
做好家属工作,多体谅、多关 心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呵护
和关爱。
产
Question: 足月生产后,她能母乳喂养小宝
宝吗? 不能!!!???
Why、~?
乙肝母婴阻断策略
给新生儿注射乙 肝疫苗和乙肝免 疫球蛋白。
也可以在出生后 12 h内先注射乙 肝免疫球蛋白, 一个月后再注射 第二针,并同时 接种乙肝疫苗, 间隔1和6个月后 分别接种乙肝疫 苗
的标志。
抗-HBs(乙肝表面抗体): HbsAg 是乙型肝炎病毒(HBV)自然感染人恢 复期出现的抗体,此时HBsAg往往已 自然消失。它的存在提示人对乙肝有了 抗体,我国27%以上的人对此有抗体
抗-HBe(乙肝e抗体):HbsAb 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阳 性结果提示病毒的传染变弱,病情处于恢 复阶段,e抗体阳性在抗原转阴后数月出 现。但另一种情况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了 变异,此时血清中无HBeAg但可产生抗Hbe,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检查HBVDNA以便判断是否还有病毒存在
护
强调休息的重要性,以免因
理
劳累加重肝脏的负担 ,提倡参加 一定娱乐活动、散步等。
产
褥
期
的
4、出院指导 向患者讲解消毒隔离的方法
重 及必要性。婴儿用品单独使用并
点
严格消毒,避免和母亲的生活用 品接触以防感染,母亲亲吻婴儿
护 时避免唾液带到婴儿口腔。
理
在医生指导下继续用药,定 时检测肝功能 、乙肝病毒标志
重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解释
点
疏导的方法,使患者情绪稳定。 及时教会产妇新生儿护理技巧,
护 使其尽快进入母亲的角色。
理
做好家属工作,多体谅、多关 心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呵护
和关爱。
产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PPT课件【49页】

中央区肝细胞内充满小的脂肪空泡呈蜂窝状, 肝细胞脂肪变性.暴发性肝炎肝脏组织学检 查大片肝细胞小叶坏死。 肝炎病毒抗原抗体血清学标志物检查在病毒 性肝炎有阳性发现,单纯妊娠急性脂肪肝患 者无阳性病毒学检查发现。
2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相似点: 少数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有恶心、呕
吐等消化道症状,’可以有轻度黄疸。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1
妊娠期肝脏负担加重 正常妊娠--肝脏实验室检查的改变: 后期血浆白蛋白可下降25%, 碱性磷酸酶、胆固醇、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等可有所增加 许多孕妇血清铁水平降低 妊娠期纤维蛋白原及球蛋白在肝脏的合成增
加 肝脏解毒排废功能有所下降。
2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可由多种嗜肝病 毒引起,是孕妇并发的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严 重危害母婴健康。孕妇肝炎的发生率约为非孕 妇的6倍,而暴发性肝炎为非孕妇的66倍。已 明确的病毒性肝炎病原体有甲型(HAY)、乙型 (HBV)、丙型(HCV)、T型(HDV)、戊型(HEV) 肝炎病毒,近年还发现己型、庚型肝炎病毒, 另外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也 可引起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可通过消化道、 体液、母婴途径传播。甲、戊型肝炎以肠道 (粪一口)途径传播为主,其他型肝炎主要通 过输血、注射、皮肤缺损、性接触等肠道外途 径感染。孕妇在妊娠任何时期都可被感染。
24
药物性肝炎
相似点: 孕妇容易发生药物性肝炎,表现为转氨酶
升高和黄疸。
25
药物性肝炎
鉴别点:
药物性肝损患者均有用药史而无病毒性肝炎 接触史,妊娠期易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有氯丙 漆、巴比妥类镇静药、三氯乙烯、氟烷等麻 醉药、红霉素、四环素、异烟胼、利福平等。
2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相似点: 少数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有恶心、呕
吐等消化道症状,’可以有轻度黄疸。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1
妊娠期肝脏负担加重 正常妊娠--肝脏实验室检查的改变: 后期血浆白蛋白可下降25%, 碱性磷酸酶、胆固醇、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等可有所增加 许多孕妇血清铁水平降低 妊娠期纤维蛋白原及球蛋白在肝脏的合成增
加 肝脏解毒排废功能有所下降。
2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可由多种嗜肝病 毒引起,是孕妇并发的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严 重危害母婴健康。孕妇肝炎的发生率约为非孕 妇的6倍,而暴发性肝炎为非孕妇的66倍。已 明确的病毒性肝炎病原体有甲型(HAY)、乙型 (HBV)、丙型(HCV)、T型(HDV)、戊型(HEV) 肝炎病毒,近年还发现己型、庚型肝炎病毒, 另外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也 可引起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可通过消化道、 体液、母婴途径传播。甲、戊型肝炎以肠道 (粪一口)途径传播为主,其他型肝炎主要通 过输血、注射、皮肤缺损、性接触等肠道外途 径感染。孕妇在妊娠任何时期都可被感染。
24
药物性肝炎
相似点: 孕妇容易发生药物性肝炎,表现为转氨酶
升高和黄疸。
25
药物性肝炎
鉴别点:
药物性肝损患者均有用药史而无病毒性肝炎 接触史,妊娠期易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有氯丙 漆、巴比妥类镇静药、三氯乙烯、氟烷等麻 醉药、红霉素、四环素、异烟胼、利福平等。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及母婴阻断ppt课件

精选
5.分娩方式与母婴传播:剖宫产分娩不能降低HBV的母婴传播率 6.早产儿:出生体质量≥2000 g时,无需特别处理。体质量<2000 g
时,待体质量达到2000 g后注射第一针疫苗,然后间隔1—2个月 后再按0、1、6个月3针方案执行。孕妇HBsAg阴性,早产儿健康 状况良好时,按上述处理;身体状况不好时,先处理相关疾病, 待恢复后再行疫苗注射。孕妇HBsAg阳性,无论早产儿身体状况 如何,12 h内肌内注射1针HBIG,间隔3—4周后需再注射1次;出 生24 h内、3~4周、2—3个月、6—7个月分别行疫苗注射,并随 访。 7.其他家庭成员HBsAg阳性:如果新生儿与HBsAg阳性成员密切接 触,就必须注射HBIG;不密切接触,不必注射。
2.孕妇HBsAg阴性:新生儿按0、1、6个月3针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 苗,即出生24 h内、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1针;不必再注射 HBIG。
3.孕妇HBsAg阳性:新生儿出生12 h内,肌内注射1针HBIG;同时 按0、1、6个月3针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孕期注射无保护作用。
4.HBsAg阳性孕妇的母乳喂养:新生儿正规预防后,不管孕妇 HBeAg阴性还是阳性,均可行母乳喂养。
精选
3、预防,治疗DIC
合并DIC需用肝素治疗应注意补充新鲜血液或抗凝血酶原Ⅲ; 肝素剂量宜小不宜大,可是用25mg静滴,根据凝血功能,病情变 化调整剂量; 临产期间和产后12h内不宜使用肝素。
精选
产科处理
1、妊娠期:
早
产。
期 —— 积极治疗肝炎,待病情好转,人工流
中 晚 期 —— 补充维生素保肝,防治妊高征。
精选
谢谢!
精选
试题
1.乙肝传播主要经过哪个途径: A.宫内感染 B.产时传播 C产后感染 2.乙肝母婴阻断方案 A.0.1.6方案 B1.2.3方案 C.0.2.3方案 3.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时间 A. 24小时 B.48小时 C.24小时内 4.乙肝母婴传播途径 A.宫内传播 B.产时传播 C.产后传播 5.重型肝炎诊断要点: A.黄疸迅速加深 B.凝血功能障碍 C.肝缩小 D.肝性脑病 E.肝肾综合征
5.分娩方式与母婴传播:剖宫产分娩不能降低HBV的母婴传播率 6.早产儿:出生体质量≥2000 g时,无需特别处理。体质量<2000 g
时,待体质量达到2000 g后注射第一针疫苗,然后间隔1—2个月 后再按0、1、6个月3针方案执行。孕妇HBsAg阴性,早产儿健康 状况良好时,按上述处理;身体状况不好时,先处理相关疾病, 待恢复后再行疫苗注射。孕妇HBsAg阳性,无论早产儿身体状况 如何,12 h内肌内注射1针HBIG,间隔3—4周后需再注射1次;出 生24 h内、3~4周、2—3个月、6—7个月分别行疫苗注射,并随 访。 7.其他家庭成员HBsAg阳性:如果新生儿与HBsAg阳性成员密切接 触,就必须注射HBIG;不密切接触,不必注射。
2.孕妇HBsAg阴性:新生儿按0、1、6个月3针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 苗,即出生24 h内、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1针;不必再注射 HBIG。
3.孕妇HBsAg阳性:新生儿出生12 h内,肌内注射1针HBIG;同时 按0、1、6个月3针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孕期注射无保护作用。
4.HBsAg阳性孕妇的母乳喂养:新生儿正规预防后,不管孕妇 HBeAg阴性还是阳性,均可行母乳喂养。
精选
3、预防,治疗DIC
合并DIC需用肝素治疗应注意补充新鲜血液或抗凝血酶原Ⅲ; 肝素剂量宜小不宜大,可是用25mg静滴,根据凝血功能,病情变 化调整剂量; 临产期间和产后12h内不宜使用肝素。
精选
产科处理
1、妊娠期:
早
产。
期 —— 积极治疗肝炎,待病情好转,人工流
中 晚 期 —— 补充维生素保肝,防治妊高征。
精选
谢谢!
精选
试题
1.乙肝传播主要经过哪个途径: A.宫内感染 B.产时传播 C产后感染 2.乙肝母婴阻断方案 A.0.1.6方案 B1.2.3方案 C.0.2.3方案 3.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时间 A. 24小时 B.48小时 C.24小时内 4.乙肝母婴传播途径 A.宫内传播 B.产时传播 C.产后传播 5.重型肝炎诊断要点: A.黄疸迅速加深 B.凝血功能障碍 C.肝缩小 D.肝性脑病 E.肝肾综合征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PPT课件-精品妇产科课件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我国占婴幼儿感染的1/3。有3种途径:
1.宫内传播:机制不清,可能由于胎盘受 损或通透性增强造成;
2.产时传播:是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 占40%-60%;
3.产后传播:与接触母乳及母亲唾液有关。
妊娠合并丙型肝炎
HCV是一种RNA病毒,约一半以上 通过输血制品或静脉用药所致。妊 娠并不会增加丙型肝炎的发病率, 但它可垂直从母亲传播至胎儿。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产科处理
分娩期: 普通型肝炎---根据是否有产科指征决定
是否剖宫产;分娩时积极做好输血准备, 防止产道撕裂及胎盘残留。
重型肝炎---在短期内行保肝治疗及纠正 凝血后及时行剖宫产;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产科处理
产褥期: 产时应用对肝脏无害的抗生素。 严密观察病情及肝功能变化,给予
相应治疗以防变为慢性。 是否母乳喂养,存在争议,目前观
点经过主被动免疫可以母乳喂养
分娩后新生儿的处理
1.主动免疫:出生后立即肌注乙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0.5毫 升
2.被动免疫:出生24小时内注射 乙型肝炎疫苗30ug,生后1个月、 6个月再分别注射1次。
本章重点
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诊断;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鉴别诊断
妊娠剧吐引起的肝损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肝损害。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药物性肝损害。
治疗
1、孕前咨询 2、妊娠期轻症肝炎:休息、营养、高蛋白
低脂肪饮食。预防感染。 3、妊娠期重症肝炎:
(1)保护肝脏; (2)对症支持 (3)防治并发症 (4)防治感染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讲课PPT课件

家庭成员应注意个人卫生,避 免与孕妇共用餐具、洗漱用品 等,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定期检查和监测的重要性
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肝炎 症状,采取相应措施
肝功能监测:了解肝炎病情, 防止病情恶化
预防措施:避免接触肝炎病毒, 接种肝炎疫苗
保健知识:合理饮食,注意休 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典型案例介绍和分析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拉米夫定等。
管理措施:定期监测肝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饮食和生活管理
饮食调整: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检查:遵医嘱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肝炎病毒
案例一:患者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过程 案例二:成功控制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病情,母婴健康 案例三: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导致的严重后果及处理措施 案例四: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经验和教训总结
早期诊断:妊娠合 并病毒性肝炎的早 期诊断非常重要, 有助于及时治疗和 管理。
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和技术,提高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推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领域的进步。
开展广泛的临床试验和大数据分析,进一步验证和优化治疗方案,提高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治 愈率和生存率。
预防措施和保健知识
预防措施:避免与肝炎 患者接触,加强个人卫 生,接种肝炎疫苗
保健知识:定期产检, 注意肝功能指标,合理 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孕妇和家庭成员的注意事项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 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炎。
妊娠合并乙肝 PPT课件

1. 非乙肝人群→婚前或孕前接种乙肝疫苗
–
–
研究:追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母儿
结果:免疫成功母亲的婴儿6个月血清抗-HBs阳性率 高达90%,无一人感染HBV
2. 加强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前咨询
–
–
孕前进行HBV筛查
HBV携带者:监测血清病毒滴度,对HBV-DNA水平 较高者积极治疗 + 暂时避孕 → HBV-DNA 水平下降后 再考虑妊娠
3.孕产妇死亡率升高
在肝功能衰竭的基础上,以凝血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产后出血、消化道 出血、感染等为诱因,最终导致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症
10
HBV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1.
胎儿及新生儿疾病率和死亡率高 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等均明显升高 有报道,肝功异常的产妇,其新生儿死亡达4.6%
2.HBV的母儿垂直传播 妊娠期间孕母急性乙型肝炎,在分娩过程中通过母血或者经口 传播而引起,与目前患乙型肝炎时间有关
不产生HBsAb ,就不能清除乙肝病毒,长期携带HBsAg
6
症状解读
①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HBs
② + + +
③ + +
④ + +
⑤ +
⑥ + -
⑦ + + +
+ + +
乙肝病毒e抗原
乙肝病毒e抗体
HBeAg
抗-HBe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HBc
① 感染乙肝,有较大的传染性(俗称大三阳) ② 感染乙肝,传染性较弱(俗称小三阳) ③和⑦ 感染过乙肝,现有保护性抗体 ④和⑤ 感染过乙肝,但未产生保护性抗体 ⑥ 感染过乙肝或打过乙肝疫苗,对乙肝有抵抗力
–
–
研究:追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母儿
结果:免疫成功母亲的婴儿6个月血清抗-HBs阳性率 高达90%,无一人感染HBV
2. 加强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前咨询
–
–
孕前进行HBV筛查
HBV携带者:监测血清病毒滴度,对HBV-DNA水平 较高者积极治疗 + 暂时避孕 → HBV-DNA 水平下降后 再考虑妊娠
3.孕产妇死亡率升高
在肝功能衰竭的基础上,以凝血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产后出血、消化道 出血、感染等为诱因,最终导致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症
10
HBV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1.
胎儿及新生儿疾病率和死亡率高 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等均明显升高 有报道,肝功异常的产妇,其新生儿死亡达4.6%
2.HBV的母儿垂直传播 妊娠期间孕母急性乙型肝炎,在分娩过程中通过母血或者经口 传播而引起,与目前患乙型肝炎时间有关
不产生HBsAb ,就不能清除乙肝病毒,长期携带HBsAg
6
症状解读
①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HBs
② + + +
③ + +
④ + +
⑤ +
⑥ + -
⑦ + + +
+ + +
乙肝病毒e抗原
乙肝病毒e抗体
HBeAg
抗-HBe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HBc
① 感染乙肝,有较大的传染性(俗称大三阳) ② 感染乙肝,传染性较弱(俗称小三阳) ③和⑦ 感染过乙肝,现有保护性抗体 ④和⑤ 感染过乙肝,但未产生保护性抗体 ⑥ 感染过乙肝或打过乙肝疫苗,对乙肝有抵抗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0
2 HBV病毒携带者的管理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1
HBsAg携带者特征
✓ 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肝 功能正常,HBsAg持续阳性 6个月以上者
✓ 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 年观察无变化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2
HBsAg携带者今后如何发展
✓ 向好的方向发展 • HBeAg转变为HBeAb (大三阳变为小三 阳) • HBeAg及HBsAg先后转为阴性
✓ 传播途径: ➢精子途径 ➢父→母→婴途径
✓ 母亲HBsAb阳性前提下,HBV父婴传播率 非常小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4
HBV的母婴垂直传播
(1)宫内传播:经胎盘或其它途径传播 胎盘感染学说 胎盘渗漏学说 母胎细胞转运学说(PBMC感染学说)
➢ 2010目标:
✓ 承担预防HIV、HBV、梅毒传播人员的培训覆盖率达90%以上 ✓ 孕产妇三种疾病检测率达到80%以上 ✓ HIV/HBV、梅毒感染孕妇所生儿童采取预防传播干预措施的比例达90
%以上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5
病毒性肝炎的分型
按肝炎病原学分型: 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及戊型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9
HBV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1. 胎儿及新生儿疾病率和死亡率高
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等均明显升高
有报道,肝功异常的产妇,其新生儿死亡达46‰ 2.HBV的母儿垂直传播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0
4
HBV的传播途径及母婴阻断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1
HBV传播三大途径
(HEV) 按病理分型: 1. 急性肝炎:半年以内
(1)急性无黄疸型;(2)急性黄疸型 2. 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
(1)轻度;(2)中度;(3)重度 3. 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2)亚急性重型肝炎;(3)慢性重型肝炎 4. 淤胆型肝炎
5. 肝炎肝硬化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6
肝炎病例命名
✓ 长期保持不变 ✓ 向坏的方向发展
• 即发展为肝病如肝炎、肝硬化或恶变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3
HBsAg携带者是否应当治疗?
✓ 为避免发展为肝病及传染他人的可能,应治疗 ✓ 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 携带者应定期复查:乙肝标志物、肝功能、肝
胆脾B超及甲胎球,每年查一次,若有不适随 时检查 ✓ HBsAg携带者应禁酒
HBsAb(表面抗体) HBcAb(核心抗体) HBeAb(E抗体)
说明: HBsAg消失 产生 HBsAb,感染结束(免疫)
HBeAg消失,产生HBeAb ,传染性下降
不产生HBsAb ,就不能清除乙肝病毒,长期携带HBsAg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9
抗原与抗体症状解读
①②③④⑤⑥⑦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 + - - - - -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4
HBsAg携带者的管理
✓ 不应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 ✓ 除不能献血及从事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
和学习 ✓ 加强随访 ✓ 要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及行业卫生,牙
刷、剃须刀及盥洗用具与健康人分开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5
婚育医学意见
✓ 如一方HIV阳性,应通知未婚夫(妻), 建议慎重对待结婚,如结婚,婚后需采 取预防措施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HBs - - + - - + +
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
+------
乙肝病毒e抗体 抗-HBe - + - + - - +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HBc + + + + + - +
① 感染乙肝,有较大的传染性(俗称大三阳) ② 感染乙肝,传染性较弱(俗称小三阳) ③和⑦ 感染过乙肝,现有保护性抗体 ④和⑤ 感染过乙肝,但未产生保护性抗体 ⑥ 感染过乙肝或打过乙肝疫苗,对乙肝有抵抗力
重症肝炎,分娩时易发生DIC,致全身出血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8
HBV感染对孕妇的危害
2.重症肝炎发生率升高 妊娠晚期,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重症率及 死亡率均较非孕时升高
3.孕产妇死亡率升高 在肝功能衰竭的基础上,以凝血功能障碍 所导致的产后出血、消化道出血、感染等 为诱因,最终导致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症
1
2 3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2
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乙肝
✓ 握手、礼节性接吻和拥抱 ✓ 共餐、共用电话、共用书籍和桌椅 ✓ 共用卫生间、浴池和游泳池 ✓ 咳漱和喷嚏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3
父亲将HBV传播给婴儿 ? 尚无循证医学证据
✓ 有研究表明:父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 父婴传播率与母婴传播率相近
妊娠合并乙肝的母婴传播及阻断
.
1
分享主题
✓ HBV概况 ✓ HBV病毒携带者的管理 ✓ HBV感染对妊娠母儿的危害 ✓ HBV的传播途径及母婴阻断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产科处理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
1
HBV概况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3
HBV流行情况
✓ 据估计,全球约3.5亿慢性乙肝 病毒感染者,每年约75万例感 染者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
✓ 我国是肝病大国,人群HBsAg 携带率为7.18%,目前HBsAg 携带者约9300万,乙肝防治工
作任重道远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4
HBV流行情况
➢ 卫生部提出的目标: ✓2010年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1% ✓总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7%
➢ 2010年中央财政预防HIV、梅毒、HBV母婴传播专项资金, 全国合计下达8.4亿,支持1156个县
✓ 如一方HBsAg阳性,对方应接种乙肝疫 苗后结婚
✓ 梅毒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者应在青霉素治疗后结婚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6
3
HBV感染对妊娠母儿的危害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7
HBV感染对孕妇的危害
1.妊娠合并症发生率高
➢ 孕早期发生急性肝炎---加重早孕反应 ➢ 孕晚期肝炎--妊娠高血压疾病↑(肝脏对醛
固酮灭活↓) ➢ 分娩时--产后出血↑ (凝血因子合成↓)
肝炎病例命名规则:
临床分型
病原学分型
如: – 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 – 重型肝炎(中度)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7
肝组织病理 学结果
乙肝标志物
HBsAg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8
HBcAg HBeAg
抗原与抗体
病毒(入侵者) (敌人)
HBsAg(表面抗原) HBcAg(核心抗原) HBeAg(E抗原)
机体(奋起抵抗者) (自己人)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0
2 HBV病毒携带者的管理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1
HBsAg携带者特征
✓ 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肝 功能正常,HBsAg持续阳性 6个月以上者
✓ 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 年观察无变化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2
HBsAg携带者今后如何发展
✓ 向好的方向发展 • HBeAg转变为HBeAb (大三阳变为小三 阳) • HBeAg及HBsAg先后转为阴性
✓ 传播途径: ➢精子途径 ➢父→母→婴途径
✓ 母亲HBsAb阳性前提下,HBV父婴传播率 非常小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4
HBV的母婴垂直传播
(1)宫内传播:经胎盘或其它途径传播 胎盘感染学说 胎盘渗漏学说 母胎细胞转运学说(PBMC感染学说)
➢ 2010目标:
✓ 承担预防HIV、HBV、梅毒传播人员的培训覆盖率达90%以上 ✓ 孕产妇三种疾病检测率达到80%以上 ✓ HIV/HBV、梅毒感染孕妇所生儿童采取预防传播干预措施的比例达90
%以上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5
病毒性肝炎的分型
按肝炎病原学分型: 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及戊型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9
HBV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1. 胎儿及新生儿疾病率和死亡率高
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等均明显升高
有报道,肝功异常的产妇,其新生儿死亡达46‰ 2.HBV的母儿垂直传播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0
4
HBV的传播途径及母婴阻断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1
HBV传播三大途径
(HEV) 按病理分型: 1. 急性肝炎:半年以内
(1)急性无黄疸型;(2)急性黄疸型 2. 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
(1)轻度;(2)中度;(3)重度 3. 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2)亚急性重型肝炎;(3)慢性重型肝炎 4. 淤胆型肝炎
5. 肝炎肝硬化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6
肝炎病例命名
✓ 长期保持不变 ✓ 向坏的方向发展
• 即发展为肝病如肝炎、肝硬化或恶变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3
HBsAg携带者是否应当治疗?
✓ 为避免发展为肝病及传染他人的可能,应治疗 ✓ 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 携带者应定期复查:乙肝标志物、肝功能、肝
胆脾B超及甲胎球,每年查一次,若有不适随 时检查 ✓ HBsAg携带者应禁酒
HBsAb(表面抗体) HBcAb(核心抗体) HBeAb(E抗体)
说明: HBsAg消失 产生 HBsAb,感染结束(免疫)
HBeAg消失,产生HBeAb ,传染性下降
不产生HBsAb ,就不能清除乙肝病毒,长期携带HBsAg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9
抗原与抗体症状解读
①②③④⑤⑥⑦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 + - - - - -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4
HBsAg携带者的管理
✓ 不应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 ✓ 除不能献血及从事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
和学习 ✓ 加强随访 ✓ 要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及行业卫生,牙
刷、剃须刀及盥洗用具与健康人分开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5
婚育医学意见
✓ 如一方HIV阳性,应通知未婚夫(妻), 建议慎重对待结婚,如结婚,婚后需采 取预防措施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HBs - - + - - + +
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
+------
乙肝病毒e抗体 抗-HBe - + - + - - +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HBc + + + + + - +
① 感染乙肝,有较大的传染性(俗称大三阳) ② 感染乙肝,传染性较弱(俗称小三阳) ③和⑦ 感染过乙肝,现有保护性抗体 ④和⑤ 感染过乙肝,但未产生保护性抗体 ⑥ 感染过乙肝或打过乙肝疫苗,对乙肝有抵抗力
重症肝炎,分娩时易发生DIC,致全身出血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8
HBV感染对孕妇的危害
2.重症肝炎发生率升高 妊娠晚期,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重症率及 死亡率均较非孕时升高
3.孕产妇死亡率升高 在肝功能衰竭的基础上,以凝血功能障碍 所导致的产后出血、消化道出血、感染等 为诱因,最终导致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症
1
2 3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2
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乙肝
✓ 握手、礼节性接吻和拥抱 ✓ 共餐、共用电话、共用书籍和桌椅 ✓ 共用卫生间、浴池和游泳池 ✓ 咳漱和喷嚏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3
父亲将HBV传播给婴儿 ? 尚无循证医学证据
✓ 有研究表明:父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 父婴传播率与母婴传播率相近
妊娠合并乙肝的母婴传播及阻断
.
1
分享主题
✓ HBV概况 ✓ HBV病毒携带者的管理 ✓ HBV感染对妊娠母儿的危害 ✓ HBV的传播途径及母婴阻断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产科处理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
1
HBV概况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3
HBV流行情况
✓ 据估计,全球约3.5亿慢性乙肝 病毒感染者,每年约75万例感 染者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
✓ 我国是肝病大国,人群HBsAg 携带率为7.18%,目前HBsAg 携带者约9300万,乙肝防治工
作任重道远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4
HBV流行情况
➢ 卫生部提出的目标: ✓2010年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1% ✓总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7%
➢ 2010年中央财政预防HIV、梅毒、HBV母婴传播专项资金, 全国合计下达8.4亿,支持1156个县
✓ 如一方HBsAg阳性,对方应接种乙肝疫 苗后结婚
✓ 梅毒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者应在青霉素治疗后结婚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6
3
HBV感染对妊娠母儿的危害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7
HBV感染对孕妇的危害
1.妊娠合并症发生率高
➢ 孕早期发生急性肝炎---加重早孕反应 ➢ 孕晚期肝炎--妊娠高血压疾病↑(肝脏对醛
固酮灭活↓) ➢ 分娩时--产后出血↑ (凝血因子合成↓)
肝炎病例命名规则:
临床分型
病原学分型
如: – 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 – 重型肝炎(中度)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7
肝组织病理 学结果
乙肝标志物
HBsAg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8
HBcAg HBeAg
抗原与抗体
病毒(入侵者) (敌人)
HBsAg(表面抗原) HBcAg(核心抗原) HBeAg(E抗原)
机体(奋起抵抗者) (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