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课件

合集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特殊人群诊断与评估
01
儿童与青少年
对于儿童与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和心理状
况进行个性化诊断和治疗。同时,应关注疫苗接种情况和家庭聚集性感
染风险。
02
孕妇与哺乳期妇女
孕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加强孕期监测和管理,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哺乳期妇女在抗病毒治疗期间应暂停哺乳,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母婴安
心理干预与辅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干 预和辅导服务,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和信心。
家属参与与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 ,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合理饮食
01
建议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度油腻和刺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22年版)》解读
$number {01} 汇报人:xxx
2023-12-27
目录
• 指南背景与意义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目标与策略 • 药物选择与使用 • 患者管理与随访 • 预防与控制措施
01
指南背景与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现状及危害
流行情况
全球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广泛流行的疾病,特别是在亚洲和 非洲地区。在中国,CHB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02
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 床表现、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等综合判断。具体包括:持续或反复 的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
诊断流程
首先进行肝功能检查,发现异常后再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若检测结果为阳 性,且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即可确诊。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及其预防性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及其预防性治疗

t h n a 1 0 %. Th e r i s k f a c t o r s i n c l u d e t h e u s e o f b i o l o g i c a l a g e n t s a n d g l u c o c o r t i c o i d s , h i g h l e v e l o f v i r a l l o a d a t b a s e l i n e , a n d p o s i t i v e HBV s u r f a c e nt a i g e n , e t c . Al l c a n d i d a t e s f o r c h e mo t h e r a p y a n d i mmu n o s u p p r e s s i v e t h e r a p y s h o u l d b e s c r e e n e d f o r HBV i n f e c t i o n , a n d r e c e i v e r i s k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a n d t h e n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e n t , wh i c h i s s i g n i i f c nt a or f p r e v e n t i n g t h e h a z a r d t h a t c a u s e d b y HBV r e a c t i v a t i o n .
案,这对预防H B V再 激 活 所 致 的 危 害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 关 键 词 】肝 炎 病 毒 , 乙型 ;再 激 活 ;预 防
a n g Me n g ya n g .Z h a n g Sh u o 2 Zh He pa t i t i s B vi rus r ea ct i vat i on and pro phyl a xi s Zh o u Ba o t o n g I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和预防幻灯片【65页】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和预防幻灯片【65页】

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HCV)
➢ 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 单股正链RNA,全长约9.4kb ➢ HCV基因组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准种特性
(quasispecies) ➢ 基因分型 ➢ HCV抗原抗体系统
HC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
抗-HCV 在HCV新感染、慢性感染和感染后康复者 中均可检测到 方法
非活动性携带状态
HBeAg阴性慢乙肝
年龄>35 ALT持续正常 低水平HBsAg,
HBeAg (-) HBV DNA低水平或(-) 肝细胞内HBcAg (-) 无活动性炎症反应 及纤维化 有些病例可能 为肝硬化 不需要治疗
年龄>35 ALT升高 低水平HBsAg,
HBeAg (-) 抗HBe (+)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Fra bibliotek免疫耐受期
无临床症状 ALT正常 HBV DNA高水平 HBeAg阳性 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 HBeAg年自然清 除率2%-3% 发生HCC危险性0.5% 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
免疫清除期 HBeAg阳性慢乙肝
临床症状 ALT升高 HBV DNA低水平 HBeAg阳性 HBeAg年清除率 10-20% 肝硬化年发生率 10-20% 15-25%最终死于 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抗病毒治疗效果佳
➢ 亚急性重型肝炎:15d-24周,病程超过 3周至数月
➢ 慢性重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
➢ 肝内淤胆,又称毛细胆管炎型肝炎 ➢ 临床特点
肝炎肝硬化
➢ 代偿期肝硬化 一般属Child-Pugh A级。可有轻度
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症状,ALT和AST可异常,但 尚无明显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征,如 脾功能亢进及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无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腹水和肝性脑病等。 ➢ 失代偿期肝硬化 一般属Child-Pugh B、C级。患者 常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 等严重并发症。多有明显的肝功能失代偿,如血清白 蛋白<35g/L,胆红素>35μmol/L,ALT和AST不同 程度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60%。

胸腺肽α1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临床研究

胸腺肽α1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临床研究
除 给予 常 规抗 结核 治 疗外 , 给予胸 腺 肽 o11 皮 下 注射 , l . mg 6 每周 2次 。 照组 仅 给予 常规 抗结 核 治疗 。 结 核治 疗 对 抗
后 1 2、 月检 测 肝功 能及 HB D A, 、 3个 V— N 观察 两组 患 者 HB V再激 活发 生 例数 。 结 果 治疗组 3 6例 患 者 中发 生 HB V
预 防 发生 乙 型肝 炎病 毒再 Nhomakorabea激 活 的作 用 。 【 键词】胸腺 肽 ; 关 乙型肝 炎病毒 再激 活 ; 乙型肝 炎 ; 结核 肺
[ 中图分 类 号】 5 26 2 R 1 .+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 6 4 4 2 ( 0 2)3( 一 0 0 0 7 — 7 1 2 1 0 a) 0 7 — 2 1

药物与I 临床 ・
22 3第9第 期 0年 月 l 7 1 卷
胸腺肽 01 防 乙型肝 炎病毒再激 活临床研究 【预
魏 茂 周 郑 嵘 董安 山 王 华 丽
山东 省潍 坊 市第 二人 民 医院 消化 内科 . 山东潍 坊
2 1 4 601
【 要】目的 观 察 胸腺 肽 仪 (a ) 预 防 肺结 核 合 并 乙型 肝 炎 患者 抗 结核 治 疗 后 乙 型肝 炎病 毒 ( B ) 激 活 中 的 摘 1T 1在 H V再 作用。 方法 将 7 2例肺 结 核合 并 乙型 肝 炎病 毒感 染 患 者按 入 院先 后分 为 治疗 组 ( 6例 ) 对照 组 ( 6例 ) 3 和 3 。治 疗 组
a t u e c lr te t n .1 mo t ,2 mo t s a d 3 mo t s at r t ame t e e y c s e t d l e u c i n a d HBV- n i b r u a r a me t n h n h n n h f r t n , v r a e t se i rf n to n t e e v DNA

乙肝免疫预防PPT课件

乙肝免疫预防PPT课件

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 的疫苗
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 型肝炎及其严重并发症 的发生
最有效的手段防止急性 和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消除乙肝病毒在各年龄
段人群中的传播
.
16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 月注射第2和第3针疫苗。
.
24
李辉等.Chin Med SciJ 1999; 14(Suppl): 17~20
疫苗保护力的持续时间
台湾报告,1833名15-18岁青少年出生后 曾接种3针乙肝疫苗,15-18岁时检测发现 ,1.47%HBsAg阳性,98.53HBsAg阴性, 其中67%抗-HBs抗体消失。
➢终生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60% ➢感染常见于婴幼儿阶段
中流行区(2%-8%):全球人口63%
➢终生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20%-60% ➢感染可见于各年龄段
低流行区(<2%):全球人口12%
➢终生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20% ➢感染常见于成人阶段
. National Center for Immunization and Respiratory D1i3seas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免疫预防:防乙肝于未然
.
14
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 防治规划总体目标
❖ 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 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有效遏制乙肝的高 流行状态
❖ 至2010年使我国人群乙肝发病率和乙肝表面抗 原携带率有显著下降
❖ 降低由乙肝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
.
15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 PPT课件

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 PPT课件

炎症反应
正常肝组织
肝癌组织
病毒感染导致肝炎和肝细胞癌的确切机理尚待阐明
HBV感染的现状
全球HBV感染者3.5~4.0亿其中75%分布在亚 太地区
全球每年有100万死于HBV感染的相关疾病 占疾病死亡原因的第9位 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1.3亿 国内慢肝患者3000万以上,乙肝的发病数、 死亡数均居传染病前列
母婴垂直感染是我国乙肝传染的主要途径,约占
60%以上
新生儿感染有90%以上的机率转变为慢性感染 新生儿免疫力低无法清除病毒,成为慢性携带者 必须在其出生后12个小时以内注射疫苗
新生儿有95%的机率获得保护,不受病毒感染
如未能正确注射疫苗 ,可能终生受到慢性感染
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被动免疫
人乙肝高效价免疫血清球蛋白 HBIG 预防效果好
医务人员由于不慎事故而接触到乙肝病毒阳性血
液应注射HBIG
输注了乙肝病毒阳性血液应注射HBIG HBIG对实验室和医院内偶然污染乙肝病毒阳性血
的工作人员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HBIG的抗HBs滴度要求在1:10万以上(PHA法) 注射HBIG的有效期为2~3年
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

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乙肝病毒的传染性比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强100倍
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造成乙肝慢性化,后者继续发
展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是世界上第九大致死原因。
腹水及腹壁静脉曲张
肝掌
蜘蛛痣
1.上学和就业问题; 2.同事关系问题; 3.恋爱和婚姻问题; 4.家庭生活问题; ……
主动免疫
接种乙肝疫苗
能阻断病毒感染的孕妇引起的母婴传播 对可能接触传染源的易感人群有免疫保护作用 在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乙型肝炎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乙型肝炎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产期感染


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

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23
接种疫苗是控制乙肝的主要措施
常规免疫 查漏补种
ppt课件
新生儿 学校和托幼儿童 高危人群
24
高危人群
所有儿童和18岁以内的青少年以及以前未接种疫苗的 人均应接种疫苗。属于高危人群者也应接种疫苗,其中包 括: 有高危行为的人; 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患者的伴侣和家人; 注射药物使用者; 频繁需要输血或血液制品的人; 实体器官移植接受者; 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职业风险的人,包括卫生保健人员; 前往乙型肝炎病毒高发生率国家的国际旅行者。
ppt课件
25
小结
乙肝是一种危害大的严重传染病,但可以通过接种乙肝 疫苗和其它措施预防。
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 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 要及时并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
推广新生儿以外重点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使用安全自
毁型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杜绝医源性传播。
ppt课件
26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没有区别。 由于乙肝传播途径的特殊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 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 可以正常学习、就业和生活。
目前,乙肝病毒感染尚无理想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医学 科技领域亦尚未攻克有些媒体广告宣传的“转阴”“根 治”等难题。
ppt课件
13
乙肝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乙型肝炎只影响人类。病毒通过与受感 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接触而在人与人之间 传播,传播途径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 病毒)相同。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比艾滋 病毒强50-100倍,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外可存活 至少7天以上。在此期间,如果病毒进入未感 染者的身体,它依然可造成感染。

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防治PPT课件

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防治PPT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缺乏长期临床数据
目前关于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研究主要基于短期观察, 缺乏长期随访数据来评估其长期影响。
治疗方案标准化不足
目前对于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的治疗方案尚未标准化, 不同的医疗机构可能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影响治疗效果的评估。
预防措施不够完善
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 再激活的防治
• 引言 • 乙肝病毒再激活的机制 • 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预防 • 乙肝病毒再激活的治疗 • 病例分享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乙肝病毒再激活是指在免疫抑制 治疗过程中,乙肝病毒被重新激 活并导致病情恶化或复发。
02
随着免疫抑制治疗在临床上的广 泛应用,乙肝病毒再激活已成为 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 防治措施。
现有的预防措施主要集中在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管理,对于如何有效 预防乙肝病毒再激活尚未形成共识。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加强长期临床研究
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未来需要开展更多长期临床研究,以更全 面地了解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 的长期影响。
针对现有的治疗局限,未来需要探索更有 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 生存率。
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可采用肝移植 手术,恢复肝脏功能。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情况
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因患有恶 性肿瘤接受了免疫抑制治疗。在 接受治疗前,他曾感染过乙肝病 毒,但肝功能正常且未进行抗病
毒治疗。
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了化疗和免疫抑制药物 治疗,期间未进行有效的乙肝病
毒抑制和免疫调节。
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BsAg- HBsAb+
Mos-Yrs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HBV能被清除吗?
cccDNA
Immune control—not clearance “Resolved HBV” a misnomer—still HBV DNA in liver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免疫抑制的后果
cccDNA
T cell T cell
HIV Steroids Chemotx
T cell
Immune control can be lost Immune-mediated liver damage with immune reconstitution
HBeAg+
HBeAg- HBeAb+
Immunotolerance Immune Clearance
Immune Suppression
HBV DNA
HBeAg+
ALT
5-30 Yrs
Mos-Yrs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
Immunotolerance HBV DNA
Immune Clearance
Immune Control (Nonreplicative)
HBeAg+ HBsAg+
ALT
5-30 Yrs
Mos-Yrs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HBV再激活的发生
Hepatitis B: Some Sobering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Facts
Prevalence of HBsAg High ≥ 8% Intermediate 2% to 7% Low < 2%
Infection
Yim HJ, et al. Hepatology. 2006;43:S173-S181.
HBeAg- HBeAb+ HBsAg- HBsAb+
Mos-Yrs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
Immunotolerance HBV DNA
HBeAb+
HBV DNA
HBeAg+
ALT
5-30 Yrs
Mos-Yrs
Infection
Hoofnagle JH. Hepatology. 2009;49(5 suppl):S156-S165.
Mos-Yrs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HBV 再激活
Werle-Lapostolle B,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4;126:1750-175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免疫抑制的后果
cccDNA
T cell T cell
HIV Steroids Chemotx
350 million people chronically infected 2 billion with evidence of past or present infection Country of origin is THE major risk facto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patitis B Fact Sheet.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Health Information for International Travel 201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Werle-Lapostolle B,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4;126:1750-175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HBV能被清除吗?
T cell
cccDNA
T cell T cell
Immune control—not clearance “Resolved HBV” a misnomer—still HBV DNA in liver
Werle-Lapostolle B,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4;126:1750-175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HBV能被清除吗?
cccDNA
Immune control—not clearance “Resolved HBV” a misnomer—still HBV DNA in liver
Immune Clearance
HBsAg+ ALT
5-30 Yrs
Mos-Yrs
Infection
Yim HJ, et al. Hepatology. 2006;43:S173-S181.
Immune Control (Nonreplicative)
Most Oncology Patients ▪ Normal ALT ▪ Low/undetectable HBV DNA ▪ HBsAg+ and HBeAg▪ or HBsAg-, anti-HBc+
T cell
Immune control can be lost
Immune-mediated liver damage with immune reconstitution
Werle-Lapostolle B,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4;126:1750-1758.
Werle-Lapostolle B,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4;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HBV 再激活
HBeAg+
HBeAg-
Immunotolerance Immune Cleara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