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抽油机工作原理

抽油机工作原理

抽油机工作原理
抽油机是一种用于从油田中抽取原油的设备,它是油田开发中
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那么,抽油机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就让我
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抽油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抽油机通常由电机、减速器、抽油泵和液面控制系统等
部分组成。

当电机启动时,通过减速器的传动,将电机的高速旋转
转换成低速高扭矩的动力,然后传递给抽油泵。

抽油泵是将液体从
井底抽到地面的关键设备,它通过往复运动产生负压,将油井中的
原油吸出。

其次,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抽油泵的工作原理,通过不断
的往复运动来产生负压,使得井底的原油被吸出。

在抽油泵的作用下,原油被抽到地面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储油罐或者处理设备中进
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加工。

此外,液面控制系统也是抽油机工作原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液面控制系统通过感应井口的液位高低,控制电机的启停,保证抽
油机在适当的时间工作,避免出现空载运转或者过载运转的情况,
从而保护设备和节约能源。

总的来说,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抽油泵产生负压,将井底的原油抽到地面,再通过液面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确保
设备的正常运转。

这种工作原理在油田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高效、稳定地将原油从井底抽到地面,为后续的加工和利用提
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

综上所述,抽油机工作原理简单清晰,通过电机、减速器、抽
油泵和液面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实现了从油田中抽取原油的过程。

这种工作原理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为油田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也为油田的生产运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抽油机工作原理

抽油机工作原理

抽油机工作原理
抽油机是一种用于从地下储层中抽取原油的设备,它在石油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对于石油工程师和相关领域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将对抽油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利用机械设备将地下的原油抽到地面。

具体来说,抽油机主要由井下泵和地面动力机构两部分组成。

井下泵通常由抽油杆、抽油泵和阀门等部件组成,它被安装在井下并与地面动力机构相连。

地面动力机构则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等部分。

在工作时,地面动力机构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输到井下泵,驱动抽油泵进行工作。

抽油泵通过抽油杆连接到地面动力机构,当地面动力机构提供动力时,抽油泵就能够在井下抽取原油。

同时,控制系统能够监控和调节抽油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实际工作中,抽油机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一系列的物理原理和技术细节。

例如,抽油泵的设计和选型需要考虑原油的粘度、密度以及井下的工作环境等因素。

此外,地面动力机构的选型和维护也是影响抽油机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地面动力机构驱动井下泵,利用机械设备将地下的原油抽到地面。

在实际工作中,抽油机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一系列的物理原理和技术细节,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对于石油工程师和相关领域的人员来说,了解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石油开采工作。

抽油机工作原理-PPT

抽油机工作原理-PPT
抽油机工作原理
概述
有杆泵
抽油机有杆泵(简称有杆泵)
采油
地面驱动螺杆泵
有杆泵采油占主导地位,占人工举升方式的90%
发展时间长
技术较成熟
✓工艺比较配套
✓设备装置耐用,故障率低
✓抽深和排量能够覆盖大多数井
抽深和排量不及水力活塞泵和射流泵,单独排量不及电潜泵
对出砂、高气油比、结蜡或流体中含有腐蚀性介质的井会降低 效率和寿命
假设: 活塞的冲程等于光杆的冲程; 活塞让出的体积完全被原油充满 抽油系统无漏失。 即:柱塞上下一次吸入和排出的液体体积相等
泵的理论排量为 Qt 1440 ApSn
式中: Qt——泵的理论体积排量,m3/d; Ap——柱塞截面积 ,m2 ; D——泵径,m; S——光杆冲程,m; n——冲次,min-1。
O
S
Sp
加载、卸载过程中游
S
动阀和固定阀均关闭
静态载荷理论示功图
泵内吸液,井口排液的过程
造成吸液进泵的条件:泵内压 力(吸入压力)<沉没压力。
2)下冲程
抽油杆带动活塞向下运动: a.泵内压力升高, 固定凡尔关闭,停止吸油。 b.游动凡尔打开, 泵内油转入活塞以上油管。 c.抽油杆卸载。
泵排出液体的过程
造成泵排出液体的条件:泵内压力>柱 塞以上的液柱压力。
⑵.泵的理论排量
的固定阀装置(有的固定阀直接连接在泵筒下部随 油管下入);
柱塞连接在抽油杆柱下端下入泵筒内。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排量较大 缺点:起下泵作业时,它需起下全部油管,修井时 间长,费用高 适用范围:下入深度较小,产量较高的井
2)杆式泵 将整个泵在地面组装成套后,随抽油杆柱插入油
管内的预定位置固定,故又称为“插入式泵”。

抽油机工作原理

抽油机工作原理

抽油机工作原理
抽油机是一种用来抽取和移除液体或气体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流体力学和压力差的原理。

以下是抽油机的工作原理的详细描述。

1. 机械驱动力:抽油机通常通过电动机、柴油机或其他能源提供的动力来驱动。

这种机械驱动力产生的动能会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抽油机的运转。

2. 轴和叶轮:抽油机内部有一根轴,轴上安装有叶轮。

当机械驱动力作用在轴上时,轴会旋转,带动叶轮一起旋转。

3. 叶轮旋转:叶轮通常具有多个叶片,当叶轮旋转时,叶片会使周围的液体或气体产生剪切力和动能。

4. 压力差:由于叶轮的旋转,液体或气体被迫通过叶片间隙或叶片表面的通道。

这个过程会产生压力差,即在叶轮进口和出口之间形成的差压。

5. 流体抽取:叶轮旋转时产生的压力差会导致液体或气体流动,并被抽入抽油机的进口。

随着叶轮的旋转,流体被强制排出抽油机的出口。

6. 排液或排气:抽油机将液体或气体移到出口,然后将其排放到另一个位置,如储罐、管道或其他设备中。

这样就实现了液体或气体的抽取和移除。

总结:抽油机基于机械驱动力、轴和叶轮的旋转以及压力差的产生,通过带动液体或气体流动,实现了液体或气体的抽取和移除。

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水处理等行业中。

抽油机的工作原理

抽油机的工作原理

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抽油机是一种用于从井底抽取原油的设备,它在石油开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对于石油工业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设备的运作方式。

首先,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机械部分和液压部分。

机械部分包括曲柄连杆机构、泵杆和泵体等组成部分,液压部分包括液压缸、液压油管和液压阀等组成部分。

这两部分共同协作,实现了抽油机的正常工作。

在工作时,抽油机的机械部分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曲柄连杆机构运动,曲柄连杆机构再通过泵杆的连动,使得泵体内的抽油泵运动。

液压部分则通过液压缸产生的液压力传递到液压油管和液压阀,控制抽油机的启停和运行方向。

这样,抽油机就能够将原油从井底抽取到地面。

抽油机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是通过液体传递压力和动能来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的装置。

在抽油机中,液压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通过液压缸产生的液压力来控制泵体的运动,实现抽油机的启停和运行方向的控制。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于抽油机的正常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除此之外,抽油机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泵体的工作原理。

泵体是抽油机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泵杆的连动来实现对井底原油的抽取。

泵体内部通过活塞的运动,产生了对原油的吸入和排出。

这种通过活塞运动产生的吸入和排出就实现了对原油的抽取。

泵体的工作原理对于抽油机的抽油效率和工作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机械部分、液压部分、液压系统和泵体的工作原理。

这些部分共同协作,实现了抽油机对原油的抽取。

了解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对于石油工业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深入了解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抽油机的正常运行,提高原油的生产效率。

油田抽油机原理

油田抽油机原理

油田抽油机原理油田抽油机是一种用于从地下油层中抽取原油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泵将原油从井底抽上地面。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抽油机是非常重要的设备,它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原油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了解油田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对于油田开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油田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地面泵与井下泵的协同作用。

地面泵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井下泵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原油的抽取。

井下泵则位于井下,负责将原油从井底抽到地面。

整个系统通过连杆和泵杆相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运动链条,使得地面泵的运动能够传递到井下泵,从而实现原油的连续抽取。

其次,油田抽油机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液体的运动规律。

在抽油机工作时,地面泵产生的往复运动会使得井下泵内的液体产生压力变化,从而推动原油向上运动。

这种液体的压力变化是通过连杆和泵杆的传动实现的,地面泵的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液体动能,从而实现原油的抽取。

此外,油田抽油机的工作原理还与井下油层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在不同的油田地质条件下,抽油机的工作原理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稠油油田中,由于原油的黏度较大,需要采用更强大的地面泵来推动井下泵,以实现原油的抽取。

而在高温高压油田中,抽油机的工作原理也会有所调整,以适应地下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原油抽取需求。

总的来说,油田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机械传动、液体动力学以及地质条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只有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指导油田开采工作,提高原油的产量和质量,实现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于油田工作者来说,掌握油田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指导油田开采工作,提高原油的产量和质量,实现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

同时,科研人员也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抽油机工作原理,以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油田开采需求,推动油田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抽油机的简介和工作原理

抽油机的简介和工作原理

抽油机的简介和工作原理
抽油机是一种常用于工业领域的设备,主要用于将液体或气体从一个区域抽取到另一个区域。

它通常由一个驱动装置、一个抽取装置和一个排放装置组成。

工作原理: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基于负压原理。

首先,通过驱动装置,抽油机产生一个真空环境。

然后,通过抽取装置,将待抽取的液体或气体引入抽油机的空间。

在引入过程中,液体或气体充满了抽油机的工作腔室。

接下来,通过排放装置,抽油机将液体或气体释放到指定的区域。

抽油机以其高效率和可靠性而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石油工业、化工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

它可以用于抽取各种液体,如油、水、污水等,也可以用于抽取各种气体,如气体尘埃、二氧化碳等。

抽油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满足各种不同行业的需求。

总结而言,抽油机是一种利用负压原理将液体或气体从一个区域抽取到另一个区域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基于驱动装置产生真空环境,然后通过抽取装置将待抽取的液体或气体引入抽油机的空间,并最终通过排放装置将液体或气体释放到指定区域。

抽油机的工作原理

抽油机的工作原理

抽油机的工作原理
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负压原理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

具体而言,抽油机主要包括一个叶轮、一个密封装置和一个驱动装置。

首先,驱动装置通过电机或其他方式提供动力,带动叶轮旋转。

叶轮通常是由一个轴和一组叶片组成的。

当叶轮旋转时,它会产生一个低压区域。

这是因为旋转的叶轮会使空气或液体被迅速抛离叶轮,从而形成一个加速的气体流或液体流,并且在叶轮周围产生一个低压区域。

接下来,密封装置起到关键作用。

它用于分隔高压区域和低压区域,确保液体只能从低压区域进入高压区域,而不是反过来。

常用的密封装置包括液环密封、机械密封等。

当液体进入低压区域时,通过密封装置的控制,液体只能从低压区域流入抽油机的高压区域。

一旦液体进入高压区域,就会被送到出口管道或相应的容器中。

最后,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抽油机可以有效地抽取液体,将其从低压区域移动到高压区域,并完成液体的抽取和输送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泵内吸液,井口排液的过程
造成吸液进泵的条件:泵内压 力(吸入压力)<沉没压力。
2)下冲程
抽油杆带动活塞向下运动: a.泵内压力升高, 固定凡尔关闭,停止吸油。 b.游动凡尔打开, 泵内油转入活塞以上油管。 c.抽油杆卸载。
泵排出液体的过程
造成泵排出液体的条件:泵内压力>柱 塞以上的液柱压力。
⑵.泵的理论排量
目的:增大冲程、节能及改善抽油机的结构特性和受力状态。
无游梁抽油机(特别超长冲程抽油机):如链条式、增距式和 宽带式抽油机等,主要特点:多为长冲程和慢冲次,
目的:扩大有杆泵抽油的适用范围,适应深井和稠油的特殊需 要。
2、抽油泵
基本要求:
结构简单、强度高;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材料耐腐蚀和耐磨性强 便于起下 规格类型能满足不同油田的采油工艺需要( 排量、温度、砂、蜡、气)。
结构特点:曲柄轴中心与游梁尾轴 承存在一定的水平距离;
曲柄平衡重臂中心线与曲柄中心线
存在偏移角(曲柄平衡相位角)。
⑶.前置型抽油机 结构特点:支架位于游梁的一端,驴头和曲柄连杆同位于
另一端。 运动特点:上冲程运行时间>下冲程运行时间,从而降低了
上冲程的运行速度、加速度和动载荷。
前置型多为重型长冲程抽油机,除采用机械平衡外还采用
CYJSQ12-5-53HY 总公司12型 5、4、3
4、5、6 6L5V-6500
下偏杠 铃
型号
厂家
冲程级别 冲次级别 皮带型号
1.8、2.2、 CYJY10-3-53HB 三机厂10型 2.6、3.0 6、9、12 6L5V-6500
CYJY12-4.2-73HF 德阳12型 4.2、3.6、3 6、8、10 7100
二、抽油机平衡
下冲程-存储能量 存储能量=电机所做功+抽油杆下落悬点所做功 上冲程-释放能量
释放能量+电机所做功=悬点提升所做功
平衡原则:电机在上下冲程中做功相等 实际检验和调整平衡时:
– 上下冲程电机电流峰值相等 – 或减速器扭矩峰值相等
平衡状况的检查与调整
平衡度Ψ
平衡调整方法:
游梁平衡:调整平衡重 曲柄平衡:优先改变平衡半径R
气动平衡。
我国游梁式抽油机型号表示法 例:CYJQ12-5-73HB
➢彩南常规机型介绍
型号
厂家
冲程级别 冲次级别 皮带型号
CYJQ12-5-48(53)HY 三机厂12型 5、4.2、3.4 4、5、6 6L5V-6500
CYJQ12-5-53HY(Ⅱ) 三机厂12型 5、4.2、3.4 4、5、6 6L5V-6600/6500
型号
厂家
冲程级别
冲次级别 皮带型号
CYJY12-4.2-73HB 江汉12型 4.2、3.6、3 6、8、10 7100
CYJY12-5-73HB 江汉12型 5.0、4.4、3.8 6、8、10 7100
了解:
变形游梁式抽油机:如双驴头式、旋转驴头式、大轮驴头式、 大轮式、以及斜直井游梁式抽油机。
一 有杆抽油装置
抽油机 抽油泵 抽油杆柱
1、固定凡尔 4、活塞 7、油管 10、盘根 13、游梁 16、减速箱
2、泵筒 5、抽油杆 8、套管 11、光杆 14、连杆 17、电机
3、游动凡尔 6、动液面 9、采油树 12、驴头 15、曲柄
1、抽油机
按照基本结构可分为: 无游梁式 游梁式
➢常规型(普通型)
D=32,K=1.16; D=38,K=1.63; D=44,K=2.19; D=56,K=3.54。
3. 抽油泵类型和结构
• 按抽油泵在油管中的固定方式分为:
管式泵和杆式泵两大类型。
• 按抽泵)。
1)管式泵
泵筒连接在油管下部下入井中,然后投入可打捞
的固定阀装置(有的固定阀直接连接在泵筒下部随 油管下入);
⑴.泵的工作原理
抽油泵主要由泵筒(外筒+衬衣套)、柱 塞、固定阀和游动阀四部分组成。
柱塞上下运动一次称一个冲程,也称一个抽 汲周期。一个周期完成进液和排液过程。
1)上冲程
抽油杆带动活塞向上运动: a.泵内压力下降, 游动凡尔关闭, 井口排液。 b.固定凡尔打开泵内吸油。 c.抽油杆加载拉伸。 d.油管缩短
为了满足高含水、稠油、高含蜡、含腐蚀介质以及深井和和斜井采油的 需要
3、抽油杆柱 附属器具:
光杆 位于抽油杆最上端,其作用是连接驴头钢丝绳与井下抽 油杆,并同井口盘根配合密封抽油井口。 加重杆 用于大泵抽油、稠油井和深井,抽油杆柱的下部采 用加重杆,防止抽油杆柱下部发生纵向弯曲,减少抽油杆的断 脱事故。 抽油杆扶正器 用于斜井和丛式井,使抽油杆处于油管中心, 不直接与油管接触,减少抽油杆的磨损、振动和弯曲。
理论示功图
W
ABC-上冲程 CDA-下冲程
Sp
B’
B 吸入过程(固定阀开)
C
AB-加载线
W’L
CD-卸载线 BC-泵吸入
A
D’
W’r
排液过程(游动阀开) D
DA-泵排出
O
S
Sp
加载、卸载过程中游
S
动阀和固定阀均关闭
静态载荷理论示功图
适用范围:深井,单井产量相对低的井
3、抽油杆柱
上经光杆连接抽油机,下接抽油泵的柱塞,其作用是将地面
抽油机悬点的往复运动传递给井下抽油泵。
分类: 常规抽油杆:普通抽油杆其杆体是实心圆形断面的钢杆,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易制造,成本低。主要用于常规有杆 抽油方式。
特种抽油杆:如超高强度抽油杆、玻璃钢抽油杆、空心 抽油杆和连续抽油杆等。
➢异相型 ➢前置型
➢游梁式抽油机结构
游梁式抽油机主要由游梁—连杆—曲柄(四连杆)机构、减 速机构(减速器)、动力设备(电动机)和辅助装置等四部分组 成。
⑴.常规型抽油机
运动特点: 上下冲 程运行时间相等
结构特点:曲柄轴中心基 本位于游梁尾轴承的正下 方。
⑵.异相型抽油机
运动特点:使得上冲程的曲柄 转角明显大于下冲程,从而降 低了上冲程的运行速度、加速 度和动载荷,达到减小抽油机 载荷、延长抽油杆寿命和节能 的目的
抽油机工作原理
概述
有杆泵
抽油机有杆泵(简称有杆泵)
采油
地面驱动螺杆泵
有杆泵采油占主导地位,占人工举升方式的90%
发展时间长
技术较成熟
✓工艺比较配套
✓设备装置耐用,故障率低
✓抽深和排量能够覆盖大多数井
抽深和排量不及水力活塞泵和射流泵,单独排量不及电潜泵
对出砂、高气油比、结蜡或流体中含有腐蚀性介质的井会降 低效率和寿命
当上冲程电流大时,平衡块向外移动;反之,平衡块向里移动。
三、抽油井生产分析
1、液面
➢动液面、静液面及沉没度
静液面与动液面之差(ΔH=HS-Hf)相 对应的压力差即为油层的生产压差。
Q=K(Hs-Hf)=K(Lf-Ls)
折算液面
➢液面测量方法-回声探测法 Ly
(1)单声道回声仪探测液面
音标
(2)双声道回声仪探测液面
假设: 活塞的冲程等于光杆的冲程; 活塞让出的体积完全被原油充满 抽油系统无漏失。 即:柱塞上下一次吸入和排出的液体体积相等 泵的理论排量为
式中: Qt——泵的理论体积排量,m3/d; Ap——柱塞截面积 ,m2 ; D——泵径,m; S——光杆冲程,m; n——冲次,min-1。
泵的理论排量为 Qt=KSn
还有用于减少抽油杆振动的减振器、防止抽油杆接箍旋松的 防脱器等。
二 抽油机平衡
1、平衡方式及其原理
游梁式抽油机平衡采用气动平衡和机械平衡两种方式。
其中,机械平衡又分为: 1)游梁平衡; 2)曲柄平衡; 3) 复合平衡。
平衡的基本原理:下冲程过程中以某种方式把抽油杆柱所放出的 能量、电动机提供的能量储存起来,到上冲程时再释放出来帮助 电动机做功。
柱塞连接在抽油杆柱下端下入泵筒内。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排量较大 缺点:起下泵作业时,它需起下全部油管,修井时 间长,费用高 适用范围:下入深度较小,产量较高的井
2)杆式泵 将整个泵在地面组装成套后,随抽油杆柱插入油
管内的预定位置固定,故又称为“插入式泵”。
优点:起下泵作业时,可不起下油管。 缺点: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