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脑神经 周围 神经 脊神经 脑 脊髓 中枢 神经
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
树 突 细胞体 轴 突 末 梢
轴 突
髓鞘
(1)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体: 细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 树突:短而多, 树突:短而多,分枝多 突起 轴突:较长,只有一条, 轴突:较长,只有一条,分枝少
慢 单向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多
实质 耗能 多少
课堂练习
1、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A. a和 b处 B. a、 b和 c处 C . b 、 c 、 d 和e 处 D . a 、 b 、 c 、 d 和e 处
(2)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的功能: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3)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及外部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及外部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长的突起及外部的髓鞘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 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 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实验: 实验:
a + 图1 b + + a 图3 b
-
刺 激
a 图2 b
+
a
+
图4 b
+
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结论: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 结论: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

必修3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必修3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注: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有一层鞘,组成 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 神经。

(2)神经元的 功能: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并 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 调控效应。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 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低等动物 偉履虫,变描虫八 植呦反射:高等动物〔昆虫.鱼类.哺寻⑻輒爬行动物)及人J 非条件反射*先夭的,俺的,大脑皮层以下中枢控制.(膝跳反射,编手反射,排尿反肘) i 祭件反弗 后天训练的,高级的,大脑皮层中枢控制觥〔望梅止渴,惊弓之鸟,淡虎芭变)(2)反射的种类(3)反射的条件:有神经系统,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是离体的)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反射弧(1)反射弧组成:①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③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④ 传出神经;⑤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 「细胞体轴究}神经纤维早中绘未梢WE -3啓中蟆应激性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反射的过程:感受器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 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 答反应。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个神经元)(1) 传导方式: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 神经冲动。

(2) 传导过程:声息状赣未受刺澈町 丁兴奋狀恋〔受至恻激后) 丁静息狀态:外正內贡K 外渝 U 1外頁內正1V 内療 U 1外正內貞Nf 外涼 管息电傥 謝作电住 欝息电傥 ■腿外|未先苗部位=> 兴奋部住局小电流[膜內:买奋部位 0 未兴奋咅附〔与传导方向相同)向不定向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元) 1、传递方式: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 突触实现的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 就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胞吐作用到达突触间隙,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 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件(共52张PPT)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 信号形式 传导速度 传导方向
实质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化 学 信 号-电信 号
传导速度 快

传导方向 双向
单向
实质
膜电位变化→局部 突触小泡释放递
电流

五、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图: 脑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 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 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
如果神经递质一直起作用,会有什么结果?
突触传导特点
①单向传递: ②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③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
因此 某些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的传递过程, 阻断 或加强突触的传递。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5.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
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
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
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 )B
A.①→② C.②→①
B.③→④ D.④→③
6.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 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 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 兴奋 解析 此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B项 应是恢复为静息状态的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 C项应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项应 是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A项的局部电流在神 经纤维内的流动方向是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的。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共39张PPT)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共39张PPT)

局部电流
未兴奋部位
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什么来传 递的?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线粒体?
2、突触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可 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传导中:兴奋段的局部电流刺激 未兴奋段产生局部电流。 已兴奋的部位又恢复原先的电位。
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1.传导过程:
静息电位
受 刺 激
局部电流
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浓度高于细 胞外,K+外流。电位 表现:内负外正。
膜对Na+通透性增加, Na+大量内流
电位表现(未兴奋):内负外正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反射弧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 ☺ 神经冲动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体现在哪些方面? ☺ 人脑有哪些高级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无神经节的为传出神经
2、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据突触结构判断: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反射弧结构破坏对相应功能的影响:
1、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破坏,既无感觉,也无反应 2、传出神经、效应器破坏,有感觉,无反应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高二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调节研究要求:基本要求:1.概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解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发展要求:1.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基础训练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C)神经元。

2.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效应器只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4.XXX的手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由于疼痛而咬紧牙关。

这个过程中,他的神经兴奋传递途径是(C)③①④⑥②⑤。

5.某人因受外伤,致使脊髓从胸部折断开。

一般情况下(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6.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损,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7.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分别是(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8.神经冲动能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通过膜电位变化产生的(C)局部电流。

9.下图表示反射弧中一个神经元的局部模式图。

当人体内兴奋经过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局部电流方向是(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第二章讲述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着重介绍神经系统的调节。

研究要求包括概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解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发展要求则是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基础训练部分包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神经元,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当人体内兴奋经过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局部电流方向是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10.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件 (共7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件 (共72张PPT)
膜内负电荷
膜外正电荷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刺激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动作电位:受刺激时(兴奋状态) 外负内正(Na+内流,协助扩散)
刺激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动作电位)
局部电流 刺激
电流方向 膜外:未__兴_奋__区__域__流_向__兴__奋__区_域_______ 膜内:兴__奋__区__域_流__向__未__兴_奋__区__域______
神经节
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P22 基础题 1学案自主探究问题2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
B 损,那么左腿会:(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 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 觉

学案自主探究问题2 反射和反射弧当堂练一练
2:“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
2、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反__射_弧_ 。
反射的过程:感受器―→①传__入__神__经___―→②_神__经__中__枢__ ―→传出神经―→③_效__应__器__

反射发生的条件:①完整的反射弧。②有效的外界刺激。
例:写出 a b c e f 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a 效应器 b 传出神经 c 神经中枢 e 传入神经 f 感受器
刺激后,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
3.反射弧包括
、、


五部分。
? 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的兴奋怎样传导
感受器
传入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
二、兴奋的传导
1.兴奋的概念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 界刺激后由_相__对__静__止__状态变为_显__著__活__跃__状态的过程

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3教案:第二章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1课时 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3教案:第二章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1课时 含答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

1 知识与技能:①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②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③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解决实际问题1.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②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1。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②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③通过认识生命本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

2。

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

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

教学用具教案、课本、黑板、多媒体4. 标签教学过程问题探讨引入新课引言: 我们知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来实现的,今天我们来具体学习这三大调节,先看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思考与讨论(课本P16)提出问题:1.队员之间是如何传递信息的?2.队员通过眼耳获得的信息,是如何经过处理,并迅速作出反应的?3.队员要有良好的表现,身体的各个器官同样要协调配合,这又是如何实现的?提示: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再回答,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设问: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学生答:反射.设问:什么是反射?学生答:在中枢神经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称之为反射。

点拨:人的高级神经冲动是条件反射;低级神经冲动是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中枢(脊髓等),二者作用的中枢不同。

设问: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学生答: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设问: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首先是感受器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后,产生了兴奋,那么什么是兴奋?在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递途径是什么?学生答: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在反射过程中兴奋通过反射弧来进行传递。

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概念: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分为非条件反射(先天的)和条件反射(后天的)。

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缺一不可)。

3.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4.反射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纤维上传导(双向性)(1)未受刺激时: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2)某部位受刺激生兴奋时,该部位膜外由“正”→“负”,膜内由“负”→“正”(3)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4)兴奋以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①静息状态时:电位(外正内负)②受到刺激时:电位(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传导....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很明显,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1)突触的定义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2)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一个突触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一般是树突膜或者胞体膜。

①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②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③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
编写人:宋艳梅刘准梅时间:2010年3月8日一、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记住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问题导学
1、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2、反射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什么?方向是怎样的?在神经元之间呢?
【预习检测】
1、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2、人体内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有什么不同?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电流方向有怎样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一)神经调节的基础和反射
看书P16-17 ,填写下列空白: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它是指在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完成它的结构基础是。

举例:
1.反射
举例:
2.反射弧由组成。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结构:神经元
回答P17思考讨论题
例1.课后练习1.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冲动是。

2右图刺激神经纤维的a点,则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次。

3.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
受刺激时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
电流的流向:膜外:
膜内: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
在下图中画出甲处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电位的变化、膜内外电流的方向及神经冲动
传导的方向?
例2.人体内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中传导的方向是
A轴突→树突→细胞体B细胞体→轴突→树突
C树突→轴突→细胞体D树突→细胞体→轴突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阅读教材P18-19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
指出右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2.说明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导的单向性的原因.
注意:突触后膜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膜,也可以是肌肉细胞或腺细胞的细胞膜。

例3.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例4.突触中的神经递质一旦释放,无论是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都会迅速地被分解或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使
A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B突触得以为下次传递作准备
C另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D反射过程完成
跟踪练习:
1.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
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C.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接触
B.神经纤维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 D.神经元之间兴奋得传递是单向的3.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膜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4.分别刺激右下图Ⅰ、Ⅱ、Ⅲ、Ⅳ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5.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是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课后延伸:
1. 如图所示为某种反射弧示意图,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电刺激E,结果A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B,结果A反应而E无反应,这表明图中A
是 ,E是 ,而B和D分别是和 .
(2)用有关字母和箭头写出神经冲动在整个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
(3)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信号
仪,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相邻神经元之
间的传递方向,并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a.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步骤:
结果分析:
b.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步骤:
结果分析:
(4)在正常情况下,你认为神经冲动在一个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是的,决
定这一传导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6.(1)效应器感受器传出神经传入神经(2)E D C B A
(3)a.电刺激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若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②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先电刺激①处,测量③处电位变化,再刺激③,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若两次试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4)单向;冲动在突触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