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课中的音乐趣味教学法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法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法音乐是一门充满趣味和创意的艺术,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们常常面临着如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问题。
采用趣味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可以使用的趣味教学法,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一、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趣味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各种音乐游戏,如音乐接力赛、音乐耳力训练、音乐二人转等。
音乐接力赛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依次进行乐理知识的问答、乐曲的辨识等环节,展现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素养。
音乐耳力训练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乐曲,让学生听后写出曲名、演奏者等信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音乐二人转可以让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人拍手节奏,另一人唱歌,互相配合完成音乐创作,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音乐绘画音乐绘画是一种将视觉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趣味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绘画中感受音乐的美妙,表现音乐的情感。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乐曲,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音乐,然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进行绘画。
学生可以用各种颜色、线条和形状表现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展现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音乐绘画可以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三、音乐故事音乐故事是一种将音乐与故事相结合的趣味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故事来理解音乐,增强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音乐故事,如音乐家的传奇经历、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等,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和历史,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四、音乐表演音乐表演是一种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和体验音乐的趣味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趣味性寓教于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趣味性寓教于乐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趣味性寓教于乐摘要:本文以初中音乐教学为背景,探讨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趣味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音乐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趣味性;寓教于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
将趣味性融入音乐教学,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趣味化1.选取富有代表性的教材:音乐教材应选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融入流行元素:将流行音乐、流行舞蹈等元素融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创设情境:通过故事、画面等情境,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趣味化1.游戏化教学:设计各种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2.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合唱、合奏、即兴创作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趣味化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等,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2.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3.创意性评价: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以展示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将趣味性融入初中音乐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音乐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以上就是关于“初中音乐教学趣味性寓教于乐”的详细文档示例。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需求,请随时告诉我。
第二篇范文:示范课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分子与原子的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分子与原子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及关系。
初中吉他趣味音乐教案

初中吉他趣味音乐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吉他入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吉他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方法,培养学生对吉他的兴趣。
2. 学习简单的吉他弹奏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吉他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吉他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方法。
2. 简单的吉他弹奏技巧。
教学难点:1. 吉他指法的正确运用。
2. 节奏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吉他教材、吉他谱、音响设备。
2. 吉他乐器若干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演奏一首吉他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对吉他的认识和感受。
二、基本知识(15分钟)1. 教师介绍吉他的基本结构,如琴弦、琴颈、琴箱等。
2. 学生了解吉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三、演奏方法(20分钟)1. 教师示范吉他的基本演奏方法,如持琴、按弦、拨弦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
四、学习曲目(15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吉他曲目,如《小星星》。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同时学习吉他的和弦伴奏。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课后练习情况。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吉他演奏。
二、进阶知识(15分钟)1. 教师介绍吉他的音阶和和弦,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更多的吉他演奏技巧,如滑音、泛音等。
三、实践环节(20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稍复杂的吉他曲目,如《晴天》。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一部分学生演奏主旋律,一部分学生伴奏。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吉他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
通过本教学案例,学生可以掌握吉他的基本演奏方法,培养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法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法音乐是一门充满趣味和想象力的艺术。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往往是比较浓厚的,在音乐课堂上采用一些趣味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就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法进行探讨。
1. 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音乐课堂上,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如音乐问答游戏、音乐联想游戏、音乐竞赛游戏等,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在音乐问答游戏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答题,答对的组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既能让学生巩固知识,又增加了互动和竞争的乐趣。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方法,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音乐知识和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音乐视频、音乐演出、音乐历史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感受音乐的美好,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3. 实践性教学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演奏、表演等活动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型的音乐创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尝试制作一首简单的曲子或编写歌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音乐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合唱、器乐演奏等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满足感。
故事化教学是一种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来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在音乐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述音乐家的成长历程、音乐作品的创作历史、音乐文化的传承等故事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可以讲述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家的成就和传奇故事,激发学生对音乐家的敬佩和对音乐的向往。
5. 联想式教学联想式教学是一种通过联想、类比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课堂上,可以通过让学生联想歌曲的旋律、音符的形状、音乐故事的情节等,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法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趣味教学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法。
一、运用音乐游戏法运用音乐游戏法是增加学生兴趣的一种方式,音乐游戏既能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又能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音乐技巧。
比如说,在学习节奏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掌声游戏来增强学生对节奏感的敏感度,让学生边拍手边学习,比起单调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更有趣味性,学生会更加愿意参与其中,提升学习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学习音乐史和西方古典音乐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音乐特色。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评选出各种有趣的音乐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
三、组建合唱团和乐器演奏团组建合唱团和乐器演奏团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中品味团队合作的乐趣。
通过合唱团和乐器演奏团的表演,学生可以学习到合唱和演奏技巧,感受到作为团队成员的责任和使命感。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教学生如何创作和编排乐曲。
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创作属于自己的合唱曲,然后在合唱团和乐器演奏团中合作演出。
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体合作意识。
总之,采用趣味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乐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不同的趣味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法和多媒体技术、组建合唱团和乐器演奏团等方式来启发学生的互动和参与,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会更多的音乐技巧,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法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法音乐是一门充满艺术和趣味性的学科,而在初中阶段,通过趣味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一、唱游法唱游法是指通过唱歌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例如,在学习唱歌时,可以利用唱游法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韵律感知等方式学习,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学习音乐鉴赏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唱出旋律、模仿音乐节奏等方式进行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在乐声中建立和谐情感,更好地理解音乐。
二、多媒体教学法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大大改变了传统的纸笔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利用音频、幻灯片、现场演示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感受音乐,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例如,教师可以用幻灯片演示音乐史的发展过程,同时播放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知并分析音乐的演变和变化。
三、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把学生放置于某种具体情景下,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
例如,在学习节奏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齐步走、跑步等运动方式,同时配合着有节奏的音乐,让学生听到并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学生通过运动实践,更好地体验和掌握音乐节奏的感觉。
四、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通过游戏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知识,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下对音乐进行感受和理解。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组比赛,通过各种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竞争和合作中掌握音乐知识,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技意识。
五、创意绘画教学法创意绘画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适合初中学生的趣味教学方式,通过将视觉表达融入到音乐学习中,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进行创意绘画,从而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民族乐器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示对不同民族乐器的印象,同时配以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强化中体验和理解民族乐器。
综上所述,趣味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力,同时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中学音乐趣味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决定开展一次中学音乐趣味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4.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活动内容1. 音乐知识竞赛活动形式:分组进行,每组选出一名选手参加比赛。
比赛内容涉及音乐史、音乐理论、音乐作品等方面。
活动目的:检验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音乐鉴赏会活动形式: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经典音乐作品,讲解作品背景、创作手法等。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音乐创作比赛活动形式: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首歌曲,包括词曲创作、编曲、演唱等。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4. 音乐表演赛活动形式:学生分组,每组进行音乐表演,包括歌曲演唱、器乐演奏等。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 音乐教师技能展示活动形式:教师进行音乐教学技能展示,包括课堂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活动目的: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2. 活动地点:我校音乐教室、多功能厅3. 活动流程:(1)9月15日:音乐知识竞赛(2)9月22日:音乐鉴赏会(3)9月29日:音乐创作比赛(4)10月5日:音乐表演赛(5)10月12日:音乐教师技能展示(6)10月15日:活动总结及颁奖仪式五、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等工作。
2. 各教研组负责组织本组教师参加相关活动。
初中音乐课趣味教学教案

初中音乐课趣味教学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
2. 学习一首富有趣味的歌曲。
3. 进行趣味音乐游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二、学习乐理知识(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音阶、节奏等基本乐理知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简单的节奏,增强对乐理知识的感知。
三、学习趣味歌曲(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富有趣味的歌曲,如《两只老虎》。
2. 学生跟唱,体会歌曲的趣味性。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等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音乐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音乐接力”、“猜歌名”等。
2. 学生积极参与,锻炼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点评游戏过程,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趣味教学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评价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3. 收集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趣味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更多有趣、有益的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音乐课中的音乐趣味教学法
摘要: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音乐学习的最佳阶段就是在中学阶段。
青少年学习音乐为最佳时期,本文通过趣味教学法的提出有效进行中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本文意义所在。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趣味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
一、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音乐这门课程的显著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技巧性以及独立性等方面的要求都要比其他学科要求严格。
对于中学生来说,其年龄小,记忆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引导他们学习音乐并加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对于他们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说在一个人的成长各阶段中,学习音乐最有利、效果最显著的时期就是青少年时期。
二、趣味教学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2.1体现音乐教育目的
如何改革传统的音乐课堂模式,进而体现新教材的理念、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中学生时期,实践表明,“趣味教学法”是重要途径之一。
运用趣味教学法这种形象语言和简单有趣的游戏进行音乐教学,不仅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形象语言和简单游戏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模仿、竞赛、表演、审美
等多种需要,促进学生在乐理知识、音乐技术上的发展,还可以满足这个年龄段的多方面需要,诸如有关学生的模仿、表演等需要,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在音乐乐理方面的认识和音乐技术方面的提高。
2.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
中学生音乐入门的学习是很重要的,老师要多考虑到学生的因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把音乐课程制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弹奏钢琴,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设施等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安排,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扎实的音乐基础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开发智力的想象能力,对他们学习音乐很有益处,最终达到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2.3改善枯燥乏味的学习
音乐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加入趣味教学法来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发挥孩子主体性,引导、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这种趣味教学方式方法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受到学生的欢迎,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和自觉性,有很好的效果。
三、趣味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3.1趣味教学法在五线谱教学方面的应用
五线谱在音乐钢琴教学中是初学内容,老师可以用一种形象直观的语言和游戏来概括课程内容知识要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联系抄
写五线谱,并评选字体写的工整,写的认真的学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锻炼他们动手能力,调节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2趣味教学法在表情记号教学方面的应用
在音乐教学中,表情符号是很抽象的内容,如果不将这些形象化、游戏化,学生刚开始是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记号,老师可以把形象的图案来表达这些表情符号,例如:“渐慢,以一些断断续续的横线来表示;渐强,以急促的线条表示;柔和,以曲线来表示等”然后让孩子自己来表演快、慢、强、弱的游戏,这样他们既理解性掌握表情记号又符合他们想象能力开发,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达到课程目标,形成他们最初对钢琴的认识和个性。
3.3趣味教学法在实施音乐教学方面的应用
《音乐课标》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音乐老师应当专注于如何合理地组织教学,使学生了解正确的选择和实施的音乐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的音乐游戏,都紧紧围绕着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考虑到,为广大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发智力,既要满足学生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每一个点的差距。
可以在课堂一个课程结束之后以击鼓传花的游戏来活跃课堂,花停在哪个学生的手上,那么就演唱或表演课程学习过的歌曲或音乐演奏,这样利于游戏的形式对音乐教学起到一个很
好的巩固复习的作用。
3.4趣味教学法在学生个性教学方面的应用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鼓励音乐老师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音乐活动,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研发体现个性化的音乐游戏,也是很重要的。
在音乐课程结束后设计音乐游戏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演唱会的歌曲,例如设计展现自我的无限音乐游戏:让喜欢跳舞的学生可以组成舞蹈团,学生喜欢唱歌曲的组成合唱团,这样共同组成的舞蹈组合“春之舞”,合唱团的学生进行伴奏,或由两部分组成轮唱“春之声”,舞蹈团的学生就进行舞蹈表演,另外一些学生可以加上锣鼓伴奏,对于喜欢画画的学生可以根据歌曲的情绪创作的“春雨图”。
音乐是抽象的,但学生在游戏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音乐的独特理解,本场游戏,鼓励学生们大胆个性化的音乐体验,为他们创造一个空间去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的自我意识。
音乐游戏的本质是学生,会为他们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也包含了全面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机会。
小结
总之,以音乐课程理念为基础开发的音乐趣味教学,可以促进中学生的不断发展,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音乐教材的不断提高,是一种非常有效促进持续发展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滕艳,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校
外教育,2010年13期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1994
[3]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何笛,音乐新课标的改革与实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王忱,以新课程理念石体托发展音乐游戏数学[j],音乐天地,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