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地方财政收入质量评价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检验与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省际数据比较

财政能力差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将收入能力 、支出能力纳入财政能力的评 价体 系 。吴湘玲 J 和邓晓婴 (06 20 )选择预算收入 占 G P的比重、政府财政 自给率两个指标 ,分析 了中国地方政府财 D 政 能力 的地 区差 异 ,得 出我 国地 方 政 府 财政 能力 呈 现 地 区非 均衡 状 态 的结 论 r 。综合 上述 研 究 ,对
第 5 总第36期) 期( 0 20 年 5 09 月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Re e r h o i a i la d E o o c Is e s a c n F n nca n c n mi s u s
N m e5 G nr rl o36 u br ( eel ea N.0 ) a S i
沧、焦国华、吴湘玲和邓晓婴等的文献为代表。王雍君 (00 20 )通过对地方政府财政 自给能力 系数 的纵 向比较 ,指 出虚弱 的地方 财政 自给能力 与地 方政 府承 担 的支 出责任 极 不对称 ,过低 的财 政 自给能 力扭 曲 了地 方财 政 的决策 行 为 J 。刘 溶 沧 和焦 国华 (0 2 2 0 )选 择 各 地 区人 均财 政 收 入 、人 均 财 政 总
地方政府 因各 自拥有 的资源禀赋和制 度环境 差异 , 导致地 方政 府之 间的财政 汲取能 力强弱不 同. 地 区间的公共品供给能 力也存在 巨大差异 。本 文运 用因子分析 方法 , 选取 中国 3 0个省级 政府作
样 本 , 财政 汲取 能 力 和公 共 品供 给 能 力 两 个层 面设 定 2 从 3个 评 价 指 标 , 地 方政 府 财 政 能 力进 行 对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评价

实 力做 出综合 评 价 , 出 了阻碍 经 济发 展 的 一 些 障碍 及 相 应 的 几 点 政 策 建 议 , 山西 省 经 济发 展  ̄ 3与 决 策提 供 了依 据 。 提 为 t , J 关 键 词 : 子 分 析 ; 西 省 ; 济 发 展 评 价 因 山 经 中 图 分 类 号 : 2 F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3 9 (0 0 0 —1 20 1 7 —1 8 2 1 ) 60 1—2
2 2 提 高 思 想 认 识 。 强 发 展 农 村 市 场 中介 组 织 的 紧 迫 性 . 增 从 世 界各 国 经 验 来 看 , 业 产 业 化 的 关 键 一 点 是 建 立 农
有 效 的市 场 中介 组 织 。在 各 种 类 型 的 中 介 组 织 中 , 作 社 、 合 农 协 等 合 作 组 织 在 农 产 品 销 售 中起 着 至 关 重 要 的作 用 。 发 展各种类型的农 村市 场 中介 组织 不是 可 有 可无 的 事情 , 必 须 认 真 对 待 , 点 发 展 。另 一 方 面 , 于 中 国 加 入 世 界 贸 易 重 由 组 织 更 加 强 了发 展 中介 组 织 的 紧 迫 性 。发 达 国家 主 要 依 靠 农 民 自己 的组 织 同 外 部 进 行 交 易 , 国 际 农 产 品 纠 纷 中 , 在 有 2 5 创 新 组 织 机 制 . 关 诉 求 损 害 和 反 倾 销 调 查 的 , 要 求 由农 民 自 己 的组 织 提 也 鼓 励 多 种 形 式 的 农 村 中介 组 织 发 展 . 地 农 村 经 济 发 各 出 。如 不 发展 相 应 的 市 场 主体 , 缺 乏 对 话 的 基 础 。 就 展、 自然 状 况 、 民 分 布 很 不 平 衡 , 须 坚 持 科 学 规 划 、 地 农 必 因 2 3 进 一 步 增 强 政 府 的 扶 持 力 度 . 制宜 、 类 指 导 , 计 划 、 步 骤 、 重 点 地 推 进 农 村 中 介 组 分 有 有 有 充 分 发 挥 政 由 于农 村 中府 在 培 育 农 村 中 介 组 织 中 的 领 织 的 发展 。在 组 建 形 式 上 , 以 由农 村 专 业 经 营 大 户 、 业 可 专 导 作 用 。 中介 组 织 自身 的 自发 性 及 不 规 范 性 决 定 其 在 市 场 生 产 大 户 或 专 业 技 术 骨 干 牵 头 兴 办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 可 以 也 竞 争 中 经 常 会 身 处 于 不 利 地 位 因 此 , 府 应 采 取 切 实 有 依 托 龙 头 企业 创 办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 可 以 依 托 基 层 农 技 站 、 政 还 效 的措 施 , 大 对 农 村 市 场 中 介 组 织 的 扶 持 力 度 。 重 点 做 基 层 供 销 社 和粮 站 创 办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 对 于 直 接 从 事 产 销 加 好 以 下 几 方 面 的 工 作 : 1 税 收 支 持 , 府 规 定 相 关 的 税 收 服 务 的 市 场 中 介 组 织 , 要 由 农 民 、 头 企 业 自 己 主 办 , () 政 主 龙 政 减 免 与优 惠 政 策 。( ) 金 支 持 , 政 部 门 应 在 年 度 预 算 中 府 部 门 按 照 参 与 不 干 预 的 原 则 给 予 支 持 。政 府 部 门 主 要 负 2资 财 专 门划 拨 “ 村 市 场 中 介 组 织 扶 持 款 ” 实 行 专 款 专 用 。 ( ) 责 组 建 为 协 调 和 约 束 市 场 主 体 行 为 的 自主 性 组 织 ; 保 证 农 , 3 为 服 务 支 持 , 商 、 政 、 业 、 通 、 疫 、 量 、 安 等 部 门 公 平 交 易 、 平 竞 争 的 公 证 机 构 ; 促 进 市 场 发 展 、 低 交 工 财 农 交 检 计 公 公 为 降 都要为农产 品的为农 村 市场 中介组 织 的发 展搞 好 服务 , 流 易 成 本 的 服 务 机 构 ; 市 场 服 务 的 “ 梁 ” 织 和 监 督 市 场 为 桥 组 通 开 辟 “ 色通 道 ” 底 整 治 市 场 环 境 , 护 中 介 组 织 的 合 活 动 、 护 正 常 市 场 秩 序 的 检 查 机 构 。 一 是 围 绕 加 快 农 业 绿 彻 保 维 法权益 。 产 业 化 进 程 , 极 推 进 股 份 合 作 经 营 。 二 是 围 绕 发 展 区 域 积 2 4 加 强 教 育 培 训 . 特色农业 , 发展多种形 式的 经济合 作 。三是 围绕科 技兴农 , 不 断增 强农 民的 合 作 观 念 、 主 观 念 、 起 农 民念 。首 扶 持 发 展 各 种 专 业 技 术 协 会 。 民 唤 先 , 过 深 入 细 致 的 合 作 教 育 工 作 , 合 作 意 识 , 养 农 村 2 6 加 强 农 村 中 介组 织 的 互 联 互 通 通 的 培 . 中介 组 织 的群 众 基 础 。 以农 民为 主 体 , 分 尊 重 农 民 意 愿 , 充 方 面 要 推 动 中介 组 织 间 的 联 合 。 在 产 权 清 晰 的 基 础 让 农 民 自愿 加 入 、 由 退 出 。 引 导 农 村 中 介 组 织 实 行 民 主 上 , 据 共 同 的 需 要 , 导 各 种 类 型 农 村 市 场 中 介 组 织 间 的 自 根 引 决 策 、 主 管理 和 民 主 监 督 , 正 实 现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联 合 与 合 作 , 变 目前 的 “ 、 、 ” 状 。 另 一 方 面 要 建 民 真 改 小 散 弱 现 目标 中 的 “ 管理 民 主 ” 。其 次 , 强 合 作 业 务 培 训 , 导 农 村 立 相 同 产 业 的行 业 协 会 、 合 社 等 市 场 中 介 组 织 的联 合 体 。 加 引 联
基于因子分析的甘肃省各市(区、州)的经济状况评价

O1 .
OO 6 .5
01 7 OO 4 .6 .2
O1 0 - . 0 .8 0 1 2 O1 6 O0 6 .6 . 3 01 2 -.6 .8 0 1 1
因子旋转 后调整值
83 6 . 72 1S5 13 8 67 3. 2 99 1 . 84
因子 特 征值 方差 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 特 征值 方 差贡献率% 累计 贡献率%
5
6 7
.1 00
. 3 00 . 2 00
.4 17
.47 0 .25 0
模 型为 :
x= ii0 l F+ l i …+ i 6l 0m F
2:2F 4  ̄F +… +Ⅱ , l 2 :0 jr- 2 o + 。
财政收入
农 。 谊 工业产直 零售额
进出口
6
.1 .6 9 6 .1 9 9
.8 9噜
.9 90
维普资讯
论
怯
20 年( 3 卷) 5 07 第 6 第 期
基 于 因子分析 的甘 肃省各 市 ( 州 ) 区 的经 济 状况 评 价
杨 舒
( 州商学 院 , 肃 兰州 702 ) 兰 甘 300
由于种种原 因 , 甘肃省各地经济发 展不平衡 , 区差异 地 较大。 为了更 全面、 科学 的看待甘肃省各地 的发展状况 , 笔者把 甘 肃省 的 1 4个市 ( 、 ) 区 州 视为考察对象 , 即作为样品 , 并挑选 了能 够较好 的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具有相对代表性的七个 经济指标 : 生产总值 、 固定 资产投 资、 财政 收入 、 农业总产值 、 工业总产值 、 商品零售总额和进 出口商品总额 , 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样本进行 分析评价并得 出相关 的结论 。
全国30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全国30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全国各地区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经济发展水平。
为了对全国30个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被广泛应用。
首先,我们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和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将多个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并可以解释这些因子与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选择了GDP总量、人均GDP、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外资吸引等指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几个综合指标,用于评价各个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接着,我们可以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分类。
聚类分析是将样本划分为几个相似的类别,每个类别内的样本相似度高,而类别间的相似度较低。
我们可以通过聚类分析得到若干个类别,这些类别可以代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将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各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参考。
最后,我们可以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
通过对因子得分和聚类结果的比较,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综合评价。
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各个市自治区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发展机会。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经济发展策略和政策的参考。
在实施全国30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
指标的选择应当代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权重的确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综合考虑。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及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可以对全国30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这种方法能够降低数据的维度,提取出关键的因子,并对样本进行分类。
通过综合分析和评价,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因子分析法在评价各省市优劣势方面的应用

F 2
0.3 4 36 05 08 . 6 O1 .8 - 0 47 - 2 0. O3 _ 816 05 37 .5 O 51 . 27 0 5 07 .6 0 7 07 .2 03 8 .9 06 9 . 4 0 8 27 .3 08 38 .6 O6o . 94 O2 12 .7 046 . 22 O.4 8 O5
公共 事务 国家机关社会 团体 ( 收人 ) 行政管理 费 柏( 出 ) 国 支 、 经济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 固定投资 抓 财政收人 X ̄ 服务 T 社会 :
状况
X 2 3
科技文化 科学事业 费 粕、 学研究 和综 合技术 X、 科 9科技三项 费用
Xx l教育经费 O
F1 F2 F3 F4 F5 F 6 F7 F 8 F 9
特征值
1 .3 62 6 25 6 .9 17 8 .9 14 4 .6 0.5 74 0.8 69 0.4 52 02 5 .7 0.0 28
贡献 率畅
6 .43 49 1 _8 O3 4 7. 9 11 5.5 86 301 . 4 2.5 75 2.6 19 10 9 .9 O.31 8
电力 消费 X1全年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人 X2全年居 2 ̄ " 2 ̄ 国民生活状况 民人 均消费水平 。 全年农 民人均收人 X4全 年农 民人 、 2 . 均消费水平
X 7 8 X 9
a指标的选取观测变量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收入x1行政管理费x3支出国防支出x4国内生产总值x5固定投资x6财政收入x7社会服务x2科学事业费x8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x9科技三项费用x10教育经费x11每万人拥有床位数x12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x13生支出费x14人口自然增长率x15社会保障补助x16会福利救助费x17进口x18出口x19外商投资x20电力消费x2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2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水平x23全年农民人均收入x24全年农民人均消费水平x25潜在变量公共事务经济发展状况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状况对外事务国民生活状况特征值及其贡献率因子f1f2f3f4f5f6f7f8f9f10f11特征值162362596179814640754068905420275020801160108贡献率6494310384719158563014275521691099083104630432累计贡献率6494375327825188837491389941439631297411982429870599138最大方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指标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x20x21x22x23x24x25f10412208133015901227087380801808349075440549104767070080432704177058220436302573041170885508914054590571109716091390925909366因子f20433605608018002470381605537051270560707207039806490832708638060940271204622084050392101977060940515801474023510250501734f3053730024309493046510067700941004860050800174018940044200234004560492204458011102898000630001700052011140162702387015970133108定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服务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教育经费进口出口电力消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全年农民人均收入全年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因此把f1称为经济文化生活发展水平因子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在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时,并不能仅仅简单比较一两项指标数据,特别是现在社会经济各行业错综交汇,更应该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综合考察,从而描述社会经济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政策制定依据。
我对重庆市40个区市县的经济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各区县市的数据(见附页),并按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各区市县的地位和发展状况。
在分析过程中,我选取了能足够反映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9 项主要指标(万元) :x1: GDP x2:工业总产值 x3:农业总产值x4:水陆货运总量(万吨) x5:邮电通讯总量 x6:固定资产投资x7:预算内财政收入 x8: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x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数据分析:sig值为0,选择a=0.05,由于sig值小于a,则认为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
同时,KMO检验值为0.766,根据KMO度量标准可以得出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KMO度量标准:0.9以上表示非常合适;0.8表示合适;0.7表示一般;0.6表示个因子的特征根很高,对解释变量原有的贡献最大,第三个以后的因子特征根3个因子是合适的。
80%甚至90%以上,说明提取的因子已经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提取的效果比较理想。
采用主成分法计算因子载荷矩阵A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说明各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
由于初始的因子载荷矩阵系数不是太明显,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中系数向0-1 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下表所示:邮电通讯总量=0.975F1+0F2+0F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902F1+0.336F2+0F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0.828F1+0.311F2+0F3地方财政预算内收=0.815F1+0.451F2+0.119F3GDP=0.707F1+0.608F2+0.273F3固定资产投资=0.660F1+0.651F2+0.165F3水陆货物周转量=0.631F1+0.525F2+0F3工业总产值=0.123F1+0.967F2-0.103F3农业总产值=0F1+0F2+0.993F3由表中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在除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外,在其它变量上都有较大的载荷,主要表现为除工农业外的各经济指标的综合影响,可将其定义为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因子;第二公因子在工业总产值上有很大载荷,体现了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定义为工业发展影响因子;同理,第三公因子在农业总产值上有很大载荷,定义为农业发展影响因子。
基于因子分析评价江苏省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X Xபைடு நூலகம்
0 .8 2 6 0 .7 2 5 0 .5 2 7
、
X,
X8 X。
0 .9 7 5
0. 87 2 0. 56 4
X1 o XI l
Xl 2
0 .7 8 2 0 .5 2 7
0. 92l
0 .5 9 7 O .8 1 3
城市综合竞争力 的实证分析 ( 一 ) 构 建评 价 指 标 体 系 根据中国城市经济发展 中心 的阐释 ,一个城市所 拥有 的全部 实力 、 潜力 ,和其在国内外 经济社会 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即是这 个城市的综合 经济实力。本文的研究对 象是江苏 l 3 个 省辖市。从定性 和定量 分析 的 角度出发 ,本 文选择 了能够 真实 、全面反 映城市综合 经济实力 的 1 3项 经济指标 ,用因子分析法对 江苏省 的 1 3 个 省辖市做 了相关分 析。为 了 减少偶然年份的影 响,本文对从 《 江苏统 计年鉴》 ( 2 0 O 6 —— _ 2 O 0 8年 ) 获取 的数据 ,以每三年为 区间 ,进行 了滚 动式 的算术 平均 。具体 的经 济指标 如下所示 : :国 民生 产总值 ( 亿元 ) ; :人均 国 民生产 总 值 ( 元/ 人) ; X ,:第三产业所 占 GD P的比重 ( %) ; X :全社会 固定 资产投 资 ( 亿元 ) ; X :社会消 费品零 售总额 ( 亿元 ) ; X :货运总量 ( 万吨 ) ; 一 :进 出 口总额 ( 亿 美元 ) ; 墨 :邮 电业 务 总 量 ( 亿元) ; 蜀 :职工 平均工 资 ( 元) ; X 。:年 末 金 融 机 构 存 款 余 额 ( 亿元) ; 专业 技术人员数 ( 中级 以上 ) ( 万人 ) ; X 。 :地方政府 的一般 预 算收入 ( 万元 ) ; X 所拥有 的病床数 ( 张) 。这 l 3项指标 涵盖 了人 才状况 和政 府财政收入 、人 民生活水平 、对外 贸易度 、拥有 的交通 运 输能力 、商贸市场水平 、固定 资产状况 、产业结 构水 平 、经 济总量 等 各个方 面 ,能够全面 、真 实的反映出各个城市 的综 合经济实力 。 ( 二 ) 使 用 因子 分 析 法 综 合 评 价 主要 步骤 1 、把原始数据标准化 ; 2 、使用已经标准 化 的数 据 ,计 算 所有 变 量 的相 关 系数 矩 阵 ,用 K MO和巴特莱特检验的方法来判 断是否可 以使用因子分析法 ; 3、计算相关 系数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 ; 4 、用主成分法 ,提取累计贡献率在 8 5 % 以上 因子 ; 5 、合理解 释各 因子并命名 ,求初始因子 载荷矩 阵 A ; 6、建立因子模 型 X. :E : a F+£ ,i =1 ,2 ,3 ,……其中 , 。 , F : , F ……是公共因子 , 是特殊因子 ; 7、对已求得 的初始 因子 载荷矩阵做正交旋转变换处理 ,得到新的因
利用因子分析法评价我国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

作 为特大 型能中 心城市 . 夭热 电厂产生 的掰燥 灰 、 车报废 的 旧轮胎 以及 工业和 居民 生 每 汽 龉
产 生韵太量 废塑 料 。 论是 采 用于 无 奄埋或是 缝痉 的处 理方法 , 会对 环境 造成严 重白 污 垒 。因 帮 勺 此, 对这 些污染物 进行资 源化 、 无害 化处理是 教市建设 生态城 市和可持 续发展 曲迫切 需求。二
鉴 ) O3。 (O) 2
数 据茸 果的因 子分析 计算 杷关象敷 矩阵
采 用 SS 1 P S 2O统计 辨 埠对 上 进数
据进 行上 机计 算 . 数据 进行标 准 1 将 匕. 以消踩 量纲 舒 影 响 .舄出 瑁关 系 数矩 由呕 关 系数矩 蓝可 以看出 . 7项 这 指 之圃 存在较 强的相 关性 . 明 这 7 标 项 指标反 映 的经济 信息有 很 蛔萤 叠 . 计 算 旋特 后 霹于 哉 苛矩 阵 、特 征
维普资讯
蘩
过 多年潜
。
利用因子分 评价我国各
为将这
哈 尔 滨 工 程大 学经 济 管 理 学 院
随着 改革 开放 的不 断 ^ . 我国各
沈 阳科 学技术总 院发挥 自身饷 组织和
协 会 沈阳甫 石化水泵 配件厂 、 沈 塞 发— — 中试—— 规搂生产 完整体 系的
地 区经济 发展 取骨 较大进 晨 乐西部 但
之 间贫富 差距 惫副 扩丈 . 因此嬉 小地区 间 差距 , 实现 各地 基 协调 发展有 着重要
竖济 、 社会 薏义 。 我 根据多元 城市 匡体 斑弃物 . 生活 强工业 产生韵 虞塑 料 、 ■排 出 糟 攥较{ 天璧汽 车报 废 鹃 包括 电 E 曲 畦治 、
统订分 析 方 洼 ,运用 S S 1 P S 2O难魏 置 3 地区 2i2年 多项 经济指 标进行 因 】个 r O 子分析 . 映了 各地 区综 台经并 实力 现 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因子分析的地方财政收入运行质量绩效评价与分析-以辽宁省为例孙长清(辽阳市财政局 111000)内容提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在现行的财政体制和以收定支的目标管理模式下,合理增加财政收入规模,改善财政收入结构,形成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满足不断增加的财政支出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以辽宁省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辽宁省财政收入运行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为改善地方财政收入运行绩效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财政收入评价Local Public Finance Execution Quality Evaluation and AnalysisOn the Basis of Factor Analysis-------A case of Liaoning ProvinceZhao Chong1 Sun Changqing2(1. Economic Department, Party School of Liaoyang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hineseCommunist Party, 111000 2. The Bureau of Finance Liaoyang, Liaoning Province)Key words: Local Public Finance Fiscal Income EvaluationAbstract:On the economic developing background of the people’s increasing demand of the public products,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management model ------expenditure determined by income in current fiscal system, to increase the fiscal income reasonably and improve the income structure is essential to form a virtuous circle between fiscal income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t is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fiscal expenditure. On the Basis of Factor Analysis supervised by SPSS 10.0, this article take the example of Liaoning Province to evaluate the fiscal income executive quality and put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 to improve the good function of local fiscal income.一、引言财政收入优化包括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优化,以及税制选择问题,总体上表现为财政收入质量的改善。
在地方政府财政不允许存在赤字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财政收入规模对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宏观调控政策目标显得十分重要。
同时,不同的财政收入结构对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是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结构,政府非税收入的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地方财政支出的需要,但也加重了企业负担,产生扭曲效应,不利于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如果地方政府利用非税收入来满足人员支出的需要,则更不利于经济增长与发展。
为科学地评价地方财政收入运行质量,本文以辽宁省13个城市为评价对象,采用因子评价方法,对财政收入运行质量进行了系统的评价与分析。
二、财政收入运行质量评价实证分析(一)综合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财政收入运行绩效评价指标包括财政收入规模指标、财政收入结构指标、财政收入增长潜力等指标,总体上表现为财政收入质量的变化。
在我国由于财政体制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具有不同的统计口径,总体上讲可以分为八类指标,具体指标如下:(1)地区或地方财政收入规模。
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财政收入绝对金额,反映财政收入实力的指标。
财政收入规模越大,说明财政支出越有可靠的来源,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有利于财政运行的可持续性。
(2)地方(地区)税收收入占地方(地区)财政收入的比值。
指全部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除以财政收入,该项指标反映财政收入结构的合理性。
一般地讲,根据公共财政运行模式的公共特征,该项指标越大,越能显现公共财政特征,说明财政来源收入结构越合理,财政收入质量越高,属财政收入结构指标。
(3)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
指单位一般预算收入(地区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是由于财政体制的约束造成的财政收入来源结构变化情况,该项指标是财政收入质量与结构1的衡量指标,是由于财政体制约束形成的比向结构变化情况,该项比重越大,说明地方财政越有可靠的收入来源,属体制约束指标。
(4)人均财政收入(税收收入)指标。
指一定时期内地区全部财政收入(税收收入)与年末平均总人口(或供养人口)的比值,反映一定时期内人均拥有的财政收入规模,是财政收入质量高低的反映,属财政实力指标。
1从财政体制的角度讲,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反映了财政收入的结构。
(5)财政收入规模增长率。
指报告期各地区财政收入与基期财政收入之比值,反映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速度。
从财政收入来源的角度反映财政收入的增长后劲。
(6)人均财政收入增长率。
指报告期各地区人均财政收入与基期人均财政收入之比值,反映人均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是财政收入质量的衡量指标。
从财政收入来源的角度反映财政收入的增长后劲。
(7)财政收入与GDP 之间的弹性。
指财政收入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说明财政收入与GDP 之间的关系,该项指标数值越大,说明财政支出越有可靠的收入来源,是财政收入增长后劲指标,属于正向指标。
(8)税收与GDP 之间的弹性。
指税收入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说明了税收与GDP 之间的关系,是财政收入结构与质量的衡量指标,属于正向指标。
(二)因子分析步骤1、因子分析模型设评价指标体系中包含P 个指标:1X 、2X ,…P X 。
假定可以从这P 个指标中分解出Q 个公共因子:1f 、2f ,…q f ,并且假定公共因子j f 对各个指标的影响是线性的,因而指标体系中的P 个指标可以分解为如下形式: pq p p q q p a a a a a a a a a x x x21222211121121= + q f f f 21+ p εεε 21 简化记为:其中:X 为这个指标构成的1⨯P 维随机向量,f 为由个Q 个公共因子构成的1⨯q 维随机向量,ε为由P 个特殊因子构成的1⨯P 维随机向量,A 为q P ⨯维常数矩阵。
2、因子载荷矩阵A 的计算方法因子载荷矩阵的计算步骤主要包括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样本相关系数矩阵、求样本相关系数矩阵R 的特征值及相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对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变换等。
根据以上步骤,在求出相关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及相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之后,需要对因子载矩阵A 进行确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直接取前q 个特征值及正交化特征向量,使前q 个特征值之和占全部特征值之和的85%以上即可。
为了更清楚地对因子变量进行命名解释,我们需要对载荷矩阵进行旋转,旋转的主法主要有正交旋转方法及斜交旋转方法,比较常见的是方差最大旋转方法。
3、计算因子得分值最后,需要计算因子得分值。
因子得分是因子变量构造的最终体现,通过因子得分函数可以计算出各个样本的因子得分值。
其基本思想是将因子变量表示为原变量的线性组合,即通过以下的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因子得分:p qp q q q x x x F βββ ++=2211 (),,3,2,1q q =。
本文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得分值,并进行综合排名。
(三)财政收入运行质量评价结果在分析之前,需对样本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进行检验。
这里选择巴利特球度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 ),零假设是相关系数是一个单位阵,如果该统计量值比较大,且其对应的概率值小于用户心中的显著性水平,则应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不可能是单位阵,适合作因子分析。
用SPSS 10.0版本进行检验,对应的概率值为0.00,认为在1%水平上适合作因子分析。
根据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利用主成分方法提取公共因子。
从提取的公共因子情况来看,可以提取5个公共因子,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98%,它们可以描述原变量总方差的94.98%,大于80%,这5个因子基本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各个因子对应原始变量的重要程度可以由因子载荷矩阵求出,5个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42.86% 、28.04% 、11.85% 、9.05%和3.19% 。
为了便于对因子进行解释,采取方差最大方法进行旋转。
从旋转结果来看,F1因子主要与地区财政收入、人均地区财政收入、地区税收收入情况、人均地区税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地方税收收入、人均地方税收收入、一般预算收入、人均一般预算收入有关,可以解释为财政收入规模或财政收入实力指标;F2因子主要与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地方税收入增幅、人均地方税收收入增幅、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有关,是从财政收入变化速度上反映了财政收入的增长后劲;F3因子主要与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率、人均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率、地区财政收入弹性以及地区税收收入弹性有关,是从财政收入变化速度上以及收入与GDP的弹性关系上反映了财政收入增长后劲指标;F4因子主要与一般预算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地区税收收入占地区财政收入比重有关,是由于体制约束形成的财政收入结构变化和财政收入结构变化指标;F5因子与地方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有关,同样是财政收入结构变化指标。
根据各个因子的解释贡献权重,计算各市综合得分值,并进行综合排名,可以计算出各市财政收入运行质量得分值,结果如表一。
表一财政收入运行质量综合排名情况表采用快速聚类方法,对得分值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类,结果如表二。
表二财政收入运行质量分类结果表三、结论与建议从各市综合排名来看,得分值为正值的有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营口市、朝阳市,其余各市均为负值。
排在前三名的是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排在后三名的是市阜新市、葫芦岛市、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