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隔窗看雀课件 鄂教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2 隔窗看雀|鄂教版 (共23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2 隔窗看雀|鄂教版 (共23张PPT)

课后作业:
1、阅读周涛的《稀世之鸟》,感受作者对生 命的思考。
2、我们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那 么作者看到的仅仅是雀吗?
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不能像大的飞 禽那样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 或大航行。
它那么小,落在树上就是近视眼中的一个 黑点。
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 远幼稚的鸣叫。
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体会到它很“平庸”呢?
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不能像打的飞禽那 样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或 大航行”
思考:麻雀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呢?
与人共存,生存于市井之间,忙碌而不羞愧, 平庸而不自卑。
你能联系上下文说一说麻雀的忙 碌表现在哪些地方?平庸表现在哪 些地方?
忙碌:它总是拣那些最细的树枝落脚,而且不 停地跳,仿佛一个冻脚的人在不停地跺脚,也 好像刚落上的每一根细枝都不是它要找的那枝。
它不知道累。
除了跳之外,它的尾巴总在一翘一翘的, 看起来像是骄傲,其实是为了保持平衡。
它常常毫无缘由地“噗”的一声就飞走了, 忽然又毫无缘由地飞回来。
平庸:看起来它们一模一样,像复制的。
它们从这颗树飞往另一颗树的时候, 样子是非常可爱的,途中划着几起几落 的弧线。眼看着往下栽了,它赶紧扇动 几下小翅膀,往高处飞,就像一团扔出 去的东西在降落的弧线上突然重新被扔 高。
鄂教版 五年级下册
《隔窗看雀》
同学们,你见过麻雀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呢?
自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流 畅。
2、初读文章划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章段落,概括大意。 3、作者笔下的麻雀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跺脚 尾翘 弧线 栽下 禽类 忙碌 羞愧 育雏 啄食 檐台 俯瞰 翱翔 平庸 幼稚 噗噗 孵蛋

《隔窗看雀》PPT课件

《隔窗看雀》PPT课件

• 4、麻雀的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鸣叫等, 为人类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 1、麻雀对生活是怎样的态度?
• 2、作者隔窗看雀,引起了哪些深深的思索?在文 中画出相关句子。 • 3、谈一谈对“麻雀是点缀在人类生活中的活标点” 这句话的理解。
思考:麻雀对生活是怎样的态度?
• 与人共存,生存于市井之间,忙碌而不羞愧,
平庸而不自卑。
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麻雀的忙碌表现在那些 地方,平庸表现在那些地方吗?
隔窗看雀
武源小学 蒋云霞
1
自主学习,完成下列要求
A、生字词
B、课文朗读
C、整体感知
1.会写每个一类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
读通、读顺、读 流利
1.课文主要写了 一件什么事? 2.给课文分段, 并概括段意。
学习第一部分,思考:隔窗看雀,作者看到了什 么?课文从那几个方面了麻雀的行动和样子的?
• 忙碌:不停地跳、跳来跳去、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 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 • 平庸:“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不能像大的飞禽那样 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 、 “它那么小, 落在树上就是一个黑点 ” 、“它们被人所起的名称,是 麻雀,不知道它们彼此之间是不是也认为对方是‘麻雀’ 呢”
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作者隔窗看雀,引 起了那些深深的思索?画出相关的句子。
A 与人共存,生存于市井之间,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有责任 感地孵蛋和育雏。 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中的活标点。 D E F 它和人的生活最贴近,但是始终保持着距离。 它经常被人伤害,却总也不远走高飞,不放弃贴近人时的方 便。 它太平凡,甚至不知道是否把彼此当作是“麻雀”。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2 隔窗看雀|鄂教版 (共39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2 隔窗看雀|鄂教版 (共39张PPT)

它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 檐到另一个檐台,与人共存,生存 于市井之间,忙碌而不羞愧,平庸 而不自卑。
低飞、跳跃、啄食、梳理 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 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 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 和育雏······活着。
低飞
跳跃
啄食
孵蛋
育雏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最难熬的冬天和夏天, 或者当麻雀遇到各种遭遇时,它是怎样活着 的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男) 好几只一起落在 电线上时,是省略 号;
(女)一对儿追逐翻飞, 累了落在上下枝时, 就是分号。
定点观察:我们观察事物时,将所 站的位置叫做立足点。定点观察法, 就是固定立足点,有次序的展开观 察。
托物言志:通过赋予某种物 人格化的特征,来寄托作者 的某种情感。
白杨
作者: 袁鹰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 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 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 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 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 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推荐书目(运用托物言志写作 手法的优秀散文): 季羡林的《清塘荷韵》 刘成章的《找椽树》 布封的《天鹅》 鲁迅的散文诗《秋夜》
你能用“虽然…但是…”这个关联词来表达你 对麻雀更深的认识吗?
虽然麻雀(
)但是(
依然(
)地活着。
),
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过程当中的活标 点:落在冬季枯枝上时,是逗号;落在 某一个墙头上时,是句号;好几只一起 落在电线上时,是省略号;一对儿追逐 翻飞,累了落在上下枝时,就是分号。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隔窗看雀第一课时鄂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隔窗看雀第一课时鄂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隔窗看雀第一课时鄂教版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的了解词语意思,掌握一定的方法。

3、培育良好读书习气,有感情朗诵课文。

4、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1、正确了解课文内容。

2、感受麻雀〝忙碌〞、〝伟大〞教学难点:体会麻雀〝不羞愧〞、〝不自大〞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进程:一、以字如题:1、课件出示:〝小〞,念——?,出示〝隹〞,点生了解字的意思。

〔隹:短尾巴的鸟。

〕,将这两个字合起来,可见麻雀是一种怎样的鸟?师:刚才同窗们〝雀〞字的方法就是经过汉字表意的特点解释字义,今后我们再遇上不看法的字,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2、麻雀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这样一种不起眼的短尾巴鸟,而著名诗人、散文家周涛先生却是不惊扰它们的生活,依偎窗前细细的瞧,静静地看,还为它们写了一篇文章。

明天,我们就来一同走进周涛给我们再现的麻雀的世界。

3、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看法生字词,教学重点词。

1、先让我们翻开书97页,自在朗诵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迟滞。

2、下面让我们看这些词语〔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①板书〝俯〞、〝瞰〞,点读。

师:谁能运用刚开课教员教你们的经过汉字的表意特点解释字义的方法区分了解〝俯〞和〝瞰〞?②出示〝俯瞰〞,谁能将两个字的意思合起来了解这个词?运用多种方法了解词语③出示"跺脚、羞愧、瞧瞧、伟大、"师:谁能学致运用,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以上四个词语的意思。

④齐读五个词语三、再读课文,全体感知。

1、点生读文在听别的同窗读时思索文中的麻雀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有什么特点?〔请一位先生评价〕2、请前后左右的同窗相互讨论和交流麻雀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有什么特点?〔忙碌、伟大、不羞愧、不自大〕四、学习课文,感悟言语师:是的。

麻雀很往常,课文说它的生活是〝忙碌〞而〝普通〞的〔板书:〝忙碌〞、〝普通〞〕,从哪些中央你读出了麻雀的〝普通〞和〝忙碌〞呢?请你默读课文,在相关的句子下面做上记号。

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隔窗看雀 鄂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隔窗看雀 鄂教版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隔窗看雀说课稿“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7隔窗看雀》PPT课件 (6)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7隔窗看雀》PPT课件 (6)
6
A、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词
跺脚 翘 弧线 一模一样 噗嗤
育雏
2、理解重点词语
忙碌 平庸 羞愧 瞰 点缀
2019/5/24
苍穹 翱翔 俯
7
B、课文朗读
1、快速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指名读课文。 3、生读课文,请生纠错。 4、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与大家分享读。
2019/5/24
8
C、整体感知
2019/5/24
27
你愿做“大鹏”,还是做“小雀”?
2019/5/24
28
平庸:“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不能像大的飞禽那样顺 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 、 “它那么小,落在 树上就是一个黑点 ” 、“它们被人所起的名称,是麻雀,不 知道它们彼此之间是不是也认为对方是‘麻雀’呢 ”
2019/5/24
14
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不能像 大的飞禽那样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
• 快速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019/5/24
9
生活形态:写了麻雀的不知疲倦和 (1-5) 样子的可爱。
隔窗看雀
2019/5/24
生活情态:写了麻雀只能生存于市
(6-11) 井之间,但麻雀的可贵 就在于它忙碌而不羞愧,
平庸而不自卑。
10
学习第一部分,思考:隔窗看雀,作者看到了什么?课文从那几 个方面了麻雀的行动和样子的?
• 2、为什么要把麻雀比作“活标点”? • 3、“活标点”是什么意思? • 4、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2019/5/24
18

2019/5/24
落 在 冬 季 枯 枝 上 时 , 是 逗 号 。

鄂教版五年级《隔窗看雀》的说课稿

鄂教版五年级《隔窗看雀》的说课稿

鄂教版五年级《隔窗看雀》的说课稿鄂教版五年级《隔窗看雀》的说课稿一、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鄂教版第十册第17课《隔窗看雀》是一篇语言生动、平实,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

其中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生活态度能引起我们长久的思考,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审视周围的人与物。

所有五年级的老师们都一致认为这篇文章选得好,但教学的难度却很大。

首先是散文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行文方式对学生来说难以把握。

更重要的是文章从小小麻雀身上所折射出一种讲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为了达到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的目的,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通过与文本、与作者交流,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普通而不自卑”的可贵,感受作者对麻雀这个小生命的欣赏,从而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初步思考。

3、通过学习文中优美细腻的语言文字,想像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二、谈难点的突破1、这篇文章的内涵与学生的认识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是有一定的困难,麻雀仅仅是一个他们并不陌生的事物,但是要感受和领悟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生活,并不容易。

如何让学生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义,领略到文章深处的东西呢?我采用读悟结合的方法,抓住文章最主要的枝干,紧紧扣住文中能够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摩擦和振动的语句,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展开自主学习,感知、理解、回味,读出文中情感,从文章的表层读向深层,逐步领悟到作者的用意并感受到优美文字中所传达出的情趣。

2、“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这句话出现在课文第六自然段的行为之中,很显然,它是文章的文眼,是麻雀生活态度的集中体现,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将这句话作为这堂课的阅读切入点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但这句话高度概括很空很泛,即使学生在课文中一眼就发现了它,也只能代表作者的个人感悟,学生没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无法与作者实现精神的沟通,无法真正领悟这句话并丰富它的内涵。

《隔窗看雀》(省一等奖)

《隔窗看雀》(省一等奖)
一八七八年四月
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 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
有责任感地孵蛋是幸福。
——尼采
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它不能像那些大的禽 类那样顺着气流 ,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或大 航行。它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檐到另一个 檐台,与人共存,生存于市井之间,忙碌而不羞愧, 平庸而不自卑。它那么小,落在枝上就是近视眼中的 一个黑点,连逗号还是句号都看不清楚。低飞、跳跃、 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 化中坚忍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和育雏......活着。
它们从这棵树飞往另一棵树的时候,样子是 非常可爱的,途中划着几起几落的弧线。眼看着 往下栽了,它赶紧扇动几下小翅膀,往高处飞, 就像一团扔出去的东西,在降落的弧线上突然重 新被扔高。
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它不能 像那些大的禽类那样顺着气流 ,直上 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或大航行。
我是大鸟
简单对话
它们从这棵树飞往另一棵树的时候,样子是非常可 爱的,途中划着几起几落的弧线。眼看着往下栽了,它 赶紧扇动几下小翅膀,往高处飞,就像一团扔过去的东 西在降落的弧线上突然重新被扔高。
它们从这棵树飞往另一棵树的时候,样子是非常可 爱的,途中划着几起几落的弧线。眼看着往下栽了,它 赶紧扇动几下小翅膀,往高处飞,就像一团扔过去的东 西在降落的弧线上突然重新被扔高。
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它不能 像那些大的禽类那样顺着气流 ,直上 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或大航行。
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它不能 像那些大的禽类那样顺着气流 ,直上 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或大航行。
看一看,词语解释
翱翔: 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 盘旋: 指大致呈圆形地运动,也可指迂回绕圈儿。 俯瞰: 从高处往下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中的活标点。
• 1、自读课文第八自然段,作者分别把那麻雀比作 哪些标点符号? • 2、为什么要把麻雀比作“活标点”? • 3、“活标点”是什么意思? • 4、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 2、麻雀体型小,多而平凡
• 3、麻雀总在不断地低飞、跳跃、啄食、 羽毛、鸣叫等,忙忙碌碌。
梳理
隔窗看雀
自主学习,完成下列要求
A、生字词
B、课文朗读
C、整体感知
1.会写每个一类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读通、读顺、读 流利
1.课文主要写了 一件什么事? 2.给课文分段, 并概括段意。
学习第一部分,思考:隔窗看雀,作者看到了什 么?课文从那几个方面了麻雀的行动和样子的?
跳跃 尾翘 飞行
它总是拣那些最细的枝落,而且不停地跳,仿佛一 个冻脚的人在不停地跺脚,也好像每一根刚落上的 细枝都不是它要找的那枝。 除了跳之外,它的尾巴总在一翘一翘,……
• 4、麻雀的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鸣叫等, 为人类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作者隔窗看雀,引 起了那些深深的思索?画出相关的句子。
A 与人共存,生存于市井之间,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有责任 感地孵蛋和育雏。 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中的活标点。 D E F 它和人的生活最贴近,但是始终保持着距离。 它经常被人伤害,却总也不远走高飞,不放弃贴近人时的方 便。 它太平凡,甚至不知道是否把彼此当作是“麻雀”。
思考:麻雀对生活是怎样的态度?
• 与人共存,生存于市井之间,忙碌而不羞愧,
平庸而不自卑。
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麻雀的忙碌表现在那些 地方,平庸表现在那些地方吗?
• 忙碌:不停地跳、跳来跳去、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 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 • 平庸:“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不能像大的飞禽那样 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 、 “它那么小, 落在树上就是一个黑点 ” 、“它们被人所起的名称,是 麻雀,不知道它们彼此之间是不是也认为对方是‘麻雀’ 呢”
它常常毫无缘由地噗的一声就飞走了,忽然又毫无缘由 地飞回来。 它们从这棵树飞往另一棵树的时候,样子非常可爱。 ……仿佛不是飞鸟,而是一团被扔过去的东西
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 1、麻雀对生活是怎样的态度?
• 2、作者隔窗看雀,引起了哪些深深的思索?在文 中画出相关句子。 • 3、谈一谈对“麻雀是点缀在人类生活中的活标点” 这句话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