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与卫生保健PPT课件

25
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孕母情 况 • 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孕母的生活环境、营养、情绪
和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 妊娠早期的病毒性感染可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 孕母严重营养不良可引起流产、早产和胎儿体格省 长以及脑的发育迟缓; • 孕母受到某些药物、放射线辐射、环境毒物和精神 创伤等影响,可导致胎儿发育受阻。
1
• 生长发育是学前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 • 生长:指婴幼儿整体和身体各个器官的增加与变化, 是机体量的变化,是能观测到的,可测量的。如全 身的大小、长短的变化和重量的增长。 •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演进与成 熟,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2
一、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
儿童——泛指整个身心未成熟阶段的个体,一般指 0-18岁。 • 一般把从出生到成人(0-18岁)的发展过程分为新 生儿期、婴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 年期。
38
二、心血管系统 ——人体的运输管道
• (一)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特点 •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 的管道系统。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39
人體循環系統圖 40
心脏是动力器官, 血管是运输血液的 管道,血液自心脏 流出后,经动脉流 向微血管,再由静 脉流回心脏,使血 液在体内不断的循 环,以保证机体内 外环境的相对恒定 和新陈代谢的正常 进行。
• • • • • 新生儿期:0-1个月; 乳儿期: 0-1岁; 婴儿期:1-3岁,也称幼儿前期,托儿所年龄 期; 0-3岁可以统称为婴儿期; 幼儿期: 3-6或7岁,也称幼儿园年龄期。
5
二、 婴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 1、婴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也有 阶段性。 婴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同时也表 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每一阶段都有其区别于其 他阶段的特点。 各年龄期按顺序衔接,不能跳跃,一定时期的 发展变化总是在前一时期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发 生,前后阶段相互衔接,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 的发展奠定基础。身体各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 的顺序。
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学前儿童是指3-6岁之间的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了解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以及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是他们的身体机能还不完全发育,特别是内脏器官。
例如,他们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还不如成年人成熟,对于环境中的病菌更加敏感。
此外,学前儿童的骨骼和肌肉系统也在不断发育,需要更多的营养和运动来促进生长。
为了确保学前儿童的健康,卫生保健十分重要。
首先,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儿童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百日咳、麻疹、流感等疾病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健康。
另外,儿童的营养摄入也要得到重视,他们需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来促进身体发育。
合理的膳食安排和多样化的食物选择是确保儿童获得充足营养的关键。
除了合理的营养摄入,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还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疾病预防。
个人卫生是指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刷牙、洗澡等。
这些习惯可以帮助儿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并培养良好的卫生意识。
同时,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能够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疾病的预防也是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学前儿童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肠胃疾病和传染病,如感冒、腹泻、水痘等。
在预防疾病方面,家长和保育人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可以加强儿童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育人员可以对孩子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此外,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定期消毒和隔离患病儿童也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对于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我们应该关注他们身体机能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运动,以促进健康成长。
我们还需要注重疫苗接种、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疾病预防。
通过全面的卫生保健措施,我们可以保障学前儿童的健康,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是指在幼儿阶段,儿童身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以及对其进行保育和照护的要点。
下面将从儿童的身体结构、器官发育、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保育要点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儿童的身体结构:1.头部发育较快,头颅相对于整个身体较大。
2.四肢相对较短,软骨和关节未完全骨化。
3.肌肉和骨骼系统尚未发育完善。
二、器官发育:1.心脏、肺部、肾脏、肝脏等主要器官还不完全发育成熟,功能较弱。
2.胃肠道、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能力较差。
3.呼吸系统功能尚不完善,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
三、消化系统:1.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进食量和消化能力较差。
2.应给予小而频繁的进食,适度控制食物种类和质量。
3.注意给予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避免过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
四、呼吸系统:1.呼吸系统功能不完善,肺活量较小,呼吸频率较快。
2.避免吸入有害物质,保持空气流通和清新。
3.防止儿童感冒和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烟雾和粉尘。
五、循环系统:1.心脏和血管的功能较弱,心率较快。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缺氧。
3.鼓励适度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六、神经系统:1.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在发育成熟,神经传导速度较慢。
2.提供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3.提供丰富的触觉和感官刺激,促进儿童感官系统的发育。
七、保育要点:1.提供均衡饮食,避免过度依赖其中一种食物。
2.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合理规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障充足的睡眠。
4.适度引导儿童进行各种运动和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发展。
5.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温暖和安全的家庭环境。
6.给予儿童适当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独立性。
7.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之,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对保育和照护的要求更高。
通过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保育要点,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为他们打下良好的成长基础。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

神经系统
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1)神经系统发育迅速
细胞的突起就好像自树干长出的枝杈,它们相互搭接,建立起 复杂的联系,为儿童智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 (2)神经纤维的髓鞘化 神经纤维外层髓鞘的形成,表明神经传导通路和神经纤维形态 发育的成熟程度。 (3)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 婴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 程,兴奋占优势,且易扩散,往往形成较大的大脑皮层兴奋区。
肾上腺髓质激素
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水分,以维持其稳态 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 蛋白质代谢:促进分解 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的保健
保证婴幼儿有足够的睡眠,以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为婴幼儿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常食含碘的食物;
婴幼儿的膳食中使用加碘盐;
不盲目服用营养品,防止婴幼儿性早熟。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
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最初阶段. 感觉器官包
括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
感觉器官--眼
眉
泪腺 上眼睑 睫毛 瞳孔 虹膜 下眼睑
眼-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外膜 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 脉络膜:营养眼球 眼球 内膜: 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 能感受光的刺激 房 水:透明 内容物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眼
皮肤
代谢
促进同化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 糖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即
神经元)。
每个神经元包括一个细胞体和与其相连的突起构成 .
(幼儿学前教育)神经系统

第一章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神经系统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对神经系统全面理解的根底上,针对幼儿的生理特点,重点掌握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专门清晰地明白幼儿的保育要点。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在理论的教导下开展幼儿教学与保育工作,并为儿童家长提供合理化建议。
3.情感目标:通过认识神经系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适应,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三、教学难点: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四、授课时数:〔1微学时〕五、作业1.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地组织活动,符合了大脑皮质活动的〔〕A.优势原那么B.镶嵌式原那么C.动力定型规律D.抑制原那么2. 简述开发儿童右脑的途径。
3.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六、教学反思对幼儿生理的认知是开展保育工作的根底,要结合案例进行幼儿神经系统特点的分析,对理解知识点,依旧相对容易的,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过程人体的调节系统引出课题一、神经系统概述神经系统是调节机构,就像计算机的CPU一样,调节着人体各个功能不同的器官系统,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相互协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1.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脑脊髓周围神经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脑位于颅腔内,分左右两个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的局部。
外表是沟回。
脊髓起着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把同意来的刺激传到脑,再把脑发出的命令下到达各个器官。
周围神经:把中枢神经和全身的各个器官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
脑神经:支配头部各器官的运动,并同意外界的信息,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人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及做出喜、怒、哀、乐等表情,全然上脑神经的作用。
脊神经:要紧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动和感受。
植物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
每个脏器都受这两种神经的双重支配,但它们的作用却是相反的。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各器官的运动及内分泌腺的分泌;副交感神经兴奋,那么加强各器官的运动及内分泌腺的分泌。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课件

适量运动
定期体格检查
通过定期体格检查,监测学前儿童的 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指标,及 时发现生长发育异常。
鼓励学前儿童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和体 育游戏,促进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 的发育。
预防疾病
免疫接种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为 学前儿童接种各类疫苗,提高其
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个人卫生
教育学前儿童养成勤洗手、不随地 吐痰、不乱摸鼻子和眼睛等良好的 个人卫生习惯,降低感染疾病的风 险。
需注意饮食卫生
详细描述
学前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 发育成熟,容易感染消化道疾 病。家长应保持孩子的手部卫 生,定期清洗餐具和玩具,避 免交叉感染。
02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促进生长发育
合理营养
提供均衡、多样化的食物,确保学前 儿童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维 生素等营养素,以支持正常的生长发 育。
溺水、窒息
溺水、窒息的预防
家长应确保儿童在水中或使用口鼻呼吸时得到有效监护,并教育孩子不要在无 人看护的情况下单独游泳或玩水。
溺水、窒息的处理
如果孩子发生溺水、窒息,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就医。在等待急救人 员到来之前,应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06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 卫生保健课件
•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措施 •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预防 •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01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
骨骼系统
总结词:脆弱、易变形
01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学前儿童的骨骼系统尚未完全骨化,骨骼 相对较软,易发生弯曲和变形。因此,需要避免长时 间维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写字、看电视等。
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4、保育要点 A、既要训练婴幼儿有控制排尿的能力,又要使幼儿
养成不长时间憋尿的习惯。 B、注意婴幼儿外阴部的清洁护理。让幼儿养成每晚
睡前清洗外阴的习惯,应尽早地给幼儿穿封档裤。 C、多喝水。让儿童多喝水可以减小肾脏的负担,同
时尿液从上向下流动,以输尿管、膀胱、尿道起着 冲刷的作用,可以减少泌尿道感染,减少结石的发 生。 D、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发现异常,及时就 医。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作 业6: 1、儿童为什么有倒视现象? 2、如何保护婴幼儿的眼和耳? 3、什么是“上行性泌尿道感染”?如何预防? 4、如何对儿童进行性教育? 5、人体皮肤有哪些功能? 6、婴幼儿皮肤有哪些特点?如何保护儿童的皮肤? 7、自学“新生儿护理”和“开发右脑、协调左右脑
炎”。 ❖ 病因:①、直接和污物接触。如穿开裆裤坐地,或擦
大便方法不对(从后往前)。②、间接受到感染。③、 女孩有蛲虫病。 ❖ 预防要点:穿封裆裤、擦大便自前向后、每晚睡前给 孩子清洗屁股。 ❖ 要会“用水”:①、用“温水”。②、用“熟水”。 ③、用“清水”。人体阴道的PH值约为:3.8—4.4, 所以我们在清洗外阴时最好就用“清水”,而不用肥 皂等,以免对儿童产生刺激,同时更重要的是会破坏 阴道的酸碱平衡。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皮肤 (一)、皮肤的结构
表皮 皮肤 真皮
皮下组织 毛发
皮肤附属物 汗腺 皮脂腺 指(趾)甲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二)、皮肤的功能 1、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 2、能调节人体体温。 3、具有分泌和排泄功能。 4、也是人体的感觉器官。 5、皮肤表面还有毛发、皮脂腺、汗腺、指(趾)甲等附
第一章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及卫生保健

2、生长和发育 生长一般指生命个体的生长,从生物学意义上说,当受精卵开始发育 时,即意味着生命开始了其生长的过程。 发育是生命个体在生长的过程中,各系统、器官和组织都要经历从简 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直至机体各部器官系统功能的完善和成熟。 一般性的成熟即表明该个体发育的成熟,具有了生殖的能力。 3、生殖 生命体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后,能够产生和自己相似的子女,称为 生殖。 通过自我复制延续种系的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
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称骨连结。骨连结有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
(1)直接连结
直接连结是骨与骨之间以结缔组织膜或软骨直接连结。 (2)间接连结 间接连结称为关节,是骨的主要连结方式。 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构成
关节的特点是活动幅度大,婴幼儿关节的伸展性及柔韧性超过成
人,故关节的活动范围大于成人;但关节的牢固性理功能的调节
机体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几种方式 进行的。
1、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建立了一种相对独立活动的组织形式,它能够将信息从一个 部位传到另一个部位而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通过神经系统而实现的调节机制,不仅使机体内部联系起来,而且使 机体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 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 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二)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骨骼 人体骨骼共206块。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骨的构造(以长骨为例) 结构、成分、生长
幼儿的骨有以下特点: 1、几乎全是红骨髓造血功能强; 2、骨骼能不断地生长(长长、长粗); 3、有机质含量相对较多, 韧性强、弹性大、硬度小, 因而不易骨折,但易弯曲或变形。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2、肌肉 ①肌肉组织还未完全发育) ②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三)保育要点 ❖ 1、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是长骨骼的“营养素”。 ❖ 2、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 ❖ 3、勿猛力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 ❖ 4、为促进脚弓的形成应进行适度的运动。
儿童骨骼的特点: ❖ 骨骼在生长。在不断加长、加粗。骨骼的生长需要以钙、磷为原料,同
时还需要维生素D,使钙、磷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营养和阳光是婴幼 儿长骨骼所必需的。 ❖ 婴幼儿骨头好比鲜嫩的柳枝。幼儿的骨有机质含量相对较多,韧性强、 弹性大、硬度小,因而不易骨折,但易弯曲或变形。 ❖ 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 ❖ 所以儿童要养成良好的体姿,即坐、立、行时身体的习惯姿势。应从小 培养幼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预防脊柱变形。 ❖ 正确的体姿:坐:两脚平放地上,不佝着背,不耸肩,身子坐正。站: 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走:抬头挺胸,不全身乱扭。
THANKS
谢谢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颅骨:未完全骨化,有囟门。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脊柱:生理性弯曲随着生长 和运动逐渐形成,但并 不固定,仰卧时消失, 不正确的体姿易引起变形。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胸廓:保护心、肺器官, 并参与呼吸运动。小孩缺钙, 易形成鸡胸,影响心、肺的 正常发育和生理功能。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二、婴幼儿各系统生理解剖特点 运动系统 (一)什么是运动系统
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具有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 从事劳动和运动的功能。
直接连结(膜性连接、软骨连结、骨性连结) 骨连结(骨和骨之间的连结)
间接连结(关节)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足骨:足弓未形成,足底肌肉未发育发好长时间站立、运动量太大、身体过于肥 胖等易形成扁平足。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关节:婴幼儿关节的伸展性 及柔韧性超过成人,活动 范围大于成人;但牢固性 差,外力作用不当, 易发生脱臼。特别是肘关节。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